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第一篇
四种特殊情况,分别在销售或进口货物、销售电信服务、销售现代服务、销售无形资产中。
(一)销售或进口货物
第一,农产品。
农产品仅限于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初级产品就是没有加工或粗略加工的产品。
常见的初级农产品(税率九%)和容易混淆的非初级农产品(税率一三%):
第二,食用植物油。
常见的按税率九%征税的食用植物油和按税率一三%征税的容易混淆的货物:
第三,农机。
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第二篇
目标是希望达成的,结果是实际做到的,回顾完目标之后,就应该进行结果比对。将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找到实际的结果和希望的目标之间的差别。
结果与目标的比对,有五种可能产生的情况:① 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情况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② 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还要好;③ 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要差;④ 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进来的;⑤ 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结果中却没有该项目的完成情况,结果为 零。
这也可以视为结果不如目标,但是这种结果与目标的差距,是根本没有行动,与那种行动了然后没有达到期望值还不一样,所以单列。
我们可以用表 一 来清晰地说明对比的思路。
表 一结果与目标比对表
「新增」表示目标中没有的项目,表述为目标为 零,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调整,因此有了结果。「消失」表示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调整,没有去做该项目,表述为结果为 零。「=」、「>」、「<」分别表示结果和目标相同、结果好于目标和结果不如目标。
比如一个保险业务员去跟自己的客户见面,本来是想销售养老保险和大病保险。见面沟通后,客户购买了大病保险,并且为自己的子女购买了教育保险,而且大病保险的额度比原来想的高一倍。在这里,养老保险就是消失的项目,子女教育保险就是新增的项目,而大病保险,是一个超额完成的项目(见表 二)。
表 二保险业务结果与目标对比
通过这样一个对比表格,复盘参与人员就能很直接清晰地了解初始的想法和最后的结果,一目了然地把握整个事情的「入口」和「出口」,知道哪些方面是意外情况,哪些方面是自己想要特别关注的,这样就能够预先设定自己的关注重点,从而在听叙述人叙述事件过程的时候做到「心里有数」。
结果除了与目标进行比对外,如果有可能,还应该与「行业」平均完成情况进行比对,这样不但可以知道结果在行业中的位置,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当初的目标是否合适。如果一家公司将销售增长率目标设定为 三零%,但是行业平均增长是 五零%(可以假定为行业本身增长率为 五零%),则即使达到了目标,也不是成功而是失败,因为连行业增长率都没有追上,相对而言,公司是在失去市场份额。
结果比对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重点不是关注差距有多大,而是要在出现差距的地方。试着去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结果比对,也应该像「回顾目标」那样展示出来,让复盘参与人员随时随意可见。
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第三篇
以上是一般纳税人常见的一三%、九%、六%三档税率,另外还有一个零税率。零税率主要是鼓励出口,主要有以下几点使用零税率:
(一)出口货物。
(二)境内单位和个人提供跨境销售服务和销售无形资产:国际运输服务、航天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特定服务。其中:
国际运输服务,就是除了国内运输服务外的其他运输服务,包括境内到境外、境外到境内、境外到境外。
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特定服务(了解即可),包括研发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设计服务、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服务、软件服务、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信息系统服务、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转让技术。
(三)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与香港、澳门、台湾有关的应税行为,一般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小结一下,根据征税范围内各类事项总结适用的税率:
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第四篇
复盘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
目标给我们指引,让我们知道要往哪里努力。目标也是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通过将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我们就知道,一件事情,我们是成功还是失败。不明确目标,大家就不知道该向何处使劲。
在复盘的开始进行目标回顾,就是让参与复盘的人心里都有了一面旗帜,知道自己要讨论什么,如何评判。
目标有质和量的属性。相对于质来说,目标要更加强调量的属性,比如说,新产品要占据的市场份额,全年销售增长率,利润率达到多少等。在强调量的属性的时候,质的属性也就已经包含其中了。
比如一个高三学生,他的目标是要考进大学,这是一个质的标准,如果他的目标是考进北大、清华,这是一个量的标准:全国前两位的最好大学。而这个目标的量的标准(前两位最好的大学),同时也就定义了这个目标的质的标准(大学而且是顶级大学)。
在回顾目标的时候,要确定所说的目标是自己做事时真正希望达成的目标。当一个目标被叙述的时候,要多问几个问题:这是自己当时要的吗?这是客户要的吗?这是最终的目标吗?会不会是用手段替代了目标?
