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hse管理体系审核实践(通用)

hse管理体系审核实践(通用)

hse管理体系审核实践第一篇:hse管理体系审核实践hse体系审核质量、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依据QSY/1002.1-2013(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新疆销售公司质量、HSE体系文件。

hse管理体系审核实践

第一篇:hse管理体系审核实践

hse体系审核

质量、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审核依据

QSY/1002.1-2013(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新疆销售公司质量、HSE体系文件;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2016年6-9月份追溯性检查及屡查屡犯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质量、HSE审核表(综合检查表)。

现场审核包括访谈(领导、岗位员工)、作业现场观察和资料查询(追溯期为一年),以上审核发现,均作为体系审核绩效评估依据。

在审核期间将进行安全业绩考核,如无法自行提供相关资料的将按照要求进行扣分。

在审核过程中对员工应知应会、作业许可、应急演练、加油机过滤器清洗流程进行现场考评。

本次审核出现油品质量、设备设施、配电线路等问题均作为屡查屡犯问题。

— 1 —

第二篇:HSE管理体系预审核

一、引言

HSE管理体系审核通常由预审核和认证审核组成。预审核是判定企业是否具备进行认证审核的条件,并为认证审核做准备。

由于两个阶段审核各自其不同的功能和使用,所以审核员应注意认真把握两阶段审核的关系和侧重点,以保证审核的充分性和深度。

二、概述

1.预审核的目的

(1)了解受审核方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

对体系文件和实施情况做初步的审核,对申请方HSE管理体系形成初步了解,确认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受审核方应按期进行整改,只有在整改完成后方可进行正式审核。与受审核方的有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现场情况,对受审核方的管理权限、活动领域和现场区域,收集有关HSE管理的信息等,预审核还应确定审核范围。

(2)确定认证审核的可行性

重点是了解受审核方的重要危害因素的识别是否充分和正确,HSE状况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度,为能否按期进行认证审核提供信息。

(3)确定认证审核的重点。

了解HSE管理体系的控制重点,以确定认证审核的重点,为认证审核的策划提供依据。

4)现场审核

预审核的现场审核没有严格的首、末次会议等固定形式,各认证机构可自行规定。但审核组进入受审核方现场后,应向受审核方的有关人员说明整个审核的程序和方法(包括预审核和认证审核)、预审核的目的和范围,预审核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现场审核应按审核计划进行,包括:

(1)审查HSE管理体系文件与HSE有关的证明资料。

(2)与管理代表交谈了解有关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

(3)查阅体系运行的有关记录;

(4)现场调查(如生产现场、施工作业现场和环保设施现场)了解企业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影响。如注意各类健康、安全与环保风险、高风险设施及设备与安全设施及设备。危险性作业安全控制措施,作业环境与个人防护设备,实地测试,通过现场抽样证实内审的可靠性、现场确认审核范围。

在现场审核结束前,审核组长应与受审核方沟通,通报预审核的结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的要求;确认审核范围;确定认证审核的条件和具体事宜。

5)审核报告

预审核完成后,审核组长负责编写审核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现场审核的实施情况与总体结论、发现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预审核的要求

(1)审核组长要负责组织预审核工作,通过审核可以了解受审核方HSE管理体系的概况,以便安排认证审核的事宜。

(2)预审核不必对审核准则的所有要素进行审核,而是有侧重点的审核。在有限时间内,应详细审核侧重的要素和/或活动。

(3)在预审核中发现并确定的不符合,一般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出现,纠正情况可以在认证审核时验证。

(4)预审核完成后,审核组长应编写审核报告。

(5)在以下特定情况下,预审核可不进行现场审核:

①受审核方组织规模及现场范围很小,且危害因素简单、明确;

②审核组长已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现场及其危害与影响因素,认为具备认证审核条件;

③审核组有充分的资源保证,在受审核方的配合下,可确保一个阶段的审核能满足审核准则的全要求。

文件审核是指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文件的初步审查,预审核的重要内容。

三、文件审核

现场审核前,审核组长应组织审核组成员对受审方提交的HSE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背景材料进行审查。背景材料一般有风险辨识评价报告,“三同时”验证报告,以往事故记录、相关法规、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等,文件审核时间在认证机构决定受审认证之后,初访前进行。

1.文件审核的目的

(1)审查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文件是否满足SY/T6276—1997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确定能否进行现场审核。如达不到标准要求,交受审核方澄清或补充。只有通过文件审核后,才能开始现场审核工作。

(2)通过体系文件了解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情况,以便为后续审核活动作准备。

2.文件审核的要求

(1)审查文件的符合性,即文件是否满足HSE管理体系标准和有关HSE法律法规的全部要求。

(2)审核文件系统性,即文件是否包括了企业全部HSE管理活动的控制要求和标准规定的应形成程序的文件,但这些程序不一定要与标准的要素一一对应。

(3)审查文件的协调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一层次文件之间或不同层次文件之间在职责、要求等方而否一致,不同层次的文件是否连贯和对应;二是逻辑关系的要素之间是否衔接和对应,如承诺、方针、目标和指标、HSE计划书等。

(4)审查文件的有效性,即文件是否现行有效、符合文件控制要求。

(5)审查文件中的名词术语是否符合SY/T6276—1997标准的要求。

3.文件审核

1)审核人

文件审查通常由审核组长进行,也可以由审核组长委托的审核员进行。

2)审查内容

在进行体系文件审查时,庆首先了解企业的体系文件结构,然后再依据企业的文件层次逐级进行审查。每一层次的文件都应从文件的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来审核。文件内容的审查是审查文件的符合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文件格式的审查是审查文件的有效性和统一性,包括文件的版面格式、编号方法、章节编排、版本控制等。

文件审查应按制定的“文件审核检查表”进行,对照标准作出判断,如有不符合或需改进之处,应提出审核意见,最后应形成审核结论。

(1)HSE管理手册审查,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的承诺、方针和目标是否与企业的经营规模、风险的特点相适应,是否反映相关方的要求,是否体现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方针目标是否合理,目标是否量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②组织机构的设备,职责的分配与接口是否明确,并逐层次、逐部门得到落实。

③是否清楚的描述了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其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

④要素描述是否完全覆盖标准的要求,体系包含的要素是否完整,不应回避或遗漏。这是手册审查的最主要的内容。

⑤体系要素规定的各项活动是否明确了责任部门和相关部门。

⑥每一要素与其对应的程序是否给出了索引路线。

⑦承诺、方针和目标、HSE计划、运行、监测、纠正措施等有逻辑关系的要素之间的接口关系是否描述清楚。

⑧是否提供了主要危害和影响因素清单,法律法规清单。

⑨是否描述手册的管理要求,包括手册的批准、分发和修改、受控标识、版本控制等。

(2)程序文件审查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标准中有些要素明确要求建立并保持程序。企业的程序文件中,是否满足了这些要素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反映在一个程序中,也可以反映在多个程序中。

②第一程序是否阐明了目的和范围、职责、程序和方法、需引用的其他文件。

③有逻辑关系的程序之间的接口是否明确描述。

④与其他相关文件是否协调。

⑤程序文件的内容和结构是否合理和完整,是否明确“5W+1H”的要求。

(3)文件格式审查:

无论是手册还是程序,文件格式审查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

②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③文件是否按规定控制方式标有控制标识;

④文件的发布日期和版本变更情况;

⑤文件的编号方法是否一致,编号是否正确;

⑥文件是否经过修改,修改标识是否正确;

⑦文件格式是否统一。

3)审核结论

文件审查应得出的总的审查结论,结论有如下两种:

