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工商管理总结
本科工商管理总结 第一篇
这次會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會和全国“两會”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学會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部署“十二五”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工作。这次會上,红亮同志将代表中国工商学會作报告。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理论研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取得了一批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学會作为学术共同体,人才济济,与社會接触广泛,开展理论研究既是学會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学會充分发挥咨询服务和参谋助手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学會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會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职能转变、服务市场主体稳定发展、实施商标战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推进广告业发展与监管、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以及法治工商建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理论创新成果,培养锻炼了一批理论创新人才,有效地指导和保障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有效作为、积极作为。比如,学會参与组织编写的《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概论》,填补了工商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成为全国工商系统干部理论学习教材:学會组织开展的“工商行政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思考和实践特色”、“中德网络交易监管比较研究”、“市场监管风险”、“红盾护农机制创新”等课题,为服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各单位會员在完成学會课题的同时,还围绕地方工商行政管理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应用研究,并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一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明显提升了服务能力,各级学會紧紧围绕“更加自觉服务经济发展、更加高效加强市场监管、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更加严格锻炼干部队伍”,大力加强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调整充实工作人员,健全组织机构,壮大理论研究队伍和咨询参谋队伍,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畅通与各级政府和部门沟通管道,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聚集和引导学會系统创新资源转化为會员、行业、社會“三个服务”的能力。
总之,五年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會和各单位會员,在总局和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无论是理论创新、学术交流,还是自身建设、“三个服务”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离不开的重要力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总局正确领导和全体會员艰难与共、奋勇拼搏的结果,也凝聚了各级学會秘书长们的辛勤汗水。借此机會,我代表总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放眼全球,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商标为重要内容的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决定各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聚焦国内,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进入攻坚阶段;立足工商,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营销方式现代化、市场竞争激烈化,对工商行政依法监管、服务发展赋予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大大增加了工商行政监管服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可以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理论支持,更需要发挥专家学者们的聪明才智,更需要发挥学會的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与时展和事业进步的要求相比,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一是理论研究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忽视理论建设、轻视理论人才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甚至还有个别地力、个别同志不了解“五个四”理论的提法。二是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教材及学科建设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快组织编写“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分论”丛书,展开论述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理论架构。三是研究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成果转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以便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提供健全的体制机制和必要的经费保障。四是理论研究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亟待扭转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长期缺乏专家型、复合型人才,长期缺乏高水平理论研究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被动局面。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全局高度,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推进理论创新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作为,努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集合资源,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与宣传普及
理论的光辉就在于能够同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实践靠理论来指导,改革发展靠理论来推动。实践之花常开,理论之树常青,只有理论更彻底,实践才會更科学。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国“两會”精神,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发展的鲜活实践给理论研究提供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五个四”理论研究。“五个四”理论是以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解决工商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创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实践和运用。“五个四”理论,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不仅科学地回答了工商行政管理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而且深化了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日标、方向、途径等带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的认识,是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支撑。