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一篇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xxx专门贸易xxx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xxx总贸易xxx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一.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国际贸易实务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二.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实训这门课程,使我了解了不少专业知识,也学到了不少专业技能,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为了进入社会有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我们有更强的能力去适应这个复杂变化的社会,更为了我们能更好的胜任我们的工作,学校在大二的学习中为我们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了我们对国际贸易有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增设了《国际贸易实训》这门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的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通过对实训课的学习,我得出的最深刻的体会是:英语实在是太重要了,里面的单证几乎都是全英的,所以我认为好好学英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尤其是如果决心从事国贸的同学,英语水平一定要非常的好,估计起码也得有个至少六级。在没学国际贸易之前,虽没有认为自己英语很好,但起码也是马马虎虎,没感觉到多么不好,只从开了国际贸易课,尤其是《国际贸易实训》的开课,让我倍受打击,觉得自己的英语是一天不如一天,貌似现在的英语水平只是一个初中生,因此觉得有句话实在是太对了: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没有界限的。
在这学期的国际贸易实训当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基本上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对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这个学期的实训课,我对合同单证和有关的业务流程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能够应用到实训中。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贸易信函的书写,学会了如何与客户交流并促成交易。通过本次实训,我认识到平时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学以致用也显得尤为重要,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学识,若只有理论而忽略实际操作,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相反,如果只是埋头苦干,不学习相关知识,则有很大的可能走弯路,没有捷径的发现,并且没有坚实的文化知识,连最基本的单证都看不懂,那么交易也就无从谈起了。但与此同时,我也很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对国际贸易知识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以后要抓住机会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 学习这个学期的国际贸易实训课,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我对国际贸易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以前总是认为国际贸易是多么的神圣,像国际这样大的东西,总认为是离自己比较远的,所以总是会带有神秘的眼光去看待。
本次实训,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它拓宽了我们的专业知识面,使我们的知识面不仅仅局限在电子商务方面,还使我们了解了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商法、国际保险等有关知识,它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乐趣。我总结了在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经验和教训 , 帮助我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更加关注国际的经贸环境,为以后自己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学期实训课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真理要靠实践来检验。所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继而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感谢这门课的开设!
一、实训简介
(一)实训时间
二零xx——二零xx学年第二学期第一五—一六周
(二)实训地点
网络试用:潍坊市海关、各外贸公司
(三)实训内容
根据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贸易实践,以出口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模拟设定的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以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
二、实训过程
(一)注册公司
我在系统上注册的公司是素喃集团,是一家出口公司。然后再注册一个本地的银行,叫中国工商银行。
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一千万元
(二)询盘和还盘
在大三的学习生活中,实习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实习期间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外贸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能够更快更好的体会到理论的精髓所在,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
二零**年元旦,正式开始了我梦寐以求的实习生活。在老师的引荐下,我来到了青岛**公司实习。这是一家专门出口针织品的外贸公司,成立于二零**年,由最初简单的针织服装发展到现在的浴巾、毛巾、婴儿爬服、内衣等多种产品为一体的产品模式,客户也由最初的单一客户发展成现在遍布法国、日本、克罗地亚、意大利等欧、亚国家的客户规模。公司成立时间虽然很短,但不论是从产品生产的规模还是从客户数量上来看,公司都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我虽然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在公司领导的领导下和同事的感染下,自己对工作都始终抱着极大的热情,深深的体会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在自己积极投入工作的过程中,不管是为人处事方面,还是工作方面,自己都是受益匪浅!
我所实习的这家公司是一家小公司,员工不超过二零个人。麻雀虽小,可是五脏俱全。公司员工各司其职,竭尽全力为公司效力。现在回想一下,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在一家小公司实习的。因为在小公司我才能做更多的工作,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和师傅主要负责法国客户。这个法国公司比较大,经营产品的种类很多,包括针织服装、梭织服装、珠宝。青岛代表处主要负责服装的采购,我们和客人主要在针织服装这方面有合作。在我们正式合作以前,会就付款方式、贸易术语、违约等各个方面的条款先签订一份协议。在以后的合作中,我们只需对产品报价,只要我们的价格与客人的目标价相近,就可以接到客人的订单(PO)所以对于这个客人来说,对于客人每一季产品的报价是至关重要的。客人会在新一季开始的时候陆续通过邮件发来几十个款的报价,同时会通知我们到客人的办公室去拿用在这几款衣服上特殊面料。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报价不仅要低,还要找到这种面料,才可以拿到这份订单。由于今年汇率变化很多,而且汇率不断的降低,同时国内也存在通货膨胀。用句通俗的话来形容现在的形式,就是人民币在国内不值钱,在国外很值钱。这就给我们报价加大了难度,如果汇率估算错误,就会带来损失。
订单确定以后,我们就会与工厂联系,给工厂下订单、签订国内的购货合同。接下来就会提供色样、布样、产前样、确认样等样品。很多样品都要经过一次次的修改才能满足客人的要求。每一次提供样品以前都要认真体会客人样品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样品。收到样品意见以后要准确无误的翻译并且传达给工厂。有时会因为错误理解客人的意见,错误的传达给工厂,都会给工厂和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
这个客户的交货时间很分散,几乎每个周都会出货。我每周四都会为了报关辗转于工厂,货代,场站之间,也是我最忙的时候,恰恰也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候。记得有一个周我们出了两个大柜的货。这些衣服并不是一个款式,有婴儿的,有大童的,还有女大人的。海关对于不同的服装种类有不同的监管要求,所以这些衣服一共要申请七个出口许可证。每周四上午是报关时间,为了保证货物顺利,我周三就早早的把报关所需的箱单、发票、合同都做好了,也通知报关行过来取单据。本来以为这次可以很顺利的报关。可是报关行收到单据没多久就打电话告诉我一票报关单里只能包含一个许可证。没有办法我又急急忙忙把单据一式七份。可刚刚把修改后的单据传给报关行,他又打电话告诉我说,许可证上的价格是最低限价,发票和合同上的价格必须低于许可证上的价格。我当时一听就有点慌,货代要求我们必须周四报上关,否则就给我们甩货。没办法我又急匆匆的该好价格,还好这次没有什么问题顺利了。这个周四过的是我实习生活中最最紧张的一个了。但是我也从中吸取了很多教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一个报关单只能包含一个出口许可证。其次,出口许可证的价格是最低限价,发票和合同的价格不能低于出口许可证的价格。因为我们和客人签订合同的价格包含客人的佣金,所以我们在保管的时候就会把这部分佣金扣除。但是我们在申请出口许可证的时候是用含佣价申请的。既然出口许可证是最低限价,以后自己再申请出口许可证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给自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自己以后要学的更加仔细更加认真。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问题,一定要提前咨询有关部门,给公司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给自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再次,粗心和浮躁在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自己一个小小的失误有时会造成客户的索赔,有时造成单证不符,导致已经报上关的货物删单。看似不经意的马马虎,造成的后果都是严重的。虽然在学校里已经学了很多报关和制单的知识,但是真正应用起来发现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差别。在公司里虽然有的人学历没有自己高,但是也不应该轻视他们,他们的经验是我们多少年的学校生活所学不到的。时时刻刻都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作为公司的新人,出差是让我最兴奋的事情。在我看来,出差是一件很好的差事,既可以到外面欣赏风景,见到很多平时都不曾见过的新鲜事物,又可以不用整天闷在办公室里。所以一有出差的机会,我就会特别高兴。出了几次差以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出差主要是带着客人的验货员到工厂验货,验货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按时出货。碰到没有问题的货还好说,可是有时候工厂的货做的很急,就会出现油污、断线、忘记缝洗标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还是小问题,让工厂的师傅修补一下就可以出货了。可是有的工厂大货生产时擅自更改扣子的颜色或者领子的颜色,即使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衣服的美观,是出于好意,可是并没有经过客人的确认也是不允许的,是要遭到客人索赔的。出现这种严重的情况,让工厂重新修改是不可能的。这就要靠我们对衣服的生产和质量了如指掌,能够当场作出判断这样的货出口以后不会遭到索赔。在以后的出差中我也不敢再抱着出去玩玩的心态了,在客人验货的时候我也会在旁边认真的看着。看客人是怎样验货,主要检查衣服的哪些方面,认真的记在心里,在检查工厂送来的样品是也注重看这些方面,确保每一次出货都万无一失。师傅带我验过几次货,我了解了大体流程以后,现在就是我自己带着客人验货了。得到了师傅的认可,肩负起这么重要的责任让我十分兴奋。有一次我自己带着客人验货就出现过一次状况。那次我带客人去验一批小童的T恤,衣服后面的领开口处扣子的定位需要用消失笔,这个消失笔的笔迹在七天以后就会消失。可是由于这批货赶得太急,我们验货的时候才过了一天,消失笔的笔迹自然不会消失。当时验货员就问我怎么这里还有消失笔的笔迹呢?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消失笔,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无从下手去回答。只好把那几件带着消失笔笔迹的衣服甩掉了。我回公司问了师傅才知道消失笔笔迹会在七天之后就自动消失。如果我早知道这个问题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为了防止以后在出现这种问题,自己也在不断的积累服装的知识。
五个月的实习生活,看似很长,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从刚开始的不谙世事,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刚入公司,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做什么事情心里都没有底气,不能放开去做。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自己去学习和适应。现在想想人在社会上就是需要适应不断的变化,适者生存,自己只有去适应社会,社会却不会去适应你。只有适应了这种高节奏的生活才能做出效率,作出成绩。作为公司肯定不会需要一个不会创造效益的人。经过几个月的磨练和适应,现在的我对工作已经得心应手。每天都会实现安排好当天的工作,把工作按照轻重缓急分配好,能把一天的工作完美的结束就是我这一天的成功了。完美的结束一天的工作只是我现在的目标,以后我会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只有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完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谨记老实的教诲,不断的的完善自己,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
时间过的飞快,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实习充实了我的学习生活,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体验的知识。通过实习,我感触颇多,得到许多新的认识,对许多问题多了深一层次的思考。回想起这两个月的生活,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应付新的人际关系,本来就是挺辛苦的事,再加上工作的繁忙和紧张的生活节奏,这两个月来真可以用艰辛来形容了。还好这一切我都挺了过来,相反这些困难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坚定信心,也让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以后我就是社会上的一份子了,责任也将越来越重。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习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习之中,因为任何知识都源于实习,归于实习,所以,要将所学付诸实习,来检验所学。然而,我们当然不希望实习仅止于此,那就太狭隘了。
我的实习,其实是工作。在这两个月中,有太多太多的感触,一时竟不知道从何说起。在此次实习中,我感悟颇多: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二篇
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工业化、服务业、货物贸易、商业存在和生产贸易等。这些因素间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工业化发展水平是决定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其他因素紧紧围绕着工业化这个基础性因素存在和发展,进一步理清基础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明确各因素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深层次上认识服务贸易,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和推进服务贸易发展。
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服务贸易依托服务业而发展,是服务业的国际化。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工业化发展程度、类型和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类型和侧重点。如美国在电信、英国和澳大利亚在金融业、印度和爱尔兰在IT服务外包、法国和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等方面,根据本国工业化或依托别国和地区的工业化状况,形成了具有各自优势的服务贸易类型。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类型不仅直接影响着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引导工业化发展方向,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
