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一篇
本学期中尝试着转变评价观念,丰富评价内容,不断改变评价方法和手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在平时每堂课中灌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评价。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期末终结性评价中,我改变以往唱一首歌考察其演唱的能力,以及通过音乐小知识笔试形式考查其音乐综合素质的方式,丰富评价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方面,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一、各项音乐基本能力的考核评价
唱歌能力考查:指定一人或多人演唱,或由学生选曲演唱。
欣赏能力考查:以课堂口头提问或课后练习为依据。
视唱能力考查:新歌视谱及F调、G调上简单旋律视唱。
听音能力考查:学生模唱老师弹奏的简单旋律,或把听到的音在口风琴上弹奏
音乐知识考查:课后练习答题情况评价。
学习品质考查:音乐课的学习态度、表现等。
二、音乐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
每课后练习答题情况我都做好记录,以及课堂中一些小问题的回答情况等作出综合评价。
三、学习品质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对音乐课的学习态度、表现及完成课后练习态度、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等的考查。
评价方法方面关注过程性评价,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一、平时积累评价法,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各项能力表现给予记载。
教师的科学适度客观的评价,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合作表演评价法,课堂上小组演唱或表演过程中合作精神的体现。
可采用互评方式,从评价中学生意识到群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交际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与他人对照中寻找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三、特长展示评价法,学生说、唱、演、奏等各项特长的展示。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实践结果证明:学生对待平时的音乐课不再敷衍了事,我不再为学生的纪律问题发愁。同学们都尽自己所能,抓住每次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胆量增加自信,增强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音乐学科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技能及知识获取多少为目标,这是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区别。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能借助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众多的音乐爱好者,我们在对学生实施音乐评价时应考虑怎样利用评价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其实也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对学生的音乐评价不应只局限于期中或期末的几次评价,在每堂音乐课中我们都可以结合音乐评价,把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登记下来,及时给予鼓励。当然,在音乐课上学生学到的音乐是有限的,音乐评价也带有局限性。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有些同学胆小羞涩,喜欢跟从于其他同学,坐失良机,没有好好表现的机会。因此,这对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一个新课题,如何把音乐教学评价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为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锻炼才干提供广阔的天地。
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评价主体基本上都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接受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其实我们应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评,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实践表明,多数学生能对自己在音乐学科方面进行认真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勇于承担学习的责任,成了音乐的真正主人。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二篇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一九六七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方案或计划、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活动发生后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受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者和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expected 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 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 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活动的质量。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个体的决策、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
第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audience)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活动的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
[一] [二]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三篇
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的设计
目前,我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大都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这种以分数判断学生优劣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它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一.不利于培养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语言知识点掌握牢,再加上会考试,就能夺取高分,因而学生盲目地死读书而忽略了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高分低能,擅长纸上“谈兵”,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二.不利于学生发展多样性,扼杀学生个性
学生的天赋千差万别,个性潜能也是各不相同,如果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认为高分的就是“好生”,低分的就是“差生”,这样就会打倒一大批虽然成绩不好,但在其他方面有潜能的学生,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三.不利于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目标的实施
现代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社会里,一个人必须具备自主发现问题,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合作,善于开拓的个性品质。因而我国的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方针中明确地提出要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的重点目标。而终结性评价只能考查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目标的实施。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终结性评价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三五d一教育网)的发展,因而新课程体系明确地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再只是关注结果,而是更关注学习过程,从而使评价对学生学习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四篇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总结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之间,以通过对被评价者的个人成绩、班的工作成绩、学期进步、学生的学习成绩、班级工作的综合分析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结果来看,形成性评价与差别评价是不同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
