庭院设计的自我总结
庭院设计的自我总结 第一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
引言:S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植物配置与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视觉审美的需求,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未来扩张发展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先导,要合理的进行当地自然植被和后来移入的人造布景的规划设计,适应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
一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
生态性
生态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风景园林中的植物的主要作用是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选择植物种群及安排植物空间结构时要按照植物的生长条件进行,确保植物之间能够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植物种群的生长与繁衍,形成错综复杂的植物群落系统,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作用。
地域性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地域性,要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植物配置与规划时要遵循地域性原则,重点展示地方特色植物,体现城市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素养。
经济性
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的过程中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植物配置及规划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经济性原则,经过景观的功能需求及地理位置控制植物配置及规划的成本。为了有效地减少成本,在充分满足景观胡前提下,植物配置过程中可以尽量选择寿命长、生长速度适中、耐修剪、可以粗放管理的植物种类。
统一性
设计人员在配置及规划植物时,要能够综合考虑植物生长过程中色彩、树形、比例、线条等等方面的变化,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使得整个园林的风景更加的协调、统一,保证植物质地、色彩、枝叶搭配的均衡性,要能够根据周边的环境,使得整个布局错落有致,颜色浓淡适宜,从而增加园林的美观性、和谐性。
环保性
每一种树木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在城市园林或居民区配置树木时,应参考各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树种,净化城市的空气环境、调节气候,从而促进区域的生态平衡。
二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方法
有机结合花草丛木
有机的结合花、叶两者之间的比例,做好绿叶配红花比,不要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单调的绿叶、单调的红花,选择合适的比例,促使植物配置的美观功能彰显出来。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关注植物四季的不同变化,对于其存在的不同景色构成的景色进行分析。
多层次的搭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搭配不同颜色树种,实现高低错落树木的搭配,发挥出错落有致的搭配效果,缓解人的视觉疲劳,在发挥上述效益的基础上还可以促使其逐渐完成独特景观形状的构建,进而从根本上体现地域的实际特色,反应其地域植物形态。
整体性布局
依据风景园林建设的地形特点、地理环境予以充分考虑,植物应该要尽量选择当地种类,既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又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在对本地植物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也可以将一些已经引种成功的外来植物引入使用。在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务必从植物景观的整体布局出发,根据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规划选择合适的植物总体框架。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在栽植的时候,可以科学的选择生态位置进行栽植。
三 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水平
构建适用性园林植物数据库
庭院设计的自我总结 第二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九八六文献标识码: A
一、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分析
一、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在对象及目标上带有显著的同一性。一般来说,风景园林的设计客体主要是现代城市中的城市环境、绿色空间以及公共空间。风景园林设计的最关键目的在于以风景园林为手段,为现代城市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安逸、舒适与和谐的生活环境,以此适应社会大众不断提升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说,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是指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在这一环境中展开各种创造性设计工作最关键的目的同样是优化现代城市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这一点与风景园林设计是不谋而合的。
二、我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分析
