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日月明公开课教学设计
月是故乡明公开课教案(推荐)
月是故乡明公开课 文本学习目标:
l 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极其深刻内涵。
l 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l 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你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导入:
(课间播放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
(上课前3分钟)上课!(起立、问好)欣赏了这首美丽的歌曲,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诗歌朗诵。
(播放诗歌朗诵《乡愁》)
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 ?这让我们想起了 ?诗歌是 ?谁能告诉我它们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很好,思乡之情。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请大家先看课本前面的目录,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文本。(学生查阅,有的说是《我心归去》有的说是《乡土情结》《月是故乡明》……)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是《月是故乡明》。
看人看眼睛,读文读题目。我们还是先看文章的题目——月是故乡明。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
1、 有可能想到主旨是“思念家乡”。
2、 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有可能联想到其他诗句:李白的《静夜思》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诗文鉴赏有三点不可忽视:题目、作者和注释。了解了题目,我们再来看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辞掉剑桥大学的约聘,毅然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金会”成立。
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分男生、女生部朗读,读的同时请把你认为优美的段落作上标志)
同学们读得不错,男生声音洪亮,女生感情细腻。这里有几个词语需要特别注意。
浩渺 篝火 旖旎 绝伦 惆怅 耄耋
嚼烂 慨然 恍然大悟 离乡背井
(学生认读)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
(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
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
________的,我都异常喜欢。
此地既然有___,有___ ,有___ ,有___ ,有___,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_____之上,上下___ ,______,而且______, 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这么好的段落大家应该记住,现在,我们试着不看课本,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跟生字词语一样,希望同学们课后还要再复习巩固,不妨把它背下来。
同学们,朗读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但要真正解读一篇文章,我们还必须深入分析,学会质疑,学会鉴赏。同学们请结合背景资料,(提前印发《季羡林的故乡情》)默读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你认为好的(或不好)的地方找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质疑,学生自主解答)(教师穿插点拨)
问题:
1。既然作者如此热爱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
学生甲回答:季老年龄大了,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回家不方便……。
学生乙回答:季老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所以没有回去的必要了……。
学生丁回答:季老思念的是他童年的那个家乡,而不是现在的……
大家的回答都有可能,我们的理解,只是从文章本身出发来分析。我们的分析与季老的内心所想是否完全一致呢?就很难肯定了。所以,我有一个建议:季羡林老先生就在北大,大家可以写封信给季老,谈谈一个中学生对他的文章的理解。我相信,他一定会乐于解答的。当然了,更好的是拼搏三年,到北大与季老当面讨论。
2.他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生答:过渡,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了水……
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生答: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捡鸭蛋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3.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生答: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觉得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好。是啊,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老师提问: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呢?同学们齐读一下。 (倒数第二段)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借物抒情。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在《月是故乡明》中,这种事物就是——月亮!那我想问: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什么是它的抒情线索呢?
很好,是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解惑结束后,重申三个问题:对比、借物抒情、形散神不散。)
总结文本:
大家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作者为什么要用杜甫的诗作为题目呢?
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本文的哪一段中有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正如作者所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所以,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还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
季羡林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苦名新的平民情结。有评家称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为一名大学生看行李。)
五、写作实践:
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训练——写作实践
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请置身于某个情境,写一个片断。
第二篇:日月水火(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日月水火》教学设
教学目标:
1.应会读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等8个生字。 2.趣味识字:
“日”四方方,中间加一横,就是“日”字,“目”字去一横就是“日”。
3.易读错字:水、石、日、山(翘舌音) 4.应会写字:日、田、禾、火 (1)写正确:
禾字第一笔是平撇,最后一笔是捺,认识新笔画----捺,捺书写时,从左上向右下行笔,起笔轻,运笔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笔后向右轻轻提笔,形成尖状。
火字书写时要先写两点注意对称,认识新笔画----点,书写点时笔尖迅速入纸,而且最开始要轻,之后变重,宜小。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日、田
②指导要点:日的第三笔的横靠右书写,不要顶到两边;田的书写时要注意先进人后关门,里边的小横要压在横中线上,左右都不接。小竖要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的横封口盖钩。
5.练习用所学生字组词。
6.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7.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良好的执笔、写字姿势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教具准备:课件 、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课件猜字: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4.师带领孩子练习用“石、月、火、田”字口头组词。
四、学习“日”和“禾”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禾字是怎样演变的?
3.读字,练习用“木、禾、日、口”口头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指导书写 书写生字“日、田、禾、火”: 观察生字,你认为应该怎样写?