货物贸易结构调整能够增大服务贸易数量、质量并引导工业结构调整。一国货物贸易结构体现了该国工业化水平和类型,货物贸易的技术含量影响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质量。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是货物贸易中产生最大服务贸易规模和最高技术含量的类别。我国货物贸易中三资企业占半壁江山,且主要是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但所产生的服务贸易我们却难以获得。加大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机电高新产品出口,不仅有利于改变货物贸易结构,加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数量、质量,而且将在引导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产贸易可以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生产贸易在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直接为工业化服务,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生产贸易也制约着消费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发展生产贸易可以带动消费贸易的发展,推进消费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内容更新;反之消费贸易的发展,又会引导生产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发展生产贸易可以提高工业化发展速率,促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加快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商业存在能够提升工业化水平。商业存在是目前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模式,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量的五六%。商业存在的发展是以工业化为依托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决定了商业存在的类别、数量、规模和布局。商业存在对于弥补国内产业、资源和市场不足,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利润,促进企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加大科研投入,尤其是提升工业化水平都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并可带动其他服务贸易模式的出口。我国企业“走出去”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相比仍有二零倍左右的巨大差距。我国企业“走出去”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见,服务业、货物贸易、生产贸易和商业存在是支撑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在服务贸易的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但这些基本因素又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工业化规定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方向,其他因素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工业化的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引导工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其进程。
二、流通规律是服务贸易整体发展的根本动力
按照WTO的划分,服务贸易有一二个大类、一六零多个小类,在众多类别中如何下手?万事从源头抓起,关键是找出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律,抓住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战略基础、支撑作用的一类或几类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带动整个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这是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具有战略决定意义的一步。
我们在分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因中阐述过,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之上,工业化促进服务发展成为产业,工业化也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现代化,社会化大分工和大规模生产在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而社会化大分工和大规模生产是通过大流通引发的。现代化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是现代化大流通,现代化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了根本保障,研发成为了先导力量,从而构成了现代化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支撑。可见,在市场经济中,流通规律在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上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所谓的流通规律:即体现为以流通能力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组织能力。流通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社会生产组织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
美国经济的强大并充满活力主要是来自于流通先导型经济,强大的流通能力不仅带动了美国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还使美国经济在全球配置中获得巨大利润,并掌握了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美国GDP占全球的三%-四%,美元在全球的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为六二%,占全球外汇储备的六四%,占全球贸易结算中的货币分布达六六%。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不仅在于生产多少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在国际市场得到多少份额。全球前五零零位的跨国公司中,美国占二/三,美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几乎在各个行业都排在前列,在世界知名品牌中美国占二/三。
俄罗斯服务业占GDP的六零%,其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拥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冷战时期建立的发达交通网络、较完善的物资储存和分拨系统所形成的大流通体系,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二零零五年,我国市场的交易和流通总量已达八零多万亿元,是GDP的倍,“十五”期间年增长。二零零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万亿元,年增长。生产资料交易总额达万亿元,年增长。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巨大市场规模中,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二一%,而美国国内物流成本为五%-六%,国际物流成本为l零%-二五%,国内外综合成本为九%左右,我国是美国国内物流成本的四倍左右,国内外物流综合成本的倍。此外,第三方物流已被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而我国第三方物流仅占物流市场营业额的五%,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我国流通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成本高且效率低、库存量大、资本周转慢等问题。流通不仅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也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大流通不仅是生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原动力,而且是服务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原动力。现代化大流通产生的流通速率的提高,使企业到企业和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都大大降低,生产组织的社会化成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自发向生产大规模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对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种类的高要求日益增强,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企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迅猛发展。二零零五年,麦德龙和宜家集团的销售总额超过了我国一零零强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麦德龙集团在二八个国家拥有五四四家商场,在国内没有仓库,完全靠第三方物流;宜家集团在三四个国家开设了商场,在五四个国家定牌采购,在九个国家拥有三六家工厂,在一六个国家设立了二八个物流中心,海外业务占集团利润的九二%;沃尔玛公司在美国国内就有一零八个配送中心和三零零零个分店。
大流通孕育大的企业集团,大企业集团又加快了大流通的现代化进程。没有现代化的大流通,生产社会化分工就缺乏动力,研发缺乏环境,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受限,社会化大生产难以真正形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也难有大的突破。而没有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的保障以及研发的引领,流通现代化就难以为继。优先发展现代化流通,可以引发金融和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整个服务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金融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并使研发充满活力。加快发展现代化大流通是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和集团化生产的关节点,也是整个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的动力。
流通业的现代化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流通业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引发了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和企业的分工向社会化和规模化发展,还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大企业集团的主导下,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也要向分工更精细的专业化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反之,这种分工和组织形式的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了流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和经济进步,从而使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于产业和企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在于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调整,影响社会生产组织方式、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是流通,流通也是解决市场速率的关键因素。
因此,认识流通规律,遵循流通规律,利用流通规律,发挥流通规律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理解服务贸易、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系列问题极其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就是流通能力的竞争。应把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上升到政策的层面去推进,作为商务领域的中心工作去抓,形成以服务贸易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引领的现代化引领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局。
三、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核心
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发展主要是以物化的产品为核心而展开,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则主要是以无形的社会生产分工和消费供给方式为核心而展开。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等是围绕着产品的质量、价格等而制定,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等则应围绕着以社会化大分工为前提,以发展大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为目标,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现代化组织供给方式为核心等而制定。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同在于,货物贸易针对的是有形的物,服务贸易针对的是无形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消费供给方式。
我们在促进以产品为中心的货物贸易时也强调抓大企业,而实际上关注点、政策着力点主要还是在大企业生产的产品上,对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很少涉及,对于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也很少考虑。国家通过行政力量促生了一些生产型大企业,进一步夯实了工业基础,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使生产组织方式向规模化和专业化迈进了一步,但就整个市场来说这种做法对改变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作用是局部的、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因为,改变生产组织方式的根本动力在市场,市场是动态的,市场运行的速率决定了生产组织方式,在速率低的市场运行系统中,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优势难以全面发挥,因而促成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产生的动力不足,这是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把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作为商务工作的重点,将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中心由抓产品转向抓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着力点放在抓流通渠道和流通企业上,放在促生产性和消费性流通并进上,将真正进入商务工作抓企业的实质阶段,并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实际工作。
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美国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是渐进式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也是渐进式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大流通提高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效益,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增速加快,企业和产品大量涌向世界,经济迅速崛起。