但是,“理论”就是“理论”,理论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和变化的实践进行“碰撞”,需要在实践中深化完善。各级学會要组织广大會员,立足于行业发展现状,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丰富“五个四”理论体系。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完成“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分论丛书”的编写工作,尽快形成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概论》和“五个四”理论文集为统领、分论丛书为骨干的成果体系,推进“五个四”理论创新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学會“三个服务”中,服务行业和服务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开展应用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咨询服务。有人把基础研究比作“水”,把应用研究比作“鱼”。鱼需要水,没有水就没有鱼;同样,水需要鱼,光有水没有鱼,只能算是一潭死水,进不了市场,丰富不了老百姓餐桌。从这个层而上来说,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同等重要。各级学會要在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研究。要立足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着力研究市场主体准入领域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商事登记制度。要立足市场监管,着力研究市场违法行为的类型、特点、表现形式,着力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要立足消费维权,着力研究提高维权水平的措施、手段、方法及法律程序,积极推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化网络监管体系建设。要立足依法行政,着力研究行政执法标准和程序,有效解决执法尺度不平衡、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手段不规范问题,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法治环境,推进法治工商建设。要立足锻炼干部队伍,着力研究工商行政管理专家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和途径,努力建立人尽其才、物尽其川、配置合理、效能优化的干部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三是要加大理论研究成果宣传普及力度。宣传普及的目的就在于用创新成果来指导实践,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各级学會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作用,大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礼會影响力,推动更多优秀成果应用于工商行政管理实践。要鼓励和支持會员开展科普创作活动,不断壮大科普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共同推进宣传普及工作的合力。要在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中,适当增加理论研究和学习的比重,突出实效性,体现针对性,注重前瞻性,不断丰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理论知识,提升理论素养。
三、健全机制,夯实基础。努力提升学會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會的新时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关键期,处在各项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学會的工作基础、需求空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會的职能也在不断地拓展,学會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面临重大变革,迫切要求我们增强改革意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不断增强学會的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理论研究者之家。
一是围绕“五个更加”,准确把握方向和重点。去年一二月,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议上提出,努力做到“五个更加”,优质高效服务经济社會发展。这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有力举措,是对“五个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新的发展阶段检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紧紧围绕“五个更加”,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通过努力,在“十二五”时期要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理论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有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优质高效服务经济社會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制订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會作为一个学术性社团组织,首先要深入研究自己,了解自己的历史、现状、任务、发展趋势、实践基础、工作措施,制订全面发展战略规划,也就是要制订好自己的发展“路线图”,这样才不會跟风发展,才能出品牌、出特色。我在地方工作时,曾在一些学會担任过职务,在政府工作时还分管联系过一些学會工作,有的学會满足于一年开几次會,搞几次活动,事前没计划,事后没总结,随意性较大,不仅对會员没有吸引力,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学會没有形象,没有生机,路就越走越窄。去年一二月,岐山副总理在听取总局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汇报时强调,一定要加强基础工作。我想,对学會而言,制订规划、完善制度就是我们的基础工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学會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从实际出发,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會员意见建议,制订完善好学會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希望各位秘书长们把这项任务栏为今年学會工作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是要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健全的体制机制是做好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t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丰富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体制改革。深化理论研究体制改革,不仅涉及理论研究机构的撤并,而且涉及专职理论研究机构和业务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与协作配合,涉及到不同层级的理论研究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与协作配合。我们要整合研究力量,优化研究资源,提高研究水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进一步明确工商学會的理论研究职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归口理论研究部门,统一确定研究任务,统一下达研究课题。中国工商学會主要负责组织协调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关系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地方工商学會要围绕总局中心工作和本地区经济社會发展实际,组织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各业务执法机构要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专业理论研究。对于具备条件的地级市,中国工商学會可考虑设立理论研究基地,有针
对性地组织开展前沿性应用理论研究。
