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第一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2010年新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示范实施方案
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示范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具体行动,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各示范点要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按照安全、有效、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开展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优化集成以生态调控、物理诱杀、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绿色技术为核心的防控体系,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二、目标与任务
2010年在博乐市、伊宁市、阿克苏市、新和县、温泉县、伽师县等28个县(市)建立棉花害虫、小麦病害、农田蝗虫、设施农业病虫、统一灭鼠和高毒农药替代等38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针对重点作物,对主要防治对象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单项及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生态调控、物理诱杀、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推广,使示范区内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防治成本减少,经济效益增加。
三、主推技术
(一)农业防治技术
秋翻冬灌、铲埂除蛹;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销毁;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合理轮作。
(二)生态防治技术
种植诱集带、生态带、隔离带,运用TBS等。
(三)物理防治技术
杀虫灯、色板、性激素等诱杀技术,应用红砖压鼠。
(四)生物防治技术
绿僵菌灭蝗,白僵菌封垛,浏阳霉素防治棉叶螨,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除虫菊防治小菜蛾、潜叶蝇,释放赤小蜂防治粉虱,筑巢引鸟等。
(五)科学用药技术
土壤处理,药剂拌种,熏蒸,毒饵站灭鼠,化学除草等。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任务,落实示范任务
各地要根据示范任务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计划,优化技术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主推技术、工作措施,落实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
(二)设立示范展示牌
在示范区内设立统一的示范展示牌,要求注明示范项目名称、示范地点、种植作物、示范面积、主推技术、土肥情况、示范任务、示范负责人、实施单位等信息。
(三)开展调查研究
示范区要设置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区和农民自防区,针对防治效果、农药使用量减少情况、农产品质量提升情况、农户经济变化情况、农田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等内容开展系统调查,综合分析防治效果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四)加大示范宣传力度
各地要对示范区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进行图像采集,制作成单项防治技术示范宣传片,并与当地媒体合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绿色防治技术的认知度。
(五)做好示范资料收集工作
各示范点要收集药剂拌种、播种、测产期间的所有视频、图片材料及示范区管理记录资料,并制作主要防治对象的标本,建立标本库。
(六)及时汇报,做好示范总结
示范工作时间为2010年3月-12月,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与防治药械科进行沟通,汇报实施内容、进度,上报阶段性总结;在示范结束后及时提交相关试验报告和示范工作总结,考核指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建设纳入2010年植保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安排专门负责人员,将示范区成为领导的指挥田、技术人员的展示田、农民的样板田。
(二)强化技术支撑
首先要严格按照自治区下发的《2010年自治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防控技术方案;其次要加强技术协作,注重技术创新,筛选、优化集成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三)及时监督指导
我站将根据各地上报情况及时开展检查和督导工作,各示范区负责人亲自带队,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指导示范区各项技术落实,保证示范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
联系方式:0991-5856474,传真:0991-5856274
附件2:2010年新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建设计划表
第二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
日期:2011-05-23 11:01 发布单位:农业部办公厅
农办农[2011]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根据农业部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统一部署,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转变植保防灾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推进绿色防控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实施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既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满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绿色防控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同时,还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分区域、分作物优化集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发动等措施,大力示范推广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为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支撑作用。
(二)主要原则
政策扶持。整合资源,多渠道争取各级财政和相关项目扶持,积极探索病虫害绿色防控补贴机制,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优化技术。通过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安全。优先在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示范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多元推广。加强农科教协作,建立以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带头人广泛参与的绿色防控多元化推广机制。
(三)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率先在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农业部园艺产品标准园区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它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30%以上,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确保农药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一)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二)生物防治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牧鸡牧鸭、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三)理化诱控技术
