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第一篇:icu患者的治疗原则一例ICU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一.病例介绍患者,女,17岁,体重49kg,2011年3月因双下肢乏力,在我院诊断为“脊索瘤”,予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双下肢乏力好转。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

第一篇:icu患者的治疗原则

一例ICU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17岁,体重49kg,2011年3月因双下肢乏力,在我院诊断为“脊索瘤”,予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双下肢乏力好转。6月前患者出现四肢活动障碍,行走困难,饮水呛咳,症状逐渐加重,于我院行头部MRI示“脊索瘤术后改变、肿瘤复发,右顶异常强化;静脉畸形可能性大。轻度脑积水,双侧乳头炎”,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7月8日收入院。入院诊断:脊索瘤(颅底);脑积水;双侧乳突炎。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2015年7月21日患者行颅底脊索瘤切除术后转入ICU病房进一步监护。给予呼吸机A/C模式辅助通气,并积极给予补液、降颅内压、扩管、抗感染、抑酸、保肝等治疗。 二.抗感染治疗经过

患者转入ICU第一天血象不高,但体温偏高,胸片示两肺纹理模糊,临床经验性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2g Q8h 静点抗感染治疗。转入ICU第2日至第8日,多次痰培养结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但患者血象、体温及PCT均不高,故考虑细菌定植。转入ICU第9日,患者血常规回报WBC 12.29×109/L,GR 72.94%,体温最高达38.2℃,体温、血象均升高,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考虑为肺部感染;患者为颅脑术后,不排除颅内感染可能,故结合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回报:MRSA并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其敏感,故将注射用头孢他啶调整为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 0.5g Q6h 静点抗感染治疗。转入ICU第11日,患者血象仍偏高,体温最高达39.2℃,持续冰毯降温至体温37.6℃。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并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胸片结果为两肺渗出性改变,但较前略好转;根据上述指标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注射用美罗培南 1g Q8h 静点抗感染治疗。入ICU第13日,患者血象持续升高,WBC达15.81×109/L,NE 83.7%,故在维持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剂量的基础上将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剂量从1g Q8h调整至2g Q8h静点。转入ICU第16日,患者血象正常,但体温偏高,继续目前抗感染治疗。入ICU第22天,患者血象、体温正常,胸片示两肺渗出性改变、较前好转,同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敏感。考虑患者感染情况有所好转,故行降阶梯治疗:将注射用美罗培南2g Q8h调整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5g Q8h继续抗感染治疗。患者入ICU第25日,体温、血象正常,感染情况基本控制,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于今日转出ICU于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三.分析讨论

1. 初始阶段抗感染治疗

患者术后转入ICU监护。根据我院流行病学示:我院ICU的术后患者常见感染为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1]。根据施毅等人对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指南解读》得出在起始经验性治疗的原则上,所有指南的意见一致,即推荐在24h内给予充分的起始治疗,对于无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的患者,指南推荐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单药治疗[2] 。注射用头孢他啶对广谱的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均有效,患者虽血象不高、但体温偏高,胸片示两肺纹理模糊,故经验性选用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 2. 中期阶段抗感染治疗

入ICU第9日,患者血象、体温均偏高,呼吸道痰液分泌增加,考虑为肺部感染,也不排除颅内感染可能。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MRSA阳性,并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其敏感。根据相关专家共识提出,目前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MASA肺炎,推荐静脉应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治疗。替考拉宁蛋白结合率非常高,达90%以上,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且半衰期较长,首剂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才可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利奈唑胺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尤其对危重症患者,其肺组织浓度高,且具有较好的血脑屏障穿透力,但与其他两种药物相比费用比较昂贵。万古霉素可透过血脑屏障且血药浓度能够达到抑菌深度;虽然万古霉素的肾毒性较大,但随着纯度越来越高,肾毒性的发生率也较低;因此该共识推荐万古霉素依然是治疗MRSA感染的一线药物,成人剂量为1g,Q12h,静脉用药,要求谷浓度达到15-20mg/L(AUC/MIC≥400) [3-4];为快速达到血药浓度也可少量多次给药,如500mg,Q6h。故临床药师建议选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500mg Q6h或1g Q12h抗MRSA感染治疗。第11日,患者血象仍偏高,体温最高达39.2℃,持续冰毯物理降温至体温37.6℃。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并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胸片结果为两肺渗出性改变,但较前略好转。根据《铜绿假单孢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具有抗铜绿假单孢菌的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噻肟单酰胺菌素类。根据药敏结果回报,结合左氧氟沙星的药品说明书中规定因其可以引起某些种属动物的幼体发生关节病变和骨/软骨病变,故禁用于小于18岁的患者。根据2015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推荐[5],相对于美罗培南而言,亚胺培南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严重,易导致颅脑术后患者的癫痫发生。且美罗培南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下呼吸感染的常用剂量该共识推荐为1g,Q6-8h[6]。故结合上述资料临床药师建议首选注射用美较培南1g,Q8h,静脉用药抗感染治疗。 3.3 后期阶段抗感染治疗