二.深化课题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实践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有效方法。课题研究成果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成果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科学制定工商行政管理五年研究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要完善课题管理运行机制,实行课题研究招标制,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的研究机制。根据课题性质和特点,可以采取重点课题指定研究、立项课题招标研究、一般课题自发研究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理论研究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善于借用“外脑”,建立专家联合调研机制,吸收专业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性、专业型。鼓励单位會员之间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要按照公正、透明、竞争的原则,改革课题项目评审制度,重点扶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着力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
三.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是激发和调动理论研究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也是引导理论研究方向、突出重点研究领域的有效手段。要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成果奖励制度,把成果奖励与充分调动系统内外参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与鼓励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结合起来,与促进理论成果更充分地运用于工商行政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总局支持中国工商学會按照《章程》规定组织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学术研究成果的评比工作,建立学术奖励制度和奖励基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评选。同时,总局还将积极研究拟定政策措施,建立相应的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奖励机制,对于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各地工商局也要建立相应的理论研究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对优秀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四.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搭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是推动理论研究工作,提升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围绕重点课题项目和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创新研究机制,拓宽研究视野,充实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成果。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可根据当地实际和学术交流、经验交流需要,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理论研讨和交流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国工商学會要切实提高《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编刊质量,把《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办成全系统的理论成果展示平台、方针政策宣传平台、难点热点问题交流平台。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要办好地方性的理论刊物,并做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等理论学术类刊物发行工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习理论、研究理论,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读物。
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黄金系千,不如一贤。”学會也是如此。学會队伍是学會生存发展的根本。这里的队伍,一是指會员队伍,二是指专兼职干部队伍。各级学會要把发展會员、联系會员、服务會员作为首要任务,深入研究會员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强学會专兼职干部队伍建设。学會工作好不好,学會有没有活力和吸引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會专兼职干部队伍。要把那些有热情、有激情、有创造力,又热爱学會工作、真心为會员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选拔到学會领导岗位上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学會专兼职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学會“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要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学會凝聚力。学會是工商行政管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會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支持学會,就是支持工商事业;关心学會,就是关心理论创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會工作,千方百计为学會发展创造条件,努力拓展学會发展空间。要切实加强对学會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會工作领导机制,定期听取学會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学會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把学會工作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五个更加”结合起来,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推进。要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体制改革,理顺学會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之间、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會与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学會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积极争取各方面对学會工作的支持。学會是社會中的学會,学會的发展离不开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要支持学會处理好上下内外、左邻右舍的关系,畅通学會与社會沟通管道,为学會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这次會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讨论《进一步加强学會工作,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的若干意见》。总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已经原则同意出台这个档,体现了工商理论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性和总局党组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希望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意见正式出台后,各地工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总局将适时组织督促检查。
本科工商管理总结 第二篇
一、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院党委全力推进学院建设“国际化、开放式、特色鲜明的高品质酒店管理学院”这一宏伟蓝图为契机,扎实推进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开创工商管理学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活动主题
“树立先进,立好标杆,创优争先,和谐发展”
三、方法步骤
通过创优争先活动,要着力打造充满蓬勃活力和向上动力的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要着力营造向先进党员学习的热烈氛围。紧紧围绕建党九零周年、党的十两个重大节点,加强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群众基础,使之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整个活动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广泛发动,安排部署(二零一零年六月上旬)
