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留学生主体地位,探索留学生管理新举措
1 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
学生主体地位即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并赋予其相应的地位。表现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两个方面。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和主体行为的感知程度。具体地说, 就是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行为感知的速度快慢、程度强弱和能力大小。
学生的主体行为是指学生在自主意识支配下实施的行为。
在学校教育中, 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主体, 也是探求知识的主体;既是接受管理的主体, 也是参与管理的主体;既是教育消费的主体, 也是享受教育服务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校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独立的主体, 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培养学生在自觉活动中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 目前国内高校留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 留学生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目前, 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成立了留学生管理部门, 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和日常管理。但由于体制的问题仍有大量的问题留学生部门显得力不从心, 很多有利于学生的一些想法也无法落实。特别是进入各个专业学习的学历留学生所在的学院没有明确的留学生管理职责, 留学生事务没有相关人员牵头负责, 甚至有些学院将留学生完全排除在外, 漠不关心。而随着近几年, 外国留学生特别是学历留学生规模的快速扩大, 留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们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对留学生个别进行保姆式的帮助和辅导。再加上留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住在校外, 很少到留学生管理部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甚至有些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 连留学生管理部门的办公室在哪里都不知道, 造成管理部门对留学生的状况不了解。因此, 无法为留学生切实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2 留学生学习风气差、成绩不理想
总体而言, 在我国高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生源质量不如国内学生, 特别是国内知名高校。他们中的部分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学习风气差。同时, 学历留学生特别是本科留学生大多和国内学生同堂上课, 采用同样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成绩普遍不理想, 有些根本无法完成学业。
2.3 留学生管理的制度需进一步建立、健全
有了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还不够, 还必须有合理科学的制度作保障。留学生规模扩大以后, 留学生迟到旷课、外出不归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既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又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隐患。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同志在全国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曾经指出:“建章立制, 使留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了严格、健全的制度保障, 留学生管理工作才会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 但对学生的宣传和讲解不够, 再加上执行时的随意性, 往往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
3 成立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必要性
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管理的目的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 而不是一个让别人来管理的人。”留学生们接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 对事物的认知有其独特的判断力, 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因此, 在管理中充分发挥留学生的主体地位, 遵循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原则, 努力发掘留学生自身管理的积极性, 重视和发挥留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 大力引导和扶持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建立, 应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的很多高校的留学生都有留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单一国别的留学生联谊组织, 一些学校的留学生联谊组织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此, 也为成立面向全体留学生的, 在留学生管理部门指导下, 在广大留学生、留学生管理部门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实现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笔者认为, 这样的一个组织可以称为“留学生会”、或者“留学生自治委员会”等等, 本文暂时称为“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成立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3.1 为留学生管理部门与留学生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留学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与留学生代表联系,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切实帮助解决留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同时还可以通过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将学校、留学生管理部门的有关意见及时地传递给广大留学生们。在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代表留学生与留学生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协调和融合的过程中, 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由疏远变亲近, 由陌生到熟悉, 从而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3.2 解决留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很多外国留学生初到中国大都难以适应异文化的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不免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 如表现出无所适从, 孤独无助, 甚至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 每个学校都会在留学生入学之际开展新生始业教育和学业指导, 一方面任何一个学校开展的始业教育内容不可能涉及所有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的所有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语言上的障碍, 使得相当一部分留学生理解、接受这些新信息就存在困难, 日后遇到问题仍会束手无策。成立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 通过留学生老生与新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给新生们提供各种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减轻他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受到的压力, 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适, 使之尽快地适应在异文化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
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促进广大留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思想、经验交流,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生活信息共享。
3.3 促进中外学生间、外国学生间的交流。
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 可以更好地激发留学生的兴趣,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 为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比如一些传统的活动:新年晚会、迎新和毕业晚会、各类球赛以及参观、旅游活动等等, 都可以通过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来开展。另外, 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还可以通过和国内学生组织 (学生会、社团) 的交流, 增进中外学生的了解, 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融合, 一定程度上激发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热爱和在中国学习的积极性。
3.4 协助留学生管理部门各项政策的有效推行
由于外国留学生的本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留学生之间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 使中外学生之间、留学生与留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摩擦也偶有发生。特别是在理解、执行学校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时, 外国留学生会很自然地运用本民族惯有的思维模式去认识、理解外来信息, 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或者理解上的错位。因此, 在留学生管理部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引发矛盾的产生。为了使各项政策有效的推行, 留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借助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帮助留学生正确了解各项规章制度, 以实际行动取得学生的理解, 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对政策的有效推行有很大的帮助。另外, 在留学生管理部门制订新的政策、完善原有的政策时, 可以通过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征求留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使政策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留学生的实际、更加为留学生所接受。
4 成立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存在的困难和相应的对策
当留学生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单靠留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们显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指导留学生成立自我管理委员会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 但也存在很多困难,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和研究。
(1) 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高校中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建设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建设方面, 几乎没有什么经验而言。这就要求学校、留学生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除了配备专人负责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指导, 从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选拔、章程制订、活动开展等方方面面进行指导和监督外, 还要求留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必须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深入研究, 适应发展, 不断适应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不断地调查、研究和探索。
(2) 正如前面所说的, 在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名校, 留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如国内学生, 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国内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再加上留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没有国内学生高, 很有可能使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或者是组建初期“轰轰烈烈”, 后来就“无声无息”。因此, 作为留学生管理部门, 一定要积极支持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各项活动, 要在大政方针上给予把关, 及时纠偏, 尽可能多地给予内容和方法的指导, 给予经费、场地、物质的支持, 并且注重引导学生活动之后的总结, 促使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对于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中的留学生干部, 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予以奖励, 吸引更优秀的学生参与到留学生自我管理中来, 也激发留学生干部提高综合素质的热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留学生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 但与国外先进的理论与经验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应以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理念不断调整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实施管理的思路, 以更高的标准营造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来华留学环境, 扩大规模, 提高质量, 实现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同时也对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基本内涵、目前国内高校留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 探索外国留学生管理的新举措——即在留学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成立留学生自我管理组织, 充分发挥留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好的实现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关键词:主体地位,留学生管理,自我管理组织
参考文献
[1] 李艳.地方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策略浅析[J].学术探索, 2006, 5:129~132.
[2] 方玲波.关于高校留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32:39~40.
[3] 赵朝霞, 钱智敢, 李五一.构建属地管理模式下的新校园文化, 属地管理模式与高校学生工作创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9:2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