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通过工作汇报,上级能迅速掌握下级的工作完成情况,遇到的障碍,以及需要的支持。同时,汇报也是下级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工作汇报,那么工作汇报要如何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xx市城市建设工作汇报》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xx市城市建设工作汇报
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XX市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XX襟江近海,是长三角一座年轻美丽、充满生机活力的滨江城市。南与苏州、无锡隔江相望,北依苏中、苏北广袤平原,是长江下游少有的集公路、铁路、水运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辖8个镇、1个街道、3个办事处、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曾先后获得了全国明星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全国生态示范区等称号。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XX亿元,人均主要经济指标领跑苏中,达到苏南“第二方阵”发展水平。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2007年全面启动“双创”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2011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三城同创”工作目标,力争在2013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验收,2014年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下面,我就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相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 基本情况
1995年我市建成江苏省卫生城市。2000年以来,连续10年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通过多年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目前我市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10项必备条件已基本达标。
1、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0%;
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绿地率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
4、全年API指数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5、我市于1995年5月被扬州市爱卫会命名为灭鼠先进市,2007年10月通过复查。1998年10月被泰州市爱卫会命名为灭蟑先进市,2008年10月通过复查。2007年12月被泰州市爱卫会命名为灭蝇先进市。蚊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6、我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已递交市人大讨论;
7、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8、多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9、多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
10、我市居民对卫生状况基本满意,抽样调查满意率达到85%。 此外,我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65%。省级卫生镇已建成2个。省级卫生村已建成15个。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建成6个。
二、 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市把创建工作作为提高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始终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不断完善创建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各项整治,依法实施监管,夯实城市公共卫生基础。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创建工作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加强创建领导。为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三城同创”工作指挥部,明确市“三城同创”工作指挥部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及指挥分工,制定了《XX市“三城同创”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市委常委挂钩联系“三城同创”工作重点建设项目。各镇、园区、办事处和市各有关部门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创建工作协调会议,听取各职能部门的创建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凝聚创建合力。根据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和要求,市政府与各关镇、园区、办事处和市各有关部门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创建目标任务和要求层层分解,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镇、园区、办事处和市各有关部门把具体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逐条逐项落实到下属单位、社区,形成了“千斤重担万人挑,齐心协力抓创建”的工作格局。
三是开展创建督查。为切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组成创建工作督查考核组,检查督办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加大投入,强化整治,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容貌标准》要求,每年添置和更新环卫和保洁等公共卫生设施。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加快垃圾收集速度,减少暴露时间,改善环卫工人的作业条件。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各镇、园区、办事处先后建成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达到了村组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继续推进老城区道路硬化改造工程。加快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步伐。加强绿化和亮化工程建设。
二是重点整治成效明显。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在城区各主干道开展示范道路创建活动。结合街道立面整治和城中村改造,对临时建筑、违章建筑、影响市容市貌建筑等,实行了有计划、分步骤的拆迁,做到“清除占道、还路于民”。道路建设和建筑施工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城区在建、改建施工工地全面实行围栏施工,工地内物料分类堆放整齐,运输过程中无滴漏抛洒,工地各项卫生管理制度齐全。持之以恒抓好城中村改造和城郊结合部整治。背街小巷的保洁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公厕保洁达到“四无四净”的要求。城市“牛皮癣”这一城市管理顽症得到有效遏制。城区河道专项整治全面实施。完成城区河道疏浚、驳砌工程和配套涵闸控制建设工程。
加大排污口监管力度,实行定时调水冲污,城区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规范集贸市场秩序和卫生管理。取缔无证和占道经营,做到卫生制度落实、商品划行归市、摊点摆放整齐、环卫设施齐全、垃圾及时清运。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实施挂牌督办。按照整改一批、处罚一批、搬迁一批、关闭一批的原则,切实解决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我市城乡环境质量。
(三)突出重点,依法监管,城市公共卫生基础全面夯实 一是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开展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每年组织春冬两季灭鼠、秋季灭蟑和灭蚊蝇活动。由市卫生局安排专业消杀公司统一实施。认真做好城区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掌握我市四害消长规律和种群变化情况,指导各行业有效实施病媒生物防制。
二是强化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强化对餐饮服务单位等五小行业经常性卫生监管,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认真做好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期间的卫生监督工作。开展食品添加剂索证和量化分级管理,完善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科学、规范、有序地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全面落实各项基本卫生措施。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
三是开展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在自来水公司进行出厂水自检的同时,按规定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监测。对我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及自来水公司的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
四是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完善疫情登记和疫情报告制度,全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持开展肠道门诊。对医疗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置,医源性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计划免疫工作有效落实,疫苗接种率达到了省规定的要求。全市各类传染病呈现低水平散发状态。
五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健全。扎实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镇创建工作。组织健康教育巡讲团,面向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重点人群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全市各医疗单位通过设立宣传栏、播放录像等形式,向病人和家属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市教育部门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内容之一,在中、小学校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市卫生部门广泛开展控烟工作,无烟医疗机构建设成效显著。
三、 存在问题
(一)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我市目前有部分指标尚未完全达标,主要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达标,居民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偏低,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低。其余各项虽然相关职能部门认为已经达标,但仍缺少上级主管部门的书面认定。
(二)我市生活垃圾送如皋市垃圾发电厂焚烧处理,非可燃垃圾送雅桥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雅桥垃圾填埋场因建设较早,容积不够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无害化处理标准,短期内即将饱和封场,亟 6
待选址新建。西环无害化粪便处理场距城区较近,设计不符合有关要求,容积偏小。
(三)城区现有水冲式公厕61座,布局不合理,管理欠规范,特别是新城区和城郊村公厕数量严重不足。二类以上公厕数量达不到标准要求。老城区尚有14座公厕(旱)亟待改造。
(四)城区现有马洲公园、人民公园、东湖园、西郊农民公园4座,公园的数量和面积尚不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五)农贸市场。目前老城区农贸市场容量不足,公厕建设未达二类标准,大部分垃圾站建设达不到相关要求,活禽屠宰虽有分区但未能真正隔离,缺乏污水(物)处置和消毒设施。
(六)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虽已达到4万吨/日,但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还未能覆盖城区,特别是郊区村污水管网建设目前还是零。
(七)我市共有餐饮单位1483家,其中小餐饮店890家,卫生基本达标357家,公共场所单位722家,卫生基本达标173家。小餐饮店、公共场所单位71%未能达标。
(八)城区现有河道32条,已驳砌29条,尚有北长田岸河、工农河、七一河3条河道亟需整治。
(九)我市城区停车场车位严重不足,导致车辆停放秩序混乱,违章停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十)多年来,我市在健康教育方面投入经费不足,机构建设也不完善,市民大卫生意识较差,健康行为形成率太低。
四、 下一步打算
(一)工作目标
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梳理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抓好整改落实,力争2013年通过全国爱卫办专家评审,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目标。
(二)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一是加强市“三城同创”指挥部领导力量,提升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效能。二是与各镇、园区、办事处和各责任部门签订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创建工作责任制管理。三是严格实行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不履行创建责任、完不成创建任务的单位,实行责任追究。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民素质。通过新闻媒体,树立正面典型,引导市民珍惜创卫成果,组织单位、企业、工厂、学校、社区开展各项创卫活动,带动市民体验创卫、参与创卫,自觉养成爱护环境、文明生活的习惯。
3、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改造、城镇和农村绿化建设、规范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电镀中心建设、化工集中区建设、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停车场建设、国家级环保优美乡镇创建、垃圾填埋场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公厕改造、城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公共卫生建设、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农村改厕和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等18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进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
4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创卫城果。一是不断完善和巩固督查、考核、奖惩机制。二是按照重心下移的思路,进一步强化镇、 8
园区、办事处的城市社区管理职能。三是专题探讨、深入研究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新思路、新办法,探索城市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制定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新办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过程中。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常来XX调研指导,对我市的创建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市将以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为指导,不遗余力地抓好落实,切实加快创建工作步伐,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内全面完成“三城同创”工作目标。
谢谢大家!