一、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一、评价对象的多样性。
采用的方式主要有:
a、自我评价;b、互相评价;c、互评互评。
二、主题活动与学生个性差异。
主题的设定既要体现主题的个人价值,更要体现主题的个人价值。
a、个人评价的主题既要注重个人的成绩,也要体现个人的特长。
b、个体评价的主题要体现个体的特长;
c、互评互评的主题要体现个体的价值。
二、采取的评价方法
a、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即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组织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老师补充自评,学生互评和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的方式。
b、采用“合作评价”的方法,即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分别采取合作评价,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发扬学生的优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c、采用“个人自评”的方法,即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般分成多个小组,各小组的组长负责检查、记录、评价;每组有权利和义务对所分小组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互相竞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五篇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调动自己的学习的内驱力,增强自我认识、改进学习方式的能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培养与训练。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一活动作为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目的的的转变,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运用多样性。
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探索创造性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
二、学习策略。
三、学习评价策略。
四、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为本位,以教学的主动性、研究性为核心,以教育的实效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引导和评价。
六、学生互评,教师的评价。
七、学生互评,同学之间的评价。
八、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评价。
九、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
一零、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的教态,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方法。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观察记录机会,在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六篇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一九六七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expected 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 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 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
第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
第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
除了上述区别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准则、标准、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非是本质的,而是由目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随着一些新的评价模式的出现,这些区别正在变得模糊起来。
(陈玉锟 著 《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七篇
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的设计
目前,我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大都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这种以分数判断学生优劣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它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一.不利于培养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语言知识点掌握牢,再加上会考试,就能夺取高分,因而学生盲目地死读书而忽略了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高分低能,擅长纸上“谈兵”,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二.不利于学生发展多样性,扼杀学生个性
学生的天赋千差万别,个性潜能也是各不相同,如果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认为高分的就是“好生”,低分的就是“差生”,这样就会打倒一大批虽然成绩不好,但在其他方面有潜能的学生,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三.不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
现代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社会里,一个人必须具备自主发现问题,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合作,善于开拓的个性品质。因而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明确地提出要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而终结性评价只能考查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终结性评价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因而新课程体系明确地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再只是关注结果,而是更关注学习过程,从而使评价对学生学习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们课题组以高一、高二共四个班为实验班,对英语形成性评价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具体如下:
一、形式性评价的内涵
一.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主动与被动取决于学生是否明确学习的目标及学习需要。
二.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学习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学习机会的创造和把握以及对有效学习方法的探索。
三.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等。
四.文化感受力:
文化感受力就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感受能力。
五.品格和性格的完善:
品格和性格的完善就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树立自信,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个人品格。
二、形式性评价的构成
一.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
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解、研究资料的保存、检索以及使用。
二.知识习得成分(Knowledge Acquisition Components)
听、说、读、写、译(学习资源、模仿和演练、分门别类,即解悟à迁移à推断à笔记à建构à总结)
三.元成分(Meta-components)
一)学习态度(包括学习动机、信心、恒心等)
二)专注程度(指学习兴趣、激情、是否愿意合作学习)