我国经济实行跨越发展,不同于美国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通过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上的变革加快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工业化发展进程具有的巨大反作用力,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制造商品向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上转移,从根本上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以服务贸易开放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业整体发展全面协调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形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工业、农业发展同时并举,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上,高位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走出一条中国式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抉择
战略是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加快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应实施大流通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大流通带动战略),这是根据战略的规定性、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贸易的发展规律、构成战略基本要素的要求等综合考虑的抉择。加深对大流通带动战略基本构成的认识,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把握这种战略抉择的科学性,把大流通带动战略落在实处。(一)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就一事物在全局事物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其在全局中的位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全局战略的不同、一事物发展程度的不同等决定了一事物在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我国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谐和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和贸易结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我国所处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而又存有巨大发展潜力。这些因素决定了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促进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加快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战略定位。
(二)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是战略成败的关键。战略选择应以战略定位为前提,建立在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上,从而能够顺应规律,利用规律,驾驭规律,推动事物科学发展。大流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选择大流通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可以从总体上解决服务贸易的发展问题。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超越战略。一个战略能否称其为超越战略,关键是看该战略的动力性质,大流通带动战略就是从本质上解决了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为服务贸易的超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足够推动力,使战略超越成为可能。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导向战略。我国存在着内需不旺、产业和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大流通带动战略解决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在深层次和大范围上启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充分利用和有效协调“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导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引导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加快转变。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均衡战略。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存在的系列问题,实质上是发展的不均衡。大流通带动战略不仅作用在服务贸易均衡发展的关节点上,而且也作用于服务经济与制造经济均衡发展的关节点上;不仅考虑到服务贸易的国外发展,而且也考虑到服务贸易发展的国内基本建设支撑;不仅要解决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要解决服务贸易各类别协调和共同发展的问题。
(三)战略方向和目标
战略方向和目标就是战略集中指向的方向和目标。在战略筹划和实施中战略的指向不是散射和无规律的,而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大流通带动战略的方向就是通过把发展服务贸易、拉动服务业、促进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经济转型等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几方面统一起来,进而形成战略方向,战略总目标即加快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
(四)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在战略整个空间进行的力量分配,以及力量分配后形成的战略态势。大流通带动战略的战略布局以全球作为其战略空间,战略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限的。因此,战略布局中战略力量的使用、分配一定要在空间上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心、重点。大流通带动战略的布局是以我国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为重心,以建立国内外大流通渠道为重点,向我国中西部和全球有重点地扩延,通过基础性、推进性、助推性、保障性四类工程的部署,实现国内外整体布局。
(五)战略工程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三篇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己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竟争力低下。本文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首先,论文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提供方式和特点,然后,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国际服务贸易方式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多边贸易的谈判重点也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of Services,简称GATS),服务贸易被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对各国服务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通过四种提供方式被定义:过境服务 (C rossB orderS upply),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A broad),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服务;商 业 存 在(CommercialP resence),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o fP ersonnel),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其特点鲜明:第一,服务贸易是一种无形贸易,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第二,服务贸易的生产与消费往往同时发生,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第五,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一般只在各国的国际收支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没有显示;第六;对服务贸易的监控不能通过海关监督和征收海关关税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入世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履行我国对WTO有关金融、通讯、旅游、教育和咨询等方面的各项承诺的过程中,我国服务贸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整体竞争力较弱。 一.发展速度快,但整体水平低下 中国产业结构在上世纪八零年代中期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服务业比重于一九八五年开始超过农业,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农业、工业带动转为主要由工业、服务业带动。按可比价计算,在一九九零年~二零一一年GDP增长的中,个百分点来自工业的贡献,个百分点来自服务业,个百分点来自农业。与此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取得快速发展,二零零三年进口总额为四六五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二一%出口总额三七三亿美元,增长二零%二零零 五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达到七三零亿美元,同比增长。显示出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 易中的地位正在日益上升。但是 ,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率仅占一%左右,这与我国的人口、总体经济实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的。并且我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二零零六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比重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远低于货物贸易所占比重,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 二.发展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后的二零多年,我国服务贸易体系基本形成,从服务贸易进口看,已形成了以金融业、零售商业、旅游业民用航空运输业、房地产业、租赁业等为主的服务行业;从服务贸易的出口上看,已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业、国际金融业与保险业、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运输业为主的行业。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结构很不合理,我国目前仅能提供四零多种服务,其中大部分是传统的消费性服务,如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等,生产性服务很不发达,许多种类的服务尚难以提供,特别是一些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我国服务贸易收支中规模最大的三个项目仍然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居主导地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所占比重十分低,以至于人们习惯于把服务业就业视作解决企业富余人员的渠道,其实这是我国服务业行业水平低给人们造成的误解。 三.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服务贸易近几年国际收支逆差变动较大,并且逆差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说明我国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劣势。(一)国际运输支出增长迅速。 (二 )保险收支差额进一步扩大。(三)其他商业服务顺差有所回落。(四)专有权利和特许支出明显上升。 四.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入世后,中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不断提高。过去禁止外商进入的领域,现在逐步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开放格局。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已先后在零售商业、金融保险、旅游和一些专业服务领域开放了国内市场。国外服务业的进入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他们带来了先进技术、规范化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经验,带来了国际通行做法与观念,为我国服务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建议 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实际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我国需要从产业结构优化、发挥政府职能,以及其他方面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策略,以应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优化产业结构 (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服务业的总量偏小,比重偏低,服务贸易的扩大,尤其是服务出口的扩大,基础在于本国服务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并积极培育竞争优势,服务出口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我国服务业的 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增强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能力,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创造有利条件。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首先,国家要继续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使产业政策适度向第三产业倾斜,并明确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其次,要注意发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发展服务业中的作用。发展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服务业门类多,层次高低悬殊,仅靠某一方面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充分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由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一起上。 (二)调整服务业结构,增强竞争优势 从国内产业发展的基础看,我国具备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一是国内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较快提升,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电站设备在内的一批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有望出现突破性的决速增长。二是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继续提升,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可以从出口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是外商投资企业继续提升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加强研发能力,有利于提升其出口商品的国内增值率。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优势资源是劳动力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因此可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服务行业,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的附加值,并不断挖掘其发展潜力。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我们还应注意培养新兴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发展诸如咨询、金融、技术专利和通讯等高层次服务行业。加快建立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的市场供给能力。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应该建筑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上,最终落实于人力资本要素上的竞争。