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合同范本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篇通过本次新课标网络培训,我对于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点收获: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理解数学不仅只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的三大基本。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篇

通过本次新课标网络培训,我对于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理解

数学不仅只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的三大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数学研究过程是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结论,

通过模型搭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而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述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眼光的内核是数学抽象,它体现了数学的`般性;数学思维的内核是逻辑推理,它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内核是数学模型,它体现了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对数学核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培养的过程,这也许在节课的教育中实现不了,但应当作为教师数学教育的“魂”,这将为学生提供正视和探究世界的方法。

二、对未来数学课程方向的把握

本次课标修订的两大要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说明未来数学课程将会聚焦于学科育人和跨学科教学,也是我们线数学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我们应该注意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在课程内容结构化调整的基础上把握好每个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标对各个内容领域都进了细微调整,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代数推理”,增强了“几何直观”。如何基于两个代数基本事实,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代数推理?如何设计“尺规作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于图形的直觉?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集体备课,同学段老师备课,同级老师备课,是每一位老师理解每一个内容在整个初中数学中的地位,知道前后知识的联系,能够更好的把握。

关注学生,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要关注学生到底获得了多少。

总之,本次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在以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吃透课标,提专业素养,为培养国家所需的新时代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二篇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这是一本理论性极强的书,文中出现了许多概念性的词语,首先,需要理解的一个关键性词语,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看到这个解释,我想起了大学的课程,大学四年,匆匆而过,四年当中上了无数的课,而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节课程,老师提前分配任务,自己去搜索信息与材料,课堂上老师交给我们去展示。仔细回想,为什么不是那种老师教授很多知识的课程印象深刻呢?这和深度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不仅仅是大学,而是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老师不仅仅要停留在知识点的传递上,而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后,你脑海里还留下点什么?也就是是说,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何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呢?文中教给我们教师要做的几件事:一.确定学生自觉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二.确定通过什么样的内容来提升、发展学生,即转化教学内容,提供恰当的“教学材料”;三.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具体如何操作呢?我想起了几年前综合性学习的探索,每到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我都分好小队,先从队长那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队长先做个简单的讲解与方法指导,剩下的课堂内外时间全部交给小队成员共同探讨,遇到问题,共同商量查找资料,实在不会,可以找我帮忙。提前会给一个星期的时间,过程中每个孩子参与进来,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我相信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收获到很多。但这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牵涉到其他课程具体如何操作,需要下一步继续探讨。

文中在怎样实现深度学习中,还提到了单元学习活动。这和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非常接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是不能仅仅就一篇文章进行,而是要考虑教材的前勾后连,同时要进行教材的整合,要深刻考虑教材的规划性与整体性,实践性与多样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争取在每堂课都涉及单元整组的内容。

总之,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是个不断努力的方向。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三篇

通过学习二零__年物理新课标,我看到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

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为培养“物理核心素养”,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形成物理观念的基础是物理知识的学习,但是,物理观念是物理知识的总体认识,是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物理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和创新等因素。其中,模型的建构和应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涉及不多。

二、课程内容的变化。

(一)有三个一级主题变成五个一级主题。将“实验探究”独列出来,凸显物理实验的.整体设计,强调物理过程的实践性。“跨学科实践”侧重体现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联系,在老课标中也有要求,不过在新课标中尤其突出。

(二)在“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中,二级主题变化不大,但三级主题变化较多,如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对电功和电功率的教学要求从“理解”变成了“了解”。

三、“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是对“教——学——评”的精细指导,积淀了物理教育科研的重大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悟。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四篇

一、思想观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做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做为语文教师,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二、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

课改让我渐渐认识到,教师角色该转变了,不再是从前课堂的导演者,转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则是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把握好与学生的亲和度、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参与度、小主人翁地位。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四、学习方式的更新。

课改让我意识到,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因此,我课堂上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在课堂上让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学生思维活跃,闪光点频频,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面对课改,我们教师要快速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用现代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学手段,培养现代的人。

经过了几年新课程的改革,课改的号角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五篇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是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丛书的一本,二零__年三月第一次出版,是一本数学学科教学指南,通俗易懂,对一线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参照。

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展以从具体到抽象、运算与推理、几何直观、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等为重点的思维活动,获得数学核心知识,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

那么深度学习实施的策略有哪些策略呢?

一、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整体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内容包括数的认识、符号的认识、数的运算、数量关系、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度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等。每一个核心内容群,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核心内容。核心内容的教学设计是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所以在进行教学前,需要进行单元整体分析。第一是对学科内容本质的分析,包括该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第二是对该内容的学情分析:即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基础与准备,可能的困惑与问题。对这个单元的分析,以少量主题的深度覆盖代替多数简单的题。形成单元整体目标:知识,技能,方法,核心素养。

二、设计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

有效的问题情境应该是贯穿始终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类型---

现实的情境:一、平时用的最多的是数学化的情境,把现实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扬子三小到新街口的时间这样的叫数学化的问题;还有一种叫裸情境,情境接近原始的故事,比如甲乙丙丁吃饭的故事,故事里蕴涵着一些数量、信息、数学的情境(奇数偶数、正方体展开图)。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围绕核心内容、基于数学本质的分析,如:小数除法本质就是余下的不够分还要化到更小的单位继续分,四袋牛奶一二元,每袋多少钱?如果买四赠一,每袋多少钱?高一级单位不够除,把一个一变成一零个,把这些弄透了,学生遇到其他的小数除法就会了。前概念就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就是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位置,就是学生去同化或顺应的基础。前概念与这个知识直接相关的,而又与这个知识不完全一样或者和这个知识有冲突的情境。

一节课需要几个引发探究与思考的大问题,大问题就是让学生深度思考,大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会派生出若干个小问题,有的是课堂随机生成的,归根揭底就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里的大问题即学历案设计中要求思考的教学目标。

三、围绕核心目标开展深度探究

围绕学习内容的数学本质经历学习过程与方法(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回到数概念,从特殊到一般)

合作学习不是教学本质,形式不能作为判断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关键看合作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某种情况下独立思考更重要,关键问题是不是学生在思考,是不是在深度思考?

