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篇
一、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二+二+二=六,用乘法算就是:二×三=六或三×二=六.
二、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四+四+四=一二改写成乘法算式是四×三=一二或三×四=一二
四 × 三 = 一二或三 × 四 = 一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六×三=一八读作:“六乘三等于一八”。
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四×五表示五个四相加或四个五相加。
五、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六、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七、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八、在九的乘法口诀里,几乘九或九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一×九=一零—一 九×五=五零—五
九、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三+三+三+三+二=一四乘加:三×四+二=一四乘减:三×五-一=一四
一零、“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四和三相加是多少?用加法(四+三=七)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四个三相加是多少?(三+三+三+三=一二或三×四=一二或四×三=一二)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二和四相乘用二×四=八
二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二个八相乘用八×八=六四
一一、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四×二”既可以表示“四个二相加”,也可以表示“二个四相加”。
“五+五+五”写成乘法算式是(三×五=一五)或(五×三=一五),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三)个(五)相加
三×五=一五读作:三乘五等于一五. 五×三=一五读作:五乘三等于一五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二、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三、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四、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一、认识时间
(一)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二)钟面上有一二个大格,六零个小格,一个大格有五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三)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一时=六零分;
(四)半小时=三零分,一刻钟=一五分钟
(五)时间的读与写:如三:三零,可以读作三时三零分,也可以读作三点半;八时零五分应写作八:零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二)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三)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三时和九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用两个不同的数字(零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零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二、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三、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一、相同数位对齐;
二、从个位加起;
三、个位满一零向十位进一。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一、相同数位对齐;
二、从个位减起;
三、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一零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一、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三、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一、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二、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
三、末位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一、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二、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零”。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一、相同数位对齐;
二、从个位减起;
三、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一,在本位加一零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一、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二、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一、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二、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三、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一、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二、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三、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一、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二、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三、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十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一、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二、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三、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十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十四)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十五)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十六)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零再继续除。
(十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十八)解答应用题步骤
一、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二、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三、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十九)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一、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二、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三、解方程;
四、检验、写出答案。
(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一零零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多看例题好处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例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题或者习题,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学好数学方法
一、做好预习:
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
二、认真听课:
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记,指课堂笔记——记方法,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
三、认真解题:
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笔记本,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四、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篇
第一章————除法
一、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应用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
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三、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一)”,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一、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二、“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三、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指南针一头指着(),一头指着()。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四、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
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零零零零以内的数)
一、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二、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五,个位是二,其他的数位是零,它是()。
三、在八五三六中,八在()位上,表示()。五在()位上,表示()。三在()位上,表示()。六在()位上,表示()。
四、由三个千,五个一组成的数是(),由九个一,两个百和一个千组成的数是()。
五、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零”占位。
六、一零个十是(),一零个一百是(),一零个一千是(),一零零个一百是()。一零零零零里面有()个百,一零零零里面有()个十。
七、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八、比较大小时,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的,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从大到小用“>”,从小到大用“<”。
第四章————测量一、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零”;
二、一米=一零分米,一分米=一零厘米,一厘米=一零毫米,一米=一零零厘米,一分米=一零零毫米,一零零零米=一千米;
三、长度单位比较大小,首先要观察单位,换成统一的单位之后才能比较;
四、长度单位的加减法,米加米,分米加分米.......就是把相同的单位进行加减。
第五章————加与减一、口算整百加减整百时,想成几个百加减几个百,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也相同。
二、计算时要注意:(一)、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二)、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三)、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但是不要忘记退位时要减一;
三、在估算中,如果估算到百位,就看十位数是多少,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五,则百位进一,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零,如估算六七八,就变为七零零;
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五,则百位不变,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零,如估算六零七,就变为六零零;
四、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如:()+一五六=三六八(用三六八-一五六计算)二八零+()=七六零(用七六零-二八零计算)
五、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如:()-一五六=三六八(用一五六+三六八计算)
九八零-()=七六零(用九八零-七六零计算)
六、加法的验算方法:(一)交换加数的位置,看和是否相同,(二)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七、减法的验算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二)用减数加上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注意:运算时不要抄错数,也不要直接把验算结果抄上。
第六章————认识角一、每个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二条边组成;
二、按角的大小,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三、比较角的大小时要注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四、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五、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有二个锐角,二个钝角,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第七章————时、分、秒一、钟面上有一二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五个小格,一共有六零个小格;
二、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大格是五秒,走一圈是六零秒,就是一分钟;
三、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走一圈是六零分,也就是一小时;
四、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走一圈是一二小时;
五、时、分、秒相邻单位的进率是六零;
一时=六零分一分=六零秒六、比较时间,首先要观察,统一单位之后再比较大小。
七、时间的加减:分减分,时减时,当分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化成六零,再相加减;
第八章————统计一、记录并学会计算,谁多,谁少。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四篇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二、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三、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四、米和厘米的关系:一米=一零零厘米一零零厘米=一米
五、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零”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零”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六、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一(米)三零(厘米)
练习本宽一三(厘米)
铅笔长一七(厘米)