(1)一是合格,即体系文件符合标准和控制的要求。

(2)二是局部不符合,尚需修改。

第二种结论应指明需修改之处,并规定修改期限,视文件修改的程序由审核组长决定文件复查是在现场审核前进行还是在现场审核中进行。如果文件在符合性方面不够充分,则要求受审方在规定期限内进行修改,直至通过审查才能进行后续的现场审核工作。

四、现场审核的内容和方法

审核组在与受审核方的有关人员接洽后即开始按审核计划进行现场审核。

1.现场审核的内容和方法

在现场审核中,需通过与受审核方有关人员的面谈,查阅有关的文件和记录,收集和评审有关的信息以及现场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进行初步的评价。

1)了解企业情况

与受审核方管理者代表和HSE管理部门的人员交谈与沟通,了解企业的相关情况,包括受审核方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产品、活动或服务的流程与特点,生产(或服务)活动的现场分布情况,产品、活动或服务提供过程中原材料、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化学品的保管和使用情况,重要HSE控制点设置情况等。

2)对体系文件进行补充审查

在对文件复查的基础上,在现场对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补充审查,考察其完整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及合理性(企业最好有一份程序与标准要素的对照表)。特别是对文件审查中有疑问之处,可在补充审查中查证。文件的补充审查既可以在办公室进行,也可以在活动现场进行。

3)收集评审有关信息

通过收集并评审以下信息,获取对受审核方HSE管理体系整体情况的了解,判断其HSE管理体系总体策划的合理性及体系是否已被实施。

(1)组织的承诺、方针目标是否得到了实施,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2)目标指标的确定是否合理。

(3)遵守HSE法律法规的情况。通过查证有关的证明资料,验证企业HSE法律法规符合性,如风险评价报告、监测报告等。同时对法律法规获取、识别程序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审。

(4)危害与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的合理有效性以及是否被执行,重要危害因素清单是否包含了组织应识别的危害与影响因素

(5)重要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否合理和完整。重要危害因素将作为认证审核的重点,了解其控制方式,明确认证审核的线索。

(6)HSE管理方案是否明确,并有具体的实施措施。

(7)内部审核的信息。包括内部审核程序、审核计划、审核报告,并对审核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8)管理评审的信息。了解管理评审实施程序和方式,查看评审记录。管理评审应包括对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9)组织是否与外部相关方进行沟通,评审信息交流程序的执行情况。

4)评价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机制

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后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日常监督的实施情况来评价受审核方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机制是否有效。应查核最近12个月(或体系建立以来)所发现的不符合及针对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资料。

5)现场调查

通过对现场的调查,了解产品、活动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危害与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的程度如何,为确定认证审核的重点做准备。一般应关注以下内容:

(1)作业现场的各类危害与影响;

(2)作业环境与个人防护设备;

(3)高风险设施及设备与安全设施及设备;

(4)危险性作业与安全控制措施;

(5)通过现场抽样证实内审的可靠性;

(6)现场确认审核范围;

(7)确定认证审核方案和审核重点。

五、审核结论与报告

审核组在完成现场审核后,应对审核记录汇总和整理,讨论得出审核结论。审核组长在与受审核有关人员沟通时通报审核结论,并负责编写审核报告。

1.审核结论

(1)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在审核范围内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

主要从文件是否完整并覆盖了标准的全部要求,组织结构和职责是否合理和明确,目标和指标是否明确,HSE管理方案是否具体等方面综合考虑。

(2)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是否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

主要从危害因素识别是否全面,重要危害因素是否识别清楚,以及针对重要危害因素制定的控制方法是否确定等方面考虑。

第三篇: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概述(1)

1.审核目的

HSE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通常有以下几种:

(1)确定体系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2)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及时发现HSE管理中的问题,组织力量加以纠正或预防,确保体系的正确实施与保持;

(3)在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前,发现问题加以纠正,为顺利通过外部审核做准备;

(4)作为一种自我改进机制,使体系保持有效性,并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2.审核范围

在明确审核目的后,审核组长与受审核方应确定审核范围。第一方审核(内审)的范围可视企业所建体系覆盖的产品、活动、服务而定,并可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原则上应包括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活动和服务,当然在编制内审计划时可以在特定的时期,在产品、活动和服务中确定一定的范围。

3.审核准则

HSE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条:

(1)SY/T6276-1997标准。

(2)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相关体系文件。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是企业根据SY/T6276-1997标准的要求编制的,对企业内部HSE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强制性指令和具体运行指导,一旦发布就是企业的内部HSE管理法规。

(3)适用于企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SY/T6276-1997标准强调对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遵守的承诺,因此适用于企业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也必须作为审核准则之一。

4.内部审核的特点

(1)根本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致力于改进。

(2)必须得到管理者的支持。内部体系审核是管理者介入体系管理的重要手段,审核结果需经管理者评审,不符合项需管理者组织纠正措施的实施。实践已证明,没有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内审不能顺利进行,也不会产生期的效果。

(3)是一项需经常开展的管理活动,重在有效性审核。

(4)是一项正式的活动。审核应依据程序,有计划安排,应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核结果应形成文件化的审核报告,发现的不符合应采取纠正措施。

(5)依据客观证据,不因情绪或偏见而左右事实。

(6)开展内部审核的难度表现在:

①高层管理者等人的支持往往因人事或环境的因素打折扣;

②审核结果涉及员工或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可能发生争执;

③都是同事,难以产生权威效应;

④有水平、有能力、懂得管理、技术高而又有充裕时间的内审队伍难以建立;

⑤内审员难于持续跟踪纠正措施,验证和分析其有效性。

5.内部审核的时机和频次

内部HSE管理体系审核,一般可分为例行的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两类。常规审核按预先编制的年计划进行,往往是定期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要素进行审核,每年应覆盖所有部门(或要素),至少一次或不少于监督审核的次数。

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下往往需要追加审核:

(1)企业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承诺方针、目标、重大危害与影响因素、生产工艺及现场等有较大改变;

(2)发生了严重的环境、安全、健康问题或相关方有严重抱怨;

(3)即将进行第二方、第三方审核;

(4)获证后,证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内审的时机和频次应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由管理者代表提出具体计划并报请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

6.内部审核的一般顺序 HSE管理体系审核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任务

内审应明确审核范围和审核准则,根据审核范围确定工作量和任务的大小。如是例行审核按计划,如是追加审核则要明确目标和受审的部门或要素。每次审核还要明确采用的依据,任务确定后要按程序由管理者代表批准下达。

2)审核准备

由管理者代表指定审核组长和批准审核组的组成。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审核计划并分配审核小组成员。审核组成员应进行文件预审,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文件。在审阅文件的基础上,审核员应编制检查表并经组长审批后实施。审核计划日程表确定后应及时通知受审部门,并请受审部门确定发言人及陪同人员并安排首、末次会议参加人员。

3)现场审核

审核组应准时到达审核现场,召开一次正式的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和方法。如果是例行审核,而且是对一个部门进行审核这种首次会议可适当简化,现场审核应是客观的、独立的和公正的,就是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标准或其他文件的规定为准绳,收集客观证据做出公正判断。现场审核方法主要是通过查阅文件、记录、面谈和现场观察三种方式。如发现不符合,要按规定填写不符合报告,并请受审核方对事实表示认可签字。现场审核以末次会议结束。在末次会议上,审核方应报告审核发现,宣读不符合报告和宣布审核结论。在末次会议后还应要求受审方提出纠正措施计划。