四、针对学习目标开展持续性评价。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状况的了解;二是对学习过程的检测与调控。深度学习过程中评价可能随时发生,更多的是形成性评价,评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评价引起学生的元认知,帮助学生记得学习的目标,监控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反思和调控学习的进程,使得学习不断深入,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评价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我们的问题解决了吗?”“还有问题吗?”也可以用纸笔测验的方式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检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回顾我的教学经历,仔细回味“深度学习”的含义,才愕然发现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曾经“善意”或者“无意”地剥夺了学生很多权利。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形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深挖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缺失原因,就要从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和内涵中入手。当然,参差不齐的家庭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严重地影响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但最主要的是我们要从数学课堂上进行根本的改变。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六篇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老师转变观念是新课改的.核心问题。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

新课标还提出了跨学科的思想,以物理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课堂应如何设计成为各位老师的热门研究话题。同时这样的课堂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需要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甚至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领悟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七篇

[中图分类号]G六三[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零四五七―六二四一(二零一七)零五―零零二零―零七

二零一六年九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即将启动,此轮改革重在指向二一世纪的国家教育育人的目标体系,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教学和考试评价机构面临的新课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试评价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迫切需要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研究。在考试设计和开发阶段,应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才能确保测试目标和学习目标具有一致性?二是如何设计试题才能测评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这是解决大规模教育考试的核心问题。因此,只有基于课程标准研发考试的测量目标体系,才能确保与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取得一致性,教师、学生、教育考试机构才能朝向同一目标努力。

一、大规模教育考试对于测评

学科核心素养的局限性

在即将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并从五个方面界定了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那么,必须明确的问题就是,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全部由大规模教育考试进行测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讲,很多研究者和教师在这方面存在认识误区,或者对此还没有清晰的认识。需要界定清晰的是,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需要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单纯依靠纸笔化测试无法有效完成。具体从两个层面加以阐述。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要求实施多元评价。“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根据核心素养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出其结构复杂,内涵涉及多个维度。从内容领域来看,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评方式也应包括多个评价维度,“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核心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同时也存在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前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的测评;而后者则偏向于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需以定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强调对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高度关注,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体悟”。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尤其是价值观的形成作出判断,主要应运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单纯运用大规模教育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价无法有效完成测试目标。

二.基于现代教育测量理论的考试有其自身的测评领域。“测量(measurement)是按照明确的构想或规则对人、事或物的属性或特征赋值的过程。”最为简单易懂的就是人的体重、身高等物理测量,对于学生的智力或学习能力而言,教育测量是一种复杂的测量活动,“在心理或教育测量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根据个体在一系列测验项目上的反应来标定其在某个特定属性上的水平”。也就是说,教育测量的工具是由一系列的测验试题组成的,大规模教育考试的测试对象只能是与教育目标相对应的学习成效,只能测量可测的课程目标,并不能测量出全部教育目标。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考试是有适用范畴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核心素养都是能够通过纸笔化测试来实现。以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为例,家国情怀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达,几乎无法运用纸笔化考试进行测量。教育考试机构可以从情景素材选择等方面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立意,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这并不能真实判断考生本人价值取向。“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几乎完全不能测量。我们不排除能够命制出一些好的考查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试题,但这种试题测量的结果只能作为判别考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认知能力的依据,不能真实地推断考生本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考试只能对与学生学习成果相关的课程目标进行有效测量。尤其是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只能通过其他多元评价的方式进行测量。在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目标中,应重点考虑到这一点,否则无法对考试成绩进行科学解释。

二、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

考试测量目标体系

(一)现行大规模教育考试测量目标的缺陷

作为大规模教育考,无论是高考还是学业水平测试,“考什么、怎么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许多教师比较关心考试考到了哪些知识内容,往往忽视了是否达到了考试测量的目标。实质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体系,不在于在知识考查上有多少程度的覆盖面,更为关键的是在科学的考试测量目标基础上实现有效考查。但是,目前现行的教育考试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以高考历史学科为例,目前主要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在二零一六年下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还专门对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历史学科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考核目标与要求”在原有框架基础上进行了微调。具体见表一。

但是上述考核目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学科化特征。该类测量目标体系对应的是文科综合试卷,在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三个学科都是概括成为四项测量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界定过于模糊,尤其学科性、操作性不强。“以文科考试科目为例,考查目标的表述体例不一,详略不一,能力划分标准不一。没有形成逻辑清晰、分工合理、表述清晰的浑然一体、易于操作的高考评价目标体系。”随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启动,这种测量目标的界定方法明显不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不能准确地界定出历史学科测量目标,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科学指导试题命制,也不利于考试结果的解释和考试的反馈评价。

再以现行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为例,在此方面更加不理想,许多省级考试机构制定的考试说明中,明显缺少考试测量目标的界定,或者是通过“了解”“理解”“应用”等动词来界定内容标准的掌握程度,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由“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要求距离甚远,这在今后的考试评价改革中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总之,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今后国家和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应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测量目标的研发,以此作为设计教育考试的基础工作。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测量目标

核心素养的理念和内容落实到考试评价过程中,关键在于构建系统的、具有可测量性的学科测量目标。“测量目标及其行为目标是命题考虑的第一要素。大规模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设计阶段需要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认知技能要求进行总结概括,形成清晰、明确的测量目标及其行为目标,这是考试设计的最重要环节。”在即将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由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等组成。因为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比考试的测量目标宽泛,而且部分课程目标无法通过纸笔化测试来实施,所以由课程标准向测量目标进行转化就成为关键问题,“课程标准所罗列的课程目标并不就等于测量目标,两者是不一样的,测量目标有一定的规范,从课程目标到测量目标需要进一步转化”。那么,如何构建考试的测量目标体系?严格来讲,教育考试的测量目标体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来构建,并且应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能够通过纸笔化测试进行测量;二是具有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指导,并且有反映行为类型的动词对测试目标进行准确描述。

下面具体以安德森(Anderson)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探索构建大规模教育考试测量目标的研发方法。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被评为二零世纪教育领域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之一,该体系从心理学和认知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学生学习成果的水平层次的构想,制定了六个阶梯型递进的水平层次。国内许多研究者更多地把它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实质上,国外许多教育测验的设计和开发都在广泛使用,并据此制定教育测验的测量目标,同时也为大规模的考试评价提供了共同的参照,这主要是由于它为确认学生的学习水平标准建立了一个具有初步理论依据的框架。二零零一年,布鲁姆的学生安德森(Anderson)专门组建研究团队对布鲁姆的分类体系进行了修订,使得分类体系在结构层次上更为清晰和完善。例如在认知过程维度进一步细化,同时取消了“综合”,增加了最高层次的“创造”。表二(见下页)是安德森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的六个维度。

下面具体以安德森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过程分类法为指导,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探索研发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测量目标。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最基本的方法。了解历史,第一步就是阅读史料,面对来源纷杂、立场不同的浩瀚史料,如何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辨伪的目的在于辨认古书或史料的真伪,是对所搜集的史料做初步的外在的鉴别。各种历史文物因其特殊价值,早就真赝相羼杂。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造伪之事与疑古思想。”例如,部分留存于世的史料经过了人为整理,已经不是原始史料。即使是原始史料,如古人的日记,也需要认真辨别,“前人的日记,一部分是记给自己看的,另外相当一部分是记给别人看的,生前就准备公开发表,这是明清以来文人的习气,其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所以,相当一部分历史的真相是不可能直接从史书上看到的,需要我们运用“史料实证”这一方法,透过这些文字、数据、图画等看清历史的真相。下面具体对“史料实证”测量目标的建构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示例:

记忆史料的多种类型,比较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运用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八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客观知识)的基础上,能主动(或者教师通过引导)发现一些学科知识的缺陷,并试图弥补,从而主动构建并形成自己的主观知识体系。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逐步完善,有助于学生形成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创造力。

学生的知识体系应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把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乃至一年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新的发现,并反省自己的学习困难与不足,进而寻求突破之道。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写出的感想感悟会有综合性甚至是创造性的发现,学习一般或者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写出符合自身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的归纳总结,这也会促进学生的进步。无论学生写得如何、总结得如何,其感悟都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总结和提高。

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发展反思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学生的感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正误、高低之别。因为每一名学生的随想感悟都是在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上的总结、内化迁移以及认知体系的重新构建。对于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老师要本着两个原则进行评价:

一是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科学性)的鼓励性原则。

二是延迟评判的原则,让学生有一个反省、自我认识的过程。

当然,学生的随想感悟涉及了各门学科,内容十分庞杂,老师们不可能全部精通。我们不妨创设学生随想论坛,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正确评判,并学到新的知识、思维方法,进而产生新的想法。

在我国现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自然科学教学方面,习题做得太多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讲得太少了。在人文科学教学方面,让学生死记硬背得太多了,设置的条条框框太多了,而学生欣赏领悟得太少了,自由和自主创作的空间太狭窄了。在工程技术学科中,有关科技制作、创造发明方法和意识的培养方面,我们为学生创设的时间、空间太少了,更缺乏相应的氛围,许多学生因为不了解而与一些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东西失之交臂。诸此种种,都不利于核心素养的落地,都需要尽快改进。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创新与创造不应仅仅指向新学说、新发明、新发现、新技术以及文学艺术创作等高级创造,对于学生来说,其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客观基础就是其自身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体系,只要是相对于个人的认识和知识上的突破,就是初级创造力的开始。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九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本阅读;课堂体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呢?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出了课本阅读、课堂体验、“历史一八零”校园之声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一、课本阅读,铸就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川教版初中历史课本忠于课标,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川教初中历史课本的读本特点,注重课本阅读,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课本阅读,积累历史史料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一课时,课本用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的信史,通过阅读积累,学生就能清楚的了解认识到俄国农奴制废除的背景,农奴制的废除和俄国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从而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的理解俄国农奴制废除这一对俄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主题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日本_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_的罪恶。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_抗日”、“_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中国人民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艰苦卓绝的努力,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日是夺取_胜利的保证,认识到中国_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博怀和坚持团结_、持久_的中流砥柱作用。从而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击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念。在阅读从_战争到_成立这一段民主革命这一历史专题时,通过阅读积累课本呈现的大量史实,不仅能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艰难历程,更能深刻认识到_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抗争的必然选择。在川教版历史课本中通过大量的历史实物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等史实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史。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阅读历史课本,积累历史史料,从史料中得出认识、观点、结论,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二、课堂体验,铸就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课堂是历史学习,“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的的主要阵地。学生的阅读在课堂,理解在课堂、体验在课堂、认识在课堂、感悟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升华在课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教师应抓牢课堂体验这个着力点,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通过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标要求是我们培养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呢?课堂合作,情境体验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概括、_和平解决的方针和努力、意义的基础上,创设情境:穿越时空,回到一九三五年的西安。你就是一位从东北流亡到西安的学生,根据以情境片段段说出你的见闻和感受。片段一:东北沦丧。片段二:辗转流亡。片段三:一二九运动。片段四:西安事变。片段五:民众心声(学生、市民谈论捉蒋、杀蒋、放蒋)。片段六:来到西安。片段七:民众心声(放蒋、、张学良)。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分组开展讨论。在学生讨论成熟时,随即进行课堂展示点评。通过情境体验,认识到中国_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形成热爱党,相信党,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情境体验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设身处地的走进历史,理解感悟历史,从而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获得独自的内心体验,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境体验重体验,重认同。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可控性强,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感形成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途径。

三、“历史一八零”校园之声,铸就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在开展历史手抄报、历史小论文、主题演讲等历史实践活动之上,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和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文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宗旨,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设施,创办了播音小栏目――“历史一八零”校园之声。“历史一八零”校园之声,就是在学校的校园广播语音平台的早上七,三零、中午、下午开始播音中,开设历史小栏目,播出历史类节目一八零秒。早上由七年级播放,主要讲述历史故事,中午由八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人物,下午由九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感悟。我们要求分班分组,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以小组合作写稿,合作播报完成。通过“历史一八零”校园之声,讲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表达历史思考、历史感悟。我们在注重课本阅读、注重课堂体验的情形下,为学生创设平台,让学生应走出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积累到的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运用,使自己是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得到深化和升华,助推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一]文章明.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零篇

中学语文老师具备的素养:健康、完善的人格

教育教学过程首先是感化人、启迪人的思想过程,即“传道”。魏书生曾强调指出,语文教学首先是“人学”。就是说学校必须先使学生学会做人。那么,如果一名语文教师连自身的心理、思想素质都不健康、不完善,何言能教育出品质高尚的人呢?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心理上、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热情开朗,乐观豁达,以这种品质赋予教育教学,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学语文老师具备的素养: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天职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即“解惑”。语文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厚、系统、纯熟、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积极探索、研究相邻学科的知识。“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的某种。”(蔡元培)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体现它的实用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再则,语文学习也不可能不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注入地理、历史等,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利用教育学以及新的教育理论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解惑”之前,应先尽量做到自身“无惑”。

中学语文老师具备的素养: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

一、全面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自己感受美、外在美、创造美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春》中领会到春天充满生命力的美,从《湖心亭看雪》中领略到西湖雪景的静谧,从《观潮》中感受大海的气势磅礴,还有保尔的坚强执着,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鲁提辖的仗义勇猛,祥子的悲苦命运……以及建筑设计中凝固的美,跳动的音符中醉人的音乐美,进而才能正确引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高雅的情趣,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二、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讲一口标准、清晰、流利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声音还要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要能把这种美融于教学的情境中。

“吃透”教材,“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补充”教材,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虽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在中国教育界已经提倡多年,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说就已经完全消失。这样看来,“补充教材”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够让教师减少考试的焦虑。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新”教材,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他们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大量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显然,“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

四、具备精湛的语文教学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教学的组织以及语文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它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课程要求的特殊能力。

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寻知识,激励学生不断钻研的动力,是学生想学、乐学的一种基本情感,但它需要教师的激发和保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把教课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将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愉快和高涨的学习情绪,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会乐学、爱学,这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一篇