第一,集思广益,统筹策划
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将通过党员民主生活会、群众座谈会、以及利用电子邮件、信件等各种形式展开创优争先“大讨论”活动,广泛征求每位党员的心得和思路,既要切实找准党总支目前存在的问题,又要明确每名党员与“五个模范”优秀_员存在的差距,找准努力方向,就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循序渐进地做好统筹安排工作。
第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将通过悬挂横幅、书写标语、制作板报、党建博客等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大力营造活动氛围。
第三,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要组织党员要认真学习xx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省高工委、集团党委“创先争优”文件精神,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四,形成方案,重在实效
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会在广泛征集党员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出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充分利用“大讨论”的成果,在实际工作中抓整改抓落实,接受群众监督。
(二)全面争创,扎实推进(二零一零年六月上旬—二零一一年六月底)
活动一:党性教育
一.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成就、学习党史和党的方针政策,以此加深作为一名中国_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通过组织观看爱国爱党电影,使得党性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激发作为一名中国_党员的正义感和荣誉感。
三.采用开辟党员先进事迹专题博客等形式,多载体、多渠道、多方位教育党员,不断增强作为一名中国_党员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今年“七一”前,集中一周时间,组织党员进行一次党性分析,通过座谈会、谈心交心、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职党员应撰写党性分析报告,并组织群众对党员进行评议。活动二:岗位奉献
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会积极组织党员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开展读书学习、工作研讨、业务竞赛等活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技能,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提升教学水平,带头创新教学方式,在本职岗位上创一流业绩。
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还会按照院党委的部署,开展“我为组织建一言”活动,每名党员为党组织至少提一条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共谋发展。
活动三:服务师生
组织发动党员开展爱心接力活动,既要一对一重点帮扶贫困学生,又要切实将爱心传递到广大群众中去;既要立足本校师生,又要广泛深入社会,将_员的先进性和奉献性播洒在群众的心间。
活动四:党员示范岗
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将在院党委的指示号召下,积极举办创建“党员教育教学示范岗”、“党员管理服务示范岗”、“学生党员示范岗”活动,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一线党员中,通过培育、评选、确立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的榜样、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树立党员教师良好形象。
本科工商管理总结 第三篇
当今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而知识是竞争的核心。一旦当我们踏入社会,众多现实因素决定了很难再脱产参加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时候,网络教育为低廉的学习成本、自由灵活的学习时间、强大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我们这些在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一个实现自我提升的理想舞台。通过二年的北师大网络学习,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如何的去进行学习。改变了以往那种依赖教师授课,讲解的传统学习观念和模式学会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为以后工作生活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必要的学习技能,为今后不断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带来了帮助。
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一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网上学习的可操作性。工商管理专业绝不是一个单一性的学科,而是一个包涵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管理信息学、统计学、财务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等学科在内在内综合性的学科, 专业目的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企业管理以及生产运营等多方面的知识,能在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教学、科研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需要对经济法、合同法、劳动法等诸多法律法规有明晰的认识,对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基本途径有全面的把握,对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定量、定性分析法能够熟练运用,文字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应当具备。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所要借助的知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同时管理学又是一门软科学,在管理学中没有千古不变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管理学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两年的网络教育学习中,我懂得了如何自我督促学习,如何全面高效的吸取知识,下面是这两年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参加网络教育的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上班族,我们每个人用来工作之余用来学习的时间都比较少,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有效利用空闲时间来完成学习。因为我们的学习主要网上学习为主、结合自学为辅,所以按照本的的需要来安排我们自己的学习是至关紧要的,只有按照自己本身的客观条件制定好适合于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学习,这样才能不至于太大的压力以便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充分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
除了学校安排的必要的面授课程外,其他的学习时间也是我们应该利用、重视的、以前的我们,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比较被动,这样的学习比较死板,而网上学习去也此有着本质不同。我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时间,可以利用我们认为最好的学习时间来学习,而且网上的资源众多。比如:在线学习、交流园地、难题答疑等,利用得好,都会有助于我们本身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 、在线学习:它是我最喜欢利用的一种网上资源,因为它可视性强、生动形象、更新快,比我们单纯地看课本要实用得多,相对于函授教学也开放得多,不理解的问题可重新看,更可加深我们对课程的理解与记忆。
二 、交流园地网上讨论:它是一个比较实用的交流工具。可与辅导教师讨论交流,把难点、重点与老师和同学共同分享、解决,以前的我会课堂上提出与大家解决,但因开放教育形式的不同,使用BBS的方式便简单得多,得到的返还信息也快得多。
三、经常和老师, 同学们进行交流。
