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总结(通用)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总结(通用)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总结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培智生活数学教学总结。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总结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培智生活数学教学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培智生活数学教学总结

培智二班生活教学总结

生活课洗手学习有感

本周,我与其他老师一起学习了毛老师的一节生活课,

内容是洗手。毛老师教学亲切和蔼,教学过程严谨。给听课

老师留下深刻的感受。现在我就谈一下自己听课的一点体

会。

一、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锻炼,生活中成长

生活适应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

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

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

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在教学洗手这节课时,毛

老师班的学生能力是很差的,毛老师将学生拖拖拉拉的带到

三楼,到学生生活的地方,做到边实践边讲解。实践重于讲

解。很好的体现了生活课的特点。学生学习掌握也较好。

二、重视个别化教学,面向全体。

培智学生由于自身的障碍,使得他们有其共性和个性。

能力有高有低,怎样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让他们掌握洗手

这件基本的技能。毛老师在设计时,由能力强的逐步向能力

差的学生过度,先易后难,分别进行洗手。同时做到不落下

一个学生,面向全体。

三、讲解过程十分清晰,有理论有实践

毛老师在讲解洗手过程中,先由生活出发,让学生检查

自己的小手,看一下自己的小手干不干净,问学生应该怎么

办,层层深入。先用清水洗,洗不干净再用肥皂或洗手液洗,

在讲解使用过程中,边讲解边示范,理论结合实际,老师与

学生一起,共同操作,把洗手使用肥皂的过程讲的清清楚楚,

学生也了解了洗手的步骤,学会了怎样把手洗干净了

总之,本节课毛老师通过认真细致的讲解示范,学生掌

握了洗手的技能,作为听课的老师,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第二篇:培智生活数学乘法口诀教学思考

第十三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小学数学

培智生活数学乘法口诀教学思考

梁绍惠

摘 要:本文结合重庆市培智学校教课书《生活与数学》的乘法口诀内容,思考如何对培智学生进行乘法口诀教学。笔者认为:“小九九”的教材编排适合培智学生学习,要根据培智学生的现实起点制定个别化教学目标,要放慢课堂节奏,重视培智学生参与点数、写乘法算式、编口诀的过程。

关键词:培智;生活数学;乘法口诀

重庆市统一的重庆市培智学校教科书已经在本地推广使用。表内乘法的教学内容编排在培智六年级上册。培智学生能否学好乘法口诀,教师应该如何教学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有以下的几点思考。

一、"小九九"的教材编排适合培智学生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不同。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小九九”,口诀有45句;一种是“大九九”口诀有81句。普校教材中,苏教版采用的是“小九九”,每句口诀只属于一个数字,如“二七十四”在2的口诀中不出现,而是作为7的口诀来学。北师大版虽然也是“小九九”的内容,却采用了“大九九”的形式,每句口诀都可以属于两个数字,如“二七十四”在2的口诀和7的口诀里都有出现。

重庆市培智学校教科书中乘法口诀是“小九九”。比较“小九九”和“大九九”这两个版本,谁好,谁不好,针对智障学生,又该如何去选择呢?

郭云霞老师在其《不同版本“乘法口诀”的编排比较》研究中指出,“大九九”的编排特点是先多后少,先难后易,越往后,学校的新口诀越少,重复性很强,非常注重在学习新口诀时回顾旧口诀,能起到复习的作用。而“小九九”的编排简单明了,有利于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学完之后,只要让学生在口诀表里拐弯背,就可以达到形式上是“大九九”的效果。

智障学生的记忆有什么特点呢?记忆缺陷或记忆障碍是智力落后儿童的主要缺陷之一,大多数智力落后儿童记忆不牢固,回忆不准确。但是智力落后儿童还是有记忆能力的,他们通常以机械记忆为主,理解记忆差些。因此在教学乘法口诀时要充分考虑智力落后儿童这一特点来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每次教学内容不宜过多。

重庆市统一的培智教材中,编者的初衷是考虑了培智学生记忆力的特点,因此选择了“小九九”降低了记忆的难度。我个人认为“小九九”更适合培智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乘法口诀。

二、根据培智学生的现实起点制定个别化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是是教材的编写者根据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而预设的一种标准,是静态的、封闭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实际具备的相关知识、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它的主体是学生,是动态的、开放的。

分析逻辑起点是简单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变得多样且丰富,学习的渠道不仅仅只有教师和教材,父母长辈、课外读物、媒体、网络等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知识量,再加上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智障学生障碍程度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现实起点必是参差不齐。有的智障学生可能不能认识数字,而有的通过提前学习能够熟练地背诵口诀,并能快速口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面对这样的群体,如何让他们在一个课堂上都学有所获呢?制定个别化教学目标是因材施教的最好办法。比如在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我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制定了如下目标: 1.通过活动编乘法口诀,知道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能熟记乘法口诀。