要说这两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既然是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和进行教学评价时候,就应该以此为中心。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落实核心素养。

例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来说,除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从知识上来讲,我们要求学生:

一、认识八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认识“雨、阝”二个偏旁。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吹”“落”等动词和一对相的词:“出”和“入”。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了解四季变化,感受不同季节的景色,能主动积累有关景色的词语,从心底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在组织教学上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比如在教授《我多想去看看》,我们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以及两个小朋友想去对方的城市去看看的渴望之情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就引导孩子们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爷爷告诉我,沿着,就会走出郑州。我对爷爷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再写一写。以“我多想。”写下自己的愿望。再与同学交流。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以后我们的教学也是要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要站得远一点,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组织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二篇

经过一一月一零号周一下午的学习,颇有感触,让我认识到教育工作并不是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更清楚地知道需要怎样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品质,因此在这一方面我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缩短这一段差距,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抽点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本次讲座不仅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理解了一名优秀教师的本质含义,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成为一名有职业素养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通过培训,本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教学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短短这次培训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变化。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才会提高,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的放矢的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素质的一条捷径就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提升实践智慧。反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

二、践行师德规范,展现人格魅力。

通过培训我体验到,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工夫,当好人师,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为了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课堂,上课要有激情,幽默生动,教学设计要精巧别致,语言要形象感人、抑扬顿挫、有冲击力、震撼力。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碰撞,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智慧,展开互动研讨,开发创新思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格是教师的最高学位,“无德何以为师”真是至理名言。

很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培训,给我们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懂得了爱是教师爱岗敬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事业才能成就事业,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获得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优秀的教师形象。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三篇

这几天我认真学习了一遍二零__年四月二一日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二零__年版)》,使我收获颇多,不仅让我思想得到了升华,也让我对我的教学方面有了新的思考。新课标在课标性质与地位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就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就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十分重要,是其他科目学习的重要基础,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包含的范围极其的广大,不仅局限于校园的学习,还包括我们生活实际中的语言的运用和交流,对事物思考程度的深浅等等很多方面,这就告诉学生学习语文是很重要的,同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好语文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二零__版课标”相较于“二零xx版课标”创新地指出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且要系统规整和整体安排,教材选文要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材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新改版的新课程标准特别地重视整本书阅读,而且整本书阅读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变化,比如:一二年级的与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没有图画书。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读哪些图画书,这又是新的内容了;《爱的教育》,原来是六年级上学期快乐读书吧的内容,现在是第二学段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了;《十万个为什么》原来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现在变成了第三学段;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相对降低了一些难度。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学校应积极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孩子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阅读方面要重视起来,不论是高年级的共读一本书,还是低年级的特色阅读记录,每个年级都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引导学生读书,并将阅读收获及时记录下来。我想经过小学几年的积累和沉淀,无形中一定会让孩子们有质的蜕变的。

另外,“二零__版课标”将“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语文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感觉想要学好语文应该多积累,多熏陶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比如小古文、古诗词等,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小古文、古诗词这种文学素养的提高,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不妨趁小学阶段,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诵读传统文化知识,从课内外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化中徜徉。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四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是初中物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方向标,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目标一脉相承,不断提炼和升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度切合。

随着二零__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跨学科”成为初中物理教育的热词。如何立足物理学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每位初中物理教师深入思考并积极进行教学实践。

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从理念到行动,积极落实素养导向下的课标要求,从明确目标,设置驱动任务,实验探究,有效评价四个维度,突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跨学科育人功能。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五篇

研读“新课标”,我重点关注“新课标”的如下变化: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

从“三维目标”变化为培养“物理核心素养”。形成物理观念的基础是物理知识的学习,但是,物理观念是对物理知识的总体认识,是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

二、课程内容的变化。

(一)由三个一级主题变为五个一级主题。将“实验探究”单列出来,强调物理课程的实践性。”跨学科实践”在新课标中地位更加突出。

(二)在“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中,二级主题变化不大,但三级主题有较多变化。

三、“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是对“教学—评”的精细指导,积淀了物理教育科研的重大成果,值得我深入学习研究。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六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看得出来,学校教育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场所之一。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有机无缝的链接,共同努力来完成!

我认为在学校里,核心素养要依靠学生在教育环境中慢慢地养成,是一个滋养的过程,重在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的引领和助推。学生的周围是老师,老师们的素养在不断的影响着、引领着学生素养的形成,因此学校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素养,教师就应该成为核心素养的标杆和引领者!毕竟老师们的一言一行总会种植在学生的记忆中。

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老师的我,就一直在掂量: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马?好像不全是,有缺项!所以要想在学生核心素养上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自感还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到终身学习,学到老,活到老!目标就是以身作则,事事处处为人师表。从此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教师:“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我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我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我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质疑和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学生,只有这样以学习共同体身份出现的最本真的我,才会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我非常认同这个说法。

有资料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一五%—三零%左右与教师的知识传授有关,其余大部分都取决于非知识层面的因素。如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说谁带的学生像谁,验证了这一点。因此,学生在学校阶段核心素养的形成,就与他所经历的老师们的素养有着极大关联,每当会想到自己的老师,留存在脑海中的往往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经典桥段,他的为人处事和他的治学态度等,而他所教授的知识不是印象最深的。这些老师的素养的集合,不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素养的建立吗?

核心素养内容丰富,要想全面培养就要做到不管哪门学科都不能以培养某某家为教学目标,而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目标。比如我从事的生物学科,不为培养生物学家,而要通过学习生物学,能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给予他们相应的生物学能力来适应社会,实现这一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贡献。

基于这个想法,我在生物学科上做三方面的努力来培养初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一、在具备生物学常识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生理特点,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所以一般情况下,我比较自信于自己教过的学生,在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能够有正确的认知,做到必要的防范。咱们清楚,生物学知识只是知道是没多大用处的,要想变成相关的能力则要通过讨论、亲身体验才可以练成。所以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就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的练习,比如学过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后,就“路边摊上的食品”、“快餐食品”、“腌制食品”、“零食”等问题,让学生做调查、查资料,结合自己的感受。

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后,能够较为理性看待这些食品,一般不会只为口感而不顾卫生和健康。这样为学生形成良好饮食习惯打下基础,并且影响着身边的人。再有就是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从生物课本上传授的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结构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态度,也会了解一些疾病的常识。就不会轻信一些电视上、报纸上的虚假健康知识讲座,还能提醒身边的人不要受骗,特别是家里的老人。

二、一定的生物实践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的较多的学科,在实验过后把一些实验加以拓展,有利于学生继续获得相关知识,习得相关能力。如种子的萌发实验过后,可以将萌发长出的幼苗种在花盆里,浇水施肥,关注植株的成长过程。这样亲近植物,每天和植物为伴,觉得新鲜,随时有新的感悟。看到了新芽从叶柄处长出来改变了他从前的想法。看到花芽是在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才长出,一直到植物开花了,结出果实、种子了,就把绿色开花种植物的一生有所了解,还会明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这样就把书本上提到的.和未提到的知识在观察亲手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得以获得和体验。学生们就有可能把这种兴致迁移到其他的生物乃至整个的自然界中。你说如此这般,能不培养他们了解生物、热爱生物习惯吗?