三)自我监控(指学习计划、学习时表现的'情绪、是否常反省等)
四)自主学习(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三、形成性评价的类别
一.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一)自我评价
二)同伴评价
三)教师评价
二.按评价的场合可分为:
一)课堂表现的评价
包括活动参与、质疑主动、笔记评价、单元学习成绩评价
二)课外表现的评价
包括课后阅读、活动参与(晚会、英语角、朗诵会、竞赛等)、英语电影观看、英语歌曲学唱、专题小论文。
四、形成性评价研究的设计
一.调查问卷 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二.质疑或提问卡 学生可以通过提问,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三.课堂训练活动设计 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四.课堂反馈检测 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
五.学生自评表 学生通过自评,起到自我督促的作用
六.课外活动计划和安排 通过让学生有计划地参加课外活动,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七.评价量化记分 科学地评定学生学习状况
八.与学生交谈情况表 记录与学生交谈的情况,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需要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这些设计的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历史和现况以及他们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学英语的自觉性和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寻求到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五、形成性评价研究的计划安排表
具体事项安排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确定研究的范围
第十五周
设置英语学习调查问卷的题目
第十六周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
第十七周
拟定《学生学习计划安排示范表》
第十八周
拟定《单元归类专题笔记示范表》
第十九周
拟定一百个小论文题目,并对学生进行写论文的专题指导
第二十周
给学生推荐英语读物
寒 假
学生写小论文,阅读课外读物
第一周
收集学生的小论文
第二周
阅读学生论文,挑选出精品
第三周
出一本学生小论文集
第四周
读书报告会
第五周
制定课外活动计划和安排
第六周
制定学生自评表
第七周
制定课堂训练活动评价表
第八周
指导学生看英语电影
第九周
组织学生参加其它英语课外活动
第十周
评价量化记分
其它时间
学生自评与教师评定
我们课题组将分工合作,在一学年的时间内完成这个课题研究。至今我们已着手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一.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分析结果
二.拟定了《学生学习计划安排示范表》
三.制定了《单元归类专题笔记示范表》
四.拟定了一百个小论文题目,并对学生进行了写小论文的专题指导讲座
五.设置了资料卡给学生,让他们摘抄写小论文所需的资料
六.精选出十二篇英语读物推荐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写读书体会以备下学期的读书报告会
接下来,我们将遵照计划表,逐步完成研究工作。在课题收尾前,我们还将对学生进行一次英语学习问卷调查,并把分析结果与第一次的结果相比较。我们预计,通过一年的师生配合,学生能够养成更良好的学英语的习惯,实验班的考试平均分将高出非实验班五分左右。
目前,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还仅仅是一个开头,在许多方面不不够完善。我们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使之更为科学化。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来发展和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之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参与各种语言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调整学习态度,不断完善个人的品格,并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的过程。
参考书目:
一.王蔷“面向二一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意见” 《中小学外语教学》(.八)
二.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设想” 《中小学外语教学》(.一)
(中山纪念中学课题组 刘志琴)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八篇
[摘要] 本文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理念、理论依据及具体操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评估卡 评价语
进入二一世纪,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逐渐走向素质教育。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等也在不断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方式也随之有所改变,不能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而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会公正客观全面又能促使教师学生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一年来,笔者对英语教学实施形成性评价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从中获得了一些体会与启示。
一、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它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同时,也能促使教师全面、深入、细致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
课堂教学是主战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此能基本得到印证。作为教师,眼光要面对全班学生,密切注意学生的表情、眼神、动作反应等。要时刻观察学生在听说读写各项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尤其是好与差比较明显的,在课堂上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提醒,并及时记载情况,然后课外找其谈心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了解每节课每个学生的表现,进教室前,本人总随身携带一本记事本,记载学生在听力理解、回答问题、配对练习、小组活动、自由交流等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观能动性等。过大约二、三周,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小结,找出其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每个学生自己也准备一张记分卡,让他们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过程作全面的评价,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互评。这样,学生就会经常反思自己,并且千方百计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的、强迫性的学习为主动的、有兴趣的学习。这个评估卡是这样设计的(最高分值一零分):
Name Class NO.
日 分
期 值 参与态度 听讲程度 回答问题 课堂笔记 配对练习小组活动 总体表现
自评 互评
每张表格填一零次,可用两星期,到时收起由教师保管,作为档案资料。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运用一些反馈语,评论和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最好多使用一些积极性反馈语,如:肯定式(赞扬)评语yes,right,OK . wonderful,well done, perfect,You are very clever. etc; 鼓励式评语:Trust yourself. Never mind. Never give up. Have a try. Try again. etc。如果学生在课堂内外能经常听到教师的这些评价语,心理会放松许多,更有利于提高参与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味成功的欢乐。所以千万别吝啬使用这些词语,它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练习或作业中运用形成性评价。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练习,要注重实用性、创新性、趣味性、延伸性,有助于学生复习掌握所教的语言知识,适当向课外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很多练习虽然是个人练习,但允许同伴互帮互助,进行自评互评,便设计这样的表格:
姓名 作业态度(一) 完成数量(二) 完成质量(三) 正确率