一、我国古典化的风景园林在古代社会道家思想的熏陶之下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意”文化思想,从园林设计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意”就是指园林所需要表达的意义与情感。在这一思想作用下,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将多种园林要素综合应用起来,达到自然要素(花、草、水、木、生物)以及人工要素(建筑物、人造物)的和谐统一。这种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对我国古典园林乃至现代城市设计最大的作用体现在城市设计的立意与布局这二个方面。纵观我国的城市设计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古代封建主义社会下的城市设计还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城市设计,均是将“经营位置”作为了整个城市设计的最关键原则。在这一设计原则指导下,整个城市区域内的空间以及各种城市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了城市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二、我国风景园林对于风景园林所处空间的层次感、延伸感以及渗透感尤为注重。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我国现阶段的风景园林作用之下,城市设计最关键的目的在于在有限的空间设计限制下确保整个空间设计层次与空间形态表现效果的强化。换句话来说,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园林更多的倾向于以设计场地及周围环境,以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为载体实现整个城市设计空间的协调性发展目的。基于这一因素,我国大量的城市设计工作人员都借鉴了这一手法进行城市设计工作――新时期的城市设计不仅需要集中反映与体现整个城市设计的出发点与基本意旨,同时也需要使整个城市的整体能够与环境和谐统一,据此达到园林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延伸(消除城市设计原有的边界感与距离感)并相互渗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设计空间延伸感的重视也在无形中作用于城市设计,这突出表现在:城市设计倾向于以空间分隔为手段来满足社会大众差异性的行为需求与心理需求,以此最大限度的契合社会大众对于城市设计的满足感与归属感。
三、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一、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
风景园林建设,它是人们游憩、活动、交流的重要场所。它是社会化和人文化的统一,在设计上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在功能上满足现代城市的基础建设。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园林景观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以完善齐全的功能性,天然独特的艺术性,多元个性的社会化功能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及对生活品质的需求。
二、 风景园林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枢纽
自古以来,风景园林就是陶冶情操的地方,人们在休闲时间会去欣赏园林风景,去体会园林建设的文化,此外,它还是活跃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归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代风景园林已经成为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
三、 风景园林建设价值的体现
一) 风景园林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风景园林建设以生态美学为核心,经过详细的调查做到适地适树,保护和培育地方濒临消亡的植物物种,结合美学知识进行重组编排。这样精确的概括提高了城市生物多样化的组景,体现了极高的生态效益。有的还借鉴写意派的进行植物组景,让园林的设计紧跟时代潮流,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呈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别具心裁的设计,建设出属于中国生态风景园林的新风采。
二 )富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园林已成为城市的“明信片”
现在城市的考核或者评价已经不再是经济水平的考量,风景园林的建设与完善也成为了一种衡量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多城市把风景园林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去建设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越,更舒适的环境。天津和平区的桂林游园就是天津的一张名片,从精致独特的花卉到葱绿繁茂的灌木,从名贵花木到常见的植物,这些精心的布局让园林设计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格。
三) 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要注重艺术与生态的建设
园林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交集,通过宜情宜景的建设,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文明的心灵居所。它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体现,给人一种原生态的美,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附加,在和谐自然地布局中诠释了经典的时代美感。实质上风景园林是功能和结构的总和,因此,园林景观建设与人类运用二者密不可分。在大力倡导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设中,自然以其浑然天成的美感参与设计,通过人性化的设计,这种景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伙伴。
四、风景园林建设的地域性
一) 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结合
风景园林建设和地域文化相辅相成,很多地方把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作为园林生态建设的基础,有的还通过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去设计景观的布局。其中,苏州园林建设就是以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为基础,进行局部到整体的设计。在尊重风土人情和气候地理的基础上,很多乡土树种成为了人们的设计资源,这也使得苏州园林的建设极具当地特色。事实上,园林建设是一个城市人们地位、品行、气质的体现,是在人文与自然地互相渗透,是形式美上升至意境美的过程。与此同时,很多园林建设会结合地域特点,将园林的观赏价值与当地民族文化,自然风情融合,赋予植物造景的观念与内涵。这让园林在满足当地生态需求的基础上,给人呈现出极佳的视觉美感,这是根据地域特性重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进行的创作实践。
二) 园林建设中加强地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应用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应用是园林建设的关键,在园林建设中要权衡生物圈,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处,尊崇自然平衡的发展规律,避免剥夺大自然的资源,在建设中让资源与环境合理配置。园林在建设中,要考察当地的气候变化与水文特征,除此之外,为了完善设计的布局,还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分析。认真对待当地的植被及野生动物生态要素特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利用设计达到创造意境的目的。此外,还要以当地原生态资源为基础,让生态与艺术完美融合。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南,积极正确的改造自然,做好园林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园林设计中,既要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导向,又要落实好建设的每个环节。让园林在充满生态的美感的同时,也能体现丰富的人文景观。