学习中心为我们分了组,也有了同学微信群,同时学习中心也在网上开辟了对话通交流空间,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同层次同专业的同学组织起学习兴趣小组,有时间大家就在一起交流讨论学习问题 ,体会,经验,并由学习好的同学带领大家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 在平时写作业时,遇到问题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而帮助解答问题的同学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继教网”为我们互动还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平台就是讨论答疑模块,在这里我们可以和同层次同专业的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使用起来感觉也是相当不错的。最后 , 要充分利用网上答疑时间 , 在答疑前做好准备工作 , 对学习中的疑问事先有个总结,以便在答疑时能有的放矢。我不但学会了怎样进行自学,而且怎样利用网上的知识也是我的一大收获。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如有疑难问题,我就可以在网上交流园地上给老师发贴子或者用电子邮件方式向老师请教,还可以利用网上聊天室与老师与同学互相交流。总之网上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对我们任何一位学员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通过这二年半在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的学习,教会了我不少的学习方法,我很庆幸可以有在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的学习机会,这也将是我一生中获得的最大财富。
四、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每天学习前先让自己进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压力太大,疲劳作战,否则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头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才能取得更佳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还必须克服自己的分心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每周上六天班,每天上八个小时。虽然每天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是我能长期坚持。
五、及时评价学习效果。
当你完成了一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后,如何了解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效果呢?你应该独立、认真地完成相应的平时作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平时作业可以较为深入地检验你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学习成效。
六、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了从各各方面锻炼和提高自己。在工作中,我学以致用,联系自己工作,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相结合,利用我在团队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能够成为学习工商管理系统知识的支点,同时能在学习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内容能与工作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对学习的热情和保持学习的毅力。将我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融入到平时的部门人员管理工作中,使我充分的体验到了如何与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相互沟通、相互关心,更为融洽地与他人合作,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亲密无间的真诚和舒畅,体验到了如何与团队一起面对挑战与战胜困难的能力,体验到了团队力量与团队共同成长的成就感。使每一位成员认识到自身的潜能,以及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更增加了自信心,调整了状态,不浮躁、不颓废,更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从而以积极、主动、负责的主人翁心态呈现在团队中。
当我写到这的时候两年来的点滴就如昨日刚发生过,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冲刷,更显青松巍峨!经过时间磨练,经过工作磨砺,我一定会更加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而后知不足”,二零xx年初我将结束北京师范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科段的学习,以后的工作生活迎接我的是另一个挑战。但是我不惧怕,网络教育给予我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文凭和学历,还有我在远程教育中掌握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思考创新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本科工商管理总结 第四篇
关键词:管理模式 管理原则 管理方式 配合措施
随着现代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的精细,劳动力的成本的提高,原材料的成本的上涨,利润透明度提高,工程领域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各承包队伍水平参次不齐,对我们总承包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求建立一种以适应当前形势下的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思路。
一、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一)总承包公司对所有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策划和指导,为项目经理部的正常运转配置人员、设备、物资、资金等生产要素资源,对项目计划的执行以及合同履约等进行监控和调节,形成对工程项目运行过程的完善的服务和有效的控制。总承包公司总部应要求高素质的方案工程师、专业估价师、质量工程师、管理会计师等技术和管理专家,行成智力技术密集型的管理决策机构,项目授权管理方式。在工程施工中,总承包公司将组建具有综合管理和协调功能的总承包管理型项目经理部,总公司对于项目经理部采取授权管理的方式,项目经理作为公司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委托人,在授权范围内充分行使职权,实施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管理、完成管理、工期、成本、安全、现场管理等综合目标,实现总公司的决策意图和公司对于业主方的承诺。
(二)专业施工保障体系。
总承包公司按照工程建设需要,加强内部专业施工力量的保障能力,确保总承包管理的有效运行,重点强化了一批技术含量大、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发展前景的专业公司。同时对于一些专业难度大,技术要求复杂而又有市场前景的专业化施工领域,密切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公司合作,形成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施工,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单位的综合技术实力,内部专业化公司为项目施工和总承包管理提供专业化保障。
(三)优势互补的社会协力集团。
总承包公司充分利用社会化专业分工与协作的效应,以社会生产要素资源为依托,把一些一二级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物资采购供应单位组建成社会协力合作体,共同为工程总承包服务。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合同约束和有效管理,使各企业的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始终处于总包控制之中并符合公司整体要求,达到工程建设的最优化目标。
二、管理原则