(四) 难易度
(五) 订正情况(六) 总体评价(七)
具体评价语的运用:
一、作业态度:好、较好、一般、差
二、完成数量:全部、大部分、少部分、未做
三、完成质量:优、良、及格、不及格
四、正确率:高、较高、不高、很低
五、难易度:难、较难、一般、不难
六、订正情况:全部订正、多数订正、部分订正、不订正
七、总体评价:A(等)、B(等)、C(等)、D(等)
在课堂内外的练习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将班内学生根据学业成绩智力反应及非智力因素等分成ABC三类,然后将一名A类学生与二名B类学生和一名C类学生安排在一起,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最好座位也照次),坚持“同组异质、同质异组”的原则,形成相对的竞赛小组,并由学生自己取名为:Apple Group. Banana Group. Pear Group. Cat Group等等,每个组员也为自己选择一个英文名字。同时推选出小组长,而且要定期轮流当,负责督促、检查、评估组内学生,也是与其他组竞赛、对抗的领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要采取个人评估和集体奖励相结合且以集体奖励为主的方法,鼓励组际之间开展竞争。对小组共同完成的每个项目小组成员接受同样的分数或者单独评价,最后各个小组评出ABCD四个等级,并给分数较高的小组以奖励:The winner,Good group,Super team等。设计评估卡如下:
小组成员 a b c d e f g h i j
× ×
× ×
× ×
× ×
小组总分
评价结果
如:教学到true-truly这个单词时,便让学生即时默写出一零个(及以上)的形容词变副词的形式,以组内成员单独完成,共同相加获得的词数多少为准,然后请小组长向全班汇报结果。又如,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书面表达,让四人小组先讨论,教师用一些提问来给学生领路,引导他们去思考、写哪几个要点等。课后,让小组成员单独写,再是组员之间自评、互评、互改,最后定稿。这样既克服了班级人数多,教师无法面批面改的困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助友爱、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当然在这个“放”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高屋建瓴予以指导点拨,并由教师作出评价:wonderful,well done,good, A、B、C、D等,并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三、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体会和注意事项
一、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改变、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这一评价体系现已被更多的教师采用和认可。
初中教学大纲提出了“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的评价体系,这一理念已正在或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前不久,对本教研组内一零多位教师作了问卷调查和座谈,其中有一个问题: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会优于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吗?肯定回答率达百分之百。
二、形成性评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培养兴趣、毅力及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经常反思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本人在形成性评价实施之后与之前相比,许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更重视以人为本,更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而且也更受学生欢迎。
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要事先向学生交代清楚,告知学生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心中有数,并能跟上节拍。
⑵要经常动脑筋,设计出比较科学、恰当的评价记录卡,还要建立学生档案,并定期与学生交流、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
⑶定期向学生公布或通知本人,及时反馈。
⑷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应是宽松、开放的,有利于激励学生的。
⑸在教学中要创设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较为真实的语言情景;要多设计些具有启发性的,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要多采用发散性思维,多开展竞赛评比等活动;作业布置要有创意等。
四、结束语
本人在英语教学中结合实际,对评价制度作了一些改革与尝试,时间不长,而且有些方法还不十分成熟完美,有时因为工作忙碌,考虑不周,做起来与目标还有距离。今天写成此文,希望得到专家同行的指导、帮助。
参考文献:
一、《对现行外语教学评价的反思》北师大外语系课题组《中小学外语教学》.六
二、《发挥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江苏南通 苏德宏《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杭州学军中学 徐红《中小学外语教学》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九篇
学生形成性评价循证医学论文
一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一六个班,每班学生平均六五人。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三开设,此时学生已完成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及文献检索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学习循证医学的基础。开设时间具体为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九周,二学时/周,共一八学时。
研究方法
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对所有学生采用形成性评价,具体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主要是根据循证医学实践的五步法完成一个循证病案撰写)和学生自我评价。此外,教研室建立了循证医学网络课程,开启循证医学课程资料查阅公用邮箱,创建各授课班级的QQ群,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网络学习沟通的平台,以便及时反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二结果
平时表现评价
平时表现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评价。
(一)课堂出勤:随机点名并进行相关章节理论知识提问,并做相应记录;
(二)课堂表现:教师进行课堂观察,主要观察师生互动效果,每次课进行相应记录;
(三)小组学习:分组完成一个主题的循证学习,每名学生参与讨论,最后形成小组学习书面记录。结果显示,学生课堂出勤率接近一零零%,课堂纪律良好,互动效果良好,各小组学习报告详细、清楚。
作业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完相应理论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了三次作业并进行批改。结果所有学生都认真完成了三次作业,约五零%的学生作业质量较好。
教学实践活动评价
教学实践活动评价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病案,提出临床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所提问题查找文献、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主要根据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评价文献,即从文献的真实性、重要性和适应性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分析总结病案,按照格式及要求完成循证病案撰写,装订成册,于学期结束前上交,由授课教师仔细批改,给出相应反馈意见。结果一零零%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四周)内完成,所有学生的案例撰写没有雷同,循证病案撰写过程中体现了循证医学实践的五步法,有五零%以上的学生查找的是英文文献,且能根据证据的分类、分级标准筛选文献。
学生自我评价
最后一次理论课结束后给学生发放自我评价调查问卷。该问卷采用序列法(即选择题的所选答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排序,学生选出适合自己的答案)和自由式(即开放性问答题,学生自由回答)相结合方式,调查学生基本情况、课程认识程度、各章学习效果评价、形成性评价反馈、学习收获、困难或困惑及对教学的建议等。结果一零零%的学生都认真完成了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并对教学情况进行了反馈。调查结果显示,七三%的学生认为循证医学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很有帮助,二五%的'学生认为可能会有帮助,二%的学生认为无帮助或不知道。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形成性评价效果,九二%的学生认为优秀,七%的学生认为良好,一%的学生认为一般。教材,这几年我们已先后换了三版教材,现在二零一零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李幼平教授主编的《循证医学》第二版,我们对授课内容进行了选择及调整。
