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项目助力活动总结
社工项目助力活动总结 第一篇
一、注重讲故事审美体验
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意以讲故事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讲故事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课堂中巧妙地把讲故事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讲故事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讲故事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讲故事的感受和对讲故事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时注意语言美、教态美、动作美等,让学生从教师身上体会美的想力,从而使学生喜爱教师,进而喜欢上讲故事课。另一方面,通过聆听讲故事、表现讲故事、讲故事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讲故事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讲故事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讲故事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给学生适当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及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至少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地表演讲故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讲故事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讲故事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许多潜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讲故事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讲故事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我觉得讲故事课中的创造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以上就是我们在社团活动中的工作总结,由于经验不足,对教材及教法的把握不是很准确,有待进一步提高,望领导、教师多多指导,我们会不断完善,争取做得更好。
社工项目助力活动总结 第二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洮南市文化振兴乡村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助力。
一、洮南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前,乡村文化活动场地较少,群众活动单一,主要的业余休闲活动范围就是在“牌桌”“酒桌”。近年来,乡村文化振兴的阵地建设卓有成效,群众身边有广场、有文体活动室、有农家书屋、还有乡村博物馆、乡镇影院,为群众提供正能量的文化服务。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逐渐将群众从“牌桌”“酒桌”上带到文化阵地上来。截止二零一九年六月,我市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村级全覆盖,累计投资六五零零万元。洮南市乡村正在逐步形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文化活动阵地。
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我市二零一一年以来,洮南市建设完成一六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向阳乡、洮府乡在省里为街道编制)。每个文化站建筑面积三零零平方米,内设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厅、电子阅览室、棋牌室等,配备了电脑、投影仪、乐器、音响、服装、图书、阅览桌椅、乒乓球台、各种棋类及健身器材。
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情况
我市自二零零九年开始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含农民小剧团),到二零一三年年底已达到全覆盖。每个文化大院配发了乐器、音响、服装等文化活动器材。
三.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二零零七年以来,洮南市共建设农家书屋二二一个。认真做到每建一处书屋都能达到省厅要求的标准,所建书屋面积都达到二零平方米以上,设有电脑、书柜、书架、书桌、座椅和不少于二零零零册图书等必备设施。
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根据《推进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要求,洮南市从二零一六年开始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按照“两室、一场、一栏”标准建设,每个村投入资金三万余元,到二零一八年上半年全部建设完成,每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组合音响、不少于二零零零册图书、乒乓球台、羽毛球柱及其他配套设备等。
五.农村文化健身小广场建设情况
二零一三年以来,我市新建、改建了四零八个文化小广场(全市六三三个自然屯,目前建设完成的占自然屯总数的),每个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投入一零万元以上,硬化面积均在八零零平方米以上,同时配建了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和标牌等,目前已经全部投入使用。
六.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
二零一八年文广新局开始对二二一个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两台电脑、一台数字电视,二零一八年底已完成二二一个农家书屋数字化图书馆设备采购、设备发放、安装工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大大提升农家书屋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电子信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七.乡村博物馆建设情况
乡村博物馆建设,对传承、发展区域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零一七年以来,我市累计申报“吉林印记”乡村博物馆建设项目五个(东升乡福民村、洮府乡万福村、万宝镇碱土村、安定镇四海村、胡力吐蒙古族乡),目前已经全部获得省_批准,相关奖励资金也正在陆续发放。
八.乡镇电影院建设情况
洮南市共有一二支电影放映队,坚持每村每月一场电影,每年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二五四四场以上,惠及全市二八万农村群众;二零一七年我市又完成洮南市一八个乡镇影院建设工作,乡镇影院建设完成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冬季看电影难的问题。二零一八年乡镇影院正式进行放映工作,目前累计为农村群众放映电影一零六四场。
二、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及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前,村屯环境卫生、家庭环境卫生、赡养老人、家庭贫困等问题尤为突出,群众没有提振生活的信心、安于现状、没有集体荣誉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建设也逐步占领高地,近年来,我市共实施十项文化惠民工程,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站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村农家书屋达到全覆盖,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送培训下乡达到常态化。依托逐步完善的乡村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的'送书、送演出、送培训、送电影、竞赛、评选等文化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对群众陶冶情操、弘扬文化、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源动力。