黑板长二(米)图钉长一(厘米)
一张床长二(米)一口井深三(米)
学校进行一零零(米)赛跑
教学楼高二五(米)宝宝身高八零(厘米)
跳绳长二(米)一棵树高三(米)
一把钥匙长五(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二四(厘米)
讲台高九零(厘米)
门高二(米)教室长一二(米)
筷子长二零(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一(米)
小朋友的头围四八厘米
爸爸的身高一米七五厘米或一七五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一二零厘米或一米二零厘米
第二单元一零零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一”。
四、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一、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一零再减。
三、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个位加一零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一再算。
四、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一、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二、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三、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一、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二、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三、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四、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角的初步认识
(一)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二)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三)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二、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二)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三)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四)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五)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三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四个直角。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五篇
准备课
一、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一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二、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位置
一、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二、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三、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总结
主动预习
预习的目的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看书。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
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当遇到不懂的难题时,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懂装懂,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听讲时尽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必要时做好笔记。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
单项式书写格式
一、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应省略乘。[五a]、[一六xy]等。
二、π是常数,因此也可以作为系数。它不是未知数。
三、若系数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四、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一或—一时,“一”通常省略不写,如[(—一)ab]写成[—ab]等。
五、在单项式中字母不可以做分母,分子可以。
六、单独的数“零”的系数是零,次数也是零。
七、常数的系数是它本身,次数为零。
八、如果是分数的多项式,那么他的系数就是他的分数常数,次数为最高次幂。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六篇
一、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注意:百分数是专门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的,表示两个数的比。
一、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一)联系: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二)区别: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表示倍比关系,还能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只可以是整数。
注意: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分母是一零零的分数并不是百分数,必须把分母写成“%”才是百分数,所以“分母是一零零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是错误的。“%”的两个零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一零零%,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一零零%,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一零零%。一般出粉率在七零%、八零%,出油率在三零%、四零%。
二、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一)百分数化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
(二)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三)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一零零的分数,然后再化简成最简分数。
(四)分数化百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
(五)小数化分数:把小数成分母是一零、一零零、一零零零等的分数再化简。
(六)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
二、百分数应用题
一、求常见的百分率,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甲-乙)÷甲
三、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单位“一”)×百分率
四、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一”)
五、折扣、打折的意义: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折扣、成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小数
八折=八成=十分之八=百分之八十=
八五折=八成五=十分之八点五=百分之八十五=
五折=五成=十分之五=百分之五十=半价
六、利率
(一)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二)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三)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五%
注:国债和教育储蓄的利息不纳税
七、百分数应用题型分类
(一)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甲÷乙)×一零零%=百分之几
(二)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一零零%
(三)求甲比乙少百分之几——(乙-甲)÷乙×一零零%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七篇
时分秒
一、钟面上有三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二、钟面上有(一二)个数字,(一二)个大格,(六零)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一)个大格,也就是(五)个小格。
三、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走一小格是( 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五)秒钟,走一小格是(一)秒钟。
四、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分针走一圈是(六零)分,也就是(一)小时。时针走一圈,分针要走(一二)圈。
五、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一)圈,秒针走一圈是(六零)秒,也就是(一)分钟。
六、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五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五秒钟)。
七、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三点整)、(九点整)。
八、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六零)
一时=六零分一分=六零秒
半时=三零分六零分=一时
六零秒=一分三零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整千数(记忆:一零个一千是一万)
二、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零或几个零,这个零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的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三、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零-四则用四舍法,如果是五-九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九九九,最小的三位数是一零零,最大的四位数是九九九九,最小的四位数是一零零零。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一。
五、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如果前一位是零,则再从前一位退一。
六、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零,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一到十位当一零后,还要从十位退一当一零,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九,而不是一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七、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一、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二、一厘米的长度里有(一零)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一)毫米。
三、一枚一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一毫米。
四、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零(关系式中有几个零,就添几个零);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零(关系式中有几个零,就去掉几个零)。
五、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零 )
①进率是一零:
一米=一零分米, 一分米=一零厘米,
一厘米=一零毫米, 一零分米=一米,
一零厘米=一分米, 一零毫米=一厘米,
②进率是一零零:
一米=一零零厘米, 一分米=一零零毫米,
一零零厘米=一米, 一零零毫米=一分米
③进率是一零零零:
一千米=一零零零米, 一公里==一零零零米,
一零零零米=一千米, 一零零零米=一公里
六、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三个零;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三个零。
七、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一零零零。
一吨=一零零零千克一千克=一零零零克
一零零零千克= 一吨一零零零克=一千克
倍的认识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四九七×七≈三五零零)
二、① 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② 一和任何不是零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三、因数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四、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五、(“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四边形
一、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二、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三、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四、正方形的特点:有四个直角,四条边相等。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六、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七、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八、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四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四,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二
长方形的长=周长÷二-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二-长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二、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三、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四、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一与分数相减:一可以看作是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同分子分母的分数。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八篇
一.奇偶性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二.位值原则
形如:abc=一零零a+一零b+c
三.数的整除特征:
整除数特征
二末尾是零、二、四、六、八
三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三的倍数
五末尾是零或五
九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九的倍数
一一奇数位上数字的和与偶数位上数字的和,两者之差是一一的倍数
四和二五末两位数是四(或二五)的倍数
八和一二五末三位数是八(或一二五)的倍数
七、一一、一三末三位数与前几位数的差是七(或一一或一三)的倍数
四.整除性质
①如果c|a、c|b,那么c|(ab)。
②如果bc|a,那么b|a,c|a。
③如果b|a,c|a,且(b,c)=一,那么bc|a。
④如果c|b,b|a,那么c|a.
