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obe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什么是OBE教育理念? 向您推荐 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
什么是OBE教育理念?
向您推荐
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
培训中心
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OBE)作者:大连理工大学 李志义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7期 去年6月,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签约成员,这标志着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帷幕在我国已经拉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三个基本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对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成果导向教育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被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全采纳。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并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OBE强调如下4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它具有如下6个特点:成果并非先前学习结果的累计或平均,而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过程后获得的最终结果;成果不只是学生相信、感觉、记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学习的暂时表现,而是学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历程;成果不仅是学生所知、所了解的内容,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成果越接近“学生真实学习经验”,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经过学生长期、广泛实践的成果,其存续性更高;成果应兼顾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技能,并注重其实用性,否则会变成易忘记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识;“最终成果”并不是不顾学习过程中的结果,学校应根据最后取得的顶峰成果,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并分阶段对阶段成果进行评价。OBE的实施要点,或者说关键性步骤有如下5个:确定学习成果。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既是OBE的终点,也是其起点,学习成果应该可清楚表述和直接或间接测评,因此往往要将其转换成绩效指标。确定学习成果要充分考虑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与期望,这些利益相关者既包括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也包括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等。构建课程体系。学习成果代表了一种能力结构,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对达成学习成果尤为重要。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能力结构中的每一种能力要有明确的课程来支撑,换句话说,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要对实现能力结构有确定的贡献。课程体系与能力结构的这种映射关系,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体系的学习后就能具备预期的能力结构(学习成果)。确定教学策略。OBE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了什么,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输出而不是其输入,特别强调研究型教学模式而不是灌输型教学模式,特别强调个性化教学而不是“车厢”式教学。个性化教学要求老师准确把握每名学生的学习轨迹,及时把握每个人的目标、基础和进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自我参照评价。OBE的教学评价聚焦在学习成果上,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上。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评价标准,评价强调达成学习成果的内涵和个人的学习进步,不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根据每个学生能达到教育要求的程度,赋予从不熟练到优秀不同的评定等级,进行针对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明确掌握,为学校和老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逐级达到顶峰。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确定出每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是从初级到高级,最终达成顶峰成果。这将意味着,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将用不同时间、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达到同一目标。
二、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传统教育是学科导向的,它遵循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教育模式倾向于解决确定的、线性的、静止封闭问题的科学模式,知识结构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科的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的需求。成果导向教育遵循的是反向设计原则,其“反向”是相对于传统教育的“正向”而言的。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正向设计是从课程体系开始,逆反向过程到毕业要求,到培养目标,再到需求。然而,这时的需求一般只能满足内部需求,而不一定能满足外部需求,因为它是教育的结果而不是教育的目标。因此,传统教育对国家、社会和行业、用人单位等外部需求只能“适应”,而很难做到“满足”。而成果导向教育则不然,它是反向设计、正向实施,这时“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确定4个对应关系:内外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内外需求是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要与内外需求相适应。前已述及,按照成果导向教育反向设计原则,教学设计是从“需求”开始的。其中,内部需求取决于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包括人才培养定位)以及教学主体的需要等,这些需求是传统教育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然而,外部需求(需求主体为国家、社会和行业、用人单位等)往往是传统教育教学设计容易忽视的。国家与社会的需求为宏观需求,是制定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主要依据;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微观需求,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具有多变性、多样性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考虑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协调,多样性的需求与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相匹配。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是构建专业教育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重要依据。在确定培养目标时,要正确处理这种需求的功利追求与价值理性,及其专业性追求与专业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培养目标是确定毕业要求的依据,毕业要求是达成培养目标的支撑。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是构建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尽管毕业要求包含知识、能力、境界三个层面,即知、能、信,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应用和创造知识,而应用和创造知识需要技能和创造力,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能力。境界是一种心灵认识,是心灵对各种现象领悟的程度或觉悟的高度,也可以说是一种驾驭精神世界的能力。因此,毕业要求也称毕业生能力。培养目标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做什么”,而毕业要求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有什么”,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能有什么。从这种意义上讲,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前提,培养目标是毕业要求的结果。制定培养目标的参与人员主要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制定毕业要求的参与人员主要是: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和毕业生。培养目标一般用4~6条来表述,毕业要求一般用4~15条来表述。毕业要求的条款数目,取决于是否将毕业要求进一步细化为能力指标。所谓能力指标是指,将毕业要求(毕业生能力)细化为更易落实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并且能对其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的条款。当然,上述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条款数的约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一般性规定。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依据,课程体系是达到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实际上是对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必须通过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才能在教学中实现。也就是说,毕业要求必须逐条地落实到每一门具体课程中。