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新华书店变革之路
第一篇:剖析新华书店变革之路
剖析新华书店变革之路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出版发行行业的消息一直是国内新闻的热点。出版社从原来各自为政的事业单位转变成统一运作的出版集团;新华书店在各地大张旗鼓搞连锁经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打破新华书店对图书发行的垄断,授予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营权许可"等等。
然而这些恐怕仅仅只能算是中国出版发行领域竞争态势即将发生转变的一个前奏而已。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今年12月1日以后,我国将对外资开放全国所有图书零售市场。2006年,开放将扩大到整个发行领域,外国资本投资国内书刊发行领域将不受任何限制,投资比例、经营项目等均由投资者自主选择。但是,目前我国的图书发行流通领域的格局则是传统的新华书店占据了市场上6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他部分则由出版社、民营书店所占据。
走出"温室"迎接竞争
尽管新华书店仍然占据了这个市场的最大份额,其面临的状况,却是"大而不强"."新华书店"作为一个有过光辉历史的金字招牌,曾一统全国图书的发行和销售。但是随着近年来图书发行领域竞争不断加剧,民营书店异军突起,后者正在借助自己服务、效率和价格上的优势迅速蚕食新华书店原有的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与此同时,新华书店各自为政的经营格局不但限制了新华书店的扩张和发展,也直接导致了整体运营成本的居高不下。由于体制上的限制,各地新华书店虽然名称相同,但每一个都是单独的利益主体。各省有省新华书店,市有市新华书店,直到县一级,也有独立核算的新华书店。它们在行政隶属关系上都直接归属当地政府,只在业务上进行相互间的协调和合作。而图书经销作为一项分销业务,同样应该遵循分销企业的价值规律,对它而言,核心竞争力并无例外,也在于成本领先。如何在商品的流转环节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是企业在这个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长久以来新华书店的经营格局,却与这一标准背道而驰。
新华书店的经营现状也说明了这种情况:全国除了个别地区的新华书店外,基本上在一般图书的发行和销售方面都处于亏损状态。新华书店几乎完全依赖中小学教材发行得以生存。据统计,全国中小学教材出版的总量占据了中国出版业市场80%的份额,教材和教辅类书籍的销售利润为全行业平均利润的520%,而全国的中小学教材发行基本上是由当地新华书店所垄断。这种政策保护使得新华书店在利润构成上显得非常单一。但近来,很多省份正在试行教材发行的招标,包括邮政、民营书店和物流公司等方面的力量都对这个市场跃跃欲试,新华书店传统的利润来源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挑战也早已不仅仅来源于国内。凡是谈论图书发行的人都不能不提及另外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贝塔斯曼。1995年年初,贝塔斯曼与中国科技图书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让这家德国企业成为了至今依然是惟一可以在国内开展图书零售业务的跨国公司。虽然贝塔斯曼现在仅依靠其书友会在开展零售业务,但是谁都清楚这位世界级图书销售巨头背后的力量。此外,还有一些新闻不断触动着从事图书发行的人的神经:2003年12月,贝塔斯曼再次出击,宣布收购国内第一家民营全国图书连锁企业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公司40%股份,新公司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图书连锁企业。就在不久前贝塔斯曼已经向新闻出版总署递交了出版物总发权的申请。贝塔斯曼这些行为的用意自然是在未来能在中国图书出版发行市场大有一番作为。
体制转变不亚于一场革命
面对图书发行行业的内忧外患,新华书店作为这个市场的主角自然不会任凭市场不断流失。自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纷纷走了"改制"的道路。
改制的第一步,改变的是过去新华书店"三权分割"的情况,即市、县新华书店的产权和人事权归当地政府,业务权则归省级新华书店的局面。很多省的新华书店改制是由省政府出面,协调各市级和县级政府,把全省的新华书店的国有资产统一委托给省级新华书店代为管理。一旦把产权拿到,人事权和业务权也自然而然地统一在一起。浙江新华书店在1999年12月28日组建了浙江新华发行集团、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产权、人权、事权三权统一,为浙江新华书店的扩张奠定了基础。而四川、北京等地也基本上在2003年完成了各自地区的新华书店的授权经营。
不过授权经营只是改制过程中的第一步,真正的困难在于改变原来新华书店的事业单位身份。由于新华书店过去在图书发行业务上的特殊地位,全国的各地的新华书店基本都是事业单位编制,很多员工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属于国有事业单位编制,生活和工作都有保障。正是这种思想同样束缚了新华书店积极参与发行市场的竞争。改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打破员工终身聘用制,使新华书店真正成为一个企业。一时间,了断员工国有身份,重新竞聘上岗的工作在各地新华书店展开。
这一转变不亚于一场革命,改制对于新华书店发生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改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也深深地反映出转变的艰辛与困难。很多县市一级的新华书店人员大量流失、在改制的很多地方,新华书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新华书店在自身变革过程中必须承担的"阵痛".