4)编写审核报告

审核组长应参照规定的内容和格式编写审核报告,报告应经管理者代表审定后通过体系管理部门下达给受审部门。

5)审核汇总分析

审核组长应根据审核小组成员的审核记录和报告,汇总编写一份全面的审核报告并分析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同时应与上次内审的情况做比较,评价其进步情况,以判断体系是否符合持续改进的精神。

6)纠正措施的跟踪

体系管理部门应组织内审人员对受审核及纠正计划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应对各部门纠正措施的情况加以汇总分析,并将结果上报给最高领导层,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之一。 以上各步骤都应在内审程序中有所规定,内审程序应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但这些主要步骤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策划(2)

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内审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实施内审前应做以下内审的发起工作。

1.领导重视是关键

内部审核牵涉到企业的所有有关部门,需要有高层管理者协调,只靠安全、环保部门的努力,权威性不够。因此领导对内审应重视,并赋予内审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

2.管理者代表要亲自抓

管理者代表应确保按照SY/T6276-1997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和保持HSE管理体系,具体领导内审工作的就是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内审组织和程序、培训人员、制定计划、实施内审和审批审核报告。

3.落实内审职责

为维持一个管理体系并使之长期有效和持续改进,要求内审是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这就需要有一个机构来负责实施内审。这些机构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管理工作,但内审工作应是此类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内审工作又完全可以与其他工作(如建立体系、编制手册和程序等)结合进行。

4.组建一支合格的内审队伍

要有一支合格的内审队伍才能保证内审的质量,因此培训内审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在各部门选择一批熟悉企业业务、专业技术、工艺流程、HSE知识和管理知识;了解HSE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有交流表达能力和正直的人员进行培训。所有经过培训的内审员需经考核合格后正式任命。

5.有正规的内审程序

为便于内审有系统、有组织、有方法和有计划地进行,一套正规的文件化内审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内审程序应明确审核的目的、范围、执行者的职责,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准备(3)

1.编制内部审核计划

内部审核计划分集中式和分散滚动式两种,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分散滚动式

企业进行内部审核最好采取这一审核方式,分散滚动式的内审计划一般应一年编制一份。每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要素进行一次审核,逐月开展,使一年内把所有部门、所有要素都覆盖至少一次,最好是覆盖两次。对重点部门或要素的审核频次可适度增加。计划还应是跨连

[例1]HSE管理体系内审计划(按部门) 续进行的,以体现出审核的连续性。例1是按部门进行内部审核的内审计划的例子,供参考。当然企业也可以按要素来制定内审计划。

2)集中式

集中式内部审核类似于认证审核,就是在确定时间内(一般为2-4天)一次性集中审核完成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和要素。

内部审核计划是指确定现场审核人员、日程安排以及审核路线的文件,是指导内部现场审核工作的重要依据。审核计划应经受审核部门确认,如受审核部门有特殊情况时,审核组可适当加以调整。内部审核计划的例子见例2 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性质、范围、准则,以及审核组成员和审核日程安排。

[例2]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1.审核目的

判定公司HSE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实施和保持,发现HSE管理体系中可予以改进的领域,评价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审核性质

公司例行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审核范围

4.审核准则

a. SY/T6276-1997标准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b. HSE管理体系文件;

c. 适应的法律、法规。

5.审核组

审核组长:李××

A小组:刘×× 韩×× 杜××

B小组:王×× 钱×× 孙××

6.审核日期

2001年6月24—2001年6月26日。 公司HSE管理手册覆盖的所有部门和要素,重点是SY/T6276-1997标准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要素和重要的施工作业现场。 7.审核日程安排

见表

编制人:(审核组长) 批准人:(管理者代表)

2.组成审核组

在进行内审前,管理代表应指派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在选择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资格:必须是经过培训并由组织任命的内审员,特殊情况下,审核组成可吸收技术专家,但需要批准。

(2)业务范围:内审员应与受审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其专业最好与受审部门业务相适应,但也不强求要专业一致。

(3)经验与能力:审核组长要有较多审核经验,并有组织管理整个审核工作的能力。

(4)为受审部门所接受:管理者代表或审核组长在决定审核组成员以前应征得受审核部门的同意,当受审核部门不肯接受委派的内审员时,可考虑另选内审员。

审核组长的职责与活动包括:

(1)负责与管理者代表商定审核的范围。

(2)组建审核组,对人员的选用上,应对潜在的利益冲突因素予以考虑。

(3)获取实现审核目的所需要的背景材料。

(4)制定并传达审核计划,必要时与管理者代表、受审核部门和审核组成员磋商。

(5)协调工作文件(如检查表等)的制定,向审核组发布简要指令。

(6)及时发现审核目的的无法实现的情况,并向管理者代表方通报原因。

(7)在审核期间及其前后代表审核组与受核方商谈。

(8)及时向受审核方通知不符合的审核情况。

(9)及时向管理代表清晰、明确地通报审核情况。

(10)组织跟踪审核。

3.收集并审阅有关文件 收集与受审核部门有关的程序文件,以标准、手册、合同及法律、法规为依据,审核程序文件的符合性,检查相关程序文件的接口是否明确、协调。审阅该部门重要的记录,如内外审核报告,不合格报告,纠正措施实施记录。

4.编制检查表

检查表的格式没有统一的要求,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习惯设计合适的表格,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例3为供参考示例)

[例3] 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见表

(1)受审核部门、审核时间、审核员。

(2)审核项目和要点:依据标准或文件,列出审核的内容,主要解决“查什么”的问题。

(3)审核方法:列出审核的步骤和具体方法,主要解决“怎么查”的问题。

(4)审核记录。

5.通知受审核部门并约定审核时间

虽然在体系内部审核计划中规定了对某部门或其要素的审核时间,但审核组长仍应在审核前3~5日与受审核部门接触,约定具体的审核时间,确定受审部门的发言人和陪同人员以及审核中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使审核能顺利进行。

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4)

审核组在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以后,就可按预先约定的日期和时间到受审核方实施审核。实施审核的步骤和这个阶段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召开一次简短的首次会议;

(2)进行现场审核;

(3)确定不符合项并编写不符合报告;

(4)汇总分析审核结果;

(5)召开末次会议,宣布审核结果;

(6)编写审核报告。

以下对这些工作内容逐项加以说明。

1.召开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是由审核组长召开的一次会议,首次会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组成员;

(2)评审审核范围、目的和计划,共同认可审核进度表;

(3)简要介绍审核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4)在审核组和受审核部门之间建立正式联络渠道;

(5)确认已具备审核组所需的资源与设备;

(6)确认末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7)审查审核组工作开展中的现场安全条件和应急程序。

这些也是审核组长应在首次会议发言的主要内容。内部审核的首次会议无论在内容和召开形式上都可适当简化。受审核方的领导、受审部门人员及陪同人中应参加首次会议。如领导不能亲自参加,必须指定代表参加。

2.现场审核

首次会议后应立即入现场审核。现场审核是审核员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是整个审核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所以要认真做好。在现场审核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核组长要控制审核的全过程。控制审核进度、审核计划、气氛、纪律、客观性、审核结果。

(2)要科学地选择样本。选择样本时应考虑到部门HSE问题的复杂性。一般来说,企业的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和重大风险因素及对风险削减的控制情况在审核中都应涉及到。在对文件、数据抽样时要体现随机过程。

(3)充分利用检查表。在准备阶段,审核员已经付出很多精力编制检查表,并且在编制检查表的过程中已经审阅了体系文件,已经有了针对性。因此在审核时应充分利用检查表,不要轻易偏离检查表提问题。当然也要注意不能过分信赖检查表,真正找出不符合的原因还需要进行跟踪提问。