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四)科学用药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把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大力支持,积极推进。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
(二)增加资金投入。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和宣传培训等工作。要积极创新机制,制定相应扶持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充分利用相关病虫防治经费,探索绿色防控技术补贴和物化补贴模式,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建立企业共建、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推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扩大示范推广。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推广应用能力不足,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应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作物,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展示区,不断扩大示范推广规模,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和农民广泛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要把绿色防控的推广应用与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和跨区域绿色防控。
(四)积极宣传引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现场会、田间培训等方式,加大绿色防控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绿色防控的典型经验,让社会了解绿色防控的作用,让领导知道绿色防控的效果,让农民增强绿色防控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要结合相关培训项目,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掌握绿色防控技术的带头人。
(五)强化技术指导。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积极开展农科教协作,引进专家和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和协作公关,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的指导,及时向农民推广、推荐一批实用技术和优质防控产品,积极帮助解决绿色防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绿色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第三篇:明确责任,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控
——姜绍丰副厅长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后的讲话
刚才,农业部召开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余欣荣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三个方面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落实.广西、湖南、四川、山东、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农业(农牧业)厅所作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厅5月16日在建瓯召开全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会上对下阶段病虫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三点要求:
一、认清防控形势,强化责任意识
今年病虫害防控形势严峻,大发生的态势已经显现。受西南气流的影响,我省稻飞虱迁入早、发生早。据调查, 4月中旬和5月上旬,灯下稻飞虱出现明显迁入峰,截止5月15日灯下累计诱稻飞虱成虫29867头,较去年同期增加5.9倍,仅次于2007年的同期。当前早稻、再生稻田间稻飞虱多以低龄若虫为主,百丛虫量一般在200-2000头,重的百丛虫口密度超过万头以上,达标率高。稻纵卷叶螟在闽南沿海始见早,迁入虫量偏多。截止5月15日灯下累计诱蛾378头,较去年同期增加30%,接近常年。一代二化螟灯下累计诱蛾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5%,田间平均枯鞘率3.6%,较去年同期也高了1.5个百分点。稻叶瘟已发生0.3万亩。不完全统计,双季早稻病虫已发生50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0%。5月底至6月下旬是“两迁”害虫异地虫源伴随着降雨过程不断迁入我省主要时段,各种病虫也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是采取防控措施的重要阶段。特别是稻飞虱的迁入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带来潜在流行风险,当前病虫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务必对稻飞虱等水稻重大病虫发生态势要有个清醒认识,保持高度警惕,不得松懈,不可放松,把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作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大事来抓。市县要成立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由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 1
强化责任意识,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切实把防控工作关口前移,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到人。
二、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
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加大监测调查频度,严密监视病虫情发展动态,尤其是44个省级重点测报县和250多个测报点要加强灯下观察、田间系统调查和迁入峰灯下稻飞虱带毒率检测,同时密切关注“两广”迁入的白背飞虱和带毒率情况,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为领导决策和群众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各地要加强病虫情信息发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12316”服务热线及手机短信等媒介和手段向社会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和宣传防治知识,营造防控氛围,提高干群防治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全面推进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坚持实行五天一汇报制,对发生重大病虫灾情要随时报告。
三、突出防控重点,科学治虫防病
当前早稻处于孕穗期,以“两迁”害虫、穗颈瘟为防控重点,中稻正值播种育秧至插秧阶段,重点防治稻飞虱及其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以及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特别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要采取“治虫防病”措施,做好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稻飞虱的防治。做抓秧田保大田,抓前期保后期。各级农业部门一要组织农技人员走村入户不厌其烦地向农民讲解防治技术,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病虫情巡查,分类指导农民开展防治行动,做到指导到田头、服务到田块,为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引导科学合理用药,采取长效药剂与速效药剂结合的防治对策,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先进施药器械和科学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防治后要跟踪调查防治效果,为下次防治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病虫专业服务组织在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水稻病虫害大发生时,积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并指派植保专业技术骨干,挂点指导专业化防治队伍科学防治,扩大专业化防治覆盖面。
