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总结(精选)

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总结(精选)

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总结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篇:培养学。

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总结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总结

培养学生日记习惯 激活学生写作源头

培养学生日记习惯

激活学生写作源头

泸西县永宁乡明德小学

马红芝

昝建云 泸西县永宁乡笼册小学

唐海分

冰心说:“写日记是练习习作最好的方法”。日记可以自由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与作文异曲同工,可以说一篇日记就是一篇作文,还能为今后的写作积累必要的素材,更可以帮助自己观察,分析事物,积累经验,提高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除按课本上规定的习作题目让学生写作作文以外,还着重抓了写日记的训练,以此激活学生的写作源头。现将笔者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简述如下供参考。

一、创设良好的习作心境,留给学生宣泄的“自由地”

朱作仁教授在他主编《教育辞典》中指出:“良好的习作心境会使为儿童在充满情趣、动机蓬发、积极主动状态下进行写作,他们的个性、情感得以健康发展,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各种心理能力都能在最佳状态下得到训练。”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心境。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形成平等、友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其次,是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习作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教师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重视。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解决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排除种种困惑而引发的习作心理障碍。

从小学生的习作需要来看,心理安全需要是第一位。因此,排除学生心中一切的不快与困惑,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写日记的前提。为此,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并告诉他们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任何人都有“隐私权”,不容侵犯,他们有权自我保密。这些时时刻刻都在老师、家长“监视”下的学生觉得很新鲜,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发泄思想感情的“自由地”,于是习作兴致倍增,天天悄悄地写,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慢慢地使他们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学生日记水平得到提高。

二、摸清学生写作心理,激发学生写日记的欲望

“只有持续用功相当长一段时间,殚精竭力,发愤作文,然后才可能心窍大开,灵明焕发,方机增长,由量变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吴思敬的一语,不仅摸清学生写作心理,而且精辟地指出写作成功之道。因此,笔者首先经常教育学生,使其对作文能力提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个正确的认识。其次,笔者列举因爱好与日记而走上写作成功之路的名人,对学生进行熏陶。如,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则是教师的逼近下,7岁就写日记后来写出轰动一时风行四海的优秀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写日记的优势,看到写日记的希望。再次,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在习作中有“米”下锅。最后,笔者注意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从听到说, 从说到写,从写一句话到几句话,到一段话„„,并随时训练“说文”,当场习作。如有一天早晨,同学们刚来上学,顿时狂风大作,树枝乱摆,嫩绿的叶子吹得满花园,操场上的尘土被卷起,我看到有的同学缩着身子紧盯着窗外露出恐慌的神情。我马上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一起看看外面发生的事吧。”“今天是几日几月,天气怎么样,哪位同学说说你观察到室外发生的自然情况?”马上,同学们活跃起来,由害怕变成了欣赏与描写。大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我作适当整理,将这篇日记板书,然后告诉学生刚才做的就是一篇好的日记,都跃跃欲试,充满热情的开始写下当时发生的事。使学生觉得习作并非难事,破除神秘感,激发其写作兴趣与热情。

三、鼓励学生说写真话,拓展自由表达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目标中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重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自国家大事,下至家庭琐事。情出喜怒哀乐,意至经验教训,凡是自己认为值得一记的都可以写。可参考著名作者老舍写作的座右铭:“上中易懂,阅者赏心,听者悦耳,皆大欢喜。”比如:今天思想上有什么问题,一下子想不通的,对老师有什么要求,有什么看法,就可以写下来认真思考,逐渐想通;别人对自己提出了什么批语和意见,可以写下来当作一面镜子,经常拿来照照,随时提醒„„。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理出自己思想变化的线索,总结学生和生活的经验教训,使自己不断得到进步,同时自己写日记的举动也会大大增强。只有真实地记下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做到敢说真话,不说假说。内容追求真情实感,无话则短,有话则长,言之有物,文采飞扬。相反,如果在日记里瞎编乱造。自欺欺人,这种日记即便定了,也失去了它的本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随察随写,积累真实材料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将会碰到不少有意义的事情,当时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可是日子一久就忘记了,或者记不清了,这时日记就可以起“录以备考”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积累真实材料,平时我要求学生准备好一个观察本,带在身边。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留心周围发生和一切有意义的事情,并做到随时观察,随时用笔把它记录下来。例如,旅游、植树、劳动、下棋、运动„„,捕捉生动形象,速写新鲜感受。同时提醒,记录不要花很多时间,课余、饭后、睡前都 可以利用,最好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写,坚持不懈,日积月累,以备后用。不但要认真写,而且要学会用,要经常翻开看看,查查过去记的一些思想上的收获,学习中教训,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等,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写作能力。