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通过生物与环境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感知大自然的魅力,了解动植物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巨大作用,形成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利用科学知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比如说到当前的环境问题,上头条的一定是雾霾。

其成因复杂,但人为因素是主要的:人人都向往好的生活,就会有向自然过度所取和过度排放废弃物的事实,两者不断加剧必然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雾霾只是后果之一!在学习过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后,学生们在现实的诸多例子面前,会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观念。

最后再说一点态度的问题。从强按牛喝水到牛主动去喝水,体现了学习态度转变的问题。看到一个资料:有研究者用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的公式形象地展现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的关系。

最后想说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路途遥远,但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途遥远!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七篇

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因此《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二零xx版)》应运而生,为新时代下的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研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二零xx版)》并参加包头市教研室组织的课标解读研讨会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研修心得。

一、课程性质

一、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二、物理学的发展和作用: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物理学对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物理课程定位: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四、物理课程任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

五、物理课程的教育功能: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二零xx年版)》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学习评价五个维度阐述课程理念,具体内容描述更精炼、准确。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注重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二零__版课标的基础上,增强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习生长点,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概念等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三、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依据物理学科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主题,并强调知识的情景化、结构化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物理观念。

四、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情景化教学,加强问题导向教学,通过思维教学和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也要有所体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五、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注重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构建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学业成就的考核,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评价直接指向课程目标、核心素养,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八篇

一、注重知识积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能力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知识的储备,学生只有在掌握大量语文知识之后才能够逐渐提高语文素养,所以,知识储备对于学生而言十分关键。对学生而言,只有在知识达到一定量之后,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

积累语文知识,学生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实践,分别是口头语言积累和书面语言积累。教师可以将自身在阅读或者是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优美语段,讲述给学生。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表达欲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意愿进行引领,这样学生能够积极踊跃表现自己。在对于精彩语段分享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是文章原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表述水平。

在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的语文口头表达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在脱离了书本之后,也能够说出大量精彩的语句,这种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可以称之为暗积累。

读书笔记是书面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学生要是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干预,防止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造成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记录习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是看到喜欢的语句也应该进行记录,日常生活中所记录的语句,都是可以应用的素材。读书笔记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于语句的摘抄记录,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领,在阅读完毕之后写下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记录方式,学生能够梳理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对日后的文学写作具有重要帮助。

二、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强化思维训练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就是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该部分内容对于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高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包含的内容较多,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有涉及。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字词语法不可逾越,虽很实用但也无趣,怎么办?列表归纳,直接简洁。如《鸿门宴》中,名词活用作状语,“以身翼蔽沛公”;名词活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等。

三、灵活组织课堂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性

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落实语文教育目标的主要方式,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方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学《虞美人》一词,可以让学生先学唱邓丽君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歌,在联系李煜的特殊人生经历,学生的文史音乐方面的兴趣就会激发起来。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导者,组织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进行创新。

语文教学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简单生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不断进行创新,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语文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开放式的.语文教学,需要以语文课程要求和教材作为前提基础,对于学生素养进行提升,让学生思想观念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式,形成立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在中学语文的教育中实现素质和创新教育,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各类人情冷漠时间发生后,人们开始反思现阶段国人的'素质何在?作为祖国未来的中小学,他们又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来富强祖国。因此面向应试教育的语文教育面临迫切的改变需求,通过美育和心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助创新的警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的教学模式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体。语文的基础知识不单单指教材的显性知识,还包括所蕴含在生活和时间中的隐性知识。培养能力要注重实践,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语言表达和交流等实践活动没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除此还要具有较强的语文自学和实践能力、利用图书馆等辅助的能力。通过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科学知识和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也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中应该在遵循学生实际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语文学习活动化、专题化、情感化、实践化,在相应的语文学习中能够实现所学知识的充分运用和提升,在切合的情景环境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亲临其境的走入文本的中心,感受未有或生疏的情感体验,只有切身体验过才懂得真谛的存在。总之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尊重学生需要和时代需要,深入学生的感情世界,潜移默化中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素养。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一九篇

八月一九日周老师用一天的时间带领我们学习了新课标。周老师首先通过今年的物理中考试题展示了试题情景化的优点;其次重点对比了新旧课标,突显了新课标的变化;中间还让我们欣赏了优秀的大单元教学实录;最后概述了作业设计和教材的编写。一天的培训,内容丰富,让我受益匪浅,下面针对新课标的变化谈谈我的感悟!

一、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课程理念中提出“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在课程实施中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充分说明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我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和具体实施策略,还要在教学、教研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核心素养的新理解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

教师应认识每一个学习主题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制订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可以参考“目标要求”中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中的三级主题“学业要求”。“学业质量”中的内容也对我们制订目标有所帮助。

评价的设计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的方向,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注重跨学科实践。

我们要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体现物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要了解生物、化学、地理、信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有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强调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中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联系我国古代和现代相关的科技发明与成就,让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新增“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描述”的内容是以物理核心素养为指导,确定各个主题的要求。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

五、用好“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

课程标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指导教师对教学范围、程度和具体要求加以阐释,让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来制订目标、实施教学、进行评价,防止我们抓不住重点、超纲或学得不够深入。

今后我还需要认真研读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新理念,熟悉有哪些新变化,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加强实践!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二零篇

二零xx年x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二零xx版)》(下面简称“新课标”),为确保新课标能系统推进、落地实施,多种形式的研修交流和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成都市戴美蓉名师工作室也在暑期安排了线上的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由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和北京市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主办,请来史宁中教授和多位一线专家教师为我们解读新课标、示范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培训结束我收获良多,以下几点小小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新课标的一个主要变化就是从“四基”到“核心素养”,从传统的“双基”到“四基”到如今的“核心素养”,本质上是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在发生变化:过去的教育过于强调结果,而现在的教育开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教师可以传授知识,但经验需要学生积累,正如“纸上觉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去思考、总结,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正如史宁中教授说:“教师应当明白学生会不会想问题、做事情,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悟出来的。”

我们的教育理念要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核心素养听起来高不可攀,但实际上,知识建构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发展素养,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么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发展核心素养,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

