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余华读后感2000字
第一篇:兄弟余华读后感2000字
关于余华经典作品《活着》2000字读后感
活着是作家之一的Yu Hua的代表,告诉徐福贵的悲惨生活和家庭不断遭受痛苦,到最后所有的亲人离开他,只剩下老的和一个牛依赖于彼此。
生活本身是很困难的,因为它是非常困难的,活着只有一个深刻的意义。没有什么比生活更好,没有比生活更困难的东西。余华的经典作品,活着后读了2000字的感觉。
1,活着读完2000字的感觉
人们的幸福,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命和葬礼,没有人有权利说他很高兴克劳福德文学奖(1988年),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奖章(2004年),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2005年)等。杭州现在是专业作家的文字。 这本书是以讲故事为基础,作为观察者,与听众一起听 个人经验的故事。主角叫Fugui,典型的中国古名。父母总是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代表他们自己和祖父母的生计。 Fugui的家庭,当然是,他可以祝福,真的可以这样,没有旁边的故事。如果名字可以决定一切,那么中国就会减少悲剧的数量啊,但是维持只是维持,现实还有很多难以匹敌的差距。年轻的傅桂生活颓废,家伙可以说家庭是优越的,楼主是父亲。但更多的家庭更难有优秀的孩子,生命的眼中的祝福是享受和浪费,无论他的父亲的反对,不管他的妻子的心脏伤害,终于有一天,他失去了家族企业,失去了赌博,失去了龙二。为了支付债务,他的父亲卖了他的家人,搬出了祖先的房子。然后他的父亲死了,或他是疯了,然后不幸仍然继续
一个人只有有经验会成长,好像昂贵也是一夜之间长大。他租了五英亩土地给龙,然后开始了生命的未来。所谓的邪恶并不孤单,岳父带走了他的妻子珍,只留下自己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很快他的妻子只是 出生的儿子回来了,家庭团聚。其实,无论多么的不幸,只要有爱或者会快乐。过了一会儿,我的母亲生病了,他的妻子安排到城市去问医生,但事故发生了。偶然他进了军队,开始了几年的恐怖,然后解放了整个中国的解放,也解放了祝福。回到家的祝福,母亲死了,可爱的女儿因为疾病,聋哑和愚蠢的
生命仍在继续,在祝福的时刻已经完全重生,他知道他有责任了解自己的生活。中国历史上的这段时间,真的不是我们能买得起的正常人。
生命如果没有信心和追求,即使它是漫长的,等于僵尸。虽然没有物质财富,但有家庭幸福,以及他的妻子和女儿陪同什么可以追求?
可怜的生活困扰着每个普通的中国人,包括富贵家族。一个庆祝的儿子,到某个学年,为了有足够的钱,决定给她的女儿Fengxia给别人,后来给别人作为仆人。但随着风霞的爱,或者让他们决定离开奉霞, 家庭在一起,可以克服什么困难。很快到大跃进期,在那一刻,妻子因为常年累了r r病,妻子是这个小姐,因为他生活如此艰苦的生活。有庆祝活动和风夏是明智的孩子,这可能被认为是幸运的!可以是很少的事情,因为好,有一个庆祝县县长的输血结果,因为医生的自私和想邀请,让杨因死亡过多失血。当然,最早知道坏消息是昂贵的,虽然他不能忍受太多,但对于他的妻子和女儿,他仍然有一个埋在村庄西部的土地,找到借口安慰妻子还是生病。可以是晚上的脚步声或暴露的事实,他的妻子仍然知道真相。一旦,他认为他的妻子病了和绝望。可以是一个奇迹或发生,他的妻子更好,可以过正常。
没有儿子,女儿或他们的照顾。因为聋哑,到婚姻的年龄凤凰只有在嫉妒和别人在八卦通过自己的每一天。终于有一天,她的女儿迎来了她的春天。虽然媳妇是一个偏头痛,但是他的友谊的女儿,这是足够的。这个女law真的是 一个好人。媳妇命名两个嗨,风和光结婚的凤霞,两个人生活相当好。 Fugui和Jane很满意,有一天,媳妇告诉他们,他们也有爱的结晶,这无疑是一个大的好消息。但是凤霞的生产已经夺走了她的生命,或者在那家医院,夺去了医院的生命。
宝藏死后不久,因为疾病,因为伤心,因为没有拉没有挂。只有他的儿子,儿子和女儿的孩子,苦根。爱力与硬根每天工作,错过冯夏。然而,房间泄漏甚至夜雨,两个hi被活着。当他赶到小医院时,没有看到第二个的最后一面。用硬根,生活还是继续。 苦难经历了太多,不会因为痛苦的深度而难以承受。
苦涩真的是一个苦涩的孩子,没有看到母亲的香味,很快他的父亲又死了。
但命运还是没有让他,因为穷苦,苦根是一碗很难吃的豆子。这死刑法,也许有些人会发现它很有趣,但通过表面很难说 做荒凉。
所以,只有他离开了,孤独的存在这个世界。最痛苦的不是死,而是要忍受所有的痛苦,但他不再受苦,因为他爱的人已经远离了痛苦。