⑤a个连续自然数中必恰有一个数能被a整除。
五.带余除法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b是整数(b≠零),那么一定有另外两个整数q和r,零≤r
当r=零时,我们称a能被b整除。
当r≠零时,我们称a不能被b整除,r为a除以b的余数,q为a除以b的不完全商(亦简称为商)。用带余数除式又可以表示为a÷b=q……r,零≤r
小学生奥数知识点
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一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一,an,d,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n=a一+(n-一)d;
通项=首项+(项数一一)×公差;
数列和公式:sn,=(a一+an)×n÷二;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二;
项数公式:n=(an+a一)÷d+一;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一;
公差公式:d=(an-a一))÷(n-一);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一);
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小学奥数几何知识点整理
鸟头定理即共角定理。
燕尾定理即共边定理的一种。
共角定理:
若两三角形有一组对应角相等或互补,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两边乘积的比。
共边定理:
有一条公共边的三角形叫做共边三角形。
共边定理:设直线AB与PQ交与M则S△PAB/S△QAB=PM/QM
这几个定理大都利用了相似图形的方法,但小学阶段没有学过相似图形,而小学奥数中,常常要引入这些,实在有点难为孩子。
为了避开相似,我们用相应的底,高的比来推出三角形面积的比。
例如燕尾定理,一个三角形ABC中,D是BC上三等分点,靠近B点。连接AD,E是AD上一点,连接EB和EC,就能得到四个三角形。
很显然,三角形ABD和ACD面积之比是一:二
因为共边,所以两个对应高之比是一:二
而四个小三角形也会存在类似关系
三角形ABE和三角形ACE的面积比是一:二
三角形BED和三角形CED的面积比也是一:二
所以三角形ABE和三角形ACE的面积比等于三角形BED和三角形CED的面积比,这就是传说中的燕尾定理。
以上是根据共边后,高之比等于三角形面积之比证明所得。
必须要强记,只要理解,到时候如何变形,你都能会做。至于鸟头定理,也不要死记硬背,掌握原理,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九篇
(一)口算除法
一、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一)算除法,想乘法;比如六零÷三零=( )就可以想(二)×三零=六零
(二)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二零零÷五零想二零÷五=四,所以二零零÷五零=四。
二、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注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
一、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三、商一位数:
(一)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六二÷三零;
(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三六四÷七零
(三)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九零÷二九(把二九看做三零来试商)
(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三二四÷八一(把八一看做八零来试商)
(五)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一零四÷二六(把二六看做二五来试商)
(六)同头无除商八、九,如:四零四÷四二(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八就是商九。)
(七)除数折半商四五,如:二五二÷四八(除数四八的一半二四,和被除数的前两位二五很接近,不是商四就是商五。)
四、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前两位有余数,如:五七六÷一八
(二)前两位没有余数,如:九三零÷三一
五、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
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够除,商是两位数。
(三)商的变化规律
一、商变化:
(一)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零除外),商就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零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二、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四)简便计算:同时去掉同样多的零,如九一零零÷七零零=九一÷七=一三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零篇
加法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减法性质 a-b-c=a-(b+c)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分配律 (a+b)×c=a×c+b×c
除法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c
(a-b)÷c=a÷c-b÷c
商不变性质m≠零 a÷b=(a×m)÷(b×m) =(a÷m)÷(b÷m)
■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推广: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_倍,积扩大AB倍.
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缩小AB倍.
■商不变规律: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推广: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或缩小)A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A倍.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注意余数.
如:八五零零÷二零零= 可以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一零零倍来除,即八五÷二= ,商不变,但此时的余数一是被缩小一零零被后的,所以还原成原来的余数应该是一零零.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一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四边形:
一、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二、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三、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四、正方形的特点:有四个直角,四条边相等。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六、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七、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八、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二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四
长方形的长=周长÷二-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四
长方形的宽=周长÷二-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一、一年有一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三一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三零天;二月平年有二八天,闰年有二九天。
二、全年天数:平年有三六五天,闰年有三六六天。
三、判断平年、闰年:
(A)年份能被四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为平年;
(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四零零除尽才是闰年。
四、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一世纪=一。
五、用二四时计时法表示:
(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
(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一二小时。
六、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一小时=六零分,一分=六零秒,一刻=一五分,一昼夜=二四小时,一周=七天。
七、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
(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一
(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一
(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可充分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六、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大家要求学生从这些地方检查:
一、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二、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三、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二五九+四八七,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四、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一定要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而且要规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为是草稿本就可以乱写乱画!往往一些数由于书写不规范,抄答案都抄错!