三讨论
循证医学是二一世纪医学实践的新模式,Naylor将其誉为医学实践领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我国临床学科设置尚需完善,高层次临床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尤需加强,建议临床与其他学科协作,提倡循证临床,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从医学教育角度看,循证医学课程有别于传统医学课程,它传播一种理念与技能,通过以问题为基础、自我教育式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一名终身自我教育者。学校医学教育为传播循证医学思想提供理论课堂。循证医学课程在我国开设时间不长,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医学院校尚未单独开设该课程,只是在流行病学课程中进行简单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尚在探索之中。高校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教学评价作为评估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受到普遍关注。循证医学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师科学衡量和培养学生临床能力提供参考和导向,以进一步提升循证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激励学生依据科学的评价指标改进自己的行为,促进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国内外循证医学课程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或者采用学生自我评价量表,或者通过理论考试,或者对医学文献评价能力进行考核,或者对循证医学技能进行考核,或者根据循证医学实践的五步法原则制定循证病案评价方案,或者通过立项科研课题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针对传统终结性评价提出的一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评价方式,它能真实反映教学情况和学生成绩,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质量。平时表现评价是督促学生出勤的一种有效方法,很多学生自我评价中提到,这门课程虽不是专业课,也不是考研课,但是他们没逃过一次课。
另外,课堂提问也督促他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的学生还重新复习了上学期刚学过的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甚至很多学生选修或旁听文献检索课。平时表现评价形式还包括小组学习,八五%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形式效果很好,能促进交流与团队合作,能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业评价部分得到学生的认同,八零%左右的学生认为作业重要,通过做作业,让其对这门课程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巩固了相关知识点。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得到了九九%的学生认可,他们认为它是最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虽感觉病案撰写很辛苦,但完成后很有成就感,收获很大,知道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查找文献、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应用证据解决问题,并后效评价整个过程。很多学生认为文献质量评价、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很实用,学会了阅读森林图、查外文数据库等。学生自我评价是让学生回顾自己学习该门课的课堂表现、情感投入及变化、学习方法、合作精神、努力程度等,通过描述自身发展中的突破,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总结学习循证医学的收获、体会及困难、困惑,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有好处。对教师来说,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需求、情感、态度以及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作为未来临床工作的中坚力量,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应具备循证医学思想,掌握循证医学理念与技能,注重学习方法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一零篇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总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总结性评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以便对学生成绩予以评定或为安置学生提供依据;
(二)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或频率不多,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三)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且每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总结性评价的作用:
一.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学校工作中,总结性评价最常见的作用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水平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予以确定并打出分数,评出等第或写出评语。这类评价由于要确定学生在学生序列中的名次排列,因而常常采用“常模参照测验”,并常常使用概括的评定,同时,在成绩排列上常力求呈现“正态分布”。
二.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
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也常被用来预言学生在随后一门课程或一段教学过程的学习中是否可能取得成功。一般说来,在某门学科的总结性考试中得分高的学生,大多数在其他学科或该学科的其他部分的学习中也会获得高分。
三.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
在这一点上,总结性评价的作用与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作用基本相同。某个年级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结果,既可作为确定学生在下一个年级的教学中从何起步的依据,也可以反映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学习准备程度。
不过,要使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总结性评价不能只用分数或单一的综合等第来表示,而应伴随比较详细、具体的评语,最好是编制一份该学生学习成绩的“明细规格表”,用内容行为这两个维度来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哪些能力或进一步学习的先决条件。否则,单一的分数不可能给后继教学过程的教师提供有助于其确定学生学习起点的有用信息。
四.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
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也可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某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至少在当时)并具备了某些特殊的能力。此外,在这类评价,人们往往假设了一个“最低分数线”来表示“最低能力水平”,如同汽车司机驾驶执照考试一样,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学生就能胜任进一步的学习任务或担当某种工作。
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大多数在阶段教学任务完成时或在期末进行。如果它测试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某一阶段上的学习结果,并且,如果测试题能反映学生对各个单元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那么,合理编制的总结性考试(考查)也可为学生提供有关其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信息,从而起到反馈作用,要么鼓励,要么使之纠正前段学习中的错误或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是期末进行的总结性考试,如果编制巧妙,评分得当,学生仍然可以从评价结果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了解自己的成功之处。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学生明确下一阶段或下一学期自己的努力方向并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一一篇