入ICU第13日,患者血象持续升高,WBC达15.81×109/L,NE 83.7%,考虑存在肺部及颅内感染,故在完善病原学及胸片等检查的基础上,为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临床药师建议将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剂量从1g Q8h调整至2g Q8h静点,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剂量维持不变。至入ICU第16日,患者血象正常,但体温偏高,继续目前抗感染治疗。入ICU第22天,患者血象、体温正常,胸片示两肺渗出性改变、较前好转,同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敏感。考虑患者感染情况有所好转,临床药师建议行降阶梯治疗:将注射用美罗培南2g Q8h调整为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4.5g Q8h继续抗感染治疗。哌拉西林虽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由于易被细菌β-内酰胺酶分解,因此目前临床常用的为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该复合制剂的抗菌谱较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在青霉素类中最强,敏感度达68.4%,一般推荐剂量为4.5g,Q8-6h,静脉用药抗感染治疗[5]。患者入ICU第25日,体温、血象正常,感染情况基本控制,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于今日转出ICU于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4.总结体会

本例患者因术后颅颈稳定性差,精神弱转入ICU,感染情况复杂多变,所用抗感染药物种类较多。结合2014年我院流行病学示我院ICU的主要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因此首先经验性给予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结合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回报,调整为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性治疗,这也是2005年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提出的优化抗菌治疗概念中的一种即阶梯治疗策略[6]。在给予常规剂量患者感染情况仍未有所改善的情况下,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可适当加大药物剂量或频率,密切观察后续疗效。病情出现好转,说明选择的抗菌药物合适,同时结合微生物检查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降级换用相对窄谱的抗菌方案,进一步巩固治疗,以减少耐药菌产生的可能,并优化治疗的成本效益比。总之,危重症患者感染问题的处理是目前一项严峻挑战,而“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治疗”是一个整体治疗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应当是统一且有机联系的,也是目前临床上提高重症感染患者生存率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5.参考文献

[1]陈宏斌,赵春江,王辉,等。2011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203-212. [2]李培,施毅。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指南解读。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7):772-776.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诊治与预防专家共识。2012. [4]广东省药学会。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2015 [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感染学组。铜绿假单孢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4. [7]张翔,李涛。ICU药物治疗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ICU住院患者的心声

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这感谢所有莒南县人民医院ICU的医务工作人员,在他们精心的治疗护理下我才能康复出院,留给我无限的感动与怀念,护士关怀的微笑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中,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住院经历,分享我生命中那非同寻常23天的的点点滴滴。

那是晚上十点多,拉完最后一趟活儿,轻松的驾驶在回家的路上,闯红灯的卡车飞奔我而来,嘭!的一声我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醒来的时候已经在ICU了,周围站满了大夫和护士,我忍着疼痛急切的问大夫我怎么样了,重不重?他们说我双腿骨折,肋骨骨折,肺部也有创伤,需要在这接受初期治疗及手术等等,护士在我身上安放了电极片、测血压的袖带、氧合夹,这时我才注意我只盖了个被罩,没穿任何衣服,接着一个护士要给我插尿管,我死活不让,活这么大岁数,丢死人了啊······护士一再劝我,说这是医院,没关系的。我还是觉得这样不成体统,半小时后我妥协,要求找个男的给我导尿,最后是一个男护士给我完成此操作。

后来,我发现这里全部都是病人,没有一个家属,看我的护士向我解释说是不让家属进入为来了更好的治疗,减少细菌病毒的侵袭,并且护士负责所有的生活料理,临床护理。住院三天后,我渐渐习惯了护士在我床旁看着我还有心电监护仪,看着她们忙而有序的为我看瞳孔,输液,喂饭,测股围,抽血,输血,皮试,倒尿,渐渐我就放宽心了,不再什么都要男护士给做,因为我看到别的病人也都是由女护士照顾,并慢慢的感受到这里的与众不同,护士的微笑,护士的贴心,护士的认真。