很快,改制的下一步骤可能马上又会到来:全国范围内的新华书店的整合。这一轮的整合很有可能会借鉴航空公司的整合方式:在全国范围内,以几家主要的省级新华书店为龙头逐步整合其他省份的新华书店,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几个大型的图书发行集团。未来的竞争将是成本和效率的竞争
尽管新华书店解决了机制上的问题,但是经营中竞争仍然时时刻刻困扰着新华书店。众所周知,分销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来源于低成本运营。不论是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连锁商业巨头,还是像国美这样的专业分销商,大家关注的要点都是相同的:如何更好地降低成本,如何更多地提高效率。
应该说成本和效率这两个关键点,对图书和音像产品的影响更胜于其他零售产品:图书和音像产品本身的价值不高、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客户重复购买的可能性不大、部分产品的季节性强、商品的逆向物流频繁等等。这些图书和音像商品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如果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有新的突破。
新华书店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在成本和效率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在2001年四川新华书店开始尝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图书销售的连锁经营,迄今为止已经形成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在内近200多家门店;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也在2003年6月完成72家子公司244个网点的全部连锁经营。新华书店的连锁经营,将一改过去各地新华书店单点经营的局面,通过整个连锁公司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信息管理、统一市场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而新华书店进行连锁经营之后,则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和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保证连锁企业成本降低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信息系统和物流。沃尔玛的全球扩张脚步也在反复印证这些:为了保证总部能够了解每个门店的详细交易情况和库存情况,沃尔玛斥巨资开发了专用的信息系统,发射一颗通信卫星,专门传输总部与门店的数据。这样总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时时掌握其各个门店的销售和库存信息,总部甚至可以通过货架上的摄像机来了解门店商品的摆放的位置。沃尔玛的物流中心也必然伴随着门店进入其将要开疆拓土的市场。正是这些有力的支持,创造了沃尔玛公司骄人的销售业绩。
目前,大部分新华书店,不论是信息系统还是物流体系都停留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
回顾新华书店的信息系统发展历史,大致经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1990年代,一批大型书城的建立迫切需要新华书店通过一套信息系统对书店当天的进销存进行管理和分析,这一时期的信息化应用以满足门店的销售管理为主要特征。而第二个阶段,就迎来了业务的拓展应用,包括对新华书店的财务、采购和教材发行、物流环节等环节进行管理。但是这个阶段的应用还是以单个门店为基础的,系统和系统之间缺乏集成性。特别是新华书店进行连锁经营之后,企业的管理幅度和管理边界都骤然拉大,如何掌握门店的进货、销售和库存信息,同时又把这些信息同财务和物流部门共享,日益成为新华书店在系统应用方面的大问题。因此,一些新华书店一直在不断探索,以寻求更加完善的集成系统来管理企业业务。这也就使得新华书店的信息化建设步入了第三个阶段:信息系统集成建设阶段。