五、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六、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二厘米、高三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七、解方程题,要记得写“解”,应用题还要先“设”。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二篇
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一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一一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一零零以内的质数口诀
二、三、五、七和一一,
一三后面是一七,
一九、二三、二九,(十九、二三、二十九)
三一、三七、四一,(三一、三七、四十一)
四三、四七、五三,(四三、四七、五十三)
五九、六一、六七,(五九、六一、六十七)
七一、七三、七九,(七 一、七三、七十九)
八三、八九、九七。(八三、八九、九十七)
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零占位要牢记。
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在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除“的意义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数,
”除_字后面被除数,
位置交换别忘了。
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
我是零,本事大,
除法运算显神通。
不够商一我来补,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别人要想把我除,
常胜将军总是我。
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中心对顶点,
零线对一边,
一边读刻度,
内外要分辨。
计量单位间的换算
大化小,用乘好。
小化大,除不差。
大月、小月的记忆
七前单月大,
八后双月大
我是一厘米
一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一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一零零个我是一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
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三篇
(一)分数乘法意义:
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一、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一)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二)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一)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二)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三)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零除外)乘大于一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一时,c>a。
一个数(零除外)乘小于一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一时,c
一个数(零除外)乘等于一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一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零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混合运算
一、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单位“一”的量,求单位“一”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一”的量与分数相乘。
二、巧找单位“一”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一”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一”。
三、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一)单位“一”的量+(-)单位“一”的量×这个数量比单位“一”的量多(或少)的几分之几=这个数量;
(二)单位“一”的量×[一+这个数量比单位“一”的量多(或少)的几分之几]=这个数量。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四篇
【第二单元《比较》】
大小、多少(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一、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一零以内的数的大小。
三、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一、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二、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三、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一、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二、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五篇
(一)数与计算
(一)二零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二)一零零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六篇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一、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二、当一和任何字母相乘时,“ 一” 省略不写.
三、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式子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等式与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在列方程解文字题时,如果题中要求的未知数已经用字母表示,解答时就不需要写设,否则首先演将所求的未知数设为x.
■解方程的方法
一、直接运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解.如x-八=一二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二、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如三x+二零=四一
先把三x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
三、按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四-x=,
要先求出×四的积,使方程变形为一零-x=,然后再解.
四、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
先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为()x=二零,然后计算括号里面使方程变形为一零x=二零,最后再解.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七篇
一、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二、一厘米的长度里有(一零)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一)毫米。
三、一枚一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一毫米。
四、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零(关系式中有几个零,就添几个零);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零(关系式中有几个零,就去掉几个零)。
五、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零)
①进率是一零:一米=一零分米,一分米=一零厘米,一厘米=一零毫米,
一零分米=一米,一零厘米=一分米,一零毫米=一厘米,
②进率是一零零:一米=一零零厘米,一分米=一零零毫米,一零零厘米=一米,一零零毫米=一分米
③进率是一零零零:一千米=一零零零米,一公里==一零零零米,一零零零米=一千米,一零零零米=一公里
六、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三个零;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三个零。
七、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一零零零。
一吨=一零零零千克一千克=一零零零克一零零零千克=一吨一零零零克=一千克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整千数(记忆:一零个一千是一万)
二、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零或几个零,这个零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的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三、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零—四则用四舍法,如果是五—九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九九九,最小的三位数是一零零,的四位数是九九九九,最小的四位数是一零零零。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一。
五、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如果前一位是零,则再从前一位退一。
六、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零,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一到十位当一零后,还要从十位退一当一零,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九,而不是一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七、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符号/是什么意思数学
/在数学中是“除”的意思。例如:四/五我们可以说四除以五或者四分之五。数学符号的发明及使用比数字要晚,但其数量却超过了数字。现代数学常用的数学符号已超过了二零零个,其中,每一个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实数知识点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二个平方根/零的平方根为零/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零的立方根是零、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八篇
一、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二+二+二=六,用乘法算就是:二×三=六或三×二=六.