形成性评价教学循证医学论文
一对象与方法
教学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二零一零级临床医学专业一六个班整群抽取了六个班共三七一名学生作为循证医学教学形成性评价干预的对象。
研究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医学生授课前及授课后的循证医学认知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的帮助、证据的重要性及病人参与意愿以及医学生查阅文献的频度等。
形成性评价方案及特点
本次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干预方法,从平时表现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过程评估,相比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不同点在于教学过程中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态度、能力,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循证病案撰写、小组讨论、自我学习总结及自我评价等教学环节的拓展训练;以往教学仅为上课理论讲解,学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不考虑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反馈。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数据,逻辑检查核对无误后,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到的方法主要为二检验。
二结果
一般情况
共调查临床医学生三七一名,其中男生一五四人,占%,女生二一七人,占%;生源地是城市的一二五人,占%,农村的二四六人,占%;独生之女一四四人,占%,非独生子女二二七人,占%;学习成绩优秀三八人,占%,良一六六人,%,中等一三五人,占%,差三二人,占%。
授课前后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比较
临床专业医学生在“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是必须的、在未来感兴趣应用循证医学到临床实践中、EBM可以改善病人医疗保健质量、EBM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可能增加个人收入、目前用于病人的多数干预措施还缺乏强有力的证据、EBM对我制定临床决策有帮助”六个方面的认知,授课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循证医学授课前后医学生查阅文献行为比较
医学生的行为方面:一学期阅读的文献篇数一一篇以上的由授课前%增加到%,使用Med-line或其他英文数据库查询文献的次数,查询与临床实践相关的信息途径,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的途径,授课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授课前后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态度比较授课后医学生认为临床实践在解决难题时的最佳方案是:检索证据者三零五人,占%,自己的经验解决者八人,占%;咨询上级医师者五八人,占%;医学生对所查到的研究证据如何应用:认为直接应用的是一八人,占%,评价后应用的三五三人,占%。医学生对学习循证医学的目的。一半以上学生认为学习循证医学可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提高科研,授课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对循证医学发展的关心程度中“关心”由原来的%增加到了%,授课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临床医学生对开展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授课之前认为采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循证医学有帮助三五七人,占%,授课后三七零人,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P<);授课之后医学生对形成性评价这种学业成绩评定方式认为有帮助的二八零人,占%;一般的七二人,占%,不合理的一四人,占%,无所谓的五人,占%。授课后对医学生能力的提高情况经过循证病案的撰写,小组讨论这样形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习循证医学是否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是的有三六一人,占%,认为否的有一零人,占%;对于学习循证医学是否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认为是的有三六三人,占,认为否的有八人,占%;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是否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认为是的有三六七人,占%,认为否的有四人,占%。
三讨论
形成性评价开展之后,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态度、行为发生了转变。在认知方面,%的学生认为循证医学可以改善病人的医疗保健质量;%的学生认为用于病人的多数干预措施还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医学生。在态度方面,授课后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发展程度明显关心了,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所获证据应该采用评价后应用的占到了%。在行为方面,医学生一学期阅读文献一一篇以上的由授课前%增加到%,使用英文数据库查询文献二-五次由原来的%增加到%,查询与临床实践相关的信息途径医学生主要采用特殊检索库(Pubmed检索),由%增加到%。医学生知识的增加将改变态度,态度会影响行为,最终也必将影响能力的改变。本次授课增加循证病案撰写及案例分析计算等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每一种具体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养成了自主学习能力,这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尽管形成性评价有诸多优势,改变了传统的学业评定模式,突出了“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因不同课程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案,最终的着眼点一定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一名终身自我教育者。形成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但在应用中需要继续完善方案,比如小组讨论的反馈如何质量控制、自我评价如何做到评后并有改善等,诸如此类问题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评价、不断完善。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一二篇
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
根据评价发生的时机和所具有的功能,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学生**常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是指在学期、学年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以往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于强调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的评价重视不够,更看不到学生内心演变的过程、思想政治素质变化的过程。这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因素,削弱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而新课程实施中的学习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既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建立不但有其自身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而且符合事物认识和发展的规律。学业的完成,要经历必要的过程,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更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同时,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即时的`,其评价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要使形成性评价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我们事先要构建一套比较完整、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比如,构建评价学生参与某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标要求,构建评价学生进行即席演讲的指标要求等。有了这些可操作的评价指标要求,教师才可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根据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诊断和评价,进而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一三篇