第二篇:XX市“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白银市“千村百镇”
建设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白银市建设局 2007年12月10日
今年以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为蓝图,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深入开展“一村一品、文明家园、示范村建设”三大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家园为载体,以重点村整治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舞活城乡建设龙头,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市“千村百镇”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现将今年以来全市实施“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 我们白银市地处宝鸡市北部山区,全市总面积996.46平方公里,辖6镇5乡,98个行政村,5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8万人。市城规划区面积8.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平方公里,居民总人口 1.7万人。
今年我市被省建设厅与市规划局确定为建设整治试点市,市列“千村百镇”建设整治活动重点镇1个(XX镇),重点村17个,涉及全市11个乡镇。其中XX镇涉及3个村(XX村、XXX村、XX村),XXX乡、XX镇、XX镇、XX镇4个镇各涉及2个村,其余6乡镇各涉及1个村。
二、工作成效
(一)强化龙头效应,高起点规划新农村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抢抓新机遇,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打造新亮点,力求新突破,坚持高起点,高品位,制定了以市城为中心、重点镇为联结、中心村为主体的城乡统筹建设总体规划,分层次制定了市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详细规划,分领域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培育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市城、镇、村一体化的规划整治体系,确保了城乡建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一是突出规划定位的前瞻性。按照“适当超前考虑,规划一步到位,发展
—2— 留有空间,建设分期实施”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采取“新村建设,一步到位;旧村改造,锦上添花;小村合并,分步搬迁”的三种模式,规划和整治新农村建设。同时对城区以外的农户修建住宅,统一规划增划0.1亩临时用地,用于生产养殖等确保了庄基规划的前后衔接。二是突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坚持水、电、路“三配套”,功能、绿化、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风格“三协调”,确保“千村百镇”规划和建设整治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对农户庭院设计出前庭后院、前店后院、四合院落等6种居民住宅建筑模式,制定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规划方案,以及12种村庄绿化治理模式,保证了村镇建设规范有序。三是突出规划管理的严肃性。在“千村百镇”规划和建设整治方面,制定下发了《农村住宅管理示范村标准》、《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管理的意见》,依据规划选址定点,坚持“四到场”(乡镇、村、组用地人);“五统一”(统一建筑模式、统一建筑标高、统一道路排水坡降、统一水电路设施设置、统一绿化美化)保证了新村建设整治的整体效果。截止目前,已完成市域村庄布点规划4个建制镇33个村的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发放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40余册。
—3—
(一)突出扩容提质,新农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我们着眼提高城镇载体服务功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狠抓“千村百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投资环境。一是突出规划布局科学化。按照产业发展区、村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公众服务区四个主要功能区的建设要求,认真编制和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做到了科学性与超前性结合,长远与当前结合,使规划科学合理,为新农村重点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包括17个市列重点村在内的30个重点村已全部完成产业规划、制度、项目册编制工作,编制项目143个,涉及项目资金6045万元。并由市建设部门牵头,聘请省市有关专家通过对30个村的新村进行地形图测绘、方案编制、评审论证,制定了科学实际的规划。二是突出村庄外观风格化。在新村建设中,结合各村实际,突出各自特点,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农户房屋外观墙面用涂料粉刷,刷写宣传标语,绘制画面,体现文化底蕴,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今年以来,全市粉刷墙面53950平方米,其中,水泥抹面42823平方米,纸筋灰粉刷11127平方米,制作喷绘142副393平方米,手工绘画130副729平方米。小寨村的民间剪纸、三合村的社火
—4— 脸谱、草碧镇的节气歌成为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亮点。建成农村文体活动室89间、信息室29间、广播室95间。新增村文化娱乐宣传队79个。新建村民活动中心18处,累计建成24处。三是突出设施建设功能化。按照“以人为本、有利生产、便于生活”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渠、讯和“一池三改”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年以来,全市硬化村庄街巷68公里,衬砌排水渠道36公里。完成通村公路建设63条176.8公里。建成新式住宅718户,新建“三堆”堆放点341处,垃圾箱715个、垃圾台点426处,设立卫生保洁员546人。户用沼气累计达到3300口。四是突出村容环境生态化。围绕宝平路、千高路、千文路、千凤路、千陇南线公路沿线,突出村庄街巷、村委会、农户庭院绿化,加快农村绿化建设步伐,建成了一批景观路、绿化带和绿化示范村,初步形成了绿成片、树成景、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绿化美化新格局。今年以来,全市完成绿化长度128.4公里,栽植绿化苗木112.1万株。
(三)重点突破,稳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分阶段、分
—5— 层次逐步实施。把农村道路、供水、排水、电力、电讯、路灯、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了张家塬镇、南寨镇和城关镇3个重点镇和17个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今年又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增加了示范试点村数量,将15个试点村调整为30个,最近又制定了《白银市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引导农民建房。各重点乡、镇按照注重特色,兼顾城镇、川道、山区、塬区不同类型村和先易后难的原则启动试点村建设。各试点村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典型引路、基础突破、产业支撑”的原则,积极探索具有千阳山区市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目前,这些示范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其中张家塬镇的王家庄村、寺坡村;南寨镇的朝阳村、三合村、小寨村;城关镇的安坡村;水沟镇的新中村;文家坡乡的曹家塬村、红升村等17个村已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并初具规模,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建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高点定位,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村容村貌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
—6— 以来我们通过“一池”(沼气池)、“四改”(改水、改厕、改圈、改灶)、“五清”(清垃圾、清污水、清粪堆、清土堆、清柴堆)、“五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全面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水平,树立文明亮丽的新形象,并广泛开展了“建新村、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动员村民群众自觉参与综合整治和环境卫生保洁,共同努力营造舒适干净、卫生文明的人居环境。对于影响整村规划的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和街道两侧搭建的厕所、圈舍坚决拆除。从今年八月份以来,按照省建设厅的重要部署,我市在农村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按照“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处理”的办法在全市集中实施。截止目前,实施的4镇39个村和14个重点村共53个村已从九月初按照安排部署、启动实施、检查验收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同时要求在农村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处理城市化管理机制,引导群众养成生活垃圾袋装、集中堆放、随时清理、定时收集的良好习惯,彻底改变传统陋习。具体做法是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尽量减少统一拉运填埋处理工作量。一是对于能够堆肥的瓜果皮、草木腐植质固体物和草木灰、煤灰等全部用以堆肥处理;二是对纸板、书报、塑料制品、金属器物、烂鞋、
—7— 旧袜、破衣服等要分拣出来,变废为宝,交废品收购站变卖处理;三是实行家庭分拣和清扫保洁员分拣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分类堆放,分类处理。通过以上综合整治,目前我市的村容村貌已经焕然一新。
三、主要措施
