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第一篇: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让语文课焕发生命活力涟水县实验小学 吴茜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勇于实践、乐于探索,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

第一篇: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焕发生命活力

涟水县实验小学 吴茜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勇于实践、乐于探索,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着手,设计不同的教法,把学生引上自己去理解课文的轨道,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优化阅读教学的关键。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在一种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营造要做到二点:

1.尊重关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我们的课堂上,充满了亲切礼貌的语言,“能把你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吗?”“能把你的劳动成果同大家分享吗?”“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谁愿意帮助他?”这样的语言,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学生之间有一种亲和力。课堂上学生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因为教师尊重爱护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得以形成。

2.投入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为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倾注着教师真挚感情的课。这里的“倾注感情”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并非指教师慷慨激昂的演讲。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中常碰到一种情况: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言较踊跃。而独自站立发言的勇气常没有。为什么这样?学生主要是怕说错,被批评被笑话。有些老师碰到这情况,常发脾气。应抓住契机,来点幽默,这样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怯意,让学生爱说,乐说。学生的感情、人格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体现。

二、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探究,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要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要让学生自已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应通过小组交流取得共识,教师适时指导、点拨,这样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

1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必须采取主动的阅读心态才能完成。而使学生进入主动的阅读心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问题驱动”,使之产生悬念般的阅读期待。例如学习《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学生提出“为什么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单凭借课文内容是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解决疑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读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并且在小组内踊跃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在找找、说说、读读悟悟后,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邓爷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人民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有的说,邓爷爷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澳门成功地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为其他国家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它的影响超越了国界;还有的说,邓爷爷在70年代就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治党方针,《邓小平理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所以说邓爷爷的影响是超越时代的。这样主动地获得了远比教师讲授要来得深刻的知识,而这一知识正是来自于课堂上浓彩重墨的自主学习活动。

2.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如果在教学中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和选择学习材料,并亲身体验到学习的结果,这将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让学生自选: 研究表明,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便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例如教学《鼎湖山听泉》第四段,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来理解四种泉声的特点。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采用“感情朗读”,读出四种泉声不同的美;有的采用“做导游”的方式,利用课余自己搜集的山水风光画片,绘声绘色地向“游客”介绍鼎湖山;有的轻轻吟唱起《泉水叮咚》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有的还为鼎湖山风景区写一句广告语。

合作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托兰斯的研究表明,富于合作精神、心理健康的儿童与一般儿童处于同等智力水平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高。在语文课上,我允许每一名学生根据能力和需要,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愿结合成小组,并且进出自由,通过“协作”去寻求帮助或共同探讨问题。例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课,让学生选择伙伴表演课本剧,同伴可以在教室中任选一块自己的天地,尽情表现自我。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克服了“整体划一”的缺点,便于有效地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作业内容——让学生设计: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我让学生自己做主,自由安排作业内容,自我设计作业形式,使作业成为点缀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道绚丽的风景,展示“红杏出墙”的个性。例如教学《莫高窟》一课,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分别设计了极富创造性的作业形式。(1)积累类。摘抄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2)绘画类。用七彩的画笔描绘莫高窟宏伟瑰丽的壁画。(3)剪报类。通过查阅、搜集资料,以剪报的形式介绍莫高窟历史文化。又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后学生选择了各自喜好的作业方式重现诗歌。(1)画:为诗配一幅插图;(2)唱:加上一段熟悉的旋律,把全诗唱出来;(3)演:小组合作,根据诗意表演一幕小话剧。学生用自主型作

2 业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忽视个性其实也就消灭了个性,抓住了个性也就抓住了共性。

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注重实践体验生活

根据“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使课堂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乐土,还要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语文教学要从教室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让学生感受语文在客观现实中的广泛应用,在实践体验中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思维。

1.敢于尝试,行动体验

传统教学下的学生学多"悟"少,这和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有关。学过的知识往往容易忘记,而经历了自己的尝试,在尝试中真正学到的知识,则会终身难忘。如教学《信用卡》后,我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与家长一同使用信用卡取款和消费,让学生体验信用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贴近生活,情感体验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中的重要一部分。情感体验使学习进入了人的情感领域。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手去操作,更重要的还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身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书本与生活的结合。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以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别人,亲身体验给予是快乐的。