住院7天了,我努力的憋着大便,还有8个小时,一定要撑到下午三点,那时候我家人能过来探视15分钟,绝不能让护士做给我擦大便这么脏的活儿。一直憋着,汗越来越多,细心的护士看了看我,紧张的蹲在我床前,平视着我眼睛,问我哪里不舒服,我说没有,没有不舒服,这护士摸摸我额头,又测了个体温,新量了个血压,看了看特护单,把大夫叫到床旁分析病例,我实在憋不住了,请求大夫护士,能不能让我家属过来一下,旁边那护士微笑着说,大爷你是想大便了吧,很多向你这样不好意思让我们擦大便的患者,真的没有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正常大便会影响你病情的,您看现在心率增快了血压也偏高了······我心思渐渐动摇,居然大便困难,请大夫开了两支开塞露,在护士的帮助与安慰下终于解脱了,护士擦大便的时候,我听到她在教育新来的护士,湿巾要缠在手上擦完一面后再用另一面擦,尽量避免浪费。换好床单,这护士笑眯眯的对我说,大爷,咱不能再这样了啊,听的我心里暖暖的,流淌着丝丝的感动与敬佩。

躺在病床上的日子是枯燥无味的,但这里护士的微笑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明天是美好的;护士的贴心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护士的认真使得我安心接受治疗,不担心疏忽懈怠。现在回想起来,我曾给那些护士添过多少麻烦,可她们总是迎以笑脸予以包容,用所言所为诠释着自己的真诚,关爱,还有那份责任。

白驹过隙,在大夫和护士全心全力的治疗护理下,我终于出院了,后来我才知道,ICU是莒南县人民医院科技的先锋,综合着医院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先进技术、医务工作者,护理团队也刚刚荣获临沂市巾帼岗位,我也为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祝福你们越走越远,也祝愿莒南县人民医院发展越来越好。

第三篇: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宣教

1.

部分患者对面/鼻罩,尤其是面罩带有恐惧心理,几乎所有接受正压无创通气的患者均对面罩有一个适应过程,无创通气治疗前必须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使用的必要性、意义,说明此方法能帮助患者缓减呼吸困难的症状,是治疗呼衰既有效又安全的措施,消除患者恐惧感,树立患者信心,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

简单介绍面罩基本结构,教会患者正确配戴方法,告诉患者在需要咳痰,饮水或进食时,可以配合取下面罩,可以允许间歇休息。并在使用初期不断给予安慰和鼓励。使患者坚持使用呼吸机,提高依从性。

3.

切忌先将面罩连接好呼吸机,再固定面罩,此时呼吸机因漏气量大,引起很大的漏气补偿,吸气流量从40-60L/min猛增到100-150L/min,气流冲击脸部,仍达不到预置压力,呈持续吸气状态。患者气流太大,透不过气,不能切换为呼气,难以忍受。

4.

训练患者配合呼吸机,先作缩唇呼气,随后闭嘴鼻吸气的腹式呼吸锻炼。 5.

向患者说明无创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漏气

面/鼻罩周围漏气或使用鼻罩时经口漏气是使用无创通气的常见问题。压力限制通气时,少量漏气可以通过呼吸机自动增加流速加以补偿;而容量限制通气时,需增大预设潮气量以补偿漏气,但漏气量的不断变化给容量补偿带来了困难。较大量漏气会影响呼吸机触发和切换同步性能、通气效果和患者舒适程度。减少漏气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合脸型的面/鼻罩,调整面/鼻罩位置和固定带张力;使用鼻罩时指导患者闭住嘴巴或使用下颌托等。 (2)局部皮肤压迫损伤

为避免大量漏气、保证通气效果,面/鼻罩必须以一定压力紧贴皮肤,不可避免地会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甚至造成皮肤损伤破损。鼻梁部位因承受压力大且血液供应较差,更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嘱患者若感觉局部皮肤压迫处疼痛明显或加剧及时报告医务人员。选用合适的面/鼻罩、调整好固定面/鼻罩的张力、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面/鼻罩以改变压迫部位、间歇使用无创通气等均有利于减轻压迫、避免皮肤损伤。另外在鼻梁等部位预防性使用对皮肤有保护作用的敷贴,也有一定作用。避免系带拉力过大造成病人不适和抵触。 (3)胃肠胀气