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要求用矩阵形式表达,通常被称之为课程矩阵。它能一目了然地表明每门课程教学对达到毕业要求中的贡献,还可以用作研究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矩阵可以分析各门课程知识点之间是互补、深化关系,还是简单重复关系,从而为重组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注意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纵向和横向关系。横向,在同一层次课程间建立课程平台;纵向,在不同层次课程间建立课程串。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其一,各类课之间的关系。要合理确定各类课之间的学分比例,在保证学生具备完整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尽量增大选修课比例。要对选修课程进行认真梳理,形成课程模块,防止知识的零碎与割裂。其二,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正确处理课堂讲授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大力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知识课堂变成学问课堂,将句号课堂变成问号课堂,将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指的是传统课程,是由教师、学生和固定场所等要素组成,在规定时间、空间内完成规定教学内容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隐性课程”是指除此之外的,能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第二课堂”是目前隐性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要充分重视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规划形式、内容与载体。要像重视第一课堂建设一样重视第二课堂建设,提升第二课堂建设水平,增强第二课堂育人效果。毕业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教学内容是达到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与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局部的,是某一条或某几条毕业要求与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的对应关系,而后者是整体的。也就是说,要把毕业要求逐条地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去,从而明确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达到毕业要求的贡献。传统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实际上是对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按照章、节顺序对讲授时间做出的安排。它规定了每一章、每一节的讲授学时以及每堂课的讲授内容,至于每一章、每一节、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是什么关系、对达到毕业要求有什么贡献却无人问津,以至于老师“教不明白”、学生“学不明白”。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学大纲的编写,必须首先明确本门课程对达到毕业要求的哪几条有贡献,然后对这几条毕业要求逐条确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再后确定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所需的教学时数。显然,成果导向教学设计的教学大纲,是按所涉及的毕业要求的条目(而不是按教材的章节)编写的。这样,对于每一堂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十分清楚,自己所教或所学对达到毕业要求的贡献,故而使老师教得明白、学生学得明白。毕业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为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提供了依据。传统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是依据教材确定的。按学科需求构建的专业知识结构,被课程割裂成一个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并被固化在一本本“教材”之中。每门课程都强调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以致课程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来越厚,课时越来越大。对于一些主要课程,还推出了“统编教材”,甚至贴上了“国家规划教材”的“权威”标签。教学靠教材、老师讲教材、学生学教材,离开了教材老师就不知道怎么教、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学,走进了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的怪圈。成果导向教育打破了课程之间的壁垒,弱化了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强化了课程之间的联系性。以达成某一条或某几条毕业要求为主线,形成课程串(纵向)和课程群(横向),在课程串和课程群内按照对毕业要求的“贡献度”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这样,某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可能会“碎片化”,但总体知识结构却更加合理、更加完整。我们的大学课堂仍然按照中学“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着“填鸭式”教学,遏制了学生的“觅食”能力。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间断性”和“阶跃式”的,要让学生会自己修补一个个“间断点”、跨上一个个“台阶”。
三、成果导向的教学实施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能够达到毕业要求、达成培养目标的基础,但目前的课堂教学尚未摆脱科学教育方式的羁绊。为了适应成果导向教育的要求,至少要实现如下5个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传统课堂是“填鸭式”的灌输课堂,知识主宰着课堂,老师成了知识的权威,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成了“复制”知识的过程。对话课堂要达到知识的对话、思维的对话和心灵的对话。知识的对话需要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使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传递、交流与互动;思维的对话需要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问号”,学生要善于为自己的“问号”画上“句号”;情感对话需要将知识课堂转化为情感课堂,只有倾注了感情,才能使学生感受知识的生命、领悟知识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课堂是封闭的,即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在这种封闭模式下,教学活动围着老师、教室和教材三个中心转。开放课堂就是要突破这三个中心,实现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开放。时间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空间上从教室向图书馆和实验室拓展,内容上从教材向参考资料扩充。这就需要课堂上用“吊胃口”代替“喂食”。所谓“吊胃口”就是,老师讲课就像介绍一桌丰盛的大餐,告诉学生每道菜有多么好吃、营养多么丰富、对身体多么有益,使学生垂涎三尺,食欲顿起;再告诉学生每道菜应如何制作、如何调配,使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下课后,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图书馆和实验室,为自己准备这顿大餐。传统课堂由知识主宰,讲的是知识,学的是知识,考的是知识。老师要做的是将教材写成教案,再将教案“背”给学生。或者将教材制成PPT,再将PPT“读”给学生。学生要做的是聆听、理解和记忆。这种课堂扼杀了学生的高阶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Bloom)将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个层次,前三个属于低阶层次,后三个属于高阶层次。高阶层次的认知活动(高层次教学活动)发展的是高阶能力,低阶层次的认知活动(低层次教学活动)发展的是低阶能力。低层次的教学活动形成的是低阶知识,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形成的是高阶知识。低阶知识主要是陈述性知识,高阶知识主要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要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传统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维在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中的作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能深化,思能超越,思能创造。批判性思维是高阶思维的核心。思考是创新的关键。只有独立思考,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由多而少、由博而
一、由现象到本质、由无序到规律;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生动活泼、千姿百态,才可解放思想、向传统挑战,才能不安所学、不溺所闻,才能有创新、有发展。爱因斯坦曾言:“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思考从质疑开始,经过疑惑或质疑后,才可达到深信无疑;经过疑惑或质疑后,才可以达到深刻理解。重视老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是传统教学理念下形成的病疾,至今仍然主导着课堂教学。教与学的问题实际上是两方面的:一是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二是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传统课堂教学主要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要改变重教轻学现象,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教学本质、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教学本质是对教学是什么的追问。传统的认识是,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成果导向的教学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其中“会学”是核心,要会自己学、会做中学、会思中学。教学理念是对教学为什么的追问。传统的认识是:“教”是为了“教会”,“学”是为了“学会”。成果导向的教学主张的教学理念是:“教为不教、学为学会”。“教为不教”有两层含义:“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这种“教”是教学生“学”,这种“大教”是“善教”。成果导向的教学主张的教学原则是:“教主于学”。教主于学在于: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教之主体在于学”就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教主于学的核心。“教之目的在于学”即前述的教学为什么,它有三层含义:一是为了“乐学”、二是为了“会学”、三是为了“学会”。“教之效果在于学”是如何评价教学。要放弃传统的“以教论教”,坚持“以学论教”评价原则。也就是说,“教得怎么样”要通过“学得怎么样”来评价。