(4)当发现不符合时,应追根溯源。有的不符合项问题比较复杂,不能光从表现现象判定,要从多方面取证。 (5)受审核方共同确认事实。当发现不符合时,审核方应尽量征得受审核方的认可,并使受审核部门同意采取纠正措施,如果受审核部门确实有真实的客观证据能够推翻某个不符合项,审核方应撤消该不符合。

(6)始终保护审核员应遵守的诫律。审核员在整个审核过程中都应保持客观、公正、认真、明确、有礼貌和为受核方保密。

3.确定不符合和编写不符合报告

HSE管理体系审核中的不符合是指那些违背审核准则的审核发现。对审核中收集的客观证据进行归纳、分析、比照约定的审核准则,即可确定不符合项,通过不符合项有以下几种情形。

(1)体系性不符合:HSE管理体系文件没有完全达到SY/T6276-1997标准的要求,即文件的规定不符合标准。

(2)实施性不符合:HSE管理体系实施未按文件规定执行,即运行实施不符合文件规定。

(3)效果性不符合:体系运行结果未达到计划的目标、指标,即效果不符合所建立的目标。

(4)法规性不符合:体系运行的HSE行为未达到HSE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即HSE行为不符合法规要求。

根据审核结果与审核准则相偏离的严重程度,以及不采取措施带来的可能后果的严重性,可将不符合分为两类:严重不符合和一般(轻微)不符合。

编写不符合报告,是内审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例4不符合示例,以供参考。

[例4] 不符合报告

见表

4.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有了若干份不符合报告,还不能在末次会议上对审核发表结论性意见,还应对审核的结果作一次汇总分析。汇总分析可以在末次会议前召开一次全体审核组成员会议上进行,以便以受审部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做一次总体评价。

汇总分析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从发现的不符合项入手。分析不符合项的总数中严重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各有多少项。如果审核是按部门进行的,则列出其不符合项涉及哪些要素,其中哪些要素最多或最严重,有了这些数据,大致可以说明这个部门的薄弱环节是什么了。

(2)从历史和趋势入手。将上次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的总数及其构成与这次相比较来看体系是在持续改进不是退步。从对上次纠正措施完成的情况及有效性的分析也可看出管理进步和不足的情况。

在这些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呆以总结成整个体系的建立,实施上有哪些薄弱环节及其严重程度,从而得出整体性的结论性意见。

5.召开末次会议

在现场审核即收集证据及做出审核发现之后和编写审核报告之前,审核员应与企业的管理者和受审部门的负责人员举行末次会议,其主要目的是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发现,能使他们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审核发现的事实根据。

末次会议的内容如下:

(1)与会者签到。审核组、受审核部门、与会者在表格上签名。

(2)重早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和审核准则。

(3)总结。审核组长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做出基本评价,提出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和不符合要点。

(4)宣读不符合报告。审核组长(也可以是审核员)宣读不符合报告,并提醒受审核部门是否理解不符合事实。

(5)说明抽样的局限性。审核组长应说明审核是一种抽样活动,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局限性;发现不符合项的部门未必是惟一的存在不符合的部门,其他存在不符合项的地方也可能未被查到,要求受审核方举一反三,改进HSE管理体系。但审核组应力求使审核结果公正、客观和准确。

(6)澄清。应让受审核部门有机会对于不符合项提出意见,包括某些措词修正。审核组在可能情况下应表现一定灵活性,考虑意见的接受。

(7)纠正措施要求。审核组长应提出对纠正措施的要求,包括纠正措施完成期限和追踪验证或监督审核方式的要求。

(8)领导表态。在末次会议上企业的领导可就审核结论和纠正措施要求和作简短表态,适当说明今后的打算。

(9)末次会议结束。当末次会议所有议程完成,受审核方没有任何异议时,审核组长可宣布末次会议结束。

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长应就整体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做了总体评价和结论。结论应全面总结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的成绩和问题。

6.编写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编写,或在审核组长的指导下审核组成员编写,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应为审核计划中所决定的,编写过程中如欲对此有所变动,应取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

审核报告应包括审核发现的概要,报告中包含下列内容:

(1)审核目的、范围和计划。

(2)审核组成员和受审部门。

(3)审核的持续时间和日期。

(4)审核所依据的文件。

(5)审核过程的简介,包括审核期间遇到障碍。

(6)不符合项目的数量、分布(将全部不符合项作为报告的附件)。

(7)审核结论,如:

①HSE管理体系对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

②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与保持;

③内部管理评审过程是否足以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与有效性。

(8)审核报告的分发清单

7.纠正措施及其跟踪

1)纠正措施及其跟踪的重要性

在内审中纠正措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内审的重点在于发现体系的问题加以纠正,使体系得到不断改进,因此内部审核在现场审核完成及审核报告发表后,审核组和管理者代表仍要花许多精力促进纠正措施计划的有效实施。审核组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追踪,其重要性在于:

(1)使受审部门对已形成的不符合项进行清理和总结,彻底解决过去出现的问题,防止HSE管理体系运行受到影响。

(2)监控受审部门对现存在的不符合采取的措施,防止其滋生、蔓延或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

(3)最重要的督促受审部门认真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立足于改进HSE管理体系,为未来体系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2)纠正措施的跟踪原则

纠正措施的跟踪是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重要阶段,其原则是:

(1)所有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必须由受审部门切实采取纠正措施,内审员进行跟踪验证,形成闭环。

(2)根据不符合的性质或程序,可采用不同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方式:

①对受审部门再次组织部门要素的现场审核以检查纠正措施的效果,这适用于严重不符合项或只有到现场才能验证的轻微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跟踪。

②受审部门提交纠正措施的实施记录,审核员据此验证其是否已完成,这适用于一般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跟踪。

③在下次内部审核时再予复查,这适用于短期内无法完成而又制定了纠正措施计划的一般不符合项的跟踪验证。

3)纠正措施完成期限

(1)严重不符合项一般在三个月内完成,其中由相当数量同类性质的轻微不符合形成的严重不符合项完成时间可再短些。

(2)一般不符合项在一个月内完成。

(3)性质非常轻的轻微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完成整改,审核员及时进行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如确已完成,应在不符合项报告中注明。

第四篇: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

HSE管理体系认证是依据审核准则,由获得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实施认证及认证评定,确认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及有效性,并颁发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的过程。

认证审核实施基本过程包括:申请及受理、预审核、认证审核、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批发证与证后监督六个方面(图1)

图1 HSE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流程图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认证的申请及受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出申请

符合HSE管理体系认证基本条件的企业如果需要认证,则应以书面形式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

申请HSE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申请方需要具备独立的管理职能或为独立核算的实体;

(2)已按SY/T6276-1997标准含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HSE/OSH管理体系,实施运行至少三个月,并完成至少两次内部审核和一次管理评审;

(3)当年无特大事故(工业、交通、火灾、污染、职业卫生),近两年内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达到考核标准,其他安全、环保和健康指标达标、符合国家和地方要求。

2.申请组织应提交的文件

申请组织应提交的文件

申请组织在拟申请认证审核前三个月,应向认证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以供认证机构评审申请组织是否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

(1)HSE/OSH认证书面申请书,申请认证范围;

(2)申请方同意遵守认证要求,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

(3)具备独立管理职能或独立核算实体的证明复印件(如:营业执照)及有关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

(4)主要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工艺流程图;

(5)HSE/OSH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含作业文件和记录清单)必要时,提交作业文件;

(6)健康、安全与环境初始评价报告(含主要危害和影响场所清单);

(7)已编制的项目HSE作业计划书、风险评价报告清单;