我们在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加大对教育、科研和开发等高等要素的投入,加速建立健全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这对于促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中国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是至关重要的。 二.调整政府职能 (一)灵活运用保护政策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一步开放服务业的,也没有一个国是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服务部门的。因此,面对国际高水平服务业的冲击,中国必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服务贸易总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若干特殊的优惠待遇、宽限期,以及保护措施,中国应充分加以利用。保护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有选择地、适度地开放国内服务市场。这样对未开放的国内服务市场客观上形成了保护。第二,在对外开放的服务市场领域,实行一定的进入限制,如对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资格限制等。第三,对外国服务提供者在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行业进行管理,如价格管理、垄断竞争行业管理等。第四,对国内部分服务行业和领域制定产业倾斜政策,在税收、财政、信贷、人员培训及科技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透明度 目前,我国已有限制地开放了部分服务市场,但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法规,使市场竞争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场面。所以,为了促进服务贸易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把对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尤其要制定一部我国服务贸易基本法,并加快各服务部门 的立法进度,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生效前,做好立法的准备,也是我们争取主动的一项措施。此外,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机密的前提下,我们应进一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对有关各项服务的政策及有关规定予以公开,以便外国服务提供者更加了解中国服务市场,寻求合作机会,同时也防止了有些国家以此为借口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 (三)完善服务贸易体制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对于服务业,一方面存在管制过多、过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管制不力或缺乏管制的问题。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迅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首先,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其次,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服务贸易涉及诸多部门,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 另外如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有选择的实施服务业对外开放等都是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长远来说,提高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改善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状况的根本举措是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从本质上说,现代服务贸易是以人力资本密 集型服务为制高点的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四篇
【论文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论文摘要】 在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增强的大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不论从总量和结构方面都居于弱势地位,本文在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三、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一、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二是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础。 二、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二零世纪八零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世界服务贸易将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三、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零世纪九零年代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离岸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规模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从一九八二年的四四亿美元增长到二零零六年的一九一七亿美元,二四年间增幅超过四三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零.六%增长到三.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一九八二年的第二八位上升到二零零六的第八位。从服务贸易增长率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二零零六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二四%,远高于美国的一零%,英国的一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所占GDP的比重相当低。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六零%以上,而我国二零零六年仅为三九%。 二、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根据一九九七-二零零六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门。旅游服务出口比重一直居于首位。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从一九九七-二零零五年一直占服务出口比重的第二位,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一九九七年的三一.三%下降到二零零六年的二一.五%,二零零六年位居第三位。运输服务二零零六年比重达二三%,跃居第二位。此外,咨询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二零零六年占比达八.六%。其他服务部门出口比重较低。 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分析。根据一九九七-二零零六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分项目情况统计数据,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三大主要部门,其中运输服务进口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二零零三年跃居第一位,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一大部门,二零零六年占比达三四.三%。旅游服务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自一九九七年二九.三%升至二零零零年三六.六%的高位,又降至二零零六年的二四.二%,为第二大服务进口部门。其他商业服务所占比重在一零.七%—二一.三%之间波动。值得注意的是 保险、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二零零六年它们所占比重分别达八.八%、八.四%、六.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中国服务贸易都以传统的旅游、运输等行业作为支撑,其主要属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服务如航空、通讯、建筑以及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贡献微弱,中国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的落后方式增长。第二,中国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部门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逆差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随着货物贸易的迅猛发展,运输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运输部门尤其是航空运输在质量和价格方面与欧美一些大运输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第三,现代服务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应对国际服务业对中国服务业冲击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培育生产者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企业在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三、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开放服务市场,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为跨国企业来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条件。二是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进行外包企业认定,仿照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政策,为外包企业提供低息信贷,减免企业开展离岸外包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对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 【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五篇
一、实训的分配与要求
本次实训将我们模拟为交易的买卖双方,一人为一方,以经理的身份进行谈判,按业务的工作程序,操作技能规范,完成一系列的操作程序。我方做为卖方是杭州利达贸易有限公司,出口的是遥控赛车(TELECONTROL RACING CAR),与美国一家DRAGON玩具公司进行贸易谈判,希望对方与我芳顺利的进行贸易合作。
二、制定出口经营
三、进行谈判,磋商交易
磋商交易主要是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来进行,我方又根据交易条款正确的拟信函,分别撰写了买卖双方交易中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的四封信函。我方首先对买方进行了邀请发盘,等对方作出了回应时,我方对其进行了发盘,并根据对方的要求进行了还盘,再根据一系列的核算,进行了再还盘后,我方才接受了买方的要求。这四个环节过程是买卖当中讨价还价的过程,其中还盘和接受是交易成交的基本环节,也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
四、签订合同条款和单证
国际货物买卖以合同为中心进行,合同依法确立了买卖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因此,在整个贸易当中我们买卖双方签订了各种条款,首先,签订的是销售合同,它的签订对买卖双方都有一定的约束力,接着我方有填写了商检证书、进出口货物代理报关委托书、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等证书,并填写了装箱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货物运输保险单、商业发票等商务单证。在填写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货物运输保险单,商业发票等商务单证在填写时,我们需要特别的细心,不容许有半点的差错,合同中的内容和条款须是一致的。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六篇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xxx间接贸易xxx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xxx直接贸易xxx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七篇
在这一周的国际贸易实训当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把老师交给我们的实训任务圆满完成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对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实训,我对进出口贸易交易前的准备,经营方案的制定,模拟谈判磋商交易,拟定合同单证,一些基本的操作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能够应用到实检中,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中采用哪种贸易术语,育儿知识大全,签哪种单证可以降低风险和费用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明白了,平时努力学习对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平时什么都没学的话,那么操作起来根本就无法适从。还有就是有时候深奥的理论在实际操作当中却是很简单的,这会让我们增加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通过实训,我觉得自己对国际知识的了解还是很少的,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多学习一些相关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也希望学校在以后我们的学习中,那些操作性比较强的的课程能结合教材多开展一些实训,那样将会更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为在学校学的外贸知识比较多所以,实习期间我选择了外贸公司,经过两个多月的实习体会还是很多的。
我做的是外贸业务,我们公司是主要开发氧化铝产品,比如说氧化铝砖、氧化铝球之类的。对于做外贸来说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还是很有用的,在学校学的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等在工作中用得比较多。
潜在客户是很重要的,可能在当时它不需要你的产品,但是他做的是相关产品,对于这种客户要时常联系一些。我们公司是做耐火砖的,当时有一挪威的客户要水泥之类的并不需要我的产品,但是他是一个建筑商,我当时就给他发邮件了,他也回了,说有需要联系我结果过了一个多月他果然询问了我的相关产品,在了解产品之后他说要订货,不过得等到七月份了。在这期间的复活节时我给他发过祝福的邮件,潜在客户很重要,要管理好,不时问候一下是很好的联系方式。
和工厂打交道是外贸不可缺少的,在问工厂价格时要明确的问出厂含税价,不要只是问价格是多少。我曾犯过一个错误,再一次问工厂价格时我只是问了价格是多少,工厂给我报价三零零零元,我给客户报了价,结果等我在找工厂时他说是四零零零元,当时的价格没有加上税。我当时只能有苦说不出了,所以在问价格时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做外贸要细心,有很多时候我报价时都忘记写上数量单位,弄得客户总是再问我一边。低级错误要尽量避免。做形式发票时要注意发票的金额和付款方式,在和一俄罗斯客户的生意中我忽略了这两点,当时客户把价格和总金额都给我算好了,我在做形式发票时也没算就按他给的做了,结果少了二零零美金,幸好经理查出来了,所以对于金额要仔细核算。付款方式我忽略了,当时对它没有太多的意识。
耐心也是做外贸必不可少的,新手再找客户时要有耐心,一般第做成第一单需要二-三个月,在这一段时间要经得住考验,在开发客户时,有可能你给一零零个客户发了邮件但是只有两个回复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回复的,这都是很正常的,再就是有可能遇到系统退信,有一天下午快下班时我发了三零多封邮件,第二天一开邮箱见到一片系统退信。在这期间我也曾经怀疑过,不知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一行,多亏有经理和同事的知道和鼓励,在我收到客户的回复时我又有了信心。当然有十个客户和你联系也有可能一个也不下订单,我那俄罗斯的客户到了说好汇款这一步了,可就是迟迟不汇,最终也没下单。所以无论生意能不能谈成都要耐心的和客户沟通。在遇到问题时要客户耐心的解释,和工厂好好的商量,还有货代等等,有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有时可能会遇到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这时就要和客户耐心的解释,大部分的客户还是能理解你的。这时也要和工厂耐心的商量。要她不要把价格太得太高,以免客户接受不了价格。在出货时遇到问题要和客户好好的协商,比如说有时货物需要加急报关,这是需要货代好好的盯着才行,所以耐心也很重要。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我觉得在学校学的还是很有用的,也接触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说付款方式有papal西联汇款,一般是要求三零%tt余额在发船前付清。还有一些就是英文的缩写之类的了,那些要在工作中慢慢的积累。