后来,他的伴侣成了一头牛,至少他不会孤独。最后一次生活,伴随着一头牛,他也学会了娱乐自己。没有什么比生活更重要,即使没有人陪伴,为了爱死的人,爱,还是继续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不能忍受,这是你的谁不能带走,而不是你的,谁不能保留它。
活着,有意义,还是有很多不好的表达
我们必须生活得好。
3,活着读完2000字的感觉
活着,带有意义,情感和力量?是进行的,是生命的状态是灵魂的永恒追求。
阅读活着,想谈谈活着,那么辽阔,但 重的话,似乎每一个陈述都是苍白的,每一个叹息似乎都很弱;然而,活着,是时候了,你和我现在正经历着国家,不能逃脱,直到那一天,你和我在神的审判阶段在那天之前,我们将生活在永恒的王国。而活着和永恒,有些人只看到一部分,所以没有永远的方向,困惑生活。
当我们听到叙述者傅桂的故事,他自己的经历在他的右边,感觉他的生活状态有点改变:年轻的无知,呆滞活着,忽视他的妻子的苦难,无视父母的忧虑,忽视现实责任;突变后的情况,挣扎生存,战场经验的残酷奋斗的生存,生活面临生活底线的挑战,情感体验为父亲的作用的负担;看到生死,麻木和乐观的生活,没有挂,没有眼泪,没有什么欲望。青少年游荡,中年想要挖,老人做僧侣我们会默默发现,活着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字,悲剧或痛苦,荒凉,无奈,无法显示其整个画面,但即使一个我们不能接触。小说需要时间作为主线,告诉富人从旅游中混合 社会的年轻主人成了一个没有租客的东西,如何从浪子的开始开始到生命的支柱的最后的生活,如何从无情的家庭的开始到晚白人送黑头发送痛苦。
有一个庆祝第一次猝死。在这条路上不会有。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应该伤心。穷困难的生活,祝福简单粗鲁的教育方式,没有让生活的庆祝失去希望。他爱他的两只羔羊,每天来回修剪和上学。所以当他在父亲面前长时间第一次,我们天真的认为,悲剧的结束,事情变得更好,所以有一点微弱的喜悦。 我看着通往城市的弯曲路径,无法听到我儿子赤脚的声音,月亮照在路上,像一个萨满。
一切都像一个巨大的诅se。女儿,妻子,女law,孙子,最后的祝福只有自己。一个也叫昂贵的老牛。
因为它远离那些动荡的年代,因为它没有真的有困难和艰难 ,这个故事如此年轻,我们不能帮助,但有些颤抖。薄一万字,笼罩在忧郁的泪水里。就在这本书关闭时,心脏似乎比一些长期的欲望和争论更加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和残酷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活着,即使很难承受痛苦,但仍然坚持和坚韧。这应该是生命的力量。
玉华说,他写作的起源,我听到一首美国民歌的老奴隶,这首老奴隶经历了一生的痛苦,他的家人首先去找他,他仍然对世界友好,没有人抱怨。这首歌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决定写一本这样的小说,就是这样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语言中充满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从喊叫,也不是从攻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给我们承担责任,承受现实,给我们幸福和痛苦,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况下,祝福仍然活着与生命的死亡,告诉时间的痛苦,眼睛的美妙的外表,不能告诉 是悲伤,还是快乐。
正如你终将明白,无论我们是否正在经历幸福的喜悦或难以预测的困难,只要我们继续生活,大多数细节和感觉将被我们和时间所遗忘。结果是,我们对现在没有伤害。告诉我,谁仍然忍受高考,浪漫或最初血液滴落的伤疤的痛苦
我似乎看到很多问号:那么,我们的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好吧,就像那个说,试图探索生活的意义注定是一个笑话。人们只是一种存在,它是同样的事情,因为天地没有意义。
这怎么可能活着?
老人对生活的态度总是让我真棒。经过几十年的动荡,前面的一切都变得无动于衷。他们不担心是否会被解雇,不要担心是否有战争,不要担心下周的股市或不想担心它。这就像玉华说的活着还活着。 所以说老人的态度是孩子的态度。在我们争取我们的大脑以了解什么是活着和活着之前,创作者怎么偷偷地在我们后面笑?最初,他有答案告诉我们,结束是起点。我们在一开始就有答案,但是在我们没有体验现实之前,容易得出结论。所以,我们使用一个生命周期来验证它。验证结束了,生活接近完成。
哦,无数人不能说出来,我怎么说呢?我只是读了余华的活着,说了一些活着的话。
或者,不需要我们生活更多。我们还是喜欢福井,日出和日落,回来。然后当什么也不做,用一个过路的人阅读那些或痛苦或甜蜜的回忆,最后拍拍屁股,在日落烟斗回家!