(8)近两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的上级主管部门的证明。

3.申请受理

认证机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并制定审核计划,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判断企业是否符合认证审核的条件。对未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通知企业进行补充、纠正;不具备条件的;认证机构签发不受理通知书;认证机构应说明不受理的理由。对于通过审查的组织,签发受理申请通知书。

4.合同评审

申请受理后,双方签订HSE管理体系认证合同。认证机构应就申请方提出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评审,确保:

(1)认证机构的各项要求规定明确,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

(2)认证机构和申请组织在理解上的分歧已被消除;

(3)认证机构有能力在拟认证的范围和活动现场内实施认证并能满足申请方的其他具体要求(如申请组织使用的语言,申请方认证范围内所涉的专业等)。

5.认证各方的职责

在认证过程中,应对认证各方的职责加以明确。

1)审核组的责任

挑选审核组成员,保证审核组具备实施审核的经验与技能,应考虑到:

(1)审核员的资格要求;

(2)所需人数,小组成员的语言能力和技能;

(3)有待审核的组织、过程、活动或职能的类型;

(4)认证与认可机构的要求;

(5)小组成员与受审核方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2)认证机构的责任

(1)决定是否需要审核;

(2)与受审核方接触,取得充分合作并启动审核;

(3)确定审核目的;

(4)选派审核组长,对审核组的组成予以审批;

(5)与审核组长商定审核范围;

(6)提供开展审核所需要的权限与资源;

(7)批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8)批准审核计划;

(9)接受审核报告。

3)受审核的责任

受审核方的责任和活动应包括:

(1)视需要向员工传达审核的目的与范围;

(2)选派负责胜任的人员配合审核组的工作,担任现场向导,让审核员了解健康、安全及其他有关要求;

(3)向审核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审核的有效进行;

(4)应审核员的要求,为他们提供接触设施、员工、有关信息和记录的便利条件;

(5)协助审核组实现审核目的;

(6)接受审核报告副本。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审核的策划与准备(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证机构在接受申请方的认证申请后,为保证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应做好审核前的策划与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与受审核方确定审核范围、组建审核组、制定审核计划、编制审核工作文件等。

1.确定审核范围

审核范围的确定应从受审核方的管理权限以及活动、产品或服务的领域等方面考虑,审核范围的最终确定应在预审时完成。

2.任命审核组长

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单位应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方建立的HSE管理体系及运行状况进行审核。专家组由相应资格的专家组成:HSE管理体系审核专家、现场管理专家、环保技术专家和职业安全专家。

认证机构根据受审核方的具体实际情况,指定有较高能力的审核员担任审核组长,并将文件审核等相关资料交给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代表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前的准备以及实施认证的各项工作。

审核组长根据从申请方获取的信息组建审核组,确定审核组成员的构成及审核组的规模,考虑是否需要聘请技术专家。

认证机构应将审核组成员以及审核组长的名单通知受审核方,以便得到他们的确认。

3.制定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根据文件审核以及初访得到的信息,制定审核计划,审核组应将审核计划尽早通知受审核方,在实施正式的现场审核前应与受审核方就存在的分岐进行协商。

4.编制审核工作文件

审核组应召开会议,进行审核分工,各个审核小组根据分工编制各自负责部门或要素的工作文件,以便于现场审核的顺利进行。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预审核(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预审核的目的

通过对受审核方的HSE承诺、方针目标、危害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受审核方对审核准备状况的了解,对有关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提出认证审核计划。

文件审核主要是为了确定被审核方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满足HSE管理体系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管理手册及支持文件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体系文件出现重大问题,则应通知受审核方。受审核方应进行体系文件的修改或重新递交。体系文件若无重大的缺陷,则应开始准备预审。

预审是审核人员第一次到受审方现场了解情况,进行详细沟通的活动。是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预评估。

2.预审的重点内容

了解受审核方经营的性质、规模、HSE风险的特点及复杂性;了解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和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可信度;考察企业重大危害因素与HSE方针、目标、过程控制、应急管理、遵守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

3.预审的程序

在预审过程中,首先进行文件审核,主要审查文件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是否满足SY/T6276-1997HSE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文件之间是否协调,应将文件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通知受审方,以进行文件的整改。

以文件审核为基础,着手进行预审的准备工作,包括编制预审计划、确定审核范围、确定重点审核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并将此计划通知受审核方加以确认。预审与认证审核(正式审核)的过程相似,包括首末次会议以及了解和收集客观证据的过程,预审发现的问题应形成“问题清单”,并与受审核方交换意见。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认证审核(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审核的目的

认证审核是判定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能否推荐认证注册,验证受审核方是否有效实施了其HSE方针和目标,是否遵守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程序;验证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审核组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作出评价和结论。

2.审核的重点

认证审核是在预审的基础上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审核。主要侧重于审核受审核方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持续改进的绩效证据。至少应包括以下重点:

(1)内审的评价。包括内审员素质:审核程序、方法、范围;内审的依据;内审资源;内审的组织和审核质量;纠正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评价和风险管理。应评价受审核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程序、方法的合理性,及风险控制削减措施的有效性。

(3)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4)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

3.审核的程序

认证审核是从首次会议开始至末次会议结束,审核过程依据审核计划进行,在末次会议之前,审核组应对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和整理,必要时要进行审核的追踪,并就审核发现与判断结果同受审核方的管理者代表及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认同。

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长应对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明确表示是否推荐注册或继续保持注册。

4.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审核工作的重要成果,是HSE管理体系认证决策的依据,它提供:

(1)审核发现的可追溯性;

(2)审核中对依据标准条款展开的信息。

审核报告应在审核组长指导下编写,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主要是审核计划中已经确定的,编写过程中若有变动,应与受审核方取得联系。审核组视具体情况建议是否对受审核方予以注册、推迟注册及暂缓注册。

认证机构根据专家组对管理体系文件,现场审核的结果及核实该企业有关近两年健康、安全与环境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决定可否上报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一般包括受审核方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还应考虑是否提交给指导委员会等监督机构。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纠正措施的跟踪与批准注册(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

现场审核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发现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存在一定数量的不符合项。对这些不符合项,受审核方应根据审核方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制订纠正措施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加以实施和完成,审核方应对其纠正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依据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跟踪方式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现场跟踪验证;

(2)实施记录的跟踪;

(3)实施方案的跟踪。

纠正措施的完成期限也因不符合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严重不符合项要求在三个月完成,轻微不符合项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对于性质极其轻微的不符合项,则可在受审核组离开之前立即完成纠正措施的落实。

2.认证评定及批准注册

对审核组推荐注册的企业,认证机构将企业认证评定后,报请技术委员会就是否能批准注册进行审定,如审定不能通过,认证机构向其发书面通知书,将审定结论通知受审核方。

认证的机构对申请认证的企业进行审核时,应书面通知集团公司HSE认证办公室和该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上级部门认为有必要可派观察员参与HSE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作。

审定通过的企业,认证机构将批准注册的审定意见,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认证办公室审批,认证机构依据批复结果签发HSE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证企业在取得认证证书后,可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自己获得HSE管理体系认证的信息。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证后监督与复评(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后监督是包括监督审核和管理,或在特殊条件下组织复审,对在监督审核、管理和复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其中的是验证获证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标准的要求,并在有效运行,从而确认能否继续持有和使用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监督审核和复审程序应与受审核方进行初次审核的程序一致。受审核方的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后,可以提出复评,申请再次认证。

1.监督审核

认证机构对获准认证的受审核方在证书有效期内(一般为三年)应定期实施监督审核,验证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持续地符合标准、体系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持续有效地实现既定的方针和目标。