无创通气的正压除作用于气道外,也作用于食道。在送气压力过高、患者反复吞气等情况下,气体就会进入胃肠道,引起胃肠胀气甚至呕吐。食道返流、昏迷和一般状态差的患者由于食道贲门括约肌张力降低,更容易发生胃肠胀气。防治方法包括避免压力过高(控制气道峰压<25cmH2O,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避免吞气,对胃肠胀气明显者可留置胃管以减压。 (4)误吸和排痰障碍

由于没有人工气道的保护,口咽部分泌物、胃内容物或呕吐物的误吸可以造成吸入性肺炎和窒息。防治措施包括: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必要时使用胃肠减压;适当抬高头部、半卧位;必须预先教会患者在呕吐时迅速摘除面罩的方法。

使用面罩的患者不能有效排痰,并发的气道干燥加重了排痰困难。对痰多的患者使用避免使用面罩,并注意充分湿化。 (5)鼻腔、口咽、眼部干燥刺激

上呼吸道具有湿化功能,短期(<1天应用无创通气不需要常规使用湿化器。当漏气较多、通气量大、气温低且干燥、使用时间长等情况下,从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造成鼻腔、口咽部千燥,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鼻出血。肺部感染时,痰液粘稠,需加强湿化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对这些患者可加用湿化器。常用的加热式湿化器效果较好。避免经口漏气能明显降低通过鼻咽部的通气量,有利于减轻鼻咽部干燥。眼部干燥不适主要由于面/鼻罩周围漏气冲击眼部所致。研究发现存在较大量漏气时,加热湿化有助于维持鼻腔阻力于较低水平。

如口咽干燥,面罩压迫不适,胃胀气等。可通过加强湿化,使用合适的面罩,必要时置胃管排气。在应用过程中若出现呕吐、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增多,出现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要停止使用。

二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健康宣教

1.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有创通气治疗的必要性、意义。消除患者紧张、反抗等不良情绪,能积极配合治疗。烦躁、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应给予适当肢体约束以免意外拔管。

2. 嘱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等不适应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3 经鼻或经口插管患者,应向患者解释插管引起的咽喉部不适感是难免的,插管长度是有要求,切不可将插管外吐或外拉,并说明插管脱出的严重后果以防患者意外拔管。嘱患者可咬牢牙垫但不可用牙齿咬插管以免引起插管塌陷。经鼻插管患者若进食应小心避免呛咳。

4 向患者解释有创机械通气引起的失语、吞咽困难、进食障碍等是暂时的,教会患者简单的手语方法及提供写字板以帮助表达各种需求。一般给予经鼻胃管肠内营养以保证营养供应。

5 向患者强调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口腔护理、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吸痰等的重要性,使患者能配合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6. 将撤机拔管过程告知患者,以得到拔管过程中患者的配合,避免精神紧张。拔管后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7. 重视患者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改变目前仍普遍存在的传统观念。告知病人或其家属使用镇静剂或镇痛剂时,能减少病人在机械通气时对呼吸机的对抗,增加舒适感,且苏醒迅速、完全,对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并且对术后切口中的愈合无影响。

三、麻醉苏醒期健康宣教

1 预计气管插管时间调节镇静药物用量,患者麻醉清醒后向患者介绍时间、ICU环境及医务人员自我介绍,告知手术过程顺利,身上的各条引流管道、有创监护管道的位置及作用,消除患者紧张不安情绪。嘱患者放松休息,告知紧张、烦躁等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利于拔管。

2.应向患者解释手术创口轻度疼痛及插管引起的咽喉部不适感是难免的,插管长度是有要求,切不可将插管外吐或外拉,并说明插管脱出的严重后果以防患者意外拔管。告知患者如果配合治疗医务人员会根据情况尽快拔管,增加患者对插管不适的耐受性。咳嗽时可双手按压创口处以减轻疼痛。

3.将撤机拔管过程告知患者,以得到拔管过程中患者的配合,避免精神紧张。拔管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第四篇:ICU病房患者的感染监护与护理

ICU病房患者的感染监护与护理 病房, ICU, 患者, 监护, 感染

作者:卢西爱 高春喜中国医药导报 年21期

感谢原创者

[摘要] 在重症护理工作中,应随时自觉地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观察病原微生物及感染的存在,做好控制及预防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ICU;感染;监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142-02

