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合同范本 预防职业暴露活动总结(全文)

预防职业暴露活动总结(全文)

预防职业暴露活动总结 第一篇立即将职业暴露护士安置到相对独立的区域。护士立即上报护士长,护士长上报感控科主任,对患者采取核酸快检,尽早报告结果,经确诊患者为非新冠病例,呼吸道暴露人员初检、复诊核酸为阴。

预防职业暴露活动总结

预防职业暴露活动总结 第一篇

立即将职业暴露护士安置到相对独立的区域。护士立即上报护士长,护士长上报感控科主任,对患者采取核酸快检,尽早报告结果,经确诊患者为非新冠病例,呼吸道暴露人员初检、复诊核酸为阴性。感控科评估暴露风险,预警解除。

过此次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了我院呼吸道暴露的应急处置流程,增强了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防护能力,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医护人员职业安全,为我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夯实了基础。

预防职业暴露活动总结 第二篇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血源性疾病;新护士;防护措施

我院为全军唯一一所传染病医院,目前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且我国是病毒性肝炎乙型的高发区,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血源性疾病的危害。我院CSSD于二零一零年开始实施集中管理模式,负责所有科室重复使用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因此供应室是污染物品的集中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院的快速发展,CSSD吸收了大批新毕业护士,新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淡薄,为了提高新护士的防护意识,保护其身心健康,减少职业暴露,我院针对血源性疾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 感染原及感染途径

血源性病原体 最常见及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在传染病医院此类患者占院总患者的八五%以上,CSSD回收的器械不可避免的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它分泌物所污染。而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职业因素[一]。

感染途径 锐器伤结合病原微生物侵入,是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重要途径。CSSD护士在对污染器械、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装配及包装过程中,有可能被针头、刀片、锐利器械等损伤皮肤或粘膜致感染而造成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

二 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原因分析

新护士的角色转变不到位 新护士刚从学校毕业,还不能马上适应由学生的身份到医院护士身份的转变。

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 新护士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学校不注重CSSD的实习阶段,安排时间短,甚至不安排。

自我防范意识淡薄 新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欠缺,自我防护认识不足,还有部分人员虽然能认识污染器械损伤造成的不良后果,但心存侥幸,认为一次、二次不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图省事不使用防护用品或不按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缺乏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程序 缺乏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 医院感染控制部门不能及时给予相关支持;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致使感染发生率增加。

工作压力大,心里素质差 面临新的环境,工作量大,害怕不能胜任份内工作,情绪紧张,不能很好的按照工作流程要求操作,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三 职业防护措施

加强实习阶段的学习 学校及医院应重视实习护士在CSSD的学习,延长在CSSD的实习时间。使其在实习期间对CSSD的工作熟练,掌握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带教老师应给予实习生防护指导,检查实习生遵守安全操作及标准预防的情况:有无双手回套针帽,医疗锐器的使用和处置的方法是否正确。

加强岗前培训 培训教育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二]。新毕业护士初到医院,必须经过医院规范的职业防护岗前培训,包括理论和实操。培训内容: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有哪些,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常见血源性疾病传播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按要求穿戴手套、口罩、防护眼罩、防水隔离衣、面罩、防水鞋等防护用具。如:接触污染器械时必须配戴乳胶手套,穿戴隔离衣、口罩;用镊子夹取污染针头、刀片和锐利物,并放入锐器盒。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组织新护士学习培训标准预防相关知识,提高认识,树立标准预防观念,自觉执行相关制度及技术规范。标准预防是针对经血传播疾病的最有效防护措施。

制定锐器损伤应急预案 如果发生锐器损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出血,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行伤口的局部按压;冲洗完后,用消毒液,如七五%乙醇或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眼部粘膜,应使用洗眼装置清洗干净。并上报护理部,需进行药物阻断的应在二四小时内执行。

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医院在新护士入科前应进行查体,建立健康档案,注射乙肝疫苗以防感染,并定期体检。

CSSD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源性职业暴露是CSSD职业安全的重要问题,加强对新护士职业暴露的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加强职业防护,以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其身心健康,能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预防职业暴露活动总结 第三篇

【关键词】 医务人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职业暴露; 防护认知

截止二零一一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预计在七八万人,艾滋病防治工作成为我国卫生管理部门的重点关注问题[一]。医务人员作为防治艾滋病各个环节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常识及防护措施、为感染人群及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常识至关重要[二]。为分析某地区二零零八-二零一二年HIV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特此调查、分析、总结,并提出干预措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某地区二零零八-二零一二年二八例HIV职业暴露者作为调查对象,年龄一九~四八岁,平均(±)岁;工作时间零~三五年,平均(±)年。

调查方法

采用该地区的《HIV职业暴露情况评估报告》中的数据,对二八例研究对象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岗位、工作时间等一般工作情况及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安全操作培训。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二检验,P

二 结果

HIV职业暴露情况

HIV职业暴露者是否接受岗前培训情况

分析该地区HIV职业暴露人员中上岗前接受艾滋病安全操作培训率,护士全部接受培训(八/八),医生培训率为(七/一三),警察全部没有接受培训(零/四),其他人群培训率为(一/三)。比较近五年该地区HIV职业暴露人员岗前培训率,二零零八年、二零零九年、二零一零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二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 讨论