一.打造特色品牌,深入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以“草原之夏系列活动”特色品牌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草原之夏”系列活动已成为洮南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不断有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农村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自办小剧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书画展”“农民阅读季”“农民篮排球赛”“广场舞汇演”等文体活动,成为群众生活一部分;以馆、站、院为依托,大力开展“最美家庭”“脱贫能手”等为评选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志智双扶”系列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将道德模范故事、村规民约、好家风、好家训等助力农民长精神的文化力量送到群众的田间地头。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真让农村长出更多的精气神,还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打造了一批内涵充实、形式多样、符合需求的乡村文化品牌。
二是以馆、站、院为依托,开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文化活动
近几年,我市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活跃度越来越高,利用率大大提升,开展的活动越来越丰富,每年举办“农村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自办小剧团优秀节目展演”,“我的书屋,我的梦”走进乡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农民书画展”、“农民阅读季活动”等等,同时很多社区、乡镇、甚至村屯都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包括美术书法辅导培训、木雕、根雕、文艺演出、大秧歌广场舞表演。
洮南市农村文化大院活动主要以小剧团、秧歌队和广场舞队为主,其中小剧团四五个,秧歌和广场舞队三二一支,每年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开展活动都在一三零七零次之多,最少的乡镇开展活动在四零零次以上,最多的可达二三零零次以上,参与人员可达到三六零零零零人次。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深入,各个乡镇的文化大院活动秉承本域特点,逐步打造当地文化特色,由单一的文化活动模式,逐步拓展到活动的多样性,从传统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发展到广场舞、健身操、太极系列、美术、书法、刺绣等文化系列活动,可谓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三是以“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为契机,丰富广大农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
全市每年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工作。每年完成送书下乡两个周期、送戏下乡六零场以上、送电影下乡二五四四场,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送去精神和物质食粮。
二.大力培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
一是培训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培养基层文艺骨干,我市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例如“馆、站、院骨干培训班”、“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文化大院带头人培训班”、声乐班、美术班、书法班、摄影班、舞蹈班等,大大提高了基层文化队伍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还积极开展“送培训”下乡“种文化”活动,文化馆、艺术团加强对农村小剧团、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把艺术留在农村,交给农民;文化馆、文化广播总站每年走乡入村,对乡镇文化大院管理员、小剧团创作人员进行业务、文艺辅导和培训;图书馆每年要下乡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读书爱好者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农业、科技、文化知识能力和水平,带动贫困群众智力脱贫;鼓励和支持农民小剧团、文艺爱好者创作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并为优秀的乡村文化作品和演艺人员提供展示的平台,洮南市正逐渐形成了一支来自民间、扎根基层、作用突出的乡村文化队伍。
二是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二零一四年,我市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并设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点。目前,填表登记的文化志愿者已近二零零人,全市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志愿服务的行政管理人员、事业专职人员、社会志愿者等人数逾千人。
如今,群众拥有焕然一新的精气神,农业生产干劲十足,在一起闲谈都是谁家劳动致富做的好、谁家儿女孝顺、在哪学到了新知识等充满正能量的内容。文化事业的蒸蒸日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为美好生活不断奋斗的信心,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社工项目助力活动总结 第三篇
我镇作为农业大镇、正宗烟台苹果源产地,生态资源丰富,特色产业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获得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果菜无公害高科技示范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首批宜居小镇、烟台市特色小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镇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把准优势、高标定位,着力打好乡村生态振兴“三大仗”。
一、着力打好“整治仗”
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集聚力农村“七改”,全力补齐短板。加快农村“三大堆”清理进度,分片负责、统筹推进,坚持日调度、周评比,发现亮点和问题随时观摩学习、触动,争取早日达标完工。大力推进改厕工程,坚持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实现愿改早改、能改尽改。积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努力让广大农村群众早日享受美好生活。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推进农村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闲置土地绿化。用心激发内生动力,组织开展“美丽乡村红旗村”创建活动,对红旗村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引导各村积极争创省级美丽乡村;号召各村庄组织开展以“五净一规范”为主要标准的家庭卫生评比活动,引导群众积极争创“美丽庭院”、“精品庭院”。
二、着力打好“保护仗”
我镇境内古树、老房子等较多,本着保护、利用、开发的目的,组织开展对镇域内古民居、古井、古树、古桥、匾额、古塔、遗迹等历史文化要素的查找、梳理,以穿点成链,注入旅游元素,发展乡村旅游。学习借鉴浙江、贵州等特色民居经验做法,主动寻求名建筑师,对农房设计进行指导,打造特色乡村风貌。加强对镇域内现有枣林、核桃林、苹果基地等的保护和壮大,保证乡村生态特色。重点加大对烟台苹果的保护力度,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深入挖掘烟台苹果的自然属性、公共属性、价值属性、文化属性,以延长烟台苹果产业链条,深化烟台苹果内涵,提升烟台苹果品牌,扩大有效供给。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按照要求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工程,通过退耕还果还林工程,研究建设打造高标准名特优新林果生产加工基地,提高名优林果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三、着力打好“发展仗”
结合镇域内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特色生态产品,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增强生态产品服务供给,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最大程度实现生态资源价值。依托梨花古镇项目,进一步突出本地特色,提升苹果园景区档次,打造好“山东首个体验式轻度假小镇”品牌,放大“烟台苹果经济”效应,发挥烟台苹果文化节的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立足烟台苹果、绿色有机蔬菜和千亩核桃林、百亩药材基地、千亩苹果园等特色资源禀赋,按照“结构优、质量优、生态优、效益优”的现代农业体系要求和“一村一品”战略,培育富有特色的乡村生态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生态示范村,串起绿色环保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