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尤其在预防并发症或针对并发症方面的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我们建立的重症监护室,对重症患者采取相应特别的护理,预防感染发生,对于重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现将具体措施报道如下:

1 病房要求

1.1布局与隔离

因患者病情危重,免疫机制处于极低水平,正常屏蔽功能受到破坏,易受感染。为防止交叉感染,合理的布局,符合要求的房间设置是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分治疗室和监护区。治疗室内应设流动水洗手设施,最好配备净化工作台,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9.5 m2。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开,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其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医护人员进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换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洗手和消毒,必要时戴手套。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更换衣帽、鞋,

戴口罩。

1.2 消毒措施

病房每日用紫外线照射一次,时间30 min~1 h,常用95%酒精擦洗紫外线灯管,保证紫外线的穿透力。每日用0.2%过氧乙酸或强氯杀星擦拭床头柜桌面及椅子和窗户。病房内抹布、拖布使用后用消毒剂浸泡后晒干,以免微生物孽生。加强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患者用物的消毒与管理。为防止橡胶制品经高压灭菌后出现粘连,采用强氯杀星消毒,每周消毒2次氧气湿化瓶及吸痰瓶,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是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患者的操作技术,也是护理工作中避免污染无菌物品、防止交叉感染的一项基本操作,尤其在护理重症患者时更应严格遵守,以保证患者安全。

3 严格把好无菌物品质量关

对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应认真检查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有无破损漏气等;对随时消毒的物品必须符合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

4预防护理措施

4.1呼吸道护理

主要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肺炎。因重型患者抵抗力低,易发生肺部感染,所以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患者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容易误吸或坠积于肺部。为防止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应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使患者侧卧位,并常叩背,加大肺透气量,刺激咳嗽或定时吸痰,以利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流通也尤为重要。应定时开窗通风,晨间护理应采用湿式清扫,更换床单时,不能在病房和走廊内清理或抖落被单,以避免被单上的皮屑等脏物在空气中

扩散 。

4.2气管切开及应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

当患者昏迷时,咳嗽反射减弱,分泌物滞于气管造成阻塞,应早期行气管切开,避免发生坠积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生理盐水5 ml,庆大霉素80 000 U,糜蛋白酶1支在每次吸痰后沿导管壁滴入2~4滴。气管切开处每日更换敷料4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管用后应清洗干净,及时更换。内套管每日拔出清洗及消毒,套管外口要用湿纱布覆盖,管道内如有积液及时清除倒尽,防止倒灌入呼吸道。

4.3口腔护理

昏迷或危重患者无法吞咽,口腔分泌物增加,痰多,很容易有细菌或真菌感染,应增加口腔擦洗次数,每天至少早晚两次口腔清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为防止气管切开患者被绿脓杆菌感染,用生理盐水与0.1%醋酸溶液交替进行口腔护理,减少肺部感染,必要时做细菌培养。如发现有真菌生长,则在清洗后涂以制霉菌素油膏。

4.4尿路感染护理与预防

应尽量避免用导尿管或膀胱镜等操作,如病情需要留置导尿管,时间尽量缩短,并采用封闭式引流袋。据调查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的细菌可达38%~60%,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尽量用口径细小而引流通畅的导尿管,插入时避免损伤尿道。对留置导尿3 d以上者,应用抗生素,出血者加用安络血,痉挛者用利多卡因,应保持尿管通畅。任何时候贮尿袋都应低于膀胱水平,应定时排空,一般每日排空两次,排放时应按无菌操作执行。当患者发热时做细菌培养,预防尿路感染。

4.5压疮的预防

针对压疮的发生原因和好发部位,我们给予相应的措施,做到勤翻身、勤整理、勤更换。可以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骨隆突处用红花油酒精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做到营养好。对已经发生压疮者,加强护理措施,根据压疮的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只要有责任心,并严格交接班,压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切不可使用热水袋以防烫

伤。

4.6营养的维持

重症患者,热量供给通过胃肠外营养(PN)和胃肠内营养(EN)。在PN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有无渗出、肿胀,防止局部坏死。同时注意检测肝功、白蛋白和血糖的变化。尽早开始EN,并掌握EN的适应证和方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加强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7预防肌肉、关节挛缩和强直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少,容易发生肌腱、韧带退化和肌肉萎缩,关节日久不动也会强直而失去正常功能,故护理患者时应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病情许可时,可每日2~3次为患者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如伸屈、内展、外旋等活动,并作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功能。也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5切实做好系统化整体护理

