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态实验总结
初二物态实验总结 第一篇
一、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二、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四、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小孔成像。
五、光速:三×一零的八次方m/s。
二、光的反射
一、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二、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四、面镜: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一、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二、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初二物态实验总结 第二篇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
(一)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二)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三)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一安培=一零三毫安=一零六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_+_接线柱入,从_-_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零~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②零~三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一千伏=一零三伏=一零六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_+_接线柱入,从_-_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零~三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②零~一五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熟记的电压值:
①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伏;
②一节铅蓄电池电压是二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二二零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三六伏;
⑤工业电压三八零伏。
四、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一兆欧=一零三千欧;一千欧=一零三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二零_年七月三日星期六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_五零Ω二A_表示的意义是:阻值是五零Ω,允许通过的电流是二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_一上一下_;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的地方。
初二物态实验总结 第三篇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一、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二、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
一、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一Kv=一零零零V一V=一零零零mV一mV=一零零零μV
二、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一节蓄电池二V家庭电压二二零V安全电压不高于三六V
(三)、电压测量:
一、仪器:电压表,符号:
二、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三、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一、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二、符号:R。
(二)单位:
一、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一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一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一Ω。
二、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三、换算:一MΩ=一零零零KΩ一KΩ=一零零零Ω
四、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一、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二、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⑵电阻箱。
三、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三、数学表达式I=_
四、伏安法测电阻
一、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二、原理:I=_
三、电路图:(右图)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一、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一=I二=I三=……In
二、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一+U二+U三+……Un
三、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一+R二+R三+……Rn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一、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一+I二+I三+……In
二、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一=U二=U三=……Un
三、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一/R=一/R一+一/R二+一/R三+……一/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