我们在实施“千村百镇”的建设整治工作中,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以政策扶持为动力,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完善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市“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新农村建设整治办公室,下设了综合协调、产业发展、优化环境、社会事业4个组,靠实了工作责任。实行市级领导包抓示范村制度,包抓示范村的市级领导在推进产业发展、筹措建设资金、身体力行办实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部门包抓重点村制度,从市级部门和事业单位抽调202名干部、30名科技人员,组成30个“千村百镇”包抓工作组,驻村包抓30个新农村建设整治重点村建设工作,各包抓部门及时到村
—8— 到岗,从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支持包抓村建设。各乡镇、村都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点,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进“千村百镇”建设整治步伐。
2、落实优惠政策,捆绑项目资金。积极实行项目资金捆绑,成立了项目资金协调领导小组,将农业、林业、扶贫等17个部门的23个项目捆绑实施,优先为重点村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同时市财政拿出90万元(平均每村3万元)作为今年30个重点村建设启动资金,支持重点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快速发展。
3、典型示范引导,扎实稳步推进。按照市上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陇凤路、西千路、千高路、千文路和千陇南路五线三乡六镇30个村确定为今年“千村百镇”建设整治重点村,涉及190个村民小组、12495户、45613人,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通过一年的工作,重点村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进展顺利,真正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起到了增强自信心、激发积极性、探索新经验、扩大覆盖面的作用,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样板。
4、建立完善制度,严格考核督查。先后制定了《新农村
—9— 重点村建设整治实施方案》、《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新农村重点村包抓工作组考核办法》、《新农村重点村包抓工作组五项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以及包抓人员的工作任务。同时,成立了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由监察局牵头,市委、市政府督查督办室及组织、人事部门参与配合,对“千村百镇”重点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不定期的暗访和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我市的“千村百镇”建设和综合整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和薄弱环节:一是一些村存在着规划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个别村在制定村庄规划和建设中,与本地特色、农村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二是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受陈规陋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村民受教育程度差次不齐,观念相对落后,全面推行文明、和谐新风有一定阻力,大多数村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还不够到位;三是村民生存环境意识缺乏,部分村“脏、乱、差”的现象仍很突出,村容整治容易保持难;四是村级财力严重缺乏,农村
—10— 卫生保洁、公益事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千村百镇”的建设和综合整治活动是“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我们实现创建西部明星市、打造魅力新千阳的重要载体,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规划水平,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核心,在落实各级责任上实现新突破。建立市、乡(镇)、村三级新农村建设管理网络,完善科学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督导体系,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重点抓好试点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效果,掀起我市“千村百镇”建设的高潮,同时,强化对重点镇、重点村的指导督促,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及时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以加快推进村和攻坚村建设为扩展,在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巩固新农村重点村创建成果,着力发挥重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突破公路沿线、突破主导
—11— 产业、突破文化氛围建设、突破农民教育,积极推进30个重点村建设向30个推进村和38个攻坚村扩展和延伸,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具体措施,加快建设进度,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逐步达到道路硬化、庭院美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的建设标准,全面提升我市新农村建设水平。
三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垃圾集中治理为抓手,在规划和保洁的深度上实现新突破。新农村规划是农村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和依据,要坚持以规划指导建设,按规划进行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景观效果,兼顾生态效益,把“人的因素”渗透到农村规划的方方面面,让生硬的建筑变得人性化,让规划的实施更加人文化,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认真贯彻全省城镇暨新农村规划建设现场会精神,积极抓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试点工作,认准目标,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确保“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处理”工作在我市今年实施的4镇53个村的全面推行,为全省全面实施作出表率。
四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契机,在加快环境改善上实现新突破。依托项目,大力开展设施农业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精心做好产业发展、生活居住、
—12— 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四个功能区规划,特别是要把村两委会建设和公共服务、文化休闲等设施建设结合起来,集中建设,提高利用率。以3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为突破,整合各方力量,拓宽投入渠道,加强水、电、路、讯、灶、厕、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提高绿化、美化,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五是以创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在扩大“千村百镇”建设外延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建立两委会办公室、信息广播室、警务室、文化室、党员活动培训室、劳动保障(专业协会)办公室、卫生室等7室的创建要求,扎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创建工作,服务广大村民,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初步在30个重点村率先建起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到2008年底在全市98个村全面建立,充分发挥服务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作用,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13—
第三篇:XX年市平安建设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和(上级市)市委关于建设“平安山东”、“平安(上级市)”的战略部署,以’xxxx”和xx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力推动“平安xx”建设,实现了“六个不发生”、“四个变化”的目标要求,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县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今年前7个月,共落实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197个,总投资1343亿元,同比增长8
15%,实际完成投资4
51亿元,其
2%;限1亿元,增长76中地方收入
39%;实现财政总收入6
7亿元,分别增长176%和36额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增长373%和
424亿元,利润81亿元,分别