HIV职业暴露产生原因

预防职业暴露活动总结 第四篇

护士职业暴露是指护士由于职业关系意外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污染的锐器刺破皮肤从而可能导致感染或者损害健康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手术室护士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每天都得暴露在各种各样的的危险因素下,容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同时艾滋病正以每年四零%的速度增长,手术室护士正面临严重威胁,所以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提高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已成为医疗工作中一项重要的职业问题。通过一年对手术室护士人员职业暴露的调查,为职业安全防护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士四零人,均为女性,年龄二零~五三岁。学历:中专一零人,大专一八人,本科一二人。职称:护士一二人,护师一五人,主管护师一三人。从事手术室工作时间:一-五年一三人,五-一零年一五人,一零年以上一二人。

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匿名填写,了解职业暴露的种类及次数,护理人员对标准预防的实施情况以及防护措施的执行。

二 结果

标准预防率只,防护用品的使用率五零%,锐器伤的正确处理八零%。

三 暴露的原因及分析

意外损伤

八六%手术室护士有手术相关锐器刺伤的经历。其中手术刀片刺伤六次、手术缝针刺伤八次、注射器刺伤五次、手术器械刺伤一零次。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直接传递刀片、缝针;手术室护士术中频繁传递刀、剪、针、钩,术后处理器械等极易刺伤、割伤或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因此其职业危害发生率高于医院护士年人均次[一]。手术室护士还存在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污血贱到皮肤或眼睛,可怕的乙肝、丙肝、艾滋病传播最高,一次即可感染,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都增加了护理人员接触污染的机会。

物理因素

骨科手术的广泛开展,术中X光定位使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经常受到X射线的照射,防范不力,严重影各脏器功能,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甚至诱发肿瘤。作为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集中了各种监护、抢救设备及器械,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于此,如电动吸引器、生命监护仪、麻醉机、吸引器、电凝器、电钻等,外加空调声、麻醉报警声、骨科手术时骨锤敲击声、板锯的拉动声及仪器的移动声等。工作环境中的不良刺激严重干扰着肌体的正常代谢,使护士免疫力下降,大大的增加疾病感染的机会。激光手术的不良影响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

化学因素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报道环境污染特别是化学试剂的污染不断侵蚀人类的健康。作为密切接触酒精、碘伏、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乙醚、安氟醚、异氟醚等种类繁多化学试剂的手术室护士,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会引起过敏性皮炎、结膜炎。甲醛可以引起职业性哮喘,大量接触可以导致肺水肿、职业性皮炎,有大量资料报道,因甲醛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不少人患上了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而丧失生命。 转贴于

心理、生理因素

手术室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无规律性及手术要求高度注意力集中,加上人力资源不足,使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疲惫超负荷运转中,造成行动准确性下降,动作协调性差,思维判断失误,影响手术病人的安全

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创伤重、病情急、变化快,手术室护士要掌握手术病人的急救措施并进行手术的配合,必须争分夺秒投入工作,使她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急诊手术不分白昼,工作连续性强,生活极不规律,手术室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节奏快,病人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发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诸多因素导致身心疲劳,使得她们心理负担沉重。部份护士因长期高度精神紧张,导致月经失调、神经衰弱,工作倦怠。

四 应对措施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在手术室护士中,不同工龄,职称,学历的护士在对已知有血液性传播疾病的病人执行操作时没显著差异,而对未知的或未检出的病人高年资,高学历的护士比低职称,低学历的护士明显要执行得好。所以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应从医学院的学生做起,对年轻,经验少的护士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我国_《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指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室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蔽防护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危害性,最大限度的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护士在接触血液操作前应带好手套,有研究报道,发生针刺伤时手套能挡住五零%的血液进入伤口,这样能大大降低感染几率。围裙,护目镜能有效地遮挡血液体液的飞溅。分离刀片用钳子夹住,传递器械时应使用无菌弯盘。使用后的锐器如针头、刀片、缝针应丢进不可倒出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统一焚烧。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护士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规范各项操作,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相互学习,养成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真正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职业暴露。

加强医院管理部门的干预,每位手术室护士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每年体格检查一次,建立锐器伤报告制度,锐器伤处理流程,每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发生职业暴露的护士做好心理疏导,追踪其健康状况,发生感染及时治疗,努力将伤害降到最低。

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措施。有研究报道,受职业暴露后及时处理能降低八一%的HIV感染。可见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是降低职业危害的有效方法。发生暴露后应冷静,立即做如下处理,用流动水或肥皂水冲洗皮肤,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在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应当用消毒液如七五%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及时向院感科汇报登记,进一步化验检测处理,必要时请相关专家评估,指导预防用药,并加_露后心理辅导,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引起的心理伤害。

职业暴露是一项长期不容忽视的工作,每时每刻都在威胁护理人员的健康,医院应高度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引起的医院感染,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及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规范化管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关注自己的健康,明确危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预防的,应提高自我防范力度,遵守操作规程,提高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应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