施工总承包商在总承包管理中,无论在选择材料、选择分包商,还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我们都将以业主方的利益,工程的利益为重,公正对待自身分包及业主方指定分包,抓主要矛盾,避轻就重,以确保整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顺利进行。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总承包管理中我们都将坚持科学的原则。在总承包管理中,所涉及的环节多、方面广,相当一部分管理工作不能够直接的预期结果。因此,只有以严谨的态度,借助科学、先进的方法、手段来进行管理协调,才能很好的实现管理目标,体现出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科学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通过合理的调配组合避开与弥补各方不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各方的长处。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而言,总承包商将所有分包商纳人其统一管理体系,整个工程,只有统一于总承包商的管理,才能更好地运转,为工程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总承包协调管理过程中,我们将发挥总包的权威性,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控制各分包商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对分包商进行严格的控制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总承包商将配备有各种专业监督协调管理工程师,对分包商进行监督,深人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控制,结合合同条款的控制方式,最终确保控制原则得到深入的落实和执行。通过协调将各个分包单位之间的交叉影响减至最小,将影响施工总承包管理目标实现的不利因素减至最小。在总承包管理中,协调能力是总承包商管理水平、经验的具体体现。协调包罗万象,从施工中各要素的协调到外部环境的协调都是在总承包商的职责范围内,故只有把协调工作做好,整个工程才能非常顺利地完成。
三、管理方式
总承包商提出的目标将是切实可行的,并经过分包商确认能达到的目标。目标管理中将强调目标确定与完成的严肃性,并以合同的方式加以明确、予以约束。总承包商在进行目标管理的同时,还将采用跟踪管理手段,以保证目标在完成过程中要达到相应要求。总承包商在分包商施工过程中将对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分包商进行整改,并及时进行复检,建立完整的资料以使所有问题解决在施工过程中。而不是事后发现问题,以免给业主方造成损失。作为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合理的授权,把一部分职权授出去,留下一部分自己掌握。多年来,在国内外大量的总承包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授权管理运作经验。对于如何分配权限、如何授权及授权管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将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各分包单位加以考察,全面掌握各种情况,科学的加以分析,从而合理科学的界定权限,充分的调动各分包单位、各分项经理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士气,保证总承包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配合措施
(一)加强与业主方的沟通和了解,根据业主方的建设意图,征求业主方对工程总承包施工的意见,对业主方提出的问题将及时予以答复和处理,建立与设计院的紧密联系,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做好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工作,协调、解决施工与设计的矛盾;设专人负责审图工作,施工前认真做好结构、建筑、机电图纸的会审交圈工作,对存在的设计问题将及时办理_工程洽商_,经业主方、设计、监理确认后作为施工依据,建立与甲方、监理参加的工程例会制度,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工程质量、进度等问题。
成立现场管理小组,加强与当地街道、环卫环保、派出所、市政等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扰民、民扰等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合理使用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保持资金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如果本工程施工中某阶段甲方发生困难,我们保证工程连续施工,工期不受影响。
五、结语
本科工商管理总结 第五篇
【关 键 词】总体工人论/第三产业/价值创造
【 正 文 】
正确认识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曾进行过广泛讨论。这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其中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总体工人的论述,得出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总体工人论”并不能说明整个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本文想就“总体工人论”与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关系作几点分析。
有的同志断言,马克思总体工人的论述,“正是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根据。”这种把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完全纳入总体工人范围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的观点,是对马克思总体工人论的曲解。
总体工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第十二、十三章中阐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时曾几次作过分析,而第五篇第十四章只是对第四篇的小结。总体工人是相对个体生产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剥削范围扩大了,剥削程度提高了,从而使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这同整个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个体生产者转化为总体工人,总体工人中的直接生产者、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生产商品,共同创造价值,这是社会化商品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简单协作中,个体工人正在向总体工人转化,产品成为许多人协同劳动的结果,而资本的确占有了由此产生的新的社会生产力,捞到了不少的好处。通过对工场手工业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了畸形物,”“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在工场手工业中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工场手工业由于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工人终身成为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从而大大压抑工人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为代价的。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总体工人,就是手工业工场内部局部工人的总和,它没有超出一个企业的范围。
由上可见,马克思讲的总体工人,无论是直接生产者还是科技工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指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雇佣劳动者,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才在第五篇第十四章分析生产劳动时对总体工人作了如下小结:“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工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直接地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了。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肯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待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应了。”怎样理解马克思这段论述呢?如果把它和上述总体工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看出:第一,总体工人是商品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使一般性的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概念必然扩大,这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特殊性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总体工人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和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共同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第三,单个工人如果离开总体工人,就无法生存,因此,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但资本对总体工人的剥削加深了。这就是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化商品生产作为资本生产力表现的必然结果。