2%。“平安xx”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领导和考核。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建设“平安xx”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和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了突出位置。(上级市)县作出建设“平安(上级市)”重大决策之后,县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者了专题研究,并随即在县级班子全体成员、各级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平安xx”建设动员大会进行了部署。县里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平安xx”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事机构。县委出台了《关于平安xx建设实施方案》,把创建工作纳入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评估、部门联动、公众互动四个体系;并将工作任务分解为10大项,由10个部门牵头实施,涉及到的40多个参与单位,都落实各自任务、责任,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半年检查、年终考核总评。在落实“一把手”工程的基础上,把各级党政干部抓平安创建工作情况列入干部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其进职晋级直接挂钩,这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先后召开4次调度会、现场会,对平安创建工作进行调度。最近,又组织5个检查组对上半年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同时,狠抓了平安创建工作的舆论宣传,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创建“平安xx”法制宣传月活动,“建设平安山东,维护社会稳定”知识竞赛答卷活动,以及创建“平安xx”百场电影宣传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二、强化“严打整治”斗争。坚持把“严打整治”作为平安创建活动的首要环节。始终保持了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1—7月份,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10名,破获刑事案件1683起,查处治安案件2639起,摧毁犯罪团伙75个,抓获团伙成员273名,缴获赃款及赃物折款4153万元。一是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目标,根据实际组织开展了打击盗窃耕牛、盗抢机动车、“两抢”犯罪、夏季严打整治等5次专项斗争,穿插开展了8次集中统一行动。特别是“打霸治痞”专项行动成绩更为显著,先后抓获霸痞犯罪嫌疑人51名,破获刑事案件121起,查处治安案件31起。二是加大破案追逃力度。对现行案件,充分发挥110快速反应的整体优势,合理调度,快侦快破。尤其是对涉命案件组织开展了“攻坚行动”,今年发生的8起命案全部及时破获,消除了不良影响。同时,对逃犯76名,追逃工作在(上级市)县我列前茅。为增强震慑力,今年以业,召开3次公捕公判大会,依法对47名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了公开宣判处理。三是集中整治治安乱点。县乡两级先后派出13个工作组对16个治安落后的地方进行了集中整治;开展了5次集中治理整顿学校及企业周边治安秩序行动,整治了不法行为,营造了良好环境。 (1)(2)(3)(4)(5)
三、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治安防范是平安创建的基础,我们在抓好打击和治安管理的同时,狠抓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建立了街面巡控、社区管控、单位自控、农村群控、卡点布控、立体监控“六大网络”。一是街面巡控网络。在城区注意整合警力资源,把交警、巡警派出所警力’三敬合一”,组建了16只巡逻队,配备21辆巡逻车,划分了8个巡逻区,采取定时、定人定区、定责“四定”责任制,实行机动车、自行车徒步巡逻相结合,24小时全天候巡逻,城区可防性案件明显减少。二是内部自控网络。建立健全了单位内部保卫组织和护厂、护院队伍,配备了专职保卫人员,做到领导带班、门卫值班、夜间巡逻和重点要害部位守护“四落实”,确保看好自己的门。三是社区管控网络。4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务室,采取一区一警,并组建了5—10人的专业巡逻队,巡逻队员由辖区派出所统一管理。在居民楼区配备了专业保安队,在相关地方大方实施“封闭工程”和“亮化工程”,提高了社区管控能力。四是农村群控网络。主要是采取组建专业队专职联防、编排“值班户”轮流义务联防、专业队与村民值班专群联防及治安承包等四种防范模工,走社会化防范、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使防范责任契约化,农村治安防工作逐步纳入正规。五是卡点布控网络。在城区街面上设立了10个治安岗亭、24个警务区和责任区、42个报警点和出警点,在进出县区和边界地段设立4道防线和8处堵截点,根据警情可随时布卡堵控,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水平。六是立体监控网络。以110报警服务网络为依托,在城区设立了16个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安装了多处电视监控系统,所有的金融网点全部与110联网,并在16台警用车、运钞车、救护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形成覆盖城区的监控网络。
四、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主要是健全完善了以“148”为龙头,以乡镇法调解中心为纽带,以基层调解组织为依托的调解网络;建立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落实“首调责任制”和“分级调处制”,乡镇(街道)、县直系统每月15日和30日两次对所辖范围的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及时掌握发现各种苗头性问题。发现问题后,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般性矛盾纠纷由发案单位自己调处,做到不出村、不出厂、不激化;对于基层移交上来的、情况比较紧急的矛盾纠纷,依托乡镇司法调解中心进行化解调处;对重大疑难纠纷,由县“民调委”责成有关单位牵头进行处理。同时,着力构建“大调解”组织格局,在抓好人民调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工作调节社会关系的职能作用,对调解不能结案的及时转于诉讼调解;对调委会达成调解协议不能履行的,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及时给予认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使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78起,调处成功率98%,防止“民转刑”案件13起。注重始终把做好信访工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内容,通过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严格督办考核等措施,化解了大量问题。坚持每月5日联合接访制度,今年共接访28起案件,全部进行了处理。开展了涉法信访问题集中处理活动,对近年来受理的34件信访案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对9起涉法信访案件进行了集中解决。成立专门工作组对管廷彬尸体问题进行了处理,取得满意的社会效果,维护了社会稳定。《1》《2》《3》《4》《5》
五、强化治安和安全生产管理。针对流动人口和房屋租赁越来越多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两口一屋”管理,完善了外来人口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层建立了外来人口管理组织和办事机构,各村(居)、用人单位都设立了1—2名协管员,建立健全了外来人口档案、台帐,登记、办证、迁移、注销等环节,全部纳入微机管理,外来人口登记率达99%以上。同时,加强对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把管理、教育、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对歌舞娱乐场所、洗浴场所、酒吧、酒吧及印刷业、报废车辆拆解业、旧货典当行业、二手手机市场等,坚持一般管理与重点管理,经常性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依法严格管理,严密阵地控制,及时打击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经营秩序,净化社会环境。特别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网吧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和集中打击,查处违规网吧45家,取缔“黑网吧”32家。
安全生产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建立了安全生产控制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集中解决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11次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查纠交通违章92729起。结合车辆、驾驶员年检、年审,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月份组织开展了铁路护路宣传月活动,并开展了铁路共建活动,着力提高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积极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组织开展了消防“平安行动”,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52次,发现整改火险隐患109条。狠抓枪支弹药爆炸危险物品的管理,对涉爆单位进行了反复的检查,严格落实各项管理、使用、防范措施,开展了收枪治爆专项行动,收缴炸药134公斤、雷管198枚、非法枪支16支、“毒鼠强”2公斤,治安处罚27人。
六强化法制教育。以建设“诚信xx”、“平安xx”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三五”依法治县和“四五”普法规划,狠抓了全民普法教育。开展了送法下乡进社区活动,组建“讲法团”进村入户、进厂入校,分别选择一些与农村、企业、学校息息相关的法律,以案讲法,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想结合,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法德结合、文明治理”的法治与德治双治工程。以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线,以信贷支农为载体,组织开展了争创“信用守法村户”活动,前段,(上级市)县在我县召开了争创信用守法村户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抓好全民普法教育的同时,坚持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的,把未成年人教育特别是在校学生教育作为重点,整合各种资源,开展“依法治校”活动,实施了治校育人科技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人文化“五化”工程。调整了青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委员会,举办了学校法制校长和法制课教师普法培训班,对96名法制课教师进行了统一培训。修订完善了法制副校长工作职责,对城区20所学校法制副校长重新进行了调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6月18日,(上级市)县在我县召开“依法治校”工作现场会,推广了我县的做法;6月底,省教育厅在我县召开了“依法治校”专题座谈会,对我县做法给予肯定。 1 2 3 4 5
七、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按照重以下移的工作要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建设基层,稳定基层,狠抓了基层组织建设。围绕推进平安xx建设,县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巩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领导地位。大力加强乡村综治组织建设,乡镇(街道)、县直大口都设立了综治委、综治办和民调委员会,并达到了“五有”(有场所、有门牌标志、有专职工作人员、有规章制度、有工作和活动记录)、四上墙”(机构人中名单上墙、职责任务上墙、治安巡逻网络图上墙、规章制度上墙)、“两齐全”(档案、簿册齐全)。乡镇(街道)综治办主任全部由乡镇党委分管书记担任,设立了专职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村级和县直基层单位,都建立了集治保、调解、巡逻、普法、帮教“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办公室,达到人员、职责、制度、报酬“四落实”,统一规范完善了工作职责。大力加强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保证办公场所、装备设施、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四个到位”。坚持警力下移,精减机关强化基层,把主要警力充实到一线单位。特别是基层司法所建设,一直抓得很好,也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目前,县乡村三级综治组织基本达到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制度配套、报酬待遇落实、作用发挥好的要求。