然而这个阶段的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翻遍现有的国内外所有成熟商品化软件,都很难找到一套完全适合新华书店业务的系统。系统选型中的一些难点困扰着新华书店,同样也困扰着软件公司和咨询公司:
如何进行商品主档信息的维护和管理
如何在系统中保证商品主档信息的唯一性;
如何使系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模式
如何使系统适应组织结构的不断变化
如何进行多维度财务分析
如何维护和管理海量业务数据
如何与第三方的物流控制系统进行集成 如何通过系统对商品进行预分
如何满足不同的客户类型,并能适应灵活的价格策略
…………
太多的"如何"使得图书发行行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系统应用的"百慕大三角",很多非常著名的软件公司在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但不论怎样,选择一个适合的系统,已经成为新华书店适应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不同的企业的做法也不近相同:浙江新华书店选择了系统的自主开发和完善,但是这样的系统仍然不能实现财务和业务的集成管理;四川新华书店目前正在开发物流系统,并在规划和构筑全面集成的业务系统;……更多省级新华书店则在观望和准备。可以说信息系统的建设的重要,是图书业内人都有所了解的,但其困难却更为众所周知。
与信息系统相比,对于新华书店而言,物流体系就更为滞后了。事实上,新华书店对物流价值的认识,也就是最近两年间的事。虽然意识到,马上行动,辽宁、北京、江西、浙江、四川等省的新华书店都已经纷纷开始筹建大型的物流中心,但是这些物流中心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规划,很多物流中心建成的效果差强人意。有的省级新华书店虽然建立了大型的物流中心,但是物流中心相配套的信息系统有效运行面临很多问题,有的虽然可以运作,但是处理的效率又不太高……
内外兼修方为上策
面对着体制和管理基础的多重问题,背负着内忧和外扰的两面压力,新华书店坐实国内图书分销老大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付这一切,自己真正能做的,唯有内外兼修,方是上策。
对内要苦练内功,快速地借助先进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实践,改进自己在成本和效率控制上的能力;对外,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探索适合的经验模式,利用自己品种全、信誉高的特点,在服务上、价格上有所突破。
目前,包括陕西、四川、浙江等国内的一些新华书店已经开始在改制、管理提升、信息化建设和物流规划方面广泛的和咨询公司、软件公司进行了合作,而其他各个省的新华书店集团都在作自己的探索。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华书店"的金子招牌还会继续闪亮。
第二篇:传统金融的变革之路
阿里商业评论 | 传统金融的变革之路
方德华|阿里研究院
随着战后最严重金融经济危机的不断发展,全球金融变革的序幕正徐徐拉开,曾经盛极一时的金融业饱受诟病,要求改革的呼声盛嚣尘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金融业展开了集体反思。中国金融业虽然在本次百年一遇的全球危机中独善其身,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但展望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体系所处的大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全行业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犹存,传统金融的固有缺陷正在显现,加速行业变革,转变经营模式将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最重要的命题!