我本以为外做外贸很简单呢,结果出来后发现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但是我会坚持、会努力,因为我喜欢这个行业。
这周实务模拟实验我们主要是进行合同的缮制及出口成本的相关核算。
第一部分我先开始完成合同的缮制。在先前的实验中,我主要进行的是信用证的审核和相关单证的填制,而此次是相反的,我们需要通过信用证及相关要求进行合同的缮制,这就需要更多的仔细,并且对整个实务有更深的学习与认知。通过合同的缮制中,使我对于整个贸易的要件部分有了更深刻了解,并且进行了融会贯通。在货描部分,特别是单价部分,我们不能仅仅写出货物的名称,还包括贸易术语、单位、数量。在先前的填制中,总是会忘记贸易术语的填制,因此这个必须特别注意。在货物总值的部分要有大小写,缺一不可。而在保险部分,要特别注意保险的险别,加保几层及依据的保险条款。
在第三部分,我进行单笔业务的出口价格核算及合同的改错,在先前的实验基础之下,我对于价格的核算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在合同的改错上,也能比较清楚的进行修改。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模拟实训,但是却让我受益良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体会:
一、先前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是主要针对合同的要件进基础学习,但是比较分散,没有进行融会贯通,此次通过模拟实验,让我对整体贸易流程,特别是出口贸易有了深入了解,将每个分散的部分进行了综合,进一步学习了解整套流程。
二、在出口核算方面,先前在解题时总是磕磕碰碰,对已几个概念的关系不熟悉,有时候解题甚至要对着例题,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此次通过多次的计算,让我对整个计算思路变得清晰明了,理清楚了各个概念的关系及如何相互转化。
三、从先前的根据合同审核信用证到现今的根据信用证或是相关要求缮制信用证,使得我加深了对与信用证及合同的了解。通过合同的缮制,反过来也让我明白了在审核信用证时那些方面是比需特别注意的,如何才能避免客户的软条款。此次的实务使我对于贸易实务更加了解,明白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不只能局限于课本还必须重视实际的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觉得贸易其实很快乐,但是它也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这品质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更发挥与生活。这就是通过学习明白生活,提升自己……
为了加深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理解,方便以后在企业中解决国际贸易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自我的专业技能及就业本事。本人与二零xx年二月二零日至二零xx年四月一日期间,在香港金堡葡萄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公司)深圳分部实习,主要参与深圳保税区进口波尔多葡萄酒物流和市场贸易;货运集装箱运输香港,然后经过物流运输深圳,另外,参与为进口葡萄酒办理各种展厅入驻手续、签订租赁契约和商品的包装,供给葡萄酒展厅及市场的相关咨询服务;收集葡萄酒企业相关资料,了解葡萄酒在深圳的发展市场,跟酒店和餐馆谈业务并签订长期合作合同。
在成功结束实习后,仔细总结,这次校外实习充分认识了从学校走向社会我们存在的不足和缺少工作经验。
第一,自身定位,加强外语学习在。所有的工作和活动中无一例外的涉及到外语,
外语是我们对外交流的桥梁,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同时加强口语的练习,这是我们搞外贸的基础,所以必须掌握好这门工具。不断强化自身,并充分认识自我,避免眼高手低,增加实际动手本事,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不断完善和学习。
第二,工作总结,认识自身不足。经过实习我发现贸易这专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光要求我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且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本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怎样建立商业关系,这些是课本中学不到的,仅有融入社会的大舞台并不断的历练才能得到提高,还有加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贸易工作同时是一个涉外行业,所以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对外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甚至是国家形象,所以必须加强自我各方面素质的修炼,如礼仪等。熟练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贸易工作的基础,贸易工作的高风险要求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好专业知识。
第三,要有很强的动手本事,实践本事很重要。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走出校门,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在工作经验,社会历练,人际交往上体现出来的稚嫩,在这一次的实习中完全表露出来,并且我们所缺乏的还不仅仅如此,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自我,不放弃任何能够锻炼自我的机会,使自我能迅速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商务人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xxx也说过,要明白梨子的味道,就应当去尝一尝梨子。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我,在实践中去感受,体会,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经过本次实习,使我收益非浅。基本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工作流程。例如国际发盘、还盘、fob报价,信用证及tt,dt等。使我明白了学懂书本理论还是远远不够的。也明白了书本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我们要结合书本理论和动手实践。才能在国贸上得到完美体现。以至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也牢记这个道理。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学好国际贸易与实务的关键
国际贸易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涉外活动的一个方面;它属于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受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面临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大,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商战不止,竞争异常激烈。所以,我认为从事国际经贸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善于应战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我们现在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没有有目的地去参加实训。我们现在觉得不是很复杂,但可能实际操作起来和想象中的出入会很大很不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老师讲课时的一些具体案例,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多做一些实际的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如去海关、进出口公司等参加实习,或者参观询问,了解情况,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业务水平。
二、加强商务英语的学习
对于外贸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英语。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信息的发布、交流、磋商、谈判、单证、文件等都是以英语为主,而且都是非常专业和正式的英语。所以今后还得在英语的学习上下功夫,把基本的英语技能掌握好,提高双语沟通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尽量不使语言成为交流的障碍,进而在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写传真、书信。避免因为对语言的造诣不深,而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蒙受损失。并且,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加强商务英语的学习。
三、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各们知识综合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内容时就应去了解商品学科的知识;讲到商品的价格时,就应去了解价格学、国际金融及货币银行学的内容;讲到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内容时,就应去了解运输学、保险学科的内容;讲到争议、违约、索赔、不可抗力等内容时,就应去了解有关法律的知识等等。我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补充,充分掌握和贸易相关的知识,使我们在做起贸易工作来能对各种流程应付自如,提高效率。
四、注重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
贸易人员要求具有非常良好,非常过硬的心里素质。因为贸易过程的复杂和风险是无法估量的,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备选解决方案。贸易人员要做到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有真心。同时还要做到严谨仔细,责任心强,勇于承担责任。每一件事都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不能耍小聪明,投机取巧。
五、 注意业务同法律的联系
国际贸易法律课的内容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步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而且,不同法系的国家,具体裁决的结果还不一样。这就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
六、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若条件允许,可以组织活动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在培养规模上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注意灵活性。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
综上所述,我觉得从事国际贸易活动,要求贸易人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地了解到了外贸实务操作的复杂性,也学到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应该怎么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把欠缺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尽快掌握。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知识经济也成为了主流。如何在贸易大潮中取得先机,如何利用贸易更好的发展经济、改善国民生活质量,这些都是一个国家要思考要探索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一直保持举世罕见的高速增长。但是,我们深知,经济总量上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质量的真正发展,以此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比例排,分别是“出口、投资、消费”。出口是主要增长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在对外贸易上,就是要转变出口结构,从以低价产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转变。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想没有人可以完全对国际贸易丝毫不懂。
国际贸易的最大意义也在于此。同时,作为个人,要适应这样的时代,或者想要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有所作为,就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
这个星期,我们进行了国际贸易实训的上机实习,通过熟练对国际贸易实训的操作,我们加深了对国际贸易及企业管理的了解,可以说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们在机房里听取了老师们给我们关于的有关企业证书认证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具体接触和具体操作实际的认证及企业会员信息等许多方面的填写,经过这次的实训我加强了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也使我们更加熟悉整个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
实训的第一天,我们进行模拟实训。进行初次的企业会员注册,填写与个人相关的企业信息,了解大概的流程,如:了解知识点评的大概内容,操作帮助,修改密码等事项,让我们对此次国贸实训有个大概的认识。然而,看似简单的企业会员注册过程,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注册了会员还要填写许多企业的信息,幸亏有老师的帮助,不然大家也不知道怎样操作了。许多同学都是不知道相关的项目而感到操作起来很吃力,而老师却忙得团团转。
实训的第二天,我们开始正式注册属于自己的企业信息,填好了相关的信息却忘记了刚刚注册过的企业会员代号、企业代码及密码,如此折磨了几次,还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才弄好。进入了国际交易中心的主页,进行会员的注册,这还算简单,可是,进入到“认证中心”的主页,发现,操作起来,困难重重!要注册填写“企业CA认证”、“企业SET认证”,为了申请这两个证书,还要填写申请PIN码得电子表格,才能进入这两个证书的界面,手续很繁琐,并且完成了申请,还要自己以管理者的身份为自己的证书“审批“,为此,申请完毕,还要记住自己所申请的”SET证书“的代码及密码和”企业CA证书号,第一次扮演以企业的身份和管理者的身份进行此次实训,感到很新奇!我自己为了注册,注册了N次,不是密码不行就是账号已被申请而拒绝访问,才明白此次实训的重要性。很多同学为了填写及注册,不是请教老师就是请教同学,因为,实在是太新奇有趣了,对我们第一次接触者来说,充满挑战性!
在整个业务流程里我觉得最难的是企业认证的制作,这一步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一部,但是这一步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一回生,两回熟,慢慢了解相关的流程自然熟练。所谓先苦后甜,前面做好了,后面的企业进出口管理填写也就一帆风顺了。
学习这个学期的国际贸易实训课,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我对国际贸易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以前总是认为国际贸易是多么的神圣,像国际这样大的东西,总认为是离自己比较远的,所以总是会带有神秘的眼光去看待。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的开设,尤其《国际贸易实训》这门课的增设,让我不再用有色眼睛去看待国际贸易,它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贸易而已,不同的只是它是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的贸易。