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要求。新时期的风景园林对现代城市建设而言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观赏性需求满足,它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推动城市健康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需求满足。从这一角度来说,风景园林对于城市设计的作用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实践与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一] 刘建功,张志东.浅谈园林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现代农业,二零零七(四)
[二] 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二零零一
庭院设计的自我总结 第三篇
【关键词】建筑风景园林;园林;普通建筑;性质和特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林立而起,人们每天都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之下,生活逐渐失去了活力,没有了自然色彩,人们越来越渴望能更贴近自然,能每天生活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中,因此,风景园林建筑就应运而生。风景园林建筑是将园林设计融入建筑之中的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它同传统的普通建筑有很多区别,下面就由风景园林建筑的特点入手,逐步展开对风景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比较。
一 风景园林建筑特点
风景园林建筑就是通过使用各种自然设计要素来创造和安排室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它的设计理念是既要满足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又要保证其实用性。风景园林建筑的根本本质是它具有综合性,它结合了风景园林的设计特点以及现代建筑的构造方法,达到了一种既美观又不失实用的效果。与风景园林相比,观赏园艺失却了空间,景观设计失却了生命,环境艺术失却了科学,城市森林失却了文化,国土规划失却了艺术,可以说,风景园林综合利用了科学和艺术的手段为人类营造了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人们居住在风景园林建筑中时,不仅能感受到山水、花木等自然的有形的实体感官刺激,更切切实实通过这样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拥有不同的情感反映,在享受现代科技建筑带来的舒适安全的同时还体验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风景园林建筑可根据不同功能用途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以中、小型民用公共建筑和以服务类风景园林建筑为主,如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环境类建筑、服务类建筑、文化娱乐类建筑等等。
二 普通建筑特点
中国的普通建筑是以木材、沙石、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为主,建造的供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相对而言,它的建造主要目的就是供人们生活居住,是可以遮风挡雨、避免阳光辐射、取暖庇荫的场所,对于自然美观不会有太苛刻的要求。普通建筑也有自己的特点,但相对而言,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构造设计上的简单明快,大方宽敞,装饰朴实、结实稳固等方面。
普通的建筑材料一般都采用类似于钢筋、混凝土、木材等比较结实稳固的材料,这些建筑材料从美观上来说并不具有明显特色,但是它的实用性很好,可以保证房屋建造的稳固性,具有很好的抗冲抗压抗震能力,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安全带来了保障。一般的建筑设计都比较简单明了,空间设计讲究大方宽敞,使人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且设计风格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具有一套固化的设计格式。这样的好处是,它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单明了的组织结构,不会很复杂,给人明朗的感觉。但是这种意志风格的建筑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形式过于单调,不能给人创造想象的空间,让人有种压抑的感觉。在内部的装饰上,普通的建筑侧重从简原则,没有过多的圆滑修饰装饰,基本上都以方形框架为主,色彩搭配比较朴素简单,没有过多的艺术修饰,房屋之间多采用隔绝式,没有连通环绕的设计,形式单一。另外,普通建筑在同周围环境搭配的同时,不会过多的考虑融合协调的因素,大多可能只会思考一些交通便利方面的问题,没有过多的讲究和谐统一的概念。
三 风景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比较
风景园林建筑与普通建筑有各自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建筑特点,不同的设计目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它们在设计过程的原则、方法、技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根据它们自身的特点,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强调和突出各自的建筑特点以及建筑目标方向,扬长避短,无论哪种建筑都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下面,就通过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设计等方面,将两种类型的建筑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二者的本质区别,总结这两种建筑类型的构思立意。