一、我国金融行业体系的建立、健全
金融被称为经济皇冠上的明珠,是社会经济的核心和枢纽。健康、完整、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在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1949年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 “大一统”的银行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既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商业银行,又担负着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文革”期间,银行独立性消失,196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银行体系沦为政府的“大钱库”和“出纳员”。1976年10月,“文革”结束,银行体系开始恢复和重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革”及其“左”倾错误得到纠正,我国建立金融体系的摸索进入新阶段。
1979年后,国家先后恢复了主管农村金融业务的中国农业银行,分设了主管外贸信贷和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以及主管长期投资和贷款业务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后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四大专业银行为骨干的银行体系。
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了商业银行的性质、地位及与其他金融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为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提高资产质量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的银行也迅速发展。在交通银行于1986年7月重组成以公有制为主的股份制全国性综合银行之后,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相继成立。一个比较完整的银行体系雏形初显。但是,整个金融体系还是银行的天下,证券业和保险业发展滞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层次感不强,金融战略纵深没有搭建起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的入世承诺强制性地将金融改革推上了快车道,在一系列充满智慧的措施下 ,一度处于“技术性破产”边缘 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浴火重生,“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上海、香港两地上市。继中国银行之后,工商银行于2013年被列为全球28家系统性重要银行之一。 图1:中国的金融体系
过去十数年间,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证券业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机构综合治理已经完成,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基本建立;农村金融和小企业金融方面,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取得初步成果。
二、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
正如有学者和业内人士所观察到的,传统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传统的管理理念仍然根深蒂固。许多落后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 “部门利益至上”的观念很难改变,不少经营管理人员习惯于用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方法和手段管理金融机构。
第二,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仍旧以传统模式为主。一是传统金融机构客户至上观念不强,日常业务仍然更多地以产品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二是业务单元自上而下的垂直运作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后台业务集中处理能力有限,前中后台分离与制约仍不完善。
第三,信息化建设未完全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传统金融机构数据集中还停留在物理集中层面,没有上升到逻辑集中的层次,与国际先进的金融机构相比,中资传统金融机构业务流程信息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水平依然不高。 第四,传统金融对变化的适应能力没有显著提高,对新的经济形态、新的需求和新的增长点的把握不到位。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后,传统的增长点正在消逝,农村经济和小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金融机构在工业经济思维和马太定律的约束下,难以很好地服务这些新增长点,也无法分享他们成长的收益。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在突破时空限制等方面也有待提高。
三、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发展
(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经济领域的八字箴言¬——实业为本,金融为末——为互联网金融指明了方向。本轮危机发生后,主要工业国家对现行金融体系和构架展开了集体反思。他们对银行体系、监管构成的意见和建议莫衷一是,但对金融回归并服务实体经济却达成了高度一致。金融最基本的功能和终极任务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实体经济进行资源配置。如果把实体经济比作人体,金融就是血管。血管体系再完善、再复杂也必须是根植于人体的。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比于传统金融脱胎于保管和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从实体经济而来,有着更好的实体经济基因。从服务的对象看,互联网金融更多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而创业企业的风险系数与一般企业是不同的。一般企业面临的是可持续经营和成本控制等风险,创业企业的风险更像是二进制的电脑程序,1代表成功,0代表失败,失败的代价极为高昂,传统金融无法有效支撑,所以才产生了风险投资。而互联网金融能比风险投资更好地适应创业企业的需求。从经济的角度看,大量的创业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也是国民经济竞争力的保证。互联网金融与该类企业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也使金融更好地发展。从宏观方面看,现行的全球经济体系是高度跨区域、跨时期分布的,传统金融的资源配置方式存在极限问题,即使是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期市场也无法完全解决资源的跨时期、跨区域配置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无地域、无物理网点的网状分散式分布可以推动该问题的解决。金融行业的未来来自于实体经济,要以实体经济为本,实现“从实体经济中来,到实体经济中去”的闭环。
(二)更先进的业务流程
互联网金融信息化程度更高。传统金融行业风险控制是基于大数定理和抽样调查,采取线性方式,主要手段是事前“尽调”、贷前抵押、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以事前尽调为例,传统金融业,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都会按照“了解你的顾客”的原则进行数据采集,详细了解客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过去信用情况等。虽然线性数据有很强的实用性,便于处理,占用空间小,处理速度快,但是,其准确性和代表性都存在一定问题。互联网金融将不再完全依赖统计上的大数定理和抽样法则来界定风险,而是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直接揭示个人金融行为,精确锁定和控制风险水平,通过海量的行为数据、位置数据和交易数据定位消费者的资金需求、时间分布、购买偏好等,突破传统金融简单依靠统计模型进行期限匹配的方式,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传统金融变革的建议