全面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时时对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以实现对患者全面系统、整体、有效的护理。

第五篇:关心在ICU病房中将死的患者

关心在ICU病房中将死的患者——过去、现在、将来

摘要: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于临终关怀问题的科学陈述,那对在ICU中生命垂危病人和家庭提供照顾护理的可能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家庭的观点是光明的,最终有关的伦理问题将在现在和未来被讨论。 这个文章综述揭示了关于生命垂危照顾的护理报告有问题的地方在3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大多数问题是与跨学科协作和与这个医学教授关于从照顾到舒适照顾的交流有关。护士需要在他们的领域想患者提倡的那样提高交流能力。对这个生命垂危照顾的教育和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是提供生命垂危的先决条件。在ICU里失去一个受爱戴的人对于他们的亲密的亲属是一个严重压力的经历,给这些受爱戴的生命垂危病人护理照顾对于他们家属的记忆有一个深远的影响。因此,当一个病人是生命垂危的时候,这个ICU护士意识到这个家属的需要是比较重要的,定期复查也将被家属感激。伦理挑战是与这个器官捐献、改变的镇静实践、全球化和文化敏感性有关。

关键词:交流、文化敏感、生命垂危、ICU、定期复查

介绍

重症监护护理意味着面临诸如痛苦和死亡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护士,对于这个专业的最接触病人的人,死亡是真实的。尽管这个重症监护的医疗必要性将拯救生命,这个重症监护室也被当作是拒绝死亡的,但是在ICU中的病人依旧还是会死亡。这篇文章提出了许多关于生命垂危照顾的主要领域,这些都是涉及ICU重症护理的职业。另外,家属的观点是光明的,这个伦理问题将在现在和以后被讨论。 短期背景 自从1950,这个第一个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对于这个生命垂危病人的照顾就已经是重症监护的一个完整部分。在这个杂志的数据库上的一个简单探索显示死亡和将死自从这个重症监护的一个问题被发表以来就已经是临床医生和学者探讨的话题了。这个记录是非常有兴趣的,发表处理死亡的重症监护的第一个文章被发表在这个被叫做问题杂志的一个页面。在那篇文章中,一个在CCU的护士报道了在她日常工作中见到的一些问题。她就这个在CCU病房中能被阻止的死亡而死亡被认为是失败的概念进行辩论。作为死亡发生时的一个结果,临床员工将有一个内疚的感觉。更远的,她描述了这个单元的设计,没有任何隐私,即不是对于这个将死的病人,也不是针对其他的患者。当与这个病人和家属谈论死亡的时候,这个公开的需要也要注意。她讨论的另一个话题是这个医疗干预阻止死亡和这个病人平静、死亡的冲突。因此,关于生命垂危的决议的问题和困境早被这个CCU护士认识到了。在1988年,来自英国的一个临床医生来到美国在七个医院做了一哥关于制作决定的的途径的调查。他的目的也是为了检测这个这些决定怎样影响这个ICU护士。所以,现在在这个时候这个问题正在成长,也被ICU护士所承认,然而在大多数欧洲内科医生就是没有安排议程。然而,今天所有的ICU的健康照顾专业人士报道在这个提供生命垂危从医疗保健服务到这个生命垂危照顾的这个过渡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ICU护士对于临终关怀的观点

在这个80年代和这个文章早期有限的文章反映了关于在ICU护士中被讨论的关于临终关怀的问题。所以弄清这个护士所面临和讨论的问题区域仍然存在仍是有趣的,这个作者的文章在这30年来也在继续探索这些问题。许多研究聚集在当对于这个生命垂危病人关怀的时候护士经历什么作为这个临终关怀的问题和障碍。这个ICU护士报道的共同问题是缺乏参与护理计划和临终关怀决定、这个内科医生和其他健康团队的不一致、来自家属的不切实际的期待、经验和教育的缺乏、还有缺乏上级支持、以及较少人员配备和一个不支持临终关怀的环境。