二、教学策略需要改进

教育观念的改变也注定我们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新课标背景下,知识点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它本身,还要学习知识点与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譬如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两个概念时,可通过具体的例子给出两者概念,但这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明白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数学关系,为改进该教学,可以补充一张表格,用以区分两个概念的定义、特点和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xx教授指出在实际教学时,我们仍需注意很多细节,避免形似而神不似。例如部分教师教学时看似讲了方法,但实际并不到位,要让核心素养落地,就得讲出方法体系的步骤,让学生积累具体的实施经验,有了实施经验和基本方法经验,才能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在做同底数幂的运算时,可以在运算结果后增加一个问题:计算的依据,从关注学生的“算法”转向关注“算理”,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潘教授还给出了“分段式反馈”和“开火车”等教学反馈方式,并阐明优缺点,让我不禁反思在教学中怎么更恰当地使用哪种反馈方式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大单元教学”成了近期的热门词,但如何实操但我还不得要领,而何丽华老师以自己一节“三角形的章起始课”作为课例,展示如何在大单元视域下进行几何教学。由点出发,找准本节内容的核心点、易混点、转折点;贯穿线,为同学们提炼出今后几何图形学习的基本套路,形成三角形的整体认识,同时为今后的图形学习打下基础,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及关联性。“大单元”强调的“大”是注重把同类研究对象、相似的研究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思想一致性的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形成“研究对象在变,思想方法不变,研究套路不变”的切实体验,在整体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研究思路。

xx老师在讲述实践教学时谈到一个问题:课堂预设,我也收获颇丰。课堂预设没有错,但若预设过多,总会出现一些“意外”,例如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学生一语道破本节课要学习的.公式、定理,打乱教师节奏;或是学生没有回答出教师预设的答案。如果我们忽视这些“意外”的价值,只顾追求与预设保持一致,便是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处理也不够完善。为了课堂教学中能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生成精彩的课堂,朱老师提出四个策略供大家参考:

①尝试弹性预设,拓展自主空间;

②把握课堂契机,产生新生长点;

③发扬教学民主,做敏锐倾听者;

④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积累数学智慧。

三、学习评价需要重构

_中央和_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评价就是指挥棒,该文件还进一步指出“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这几句话中所提到的问题就是我们目前考试中还存在的问题。因此,胡赵云老师从“基于能力素养设计命题蓝图”、“基于四能与素养命制试题”、“基础性试题的命制”、“禁止命制超标试题”四个方面为我们讲解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让评价指向核心素养评价,还配备了相关考题,一一阐述其中的不足之处,让我对中考的题目设置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专家们的讲座和课例让我受益匪浅,不单在理论方面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实践方面也有了些许感悟。新课标的颁布意味着对教育和教育从业者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从业者的我们,更要做好充分准备,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更好的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二一篇

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保障,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适应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方法、归旨等都应做出新的改变。如何将五个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由抽象的理念变成行动,是摆在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角度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落脚点和着力点。笔者以为,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追求,应体现出“涵蕴性”和“层级性”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设计应凸显核心素养的“涵蕴性”

这里的“涵蕴性”特指历史核心素养之间的融合性与涵养性,就是在每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中,要将五个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有机的融合,并将其渗透、涵蕴到具体的问题和内容情境中。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要突出素养目标的融合,既要实现“新课标”中规定的五方面核心素养的整体联系和内在融合,也要实现历史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之间的融合。

五个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标”提出,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从中可看出,尽管五个核心素养的地位有所不同,但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思维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要以客观的史料为依据,以实证、辩解、叙述为手段,以唯物史观为y摄,逐渐深入事件本质、接近历史真实,为此,历史解释应成为表征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的核心。而历史解释能力的形成、发展水平的提升却要有赖于唯物史观的科学引领和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有效铺垫。同时,“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所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应成为表征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的核心。毕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之间的内涵界定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尽管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也是学生学习和认识历史的“必备品格”,但“必备品格”更多倾向于情意方面,具体体现在“家国情怀”的孕育和完善,而“关键能力”则更多倾向于思维层面,具体落实到“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同样,“家国情怀”的形成也需要唯物史观的指引,也是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离开这些载体,“家国情怀”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在《教学与评价建议》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中相继提出要“避免将五个核心素养机械地分离”,“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评价,更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这是合适的。尽管在面对某一具体知识内容和情境时,可能会侧重或突出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素养,但却要尽可能考虑五个核心素养之间的有机融合。

五个核心素养与历史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之间也要默契融合。同时,历史核心素养本身也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这是对传统的“三维目标”的整合、提升与新的意义建构。适应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每课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列式表述和机械性分离发展为核心素养之间的融合性表述。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就是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为切入点,以唯物史观为统领,着力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家国情怀品质,既不再追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单项目标的逐个达成和简单拼接,也不以知识、过程、方法为终极目标。这样,也就实现了“五个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有机融合了。

第二,要突出内隐性要求,将教学目标由“可见知识”转向“内隐素养”。核心素养蕴涵于知识学习、能力形成与情意提升的过程中,将知识的掌握过程转化为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是认知观和学习观的改变。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思维过程中渗透和体现出来的思维态度、技能、潜质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品格”具有“素养”之意,唯有在思维的过程中才会获得与提升,“能力”亦如此。落实到历史学科,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达成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开放性、创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过程的涵蕴和情境的渗透。唯物史观是指导学习和认识历史的灵魂,时空观是分析历史事物时应必备的意识,史料实证是运用史料的基本态度,历史解释渗透出对史事进行意义建构的理性取向,家国情怀表征着历史追求中凝练出来的精神皈依,这五方面素养的内涵均界定于“观念”“态度”“取向”等层面,有效的培养方式就是将其涵蕴在具体的史事和情境中,慢慢滋养而成。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自然而然地渗透和隐性融人核心素养的要求,慢慢滋养出个性化的思维品质和人文情怀,而不是直接“贴标签”,生硬而显性地设定历史理解和认识等目标。

由“可见知识”向“内隐素养”转变的另一角度,所界定的是知识与素养之间的关系:不以知识掌握为教学目标,而是利用知识养成素养。对知识点的学习是必要的,但知识点仅是达成素养目标的途径和基础,而不是教学目的。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就要以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为铺垫,通过思维建构,将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倾向,重在对所学结论进行解释和评析,最终形成独特而深刻的历史认识,即“史料-史实-史论-史识”这样的学习和思维路径。