所谓“时势造英雄”,中国金融资源在时空上的不均匀分布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超常规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跑马圈地”,传统金融企业在最初阶段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金融机构依旧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机遇。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对于大型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思维与机制的转变是关键。凭借坚实的资金、人员、风控基础服务大企业、高端客户的复杂需求仍将是大中型银行独有的优势。但大中型银行业不应忽视互联网金融所开启的广大长尾市场。面对快速迭代的互联网金融,BCG进一步明确了传统金融机构应该采取的措施,“(传统金融机构)需要从银行的数字化洞察、数字化渠道、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创新、风险管理、流程管理、技术平台、组织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改进,建立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战略。” 图2:数字化战略
(四)未来金融的方向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指出,“互联网的厉害之处在于——动员更多的人满足更多的人,不是靠少数公司、少数厂商,而是动员千军万马。”金融和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精神融合后,产生了全新的场景,创造了无穷的可能,其精髓在于动员了更多的人去服务别人,使“精英金融”向着“人人金融”演变,实现随时随地都有金融机构跟随的理想。人人金融的初级表现是所有的金融数据和资产可通过统一的入口、统一的账号和统一的界面得到全面管理。用户所需要的各种金融服务都围绕这个统一的入口展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积累,统一账户入口和场景应用会进一步融合,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块化的金融工具组合,实现随身金融服务,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金融咨询和金融资源。这种金融服务方式是无法依靠有限的金融机构完成的,而是要凝聚更多的人来为别人提供服务,让金融朝着平等、分散、网状、点对点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本金融,也完成传统金融真正的变革。
第三篇:引领学校变革,走特色发展之路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刘国华
当今的中学校长总是被赋予多样化的角色形象,诸如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策划者等等。而十几年校长工作的历练,令我深深意识到校长的主要角色应是一个引领者:引领学校的变革,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
一、变革的动因:特色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变革不可能自发的产生,而是校长自觉引领的结果。校长是集决策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于一身,更应当是一位富有创新、改革精神的引领者,校长只有以引领者的形象出现时,才能以一往无前的创新胆识带动和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让甘泉外国语中学这所老完中顺应时代呼唤,实现新的跨越,动力在于解放思想,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我在对甘泉的办学历史及其他主客观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变革进行了以下战略思考:
思考一:变革要有独特性。要在具有一般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上把学校办成富有个性特征办学风貌的学校,主要表现在有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独特的办学策略,独特的发展道路。
思考二:变革要有预见性。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世界变成“地球村”,国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频率不断加快,包括日语在内的小语种人才将会日益受到青睐。
思考三:变革要有时效性。要及时跟进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呼唤外语人才的快速培养,数以千计的日方企业、中日合资落户沪上,日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升温,这是我们发展日语教育的良好时机。
思考四:变革要有校本性。我校作为一所普通完中,并无明显的综合优势。只有创建特色品牌,以特色求发展,才能使学校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依靠特色品牌将使学校成为永远的赢家。
因此,我们确立“探索教育国际化,走‘日语见长,多语发展’的特色之路”的发展战略。
学校变革是在校长引领下不断推进的过程,要求校长善于以战略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国内外的办学环境,挖掘学校的办学资源,预测和把握学校变革的趋势,抓住不同时期学校变革的特点、关键、重点和发展项目,以坚定的执行力予以推进,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变革的关键:特色发展的内涵定位 本研究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学实习研究项目的资助。项目名称:学校管理机制创新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0060
2世界级战略大师迈克·波特曾经说过:“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只有两种战略:一是差异化,二是成本领先。”他把企业发展定位一个指向“特色”,另一个指向“效益”,这对于学校发展定位有重要参考价值。校长作为学校的掌门人,在学校发展定位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对学校外部办学环境和学校内部办学资源的调研思考,我对学校特色发展定位作如下描述:
1.培养目标定位:学校特色不是供人欣赏的风景,特色“物化”直接表现在育人的规格和素养上。我们提出培养“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这是对从日语教育开始的办学特色的最好概括。
2.管理效能定位:办学理念先进、管理高效、队伍精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品牌学校;探索出一条关注母语和民族文化的有甘泉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
3.发展路径定位:以日语教育为抓手,以外国学生部作为新的生长点,以双外语教学为载体,以国际理解教育为重要内容,以迈向教育国际化为追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日语及其他小语种后备人才,逐步把甘泉办成“日语见长,多语发展”的特色学校。
对学校特色发展定位是基于以下思考:
特色发展是“日语见长”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特色学校的特色不可能是外界赋予的,只能是由它的历史发展的积淀和自身资源优势等内在条件决定的。我们学校有34年的日语办学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日语教育经验,而且形成了雄厚的日语教师资源,以及韩、法、德、俄语种的师资条件。