1. 再认识田字格,学生观察生字,然后指生说一说,。 2.注意:日的第三笔的横靠右书写,不要顶到两边;
田的书写时要注意先进人后关门,里边的小横要压在横中线上,左右都不接。小竖要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的横封口盖钩。
禾字第一笔是平撇,最后一笔是捺,认识新笔画----捺,捺书写时,从左上向右下行笔,起笔轻,运笔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笔后向右轻轻提笔,形成尖状。
火字书写时要先写两点注意对称,认识新笔画----点,书写点时笔尖迅速入纸,而且最开始要轻,之后变重,宜小。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学生书写时,教师巡视、指导。
日
七、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月水火》,知道了我们的老祖宗造字的过程。还认识了8个生字宝宝,学会了写4个生字宝宝,你们真棒!
八、当堂检查。(分发限时检测题)
附:板书设计
山
水
月
火
田
石
日
土
限时作业:
一、 我会写。
日 田 禾 火
二、连线
第三篇:日月水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说完整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2、学写“日、田”两个汉字。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同学们,你们看,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在造文字的时候,模仿事物的样子,把他们用简单的线条画下来,这种字就叫“象形字”。
同学们,想不想跟这些“象形字”宝宝交朋友呀,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日月水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这些“象形字”宝宝最喜欢玩捉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藏在画里,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课件演示动画,引言:这幅图片里面藏着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象形字”宝宝,让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月”字。第二个“象形字”宝宝来了,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课件演示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就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接着,让我们看到这四副图片,PPT出示本课中剩下的四个“象形字”图片,按照老师刚才所教的方法,请小组同学合作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4个字宝宝,并互相说一说实物、象形字、汉字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按照老师刚才所教的方法)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1)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4)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4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都成为你的朋友了吗?好,现在它们来到了周老师手里,你们能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字卡,请学生认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齐读。都会认了,可真棒,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到相应的图片下,你们会吗?
课中操:红日圆圆,月牙弯弯,河水清清,火苗红红,山峰尖尖,石头硬硬,田地方方,禾苗绿绿。 2. 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 展示“日”“田”的笔顺,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汇报写这些字需要注意什么,哪里比较难写,哪里容易出错。
3.教师完整范写2个生字,范写之前先提示汉字基本笔画,横平竖直,书写顺序,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写之前强调书写姿势,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第四篇:日月潭传说-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与自然风光有关的传说故事。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生词也多,如何既不打破传说情节的完整性,又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读好重点句段,较好地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预习单,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漆”“冒”等10个生字,认识“筹”等5个二类生字,理解并积累课文中“一筹莫展”“披荆斩棘”等重要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能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品质。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
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它美丽的自然景色。课伊始,我就播放一组与日月潭有关的风光图,并配上歌曲《日月潭》,图片上的风景与歌词中唱的一一对应,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对日月潭的向往之情。最后将图片定格在从高空俯视日月潭的那张图片上。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青山怀抱、树木葱茏”这两个词语,由此引出下文的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故事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传说的题材特点便是故事性强,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我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中分别提炼了四组词语:吞吃日月、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又累又饿、化作青山。这四组词语中的生字较多,我根据学生完成预习单的情况,相机在课堂上给予纠正和点拨。我觉得本节课设计得比较成功的环节就是对“披荆斩棘”这个词语的理解。课堂上,我用语言描述创设了一个情境:就在人们一筹莫展
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于是,他俩踏上了降伏恶龙的征途。他们不知翻越了多少座山岭,突然,一片带刺的灌木丛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些带刺的灌木就叫“荆棘。”大尖哥和水社姐会怎么做呢?学生说大尖哥和水社姐会斩断荆棘,身上被尖刺扎破了,仍坚持往前走。我立即肯定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一张在荆棘中开出的一条小路的图片。我告诉他们“拨开荆棘、斩断荆棘,继续向前进”,就叫“披荆斩棘”。这时我出示一组词语“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说:“同学们,你们看,翻山就是越岭,披荆就是斩棘,类似的词语我们还学过一些,比如:腾云、斩钉还有吗?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例举了“顶天立地、惊天动地、千辛万苦、冰天雪地”等词语,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这样,在读好词语、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好重点句子、难读的句子,再来读好故事的情节,个人觉得比较扎实。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这四组词语,说说传说的情节,并理清文脉,可谓一气呵成。日月潭的传说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讲述的是关于俺国台湾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是民间故事。 从第一课时,俺提问同学了解哪些民间故事,同学纷纷举手,急着谈到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就可以看出来,同学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很浓。所以在第二课时的公开课教案中,根据三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与同学对民间故事的赶兴趣程度,俺采取了引导同学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中说到,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俺提问:“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此时人间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引导同学想象,失去了太阳和月亮,人间漆黑一团,人们生活极其不方便;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植物、农作物无法生长,人们要忍受饥饿和寒冷等,认识到失去日、月的不便,发生
与人们相同的感受。同样地引导同学想象,在这份设计中,还运用了些,这就算是这节课处置得当的地方吧!