不同类型的企业因其本身风险的复杂性及其风险的大小不同,采取监督审核的时机、频次和深度均有所区别。一般说,获证后第一次监督审核从批准注册之日起不超过半年。以后两次例行监督审核之间的间隔不超过一年。对某些风险较大的企业,如建筑、化工、石油、煤矿等则应适当增加审核频次。

2.复审(不定期监督审查)

当获证企业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出现以下特殊情况,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HSE风险时,由认证机构组织复审:

(1)获证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更;

(2)发生重大事故或公众投诉;

(3)获证企业发生了影响其认证基础的更改。

认证机构根据复审结果,作出换证或认证撤销的决定。

3.复评

认证证书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三年,三年有效期满后,获证企业如申请继续保持认证注册,在证书期满前六个月,应提出复评申请,认证机构应在证书有效期终止前三个月对获证企业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和保持情况进行审核。经复查审核后颁发新证。有效期满后,未重新认证的企业不得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复评的程序与初次认证审核基本相同。

第五篇: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策划与准备——引言(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的策划与准备是HSE管理体系审核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认证机构在接受了受审核方的认证申请后,为了保证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必须认真做好审核前的策划和准备工作。事实证明,审核的策划和准备越充分,就越能保证审核工作的具体实施。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包括:确定审核范围、组成审核组、制定审核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等活动。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策划与准备——确定审核范围(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范围是指受审核的HSE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范围。确定审核范围实质上是界定受审核方HSE作出持续改进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和HSE管理体系实施运行的责任范围,它有助于明确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因此,正确合理地界定受审核方的审核范围对认证机构、审核员、受审核方、委托方以及相关方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HSE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内容,在认证过程中,从申请和申请的受理、合同评审、确定审核组的成员和规模、制定审核计划、实施认证到认证证书的表达无不涉及审核范围。

1.确定审核范围的目的

确定审核范围的目的表现在以下几具方面:

(1)为审核准备和实施审核提供依据。

审核范围决定了审核的内容、场所和工作量,审核组成员所需的专业范围,规模以及是否需要技术专家。因此,在进行合同评审时,认证机构应确保有能力对其审核范围进行认证。审核范围应在初访时进行初步确认,根据确定的审核范围,组成审核组、编写审核计划和其他审核工作文件。

(2)是认证证书和宣传材料的重要内容。

认证机构批准受审核方通过认证时,在认证证书中正确写明HSE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表明注册的范围,只对审核范围内作出书面保证,受审核方也就遵守认证机构的有关规定,在证书使用或企业的宣传材料中也能正确宣传,防止误用和滥用。

(3)是向相关方证明体系符合性的证据。

许多企业不仅注重于自身的HSE管理体系,而且鼓励承包商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有关的政府机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周围的居民也期望并关注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当企业向这些相关方出具HSE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时,相关方可根据审核范围分析所关心的HSE问题或风险是否在体系认证的范围内。

2.确定审核范围需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审核范围时,通常考虑下列因素:

(1)受审核方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所覆盖的范围;

(2)HSE因素及其影响的独立性和关联性;

(3)申请认证所涉及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类别和性质;

(4)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场所及场所的分布状况和地理位置;

(5)有关活动、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法规要求、标准和其他引用文件;

(6)受审核方的特殊要求,即是否有排除在审核范围之外的场所和地点。

(7)管理者对企业的投入产出的责任。

3.审核范围的确定

审核范围涉及受审核方在确定的管理控制下的特定场所内从事的活动。审核范围的确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企业的管理权限;

(2)企业的活动范围;

(3)企业的现场区域。

在确定审核范围时,往往由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很难简单地通过上述因素的某一个方面而来对审核范围进行清晰的界定,这时应对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确保审核范围的合理性。

1)企业的管理权限

即按照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和权限来确定审核范围,企业的HSE管理体系要得到认证,其管理者应具有以下责任和权限:

(1)管理者能够对企业内与HSE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HSE因素及相关的影响承担责任,对不能承担责任的区域,不能界定在审核范围内。

(2)管理者有权决定如何通过建立HSE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来实现有其HSE承诺、方针,并有权配置HSE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中所需资源。

(3)管理者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投入(如原材料、承包商的活动、服务)和产出(如产品、服务、危害因素的控制、事故、职业病、废弃物、污染物)承担责任。

2)企业的活动范围

指按照企业的活动来界定审核范围。主要是指与产品有关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如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其与产品有关的活动有设计、开发、采购、生产、检验、储存、运输、销售和服务等。施工作业企业,其与产品有关的活动有采购、施工、储存、检验、运输和服务等。另外还要考虑与产品间接有关的活动,如水、电、气等动力设备的运行与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等。

通过从企业的活动来界定审核范围,应从企业HSE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全部活动领域考虑。如果有些活动虽属于企业管理权限范围内,但具活动产生的HSE影响是相对独立的,与其他活动关联不大,则可将这些活动排除在审核范围之外。如有些生产型企业在生产场所之外的销售活动,也可以不在审核范围之内。

对于有些活动是企业内各相关职能部门来完成,或有些活动需要企业外部相关方来协助完成,则这些不能完全包含在企业HSE管理体系内的公共服务或活动界面,由于需关注企业是如何对它们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的,因而确定审核范围时应考虑将其纳入审核范围。

3)企业的现场区域

这是确定审核范围所需考虑的最主要方面,按照ISO/IEC导则66对现场的定义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在企业的控制下进行活动的全部场所。包括任何与原材料、副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废弃物材料相关的储存区域和活动所需的设备或基础设施。活动的场所无论是否固定,无论在何处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或制度要求。

企业的现场区域可能是单一现场或是多现场,无论是哪种情况,按现场区域确定的审核范围应当包括具备以下条件的场所:

(1)该场所应在企业的管理权限控制范围内作业活动;

(2)审核范围中包含的有关活动领域在该场所发生。

确定审核范围应包括所有现场区域,审核时可依具体情况进行抽样。对较为复杂的多现场审核,确定审核范围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当一个企业有几个相似的现场,可以对有相似的HSE因素并在相同的行政管理机构的控制下运行的现场进行抽样审核。审核组应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初步接触了解的情况、受审核方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往审核信息),依据现场的情况确定每个阶段审核的工作量、深度和覆盖面,以体现审核的层次。

(2)对于一个HSE管理体系覆盖了几个类似的现场的企业,在下列情况下,认证证书可以覆盖所有这样的现场:

①所有现场在共同的管理体系下运行,实施统一管理和审核,进行统一管理评审;

②在HSE管理体系中包含有重要危险因素的每一个现场或部门都要进行审核;

③所有现场都已按内部审核程序进行了审核;

④若一个企业的HSE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覆盖了多个现场,一旦发现了不符合,不论是在总部,或是在一个单一现场,其纠正措施程序都应适应用于证书所覆盖的全部现场。

(3)对于临时现场(如建筑现场),不论其现场位置在何处,只要受控于企业的HSE管理体系之下,就可以被作为认证的样本进行审核,为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及有效性提供依据。