特色发展是避免学校之间同质竞争的唯一选择。确定“日语见长、多语发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定位既顺应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又满足了学生及其家长对多语学习的愿望。上海市普通中学中将日语作为第一外语开设的,只有我们学校,可以说,我们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在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学校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今天,走出一条错位发展之路,无疑是一种战略选择。
特色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特色”是“出色”的最大本钱,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色意味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胜人一筹,只有特色学校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日语,发展多语,办好外国学生部,这有利于扬我所长、展我所优。我们追求的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且能长期保持的竞争优势。
特色发展是树立良好而独特学校公众形象的最好渠道。良好而独特的公众形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特色学校比一般学校更容易为社会所识别,能使学校拥有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为学校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
三、变革的保障:特色发展的支持系统
1.课程建设:根基
特色系于课程。战略愿景的实现,离不开治校方略的支撑,离不开项目载体的设计和落实。特色定位必须有相应的课程来承载和表现,课程特色是特色学校发展的根基。我们采取“充实——改造——渗透——统整”的方法,对基础型课程进行优化;建设“日语见长,多语发展”外语品牌课程;构建国际理解教育特色的拓展型课程;发展具有“重构活动,打造能力”特色的研究型课程。完善双外语教育的三种模式:(1)主修日语,辅修其它语种;(2)主修英语,辅修其它语种;(3)日语、英语双主修。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形成外语(听力、口语)、双语、对外汉语、国际教育(JA课程、EPT课程、IB课程等)、艺体、民族文化、科技(“2049”课程等)、综合实践、社交礼仪、演讲与辩论等课程系列。
2.教师队伍:原色
特色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是特色学校的原色。为此我们依托“青蓝工作室”制订并组织实施“529工程”,即培养5名领军人才,20名骨干教师,90名教有特长的教师,提高甘泉教师的整体素质;每年选拔10名以上教师出国专业进修、交流与学习,并且保证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开设“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论坛”,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文化;成立“对外汉语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对外汉语的师资队伍建设;聘请多语种外教,现在学校的外教数量已经增加到8名。
3.学生活动:活力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活动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生命和活力,并最终将体现在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上。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比赛,开展中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性的体验,还组织学生参加“AFS”(国际交流学生派遣)项目,组织学生修学旅行;广泛开展将棋、空手道、跆拳道、茶道等社团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社团参与外事接待活动,促进体现国际理解的学生社团文化的健康发展;承办中学生国际比赛,开展与国际友好学校的学生互访活动,扩展学生视野,提高他们国际沟通、理解、合作的能力。
4.制度创新:平台
在一片“强化管理”声中,制度似乎变成了一种强制、外控的手段,不利于创设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生态环境。我以为制度创新要体现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和谐统一,我们的探索在于:⑴构建“规范+情感+权变”的管理模式,设计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的高效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⑵采用人文精神促科学精神,淡化垂直领导,强化横向沟通的管理策略,以感化促转化。⑶改革管理机构设置,将现有中层机构整合,成立课程教学部、人力资源部、事业发展部、学生工作部、外国学生部和后勤保障部。⑷完善中层干部“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选拔任用机制,继续推行“主任助理制”、“任期责任制”、“年度述职报告制”。⑸建设学
习研究型团队,改革会议制度,定期举行以“创新——让工作充满活力”为主题的教育、管理创新论坛。⑹借鉴企业管理理念与机制,采用项目招标制和项目管理制,推进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管理文化。
5.文化积淀:灵魂
校长引领学校变革,是一种学校文化重建,绝不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某一点的变革,而是整体的学校文化的变革。不断增加学校的文化积淀,才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灵魂。为此,我校确立和谐发展的办学价值观,重点是营造奋发有为、舒心愉快、多元文化交融的学校文化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和谐发展积淀为学校的价值追求,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发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素质,张扬人的个性”的学校观念文化;在制度建设上维护人的尊严,体现生命的价值,以生命生成的观点重建学校制度文化,使学校成为生命的寓所,工作学习的乐园,放飞理想的天地;重建富有多元文化交融特色的环境文化,使环境凸现民族文化,彰显学校个性,体现多元特色,赋予学校环境生命性和育人功能;建设学习型团队,力求通过“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和“团队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推进,使学校成为开发群体智力、激发集体智慧、彼此理解支持的能持续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十年磨一剑”,我们用六年的时间引领学校变革,走特色发展之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改革的道路还很长,我们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激流勇进的毅力、敢为人先的魄力,继续引领甘泉外国语中学的变革,“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光来;不做不动脑筋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努力将我校建设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特色品牌学校。
第四篇: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融合之路
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融合之路·信息化与教育变革 摘
要:
进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场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教育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有史信息技术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随之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下面我就结合实践,谈谈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的整合及作用。 关键词:创新、促进、融合、变革、教师