当然,这节课也有些缺乏的地方。上完课后,张老师的一句话立刻点醒了俺。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心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时,俺先引导同学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边总结边反复地反问:“他们能停下来吗?”而张老师建议俺,在教师边总结的同时,边引导同学反复读这句话。教学这句话时,俺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这样,但张教导的方法效果更胜一筹。教学无定法,但法与法间也有相通之处。
还有“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在谈到读完这句话的感受时,同学只说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与恶龙激战的时间很长,其实这儿俺也可以充沛运用想象的工具,使他们加深对“激
战”一词的理解。
“学无止尽”,虽然说俺现在上课有进步了,但还应“更上一层楼”吧!例如,张老师建议俺多看特教的语文教案,丁老师认为语文的教学应该再拓展开去等。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23课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略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传说。讲解:“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比如《鲁班小学艺》,就是讲木工祖师鲁班到终南山学艺的故事。接着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
2、 介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 而得名。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二、 初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 日月潭的传说中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叫什么名字?
2、 他俩为什么做了什么好事?
3、 这篇课文哪一部分写的是关于
日月潭的传说?
4、 想一想,说说课文各段一大意。
第一段: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及其美丽的自然景色。
第二段:写日月潭的传说。
第三段: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三、 教学生字新词
1、 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葱茏 漆黑一团 水性 一筹莫展 纵身一跃
2、 对照拼音读生字给同座听,互相检查读音是否准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长字的字形?
肖珍香
3、 用钢笔描红。
四、 精读课文第一段。
1、 指名读第一段。
这一段共3句话,第
1、2两句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①日月潭的地理位置;②日月潭美
丽的自然景色)结合课文中第一与第四幅图理解 “青山环抱、树木葱茏”。
教者指出第3句“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起引下文的作用。
指名读全段。
五、 作业
1、 朗读课文。
2、 完成课后第三题。
3、 课后朗读课 文两遍,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
1、
2、
3、
4、
5、
二、
1、
2、
3、
4、
5、
6、
7、
8、
9、 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引导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山?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日月潭,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 齐读课文
看看老百姓眼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到底为老百姓做了一件什么事? 为什么要降服恶龙? 学习第
3、4自然段 他们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为了降服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可哪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谁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 理解: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小结:挺身而出表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勇敢无畏、见义勇为的精神。 课件出示句子,齐读感悟句子 齐读第四自然段
大尖哥和水社姐怎么拿到金
斧头和金剪刀的?把句子画下来 课件出示介绍阿里山
10、 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出示荆棘图片
11、 抓住关键词语,调动学生想象补白
12、 课件出示
老师提供一个情境,请你发挥想象,补充完整 ,或者根据老师的提示自
己想象写句子
为了早点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夜以继日的赶路。四周漆黑一片,能够照亮他们的只有两支火把,崇山峻岭山高路险,有一次,突然而来的风雨熄灭了他们的火
把,
。 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累了就
,饿了就
,渴了就
。
13、 再读感悟
14、 金斧头和金剪刀拿到了,接下来他们就要去干什么?请大家读读有
关语句。
15、 课件出示
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16、 引导联系语境理解句子
17、 小结:最后降服恶龙,救出了日月,而两位年轻人却化作了青山,永远守卫在潭的两
边,这就是日月潭的传说,日月潭的来历。
18、 课件出示引导复述课文
19、 再次领略文章的精彩部分,在读
3、4自然段
三、拓展练习
1、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传说故事
2、对传说这样的文学样式做简单介绍
四、作业
给家人讲讲日月潭的传说30日月
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30日月潭的传说
教学目标:
1 会认3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传说故事。
4、培养学生追求光明的勇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 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 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读课文。
2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1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3 学生书写生字。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 读课文。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 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 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
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 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 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 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 、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题
23、日月潭的传说
课时 2 授课日期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语句。 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目标
3、能给课文分段。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生字卡片,小黑板。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第一课时
一、查学。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 板书:传说。讲解:“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 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比如《鲁班小学艺》,就是讲木工祖师 鲁班到终南山学艺的故事。 接着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 方面的传说呢?