第二篇: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砀山县实验小学 毛会彬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难点,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性质与地位作了如下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无内容可写,勉强写下了也显得干巴巴的,表述不够具体。学生由此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对作文毫无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敢于写,乐于写,作文水平才有可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了第三学段,才过渡到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开始进行作文教学时,就应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写作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结合第一学段进行说话、写话训练,逐步实现向中年级成篇作文过渡。布置写作任务前,应精心设计好写作前的铺垫,适当降低作文难度。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应及时鼓励,可采用上台读作文,在表扬栏中展示优秀习作,利用“高分制”激励等方式表扬他们,夸奖
他们,使他们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丰富。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如果他们不断得到肯定,就会不断地增强自信,不断地期待有下一次的成功。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
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及时组织交流,在同学们的互动中感受和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二、融入生活,明确作文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把作文变成生活的需要。即要求作文有阅读对象,有明确的交际目的。要使学生的表达有对象,有需要,不要让作文仅仅是学生应付老师的一种作业。我们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做到平时积蓄充实,习作时就不会感到难了。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写成长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等练习把作文变为有趣的活动,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
在三年级,我就要求学生写自传,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在作文课上,我给学生的要求是:我们进入了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也许有人担心没有内容写。其实,你一点儿也不用担心。这样吧,让我们开展一个活动:记录自己成长的故事。只要你积极参与,动手动脑,
保管你有说不完的话,一定会写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因为,作文就是你生活的脚步,就是你成长的记录。不信,你试试看。我设计的内容有“我出生了”、“名字的故事”、“结交新朋友”、“我爱我家”等等。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练习本,指导他们起好名字,学生觉得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热情高涨,再也不感觉没有内容写了。
三、读写结合,充实写作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们用以交际的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道出了读与写关系的真谛,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重视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应结合单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重点,确定读写结合的目标,渗透某个要点和某种写作技能。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拓展写的空间。读写结合点的选择一般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与认知统一处,文句优美处,思维创新处,文章留白处等等。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入情入境,读出感情,然后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我启发学生:“送别志愿军的不止这三人,如果你是送别队伍中的一员,你想对志愿军说些什么?仿照以上三段的结构说一说,写一写。”然后让学生自写,小组交流,
选代表全班交流,其余同学想象志愿军的话进行回答。这样通过写话、对话,把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培养写作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里既是仿写的练习,又是学生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表达。
又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注意创设说写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在想象的同时进行写作训练。在理解白荷花从荷叶中间冒出来的“冒”字的好处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并不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图景,引导学生进行换词说话练习,领会“冒”的用词精妙。并及时拓展学生想象空间,让学生想一想:此时的白荷花会说些什么?通过看图与对文字的理解,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无限的发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进行了写作训练。接着我又问:“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这些姿势,你还想到哪些?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在学生想象练说之后我顺势引导:“这么美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不光是我们,一定还有一些小动物们也会被吸引而来,它们是谁呢?会对荷花说些什么呢?”学生在课堂上想到了小蜻蜓、小蜜蜂、小蝴蝶、小蝌蚪、小鱼……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写下来。
叶圣陶老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的论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要把大量的时间在内容分析上,而应重视语言的训练。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读与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四、鼓励创新,抒写学生的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目前,学生作文文风不正相当普遍。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千人一面。学生接触的资料多了,各类作文选,网上的范文都很容易看到,但是也使一部分学生不再去思考,生搬硬套,刻意模仿。开口就是给老爷爷让座,闭口就是扶盲人过马路,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尽管立意不低,但也绝不是好文章。“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创造性地描写世界,表现生活,要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教育学生作文要言之有物,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时鼓励学生富有创意地表达,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有个性就有真情。
总之,作文教学应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作文教学中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进行细致而耐心的指导,及时总结得失,扬长避短,锐意开拓,定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第三篇: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新理念下的《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徐瑞丽
【教材理解】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了“我”(弟弟)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课文在课后第二题,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兄弟俩对于蒲公英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设计理念】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
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情简介】
对于县城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离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之前并不了解这种植物及它的属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合作交流、讨论交流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
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准备稿纸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教学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我们的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还拥有多彩的课余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
2. 生字词的预习怎么样了?谁领我们一起读一下课后的字宝宝?