八、强化政法队伍建设。始终坚持用“xxxx”重要思想武装干警头脑,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强素质,抓整顿树形象,把执法零投诉、干警零违纪、警民零距离作为执法活动追求目标,不断加强政法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无干警违法违纪问题。一是开展了大练兵活动。本着“全员参与、突出基层,立足岗位、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了政法系统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政法各部门普遍制定了具体的练兵计划,采取封闭培训、外出学习、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突出抓了专业训练、体能训练、技巧训练,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干警进行了轮训。组织开展了全员素质考试、技能训练、技术比武、实战演练、法律知识竞赛、疑难案例研讨和微机教育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干警的实战能力。公安局在(上级市)县公安系统组织的大比武活动中夺得第一名。二是狠抓纪律作风整顿。政法部门紧紧围绕优化经济软环境,大力改进执法作风,加强办案纪律,提高服务水平。在内部,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禁令,规定了政法干警日常行为的“高压线”,工作日饮酒、“三乱”等突出问题基本刹住。在外部,采取聘请执法监督员、发放警民联系卡、印发征求意见信、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回访案件当事人以及开展行风评议、开门评警等方式,强化了社会监督,有效地约束了干警的执行为。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强警。科技强警是我县政法队伍建设一大亮点。县里提出了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要求,积极加大投入,建立了先进的政法科技网络。公安局完成了350兆通信系统和公安综合数字三级网一级工程,建成了覆盖全县的计算机局域网系统、人口信息查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犯罪信息中心(ccic),实现网络交换、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并在全县率先探索并实施网上业绩考核,推行警务工作数字化管理,效果非常明显。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内部最早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成功开发研制了《人民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和《院内计算机信息发布系统》计算机软件,法院数字化审模式得到省高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检察院投资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配备了一系列的精尖设备,在办案点安装了监控系统及时显示器,在公诉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示证系统,并在全(上级市)县第一家安装了举报电话自动受理系统电子屏幕宣传有关检查业务显示系统,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和案件办理质量。19日,全国检察系统在山东召开现场会,我县为大会提供了现场。
我县的平安创建工作尽管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个别部门和单位领导对平安创建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工作上抓得不够积极领导对平安创建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工作上抓得不够积极主动;基层基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防范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政法和综治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和(上级市)县的统一要求,自我加压,创新实干,确保全县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公共安全,为“平安(上级市)”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工作中,主要冲着六个方面用力:一是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按照省县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好夏季严打整治集中行动,保持良好的治安秩序。二是进一步强化治安防范。在坚持抓好人防的基础上,重点在技防上下功夫,提高治安防范科技含量。三是认真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建设。通过推进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打牢社会稳定的根基。五是切实抓好政法队伍建设。围绕严格公正执法这个核心,认真组织开展大练兵活动,强素质,树形象。六是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楚、评估准确,奖罚分明的工作机制,推动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第四篇:XX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30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要求,现将我市项目建设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总体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加快转型、加速提升”的工作主线,抓项目、强投入,项目建设总体情况良好。1~11月份,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上报数),增长35.2%,占年计划的92%。其中:工业性投入88亿元,增长37.5%,占年计划的9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73.3%;新兴产业投入占工业性投入的比重达44.8%。
1~11月份,全市新批亿元以上项目4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308亿元。其中:新兴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212亿元,占68.8%。
今年,我市计划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65个,目前开工148个,竣工108个,开工率、竣工率分别为90%和65%。计划实施重点服务业项目16个,总投资59.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3.3亿元,已完成投资19亿元。- 1 -
今年以来,在建项目实际供地3448亩。其中工业用地2305亩(点供土地992亩),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用地1064亩;近期初步具备条件、拟积极争取申报的一批项目,还需土地3500亩左右。
二、列入镇江市重点项目情况
今年,我市列入XX市重点项目共8个(新开工项目4个、续建项目2个、前期项目2个)。
(1)新开工项目:
1、XX物流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0亿元。长江物流公司已注册成立,成品油仓储交易中心、化工品集散交易中心等四个陆域项目已获省发改委备案,环评已获专家论证会通过,预计12月份可获得环评批复。
2、xx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15亿元,目前2万平方米的非晶合金变压器厂房已竣工投产,6万平方米的3幢厂房已完成吹沙填土,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项目投产后可形成产出30亿元。
3、XX多晶硅切片二期扩能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新建8000平方米厂房已竣工,32台多晶炉及其他附属设备已进厂安装调试投入运行,目前已完成投资4.9亿元。项目投产后可新增产出30亿元。
4、XX年产1000台风电变流器(5亿元)、260台套GIS设备(18亿元)、750兆瓦电池片(26亿元)项目。 - 2 -
计划总投资49亿元,目前凯帆电器厂房已封顶,电池片厂房钢结构已至二层,研发楼基础已完成,行政楼桩基工程正在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项目投产后可形成产出超百亿元。
(2)续建项目:
1、XX远洋船舶一期项目。计划投资15.55亿元,今年主要实施14万平方米船体联合车间、舾装码头、300吨行吊,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正在建设11万伏变电站,今年完成投资4.1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今年可形成产出20亿元。目前,企业已决定再投资6亿元建设大型海工船坞,用以建造8.2万吨级以上远洋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
2、XX新能源有限公司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4.2亿元,目前项目已竣工投产。正在引进英国技术,与国电、华润等央企合作,洽谈投资3~6兆瓦海上风机项目。
(3)前期项目:
1、XX宝源XX物流园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目前公司已注册,项目工可报告编制基本完成,并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写国家能源储备中心申请材料。
2、XX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6亿元,该项目正在办理前期相关手续。
- 3 -
三、12月份集中开工项目情况
经进一步梳理排定,我市12月份有6个项目可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90.5亿元,我们建议12月18日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具体项目为:
1、XXLED蓝宝石基板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产量2000万片,预计新增销售40亿元。目前,我市已成立项目协调推进小组,全力做好项目征地拆迁、配套设施等前期准备工作。