(一)从建筑功能上看,普通的建筑目的就是为人们提高安全生活居住、工作休息的场所,它侧重建筑的实用性,对于一些抗压抗冲抗震等安全问题会有周密的考虑,保证人民对建筑物的信赖程度,对于人民对美的需求的满足没有格外的重视;而风景园林建筑恰恰弥补了普通建筑的缺点,它在保证基本的安全稳固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人民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将现代建筑与园林艺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在正常生活工作的同时还能更加贴近自然生活,享受自然艺术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具有双重意义。
(二)从建筑艺术上来讲,普通建筑对于艺术的追求仅停留在简单舒适的层面上,而风景园林建筑无论是在建筑构思还是在创意设计上,都可谓独具匠心:在重视建筑功能的同时,强调构思和立意;在强调景观效果的同时,突出艺术的创意;并且其构思和创意始终都是以环境条件为基础的,讲究和谐美。此外,普通建筑的色彩艺术过于单调,虽然简单明了,但过于小家子气,风景园林建筑充分借鉴了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对于色彩的冷暖、浓淡有明确的界定,而质感表现也加强了某些情调上的气氛,整体韵律以及均衡感都讲究和谐轻盈、相辅相成,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在建筑的设计与技术上,普通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是简单安全,技术要求不是很复杂,无论是从建筑的选址、组合布局、与周围环境的景色搭配、设计尺寸与比例还是总体结构与形态,都不会有太复杂的要求,只要满足实际需求即可;相比而言,风景园林建筑在这方面的要求就显得较为复杂,也比较重要。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相地与选址要符合规定的要求,不仅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要保护环境,选址做到因地制宜,尽量避免人工干涉,要有与自然浑为一体的感觉,同时,还要注意当地气候、土壤、水质等问题。不同于普通建筑的布局简单,风景园林建筑的组合和布局千变万化、灵活多变,大体上可分为自然风景园林和建筑园林,并且在设计上讲究丰富的空间序列和层次结构,给人以灵动美。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还擅长因景而借、借景有因,根据环境的不同,能够渲染不同的气氛,做到和谐自然。风景园林建筑在结构和形态方面讲究相辅相成,时刻注意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建筑的结构与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尺寸和形态想协调。
四 结语
风景园林建筑是在原来普通建筑的基础上,根据人民的客观需要发展的一种新兴建筑类型,它不但能提供给人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场所,还满足了人们想贴近自然的精神需求。目前,风景园林建筑还处于萌芽状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达进步,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建筑会得到普及,会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使人们能够更多的贴近自然,享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一]覃事妮.风景园林建筑与建筑之比较[J].山西建筑,二零一零(零四)
庭院设计的自我总结 第四篇
人类生长于自然,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与自然交往这个主题展开的。园林景观,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环境。单体建筑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居住环境。单体建筑与园林景观都是人工打造的居住环境,但二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单体建筑实质上是阻挡自然风雨雷电入侵的“围合实体”,而园林景观则是人们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对话的“开放之处”。早期的园林设计主要是配景植物和所依附建筑的相结合,造型手法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园林设计逐渐摆脱了建筑对他的束缚,园林设计的范围也不断地扩大,不仅限于庭院、别墅等单个独立的空间区域,而渐渐地扩大到整个城市大环境、城市的风景区等。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包括:园林植物的选择、园林建筑的构建、园林路、场地和园桥的布置、园林地形的处理等。园林风景的构图包括:景与造景、园林绿地的规划结构、因地因时制宜的设计手法等。
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学科,既是宏观设计,也是微观设计。它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与社会科学有联系;它既属于工程技术的范畴,又与文学艺术相关联。因此要做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技术工程、园林植物、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等等方面的知识涉猎。
园林景观的景是多方面的,有自然之景、人工之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之景。在园林设计中,要因借自然、模仿自然,规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单体建筑与园林景观都是人工打造的居住环境,但二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园林设计首先要明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规模要求等,调查研究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植物立地条件、工程技术条件以及传统风格、生活习惯等,然后根据用地的具体情况,考虑四时朝夕、因地制宜。如宜亭斯亭、高处造山、低处造水。使布局得体,风格相宜,少烦人工之事,多得天然之趣,创造优美、得体的园林景观效果。
园林绿地要结合地形坡度造景,当原有地形与设计意图及使用功能不符时,就需要加以整理调整等高线并加以改造。园林因处理地形的不同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景色和园林性格。但园林设计也要充分结合地形,尽量做到以利用地形为主,改造为辅,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量,最好达到园内填挖的土方平衡,节省劳动力和建设投资。但对有碍园林功能发挥的不合理地形就应该大胆的加以改造。
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单体建筑与园林景观都是人工打造的居住环境,但二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空间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间的功能作用。“地”、“顶”、“墙”是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间的起点、基础;墙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是为了遮挡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