同志们,病虫防治工作时效性、技术性强、任务重、工作量大,又事关我省粮食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防控工作只能做好,不能有任何疏漏。决不能因监测预警不准确,而错失防治良机;决不能因防治技术指导不到位,而出现大面积暴发成灾;决不能因阴截防控不到位,而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努力工作,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将病虫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实现粮食丰收,农民增收。
3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河畔镇2018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工作方案
一、目标
目标是确保重大病虫害不爆发成灾,重大疫情不恶性蔓延,不出现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二、实施防治的作物
实施防治的主要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小麦、蔬菜、果树等。
三、实施防治的对象
实施应急防治的对象主要是玉米粘虫、马铃薯晚疫病、小麦条锈病、蔬菜霜霉病、果树白粉病和鼠害,以及一些突发造成严重损害的病虫。
四、保障措施
(一)技术措施
根据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重点危害区域和主要危害期不同的实际情况,抓住关键病虫,关键区域,关键时期,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治理,科学用药。
1、玉米
(1)小地老虎:为害盛期在5月上中旬,重点防控晚栽直播玉米地和绿肥聚垄玉米地。
防控措施:在幼虫1—2龄,卵孵化盛期每平方米卵虫量5头以上时,用90%晶体敌百虫0.1千克加水1千克稀释,与饼料拌匀即成。傍晚施用,并覆以薄土,每亩施毒饵2-3千克。大田中亩用90%敌百虫晶体40—60克,或用2.5溴氰菊酯20—30克灌根防治,第1次防治后,隔7天左右再防治1次,连防2-3次。
(2)玉米粘虫:以第二代为主害代,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重点防控买套玉米、三类苗比例较大的玉米地。
防控措施:当玉米百株虫量达100头以上时,在2龄幼虫盛发期进行应急连片防治。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
(3)锈病: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
防控措施:在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4)玉米大小斑病: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 防控措施: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600倍液,或70%多.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对大斑病发病重的地块,8月上旬还需防治。
2、马铃薯
(1)马铃薯早疫病:发生盛期在6月上中旬。 防治措施: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75%银法利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用2—3次。
(2)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种植感病品种费乌瑞它和宣署3号等地块发病将较重。 防治措施:在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时,选用58%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灌根,或用30%霜星疫宝800倍液喷雾,或用68.75%银法利1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2-3次。
(3)马铃薯蚜虫:为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防控措施:可选用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毒死蜱1000—1500倍液喷雾;在迁飞期可用黄色板涂上机油诱杀,没目的使用20—30块,其高度应在植株上方约20—30厘米。
3、小麦
(1)小麦白粉病、锈病 :防治时间为小麦拔节期以后至灌浆期(4~5月份)。
防治措施:可根据发病情况,一般在病叶率5%时,选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或5%烯肟菌胺乳油20ml/亩,25%嘧菌酯 5-10ml/亩,或20%三唑酮50克/亩,或12.5%烯唑醇30克/亩,或25%丙环唑30-50克/亩,加水喷雾。
(2)小麦穗蚜: 小麦抽穗以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当百株蚜量1000头时, 可进行药剂防治。
防治措施:可用10%吡虫啉乳油15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3%啶虫脒乳油2000倍喷雾。
(3)小麦吸浆虫 :小麦抽穗50%~70%(4月中下旬)是防治吸浆虫成虫的关键时期。
防治措施: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亩,或10%顺式氯氰菊酯,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ml/亩,配成水溶液对小麦穗部均匀喷雾,保护小麦不受吸浆虫危害,并兼治蚜虫等其他虫害。
(4)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治时期是小麦齐穗至盛花期(4月中至5月初)。
防治措施: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 100ml/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加水喷雾。
4、蔬菜
(1)蔬菜霜霉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喷3次。
(2)蔬菜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粉锈宁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7—10天1次,连喷2—3次。
(3)蔬菜软腐病: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倍—40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喷2—3次,或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 30%菌必克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喷药时以轻病株及其周围植株为重点,着重喷施接近地表的叶柄及根茎部。
(4)番茄晚疫病:发病初期可使用2%的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施,每7天一次,连喷2~3次;或用58%甲霜·锰锌600-800倍液灌根,或用30%代森锰锌悬浮剂200—00g400-600倍液喷雾,或用68.75%银法利42~51g兑水喷雾,或50%施得益(氟吗啉·锰锌)40-53g兑水喷雾。
(5)辣椒疫病: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7天—10天一次。
(6)辣椒褐斑病:在发病初期或挂果初期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 5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至少2次。
(7)辣椒炭疽病:发病初期选用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雾,7天—10天一次,连续2—3次。
(8)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7天—10天一次。
(9)小菜蛾:用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5%毒死蜱2000-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等。使用时应在发生初期进行,并要喷到叶背面或新叶上,每隔5~7天一次,连续喷3~5次。
(10)菜青虫: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又名敌杀死);5.7%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4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等喷雾。 (11)烟青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80%敌百虫晶体等各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5、果树
(1)苹果树轮纹病。果树发芽时,喷80%一世功800倍液保护;80%果丽奇600倍液喷雾保护;10%美世2000-25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70%好白津600倍液发病初期喷雾。以上药剂注意交替使用。
(2)苹果树炭疽病(红点、黑点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潮湿条件下产生肉红色分生孢子团块,后期变黑色小点。 谢花后半月的幼果期(5月中旬),喷布80%一世功800倍液;10%美世1500-2500倍液;80%果丽奇600倍液;洁斑600倍液。 以上药剂根据药剂残效期,每隔10-15天交替使用一次,每次降水后,均应喷药预防。