形成性评价语文教学论文
一、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特点
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两块,一块是期末考试成绩占三零%,另一块是日常学习表现占七零%,日常学习表现的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口语训练、平时作业、作文、语文活动、奖励分,各项占一定比例分,设计一个表格,每人一表,记载每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表现评价,由课代表负责日常记录。由于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而平时学习表现又占大头,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日常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不断总结经验,应用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那么如何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形成性评价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
阅读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优秀的的作品,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感悟大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形成性评价贯穿到阅读的各个环节对于提高学生阅读作品、体验情感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获得及时肯定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培养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天山景物记》课文时,我让学生自选精彩片段朗读,学生争先恐后,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朗读课文,力求表现完美,获得好成绩,经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激励了他们的自信心,也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他们更深地感受课文绚丽多彩的文学语言。形成性评价激发了学生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同时在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探讨、课堂练习上,学生也希望自己良好的表现能记录在案,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二.形成性评价贯穿到作文教学中去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很多听课活动,教师们都避开写作课,因此研究作文教学也成了教育工作努力的目标。但大多数研究者重视对协作技法的研究,忽略了对写作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对文章修改环节的教学。而形成性评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一般分为三个评价步骤:一是作文完成后教师评分;二是学生之间相互评分,提出修改意见;三是学生在总结修改意见的基础上,重新写作,然后再由教师和小组评分,这次评价侧重学生修改后比以前进步了多少,进步越大,评分越高。每次评分都记录在案,都作为最终评价的依据。由于既有基础评分,还有学生评分和进步评分,激励了学生不断寻找自身的差距,加强了对文章的修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尤其是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在这种评价制度下,对修改或者重写文章简直是不厌其烦,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我班有个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初进学校时四五分钟时间只能写出三零零多字文章,而且语言多不通顺,自从实行形成性评价后,为了得到更多的累计总分,她总是不断总结经验,主动重写文章,每次重写进步都很大,得到的进步分数较高,一个学期下来,写作水平提高很快,而且还爱上了写日记,现在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
三.形成性评价贯穿到语文活动中去
讲故事比赛、诗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语文活动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语言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活动中实行形成性评价,对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所教的两个幼教班在参加学校及全市中职学校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评价时,应该注重整个活动的过程,把学生活动的准备情况、实施情况、参与情况和结果情况都纳入到评价的范畴,促使学生精心准备、积极参与、认真活动、争取成果。比如,对于全体学生参与的以“我的职业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我采取学生评委小组和教师评委小组共同打分的形式,对演讲者的演讲文稿、演讲语言、演讲动作表情、演讲内容和对听众的影响程度综合别分打分,每项都是一零零分,总分最后再除以五,得出最后成绩排名次。一系列的评价活动让学生感到演讲稿写的好也能取得较好成绩,或者自己在语言和表情上富有感染力也能发挥自己优势,增强的学生自信和参与热情,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学生放开胆子一争高低,提高了语文活动的质量。
四.形成性评价贯穿到古文学习与背诵中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好古诗文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古文也学生较为头疼的一部分内容,多部分学生对古文厌恶,甚至有抵触或者恐惧情绪。形成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钻研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古文,提高文言文素养。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在学生预习、教师指导、解决完字词句的意思之后,可以留给学生自主探讨、钻研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整篇翻译,根据每一段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两项打分,其中准确性站六零%,通顺性占四零%,而且让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不带有任何参考书籍,做到公平公正、阳光透明,还是教师和学生同时打分取平均数作为成绩;成绩出来后,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校正的机会,对于低于七零分的学生给予一次重新补考的机会。在这种自主学习、过程评价的体系下,学生们纷纷转变了学习的态度,加强了对古文的钻研和自学,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其阳光透明的检查方式、重新补考评分的办法刺激了学生的主动性,争先恐后,都力争最好的成绩。同样道理,古诗词的背诵默写也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充分激发学生的`的热情,提高学习的成效。以上只是略举几个例子,意在抛砖引玉,其实可以把形成性评价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充分发挥它的激励功能,使学生有效地控制学习的过程,不断反思自己,进而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形成性评价科学设置评价标准
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对于学生整体语文水平高的班级,可以把评价的标准定的稍微高些;对于学生整体水平低的班级,可以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方式,把评价的标准定的低些,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科学安排,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小组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自我提高。
二.教师应注意把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结合起来,不断鼓舞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就感,随时召唤学生内心的学习激情。可以经常运用一下激励性的评价口头语言:一)很好,你的洞察力很强,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你理解的很深刻!