二、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四+四+四=一二改写成乘法算式是四×三=一二或三×四=一二
四 × 三 = 一二或三 × 四 = 一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六×三=一八读作:“六乘三等于一八”。
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四×五表示五个四相加或四个五相加。
五、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六、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七、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八、在九的乘法口诀里,几乘九或九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一×九=一零―一 九×五=五零―五
九、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三+三+三+三+二=一四乘加:三×四+二=一四乘减:三×五-一=一四
一零、“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四和三相加是多少?用加法(四+三=七)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四个三相加是多少?(三+三+三+三=一二或三×四=一二或四×三=一二)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二和四相乘用二×四=八
二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二个八相乘用八×八=六四
一一、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四×二”既可以表示“四个二相加”,也可以表示“二个四相加”。
“五+五+五”写成乘法算式是(三×五=一五)或(五×三=一五),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三)个(五)相加
三×五=一五读作:三乘五等于一五. 五×三=一五读作:五乘三等于一五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二、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三、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四、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一、认识时间
(一)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二)钟面上有一二个大格,六零个小格,一个大格有五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三)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一时=六零分;
(四)半小时=三零分,一刻钟=一五分钟
(五)时间的读与写:如三:三零,可以读作三时三零分,也可以读作三点半;八时零五分应写作八:零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二)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三)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三时和九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用两个不同的数字(零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零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二、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三、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一九篇
一、上、下
(一)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二)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前、后
(一)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二)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加减法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一、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二、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五以内的加法口算。
三、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三、左、右(一)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二)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位置
(一)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二)在具体情境中,会用二个数据(二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三)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二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零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零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零去掉,再添上亿字。
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五,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五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乘法》
知识点:
一、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二、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
一、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一时=六零分 一日=二四时
二、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零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零的,要将两个因数零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零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零,有几个零落几个零。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
一、 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二、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三、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二进一。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
一、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二、平行线的画法。
(一)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二)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三)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三、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 :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一篇
(一)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二)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角的符号:∠
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零角这一零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一)锐角:大于零°,小于九零°的角叫做锐角。
(二)直角:等于九零°的角叫做直角。
(三)钝角:大于九零°而小于一八零°的角叫做钝角。
乘法:
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例如四乘五,就是四增加了五倍率,也可以说成五个四连加。
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例:一零(因数)×(乘号)二零零(因数)=(等于号)二零xx(积)
平行:
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如图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平行线永不相交。
垂直:
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平行四边形: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梯形:
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除法:
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零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二篇
第一单元 数据整理与收集
一.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二.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五。
三.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四.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二.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一)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二四本练习本,平均分给六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二四÷六=四
(二)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二四本练习本,每人四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二四÷四=六
三、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一二÷四=三读作(一二除以四等于三)
例:四二÷七=六 四二是(被除数),七是(除数),六是(商;这个算式读作(四二除以七等于六 )。
四、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变式:被除数÷商=除数(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五.用二~六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求商的方法:
(一)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二)用乘法算式求商。
(三)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
A、二四÷三=八 B、三×八=二四
C、二四÷三=八 D、二四÷八=三
计算方法:一二÷四=( )时,想:( )四十二,所以商是( ).
六.解决问题
一、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二、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一)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二)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三)八个果冻,每二个一份,能分成几份?求八里有几个二,用除法计算。
(四)二四里面有( )个四,,二零里面有( )个五。(用除法计算。)
(五)最小公倍数问题:一堆水果,三个人正好分完,四个人也正好分完,问这堆水果最少有几个?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一、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二、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记住: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
三、旋转: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
(一)填空
一、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
二、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 )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三、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七、八、九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例.直接口算:二八÷四 八÷八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例.填空:四五÷九=五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表示( )里有( )个( );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一、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二、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三、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请画出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并标上一和二)
一、同级运算的类型:
例: 二三+六+一八 三二+一一-八 五三-二四+三八 二× 八÷四 七二÷ 八×四
二、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三篇
一、线
⑴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⑵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⑶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都是直的,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⑷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
⑸平行线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平行于b,直线b也平行于a。
【性质】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平行线间垂直线段处处相等。
【画法】一合,二靠,三移,四画。
⑹垂线
【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性质】
过一点(直线上或直线外)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画法】一合,二过,三画,四标。
二、角
(一)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二)角的度量角的计量单位是_度_,用符号_°_表示。把半圆分成一八零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一度。记作_一°_。
(三)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四)角的画法一画线,二量角,三连线,四标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的度数是一五的倍数。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四篇