一、信息技术课堂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校课堂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 应当说,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可能。然而,这仅仅是一种条件和可能,而要使这种“条件和可能”成为现实,则有一个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其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当前值得重视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这一课题的提出,主要是源于对当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比如信息技术仅仅被视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或盲目滥用,或简单运用,抑或为运用而运用,以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两张皮”的状况。而没有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内化为整个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没有上升为从认识教学规律等教学理论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
信息技术课教学是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多种形式,优化课堂结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使学生具备在信息社会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 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可避免地给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促成了教学理论的“新陈代谢”现象,使一些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面临挑战,以及新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应运而生。而新的教学理论和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的整合的作用。
(一)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注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从心理学角度看,多媒体中的形声资源是控制注意的工具。多媒体集声音,图形和文本为一体,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事物,通过自身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据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纯视觉和纯听觉的注意比率是不同的,视觉占81.7%,听觉占54.6%,视觉比率明显高于听觉,所以,设计出物体运动,镜头变换和特技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效果作用学生的感觉器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对象上,从而产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利于感知理解抽象事物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而这些感性材料来源于观察和实验,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的信息和情景,在课堂上演示有声有色的感性材料,通过“先示实物,后教文字”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繁为简,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轻轻松松掌握教学内容。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高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监控能力、信息化教研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教学案例库汇集了特定教学情景下教师教学过程的客观描述,已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研能力提高——知识检索工具、知识更新工具、知识管理工具、知识结构优化工具帮助教师打牢科研的知识基础。数字图书馆、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写作等。Web2.0技术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和工具。教师利用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和网上投稿平台可以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博客等社会性软件的低技术门槛、零成本、零维护和高绩效的特性进行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和群体化的教育反思。日积月累,教师必定能够不断提高教育反思能力。
(四)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
教师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教师工作一方面具有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大量琐碎的重复性劳动等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到职业的无趣、无成就,教育也就变得死板、僵化,缺乏开拓创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减轻日常工作负担,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劳动的创造性。教得轻松、教学有乐趣、有成就感、有创造性的体验,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将职业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专业境界。
三、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作用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信息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有: (一)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促进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重视信息科学技术和人的素质培养,树立面向世界、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树立以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观。教育信息化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信息资源,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硬件、软件、潜件环境。 (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教育的现代化和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使教育由传统、半传统的走向现代化,这就是教育改革的过程和方向。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信息化推动了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模式、教育环境等的全面改革与发展。在信息化进程中,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 (三)催生与发展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直接效果就是催生与发展了信息化教育,使现代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也就是说,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产生的新的教育形态。培养信息化人才、提高信息素养、倍增教育效益是信息化教育的功能,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任务。作者在《论信息化教育》一文中对信息化教育作了系统论述。