(4)由具备不同职能的部门或商业联合体组成的企业,因其从事的活动和伴随的危害与影响不同,应对所有现场和相关的危害和影响分别进行审核。

(5)当无法确定现场区域时(如服务),认证应考虑企业总部的活动及其服务的传递性。在特殊情况下,审核认证可仅在企业提供服务的范围内进行,这时应对企业总部中与该服务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范围由牧主最后决定,由申请人在申请书中正式提出,包括初次申请和获证后申请扩大认证范围,而由认证机构派出审核组通过审核加以确认,在确认的基础上写成证书的注册范围,而由认证机构派出审核组通过审核加以确认,在确认的基础上定居民证书的注册范围,如果受审核方所申请的某一审核范围,审核组在现场审核中未能获取HSE管理体系覆盖该范围的有效证据,则应将其排除在确认的审核范围之外。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策划与准备——组建审核组(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建审核组是审核策划和准备的主要工作之一,认证机构在对申请方的HSE管理体系进行正式审核前,应根据申请方的各种考虑因素,组建审核组。其中最关键的是审核组长的指定。

1.审核组的组成

认证机构应根据受审核方的规模、性质、特点和HSE影响委派合适的人选担任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负责组建审核组。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和技术专家。审核组成员在审核组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在确定审核组的规模和组成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审核所依据的准则;

(2)受审核方的经营类型、规模、生产性质、复杂程度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审核组应有满足规定级别要求的审核员。

(4)审核组中至少应配备一名有相关专业能力的成员,以确保审核组更好地理解被审核体系的有关要求,包括相关的过程和重要的危害与影响因素的控制,必要时,应聘请技术专家参加审核组。

(5)由于审核分两个阶段进行,所以两个阶段的审核组组成可以不同。但参加预审核的审核员应至少有一人参加认证的审核。通常预审核组的工作量(人•日)小于认证审核组的工作量(人•日)。

(6)审核组中实习审核员人数一般不应超过审核员总数的1/2,实习审核员不能独立承担审核任务。

(7)审核线成员不应与受审核方企业存在利害关系,且未向受审核方提供过有关HSE管理体系的咨询服务。

(8)审核组成员应能协调合作。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并可对受审核方进行有效的审核。审核组应具备有效开展审核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

根据审核过程中工作量的大小和审核组规模,还可以将审核组分成若干小组。

审核组成员名单应事先提交委托方或受审核方并得到其确认。委托方或受审核方有权利就审核组成员提出合理的更换要求。

2.审核组长

审核组长主持审核工作的全过程,对审核工作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审核组长由认证机构任命。

1)审核组长的条件

(1)审核组长应为注册的HSE管理体系审核员。

(2)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广泛的相关技术知识。

(3)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处理审核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4)具有对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做出判断的能力。

2)审核组长的职责

(1)负责组建审核组;

(2)与委托方商定审核准则和范围;

(3)获取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背景资料;

(4)负责初访(必要性);

(5)负责HSE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查;

(6)协调工作文件的准备,指导编制审核检查表;

(7)负责制定审核计划,分配审核任务;

(8)主持预审和认证的现场审核,并对审核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9)负责对受审核方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做出评价;

(10)代表审核方与受审核方领导的沟通;

(11)组织编写和提交审核报告;

(12)组织跟踪审核。

3.审核组成员

1)审核组成员的条件

应为注册审核员或实习审核员,或技术专家、技术专家参加审核工作时,不单独执行审核任务。审核组还可以包括验证审核员或观察员。

2)对审核员要求

(1)能全面、正确理解HSE管理体系标准;

(2)掌握HSE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方法和技巧;

(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具有一定的HSE科学和技术知识,能够识别危害因素及其相关的影响;

(5)具备审核工作所必须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判断能力等)。

3)审核素质和能力

审核员应思路开阔,善于思辩,坚忍不拔,处事持重,能够客观地观察情况。审核员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1)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即能从审核现场的各种现象和文件记录作出整体判断,给出合理分析,哪些是符合的行为,哪些是出现偏差的行为,对偏差的严重程度能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2)谨慎、勤奋、娴熟、明断:即优秀审核员应有一种良好的品质,能够有分寸的应付和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排除审核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3)有很好的均衡能力:即善于把握问题实质,尽量避免审核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4)客观公正:一方在表现在从现场正当地获取和公正的评定客观证据另一方在表现在不卑不亢,忠于审核目的和审核结论,不屈从于无事实根据要求改变审核结论的压力;

(5)具有敬业精神:在审核过程中专心、严谨、守时;

(6)善于交往:合格审核员应具备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即应变能力),与受审核方各个层次的人员能很好地相处,营造出一种融洽的审核气氛,以取得理想的审核效果;

(7)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4)审核组成员的职责

(1)服从审核组长的指导,支持审核组长开展工作;

(2)参加现场审核时召开的会议(如审核组会议、首末次会议);

(3)在审核组长的领导下编制分工范围内的工作文件;

(4)独立完成分工范围内的现场审核任务,收集和分析有关的审核证据,编制不符合报告,进行审核组内部交流,报告审核结果;

(5)保管好与审核有关的文件,并按规定归还这些文件;

(6)验证受审核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策划与准备——制定审核计划(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计划是确定现场审核的人员、日程安排以及审核路线的文件,通知受审核方(一般应至少提前3周审核组长通知被审核方,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提出异议)审核计划是指导现场审核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HSE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一般分两个阶段,所以审核计划应按预审和认证审核分别编制,认证审核计划应在预案审核的基础上制定。

1.审核计划的内容

审核计划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两个阶段的审核目的和范围是不同的。

审核目的是通HSE体系认证实现取证和注册。审核范围即HSE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和涉及的部门和场所。

2)审核准则

即审核依据,主要是指体系标准、体纱文件和法律法规。

3)审核日期和地点

审核的起止日期和审核的地理区域。

4)审核组成员

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名单,包括技术专家、验证审核员和观察员。

5)审核日程

包括审核的时间安排,一般以上、下午或以小时为单位进行审核日程安排,审核组人员的分工,受审核方拟接受审核的职能部门,审核中应予重点审核的要素,审核组内部会议及其与受审核方管理者召开的会议。

6)保密要求

审核组应严守受审核方有关产品、组织、管理和技术等信息保密的承诺内容。

在没有得到受审核方同意情况下,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7)其它。

包括审核工作语言,陪同人员的作用说明,差旅安排要求等。

2.两个阶段审核计划内容的说明

表1对预审和认证审核计划的差异作了说明。

表1 预审核和认证审核计划的差异

见表

[例1] ××油田建设工程公司HSE管理体系预审核计划

项目编号:CPAC预200×—××

预审核计划

1.受审核方

名称:×× 油田建设工程公司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路××× 号 邮编:××××××

2.审核目的

确认贵单位的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评价贵单位HSE管理体系是否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为认证审核做准备。

3.审核范围

贵单位内与HSE管理体系有关的主要部门、岗位和设施。

(1)产品、活动或服务范围:地面工程建设 长输管道施工

一、二类压容器制造 锅炉安装 水利工程 输变电线路施工 电气开关柜制造 砼构件预制。

(2)专业范围:4810线路管道安装业、4820设备安装业

4.审核依据

(1)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贵单位的HSE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现行有效版本的体系文件;

(3)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

5.审核组

姓 名 性 别 职务 聘用单位 注册资格 组别 专业类别

郭×× 男 组长 CPAC 审核员 A 建安

李×× 男 组员 CPAC 审核员 B 物探

张×× 男 组员 CPAC 审核员 C 建安

6.审核日期

2001年6月15日至6月17日(6月14日进驻),日程安排见审核日程表。

7.保密承诺

见审核组首次会议时递交的《现场审核保密保证书》。

8.审核计划安排及受审核方确认意见:

审核组长: CPAC: 受审核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审核日程表

见表

注(1)审核时间根据现场审核时间情况允许适当调整。

(2)现场审核期间,针对覆盖的产品、活动或服务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提供双方认可的评价证据,否则贵单位将承担不覆盖特定产品、活动或服务的风险