本次实训 , 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它拓宽了我们的专业知识面,使我们的知识面不仅仅局限在物流管理方面,还使我们了解了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商法、国际保险等有关知识,它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乐趣。我总结了在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经验和教训 , 帮助我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更加关注国际的经贸环境,为以后自己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学期实训课的学习,让我将系统化的知识转换为了专业性的技能,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真理要靠实践来检验。所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继而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感谢这门课的开设!我总结了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经验和教训 , 使我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 不断充实自己 , 认真地 , 更加重视案例讨论、实例分析和训练。通过这个实训平台,我有了真正的接触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机会,在为期三天的实训中,我实际的掌握了整个流程的实务,对我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都是一个重大的提高。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八篇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己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竟争力低下。本文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首先,论文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提供方式和特点,然后,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际服务贸易方式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多边贸易的谈判重点也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ofServices,简称GATS),服务贸易被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对各国服务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通过四种提供方式被定义:过境服务(CrossBorderSupply),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服务;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其特点鲜明:第一,服务贸易是一种无形贸易,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第二,服务贸易的生产与消费往往同时发生,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第五,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一般只在各国的国际收支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没有显示;第六;对服务贸易的监控不能通过海关监督和征收海关关税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入世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履行我国对WTO有关金融、通讯、旅游、教育和咨询等方面的各项承诺的过程中,我国服务贸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整体竞争力较弱。
一.发展速度快,但整体水平低下
中国产业结构在上世纪八零年代中期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服务业比重于一九八五年开始超过农业,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农业、工业带动转为主要由工业、服务业带动。按可比价计算,在一九九零年~二零零四年GDP增长的中,个百分点来自工业的贡献,个百分点来自服务业,个百分点来自农业。与此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取得快速发展,二零零三年进口总额为四六五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二一%出口总额三七三亿美元,增长二零%二零零五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达到七三零亿美元,同比增长。显示出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正在日益上升。但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率仅占一%左右,这与我国的人口、总体经济实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的。并且我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二零零六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比重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远低于货物贸易所占比重,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
二.发展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后的二零多年,我国服务贸易体系基本形成,从服务贸易进口看,已形成了以金融业、零售商业、旅游业民用航空运输业、房地产业、租赁业等为主的服务行业;从服务贸易的出口上看,已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业、国际金融业与保险业、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运输业为主的行业。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结构很不合理,我国目前仅能提供四零多种服务,其中大部分是传统的消费,如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等,生产很不发达,许多种类的服务尚难以提供,特别是一些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我国服务贸易收支中规模最大的三个项目仍然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居主导地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所占比重十分低,以至于人们习惯于把服务业就业视作解决企业富余人员的渠道,其实这是我国服务业行业水平低给人们造成的误解。
三.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服务贸易近几年国际收支逆差变动较大,并且逆差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说明我国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劣势。(一)国际运输支出增长迅速。(二)保险收支差额进一步扩大。(三)其他商业服务顺差有所回落。(四)专有权利和特许支出明显上升。
四.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入世后,中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不断提高。过去禁止外商进入的领域,现在逐步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开放格局。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已先后在零售商业、金融保险、旅游和一些专业服务领域开放了国内市场。国外服务业的进入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他们带来了先进技术、规范化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经验,带来了国际通行做法与观念,为我国服务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建议
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实际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我国需要从产业结构优化、发挥政府职能,以及其他方面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策略,以应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优化产业结构
(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服务业的总量偏小,比重偏低,服务贸易的扩大,尤其是服务出口的扩大,基础在于本国服务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并积极培育竞争优势,服务出口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我国服务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增强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能力,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创造有利条件。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首先,国家要继续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使产业政策适度向第三产业倾斜,并明确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其次,要注意发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发展服务业中的作用。发展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服务业门类多,层次高低悬殊,仅靠某一方面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由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一起上。(二)调整服务业结构,增强竞争优势
从国内产业发展的基础看,我国具备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一是国内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较快提升,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电站设备在内的一批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有望出现突破性的决速增长。二是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继续提升,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可以从出口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是外商投资企业继续提升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加强研发能力,有利于提升其出口商品的国内增值率。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优势资源是劳动力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因此可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服务行业,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的附加值,并不断挖掘其发展潜力。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我们还应注意培养新兴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发展诸如咨询、金融、技术专利和通讯等高层次服务行业。加快建立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的市场供给能力。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应该建筑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上,最终落实于人力资本要素上的竞争。我们在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加大对教育、科研和开发等高等要素的投入,加速建立健全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这对于促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中国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是至关重要的。
二.调整政府职能
(一)灵活运用保护政策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一步开放服务业的,也没有一个国是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服务部门的。因此,面对国际高水平服务业的冲击,中国必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服务贸易总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若干特殊的优惠待遇、宽限期,以及保护措施,中国应充分加以利用。保护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有选择地、适度地开放国内服务市场。这样对未开放的国内服务市场客观上形成了保护。第二,在对外开放的服务市场领域,实行一定的进入限制,如对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资格限制等。第三,对外国服务提供者在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行业进行管理,如价格管理、垄断竞争行业管理等。第四,对国内部分服务行业和领域制定产业倾斜政策,在税收、财政、信贷、人员培训及科技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透明度
目前,我国已有限制地开放了部分服务市场,但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法规,使市场竞争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场面。所以,为了促进服务贸易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把对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尤其要制定一部我国服务贸易基本法,并加快各服务部门
的立法进度,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另一方面,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生效前,做好立法的准备,也是我们争取主动的一项措施。此外,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机密的前提下,我们应进一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对有关各项服务的政策及有关规定予以公开,以便外国服务提供者更加了解中国服务市场,寻求合作机会,同时也防止了有些国家以此为借口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
(三)完善服务贸易体制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对于服务业,一方面存在管制过多、过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管制不力或缺乏管制的问题。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迅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首先,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其次,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服务贸易涉及诸多部门,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
另外如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有选择的实施服务业对外开放等都是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长远来说,提高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改善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状况的根本举措是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从本质上说,现代服务贸易是以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为制高点的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一]李杏谢正勤: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江苏商论,
[二]饶友玲:《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产业特征.与贸易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三]王仁曾: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二零零二,(四)
[四]程大中:《服务就业与服务贸易出口》,载《世界经济》,二零零零(一一),四九页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九篇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一零篇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简介
世界贸易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变得比以往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伴随着这股潮流,全球经济一体化急聚发展,而原关贸总协定所未能规范的国际投资领域一时间受到举世瞩目。在此情势下,大多数原关贸总协定成员认为启动新一轮谈判以图加强和扩展该多边贸易体系已迫在眉睫。于是一场划时代的贸易对话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八日在乌拉圭拉开帷幕。历时七年之久,经过各种利益集团的不同较量、讨价还价以及相互妥协,遂产生了世人称之为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之一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二)一般原理
一.范围与定义
总协定覆盖的国际服务贸易:
A“跨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例如外贸海运;
B“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如境外旅游;