老师又把字宝宝请到了老师这里,谁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可真奇怪呀![ ]-[ ]+[ ]=拢)
3. 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课文呢?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4.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过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答案了,谁来说一说?你能抓住书上的词句来回答吗?(一大片、长满、盛开)这些词语说明蒲公英长得怎么样?(多)
5. 谁能读一读,把蒲公英的“多”读出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兄弟俩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读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给兄弟俩带来了什么?(板书:快乐)是做什么的快乐呢?(板书:玩耍)
谁来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用蒲公英玩耍的快乐来。
3. 你平时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快乐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全班交流。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了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发现的快乐。(板书: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出示小黑板)我发现了什么?(草地会变色)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说“我”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早上绿色;中午黄色;傍晚绿色)
在理解原因时加上动作。边读边做动作。
3. 小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呢?(板书: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同学们可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
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读一读,读出对草地的喜爱,对蒲公英的赞美。
2. 正因为这样,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为什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早晨,当阳光洒遍大地,蒲公英就张开花瓣,就像我们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起床;晚上,夕阳西下,蒲公英会合拢它的花瓣,和我们一起睡觉。)
3. 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读。
五、拓展练习
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还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吗?指名说,师适当补充。
六、作业
今天回去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找找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乐
早上 绿色
发现
中午 金色
(仔细观察)傍晚 绿色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助我轻松教学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阅读教学的成败,往往影响着小语教学效率的高低。新课程确定了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那么在这五大领域中,阅读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同时它又必然同其他几个领域相关联,甚至起着核心支撑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一轮小语课改实践中树立新理念,切实解决以往阅读教学用时多、收效微的现状,就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
经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的学习后我对《草原》一课进行了如下教学: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音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这一课我教学得非常轻松,学生对此课的印象也颇深,在课间我听见学生还在回味《草原》。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变异》高三专题复习
宋平京
随着湖南省新课程多年的全面铺开,高考复习的定位也越来越成熟。下面将结合本人近期网上继续教育的视频学习、自己在一线的多年生物学高三教学和新课改的要求,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变异》为专题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感悟。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中《生物》必修2中“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是高考的重点兼热点,知识抽象、难记。即使经过一轮的复习,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仍比较表浅,易将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割裂。 而遗传规律中隐藏着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特殊性,再减数分裂的抽象性,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很难灵活把握。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往往将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揉合在一起考查,加大了考查内容的迷惑性。为此,将这三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复习,让学生把握其内在本质的互通。
为上将本专题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理清重要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区别;
2、通过减数分裂的图像解释遗传规律和变异类型;
3、尝试构建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的知识结构;
4、加强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规律;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遗传实验设计;
2、能用减数分裂的图像解释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律和染色体数量变异;
3、尝试构建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的知识结构,揭示三者的本质联系。
三、教学过程 典 例 分 析
1、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的分析。
知识回顾
1、回顾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并画出曲线图。
2、回顾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一般过程——假说—演绎法
3、请画出变异种类的概念图
知识整合
四、教学感悟
本人关于本节课上面的教学设计足以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边讲边练的复习上课方式。
2、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生讨论等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联系、实现了师生互动。
3、借助知识网络建构,提了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4、在上面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继续增加一个环节“合作学习”, 以增强学生对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内在联系的理解。
A、请在下图中画出AaBb形成四种配子的情况。
B、请在下图中画出XX的卵子减Ⅰ异常和减Ⅱ异常的情况。
教学不定,设计灵活多样。尽管本人设计经周密思考,但由于教学内容量较大,知识跨度大,学生上课反应较慢,掌握不熟练,以致课堂对减数分裂图像的演练不够,只能老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