3、介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 湖。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 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 而得名。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 抱,树木葱茏,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4、揭示课题。
二、导学。 初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日月潭的传说中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叫什么名字?
2、 他俩为什么做了什么好事?
3、 这篇课文哪一部分写的是关于日月潭的传说?
4、 想一想,说说课文各段一大意。 第一段 :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及其美丽的自 然景色。 第二段 :写日月潭的传说。
1 第三段 :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名字的 由来。
5、 教学生字新词 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葱茏 漆黑一团 水性 一筹莫展 纵身一跃 对照拼音读生字给同座听,互相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长字的字形? 用钢笔描红。 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这一段共 3 句话,第
1、2 两句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内 容?结合课文中第一与第四幅图理解 “青山环抱、树木葱茏” 。
教者指出第 3 句“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呢”起引下文的作用。
2、 指名读全段。
三、思学。
四、练学。
1、 朗读课文。
2、 完成课后第三题。
3、 课后朗读课 文两遍, 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查学。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水性 商量 危险 千辛万苦
2、指名朗读第一段。
3、这一段写了什么?
二、导学。
1、
默读全段,思考各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
读后组织讨论并小结: 第 2 自然段写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 第 3 自然段写人们商量降服恶龙的办法, 大尖哥和水社姐要 2 翻山越岭 漆黑一团 去降服恶龙。 第 4 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 砍死恶 龙,就出了太阳和月亮。 第 5 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两座青山。
2、教者第 2 自然段,指出“很久很久以前”或“从前” ,不 写准确的时间,表明不是实指。这是“传说”常用的开头语。 启发想象“漆黑一团”的情景,交代这是事情的起因。
3、默读第 3 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说了哪两层意思。
人们在一起商量解决什么问题的办法? 理解 “降服” 。 提问: 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代替?
课文是怎么写人们
商量情况的?
商量的结果怎样?用一个成语概一下。
“一 筹莫展”是什么意思? 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出人们“一筹莫展”呢?理解降服 恶龙的两个条件: 水性好; 要有金斧头和金剪刀。 “哪儿去找„„ 呢”都说明没有办法) 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 出示“大哥尖和水社姐要去降服恶龙”与“大哥尖和 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后提问: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 么不同? 指出这是故事的发展。
4、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小组讨论想象 “他们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吃尽了千辛万苦” 的情况,指名当众发言。 提问:回到潭边,他们是怎样跟两条恶龙斗争的?结果怎 样?
5、读第 5 自然段,指明回答大意。
6、观察书上插图,回忆全段内容,讲述日月潭的故事。
三、思学。 默读第三段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四、练学。 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
后 记 4 日月潭的传说
23、日月潭的传说
【教材分析】
《日月潭的传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故事讲述了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尽经艰险,降伏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
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第四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历经艰险,
终于战胜了恶龙。但是文中有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也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课程内容提供更多的空间。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学习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资料链接】
阿里山:台湾地区地名,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旅游风景区,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高度为2,216米,坐标为北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日月潭:位于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2016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 之称。
民间传说:民间流传下来的神奇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了解有关民间传说、阿里山、日月潭的知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台湾是我国的一座宝岛,在宝岛上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放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欣赏日月潭的风光。
教师简介日月潭的形状以及日月潭在黎明、黄昏、晴天、雨天时的不同景象。
导入:多么迷人的日月潭呀,
关于它的得名,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读认认。
3、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漆黑一团
聚集
躲在
阿里山
剪刀
水社姐
翻山越岭
英雄
冒着生命危险
又累又饿
日月潭
拯救 一筹莫展
披荆斩棘
、自由读词。
、指名读词,评议正音。
、开火车读词,及时纠正不足。
、教师正音。
、齐读词语。
4、分段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5、讨论交流。
6、试着用一句简单的话或短语概
括每节内容
交流讨论:
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两条恶龙吞食日月
人们一筹莫展
大尖哥、水社姐吃尽千辛万苦降伏恶龙,日月重现
他们化作卫士守青山
永恒的纪念
7、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并作简单概括:这是一个怎样动人的传说?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
2、这一段共3句话,第
1、2两句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①日月潭的地理位置;②日月潭美丽的自然景色)
结合图片理解“青山环抱、树木葱茏”,体会日月潭的美。
3、齐读一二两句,把日月潭的美读出来
3、教师顺势引读:“说起日月潭,
~ 26 ~
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怎样的传说呢?下节课我们细细品味。
四、课堂练习
、选择正确的读音
太阳(yɑnɡ yánɡ) 斧头(tou tóu) 他俩(liǎ liǎnɡ)
潜入(qiǎn qián) 纪念(niàn liàn)命名(mín mínɡ)
、比一比,再组词。
漆
纵
葱
墓
膝
丛
忽
莫
、初读课文我做主。
很久很久以前,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_________________,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从____________拿到了________________,接着又与两条恶龙激战了____________,救出了______________,他们化作了____________,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文中生字。
2、熟读课文。
~ 27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学习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了解降龙的原因。
1、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去降伏恶龙呢?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2、全班交流:生说原因.
