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合同范本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 第一篇一九零九年,同盟会员赵又新来到了临安。赵又新,原名赵复祥,顺宁(今云南凤庆)人,一九零四年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期间成为最早加入中国同盟会的云。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 第一篇

一九零九年,同盟会员赵又新来到了临安。

赵又新,原名赵复祥,顺宁(今云南凤庆)人,一九零四年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期间成为最早加入中国同盟会的云南会员之一。云南新军陆军十九镇初编之时,革命党人赵又新由云贵总督李经羲调任第七十五标,担任教练官之职。赵又新来到临安后,翦除陋习,整饬风纪,使军队面貌大为改观,并在下层军官里时常进行革命宣传和发动工作。

一九一一年一零月一零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湖北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首义的消息传到临安后,赵又新邀集七十五标同志军官、原讲武堂一期毕业生何海清、盛荣超等积极密谋响应,但因势单力薄,未敢轻动。此时,省城正积极筹备响应武昌起义,时机已经成熟,派遣云南讲武堂颇具革命思想的部分毕业生渗入各地驻守新军之中。

一零月二六日(九月初五日),云南讲武堂特别班毕业生张绍楷、周志仁、杨体震、甘澍、沈宗周、李成桢、王树藩、张怀信、郑森、陈少平、李克昌、李文采、郑育民、赵书瀚、王廷襄、段廷佐、赵逢源等一八人受命调来七十五标见习。赵又新认为讲武堂学生必具革命思想,便于一零月三零日(九月初九日)晚秘密召集众学生,相互交换意见。这批毕业生对赵又新的革命倡议均欢欣鼓舞,纷纷表示愿为革命效力。不过,事机重大,饷械两缺,赵又新众人仍在为无法联络省城而游移不决。

然而就在这一夜,省城昆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重九起义。

一一月一日(农历九月十一日),赵又新等人接到省城光复的消息。清廷亦获风声,七十五标标统罗鸿逵接清督电,即于当日一早,下令各营官兵退伍并交出枪械,以防不测。革命形势迫在眉睫,革命党人于是决计当夜发动起义。但特殊的情势表明,临安革命若得成功,却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的支持,这个人就是临安的富商大绅、民军领袖朱朝瑛。争取朱朝瑛的民团力量,成为临安起义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 第二篇

朱朝瑛是著名厂商朱恒泰之子,字渭卿,光绪丁酉科(一八八七年)乡试,未中举,列副榜,以功授广东补用道,在地方上深孚众望。朱朝瑛深受康、梁维新思想的熏陶,戊戌变法失败后,曾资助周云祥在临安的起义活动,为此受到牵连,投奔吉林巡抚朱家宝(云南华宁人),得朱家宝器重,被派遣赴日本考察政治、军事,思想日益革新。据说,朱朝瑛早年还曾加入过黄兴等人组织的“兴中会”,今已无从查考。

一九一零年返乡后,朱朝瑛利用同乡关系结交广东提督龙济光,受其委托,代募新兵三营,拟调往广东编用。当时已招得新兵四零零余名,编为两个营,分驻四城楼、观音仓等处,由张禄、邓云广分任管带。

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朱朝瑛即收到了革命党人寄来的两封匿名信,劝其不要前往广东,“隐示革命之意”。朱朝瑛为此举棋不定,一筹莫展,适临安巡官徐维新素抱革命思想,暗地来找朱朝瑛密商,劝说朝瑛审时度势,可用这支兵力响应革命,以图光复。朱氏深韪其言。

此时,临安籍军官佴致中正好由广西请假回乡,朱朝瑛便询问其意见。佴致中透露,目前各省正在积极革命,大可不必带兵前往广东,不过士兵可继续招募,以备不时之需。朱朝瑛听闻此言,暗下决心,并将佴致中带入密室,取出革命党人匿名信示之,希望佴致中为其与革命党人取得实质联系出谋划策。佴致中认为,可贴出不署名广告,只言来信收悉,对所谈之事深表同情。革命党人自然会意,必定主动前来联系。

一零月三一日(农历十月初十日),朱朝瑛最先获悉了省城起义的消息,急忙约徐维新相商。徐的意见是当夜即响应起义。朱则认为不必操之过急,当夜必已来不及,需先联络革命党人,约定次日起义。两人计划借保城为名,由府署领出枪械,先占四城门,联络校场新军,共举义旗。佴致中、朱朝玟也都赞成这一计划。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联络新军革命党人呢?朱朝瑛忆起曾与新军第二营军官吴传声、李镜明谈论时局,虽未明言,但二人“旁征曲引两次”,隐然有联络起义的意思。朱朝瑛决定先派徐维新与吴、李等革命党人取得联系,共商举义大计。当下已深夜十二时,城门关闭,不能出去。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 第三篇

临安之所以能够积极响应重九起义,也是该地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思想进步的地域政治表现。

清代临安府,治所在今建水县,地处滇南的中心地带,南控交趾、老挝,北通省会昆明,东接开化(文山),西扼思普、版纳,是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历史时期,临安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西南彝族之纳楼部,一直在这里生息繁衍。唐宋之后,逐渐有少量汉人游宦、经商、行匠、传艺进入该地。汉族的大量移居,则是从明代的军屯、民屯而来。元代,在这里设置临安路,其职主要是从军事上控制滇南,而地方行政大多长期掌握在地方土官手里,清雍正起才陆续_改土归流_。

临安坝子平坦,自然条件优越,是鱼米之乡,手工业、商业也颇发达,市景繁荣,富甲滇南,明代中叶即有_金临安、银大理_之说。文化昌盛,辈出人才,书院学堂甚有名气,在外为官或求学者不少,故素有_文献名邦_、_滇南邹鲁_之美誉。这一地域现象也使得较为新潮的革命思想在本地传播很快。

临安地区除汉族外,尚有彝、哈尼、傣、回等少数民族,民风淳朴而性格率直刚强,具有悠久的反暴政、反压迫的斗争传统,各民族的反压迫斗争一直没有停息过,而且斗争声势一浪高过一浪。影响巨大的如马黑奴彝族起义,丙寅回族起义,哈尼族田四浪起义、五山彝族农民起义、周云祥起义;等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所震动。尤其是发生于光绪二十九年(一九零三年)的周云祥矿工、农民起义,反清仇洋,不仅占据了府城临安,还波及个旧、蒙自、开远、石屏、通海、峨山等大片地区,对清朝廷的滇南统治造成沉重打击,可谓临安起义之先声。

正由于此,历代控御滇南的军政大员,都驻跸于此,并设重兵扼守。清政府为控制滇南,巩固边陲重镇,曾设临元镇总兵一员,统辖本标四营,兼辖元新、澄江两营,驻扎临安府城。镇标四营,共设马战兵一二零名,步战兵九七二名,守兵一三二二名,总共二四一四名。光绪二十七年(一九零一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开始在全国编练新军,裁汰绿营。

光绪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年),清政府将绿营一律裁撤。至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年),云南暂编新军为陆军十九镇,其下辖的三十八协七十五标驻防临安城,标下辖三营,第一、二营驻扎南校场(今陈官屯平山顶),第三营驻扎北校场,共有兵员一二零零人。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合同范本 第1张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合同范本 第2张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合同范本 第2张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合同范本 第2张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合同范本 第2张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合同范本 第2张
辛亥临安起义概述总结(多篇) 合同范本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