2、XX变压器基地项目(二期)。总投资40亿元,在非晶合金变压器项目竣工投产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新上二期110kV、220kV高压变压器项目,总建筑面积将达14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形成产出100亿元。
3、XX高强钢棒项目。总投资15.8亿元,年产50万吨高强钢棒。目前,该项目正在着手征地拆迁,并积极争取土地指标。项目建成后可形成产出55亿元。
此外,还有总投资2.5亿元的XX电站辅机厂整体搬迁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XX低压框架真空断路器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XX高速客车空调机组项目,正在积极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用地难”。由于用地指标紧缺,许多成熟项目因缺少用地指标而无法开工,特别是12月份集中开工项目 - 4 -
也将面临土地指标问题。此外,由于XX特殊的市情,难以在本市范围内解决好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二是“审批慢”。比如,XX,奠基已1年时间,但因XX取水口搬迁、铁路走向方案、码头岸线报批等多种因素影响,项目迟迟难以开工。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全年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我市将继续围绕项目真抓实干,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确保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性投入分别达到130亿元、100亿元。
一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始终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抓好报批、开工、投产等各个环节,确保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率超90%,竣工率超70%,投产率超60%。
二是全面开展产业招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跟踪推进10亿元的海底电缆、6000万美元的风力发电机等项目,确保年内再有超10亿元大项目落户,为明年项目建设做好储备。
三是全程强化跟踪服务。重点针对项目“用地难”,综合采取向上争取、规划调整、盘活存量、拆迁整理、土地复垦等有效措施,力争全年新增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增减挂钩项目完成土地整理900亩以上。- 5 -
第五篇:XX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稿
xx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汇报提纲
xx市位于 省 处,现辖 县 市 区和 , 全市有 个建制镇、 个乡、 个街道办事处、 个行政村、 个自然村,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 。近年来,xx市积极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以“明理诚信、善做善成”为城市精神,强力实施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一高”战略,全面开展城镇化进程三年大提速行动,统筹推进产业、人口和功能集聚,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底,全市城镇建成区总面积约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 。其中,中心城区建成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
一、主要做法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始终立足xx实际,结合本地特色,不断完善新型城镇体系,着力促进人口转移,增创新型城镇化优势,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打造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科学规划,构建独具特色的城镇框架。坚持顶层设计,紧紧结合豫西地貌特点,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初步确定 1 了“两大三小”带状组团式城镇格局。在中心城区,形成以污水城区、开发区、商务中心区为“一大”和以八水县城、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为“一大”的“两大组团”;在各县城区,形成“以一二城区、二水市区和四水县城为主体的“三小组团”。 污水区全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人,是目前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心城市以西,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已建成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人,是xx高新技术产业化先行区。xx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这是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互动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也是未来中心城区主体。xx中心商务区位于五原路以南、郑西高铁以北,约 平方公里,以“打造高端服务平台、服务清河金三角”为目标,主要建设和发展国内一流的商务办公、金融会展、商贸流通、高端商住、文化休闲区,是连接污水城区、开发区、八水城区和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枢纽,是xx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八水城区框架拉开到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 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 %。通过以商务中心区为过度带连接中心城区两大组团,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总人口超过 万,建成区总面积超过 平方公里的中等现代化城市。东部一二城区组团,包含一水市和三水县城两部分。2006年,我们就提出了“一二对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壮 2 大能源、煤化工等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并编制了一二城区对接规划,城区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对接已基本完成。西部二水城区组团,着力实施旧城改造和涧河亲水性绿化长廊,完善城市北区,发展城市东区,推进旧城改造,优化人居环境,使城市人口的聚集、产业的配套、设施的完善、功能的提升相互匹配、同步推进,建成区面积达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 %。南部四水城区组团,按照“一体两翼六组团”的空间发展布局和旅游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生态宜居特色旅游新山城”。通过“两大三小”组团发展,力争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 万人、城镇化率 %,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达到 万人、建成区 平方公里。
(二)注重内涵,提升城市整体建设品位。按照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集约高效、功能完善、个性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一是突出商务中心区建设。商务中心区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设计、空间发展研究规划编制已完成,发展规划在全省首批获得批复,控制性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基本完成。“ 路”(城市主干道)、“ 供”(供水、供电、供气、供暖)、“ 移”(高压电网迁移、燃气管线迁移、坟地迁移)、“ 点”(苍龙涧河治理、明珠广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强力推进,累计完成投资近 亿元。入区落地项目 个、签约投资 亿元。目前,商务中心 3 区现代化城区框架已基本形成,正成为市区城市发展、产业聚集、农村人口转移示范区。二是突出特色商业区建设。污水、八水、三水、四水、一水、二水特色商业区共7家“两区”发展规划率先在全省获批。污水特色商业区,规划面积约2.45平方公里,以和平路为核心发展轴,建设南部城市休闲区、西部新型商业区和东部大众生活街区,规范提升清河路精品服饰街、和平路名品名店街、公园路休闲娱乐一条街、金渠路风情步行街、文明路特色商品街等特色街区,形成“一轴三区六街”的布局结构。八水特色商业区,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以打造集温泉度假、温泉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商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清河“金三角”温泉特色文化商业中心。二水市特色商业区,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建设以现代主题商城(黄金、果品)和零售商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商业区。三是突出城市生态区建设。在城区西南部,规划建设了仙鹤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面积 亩,其中陆地 亩,水面、滩涂 亩,核心景区包括双龙湖白仙鹤观赏区、陕州古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是一处融生态、文化和人文地理于一体的自然山水景区。每年 月至次年 月,园区吸引数万只白仙鹤来这里栖息越冬,xx市因此被誉为“ 之城”。在城区北部,规划了清河公园,总面积 亩,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区。另外,在市区南部还规划建设有 亩的涧河公园 4 和以庙底沟文化遗址保护开发为主题的文化公园。xx人均有林地面积、清河湿地面积等八项重要指标均列江南省第一,被授予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四是突出“大商贸”建设。市区商业圈渐成规模,丹尼斯盛大开业,清河金三角建材物流港、义乌小商品城等相继入驻;以办好清河旅游节和中国特博会为龙头,大力发展会展经济,xx正在成为豫晋陕清河金三角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的沃土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三)民生至上,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紧紧围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一核心问题,在中心城市周边,通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吸引人口转移集聚,在城市中间,通过旧城区改造实现城中村居民就地转化,在产业集聚地,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在重点镇和景区附近,通过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引导农村人口城镇化。一是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促进人口集中集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宜业宜居拉动,大力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各类人才、具备条件的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向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加大限价房、公租房建设力度,中心城区每年供应 套限价房、 套公租房,各县(市)每年建设 套限价房、 套公租房,优先向进城人员销售(出租)。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保障性住房范围,去年开工建设