从上述马克思的整个分析来看,总体工人是指直接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和间接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它并不包括其它领域的职工。马克思根据社会化商品生产一般规律得出的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理论探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本科工商管理总结 第六篇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特征及现状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各项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因此具有就业口径宽、就业范围广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各项工作,所以需求行业没有限定,涉及社会各层次各行业。在本次调查中,用人单位所属行业遍布制造业、房产建筑业、金融投资、消费零售、外贸、政府机构、广告媒体等行业,比例最高为消费零售业()、其次为房产建筑业(一五%)、第三为制造业()。在这些单位中,的用人单位表示上年度没有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其余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都有需求。从单位性质上来看,民营企业占了绝对数量,为调查样本的;其次为合资企业,占;其他单位性质包括了国企()、外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泛化,需求状况比较乐观。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及趋势
从总体需求数量及趋势来看,虽然历年来对本专业的需求绝对量依然很大,但近年来工商管理岗位需求略显不足、且呈一定的下滑态势。以人社部委托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进行的二零一三年第一季度全国部分人才供求情况调查数据结果为例:用人单位专业需求情况排名工商管理专业高居第三位,但相比二零一二年第四季度,需求减少了,是所有职位中需求下降最多的。本次调查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需求的九九家用人单位中,本专业需求占单位人才需求总量比重以一%~一零%为主,占;此外,一%以下的占了~二零%的占~五零%的占了。在这些平均单位规模约二零零人(对单位规模的调查显示:二零人以下的占、二零~九九人的占、一零零~四九九人的占、五零零~九九九人的占八%、一零零零人以上的占)的单位中,最近一次招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二二五人,平均每家单位招收人,可见目前需求数量不大。另外,在需求趋势表现上,主要体现为“稳中有升”(占),其次为“平稳”(占),此外还有表现为“急剧上升”、表现为“稳中有降”、“急剧下降”的仅为,可见从具体样本调查而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还是较为乐观的,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青岛地区及周边,与全国整体需求情况略有不同所致。
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
本次调查选取了专业知识、外语水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抗压能力等九个维度,调查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在以上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八七家单位都选择了“沟通能力”,占七七%;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有六七家单位选择,占;另外有五六家选择了“适应能力”、五二家选择了“专业知识”、四九家选择了“学习能力”。在对以上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的调查中,得分最高的(排序第一位得五分、第二位得三分、第三位得一分)为“沟通能力”(二八四分)、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一三三分)、第三为“专业知识”(九三分)、第四为“适应能力”(八八分)。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最注重本专业人才在沟通、协作、适应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很高,整体质量需求体现为高素质、全面化。
二青岛地区整体人才供给情况
青岛地区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数量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多年来的热门专业,几乎所有综合类高校都设立了该专业。在青岛地区二三所驻青高校中,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本科层次一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全部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大。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及模式情况
从各高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来看,重点本科院校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着重培养的是工商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注重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继续就读研究生及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各民办高校,偏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要求速度快、可塑性强。目前两个层次的人才供给情况大致相当。
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中,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满意度评价显示为:“比较满意”占比重最大,为;其次为“一般”,为;选择“非常满意”的占;另外仅有表示“不太满意”、“非常不满”的为零。由此可见,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差强人意的现象也较普遍,应该引起重视。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在本次对工商管理专业不足之处的调查中,需求单位反映最多的为“心浮气躁、不扎实”,占;其次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占;第三位为“动手能力不强”,占;另外,“缺乏责任意识”()、“抗压能力较弱”()、“团队观念较差”()也是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与案头调研中得到的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总体呈现出的不足较为接近(实际操作能力弱、知识匮乏、安于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良好工作态度)。在需求单位提出的对本专业学生培养建议方面,很多单位提出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可见,该方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迫切程度。
三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招生年限及毕业生人数
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自二零零五年建校伊始开始招生,目前已有五届共九九六名毕业生。目前招生数量较为平稳,每年均稳定在二五零人左右。
就业率及就业去向
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就业率始终较高:二零一三年总体就业率(其中正式就业率);二零一二年总体就业率(其中正式就业率);二零一一年总体就业率(其中正式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方面,根据二零一三年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性质方面,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在国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另有的毕业生在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工作;在用人单位规模方面,五零%毕业生在五零人以下和五零~一零零人的小型企业工作,在一零零~一零零零人规模企业工作的占二四%,另有七%的毕业生工作单位规模超过一零零零人;而用人单位所属行业方面,则是和问卷调查结果相近,毕业生就业行业不固定,遍布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