4,活着读完2000字的感觉
读了余华十八岁后出去,开始对余华有点兴趣,活着读书。 类同学也不断讨论。我不知道谁说他的小说活着很有味道,太好读了。所以我好奇地借这本书。 10月5日下午,在一个无聊的查找,谁知道看是一个下午,知道它玩。
回到大自然,我一直在想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它只是为了写一本小说吗?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人说。有人说他只是让这本书上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阅读是对经验的心理恐惧。但也说:事实上,这也意味着另一个事实,即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做标语的现实主义是最敢面对现实。例如:在本质上,人们除了自己活着之外还活着,没有意义。那么如果你必须给词的意义,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我恐怕只活着自己。
活着的伟大意义可能来自这里。正是因为这样,活着要清楚内容,生活在一般的理解是一个过程,但生活的本质实际上是一个静态。余华想告诉读者:生活实际上没有幸福或 不幸的是,生活只是活着,安静地活着,有一丝孤独的手段。这部小说最后一次写了十年,两个老不幸的徐福贵和老兵们其实没有死,他们住。福贵匆匆赶到富贵犁田,在口中大声喊着所有的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有一些轭被埋在犁牛。
事实上,生活就像一个领域。需要有人耕作。春天播下自己的痛苦,夏天正在等待自己的痛苦,秋天然后慢慢地收获自己的痛苦。冬天以痛苦来品尝自己的痛苦。最后等待明年继续播种痛苦,直到收获痛苦的希望。因为他们是我们自己的手,无论身体承受什么,无论什么是颈部套,无论肩上有什么负担。
看完这本书后,我哭了几次,泪水湿了一大块枕头毛巾。我哭泣的第一个地方是一个地方,当他有输血的时候,我被赋予了生命的死亡。如何明智,可爱的孩子,每天上学前,放学后割羊,羊是他的另一半,也是如此孝道!这不仅提醒我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一块羊 长大。那么幸福生活和死亡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可能是这个社会现实的现实!作为当时的医生,可以省县长能够得到很多好处,不能活,但可能带来灾祸!和一个正常的农民的生活值几个钱?臭大死了大钱!在他们看来,有一个像绵羊,猪一样的生活庆祝活动,已经被使用得很好!这不仅提醒我几年前看到一份报告。有了汽车农夫和工程师的车祸死亡,该项目被赔偿了几十万,而农民只有5000!是工程师的生活是生命,农民的生活不是生活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你为什么有层次结构,为什么你有一个公平和公平的法律,我违反了我的承诺?我不是奉承的人,在许多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
看完整的文字,当富裕的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law和孙子一个个死了,他还活着!但它比死亡更活着,活着,需要在那时的勇气和勇气,因为只要你还活着,就有责任履行义务,忍受生命的贫穷和酷刑的精神 面对生活贫困和亲人死亡的事实,我敢说90%的人会失去勇气去生活,就像长春县学生选择死亡一样。其实,她的攻击点比财富还有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抗挫折如工作不顺,大学考试,爱情趋势等多少人选择死!他们不知道还是勇气,是他们的生活不仅是他们自己,而且他们的父母,等等!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有无尽的责任和义务!福贵亲自埋葬了六个亲人。我不知道他的特殊照顾或另一种惩罚的命运,他活了下来。经过这么多不可接受的痛苦,他学会了忍受和忍受生命的重量。他只是活着和活着。 记住,有一句话:
生命是生命的领域,苦难的每一次播种都将成为一个希望,他们是我们的手。
第二篇:余华兄弟读后感
品完了余华的《兄弟》,没有震撼,只剩悲凉与无奈。
《兄弟》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中世纪的欧洲。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兄弟》的开头多少有些恶俗,这也许是这部小说遭受批评的一大原因。套用何所依先生的话就是“实在太烂了”。光“太烂了”还不够,前边还加了个“实在”两字。但越往下看,我对这本书的思考就越来越多,看的也越来越深。同学和我同一天开始读这本书,却早我几天看完。她说:“你怎么还没看完啊!”我说:“你那是看书,我这是品书。价值观不同。”她戏说:“余华的文字很浅显,不用品就能懂。”我冷笑,不以为然。
终于,当“本书完”这几个大字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笑了。合上书,闭上眼,我开始从头回想:这本书,究竟“写”了什么。很明显,余华想写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令人反感的“少儿不宜”镜头,可我一时间又找不到些合适的词句来断夺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个人感觉,余华更多地是以这所谓兄弟俩的不同命运来诠释在社会变化的大潮中,人如果按照传统的观念和道德来按部就班,早晚会遇见天理人欲的冲突。这本书写的还有人性的冲突,包括固守和变革,选择与放弃,精神与物质生活。而文革至今的华夏,也不过是最好的人性试炼场。
作者刻画那原本贪婪好色到后来不懈奋斗,让我从闻之作呕到萌生敬意的这么一个人,目的何在?是为了批判文革时期的丧尽天良并且反映当时腐败社会的现实吗?宋刚憨厚老实,憨厚老实到了有点“傻”的程度。他的生活中心一直在别人身上,换句话说,他生命中的主角从来都是别人,自己只是在某一瞬间当过瞬间的主角!这么一个人,是否被文革封杀了自我,因文革泯灭了思想?
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在书城的一幕。当时爸爸带着我,给我选了几本书,其中有余华的《活着》。准备离开书城的时候,看见一旁有一群人围着,最前面放着一摞一摞的《兄弟》,记不清是签售还是什么了。喜欢凑热闹的我挤进人群准备瞧瞧这余华的另一本书写的是什么。可是还没等我拿起书,工作人员就走到了我面前,说:“小朋友,这本书不适合你看。”当时的我只好灰溜溜的走了。现在想起来,对那个工作人员,我不知该作怎样评价。虽然书中穿插了种种所谓的“少儿不宜”,可是金子始终是金子,仍会发光。那个工作人员实不应侵占我阅读的权利。只要撇开次要,看到主要,以清透的头脑来品析即可。
李光头,宋刚……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要经历许多无法选择的命运,和命运讨价还价,不是妥协就是胜利。有时候,作为一个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或许是幸福的。也许生活就是在爱与恨,笑与泪,欲望与压抑,挣扎和打击之间艰难向上,这是我们本质上都无法选择的,只能默默彼此祝愿一路走好!