二)经过你的修改和努力后,你的作文水平大有长进,相信不远的将来,你能写出更为出色的文章!
三)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叙述也很严谨!
四)你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说明你语文功底很好!
五)你反应很快,思路敏捷,要是在能想的更全面一点那就十分完美了!
六)近段时间以来,你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再加把劲,你就成了最优秀最不可战胜的了!对于作业或者作文的书面评价。也要适当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可以经常用以下类似语言:
一)你书写认真,内容全面,作业有了很大提高!
二)你的作业很整洁,给人井井有条的感觉!
三)有志者事竟成,努力吧,相信你会做的更好!
四)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的进步让老师和同学们吃惊!五)有付出就有回报,加油啊,同学!
六)你的作文开头和中间都很好,如果把结尾改写的生气勃勃,那全文全文都活了!
七)你的成功=你的汗水+你的坚持与执着。
三.发挥好形成性评价的激励功能,还应该注意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形成性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更应当注意照顾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要让他们生活在被温暖和关心遗忘的角落里;同时更要注意关注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就像上面第四内容举的例子一样,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第一次评价分数较低,要给他们反思修正、学习提高的机会,进行第二次评价,真正促使他们在评价中提高自身水平,获得成功感,得到自信心,树立超越自己的信念。
四.形成性评价要和竞赛活动结合起来。中职学生自尊心、争强好胜心较强,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需要积极营造你追我赶、相互超越的良性竞争氛围。口语训练、作文、语文活动等,可以个人与个人竞赛,可以小组与小组竞赛,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最大程度地参与教学,感悟体验学习过程。
三、结语
总之,形成性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变成评价的主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一四篇
以形成性评价代替分数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与事件的评价。传统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其弊端常常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这样就割裂了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内在联系。学生主要依靠听讲和记忆来掌握知识,而无需作出智慧努力。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掌握了知识,却不会进一步质疑知识、评判知识乃至创新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不但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一、形成性评价要求师生有共同的评价标准。
它能使小学生具有评价的职责?这有助于学生养成批判地评价自己的习惯,逐步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能将别人对他的教育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我教学“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联系”,学生发言积极,观点不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效果是不能以简单的分数来评价的。
二、形成性评价也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新任务。
新课程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主导。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呼唤教师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的`原则。形成性评价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过程产生好感,有持久的求知欲,自觉地克服学习上碰到的困难。
三、形成性评价需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让家长了解评价项目、评价要求、评价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家校共育。评价通过《家校联系册》来完成,每周老师在《家校联系册》上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样,家长也须详细汇报孩子一周内的学习、生活情况。这样家校共同创设了能消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环境,为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条件。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终身受益。”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
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参与到学习中,更要让学生的想像、经历、情感等都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在充分的探究活动中感受、领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增强自觉运用数学方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行检验的学习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产生创新灵感。
学生形成性评价总结 第一五篇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文/曾云琴
摘 要:传统英语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以分数为目的而进行学习。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发展性和过程性进行的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可以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主要分析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方法所存在的问题,阐述采用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及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