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
从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来看,主要还是对前述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反映较大;另外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够扎实、不能安于现状也是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还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践的能力不强等。当然,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吃苦、团队协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有一定创新意识、社会经验较丰富等方面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及肯定。
四基于社会用人单位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改革思路
强化内功,打造地域性优秀教育品牌
学校品牌优势与生源质量是相辅相成的。面对短期内还无法争取到优质生源的现状,青岛工学院应从挖掘学校资源特色及现有学生资质潜力方面入手,争取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以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吸引优质生源,从而促进“生源优——培养精——就业好”的良性循环。可以依托当地资源,争取多与当地政府及各用人单位合作交流,首先在当地建立并巩固青岛工学院的品牌优势,获得当地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逐渐扩大知名度及影响力。
修改旧版培养方案,重构教学体系,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按照青岛工学院《教学计划修订实施意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管理学院对工商管理二零一零版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是结合教研室的研讨记录、社会单位需求角度、用人单位的意见、专家的意见和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修订。二零一零版人才培养方案,沿袭了母体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的培养特点。学校自二零一一年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本科高校后,首先根据《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二零一二]四号)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二零一一]九号)等文件精神,全校上下进行发展定位讨论,明确了学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根据培养定位,管理学院自二零一二年六月启动修订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历时一年多,经过六次反复修改,完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其中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培养方案模块的安排。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创新与素质拓展课程四大课程模块。培养方案的设置形成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政治、军事、体育教育与素质、体质提升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科研活动与培养创新意识相结合”的“五结合”育人模式。(二)学分的设置。总的学分要求方面,青岛工学院文科将从二零一零版一六零学分调整到二零一二版一五零~一五五学分之间。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分调整到学分,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每一六学时计一学分,实践课程每一六学时计学分,按周计的实习、实训课程每周计一学分。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最低修满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环节)五分,专业基础课程(环节)三一学分,专业技能课程(环节)学分,创新与素质拓展课程(环节)八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三学分,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多选。而且,凡是二个学分以内的课程集中到半个学期开设,提高课程开设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三)实践课程设置。为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紧贴社会单位需求,并邀请相关学科、行业专家充分参与课程设置论证,突出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确保课程内容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二零一二年修订过程中在第七学年加设了实践课程。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专业在前面六个学期学习了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后,第七学期主要突出实践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日后将继续调整增加比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四)通识课程设置方面,规范、精简、调整了通识教育课程,严格遵循国家思想政治课评估改革的精神,调整课程开设模式,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除讲授以外,另外单独开设二周的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利用寒暑假通过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完成社会实践部分。通过举办时事讲座的形式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程,逐步引进并建立《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国性的精品网络课程,提升课程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专业主干和基础课程设置完整,为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在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和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设置了四门专业技能方向的选修课。
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特色,改革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将总体培养特色思路确定为:“以能力为本位,以案例为依托,以企业模拟大赛活动为剂,以企业经营模拟实训为助推剂,围绕职业资格考试,以培养适应二一世纪市场需求的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为最终教学目标”。围绕工商管理专业能力本位的培养特色,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将理论课程与企业案例有效结合,实现“延展性课程”案例教学的灵活性。古今中外、成功与失败、著名公司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甚至校内的小店铺、学生的创业小公司都可以作为课堂案例,课堂教室、操场或者商场都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场合,以便学生有效结合社会实际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切身地体会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二)将模拟实训与企业经营模拟大赛有效结合。为更好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熟悉企业经营规则,在本科大四学年进行ERP软件模拟运行的“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演练”的模拟实训,让学生扮演企业相关角色,切身思考企业的战略决策,营销策略,广告策划与财务管理等。该课程考核以小组对抗赛的结果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让学生更能体会市场的竞争的残酷,以此激发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