3.走进社会,实践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社会处处皆语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走进社会,走向自然:可以去公园、田野,去森林、大海,体验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可以去市场、工厂,去城市、乡村,了解世界的五彩缤纷;还可以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让学生从单一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接触社会,在广阔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让学生到社会中观察身边环境污染的情况,了解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写一封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要求。实践证明,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让自主学习成为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二篇: 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的光彩

单位: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

姓名:李翀昊

时间:2011年8月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双方在同一个时空进行生命与生命的碰撞和交流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希望的,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这样的课堂需要我们多留心,更要我们多用心,需要我们用人格引领人格,用心灵改造心灵,用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关键词:人文性 幽默感 趣味性 生活化 人情味

语文课堂要充满生命活力,绽放生命的光彩。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性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性”。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性”,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所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努力挖掘作为人文应用学科的语文教材中的教育资源,以全体的人性完善为最高教学目标,体现主要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交际,学会生存。比如课文作者、相关人物、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等,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自主搜集和课外学习。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一点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注意。

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对话,共同达到“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境界,这样的课堂是才是高效的课堂。细想一下,我们的课堂关注了学生学习的人文性了吗?为了赶时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日后的考试,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都是放在了课文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上了,关注学生学习人文性,渐渐地成为一句空谈。改变这样的局面,我认为先感性的体味,再假以理性的思考。感性体味,是指学生朗读课文文本,通过直观的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让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我们做好一个助推器的作用。理性的思考,是指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思考中再提出问题,反复锤炼,能够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这样,锻炼了学生,也解放了学生。

二、语文课堂要有幽默感

语文教师应学会幽默,这对于调节课堂气氛、应对突发事件大有裨益。幽默是智慧的灵光闪现,幽默和搞笑是天悬地隔的两个概念。幽默是会心一笑,无伤大雅,而搞笑则极有可能是恶俗、低级趣味。语文教师多那么一两个幽默笑话,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学生送去欢乐,也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授“病句修改”这一专题的时候,我会把“病句”称为“病人”,把学生当作“医生”,我说:“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应尽职责。”有时候一道题特别复杂时,我也会说:“这个病人患的是疑难杂症,看来病得不轻,得看个专家门诊。”一面示意某些同学查找“病因”,发言的同学都受到强烈的鼓舞。有时,问题很难发现,我就说:“看来,咱们一两个医生是发现不了病因的,要进行专家会诊。”然后,组织同学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幽默和一般的幽默不同。一般的幽默主要追求轻松快乐,偏重娱乐性,而教学幽默则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层次比一般的幽默要高。所以,教学幽默不能背离教学目的和内容。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

生以油滑之感。其次,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不能流于庸俗,更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就会冲淡了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如果因为幽默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幽默就适得其反了。

三、语文课堂要有趣味性

兴趣能推动着学生努力地去听课、去学习、去探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灵活绝非随心所欲,灵活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要把语文教出趣味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教师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叙述。优美的语言,不在乎形容词的堆砌,修辞的多寡,而是要语言的抑扬顿挫、流畅悦耳、生动形象,给学生以诗情画意的享受。因此,我们要进行自我修炼。修炼的高级境界是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具体形象、诗歌朗诵般的激情,通过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平时就得有意识的锤炼自己的语言。当然现在的高效课堂不提倡老师多讲。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去修炼。不说则已,一说就能通过只言片语抓住学生的魂。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幽默诙谐等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语文。当然,教出趣味,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还有多样,比如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优美画面。采用有趣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如举办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情景剧表演等等。学生会积极参与,兴趣自然很高,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四、语文课堂要有生活化和人情味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语文课堂应该具有人文性、幽默感、趣味性、生活化和人情味,这样才能成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绽放生命的光彩。

第三篇: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学期我校以“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有效策略探索这一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我们一年级组选定《家》这一课为教研展示课。

在品读这一教学环节时,我们设计了以表演的形式展开。让学生扮演小鸟、小鱼、种子不同的角色来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中所描述的对象去感受事物,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在角色体验中实现了“创造性朗读”,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这一课中,我们发现由于注重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唤醒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入亢奋状态。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生命历程充满智慧、充满活力,也充满幸福感。