(四)带动教育信息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驱动教育信息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动力系统,教育对教育信息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必定要求二者适应需求而发展进步,这是一种互动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够把科学推向前进。”
四、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泛引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教室,却把世界各地的事、物尽收眼底,一览“天地众横”,不但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教育更好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总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深入,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正在产生深刻的变革,走融合之路,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为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作出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的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经验,为全方位工作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融合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坚持改革创新 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
坚持改革创新 谱写时代华章
——探寻一中的变革发展之路
10余年前,受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学校规模扩大的同时,出现了生源外流、师资流失、管理混乱、教学质量滑坡等情况。在此困境下,2007年,张玉坤同志临危受命,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带领一中人负重奋起,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积极探寻突围变革之路,从而实现了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从低谷跨入全市先进行列,教学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坚持以干部人事改革为先导,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领导干部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整体年龄偏大,“新鲜血液”供给不足,精通教学业务的人员不多,不能发挥领头雁作用的现状。该校把干部人事改革作为首要议题。为使改革活而不乱,他们深思熟虑,排除阻力,不徇私情,坚持以“用好的作风把作风好的人推上前台”为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民主程序,分别对副校长、中层干部实行了两轮竞聘上岗,数十名年富力强、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群众认可的一线教师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一中干部梯队建设已经形成,选拔机制日臻完善,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该校多次被评为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着力提升育人质量。近年来,**一中为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特色办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2016年,该校启动了“多元办学创新思路及优才”培养计划,制定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与名校对接,学习和探索名校特色办学经验。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加盟了全国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联盟。与山东大学数学院、物理学院合作,建立起了新的奥赛培训合作机制。成立了“优才办公室”,遴选出各学科专、兼职拔尖创新人才辅导员,加强对优秀学生的专职培训。在突出尖子生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规划设计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收到明显成效。2019年高考,该校无论重点还是普通指标均取得较大突破,再次为全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坚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着力打造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借鉴名校管理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打破原有的以年级处单一横向管理为主的模式,实行分管校长、年级处、职能处室综合管理、纵横结合的网格式管理模式,达到了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整体推进的效果。同时,强化以制管人,以制管事,建立了涵盖教学教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等各层面的管理制度120项,把学校工作全部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坚持以分配机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动力。本着“一切向前勤倾斜,为教学一线服务,上课多少不一样,上课好孬不一样,班级管理好坏不一样”的原则,打破原有的分配体制,实行既重过程,又看结果的综合考评办法,实现了利益分配的最优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抓手,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通过公开竞标,引进竞争机制,盘活了食堂、印刷厂、学生宿舍、卫生室的承包经营,解决了后勤工作资金投入多、管理难度大、运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难题;通过拍卖经营权、吸收社会资金建立了综合服务区,解决了学生生活问题。对涉及敏感的工程项目、大件购置等,全部实行对外公开招标,对不能招标的项目,均由审计部门审核把关,一切工作都在阳光下操作。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市后勤管理先进单位。2018年,学校餐厅成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观摩点。
有革新才有发展,**一中的改革为其积聚了腾飞的力量。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市文明单位、全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全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科技大学优秀生源基地,……,这些殊荣纷至踏来,见证了该校改革的卓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