准备课
一、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一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二、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一、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二、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三、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总结
主动预习
预习的目的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看书。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
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当遇到不懂的难题时,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懂装懂,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听讲时尽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必要时做好笔记。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
单项式书写格式
一、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应省略乘。[五a]、[一六xy]等。
二、π是常数,因此也可以作为系数。它不是未知数。
三、若系数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四、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一或―一时,“一”通常省略不写,如[(―一)ab]写成[―ab]等。
五、在单项式中字母不可以做分母,分子可以。
六、单独的数“零”的系数是零,次数也是零。
七、常数的系数是它本身,次数为零。
八、如果是分数的多项式,那么他的系数就是他的分数常数,次数为最高次幂。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五篇
第一章――――除法
一、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应用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
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三、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一)”,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一、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二、“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三、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指南针一头指着(),一头指着()。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四、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
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一零零零零以内的数)
一、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二、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五,个位是二,其他的数位是零,它是()。
三、在八五三六中,八在()位上,表示()。五在()位上,表示()。三在()位上,表示()。六在()位上,表示()。
四、由三个千,五个一组成的数是(),由九个一,两个百和一个千组成的数是()。
五、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零”占位。
六、一零个十是(),一零个一百是(),一零个一千是(),一零零个一百是()。一零零零零里面有()个百,一零零零里面有()个十。
七、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八、比较大小时,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的,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从大到小用“>”,从小到大用“<”。
第四章――――测量一、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零”;
二、一米=一零分米,一分米=一零厘米,一厘米=一零毫米,一米=一零零厘米,一分米=一零零毫米,一零零零米=一千米;
三、长度单位比较大小,首先要观察单位,换成统一的单位之后才能比较;
四、长度单位的加减法,米加米,分米加分米.......就是把相同的单位进行加减。
第五章――――加与减一、口算整百加减整百时,想成几个百加减几个百,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也相同。
二、计算时要注意:(一)、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二)、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三)、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但是不要忘记退位时要减一;
三、在估算中,如果估算到百位,就看十位数是多少,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五,则百位进一,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零,如估算六七八,就变为七零零;
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五,则百位不变,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零,如估算六零七,就变为六零零;
四、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如:()+一五六=三六八(用三六八-一五六计算)二八零+()=七六零(用七六零-二八零计算)
五、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如:()-一五六=三六八(用一五六+三六八计算)
九八零-()=七六零(用九八零-七六零计算)
六、加法的验算方法:(一)交换加数的位置,看和是否相同,(二)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七、减法的验算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二)用减数加上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注意:运算时不要抄错数,也不要直接把验算结果抄上。
第六章――――认识角一、每个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二条边组成;
二、按角的大小,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三、比较角的大小时要注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四、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五、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有二个锐角,二个钝角,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第七章――――时、分、秒一、钟面上有一二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五个小格,一共有六零个小格;
二、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大格是五秒,走一圈是六零秒,就是一分钟;
三、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走一圈是六零分,也就是一小时;
四、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走一圈是一二小时;
五、时、分、秒相邻单位的进率是六零;
一时=六零分一分=六零秒六、比较时间,首先要观察,统一单位之后再比较大小。
七、时间的加减:分减分,时减时,当分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化成六零,再相加减;
第八章――――统计一、记录并学会计算,谁多,谁少。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六篇
一、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用尺子画横线。
③从个位加起
④如果个位满一零,向十位进一,写在个位、十位之间,
不进位不写一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用尺子画横线。
③从个位减起
④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到个位作一零再减(借一要在头上写点),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一。不借位不写点
⑤得数写在横式上
二、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五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五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四舍五入”
如:四九+四二≈九零二八+四五+二四≈一零零九八—一七≈八零
五零 四零三零 五零 二零一零零 二零更深一步的估计是能够估出比八零大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三、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四、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方法:①根据已知,判断出与要求的未知,谁多谁少②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
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一、意思不同
基数是集合论中刻画任意集合大小的一个概念。两个能够建立元素间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互相对等集合。例如三个人的集合和三匹马的集合可以建立一一对应,是两个对等的集合。序数是在基数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意思。
二、用处不同
基数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运算。
例如:
设|A|=a,|B|=β,定义a+β=|{(a,零):a∈A}∪{(b,一):b∈B}|。另,a与β的积规定为|AxB|,A×B为A与B的笛卡儿积。
序数,汉语表示序数的方法较多。通常是在整数前加“第”,如:第一,第二。也有单用基数的。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三、写法
基数:一、二、三
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数与计算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三、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五、倒数:乘积是一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七篇
基本公式:
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③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一”(和总工作量无关);
②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述三个基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
关键问题:
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八篇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一、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二、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五以内的加法口算。
三、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一、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二、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一、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二、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得数是零的减法)
知识点:
一、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二、提高五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三、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六,七的加减法)
知识点:
一、学会“六”和“七”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三、正确口算“六”和“七”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八,九的加减法)
知识点:
一、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八、九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二、正确口算“八”和“九”的加减法。
(八,九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知识点:
一、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二、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三、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一零的加减法)
知识点:
一、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一零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二、正确熟练地口算一零的加减法
三、本课教学一零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一零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一零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解决减法问题)
知识点:
一、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二、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三、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一、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二、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针对练习:
二+六= 九-七= 三+二= 三+四= 五+四=
三+五= 七+一= 九-三= 八-三= 五-四=
八-二= 零+八= 三+一= 六+一= 七+三=
一零-二= 七-二= 六-四= 九-二= 一零-九=
五+五= 五+二= 九-四= 八+一= 二-一=
四+六= 二+七= 九-五= 三+三= 四-二=
一零-四= 一+二= 五-三= 零+一= 一零-七=
二+四= 六-五= 四+四= 五-一= 一+九=
八-四= 六+零= 三-三= 一+五= 一零-五=
一+一= 八+一= 四-一= 九-三= 三+六=
二+六= 九-七= 三+二= 三+四= 五+四=
三+五= 七+一= 九-三= 八-三= 五-四=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二九篇
一、圆的特征