五、激励引导,鼓励创新

古之学者有云:“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进不能已。”恰当的表扬、激励,能促进学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如布置每天完成一则日记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对那些敢说真话,写实话,即便有的东西消极,也要细致的批评,充满爱护之心,既对学生的隐私权给予保密,又要指出在日记中一些好的东西加以激励,以引导为主,培养和训练学生怎么修改习作的能力,养成写完之后,也需要看一遍,如发现有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句子,随即改正,保证其质量,并启发学生做人要老实,作文要狡猾。写日记不要写成流水帐,如几点钟起床,几点钟吃饭等,这样的日记毫无意义。应该写一些自己思想、学生有帮助的事情。写作要不断创新,日记要一篇与一篇不一样。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排比等十八般武艺都要用上,要敢于花样翻新。

总之,学生的日记写作必须“坚持”为前提,如果一曝十寒,不能数年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那也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恒心,多锻炼学生的毅力,学生的日记的习惯才能逐步养成,促使学生把日记变成自学行为。学生凑日记应付的毛病才能从“根”上彻底改变。为他们今后习作水平的提高提供终身受用不尽的写作素材。

第二篇:培养学生习惯总结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着举世瞩目的变革。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包括重利轻义、重己轻人等等。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青少年群落,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诸如爱惜粮食、打饭排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基础性文明行为,本是中学生应当身体力行的,但是如今不少中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减弱了。这种基础文明滞后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来自生活的,更多的是属于教育自身。

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所有这些都是中学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实际能力的表现。

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主张充分说明了对青少年

进行道德、纪律教育的重要性。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养成,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靠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一系列环境中通过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来养成。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养成教育规范化、制

度化和科学化的主渠道。在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群众性团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自我教育、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自觉遵守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基础文明、道德、纪律等问题的监督与管理,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杜绝一些不道德行为而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校园精神文化由校园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是师生共享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文化传统、集体舆论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能使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修养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基础文明教育和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习惯总结

永 和 中 学

王 庚 文

第三篇:培养学生倾听习惯总结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课题阶段总结

茄子河小学 王春爽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镜头:全班集体交流时,一位学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这时,另一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有的学生开着小差,根本就没有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折腾了半天,用许多人不知在干什么,有什么好的结果,好的方法,好的建议,这样只要我讲,无需我听的现象在成人中也随处可见,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感受到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最好的方式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很有必要让学生乐听、善听、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种习惯,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小开始。针对于此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这一课题。

本学期,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教学研究工作,探索如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总结出了以下的几条策略。

一、潜移默化,发挥示范作用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1.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要想学生认真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听。当一个学生发言时,无论这个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做老师的都要专心去听,当他有困难时偶尔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断。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只要你肯挖掘,他的身上也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在课堂上,老师首先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些孩子,要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激励为主批评为辅。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暗示:听别人发言,首先应找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其次再去指正。

3.用肢体语言来激励学生。

姿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应该首先作出表率,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诸如:微笑、惊讶、点头,或者各种手势来表示感情。教师表达的这种信息不仅在师生之间造成了一种亲切感,更时时使学生明白,认真倾听是多么重要。