下面就以《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进一步谈谈这个问题。

旧版课标对这节课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_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_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这里,包含着分列的知识目标(“侵华日军的罪行”“中_民抗日斗争的史实”)、能力目标(“理解全民族_的重要性”“探讨_的意义”)及情感目标(认识日军的侵华罪行等),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也常见简单对应和一一复述上述教学目标的设计方式。在“新课标”的要求背景下,我尝试着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试从官方档案文献、老兵回忆录、战地记录、历史地图、历史图像、遗存、学者研究成果等多重史料中,发掘和利用可信史料及史事,在理性看待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中几个焦点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你的认知,并能以史为鉴,反思当下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走向”。这个表述中,融合了史料实证(“发掘和利用可信史料”)、史事(含相关的时空观念,如运用“历史地图”)、历史解释(“理性看待焦点问题”“阐明你的认知”)、家国情眩ā袄硇钥创”“反思历史”)等方面的素养。在这里,并没有简单拼接知识、能力、方法、价值观等目标,也没有生硬灌注这些目标的达成,而是自然地隐含在了解史事、甄别史料、客观分析问题、形成自我认识、对接现实的学习过程中。达成这一目标后,学生的主要收获不是记住了那些知识、形成了怎样的解题能力和方法,而是慢慢滋养出如何搜集和辨识史料价值,如何运用史实建构出自己的正确主张,如何客观、历史地分析他人的观点、如何从历史陈迹中找寻出现实的“因子”等素质,这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可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予以承载和达成,现节选如下:

问题情境一:在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五日《_胜利告全_民及全世界人士书》中说:“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同年春天,在《论联合政府》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请结合_形势图及相关史实谈谈,你如何认识二者在_起点和时限上的差异?本题融合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素养。这里,不是显性地要求学生分清哪方的说法是正确的、_到底持续了多少年、_的进程和结果等相关内容的认知,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为何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其实质就是二者在战场范围、_力量(人民、政府、军队)和国共两党_地位上的认识分歧,也是能否客观公正地看待_的世界地位、全民族_的意义等问题。本题的情境设计,就是基于历史知识与学习方法,自然融入并形成理性认识的考量。

问题情境二: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五日,日本裕仁_在《终战诏书》中称“虽然敌人已经用_向我们发起了挑衅,但为了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我们不应该继续奋起抗争。”认为日本“终战”于美国投放的_。请结合下列史料(此略),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本题从提供的史料内容(略)和裕仁_政府对_侵略战争结局及成因的认知人手,融合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方面的素养,并隐性渗透着历史与现实的嫁接。就所提供的史料信息来看,在美国投放_之前,日本国内某些政治力量甚至_本人都表现出了投降的倾向,这既摄于盟军的进攻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也更惧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和有力牵制,由此看来,日本是败于世界人民反_的正义性战争和中国全民族_的力量,而_只是加速了日本_势力灭亡的进程。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仍在不断地挑衅中国,图谋称霸,也是有历史根源的,这与《终战诏书》的内容有关。诏书中没有“投降”的字样,而是用“终战”一词和“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冠冕堂皇地喻示战争结束,不仅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没有丝毫反省和悔过之意,反而成为了日本洗刷战争罪责、规避战败、护皇应变、图谋军国再起的开脱之辞。在这一分析的过程中,也隐含渗透着要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客观公正评价历史结论的意识和素养。并非史实不重要,而是运用史实去理解和阐释历史观点,探究历史真相,提升历史认识层次。

二、教学目标设定还应关注核心素养的“层级性”

这里的“层级性”特指各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层级,就是依据学情基础及相应的评价要求,对各核心素养目标做出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要求。

教学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情,就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为此,“新课标”中不仅对各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层次分解,也对评价标准(学业质量水平)进行了“水平划分”,将每一核心素养均划分为依次递进的四个水平层次,以满足于不同的评价要求。纵观这四个水平层次,基本上都遵循着“知道与辨识”“理解与认识”“探究与建构”“认识与感悟”这样的递进式目标,这四个不同层次的素养目标,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情诉求和不同的考核评价要求。“新课标_三L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中,再次详细地将这五方面核心素养罗列、统分为四个水平层次,并相应地明确了“高中毕业要求(必修内容)”应达到“水平一~二”和“高考要求(选修内容)”应达到“水平三~四”的不同考核评价指标。将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做出水平层级划分,这是“新课标”的另一创建。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就要找寻学情特点、考核评价要求(考试要求)与核心素养水平层级之间的“交叉点”(“契合点”),并据此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水平层次的素养要求,这是一种“层次性”。同时,也要立足学情基础、考核评价要求的提升,及时跟进教学目标的水平层级,这是另一种“层次性”。这两种“层次性”之间是递进式关系。比如,对于一般的高一学生而言,因为尚不能确定是否将历史学科作为高考学科,所以,教学的素养目标就要定位于“水平一~二”,而到了高三,面对高考的要求,就要将素养目标提升到“水平三~四”的要求,这就是一种层级递进和提高。面对同一知识点或史料,对于高一和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教学素养目标的定位是有层级水平差异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明确这种差异,及时跟进和抬升素养目标,做出递进性的安排和设计,而不能“炒冷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差异性”与前述的“融合性”并行不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角度。前者是从核心素养的水平层级与不同学情之间的对应和匹配这个角度来说的,不同的学情和考试要求就要对应着不同水平层级的五个核心素养目标,后者则是从遴选、对应出来的五个核心素养进行融合这个角度来说的;前者是“针对性”要求,后者是“整合性”要求。

例如,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这一课的“古希腊地理环境”这个内容时,对于高一年级学生而言,与之相对应的素养目标是“水平一-二”,即“将雅典定位在特定的空间环境框架下,理解地缘因素对雅典形成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然后提供相应的史料: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山岭纵横,它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这种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海上贸易和交通的发达,同时人员的频繁流动,瓦解着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古老的自然经济迅速转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也改变了社会政治力量,城邦的出现有了政治活动的中心,地域狭小使公民能广泛直接地参与政治生活……在进入阶级社会时,_、财权、神权分立,又联合起来共同“一元化”的族权,地缘战胜血缘,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

提出这样的“问题”:“据上述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成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阐释地缘因素对两种不同文明(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特定影响。”从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制是由于独特的海洋环境带来了海上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达,再加之小国寡民、城邦制度、薄弱的政治结构和宗族血缘力量、突出的个体独立倾向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其中,希腊浩瀚的海域和优越的航海条件不仅促进了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发达,也激发起人们无限自由的思想,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与上述其他因素一起,成就了典型的海洋文明。而对于内陆国家而言,大江大河冲击下形成的连片平原和肥沃土地,不仅制约了海外贸易的广泛拓展,还催生着人们发展农耕经济和依恋故土、安土重迁的内敛观念,逐渐形成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典型的农耕文明。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与希腊之所以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是与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一定关系的,进而养成一种习惯和意识:在分析历史现象时,要注意地缘因素的影响。

而对于高三年级学生而言,与之相对应的素养目标是“水平三~四”,就要在上述素养“水平一~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可以设定这样的素养目标“通过辨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学说模式,形成正确的历史地理观。”提供两种典型的地理环境模式模式:

孟德斯鸠认为,“土地贫瘠使人勤奋、简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这些国家往往是‘数人统治的政体’;而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这些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

黑格尔视地理环境为“历史的地理基础”,他认为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民族过着游牧生活,显示出了好客和劫掠两个极端;生活在平原区域的民族从事的是农业,这样的民族依赖性强;生活在海岸区域的居民则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样的民族既有权谋又具机警。

提出的“问题”是:“你如何认识上述两种地理环境学说的不同?”