3.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迅速地计算。 4.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5.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乘法算式。 6.会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7.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8.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9.会点数50以内的数。 10.会跟读乘法算式和口诀 11.会抄写乘法算式和口诀。

12.能说出主题图中提供的信息,学会提问。

教学重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在这些目标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调整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胜利的果实。不会点数的同学我就让他学习点数。会背口诀还会熟练计算得数的优生,我就让他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乘法算式。

三、放慢课堂节奏,重视培智学生参与

节奏原是音乐上的概念。教学节奏,简而言之,就是教的节奏与学的节奏有机整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型节奏。教的节奏必须根据学的节奏,在教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整和处理好动与静、言与行、轻与重、缓与急、张与弛、强与弱、冷与热、长与短等方面的教育行为与度量。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老师对课堂节奏的调控。

参考普校的乘法口诀教案,以钱守旺老师的教案《一堂好课就是上着上着老师就不见了——“5的乘法口诀” 教学思考》为例。导课环节先播放幼儿园孩子背口诀的视频,引出课题;新授环节:第一步,需要同学数松果并填写表格,填完表格后,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第二步,待学生写出全部的乘法算式,就编乘法口诀;第三步,结合松果图进一步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第四步,发现规律,巧记5的乘法口诀。接着就是练习巩固。钱老师用的是教材练习加一个自己设计的转盘游戏。最后,钱老师介绍了乘法口诀的历史,还结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介绍了“小九九”和“大九九”,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是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们培智教师可以参考这个教学设计,但完全照搬,学生跟不上节奏,不能深度参与,更谈不上全员参与。培智课堂的教学节奏如何把握呢?

(一)增加课时量,及时调整个别化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设计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再科学的节奏也无法全部带动精彩的生成。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授课内容力争在课内完成教学任务。确实没有完成的,应该分两个课时,或三个课时完成。

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这个内容时,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我计划用两个星期来教学7的乘法口诀,一周8节数学课,那么就有16节数学课要教学7的乘法口诀。如果按普校的进度来教学,几个课时就上完了,正常智商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任务。我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慢慢参与学习活动,或许我花更多的时间,有的学生也永远记不住7的乘法口诀,我只需要按个别化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还可以稍微调整一下个别化教学目标。如果学生的任务他很快完成了,我还可以慢慢增加难度,如果学生达不到目标,我就需要继续教学。探究7的乘法口诀来源,我用了一个课时才能让大多数学生完成这个活动,而这种探究乘法口诀来源的方法学生还需要继续学习。那么,背口诀,练习巩固就只能在其他的课时里出现。

(二)教师要积极创设情景,把学生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

重庆市培智生活数学教科书创设的情景是七个鸡笼,每个笼子里分别有7只鸡。如果我们在新授环节,只用这一个问题情景,而且是要讲大约两个星期,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腻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创设更多的问题情景,比如普校教材情景七巧板和七个小矮人等。

(三)重视培智学生参与,全员参与

在钱老师的教学案例中,要求学生数松果填表格。我们可以让培智学生上讲台来数教具(粗一点的小棒或者带壳花生,积木等),重视全体参与。教具不要太细太小,否则精细动作不好的学生不能操作。课件出示一堆松果,我就让需要学习点数的学生上台数出7颗花生;课件出示两堆松果,我就让学生在前一个学生的基础上,接着数出7颗花生放到另一个地方堆成一堆就变成了两堆。出现三堆松果的时候,我再请第三个同学上台点数。我让能力好的同学来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同时编出乘法口诀。我觉得在数数,写加法的同时让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更有利于学生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不然填表全部填完了,再单独写出乘法算式,学生的记忆里可能忘了之前的过程。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点数能力也训练了,精细动作也训练了。学生上讲台数数,全员参与,学生当小老师,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很浓,学习效果好。

(四)布置多样的有趣的个别化作业

我建议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布置多样的有趣的个别化作业。教科书课后的练习只针对中等智力障碍的学生,而且只是书面的作业。所以教师要设计个别化作业,以适应个别学生的现实起点。作业还得考虑不会书写的同学,作业可以是说一说,读一读的类型,也可以是动手数一数等等。能力强一些的同学,教师还可以综合普校的练习出试卷。

以上的思考仅属个人观点,班级学生障碍程度不同,学习能力有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作业布置都会随之调整。正因为差异,培智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很大,课堂的实际操作也会有困难,值得大家更多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钱守旺.一堂好课就是上着上着老师就不见了——“5的乘法口诀” 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2016,(8). [2] 陈莉群.把握学生“学习起点”建构有效数学课堂[J].基础教育,2016,(9). [3] 郭云霞.不同版本“乘法口诀”的编排比较[J].治学之法,2013,(1).