[例2] ×× 油田建设工程公司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计划

项目编号:CPAC认200 × —×××

认证审核计划

1.受审核方

名称:×× 油田建设工程公司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南路××× 号 邮编:××××××

2.审核目的

确认贵单位的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决定是否推荐认证注册。

3.审核范围

贵单位内与HSE管理体系有关的部门、岗位和设施。

(1)产品、活动或服务范围:地面工程建设 长输管道施工

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 锅炉安装 水利工程 输变电线路施工 电气开关柜制造 砼构件预制。

(2)专业范围:4810线路管道安装业、4820设备安装业

4.审核依据

(1)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贵单位的HSE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现行有效版本的体系文件;

(3)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

5.审核组

姓 名 性 别 职务 聘用单位 注册资格 组别 专业类别

郭×× 男 组长 CPAC 审核员 A 建安

李×× 男 组员 CPAC 审核员 B 物探

张×× 男 组员 CPAC 审核员 C 建安

刘×× 女 组员 CPAC 审核员 D 建安

曹×× 男 组员 CPAC 审核员 E 钻井

赵×× 女 组员 CPAC 实习审核员 F 建安

6.审核日期

2001年8月5日至8月8日(8月3日进驻),日程安排见审核日程表。

7.保密承诺

见审核组首次会议时递交的《现场审核保密保证书》

8.审核计划安排及受审核方确认意见:

审核组长: CPAC: 受审核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审核日程表

见表

注(1)审核时间根据现场审核时间情况允许适当调整。

(2)现场审核期间,针对覆盖的产品、活动或服务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提供双方认可的评价证据,否则贵单位将承担不覆盖特定产品、活动或服务的风险。

3.审核工作量计算

HSE管理体系审核所涉及的组织类型、规模等不同,审核工作量的差别是极大的。在计算审核工作量时,应特别考虑以下因素:

(1)组织的规模:主要考虑员工人数、生产方式和作业现场分布等因素,即使是员工人数相同,而其他几方面的因素不同,其审核工作量不同。

(2)组织的类型:不同行业的组织,其危害与环境因素不同,HSE影响也不同,所需的审核工作量(人•日)往往不同。

(3)现场数量:多现场和单一现场的审核工作量相差是较大的。

除以上因素外,审核工作(人•日)尚受组织作业现场分散程度、审核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总之,要准确的计算审核工作量需要了解以上具体情况后综合确定。

4.注意事项

(1)审核计划应经受审核方的确认,包括在首次会议上的确认,如受审核方有异议时,审核组可适当加以调整;

(2)制订审核计划要充分利用初访和文件审查所得到的信息,并在审核组内进行分工,使所审核的部门和要素没有遗漏,并安排和保证恰当的审核时间。

(3)制订审核计划涉及到审核方法的确定,包括按部门审核还是按要素审核,是顺向追踪还是逆向追溯。所以要制订好审核计划,必须先研究确定审核方法。

(4)在审核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局部修改和调整审核计划,但总的审核过程应基本遵循审核计划。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策划与准备——编制审核工作文件(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工作文件是指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所使用的审核检查表和审核记录、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以及首末次会议签到等表格。认证机构一般对审核所需的各类文件都已编制并负责印制了统一格式的表格。因此,编制审核工作文件主要是由审核员根据受审核方的文件和其他信息资料编写审核检查表,以使审核工作有序而有效地进行。

现场审核中需用到的审核工作文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审核计划;

—审核检查表;

—审核任务分配表;

—审核计划日程表;

—首末次会议签表;

—审核记录;

—不符合报告;

—不符合项分布表;

—HSE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审核组应根据以上工作文件的作用和特点,设施一套规范化的表格,使现场审核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

1.检查表的作用

1)使审核员保持明确的审核目标

现场审核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借助检查表,审核员可以保持审核主题的方向。即使有些偏离审核方向时,检查表也可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2)明确受审核部门所需审核的主要要素和内容

3)确保审核工作的系统和完整

在审核组内,审核任务各有分工,审核组长正是通过对检查表的审查,来把握审核的总体情况。现场审核时,审核员则依据检查表审核,保证审核内容没有遗漏,使审核程序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确保审核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保持审核的节奏和连续性

现场审核是一项高节奏而紧张的活动,由于审核的时间有限,不允许在某个问题上或某个区域逗留时间过长,依据检查表的安排,审核员可以控制时间,掌握进度,使审核连续进行,而不是跳跃式审核。

5)确保审核的正规化

依据检查表提问题,易于使审核保持连续和系统化,使所提问题有的放矢,且使受审核方感到审核员的审核有针对性有充分的准备,体现出审核员的专业性和正规性。

6)作为重要的审核记录

检查表中一般都设有“审核记录”栏,通过检查表可以反映审核员审核的内容、查实的证据以供审核员现场审核记录有关的事实,检查表是审核档案中的重要原始资料。

2.检查表的内容及格式

现场审核的方法很多,采用较多的一般是按要素审核和按部门审核的方法,如检查表通常是由各个认证机构根据自己的规定要求设计的统一表格,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受审核部门,审核时间、审核员姓名;

(2)审核的依据。一般是填写标准的要素名称和编号,受审核方体系文件的名称或作业指导书。

(3)审核项目和要点:依据标准或文件,列出审核的内容,主要解决“查什么”的问题。

(4)审核方法:列出审核的步骤和具体方法,主要解决“怎么查”的问题。

(5)审核与跟踪记录:供现场审核时记录审核结果,检查表的确立要灵活多样,不应硬性规定具体格式,检查表的部局和格式,通常有两种多形式,一种是“问—答”形式,答案是“是”或“否”;另一种是“问题—结论”形式。

3.检查表的编制方法

编制检查表是审核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编制一份指导性较好的检查表,对审核员的审核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1)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在编制之前,要认真阅读受审核方的体系文件,了解受审核部门所从事的活动和体系文件对该部门的各项要求,了解该部门可能存在的危害与影响因素,查阅有关HSE法律法规文件要求。

2)编制检查表的要点

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根据审核准则或受审核方的文件,列出“审核要点”和“审核方法”。

(1)关于审核要点:

①要根据标准的要求和受审核方的体系文件的要求,逐项列出要审核的内容;

②要注意逻辑顺序。

(2)关于审核方法:

对应审核要点列出审核的具体方法,包括抽样数。具体的审核方法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去哪里”,说明去哪个部门、哪个区域检查;

②“找谁查”,说明找哪些人来回答问题和证实;

③“怎么查”,说明要查哪些文件、资料、记录等证据,包括现场的观察。

以上是编制检查表的四项原则,即“查什么、去哪查、找谁查、怎么查”

3)编制和运用检查表的注意事项

(1)编制检查表要周密考虑,既要考虑受审核部门所涉及标准的有关要素,也要考虑要素的逻辑关系,另外还要考虑法律法规及其他要素。

(2)检查表中提出的审核内容应以SY/T6276—1997标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受审核方的体系文件的规定为依据,而不能以审核员自己的观点或要求作为审核依据。

(3)抓住重点,抽样应有代表性。

(4)检查表应按预审核和认证审核分别编制,由于两个阶段审核的侧重点不同,因此针对同一要素的审核,编制检查表时在深度和广度上应反映出两个阶段不同的审核要求。

(5)审核组长负责对检查表进行审查,以保证审核的完整性。

(6)在现场审核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检查表的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7)检查表是审核员的工作文件,应妥善保管,不应提交给受审核方。

(8)灵活运用检查表,不要逐条照本宣科,变成生硬的你问我答式的检查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