5 万套、竣工 套,今年计划再开工 套。二是突出旧城区改造,解决城中村城市化问题。把加快旧城(城中村)改造,作为完善中心城市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围绕“两轴线一中心”(“和平路轴线”、“建设路轴线”、“百货大楼商业中心”),加快刘半沟渠(重庆慧泉•公园玖号)、田半沟渠(宏江中央广场)、和平路一期及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等老城(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步伐。三年来,污水区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共实施重点项目 个,总投资 亿元,共拆迁面积 万平方米,计划新建面积 万平方米,其中涉及行政村 个,村民 户、 人。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后,将把原有行政村全面转化为居民社区,非农业人口全部转变为城镇人口。三是依托产业集聚区载体,推动产城互动发展。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加快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创造就业岗位,同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集聚区延伸,以产兴城、依城促产。2012年,全市 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 亿元,同比增长 %,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 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 %;税收收入占全市的比例达 %。在此基础上,计划用 年时间打造黄金及有色金属、铝工业、煤化工、丙尔金和铜箔等新材料工业、汽车及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做大做强xx城镇化大发展的产 6 业支撑。在产业集聚区内,优先保证集聚区所在地群众就地就业,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012年各产业集聚区新安排属地农民就业人员超过200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 万人,较2009年末新增 万人,对全市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 %。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截至2012年末,全市产业集聚区累计建成道路 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 公里,排水管道 公里,燃气管道 公里,铺设热力管道 公里;建成职工宿舍 万平方米,新建 座污水处理厂,启动村庄搬迁工程 个,在建安置小区面积达 万平方米,已有公交线路 条,金融网点 个,物流网点 个,初步形成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四是强化旅游带动,促进人口就地城镇化。在中小城镇化过程中,注重与旅游资源深度挖掘相结合,以景区景点的开发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二水二沟渠镇,通过景区升级和古镇开发预计可带动二水市北郊 万农业人口实现城镇化。在四水双龙湾镇,以景区综合开发为抓手,拉动周边村庄 多农民通过发展旅游服务实现就业。
(四)统筹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围绕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等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让农民住居相对集中,让农民融入城市。一是突出地域特色,布局建设小城镇带。结合豫西自然资源特色,围绕 和 国道沿 7 线 个小城镇,积极培育资源型、农副产品加工型、旅游型、市场型四大特色小城镇。横向上,在 国道沿线已形成 等特色城镇;纵向上,在 国道沿线,阳店、杜关、五里川等小城镇建设正有序推进。同时,还通过统筹建设沿线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指导、扶持沿线乡镇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兴建各类小城镇市场和商业街。二是突出因地制宜,构建新农村社区。根据xx地形和区划特点,坚持分类指导,做到因地制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012年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新开工建设住宅 万套以上,启动了 个地方特色型社区建设。一水市围绕“集中居住、设施延伸、产业带动、民生保障和体制创新”五大工程,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个涉农社区有 开工建设了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已入住涉农居民 户。预计到2013年全市集中居住区建设可全部完工,2015年将实现所有涉农居民集中入住。四水县立足偏远山区实际,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通过财政扶贫搬迁、以工代赈异地搬迁等独特模式,来促进山区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为山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突出包容有序,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重点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转移,城市各项保障向农村覆盖,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成了高铁南站、国际文博城、仙鹤湖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在“长高”,家园在“变靓”,相继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8 “中国大仙鹤之乡”等称号。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预计分别达到 ,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全部实现免费开放,虢国博物馆二期、抢救性文物保护等文化项目稳步推进。县医院倍增计划和全市 个行政村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一水市近年来大力推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 个涉农社区统一编制了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并出台了“一全免两补贴”优惠政策,全部免除31项基础设施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将气、暖、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小区,整建制实现了农民的市民化。
(五)创新机制,提高要素保障能力。针对新型城镇化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在政策法规、土地、资金、人才、就业培训、环境容量等方面探索突破,挖掘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市在认真贯彻落实“四规合一”要求的基础上,还在促进人口转移进行了一些探索,相继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崤函创业扶持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文件,这些政策为促进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提供了强大动力。二是盘活土地资源。2011年,我市累计投入资金 亿元用于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复垦,每年补充耕地均在 公顷,扣除当年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 9 地,每年净增耕地均在 公顷以上。另外,对长期低效利用的工业场区和工厂,通过关停并转,腾出大量土地。经过规划部门重新规划,通过出让、租赁等手段进行处置,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比如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量煤厂用地,由政府收回后改作住宅和其他用地;将原十一工程局等国有企业的低效利用土地依法收储,进行盘活。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目标,大力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等农村低效利用土地面积 公顷,新增耕地达 公顷。同时,利用整治后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了三水县黄花社区、一水市付村农民集中居住区等 个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项目用地 公顷,并节约了建设用地 公顷。三是破解资金瓶颈。组建了市投资集团,分两次已成功发行城市债券,总计 亿元。在集聚区共组建 个投融资平台,累计融资 亿元。开展了“崤函创业扶持行动”,为进城落户的农民,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创业时优先提供 万元以内的小额担保贷款。去年,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亿元,其中 亿元发放给 多户进城农民。xx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的“崤函微贷”和“扫街”营销模式,去年发放贷款 亿元,覆盖 多户,对有创业愿望的进城农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另外,鼓励民营企业在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中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财税扶 10 持方面的待遇公平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四是解决人才制约。