一部感动到自己落泪的小说。现实总是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无法承受。或者说,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后悔永远是上天对于放纵的惩罚。
我读故我知,我思故我在。
第三篇:余华《兄弟》读后感
读余华《兄弟》之有感
——张生福 2016.12 “这一生都只为你,情愿为你划地为牢、、、、、、”余华划了一个牢,在这牢里,李光头和宋钢为 “情”字煎熬,我也被他们兄弟的大情大爱所深深折服了。
小说里有很多真情的描写,特别是上部,让我多次感动得流泪。宋凡平的乐于帮助别人,善良,高大形象,那种对李兰的挚爱,那种宁死不屈,最后悲惨的死去。李兰的善良,忍辱负重,对宋凡平爱,对非亲生的儿子宋钢的爱。李光头与宋钢,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在苦难和艰难的岁月想依为命,感情至深。林红与宋钢的深爱对方,在苦难的时候都在为对方着想。这些都是真情实感的描写,让我多次一边读一边流泪。
在故事的前半部,余华多少显得有点罗嗦,直到李兰嫁给宋凡平之后,故事开始变的精彩,很少看到余华那样温馨的笔触,那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让读着文章的我也不禁跟着微笑。
兄弟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时期,男主人公李光头的爸爸因在厕所偷看女生而掉进厕所被淹死,捞他上来的宋凡平成了李家的恩人。几年之后,宋的妻子病逝,李光头的母亲李兰改嫁到宋家,从此,宋的儿子宋刚和李光头成了兄弟。
可是在小说里,尤其是余华的小说里,幸福的感觉总是转瞬即逝,李兰去上海看病,文革开始,那个有着宽阔肩膀伟大的爸爸,却因造反派的蹂躏再也没有办法保护他的两个儿子了。
于是,从那一刻开始,首先是眼圈发红,到后来的眼泪掉到键盘上,我忍不住的难过。
以往的余华,他的笔是冷静客观的,把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只叙述故事本身,丝毫不见作者的主观意识,兄弟依然是这样,故事却越发的细腻和煽情。文中经常一大段一大段的叙述一件本可几笔代过的文字。比如宋凡平被反动派活活的打死后,两兄弟哭着央求周围的人把他们的爸爸救活并带回家;还有李兰在医院苦苦的等着他的丈夫,那一天的时间,用了快一个章节来描述。
所以,就像看电影一样,那些幸福是鲜活的,那些苦难的,却也残酷的展现。于是就忍不住掉眼泪„„
我的感觉是:我们现在活着,应该好好的活着,幸福的活着,所以,没有理由,再为些许的小事去忧伤。
作者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很有意思,细节上的描写是附着在情节骨架上的血肉,我们所能引起关注的不是一个梗概的波澜壮阔,却是细微处的彼此共鸣。而兄弟一篇于我是有很多触发点的,很多忍俊不禁的地方,也是值得深思之处。
李光头-----宋刚,一对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的难兄难弟,来自不同的家庭,是命运把他俩组合在一起,兄弟俩性格迥异,命运也是截然相反,却相依为命地共同度过了最为艰难的童年时期,直至生生死死几十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化成了灰,也是兄弟”。 李光头开始是一个滑头样的人物,他虽然也重兄弟情意,但在他心里最重的还是他自己。他甚至曾以自己是宋钢的弟弟而用各种态度想方设法让宋钢远离林红,因为他喜欢林红。他的这种所谓的喜欢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林红落水后宋钢没有去送她回家,而李光头却说出了“这才是我兄弟”的话。从他八岁时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开始,包括小时候他见到宋钢时宋钢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手里的“大白兔”才是最重要的,他的这种占有欲蒙生了他对喜欢的事物的那种难得的勇气。有人说李光头是天生的商人,这话不确实不错,他从小就能跟着别人屁股后头说出“„„谁煮沉浮呢?”他也会懂得对苏妈说“你会有好报的!”,这一切哪里又像是个小屁孩儿说的?