能不能解读出什么是真正的目标,这是一个人职业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比如,一家公司的老板让他的秘书去给他买张当天下午或者晚上的机票,因为第二天自己要到客户公司做培训。如果秘书将目标放在买机票上,她可能做的是咨询代理售票点是否有当天的机票,如果有就买上,如果没有,就汇报说没有。如果只是做到这个程度,这个秘书的工作肯定是不称职的。
这里的真正目标不是买机票,而是准时到客户公司做培训。坐飞机去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老板顺带提及的手段。除了机票,还可以有火车、长途客车,甚至最后没办法还可以开车。一个称职秘书的做法是,要确保老板明天能够准时出现在客户公司做培训。
因此,她要做的是,看哪种手段方便有效就选择哪种。比如坐飞机去可能需要当天晚上客户派人接送,这就要求跟客户公司接洽好,别弄成老板飞到对方的地方,茫然四顾无人接洽,还有住宿问题,也需要沟通。火车票则可能晚上睡一觉就到了,时间还可控和有保障。如果没有任何一种手段能够保障老板明天准时到达,就得跟老板汇报,然后提出建议,是否跟客户沟通改时间。这才是真正知道目标是什么。[一]
将手段当做目标或者是替代目标,是我们常见的错误。
回顾目标的时候,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技巧可以注意加以利用,那就是将目标展示出来。所谓将目标展示出来,就是将目标一直很清晰明确地在某一个地方写出来,每一个参加复盘的人都能够看到,而且很轻易就能看到。这可以是写在白板上,也可以是投影在屏幕上。
将目标展示出来,应该要在显眼的地方展示。这样可以在复盘的过程中时时回到目标,不会中途忘记了目标,也不会偏离目标,保证复盘的方向始终是正确的。
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第五篇
回顾了目标,比对了结果,接下来要做的,不是去进行分析,而是要进行「叙述过程」这一步。如果在「结果比对」之后就进行分析,不管是自我剖析还是众人设问,都缺乏一个共享的「背景知识」。这一方面让自我剖析失去了共同思考的基础,将自我剖析变成了另一种的信息传达;另一方面也让复盘的参与人员不知道如何设问,或者问出的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信息类问题。
过程叙述,目的是让所有的复盘参与人员都知道事件的过程,了解做的事情,知道细节,拥有共同的共享知识。这样,大家可以在相同的意义上讨论概念和问题。面对自我剖析得出的原因和结论,大家有可以判断的依据。在设问的时候,也可以更加深入,而不是停留在信息层面,节约时间和精力。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保证信息的客观、真实、细节、全面和完整。也就是说,叙述过程传达给复盘参与人的信息,必须尽可能和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一致,也必须尽可能和自己做事时候的过程一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推荐「照本宣科」的方法。
「照本宣科」在很多人看来是个贬义词,如果我们说一个演讲者照本宣科,那就是在说他能力不行,只能照着本子念,不能像那些有能力的人一样,脱离文稿口若悬河。但是在复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忍受自己虚荣心的冲动和别人可能投来的鄙夷眼光,还是要照本宣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叙述过程中信息不出错或者少出错。
照本宣科的关键,除了要照着本子说之外,还在于要有一个「本」。
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第六篇
销售服务的前四类:交通运输、邮电、电信、建筑(可以简称为“交邮电建”,邮谐音由,交由电建理解为交给中国电建公司来建设),使用的税率是九%。
销售服务的剩余三类:金融、现代、生活,使用的税率是六%。
最后还有两类单独的销售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单独记忆。其中,销售无形资产,使用的税率是六%。
从上到下看,销售或进口货物和销售劳务、销售服务的前四类交邮电建、销售服务的后三类和销售无形资产,税率依次降低:一三%、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