3、读课文第2自然段
4、理解 “漆黑一团”。
5、想象:没有了光明,人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讨论交流.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
~ 28 ~
然段。
师导:太阳和月亮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决定寻找太阳和月亮,他们心地多善良,那他们是怎样找到太阳和月亮的呢?
认识降龙的关键。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讨论:要想降伏恶龙,拯救日月,需要什么?为什么?
3、齐读文中人们说的话,理解两个关联词:“只有„„才能„„”体会降伏恶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造句。
4、教师质疑:水性特别好的人好找吗?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好找到吗?
(1)出示两个问句。引读两句问话。
(2)此时,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书上用了哪个词?
“一筹莫展”。知道“ 筹”“ 莫”“ 展”,理解 “一筹莫展”
~ 29 ~
一点办法都没有。通常在想不出任何办法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词。【还有哪些词的意思和它相近?】
5、就在人们一筹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点绝望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如果学生回答的是砍刀、火把等,就引导学生“他们更需要什么呢?”】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句话读好。齐读
、体会降龙的艰辛。
1、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气概,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那么这两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呢?教师范读课文第4自然段.
2、说说: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降伏恶龙做出了哪些努力?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是如何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
~ 30 ~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齐读. 理解: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千辛万苦
展开想象,体验艰苦
现在就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大尖哥和水社姐在拿金斧头和金剪刀过程中的艰辛。
①
~ 31 ~
第五篇:《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积累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说话训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板书课题:
9、日月潭)齐读课题。
3、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把谁引来了(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读。
(二)、自学课文,明白名字的由来
1、自由读课文。读书建议:(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
2、指名交流。齐读、引读第二自然段。
3、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练习把句子说具体,说准确。
过渡:原来日月潭的名字是这么由来的,判断: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湖,对不对?指名交流,老师相信当你读完课文第一自然段,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的。
(三)、精读课文,领略风光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理解:名胜古迹。 (3)学生交流。用“名胜古迹”说话。 (4)、考考你:日月潭是我国( )最大的一个湖。它在()的高山上。那里(
),(
),周围有许多(
)。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小岛把湖水(),北边像()太阳,叫();南边像()月亮叫()。 (5)齐读一遍。
过渡:同学们,日月潭里还藏着许多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2、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想一想: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再与组员说一说? (2)、学生学习,教师巡视。 过渡: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让我们来分享分享你找到的美景。 (3)、小组代表交流,随机选择学习内容。
生: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板书“清晨”、“隐隐约约”。(出示图片)
师:同样喜欢清晨日月潭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隐隐约约”带读,齐读。 (4)、指导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清晨的日月潭有了薄薄的雾,有了隐隐约约,你说这段话是读得轻一点好呢还是响一点好?)
(过渡:清晨的日月潭的确很美,但要说最美,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样哦!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5)、你又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指名说: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师板书“中午”理解“清晰”。其他同学补充,谈感受。 (6)、根据你们的判断,课本中的这幅图应该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师: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出示图片)
(过渡: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的心情也放晴了,嗓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让我们大家都来感受一下日月潭晴天的美丽吧! 生齐读中午时的日月潭。) (7)、晴天的日月潭这么讨人喜欢,那雨天的日月潭你们喜欢吗? 师板书“雨天”。那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出示图片)
(过渡: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日月潭的另一种美丽?理解:轻纱、仙境、一片朦胧)。
过渡:是呀,看得清清楚楚是一种美,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也是一种美。要欣赏到美的事物,关键是要有一份美的心情。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来读一读
三、四两段。
3、仿写“黄昏时日月潭”。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黄昏时的日月潭,教师配以语言上的描述;然后教师展示几张黄昏时日月潭的图片。指名展示,随机评价。
4、根据板书小结日月潭的美景,再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板书:风光秀丽
(四)我来当导游。
1、日月潭的什么吸引了游人?
2、你认为日月潭的哪里最吸引人。请你来当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听。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基本上能当个小导游了。如果你想当个好导游,请把课文中那些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再记一记,在笔记本上写一写。如果你想当个超级导游,请到网上去找找关于日月潭的传说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大家听,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