宋钢,一个懂得照顾别人又真正理解人的男人,从李兰西归之后,他就一直坚守着那个只要有一口饭他会让给李光头吃,有一件衣服他会让给李光头穿的诺言。他为了对林红的爱而不惜做了无数和他个性很不谐条的事情,他和周游一起去卖非法的药骗人,甚至为了林红做了丰胸手术,不惜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家伙。宋钢短暂的一生都在为情字煎熬,最终在自己的爱情之牢里死去了,为和李光头的兄弟情,也为和林红的夫妻情。为和李光头的兄弟情他要看着李光头变好,变成功;为和林红的爱情他要让林红过上有钱的好日子,于是他在为这一切努力着,宋钢骨子里有父亲宋凡平的性格,他是中国传统好男人的形象,这个懂得中国传统文化里责任和义务的人一直坚持着他的做人原则,他结婚后都没有抛弃这个那时正缭倒的兄弟。他也曾为了成全李光头和林红而早有轻生的念头。然而在面对生命的态度上他却远没有宋凡平的自信与乐观。
事实上,李光头也在为情字煎熬,开始是为他所谓的爱情,那里更多的则是欲。直到林红和他兄弟结婚他也没有放弃,他做了结扎手术来证明自己的决心。正是这个儿时因偷看女人屁股而被人耻笑的滑头在时代的发展中一次次的膨胀着欲望,直到最后他做出了对不起兄弟的事,他或许也未曾想到真正履行了那份决心,然而他兄弟的死未尝就和他无关。正如有的人说的那样,李光头是好人中的坏人。我想这坏人的成份就是他没有控制人性本身的罪恶部分,做了对不起兄弟的事。
把林红塑造得更加客观,更加接近实际。他甚至有意将林红的爱情淡化以此来突出令人在同类小说中不很长见的兄弟亲情。林红是在被李光头追得穷途末路的时候才慢慢注意到宋钢的。估且不说这里面到底有没有盲目性,单是这份情意就是无法和与他一起吃苦长大的李光头相比的。余华把林红最终变成了林姐,这无疑让兄弟的感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升华,宋钢的死在林红心里留下了短暂的痛苦,之后她便开始了别样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即便宋钢活着也不会看到的生活,那是一种堕落,是沉沦。余华一改笔下好女人的形象,变成了这么一个有些自私有些势力又有些小气的小女人形象,虽让人有些讨厌却正符合特定背景环境下女性形象的本质。她不让宋钢接挤落难的兄弟,他恨丈夫当初没有明确征求她的意见(事实是当时她是支持丈夫的),就拒决李光头的帮助,他为丈夫为了自己而做的那些不起眼的工作感到可耻,李光头才大气粗后她为又为自己当初那样对人家而后悔,甚至为情欲迷醉后都忘了自己对丈夫的背叛。这样一个女人也值得兄弟俩去爱? 曾经我以为兄弟就是“兄弟妻不可欺”的独立与尊重,也曾以为兄弟或许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和协与快慰。然读过《兄弟》后似乎才对其间的情感有些一支半解的看法,原来兄弟情可以是有着这般差距又有着这般天攘之别的人生命运的两个非同父母个体之间的难以割舍的情感,这份情感可以不因任何人所能想到的事件而改变,她这么永恒的屹在宋钢和李光头的心里,哪怕天翻地覆,哪怕生离死别;她也那么深刻地屹在每一个读者心里,经久不息。李光头说要把宋钢的骨灰放在太空的轨道上,放在每天可以看见十六次日出和十六次日落的太空轨道上,宋钢就会永远遨游在月亮和星星之间了他最后说“我的兄弟宋钢就是外星人了”,看着这样的句子,我苦笑着用眼泪为整部小说划出了几滴难以割舍的省略
余华先生在后记中写道: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年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诚然,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后一个时代。如何在一片浮躁中把握自己的心灵,从容地走好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才是余华先生的《兄弟》给广大活在富与穷之间的人们的启示。
伦理颠覆,浮欲纵生之中却有着那么永恒的情感。在看似并不复杂的情节中作家却用令人涕笑皆非且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两个从性格,语言,到爱情观,世界观都迥异的两兄弟形象,竟给我感觉不像是一个人所能写出的文字,并同时对人性欲望进行了深度开掘,反映了灵与肉的冲突碰撞。只要换个角度,你便会得出一个方面的理解。《兄弟》下部与余华其他的小说很不一样,作者很敢想,放得很开,用他自己的话讲“很放肆”,他把兄弟俩,把刘镇的众生万象放到了改革开放后这个浮燥却又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大背景下,直至结尾都未曾收敛,大喜大悲的演怿看似有些荒诞却催人下泪的故事.