第四篇:让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目前,各位课题组的教师都在根据自己所担任学科的特点有机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但由于方式太单调或者太生硬,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这些心灵和精神上的教育不需要太多地设计,也不需要刻意地安排,它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或一句鼓励的话语。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真实,因此,让学生的心灵之花自然绽放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力争达到的目标。

语文教学历来是“文、道”一体的,语文教师把生命的意义和民族的精神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是责无旁贷的,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关注的就是人的心灵,人的成长。当然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和思想课,但语文课可以适时地把那种真善美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使孩子的心灵之花在语文学习中自然盛开,处处绽放。

一、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会自我教育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很有效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它能将人性美之根深植于学生的心底并绽放绚烂之花。

我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环节,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契机。学生可以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可以谈社会生活及自己的看法,可以推荐有哲理有感情的文章或经典诗词。有的学生谈到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有学生谈论生活中天价手表、天价手机有人争相购买,社会上从比名车到比名狗、学生中比名牌„„可以说,比富现象是比比皆是,这是一种畸形的跟风和炫耀心理。我微笑着对她表示赞赏,并适时加以补充:我国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我国年轻人的手机更换率却很高,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你们是否也向父母要了高档的手机?高档的服饰?我希望大家能认真的思考。有的学生交流了自己出游时的感受,她很痛心地说:在游玩过程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摘树叶,攀缘树木,有的古树旁边明显地立着牌子“保护古树,禁止攀登”,可很多人熟视无睹,抢着爬进栏杆的古树上拍照。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摘叶的时候,在攀缘树木的时候,已经忽略了对生命的尊重,也使自己的心灵有了污点。我看到有人摘叶、攀缘树木时都提醒他们,可人那么多,我又怎么能提醒过来„„我们被她深深地感动了,我凝重地对其他学生说: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说脏话,不践踏草地„„有的学生推荐了《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书上一些有哲理的感人的文章。学生从韩少功的《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中感受到人、动物、自然的相互温暖与感激;从徐伟军的《那一抹微笑》中懂得每个人多一份善良,多一份感激,生活就超越了贫穷、陌生,人的心灵就得到温煦;从苁蓉的《穷人的的自尊》中开始思考自己做生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贵贱,要学会尊重。学生在三分钟演讲里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自我教育,这比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有效地多。

二、让学生从优秀诗文中汲取生命营养

优秀诗文,本身就是伟大心灵活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营养。我指导学生摘抄优秀诗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放声朗读优秀诗文,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叩问伟大的心灵,从中获得创造的智慧和力量,汲取了生命的营养,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如在教《沁园春•雪》时,上阕我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的领悟情感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产生共鸣。然后让他们再次诵读,结果激情

飞扬,为下阕的“论史言志”的领悟做充分的蓄势。学生通过涵咏、朗读,用心灵去领悟时,作品中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渗透到了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中去了。

每一次和李白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学生对生活的狂热和激情;每一次和杜甫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学生的沉重与感动;每一次和王维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学生的宁静与诗情;每一次和鲁迅的对话,我能感受到学生的崇拜与热血„„语文课在育人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的优势,但如何发挥优势是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去思考,去探索的。诗人汪国真曾这样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三、教师在语文课堂自然渗透做人的优秀品质

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教师走进教室,发现地上有纸屑,或者拖把倒在地上,或者黑板擦得很不干净,你会怎么做?是将学生责骂一通,还是给学生讲道理,抑或是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我不会忘记当我弯腰捡起纸屑时学生惭愧的表情,不会忘记当我慢慢把黑板重新擦净时下面的鸦雀无声。我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用行动将美好的心灵种子播洒到孩子的心田。

其次,在授课中自然地不失时机地渗透人性中真善美。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让学生课下查阅朱自清的有关资料,上课时作介绍。有学生在课上慷慨激昂的作了介绍:1946年仲夏,朱自清走出了书斋,义无反顾地投

身于救国救亡的潮流中。他拖着病重的身躯,不为五斗米折腰,饿死不领国民党的嗟来之食。毛泽东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里对朱自清这种高风亮节的人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以一生的经历,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和气节。他的发言使很多同学受到了震撼,我顺势补充了几句: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在于他拥有多少知识,重要的是他是否有操守!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的心灵已经被触动了。