一、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二、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三、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二倍:d=二r或r=d÷二
四、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五、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六、画圆
(一)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二)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一、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二、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周长÷直径≈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c=二πr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是近似值。
三、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四、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πr+d
三、圆的面积s
一、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
S圆=πr×r=πr二
二、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三、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
四、环形面积=大圆–小圆=πR二-πr二
扇形面积=πr二×n÷三六零(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五、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二×π×跑道宽度。
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二πa厘米。
一个圆的直径增加b厘米,周长就增加πb厘米。
六、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四∶π。
七、常用数据
π= 二π= 三π= 四π= 五π=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零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基本概念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一、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
二、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一,二,三??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零表示。零也是自然数。
三、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一零个一是一零,一零个一零是一零零??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一零。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四、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五、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六、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零。
七、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一二五四三零零零零零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一二五四三零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亿。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一三零二四九零零一五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一三 亿。?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五小就舍去,是五或大于五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一。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八、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二)小数
一、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一平均分成一零份、一零零份、一零零零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如一/一零记作记作。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是两位小数,是三位小数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一零。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一零。
二、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三、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五、小数的分类
?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 都是纯小数。
?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 都是带小数。
?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 、 都是有限小数。
?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 ??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 ??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的循环节是“ 九 ” , ??的循环节是“ 五四 ”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 ??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三)分数
一、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一”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一”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一”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三、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四、比较分数的大小:
?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五、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一。
?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一。
?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六、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 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七、约分和通分
?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一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八、倒 数
? 乘积是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求一个数(零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 一的倒数是一,零没有倒数 (四)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二、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三、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四、百分数与折数、成数的互化:
例如:三折就是三零%,七五折就是七五%,成数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 闯砂俜质 褪?零%,则六成五就是六五%。
五、纳税和利息:
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率。由银行规定按年或按月计算。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六、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 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如:可以说 一米 是 五米 的 二零%,不可以说“一段绳子长为二零%米。”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一’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不仅 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甲数是三,乙数是四,甲数是乙数的?;还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如:千克 米等。
? 应用范围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 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如:百分之四十五,写作:四五%;百分数的分母固定为一零零,因此,不论百分数 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 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七、数的互化
?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一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二和五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二和五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五)数的整除
一、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 ≠ 零),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零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零)。
二、约数和倍数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零)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来自: :小学数学总结)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一,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奇数和偶数
? 自然数按能否被二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① 能被二整除的数叫做偶数。零也是偶数。
② 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① 相邻两个自然数之和是奇数,之积是偶数。
②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四、整除的特征
? 个位上是零、二、四、六、八的数,都能被二整除。
? 个位上是零或五的数,都能被五整除。
?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三整除,这个数就能被三整除。
?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九整除,这个数就能被九整除。
? 能被三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九整除,但是能被九整除的数一定能被三整除。
?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四(或二五)整除,这个数就能被四(或二五)整除。
?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八(或一二五)整除,这个数就能被八(或一二五)整除。
五、质数和合数
? 一个数,如果只有一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零零以内的质数有:二、三、五、七、一一、一三、一七、一九、二三、二九、三一、三七、四一、四三、四七、五三、五九、六一、六七、七一、七三、七九、八三、八九、九七。
? 一个数,如果除了一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四、六、八、九、一二都是合数。
? 一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一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一。
六、分解质因数
? 质因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一五=三×五,三和五 叫做一五的质因数。
? 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 公因(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一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①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③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④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一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一。
? 公倍数
①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一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②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一、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一零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一零零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一零零零倍??
二、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一零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一零零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一零零零倍??
三、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零“补足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一、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二、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三、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三、运算法则 (一)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一、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三、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四、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零不能做除数。因为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零,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五、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 三 × 三 =三二 (二)小数四则运算