第四篇:余华兄弟读后感
前一段,买了一本收获长篇小说秋冬卷,上面就有余华的兄弟2,虽然惊喜,但是总想找到兄弟1连续的读下来,余华兄弟读后感。可直到今天,才读完了兄弟的上部。
兄弟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时期,男主人公李光头的爸爸因在厕所偷看女生而掉进厕所被淹死,捞他上来的宋凡平成了李家的恩人。几年之后,宋的妻子病逝,李光头的母亲李兰改嫁到宋家,从此,宋的儿子宋刚和李光头成了兄弟。
在故事的前半部,余华多少显得有点罗嗦,直到李兰嫁给宋凡平之后,故事开始变的精彩,很少看到余华那样温馨的笔触,那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让读着文章的我也不禁跟着微笑。
可是在小说里,尤其是余华的小说里,幸福的感觉总是转瞬即逝,李兰去上海看病,文革开始,那个有着宽阔肩膀伟大的爸爸,却因造反派的蹂躏再也没有办法保护他的两个儿子了。
于是,从那一刻开始,首先是眼圈发红,到后来的眼泪掉到键盘上,我忍不住的难过。
以往的余华,他的笔是冷静客观的,把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只叙述故事本身,丝毫不见作者的主观意识,兄弟依然是这样,故事却越发的细腻和煽情。文中经常一大段一大段的叙述一件本可几笔代过的文字。比如宋凡平被反动派活活的打死后,两兄弟哭着央求周围的人把他们的爸爸救活并带回家;还有李兰在医院苦苦的等着他的丈夫,那一天的时间,用了快一个章节来描述。
所以,就像看电影一样,那些幸福是鲜活的,那些苦难的,却也残酷的展现。于是就忍不住掉眼泪……
我的感觉是:我们现在活着,应该好好的活着,幸福的活着,所以,没有理由,再为些许的小事去忧伤。
许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了,在这青山环抱,绿树萦绕的农家小院,享受着冬日的暖阳,爱不释手地一口气看完了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并深深地为书中人物悲剧命运所牵挂,也为那特定时期人的真情善良所感动。说实话,上部相当的震撼人心,下部却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作者以他特有的诙谐,幽默及风趣的笔触,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所揭示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震惊,震撼,使人一次又一次地悲从心来,止不住的泪流满面,痛苦难抑。。。。。。
《兄弟》创作与二十一世纪初,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世纪末中国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物命运,可以说是整个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正如书中后记所言,小说的前半部,描述了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一个小人物家庭的悲惨遭遇,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坎坷的时代,相当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读后感《余华兄弟读后感》。小说的后半部,讲述了**结束后的三十年,那是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了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而我们中国只要四十年就全部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四十年之中,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经历。
李光头-----宋刚,一对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的难兄难弟,来自不同的家庭,是命运把他俩组合在一起,兄弟俩性格迥异,命运也是截然相反,却相依为命地共同度过了最为艰难的童年时期,直至生生死死几十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化成了灰,也是兄弟”。
特定的背景,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使他们俩幼小的心灵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经历了常人不常有的痛苦人生,具备随机应变的智慧与能力,余华用那特有的描述手法把李光头那种被时代扭曲的本能及机智,宋钢本性所具有的忠厚与善良,刻画得入木三分,催人泪下。特别在车站爸爸宋凡平惨死的那一章,其悲剧效果尤其突出,两个本应享受父母疼爱的小孩,面对惨不忍睹连本人面貌也无法辨认死去的爸爸,跪在地上苦苦相求,送爸爸上医院,以其极端的手段求人用板车拉爸爸回家的那一幕,让人有一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在心头萦绕,让人心酸地久久难以忘怀。前半部,他们在逆境中同甘苦,共命运,面对生活中的一次次磨难,难以忍受的痛苦打击,象被野火烧灼的野草,顽强地重生,艰难地成长。
宋凡平-------李兰一对患难中的苦命鸳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七个月的夫妻,但他们的爱却不同凡响,穿越了至死不渝的人生磨难,直至到天堂相依相伴。这里着重描述的是宋凡平的智慧、善良与坚强,一个正直善良的体育教师,在那特殊时期的特殊身份(地主成分),就遭受了如此不公的命运,直到为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他注定是悲剧的命运结局。
在看守所,因为被打断了胳臂,以至断臂象一根棍子一样郎当地吊在肩膀上,面对孩子们恐惧的眼神,他竟然轻描淡写地解释说是因为这只胳臂累了,让它好好的休息休息,并用他惊人的善良与智慧,教会了孩子们如何使胳臂休息的绝招,让孩子们觉得爸爸真的有什么独门绝技而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消除了恐惧和悲伤,作者的这一段描写,简直可以与揭示法西斯残忍的美国影片《美丽人生》相媲美。对李兰,那怕是在历尽折磨的看守所,他的那份爱还是那样的执着,那一封封充满爱意的书信,丝毫没有透露那怕是一点点的痛苦,一直在编织着那份美丽的谎言,给妻子带去心灵上的慰藉,最后为去兑现那个美丽的约定,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论是对妻子,对孩子他都是一个大大的人字特写,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
同样坚强的李兰,为守住那份爱,保持了几年不洗头的发型,只为了对丈夫坚贞不渝的守侯,到临死的那几天,洗过的一头黑发,瞬间变成了满头白发,而后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到天堂陪伴宋凡平,那特定时期的爱情啊,是何等的惨烈。