C“商业存再commercialpresence”比如某外资银行在他国成立分行并开展业务;
D“自然人流动”例如,英国律师在香港提供法律服务。
二.机构与运行机制
服务贸易理事会(TheCouncilofTradeinServices)。服务贸易理事会实质上是总协定的行政管理机构,它行使总协定及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为其设置的诸项功能。此外,理事会必须审查被赋予(连续行使)超过五年以上的任何例外,并决定产生这种例外的基础是否有效存在。
争端解决机制与决议执行机制DisputeSettlementandEnforcement。本协定在处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时,仍沿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UnderstandingonRulesandProceduresGoverningtheSettlementofDisputes-DSU)所采用的程序与规则。[一](三)普遍义务与准则
一.最惠国待遇TheMostFavourNation-MFN
最惠国待遇是服务贸易总协定中一项中心原则,它实质上是一项义务-即一国给予另一国及其公民的待遇不得低于(现在或将来)它给予/可能给予第三国及其公民的待遇。然而,这项普遍义务不适用于成员国在签订本协定时所作的保留与例外。[二]二.透明度原则Transparency
每一个成员国必须公布其与服务贸易有关的所有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其参加的国际协定。但是,机密信息、披露将导致阻碍法律执行的信息、与公共利益相违背的信息以及使合法的商业利益受到损害的信息不在此限。
三.经济一体化EconomicIntegration四.国内规章DomesticRegulations
五.相互承认Recognition
鼓励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教育学历、资历、行业标准、许可证、资质证书以及相关协定。
六.支付与划拨PaymentandTransfers
七.政府采购GovernmentProcurement
几乎所有的国家使用其公共资金引导和发展产业尤其是国防和科研。此外,政府开支已成为创造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服务贸易总协定提请各成员国迅速将这一领域框架协议纳入多边贸易机制,希望在随后的各轮谈判中尽快达成一致协议。
八.一般例外GeneralExceptions
总协定对环保、人类健康和国防安全等“例外”做出解释。
九.补贴Subsidies
尽管世贸组织设专章(即以“补贴及抵消措施议定书”)将补贴问题纳入其一体化的管理,但服务贸易尚不适用该议定书。
(四)具体承诺
一.市场准入MarketAccess
乌拉圭回合就市场准入问题促成了一项初步对等的妥协方案。
二.国民待遇NationalTreatment
国民待遇是仅次于市场准入的重要义务。当一国制定其产业政策时,依照本协定它有义务将给予其国内服务和服务供应商同等的(没必要是完全一致)待遇扩大至其它成员国。
(五)有关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部长会议决定
部长会议决定旨在清理一系列(WTO协议生效前)未完成的工作。部长会议有关金融服务的决定结果是达成一份称之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五议定书》的文件;有关电信服务领域则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四议定书》。此外就专业服务ProfessionalServices、船舶运输、自然人的流动、服务贸易总协定内部机构安排、争端解决程序以及服务贸易与环境保护等达成部长会议决定。
(六)对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简要评价
服务的种类包罗万象,而服务几乎囊括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全部要素:资本流动、信息、技术与人员。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紧急稳定增长的压力。确保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似乎毫无争议也颇为直接:即在增加就业的同时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众所周知,服务业不但直接吸纳了大量的服就业人口还会在境内外间接得创造许多的就业机会。此外,随着服务水准的提高,人人均可从中受益。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不但符合多边贸易机制的利益,更是世界经济的根本潮流。[三]无可置疑,基于这种对竞争地位混合式的妥协性质,服务贸易总协定不可避免得存在结构性不足。例如,该总协定第二部分有关水平义务与纪律的规定被附加上不少的条件与限制。附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连同自选式的例外,很可能剥夺某些成员国应享有的(贸易)自由化利益,而使另一部分成员成为规则的特权阶层。美国在金融领域武断且自行其是地罗列最惠国待遇例外就是最好的例证。其所持的态度颇为强硬:它可以灵活得评估其它成员国服务供应商的申请,并在对等的基础上(即美国企业可在对方市场享受的待遇条件)做出申请人能否进入美国市场的结论。[四]对服务贸易总协定持批评态度较多的方面还集中在其第十九章的规定上。因为它允许“针对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它们开放新的部门、放宽某些交易、按照它们的发展水平逐步扩大市场准入以及当外国投资进入它们市场的条件成熟时,附加旨在促进它们参与世界经济的条件等方面采取‘适当’的灵活性。”这一点被认为赋予了发展中国家实质性特权,成为它们限制可能提供的开放措施的最有利屏障。[五]中国有句古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历史上看,被称之为无烟工业的服务贸易曾经一度,受各国非贸易壁垒的严重制约,这种壁垒往往也是无形的。许许多多的努力,如统一或规范有关服务贸易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均以失败告终。即便是广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九八零年维也那国际销售合同公约》也未能将服务贸易涵括在内。[六]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诞生使世界范围的自由化浪潮为之一振。它首开先河,为解放限制服务贸易的政府性措施而引入一套国际化的机制,使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约束自律。其潜在的影响在于:它为提高服务产业的运作效能、增加出口及和平解决争端,建立起一整套可预测的和以规则为导向的机制。[七]例如,依照金融服务的临时协议,所有成员国已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将它们的新承诺扩大到其它成员国。就连被称之为“规则的玩弄者”的美国,虽在谈判之初始终不愿做出最惠国待遇的承诺。最终,它还是采取积极态度重新考虑其广受批评相关贸易政策。
此外,针对透明度和垄断,该总协定既包括了一般性亦包括了附条件的义务条款;而针对支付与划拨及国内规范,仅规定了附条件的义务。这些均显示了总协定的灵活性。进一步讲,大量未完工的附件、部长级会议决定以及持续进行的谈判,似乎展示了总协定在服务贸易领域,不断增强的逐步和有效得消除歧视性和违反公平竞争的信誉度与能力。
作为一项框架性协议,总协定仅仅是最终使国际服务贸易迈向全面自由化的万里征程的第一步。伴随着服务产业近年来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总协定已成功得让全世界认识到其本身的价值。在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对总协定的深远影响持怀疑态度的作法,必将被证明是不可取的。总而言之,无论总协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与不足,它都是一次对全球贸易(含无形贸易)划时代得解放。[八]二十一世纪之初,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缓。面对金融和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倒退回保护主义、放弃对外开放与增加贸易机会、放弃经济改革的作法只能适得其反。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得扩大和加强经济合作,任何一个国家才能从一体化的经济中受益。
二、中国加入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问题
(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程序问题
Marrakesh《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二条二款规定:“附件所含协议及相关法律文件,……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全体成员国均有约束力。”它隐含着,任何一方申请加入服务贸易总协定,必须首先成为WTO成员国。按照WTO的组织机构,总理事会依照上述《议定书》第十二条之规定,负责审查申请方的申请。第十二条,作为WTO准入规范,范围不够宽广且在精确的操作性程序缺方面缺乏细致的规定。这种局限性使WTO对形形申请方敞开大门,也造就WTO多元化的特征……若某个申请方是一个可观的经济大国,这意味着它迅速给它的贸易伙伴提供无数的商机。因此,必然吸引众多的WTO成员直接参与谈判-其后果是使谈判变得更为复杂和冗长。在某种意义上,WTO准入谈判的申请方与感兴趣成员国,就贸易妥协和期望的体制改革等问题上的讨价还价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因此,以最后的加入议定书方式达成退让的机率,大小国家均等。虽然WTO本身以法理清晰和可预见性等原则作为其基石,但中国的加入过程却遵循了一条疲劳性谈判的不平坦道路。
(二)中国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问题[九]
一.我国的法律渊源
在我国对法律渊源的理解,一般指效力意义上的渊源,主要是各种制定法。也就是说,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实际存在着多个机关行使立法权的情况,即中国国内法律、法规、规章依它们的制定机关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等级效力。
二.国内法律渊源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定案依据的等级效力
我国各级法院必须遵守基本法、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可援引_各部门及各委员会、省、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_及政府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及规章均有不同的等级效力:除宪法外,全国_制定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此为全国_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_制定的行政法规、省、市_制定的地方法规和_各部门各委员会制定的行政规章,最后为地方_及政府制定的规章。
这种等级序列意味着处于低一级规章或法规若与高一级的法规或法律相抵触,即没有法律效力。例如,省、市_制定的地方法规,只有与全国_和_制定的法律、法规不相抵触才具有约束力。
就我国的法律系统而言,采纳高一级别法律规范的机关,有权识别该规范与低级别的规范之间的冲突,并进而宣布该低级别规范无效。换句话说,全国_有权修改和废止全国_常务委员会作出的不当决议;全国_常务委员会则有权废止_制定的行政法规以及省、直辖市、自治区_和政府机关颁布的地方法规;_有权废止其下属的各部门、各委员会及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依此类推等等。但任何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即便发现对于一个法律问题同时存在相互抵触的两个以上的不同级别的法律规范,也无权修改和废止低级别的法律规范。进一步说,依照我国《立法法》,法院无权提出动议制定、修改、或废止任何一部法律,因此它几乎不可能引用法律条文要求有权机关进行适当的修正。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在我国的法律地位。我国宪法对此尚属空白。但考虑到统一适用法律的需要,全国_常务委员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在审理有关的案件当中解释法律和法令。从以往的司法实践看,最高人民法院对此的理解是,它有权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就有关案件适用法律和法规,具体做出对各级法院有约束力的指令。因而在事实上,基于这种普遍的约束力,使它的各相指令享有了与法律、法规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我国批准和认可国际条约的法律与实践
我国宪法第八九条第九项规定“_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该法第六四条第一四项则规定“全国_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的权力”。而依照我国一九九零年《缔结条约程序法》,第七条第四项“条约和重要协定”系指,与我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条约和协定。理论上讲,我国宪法隐含着“不重要”的国际协定无须全国_常务委员会批准。事实上,《缔结条约程序法》第八条“其它法律文件需经_审核和通过。故从宪法角度出发,全国_常务委员会存在着拒绝批准某项条约或重要协定的可能性。
实践中,基于政治架构和权利运作的需要,谈判加入继而批准某项条约或重要协定往往是由中央最高领导层实质决策的。透过缔结和批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的整个过程,不难得出这样一种推论,若以_的名义缔结某项条约或重要协定,全国_常务委员会实质上不会行使其否决批准权,至少迄今尚无这样的先例。
四.条约作为法律渊源在我国国内法的地位
鉴于国际条约对于国家如何履行其条约义务并未形成统一的确定的规则,除非某项条约另有约定,它的履行和实施就取决于各缔约国的法律传统和宪法体制。换句话说,一项按正规程序缔结和批准的国际条约对各缔约方均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条约必然成为某缔约国法律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各国的实践在理论上大体可归结为“一元论”和“二元论”。前者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并非两种彼此独立的法律,而是同一法律体系的不同组成部分。且传统意义上的一元论者主张国内法律规范是从国际法派生出来的,因此国际法可以自动成为国内法的一部分并且在效力上高于国内法。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是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后者则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国际法所调整的仅限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为国家创设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而国内法所调整的是本_力管辖之下的法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因双方之间不存在彼此隶属关系,国际条约必须借助于国内法才能在国内层面发生效力,必须在转化为国内法之后才能得到适用,换句话说,对条约当事国来说可适用的是该国实施国际条约的法律,而非国际条约本身。奉行二元论的主要是英美法系国家。
理论上讲,很难确定我国是属于“一元论”或“二元论”系统。实践上,我国在条约适用方面并未采取统一的或单一的模式。首先,我国宪法对条约的法律地位及适用问题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迄今也尚未确立一般性原则。从我国历次宪法的情况来看,宪法虽然也涉及条约事项,但基本上限于缔约程序方面,而未明确条约在国内法中应如何适用。一九九零年《缔结条约程序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条约问题作了调整,但仍仅限于条约的缔结和国内审批程序而未涉及条约在国内的实施问题。其次,我国立法实践中有多种不同的条约实施方式:一)将条约转化为国内法律,在加入时制定专项法律,将条约的内容和原则在国内法中加以直接规定,或者虽不直接提及条约的规定,但在国内相关立法中体现条约的原则精神以实施国际条约。一九九二年,全国_依照我国加入的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而制定的《_妇女权益保障法》即是很好的立法例。二)不具体规定条约的内容,而是在立法中确立处理条约与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一般是明确国内法律与条约有不同规定的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例如,《_民法通则》第一四二条第二款、《_民事诉讼法》第二三八条均规定:“_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_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_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在国际条约规定不允许有保留条款的前提下,国际条约是否应毫无保留得加以适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规定有限制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体系中之效用的嫌疑。因为,它们暗示只有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才考虑适用前者。这无疑会使WTO成员对我国履行加入承诺的诚信度,打上一个不大不小的问好。
五.法律、法规的统一性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在一些政策制定程序、法律体系和一些经济贸易、金融政策制度缺乏透明度,加之有些法规和政策在各地执行时不统一,已经给国内外的投资者造成很大的疑虑。因利益驱使,而导致的一些地方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表现出来的严重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更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之一。中国加入WTO后,会有更多的外国投资、外国服务进入中国市场,如果地方保护主义仍不解决,我国按WTO原则所做一系列承诺就会受到破坏,很有可能引发国家间的无休止的贸易争端。