四、师生用笔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互动中寓教育于无痕

随笔是我最喜欢批改的作业,因为随笔里的文字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且我喜欢在随笔里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予以指导。一个学生写道:一次研究课上,由于老师管得比较严,我们不习惯,与老师发生了言语的冲撞„„她虽然希望此类事情不要再发生,但言语中流露出对老师的不满,觉得是老师的错。我看到后,马上在她文章后写道:“一件事情发生了,我最期待的是你们学会从自身找原因,然后改正,你们做到了吗?”另一个学生写了自己在校运会上几次摔倒,但在同学们的热情鼓励下,她即使擦破了手和膝盖仍坚持跑完了全程。我在后面写道:“你是好样的,坚持下来就是一个英雄。相信你也深深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那么热爱你所处的集体吧,为你集体的荣誉拼搏吧!”有的学生在随笔里写了自己糟糕的成绩,写了自己的苦闷,甚至绝望。面对这些,我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鼓励他,使他燃起对学习的渴望,告诉他生命中难免有低谷,我相信他一定能走过低谷,取得理想的成绩。并且用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来勉励他:“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随笔

里,师生敞开心扉,用真诚的文字互相感动,教师也很好地将生命的意识和人性的光辉渗透其中。

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当然,要达到这种最高的教育境界,需要我们用智慧进行不懈的探索。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将生命教育和民族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角角落落,力争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中自然地完成语文学科的育人任务。我们知道教育工作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我会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一起风雨兼程、同舟共济,使学生的心灵之花在语文课堂上自然盛开,处处绽放!

实验课题教师个人简介

该同志是锦州市二十三中学一名普通教师,他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任职以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于奉献,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理论学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

在工作中,他针对工作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提高用理论指导、驾驭工作的能力,特别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立朴实无华的学风,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不足找差距,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几年来,自己多次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经常工作到凌晨以后,杜绝了浮华和表面文章,练就了教育教学工作较为过硬的基本功,在现职岗位上得到了成长锻炼。

自该同志参与实验课题工作以来,能积极主动开展实践研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让生命教育绽放异彩,为课题组的科研工作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生活上,该同志为人朴实,乐于助人,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学生如夏天般热情,对待工作不畏难、不抱怨,知难而进,勇于创新,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相信该同志一定会勤奋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演奏出一曲激昂的人生乐章。

第五篇:运动,让青春绽放活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上周,刚刚结束的我校2011年春季运动会,运动健儿们矫健的身影,如同光与影的变换,依然浮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的呐喊助威,所迸发出的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依然历历在目。运动员们的汗水挥洒在操场上,流动着骄傲与自豪。这激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感染了操场的花草树木,让它们在一股股汹涌着激情的浪中摇曳着。

赛场上,比赛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看台上的同学们,有的注视着自己的同学在赛场上一展风采,有的俯下身子,书写着发自内心的对运动员的鼓励。只听一声枪响,看台立即沸腾了,加油之声不绝于耳,正在奔跑的运动员听到同学们的呐喊,加快速度,向着终点线冲去。近了,近了……一阵欢呼声传入耳际,那是胜利的号角,也是自豪的呼喊,更是对运动员由衷的赞美!小小的跑道,虽然只有几名运动员,但是,承载的,却是近百名同学的心,每个班的同学都把心汇在一起,融在一起,团结在一起!青春的活力,在团结中绽放!

当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前几名运动员时,落在后面的同学依然卖力的跑着。蓝蓝的天空宁静的注视着他,周围的草木也在为他喝彩。运动最需要的并不是成绩,而是努力了、拼搏了、坚持了的精神!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会虽然结束了,但生命的运动永远不会过去。运动,使生命熠熠生辉;运动,使生命充满力量;运动,使生命拥有无限的激情与活力;运动,可以把生命装点得更加美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我们人生的春季也来到了。在这个花开灿烂的时节,只有加强运动,才能使人生之花更艳,使生命之树更绿。 让我们在一片新绿中,与运动为伴,散发青春的活力,一展青春的风采!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论文资料 第1张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精选)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