显而易见,孟德斯鸠的“地理h境学说”陷入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潭,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人的性格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并将政治体制的决定因素归结为自然地理环境,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地理观。尽管黑格尔的学说也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范畴,没有导致科学的结论,但已与孟德斯鸠有很大不同,他注意到了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从事着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并意识到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人们政治生活、法律制度以及气质性格之间的关系,其中不乏含有历史唯物主义因素。

在上述设计中,高一年级的核心素养目标侧重于“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中的“水平一-二”:“能够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的状况”,“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意义”。而高三年级的核心素养目标则侧重于“水平三-四”:“(能够立足于特定的时空因素)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分析、综合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论述”。可见,高一与高三年级的核心素养目标之间存在着递进式的关系。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二二篇

关键词:培养;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虽然新课改后教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也做出了很多改变,但是一些学校的初中历史教学依旧没有起色。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学生开始出现偏科现象,九门功课同步进行更容易让学生偏向于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选择心理,根据目前的学科特点来说,很多学生会偏向理科,觉得文科特别是初中历史枯燥无味,没有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培养学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一、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新课改以后,我国各学科的学习难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教师开始进行科目式教育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并加强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科特点找到合适的具有一定特点,吸人眼球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达到学生课堂效率提升的目的。初中阶段安排历史教学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对学生个人三观培养的基础上的。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历史,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在课堂中融入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就尤为重要。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未来的栋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他们有着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基础。但是,这种个人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初中历史的改革教育就是在学生最容易接受知识熏陶的时候,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重要初中阶段正是懂事又懵懂的阶段,很容易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从而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在课程繁多、任务量重的初中阶段,初中历史这种具有感情及故事情节的学科就很容易打开学生心目中的世界,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国家发展历程的不易,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开始萌芽。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问题

(一)太过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学校甚至教师将考试成绩看做教学考核的唯一标准,将成绩至上作为办学教学的原则。国家推进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是要从根本上让学生爱国,提高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单单只是为了文字知识的死记硬背。而这种传统的唯成绩论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初中历史教育的初衷。

(二)教学形式保守且僵硬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的寓教于学已经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深度,教师不再仅仅传播知识、讲解知识。传统的学习生活是十分枯燥的,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教师也会觉得心力交瘁。所以教学生活化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初中历史这样贴近生活的学科,更需要注入生活的血液。但是,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课堂节奏紊乱、教学进度慢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三)学生对初中历史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初中虽然不及高中紧张充实,但在这个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数外等主要科目所占比例居多,而相较于物理、化学、生物这种理论性学科,初中历史又显得过于简单,所以学生不能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偏科现象的出现。

三、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学校改变学科考核策略针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现阶段一些教师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关心的并不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收获什么,学到什么,而是期末考试得了多少分。可以说,这种教育形式使分数成了学生更加重视的方面。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改变考核策略的方法,让学生重新了解初中历史,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制作一部情景剧,或者制作访谈节目来批判讽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事件或者还原某一事件的原型,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演形式、表演过程及产生的现实意义,现场打分并一一点评,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考核过程中的优点或不足。此外,学生在准备剧本以及排练的过程中也能够亲身感受到我国发展历程的不易。

(二)教师要不断摸索创新型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既然知道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教师就应该身先士卒,积极查找应对策略,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人教版教材中一些具有丰富含义的语句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不能体会到我国先驱者面临的艰难处境。这时教师可以提前备课,将一些不易区分的战争分模块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立体化或者剪辑相关视频供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就能快速地把学生代入当时的情境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对我国发展历程的含义,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此外,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事件发生的时间及目的等,并且这些时间点及目的是很多考试中的必考内容。所以,在这一方面学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低就显得尤为明显。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等细小、繁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进行展示,还可以将这些图片配以适时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被带入到事件氛围中,也能够在自己的记忆基础上加深对每一个事件发生的知识点的记忆,其时空观念自然会得到提高,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培养。

(三)尊重学生主导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讨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在心智发展不成熟、对社会环境不了解、价值观人生观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舆论带跑,对学生的心智发展造成影响。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及时掌握时事热点,关注热点新闻,并观察事态走向,引导学生对事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至于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误解,在引领学生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要思维定式,特别是像历史这种有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课程,运用思维定式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不仅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挫败感。所以活跃课堂氛围对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某一种做法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例如,教师在讲解第一次_战争时,可以提出如果当时的清政府足够强大,会不会造成之后洋务运动的性质有所变化。如果教师觉得自己的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历史辩论赛,辩论的正反方由不同小组的学生组成,其他学生作为评审,给出最终的评判结果。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学生占据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建立良好的历史学习观念和认知理念有积极作用。

(四)学生要加强对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认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是不可离分的整体。在学校和教师都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改变的同时,学生也应该对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是主动转型也可以是外力推动。主动转型即学生自己试着了解初中历史这一课程,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观看视频、课本预习等方式,提前了解下一节课程的所学内容;外力推动即学校通过开展主题讲座、游园、参观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初中历史并对其加深了解。当然,这样的方式相对于教师授课来说很简单,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其占用时间长,只有正常的课堂授课才能够加强学生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建设。其实恰恰相反,这样的方式反而让学生以亲身行动、亲身经历的方式更快地清楚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明白为什么国家会如此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对我国国际历史和本国历史发展的认识有什么影响。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 第二三篇

二零xx年x月x日,新版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正式出炉,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课程注重学生的发展,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及良好的习惯。这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众教育,是全面的科学教育。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识到过去的培养目的着重知识与技能。但由于学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老师也不可能预见学生今后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单纯的知识学习已不能满足社会开展和人的终身开展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学习,以便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因此科学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才能、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

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

(一)认识物质的形态、属性及结构,认识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

(二)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能对相关问题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初步的科学推理能力;有利用证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意识,能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能独立思考,对相关信息、方案和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

(三)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会通过实践操作等方式收集信息,初步具有获取证据的能力;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初步具有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四)初步认识科学本质,体会物理学对人类认识深化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亲近自然,崇尚科学,乐于思考与实践,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善于跟他人分享与合作,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并坚持基于证据的个人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能关注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遵守科学伦理,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合同范本 第1张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合同范本 第2张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合同范本 第2张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合同范本 第2张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合同范本 第2张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合同范本 第2张
核心素养历史培训总结(精选) 合同范本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