二、积极引导,培养倾听习惯 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总喜欢自己说,或是和别人抢着说。针对这些情况,要引导学生,一个爱发言的学生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但是一个乐于倾听的学生更是一个乐于思考的好学生,老师会更喜欢;发言是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倾听更是参与了学习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在倾听发言时要做到:(1)耐心细致地听完他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嘲笑。(2)要听清楚他人的发言,领会意思。(3)补充他人的发言要举手。 2.引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自古以来就有“坐如钟,站如松”的比喻,可谓站姿与坐姿是人生中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表现。我们的孩子天生好动,永远都有折腾不完的力气。而课堂上,无论是站唱还是坐唱,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演唱姿势:(1)上身及头部端正,不要前俯后仰,看书歌唱时,双手曲肘拿正音乐课本,高度以不影响头部端正为准,坐时两腿不可伸直,曲膝,两脚平放地上,自然支撑坐姿,站时则两腿稍稍分开为“丁”字步,重心于后脚;(2)胸部微挺,让腰板立起来,但不可耸肩;(3)精神饱满、集中,表情自然。严格培养成这样的姿势为前提,习惯成自然,到以后配上各种动作的演唱,都是很美的,很有气质的。所以刚开始我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以上三点,演唱姿势端正的同学我形象地比喻他们为漂亮、帅气的小白鹅,以此激励其他同学。只要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不仅仅是音乐课堂,对他的一生都是大有益处的。

3、及时恰当评价学生的倾听表现。 面对学生的倾听表现,教师要适时的作出评价,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倾听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躇而就的,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努力,让我们一起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行为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第四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况作一总结。

首先,

1、自律”这一规则。

2

31、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

教育活动。

育”的氛围。

2、

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习习惯养成目标。

3、

(1)值日

(2)

与“文明班级”和“优秀中队”觉地遵守规范。 第

三、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各个学生的共同

虽然我们的养成教育取得

.

一年级六班

朱文慧

榆林市第十五小学

2014年9月

第五篇: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姓名:孙仁学

作者单位:巴州区第十小学

邮政编码:636000

电子信箱: rx610@sina.com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阅读和写作上。在教学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加强读的训练。“读”是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在训练时,要明确训练目的,精选训练形式。如:了解文章大意、分层分段,采用默读或自读;检查感情朗读,用指名读或分角色读;渲染课堂气氛,用齐读;当学生读不到位,宜用范读;复习总结文章,用领读等。在采取各种训练形式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训练时机。

(二)重视知识理解。“感知、理解、应用”是学习知识的三个阶段。理解是感知的升华和应用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运用才会得心应手。如果只讲应用忽视理解,运用则如空中楼阁,学生找不着南北。理解要体现清晰性、全面性、深刻性、灵活性。对于每篇文章,引导学生发现它在写作上的优点,并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在学习《匆匆》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的来去匆匆的,并进行仿写;对《穷人》进行续写;对廉颇负荆请罪一段进行扩写;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一段话;将《赤壁之战》一文中黄盖给曹操的诈降信写出来等。

(三)发展阅读个性。在教学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表达,勇于质疑,善于思辨,提高阅读能力。对学生查阅资料获得的知识或观点及时给予赞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碰撞或困惑及时给予引导。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或乐趣。在学习《学弈》这篇文章时,当问到学完后你有什么体会时,有学生回答:“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也有学生谈到:“如果老师能正确引导,激发兴趣,那么后一个人也会学有所成。”还有学生说:“他应该去学他感兴趣的知识——射箭,他同样会专心致志,也一定能成为射箭的高手。”

(四)尊重文章的价值取向。《大纲》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中的一段话,一篇文章,甚至一个词,一句话都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善恶美丑,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后,有同学谈到:“邱少云严守纪律,宁愿烧死,不愧为英雄。”也有同学谈到:“邱少云有机会自救,却宁愿烧死,简直是傻子。”这时,我们就要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正确引导学生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和作文和批改。

(一)注重素材的积累。叶圣陶说过:“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的生活积累。”所以,老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生活中积累素材。如:带学生观赏大自然:春天来了,带学生去寻春;观察校园早晨的景色;下雨了,和孩子一起赏雨;下雪了和孩子一起玩雪„„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并随时写下心得。尽量提供课外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摘录好词佳句,写读后感想,定期在班内相互传阅,谈体会。

(二)注重作文的批改。在批改中,对学生用得好的词句,精彩的片断描写,自己的独特感受,用线画出,并在旁批中指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总批中,尽量使用激励性语言。即使俄文欠佳,也用“如果„„就更好了。”的方式指出,充分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愿于写作、乐于写作、勤于写作、善于写作。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