第三篇: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主要围绕0的加减法与10以内的减法开展教学。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0的加减法

学生能掌握0的加法与减法含义,能看图理解列出0的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学生能掌握规律:任何数与0相加都等于任何数,任何数减去0都等于任何数。

2、6减几

学生能理解6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6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3、7减几

学生能理解7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7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4、8减几

学生能理解8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8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5、9减几

学生能理解9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9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6、10减几

学生能理解10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10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0的加减法算式的含义。

2、学生能理解10以内减法算式的含义。

3、学生可以看图列出减法算式。

4、学生可以利用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对0的加减法的理解。

2、能理解10以内的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1、理解减法的含义,能看图说出减法的含义。

2、能利用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四、教学方法:

集体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共有13名学生。有1名轻度智障的孩子,计算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好,有6名学生有计算能力,但需要进行个别指导进行计算。有6名儿童的计算与理解能力较差。

第四篇:培智班生活乐园教学计划

2012年上学期

一、 指导思想

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二、《方案》对本学科要求

通过游戏方式协助儿童充分发挥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知反应;促进特殊儿童感知活动能力的协调发展;协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三、 学情分析

向日葵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这些孩子都属于智力障碍,年龄悬殊比较大,学习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

是程度较好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基本常识较清,感知觉能力较好。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可看出** ,***等程度较深,只有基本的本体感觉,与他交流时风马牛不相及。**学习常规最差,课堂上乱走乱动,胡言乱语,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听觉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本学期地教学中,要通过游戏方式协助儿童充分发挥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知反应,协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培养特殊儿童利用感知能力去探索环境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本班采用的是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其中的“生活乐园”部分共有

个单元,分别是“活动园”、“

”、 “

”和“

”。

第一单元《活动园》,包括“看到了我自己”、“听声音闻气味”、“变高变矮”三个部分,旨在通过游戏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初步认识我们的身体,建立本体感觉,听声音闻气味的活动训练儿童的听觉辨别力和嗅觉辨认能力。教材也考虑了学生的特点,注重活动式教学,力争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学用具都是生活中常见用品。旨在培养特殊儿童利用感知能力去探索环境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总之,本册生活语文课程设置体现了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教科书,初步了解新书的结构,能找到《生活乐园》部分。

2、利用直观的教学教具和丰富的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听从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进行游戏的习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和同伴和谐相处。

4、通过活动让孩子在学习中初步认识我们的身体,建立本体感觉,听声音闻气味的活动训练儿童的听觉辨别力和嗅觉辨认能力。 „„„„

5、能将课堂知识的学习运用到生活中,指导生活实践,培养热爱生活、探索生活的兴趣。

五、 具体措施

1、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个别化教育。

2、采用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争取人人有进步,个个有提高。

3、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加强实际操作,通过看、摸、听、嗅、动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眼、耳、口、鼻、手、脚并用,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感统能力的提高。

4、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5、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孩子了解生活的能力,增强感觉器官运用的意识和技能,注重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6、坚持“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四结合,视生甚子,锲而不舍。

六、 进度安排

第一周

看到了我自己

本体感觉训练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 听声音

闻味道

变高变矮

听觉辨别训练

嗅觉辨别训练

运动知觉训练

第五篇:培智语文生活化教学反思

时间:2012-12-14 08:49:00 | 来源: | 作者: admin | 浏览次数:671次 智障生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记忆力低下、想象力差、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抽象思维显得较弱),致使他们在学习中不能将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及时的理解、吸收,融合成系统;这种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智障学生最根本的学习特点的课程教学,必然违反他们的认知规律,阻碍智障生的学习发展。在培智学校中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智障儿童除了认知上的缺陷,部分的智障儿童小肌肉群的发展较弱,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碰到一些需要精细动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就显得相对困难了些。而本课《洗上衣》里浸泡、搓洗、晾晒这样的社会行为的锻炼不但让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应。 智障儿童个体之间由于缺陷程度的不同,在接受事物能力方面也不尽相同,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时,我们把班里的孩子按智残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类,像刷牙、洗脸这样简单的生活习惯大部分智障孩子通过训练师完全可以做到的。但像修剪指甲这样的精细任务却不是每个智障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为此,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便可达成的目标,不但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也能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