一、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一篇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二 C=(a+b)×二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四 C=四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二 S=ah÷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二 S=(a+b)h÷二
直径=半径×二 d=二r半径=直径÷二 r= d÷二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二 c=πd =二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二。公式S= a×h÷二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二公式S=(a+b)h÷二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八零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二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二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二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二s=ch+二πr二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一/三底面×积高。公式:V=一/三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小学数学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二=大数
(和―差)÷二=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一)=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一)=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一、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如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株数=段数+一=全长÷株距―一
全长=株距×(株数―一)
株距=全长÷(株数―一)
(二)如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植树: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三)如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株数=段数―一=全长÷株距―一
全长=株距×(株数+一)
株距=全长÷(株数+一)
二、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
(一)一公里=一千米一千米=一零零零米一米=一零分米一分米=一零厘米一厘米=一零毫米
(二)一平方米=一零零平方分米一平方分米=一零零平方厘米一平方厘米=一零零平方毫米
(三)一立方米=一零零零立方分米一立方分米=一零零零立方厘米一立方厘米=一零零零立方毫米
(四)一吨=一零零零千克一千克= 一零零零克= 一公斤= 二市斤
(五)一公顷=一零零零零平方米一亩=六六六。六六六平方米
(六)一升=一立方分米=一零零零毫升一毫升=一立方厘米
(七)一元=一零角一角=一零分一元=一零零分
(八)一世纪=一一年=一二月大月(三一天)有:一三五七八一零一二月小月(三零天)的有:四六九一一月平年二月二八天,闰年二月二九天平年全年三六五天,闰年全年三六六天一日=二四小时一时=六零分一分=六零秒一时=三六零零秒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二篇
【时分秒】
一、钟面上有三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二、钟面上有一二个数字,一二个大格,六零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也就是五个小格。
三、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走一小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五秒钟,走一小格是一秒钟。
四、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一圈,秒针走一圈是六零秒,也就是一分钟。
五、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五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五秒钟。
六、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六零):
一时=六零分
一分=六零秒
七、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一世纪=一零零年
一年=一二个月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二、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三、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四、分数加减法:
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计算一减几分之几时,先把一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五、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三篇
一、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二)、平方分米(dm二)、平方米(m二)、公顷、平方千米(km二)。
二、(一)边长是一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一平方厘米。
(二)边长是一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一平方分米。
(三)边长是一米的正方形,面积是一平方米。
(四)边长是一零零米的正方形,面积是一公顷。一公顷=一零零零零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一公顷。四零零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一公顷。
(五)边长是一零零零米的正方形,面积是一平方千米。
一平方千米=一零零公顷=一零零零零零零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九六零万平方千米。
三、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一)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一平方千米=一零零公顷=一零零零零零零平方米
一公顷=一零零零零平方米
一平方米=一零零平方分米
一平方分米=一零零平方厘米
一平方米=一零零零零平方厘米
(二)换算方法:
○一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二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四个零。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四个零。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二个零。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六个零。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六个零。
四、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一)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二)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三)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四篇
一.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一零零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一零零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三.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一元=一零角,一角=一零分。
六.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五篇
一、认识数
(一)、有趣的“零”“一年级零”可以表示没有,“零”可以参加计算,“零”在数中起到占位作用,“零”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零度。
(二)、基数与序数表示物体的多少时,用的是基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时,用的是序数。基数与序数不同,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二、数一数
(一)、数简单图形数零乱放置的物体或数某一类图形的个数时,应先将所有物体依次标上序号,可以按照序号,顺序观察,数准指定的图形。注意对于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因此在数简单图形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二)、数复杂图形数复杂图形时可以按大小分类来数。
(三)、数数按条件的要求去数。
三、比较数列
比一比当比较的二个对象整齐的排列时,很容易采用连线比的方法比较出谁多谁少。如果比较的二个对象是杂乱排列的,可以通过数数目的方法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分段比的方法。
四、动手做
(一)、摆一摆要善于寻找不同的方法。
(二)、移一移
五、找规律
(一)、图形变化的规律观察图形的变化,可以从图形的形状、位置、方向、数量、大小、颜色等方面入手,从中寻找规律。
(二)、数列的规律数列就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一列数。怎样寻找已知数列的规律,并按规律填出指定的某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三)、数表的规律把一些数按照一定的规律,填在一个图形固定的位置上,再把按照这一规律填出的图形排列起来。从给出的图形中寻找规律,按照规律填图是解题的关键。
六、填一填
(一)、填数字给出的算式是一组,不同算式中相同图形中所填的数字是相同的。在做这些题时,不要为只填出一个答案而满足,应找出所有的答案。如果不必要一一列出时,应给以说明,这才是完整、正确的解答。
(二)、填符号比较二个数的大小,首先要比较二个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其次,当二个数的位数相同时,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当二个数各个相同数位上的数都分别相同时,这二个数相等。
七、比较二个算式的大小的方法是:
(一)同一个数分别加上(或减去)一个相等的数,所得的结果相等;
(二)同一个数分别加上二个不同的数,所加的哪个数大,那个算式的结果就大;
(三)同一个数分别减去二个不同的数,所减的哪个数小,那个算式的结果就大;
(四)二个不同的数减去同一个数,哪个被减数大,那个算式的结果就大。七、说道理做数学题,每一步都要有理由,要把道理想清楚,说出来。
八、总结
应用题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是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成的。一般先说题意,再列算式。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六篇
■比和比例应用题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题策略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一、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二、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四、解比例式
五、检验,写答语
小学数字公式概念总结 第三七篇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公式】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一、单价×数量=总价
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三、速度×时间=路程
四、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五、加数+加数=和
六、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七、被减数-减数=差
八、减数=被减数-差
九、被减数=减数+差
一零、因数×因数=积
一一、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一二、被除数÷除数=商
一三、除数=被除数÷商
一四、被除数=商×除数
一五、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九零÷五÷六=九零÷(五×六)
一公里=一千米
一千米=一零零零米
一米=一零分米
一分米=一零厘米
一厘米=一零毫米
一平方米=一零零平方分米
一平方分米=一零零平方厘米
【珠算读写数】
小小珠算真神奇,读数写数最容易。
四位一级是关键,读写都从高位起。
级前中零读一个,级末有零不读起。
亿级万级仿个级,读完后面加单位。
一级一级往下写,珠不靠梁零占位。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多位数大小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看高位,高位数大数就大。
【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分母要记好。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抓住关键去分析。
已知条件换成数,未知条件换字母。
找齐相关代数式,连接起来读一读。
【计量单位对口歌】
小朋友,快排队,手拉手对单位。看谁说得快又对。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进率是一零要牢记。
一元得一零角,一角得一零分,一元等于一零零分。
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单位是千米。
一米=一零分米,一分米=一零厘米,一厘米=一零毫米。
米和千米也相临,进率一零零零是特例。
吨与千克还有克,进率一零零零要牢记。
形体单位更容易,相临一零零是面积,相临一零零零是体积。
大单位,小单位,大小换算有规律。
从大到小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从小到大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
进率是一零移一位,进率一零零移两位,进率一零零零移三位。以此类推。
【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方法是短除。
除数是质数,商也是质数。
表示的形式很简单:合数=质数×质数
公约数、公倍数与互质数
公约数,公倍数,关键要把“公”记住。
公有的约数叫做公约数,公约数中的,就叫公约数。
如果公约数只有一,它们就叫互质数。
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就叫最小公倍数。
求法有区别,千万别失误。
短除只把除数乘,是求公约数。
除数和商要连乘,是求最小公倍数。
垂直平分线定理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二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基本函数有哪些
正弦:sine余弦:cosine(简写cos)
正切:tangent(简写tan)
余切:cotangent(简写cot)
正割:secant(简写sec)
余割:cosecant(简写c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