WTO法无论在性质和内容上都与一般国际条约明显不同,这样一种国际协议在我国如何履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无可置疑,对于WTO这样一个内容广泛以及经济贸易利益重要的协定,使得及时制定相应法律成为各国共同的必要选择。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WTO多边贸易机制的有效合作。要取得其他贸易伙伴的信赖,除了用实际行动在经济领域展示我们扩大开放的诚意,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必将有助于使我们的理念获得世界广泛的认同。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实务问题
作为一名WTO成员,它必须保证接受WTO/GATS的全部条款而无所保留。它还必须确保,其本国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符合WTO/GATS项下的一揽子义务。这项义务发达国家须在WTO协议生效立后即执行;发展中国家五年内执行;最不发达国家一零年内执行。
一.中国的谈判地位问题
服务贸易总协定包含了不少对发展中国家相对优惠的内容。因为在谈判之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它们的服务贸易产业十分脆弱无法与发达国家成员公平竞争,故而极不情愿加入到乌拉圭回合构筑起来的服务贸易大家庭。发展中国家的另一重忧虑聚焦于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可能给其本国脆弱的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仔细权衡入关后可能获得的巨大经济、政治利益;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将会认可,它们为促进本国发展目标而制定和执行新的措施的特殊的经济权利与需要,最终都在协议上签了字。作为相互妥协的结果,总协定一方面许可给予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不同的甚至是优惠待遇及最低限度的承诺,以鼓励它们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提高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总协定敦促发达成员建立相关机制以资助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它们市场时获得与服务有关的信息、商业与技术帮助、注册登记、认可和获得专业资格证书。[一零]例如,在其第四、五、十五、十九章等等,总协定提请将特殊的照顾和特别的灵活性赋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以便它们加快逐步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但是,发展中国家也被期望采取积极和有效的措施充分得开放本国市场,以便在不久的将来使它们权利与义务逐渐趋于对等。
谈判之初,中国以何种身份(即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加入GATT/WTO(GATS),成为中外各方争执的法律焦点问题之一。虽然中国主张它日渐趋向市场经济(而大多数成员国并不认同这一点),但无可否认,中国经济在服务产业领域的开放程度较总协定的基本要求有明显的差距。不仅如此,中国的谈判对手们将中国视为极具潜在威胁的竞争者。大多数成员-发达国家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极力反对给予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地位;中国则据理力争要求对方充分考虑其承担一揽子义务与国内支持的承受能力问题。因为放弃这个“底线”,意味着中国在入关后立即承担起发达国家的义务,而不是像发展中国家那样有五年的过渡期。通常,所有的WTO成员无一例外要求一个申请方确保:统一国内贸易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取消所谓的不平等交易规则;公示其重要的对公平竞争可能产生影响的商业和司法文件以及采取其它的“透明”措施。换句话说,中国显然不能这排斥些服务贸易领域基本的义务。作为一个在上国际贸易领域上升的经济大国,中国自然会被期望承担超过其以往的义务。谈判往往是不同利益相互较量与妥协的结果。因此,中国的入关谈判可能需要突破GATT/WTO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义框架限制。举例说明,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似乎难以接受除广泛得使用“逐步推广”[一一]以外的其它改革措施-尽管这样做,WTO成员依照长期形成的有关经济调整的国际贸易政策,会理解为“不公平”。任何一方必须共同面对这样一件事实:中国二十多年来养活着世界一/四的人口,这种处境在二一‘世纪的前半叶不会有太大的改观。扣除中国官方公布的“下岗”[一二](即失业)数字,任何来自外部世界对其稚嫩服务产业-创造新型就业的主要源泉的冲击,都会给其相对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甚至引发一场残酷的灾难。不给予这种“逐步推广”,中国内部现存的和未来的抵制势力会愈演愈烈,这种事态与各方达成协议的期望背道而驰。故而谈判的两方势必做出相当的退让。从另一种角度看,中国的社会机构尚处于剧烈得调整当中,企望它们(的运作)在入关之始就符合WTO的通行标准或许极不现实。相反,不经过充分计划而顿开国门(即开放商品和服务贸易),很难不引起恐慌;很难让各方取得预期的利益。[一三]简而言之,为铺平达成最终协议的道路,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监管能力的现实可能性。除了经济因素,“”亦是不可忽略的环节之一。历史的原因使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实质上形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关税区。但政治上,_迄今是全世界公认的代表“大中国”(含香港、澳门、台湾)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历来仅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出于国际法尊重国家以及兼顾这种复杂的政治现实,只有在中国大陆首先加入后,WTO才能接纳中国台湾以一个特别关税区的身份加入该组织。经济上,中国台湾长期以来早已是世界经济及世界市场重要一分子。尤其是自一九九二年以来,大陆与台湾双双晋升全球贸易排行榜的前十位。因此,缺乏大陆与台湾的共同参与,WTO的广泛使命就难以实现。
进一步说,中国的入世谈判不单纯是中国本身重要,因为针对中国这一特例而形成的原则,为今后可能进行的俄罗斯及其它前独联体国家的类似谈判活动设定一项先例,也必将对WTO框架下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事项(例如国营贸易)进行相应的修改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四]二.中国的国内法律、法规与总协定不符之处需要修正的问题
若中国成功得劝说总协定成员国接受其发展中国家的角色,那么直接影响中国入世的第二个法律实务问题则聚焦于,中国能否消除其现存的对服务贸易不公平限制。中国入世前,外资在华获许经营的服务行业的持股比例一直被中国法律限制在四九%(例如一九九零年《中外合资经营法》及其实施细则)。此外,当地成分要求、外汇收支平衡条款、出口业绩要求、以及合资企业的经营计划必须备案审查等,在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屡见不鲜。因为不能以人民币进行业务结算以及不能参与面向公众业务[一五],外资可以经营的范围仅仅边际性的,实质上被限制于以外币结算向外资企业提供服务。因此,消除与服务产业的国际规范不相符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是中国加入服务贸易总协定不可回避的一步。
这一点上,总协定反复强调:“每一个成员必需保持或尽速建立独立行使职权的司法、仲裁或行政裁决机构。应任何一个受影响的服务供应商请求,这些机构应尽快审查(被投诉的)影响服务贸易的行政决定。必要情况下,责成加害方对受损方进行公正、适当的补偿。”[一六]修改这些不符点,目前中国仍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
中国的现行《宪法》对国际条约(如WTO协议)在其内国司法系统的法律地位未予以规定。而中央和地方的不少机构享有实际意义上的立法权;甚至法院无权废除相互矛盾的法律,也无权废止与法律相违背的行政性法规、规章。[一七]针对中国如何在其国内法律领域兑现WTO协议,WTO成员绝对会要求中国进行大范围的司法体制改革。这样一来,难免牵涉到另一个复杂问题-因为,有时很难明确区分那些是经济问题那些是政治问题。其后果往往造成,阻碍了各方在《争端解决机制》的框架范围平息争议。
三、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为执行服务贸易总协定所作的准备
普遍认为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在经营的本地化问题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前者往往通过投资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和雇用当地人员,将母公司先进的国际标准和经营方式引入宗主国。由于竞争带动资金、技术及管理的升级换代,服务产业不断向分工的纵深发展。这种趋势在扩大了就业的同时,反而将服务成本降低,最终使接受服务的消费者获益。中国的二零多年改革开放,已经使广大民众品尝到商品贸易领域自由竞争的丰硕成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自然要将目光转向服务贸易领域。如同前者在开放之初要经历的阵痛一样,后者一定会在兑变中获得新生。这种求变既是普通民众的呼声,是那些真正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商家的呼声,又符合现政府倡导的和平、稳定及发展的大局观。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_在入世谈判中所显示的决心与诚意是不容置疑的。
中国加入WTO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履行承诺。_根据所做出的承诺在一些重要的服务贸易部门颁布了新的审批外资进入中国的法规和条例,包括:《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条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_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_国际海运条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_修改<旅行社管理条例>的决定》等。对于以上的法规,_各部门还将根据需要制定实施细则,以便使这些法规更具操作性。此外,还有一些法规正在积极制定之中,如《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审批规则》,其中《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审批规则》还在网上公开征求了公众意见。以上法规在完成有关程序后将尽快公布。
四、结束语
成功得加入《服务贸易总协定》,使中国得以重新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重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这些都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利用服务贸易创造就业的特征,将大多数农村和城镇剩余劳动力转化到服务产业,既是中国实现稳定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也是其成为区域性乃至全球贸易大国的必经之路。这种成功的转化离不开明确的司法保障和一系列有效的财产权保证,更应增强法治体系加大透明度和监管力度。总之,中国未来面临着沉重的任务和艰巨的考验。一旦抓住机遇,中国一定会履行她向自己的人民以及世界许下的诺言。一八即便这一进程是缓慢的。
正如WTO总干事莫尔先生评论的那样: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一一篇
第一,“一带一路”服务贸易总体合作成效显著。自二零一三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领域合作进入新阶段。目前,我国已同“一带一路”沿线一三个国家建立自贸区,包括东盟一零国、巴基斯坦、格鲁吉亚和马尔代夫;同时,正在与一零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建自贸区,包括海合会六国、印度、斯里兰卡、以色列、摩尔多瓦,并与尼泊尔、孟加拉国、蒙古国、巴勒斯坦等四国进行自贸区联合可研。
二零一七年我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口总计亿美元,同比增长,占我国服务进口总额的。前十大进口国家为新加坡、泰国、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和伊朗。我国自排名前十的“一带一路”国家服务进口总计亿美元,占我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口总额的。
第二,“一带一路”服务贸易重点领域亮点纷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合作仍以传统的旅游、运输、建筑三大类为主,二零一七年占比为。“民心相通”带动旅游服务贸易快速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年吸引中国游客超过二五零零万,我国已经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最大客源国。中国游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消费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了民间交流和经贸合作。
在对外承包工程和重大援助项目的带动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筑服务贸易合作成效突出,中国建筑企业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服务、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的新兴领域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三,“一带一路”国际竞争新优势明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起步阶段,对于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都有强大需求。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服务贸易可以在服务业国际分工中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和装备合作,为我国服务贸易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服务贸易,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应积极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外包,支持有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扩大商机,在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领域加快扩展市场,不断扩大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市场。
第四,我国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二零一八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国内层面上,我国目前已设立一四个自贸试验区(FTZs),采取诸多措施在大力推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这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二零一六年,_批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方案》,在上海、天津、海南等一五个省份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自二零一八年七月一日起,_发布《同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的批复》,在北京等一七个地区深化服务贸易发展。
同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出口的重大举措,加大了对重点新兴服务出口的支持和引导,极大地激发了服务出口潜力。例如,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服务贸易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等。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新兴领域已经超越传统领域,成为推动我国服务出口增长的主引擎。此外,随着《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等深入实施,这些国家已成为我国服务出口新的增长点。
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国要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为新契机,消除服务贸易壁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有效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用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一二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中国经济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跟着提高了,面对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对手,对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使我国快速地与国际接轨,让我国的经济腾飞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而我们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也就更加必要了。因此,学校特意为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这学期开设了一星期的国际贸易实训周,让我们更好的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总结 第一三篇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