(3)苹果白粉病。10%美世2000倍液;12.5%腈菌唑1500-2500倍液;30%洁斑2500-3500倍液;25%龙金敌力5000-7000倍液。以上药剂视病情一般每10-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4)苹果斑点落叶病 。春梢生长期可使用:80%一世功800倍液;洁斑3000倍液;10%美世3000倍液。以上药剂主要起保护作用。发病初期可使用30%洁斑3000倍液治疗,7-10天1次,共喷3次。 (5)苹果褐斑病。发病前7-10天喷10%美世4000倍液;12.5%腈菌唑3000倍液;0%洁斑4000倍液;25%龙金敌力5000倍液。
(6)苹果树腐烂病。刮治:春季刚发芽时,用快刀将病变组织彻底刮除,然后使用70%好白津1份加植物油3份调匀涂药,也可用好白津100倍液涂抹。
(7)苹果花叶病。春季发病初期,可使用20%毒泰4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2-3次。
6、农区鼠害
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 防治措施:选用0.005%溴敌隆毒饵,农田田鼠室外:15克毒饵/10平方米(采用毒饵站饱和投饵),室内家鼠:30~45克毒/15平方米(采用毒饵站饱和投饵),农田田鼠室外:100~150克毒饵/亩(采用毒饵站饱和投饵或穴施),室内家鼠:60克毒饵/15平方米(堆施或穴施)。
(二)组织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防控措施。
建立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落实防控资金和物资,落实防控关键措施。特制定防控方案,分作物、分病虫提出防控对策措施。强化常规防控与应急防治措施协调配套,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开展防控督导检查,采取日常联系和在重大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实地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田间病虫动态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宣传发动,适时召开防控动员会和现场观摩,确保各种防控措施落实到土。
2、全面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控害能力。 (1)科学布点。在经济发达,科技水平较高的乡村组建立不同类型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积极发现和培育典型进行大面积辐射推广。探索推广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
(2)整合项目。结合农业产业化、粮食高产创建、粮增工程和阳光工程等项目,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域,扩大专业化防治规模和成效。
(3)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开展统防统治现场观摩活动,加强典型案例的总结和宣传。
(4)强化技术指导服务。适时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培训,及时结合专业化组织提供病虫情报,推荐、引导、专业化组织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升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水平。
3、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 在全镇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产区、科技农业示范区及蔬菜生产基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标志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大力示范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控、物理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植保技术,辐射带动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提升绿色控害水平。
4、加强病虫害预警控害监测、防控信息反馈,提高指导防控到位率。 (1)加强农作物重大病监测。完善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
(2)加大病虫预报信息发布力度。适时开展病虫发生信息电视、手机和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发布工作,确保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3)推行重大病虫害周报制度。3—9月份对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粘虫等重大病虫实行信息周报制度,确保重大病虫检测及时、预报准确。稳步提高病虫实时预警和防控决策指挥能力,及时指导大田防治工作。
(4)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每周一将重大病虫特别是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和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病虫,如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的发生于防控信息报上级业务部门和有关政府领导,争取重视和支持,杜绝迟报、和隐瞒不报现象。当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爆发危害时,实行日报制度,特殊情况,要随时上报。在防控关键时期和关键区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及时防控。
5、加大农药监管力度,提高农药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护农、秋收作物用药专项检查、农药标签抽查活动;严格执行农药销售台账等一系列制度;全面推行蔬菜农药专柜;宣传、贯彻、培训《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用药技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使用监管力度;提高执法人员水平、经营户守法意识和农户安全使用农药意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篇:农作物病虫防控措施范文
年我州各级植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切实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病虫危害损失,充分发挥了植保工作的社会性、公益性职能,为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抓好病虫害测报,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在病虫测报工作中,州、县、乡各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按照省植保站制定的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规范,州、县各级植保站安排固定测报人员,深入田间,坚持定人、定点、定期进行系统观测和宏观调查,根据病虫田间调查数据、历年发生规律、作物品种、气候条件等综合分析后,做出病虫害发生危害趋势短期或中期预报,对影响全州或全县粮食生产的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小麦锈病、稻飞虱、稻螟虫、粘虫、斑潜蝇、鼠害等重大病虫害进行重点调查、监测和预报,并以《病虫简报》的形式,上报给党委办、政府办、以及上级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供各级领导决策时参考;下发至乡(镇)农技站,为农技人员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大面积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病虫害防治,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由于受去冬今春严重干旱和夏季雨水偏多等气候的影响,年全州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中偏重发生。面对严峻的病虫发生危害形势,州、县各级植保植检站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开展了小麦锈病、斑潜蝇、小春作物蚜虫、稻细菌性病害、稻飞虱、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地下害虫等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据统计,年1—10月,州县两级植保植检站共发布《病虫简报》18期,846份,(其中州站7期,434份)。同时,在《农业信息网》上发布中短期病虫发生趋势预报、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信息30多条,通过及时发布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和防治对策建议,有效地指导了大面积防治工作。
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