小说中那些小人物的命运,同样是触目惊心,拉宋凡平尸体回家的陶青,小店老板娘苏妈,在那精神狂热,信仰混乱及人格扭曲的非常态下,依然保持着那本真的善良,也不难理解那时的李光头,一次又一次机械地重复着的那句话:“你会有善报的”,既是本能的反应,也是对善良的肯定,但愿吧,好人有好报,不管怎么说,好人是占大多数的。美好善良还是亘古不变永恒的主题。
第五篇:余华《兄弟》有感:你是我兄弟
你是我兄弟
——余华《兄弟》有感
开学了的向日葵
高中时,语文老师介绍余华:因父母从医,打小在太平间玩耍,见过太多生离死别,对生命和人性有自己鞭辟的感悟。后弃医从文,用文章传递他的独特感召。
那时,只是停留在听的层面,尚未理解。
余华系列,几年前就到手。躺在书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捧读。性格所致,在自己没有准备好之前,不愿意轻易尝试悲剧。忌惮沉吟其中,无法抽身。因支教期间娱乐活动贫乏,囫囵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呐喊》看完。穷山恶水的环境加上穷山恶水的心境,积重难返。以致于对这三本书有了阴影,不想二次翻阅。至今,只记得大体内容,以及零星的片段。除了悲,好像再无其他隽永的印象。所购的四本,《兄弟》行文最长。一是受先入为主的情绪影响,二是自己确实很久没有尝试厚书。束之高阁,每每余光扫到书柜一隅,不自禁抽出来,又放进去。
雪灾,蜷在火盆前看《兄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而后一发不可收拾,通宵看完。甚至搜集了该书书评。余华系列,看了四本,有话可说的,只有《兄弟》。
《兄弟》成书历时两年,小说从文革前后开始,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年,直至全球化的今天。故事荒诞不羁,充斥着矛盾、腐败、狡黠、混乱和放纵的欲望……滑稽但不是喜剧,讽刺成一出戏剧。
书里李光头和他父亲一样好色粗鄙,和重组家庭的兄弟宋纲相依为命,却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是天生的奸商,借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狂热,利用机会主义和儿时就出现苗头的经商头脑,获得金钱地位和美色;一个温文尔雅书生气十足,连自杀都要带口罩害怕肺病传染给收尸的人,却和残酷的世界格格不入。从事机械枯燥的工作,被生活的重担和不堪现实折磨的体无完肤。回家连家门都进不了,卧轨暴尸。兄弟俩命运的铁轨相撞之处在于,李光头和他的朱砂痣白月光——宋纲的太太林红一起背叛了他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永远失去了他的兄弟。两个命运浮沉,故事画上句号。
故事能一句话概括完,但写了近700页。如果是单纯的苦情剧,如祥林嫂逢人就哭的戏码,也就没有很强的可读性了。这本书的惊艳之处在于:
一、矛盾。
从20世纪跨越到21世纪,从新中国最为动荡的年代写到经济坐上高速火车的时代,杂糅了跨时代的许多不可忽视的因素。客观的社会环境、主观的意志——病态的人性,畸形的社会结构、固化的阶级观念,崇洋媚外的思想、日常生意经的演进……全都掰开捏碎一锅炖。
余华很有野心,因为处理得当,野心并没有成为整本书的短板。招招打点兼顾得当。为何杂而不乱?余华巧妙的抓住矛盾这条主线——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在同一条轨道上。精神和物质不匹配。当十年文革的专政走向结束时,暴力和狂热以另一种方式被完全释放出来。
两兄弟连接了矛盾。《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评论说:李光头象征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宋纲则代表了被新时代抛在后面的一切。
单拎出来的各色人物,也有矛盾。苏妈在内的刘镇村民对入伙李光头随风倒的态度、林红眼看李光头发达后纠结的心理……
故事不是平铺直述,于无声处听惊雷,矛盾驱动一波三折。
二、血性尿性——灰色地带
书里的人物,不是个体,是社会的群像。这本小说如何做到写实?在于,余华笔下的人物,并不是单面。有血性有尿性。
恶心的李光头,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吗?不然。李光头对宋纲的兄弟情不掺假。儿时分糖时,李光头让宋纲吃四颗,给自己留一颗;拿到工资给舍不得花钱快瞎了的兄弟配近视眼镜;在兄弟和林红之间,果断选择兄弟;自己潦倒林红不让宋纲接近自己时,他对宋纲说就是天翻地覆慨尔慷了,还是兄弟;陶青有恩于他,撒丫子的李光头尊敬陶县长而不把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放在眼里;李光头事业蒸蒸日上时想着拉曾经落井下石的势利眼——五个合伙人一把;顾及旧情任命张裁缝当副厂长;对福利厂的十四个残疾人跟对自己的亲人一样;不计前嫌维护宋纲自尊心偷偷塞钱给宋纲看病,自己发达后想着给兄弟安排闲职;宋纲自杀后他声嘶力竭的咒骂自己声嘶力竭的哭泣不掺假,就连思念成疾颓废入骨,上班的动力也是替兄弟好生安顿林红。大开豆腐宴,宴请八方来客,悼念他可怜的大兄弟。甚至觉得,他荒诞的太空梦,只是为了带兄弟的骨灰到不被打扰的地方了却凡尘……
李光头好色,但这辈子只爱过林红。为林红断了根基,看林红被欺负替其报仇……
次要人物陶县长,也不只有一面。起初,他是书中的一抹温存,和偷偷给两兄弟肉汤的人民饭店厨师一样,是乱世中的一束光。随着剧情的发展,陶青也落了权色的窠臼。
就连可怜人宋纲,能说他一直是好人吗?还不是给周游出浑主意卖假货。
"人性不是非黑即白,它还存在很多灰色地带。"
柴静在《看见》里说: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外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我们总喜欢因为一件事给别人定性判死刑,()什么事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人,也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坏人。所谓好人也会抵抗不住诱惑失足做坏事,同样我们口诛笔伐的坏人也有可能于卑劣的灵魂深处良心发现做好事。只能说好事做的多趋近于好人,坏事做的多趋近于坏人。如电影"烈日灼心"里邓超、郭涛、管虎饰演的三个罪人,他们劣迹斑斑的灵魂也是有闪光之处的——三人的兄弟情让人泪目,三人为了让小女孩有个干净的童年而不明不白的赴死。就像潮湿的一隅长出一朵蘑菇,肮脏的土壤开出一朵小花。蘑菇可能有毒,小花可能无香甚至短命,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存在过且装点过这个世界。
又要引用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了:善良是天性,但善意是选择。
三、从狭窄写宽
余华在后记里写道: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
一部社会的史诗,余华没有在恢宏壮阔的历史背景上重点着墨,而是以小见大,叙述变得个性化。小路选择的人少,自然不拥挤。所谓的大事件,不就是一件件老百姓的小事堆积而成吗?