坚持 “有无相生”、借力发展,强化产学研合作优势,培养集聚城镇化建设人才。实施“崤函人才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万名以上人才,其中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名、专业技术关键人才 名、各类急需紧缺人才 名。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研究中心 家,省级院士工作站 个,数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个,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万人。五是开展就业培训。2010至2012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人,创业培训 人,带动就业 人。201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 万人(辖区内转移就业 万人),省外转移就业 万人,境外转移就业 人。六是突破环境容量。科学调配使用环境容量,建设美丽xx。2013年主要围绕省政府下达的 个减排项目、 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和 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成运行全市 个污水处理厂,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 吨、氨氮减排 吨、二氧化硫减排 吨、氮氧化物减排 吨。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准确内涵把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目前推进情况来看,不少地方对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准确内涵理解不深,把握还不到位,仍存在有重城镇外延扩张、轻城镇内涵提高,重土地城镇化、轻人口城镇化的现象,甚至片面把新一轮的城镇化理解为投资拉动。这些都无形中提高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门槛,也不符合扩内需、促转型的科学发展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应切实做到医疗、教育、社保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全覆盖,特别要加大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遏制城市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真正使农村转移人口能够在城市落脚,逐步融入城市生活。
(二)城市发展空间小,区域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xx地处豫西山区,肩负着省委“打开西大门、建好西大门”和增强中原经济区辐射带动周边作用的重任。在区域经济竞争中,中心城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xx属全省四个“一市一区”、“县包围市”的行政区划格局的省辖市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因此,恳请省政府支持xx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逐步解决市县、区县同城问题,逐步将单一城区的省辖市市区近郊的县(市)纳入城市行政区范围,实施撤县(市)为区,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同时,借助国家批复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一方面,帮助协调,争取让xx享受中原经济区、 12 西部大开发和山西省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多重优惠发展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我市城市基础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体制障碍对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影响依然存在。新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我市新区涉及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八水、二水等,市产业集聚区涉及八水、二水市,商务中心区涉及八水、污水区,其在建设推进中,按照条块管理,土地、环保等业务均要与不同县、市交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作效率。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对新区机构予以批复,使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尽快发挥;对新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所涉及的范围,省政府统一进行行政套合,由省民政厅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以便于理顺管理体系,加快发展进程。另外,应简化土地证办理程序,缩短办证时间,由集聚区所在地政府职能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办理;或者省政府对各商业银行明确指导意见函,凡进入土地证办理程序的项目单位,凭单位的交款手续和土地部门意见,可用正在办理手续的土地进行质押。
(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户籍制度亟待突破。应借鉴重庆、成都、天津等先行地区的好经验,在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 13 分配权。对于农村土地确定为非公共利益建设用地,可以允许在土地集体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让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直接参与交易,土地增值收益绝大部分应返还原土地所有者,从而使农村转移人口带着资产进城。同时,积极探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逐步放开中小城市户籍管理限制,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各项政策,让进城农民能够自由落户,公平享受城市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五)独立工矿区的发展需予以重点支持和关注。我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辖区内支撑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独立工矿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全部矿区企业职工家属 万人,占全市人口的 。经过多年开发,矿区的资源已逐步枯竭,人员就业面临很大压力。近期,国家将对独立工矿区出台支持政策,建议省政府在独立工矿区政策支持上向xx予以倾斜。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但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同时也要注重当前与长远平衡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城镇化。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将把“人”的城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意愿。一是加快产业发展。以产业集聚区、 14 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就业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加快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条件。二是完善基础支撑。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特别是住房、教育、医疗等设施,让广大进城群众真正能够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资源。三是强化社会保障。逐步探索加强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接续,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随人走,待遇提升。
(二)把握发展规律,追求质量效益。认真吸取近几年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盲目扩张、农村凋敝、“城市病”等教训,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努力实现城镇的统筹与均衡发展。按照“两大三小”组团式发展布局,依托区位、交通、环境、市场等要素,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中心城区、中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注重四化同步,提供动力支持。坚持四化同步,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注重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继续强化新型工业化的支撑地位,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和百亿元产业集聚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注重城镇化与大商贸、大旅游发展同步。按照“四大一高”战略部署,加快发展大商贸、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繁荣市场,凝聚人气,提升形象,刺激消费,带动就业。三是注 15 重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效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转移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加非农就业者迁移城市的就业能力。四是注重城镇化与信息化同步。积极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技术在城镇化建设的应用,让信息化为城镇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四)体现生态宜居,实现绿色城镇化。始终把绿色发展放在城镇化推进的重要位置,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突出产业绿色。进一步鼓励发展节能性环保产业,继续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以更少资源实现更多经济价值生态。特别是要求所有工业企业必须入区、入园,促进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突出环境绿色。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城镇为目标,完善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等城镇环境保护设施,加大生态乡镇等生态建设力度,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