不必明说,一层一层扒掉遮羞布,读者从窄处窥到专属时代的光景。
四、戏剧性
林红和宋纲的结合,倒是因为粗鄙的李光头死缠烂打,让怀揣少女情怀的林红注意到一滩污泥旁边的书生宋纲;而后林红却和她厌恶甚至憎恨的李光头混在一起,沉浸在欲望和短暂的愧疚中;江湖骗子周游因为自己偶然留情意外得到的小生命竟让他收心,周游摇身一变为周不游,算是乱世中一抹慰藉;受李兰(李光头之母)所托帮持李光头的民政局局长陶青竟因李光头扶摇直上当上县长;漂泊在外的小关剪刀,竟然在他乡遇到同样境遇的宋纲,"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的难兄难弟惺惺相惜;以及两兄弟本不应该有的结局……
《兄弟》一书的戏剧性在于,像是戏剧,又像是冥冥之中命中注定。说不清楚是意料之外还是意料之中。本来就是个荒诞的社会,发生什么都不足为奇。
五、命运的延续
李光头和他未见面的父亲刘青山一样浑;宋纲和他的教师父亲宋凡平一样儒雅善良,就连死相都如出一辙;早点铺的苏妈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女儿拉扯大,女儿苏妹却延续了她的命运。村邻不知道她男朋友是谁,就像不知道她的父亲是谁一样……
这也是一种戏剧性,又不完全属于戏剧性。说不上是余华巧妙安排,还是命册早已写好,亦或是时代悲剧。
高中语文老师说,辛亥革命前的变革,是自发而不是自觉,革掉皇帝的脑袋自己坐上龙椅锦衣玉食,而没有怀疑这个制度本身。书里的人物不是吗?没有从父辈母辈的老路中反思,自己应该是什么样。时代所致,很难有自我觉醒。
故事落笔时,没有交代李光头的企业走向个人发展……算是留白吗?可能不必挑明。李光头注定下半生在思念、内疚、以及带兄弟的骨灰飞往外太空的美梦中度过,自食恶果。林红,声色犬马了以残生。
读罢,冷静下来,无法将宋纲的惨死完全归咎于李光头和林红的不伦。宋纲骨子里,是个纠结懦弱的人。甚至说服了自己,林红是个十恶不赦的人吗?不是,是命运的错。就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男主的太太,在他最窘迫的时候,没有选择和丈夫统一战线。可是有错吗?一个女人,看不到生活的未来,芳华已逝,凭什么命运分给她的粥比别人的稀一些?
余华说:上半部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要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
两个中国,试图相互调和又相互分离。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好事也是坏事。四十年,创造了中国奇迹,从手推车到高速火车。然而,时代准备好了,时代里的人没有准备好。
一好友热爱文字,文笔娴熟。我好奇:为什么不读文学?她说:文学本是主观的,要剥茧抽丝构建一庞杂的系统,理性分析出所以然,对她而言,失去了喜爱文学的那份纯粹。理论是灰色的。我不置可否,若有所思。余华不是学文学出生,对他而言反而铸就了他不恭的文风。爱他的人,爱死他的不羁不入流;不习惯的人,批驳他的怪诞、形式粗糙。一千个人看余华的作品,有一千种感受。相信亲历过动荡的四十年的读者,比我有话说。
初读《兄弟》,皱眉头,口味实在太重,更甚于前三本的总和。我从嗤之以鼻到鼻尖泛酸。余华说叙述统治了他的写作,而他的写作统治了我。我的情绪被故事走向牵引着,我的毛孔随着人物命运舒张。很怀念的一种感觉。
余华是个有讽刺激情的人,十年文革,随着改革开放、全球化浪潮而飞速发展的看似风平浪静中国社会下的实则暗流涌动……不该遗忘,不应遮羞。
从小处讲,这本书对我的意义除了上述,更在于固化我对亲情的认知,李光头和宋纲的兄弟情,无关血缘,更关风月;也因写实,让我理解了和我不在同一时代的人的志不同道不谋。书里小关剪刀抱着"孩儿立志出乡关"的年轻意气,漂泊数年,回意已绝。他劝宋纲:你才出来一年多,你还能回去,再过几年你回去的心都死了。蓦地,竟有些理解漂泊在外迟迟不归的亲人。书中人物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很是熟悉。家中长辈,是那个时代的人,每天都在上演书中的一些桥段。我是出生在盛世的人,应当理解他们带有时代残余的"自由意志".
故事很荒诞,追根溯源,确有孕育故事的土壤,好似真实发生过,藏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里,藏在某些人心里。
"李光头,你以前对我说过:就是天翻地覆慨尔慷了,我们还是兄弟;现在我要对你说: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们还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