许多调查关于重症监护护士的道德压力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导致道德压力的临床环境是与这个临终关怀有关,包括像医疗无效、反对患者本人所喜欢的而希望对其继续进行治疗的家属、器官捐献、过度和缓解疼痛的管理等问题。在De Villers 和 DeVon的研究中,对于这个道德压力强度得分最高的一项是:当我们认为他仅只能延长生命的时候而引起大量拯救行为。这个护士考虑这个病人将死,同时又做许多拯救的措施的概念已经被在2012年被Coombs 等人描述过了。对于在医学教授认为无死亡的一些区域出现死亡,护士往往比医生更多的与这个治疗无效联系在一起。为了克服在护士和教授之间的跨学科协作的紧张局势,这个作者强调这个学科必须被尊敬,他建议这个死亡的诊断必须促进这个从治疗干预到临终关怀的过渡。得出结论,这个ICU护士报道的关于临中关怀主要问题是关于阻止无效治疗和这个教授没有足够的证据进行临终关怀决定的时候。为了向前发展,这需要更多的研究评价能够提高在ICU中健康治疗提供者之间的交谈的干预措施。 对于教育和支持的需要

提高跨学科协作诊断是重要的,并且在交流上的困难仅与护士专业本身有关。在大约30年前,Thomson注意到这个这个护士在谈论死亡时使用一些巧妙的回避,同时她们对于处理生命垂危患者感觉力不从心。对于将来,他呼吁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多监督性的照顾和人际关系的训练。此外,他要求在一些急性医院需要一些特殊的拥有更好的教育在应对这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和失去亲人的人的护士。在最近的报道中,护士在ICU仍然是不安全的和缺乏教育。护理教育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所以重症监护护理需要被做。Kirchhoff等人在2003年观察到护理教育的教科书中缺乏对临终关怀的描述。这个区域已经被提高,已经添加的到护理教育教科书和指导中,这个问题已经有效的缓解了。这个临终关怀的教育必须是强制在整个护理教育的整个层次上。作为对正常教育的一个补充,这个专门针对于严重的病人的护理照顾的实施已经被报道是成功的。然而,获得经验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避免照顾生命垂危的病人。年轻的护士需要从那些能作为模范角色的资深护士获得支持。所以,获得来自上级的支持和一个对于生命垂危患者的的房间的环境支持是必要的对于提供额外临终关怀护理。 临终关怀的护理和交谈

交谈问题也涉及到生命垂危患者的家庭,与这个患者家属一个好的交谈已经被显示是临终关怀质量最重要的预报器。这个护士参与和与家属交流的重要性不会被高估。一个挪威研究包括21例死亡患者的27个家属的,这个研究让一部分家属经历作为一个逃避与家属交流的护士,一部分经历作为积极参与内科医生会议和与家属交流的护士。这个作者认为护士必须承担跟多的责任,与这个家属谈论这个临终关怀应该更加的诚实。 Sorensen和Iedema在2012年强调护士对于生命垂危患者的情形有独一无二的观察力,所以护士需要像患者所倡导的那样成为主导角色而提高她们在决策制造过程中地位。Sorensen和Iedema在2007年强调对于在ICU中对于生命垂危的患者的护理照顾不仅仅是与医学教授有关,而且还与护理专业本身的态度和实践有关。

然而,更多积极的发现已经被发表,显示即使他进行的比较缓慢,但仍在改变。例如在2011年Adams等人报道大量ICU护士积极参加关于重症监护护理的决策制定。另一个积极的一面是这个证实对于生命垂危患者的整体关怀已经被嵌入日常的实践中的文章的数量。在ICU中的重症监护与在其他病房的重症监护有一些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在ICU中有一个高的护理——相比于其他普通病房的案例,那是当死亡发生时,如果没有近亲在床边,有一个高的护理将有一个舒适治疗和减少死亡真正发生的可能性。在ICU中提供一个临终关怀的照顾可能减轻像疼痛、焦虑、呼吸窘迫等症状。ICU护士需要被教育和经历处理药物与技术对于这个目的需要一样。 在ICU中失去一个爱戴的人

失去一个爱的人是人的一身中最悲痛的事情之一,它是改变生活的一个事件,也将被亲近的人永远记住。根据 Schmidt和Azoulay在2012年研究中,发现已死亡的病人家属中有40%的人在爱的人失去后一年中有一般焦虑、主要的 抑郁症和复杂悲伤的症状。这个作者强调这个提供交流战略对阻止亲近家属的后ICU的重要性。跟上面报道的一样,好的交流时重要的毋庸置疑的是一个智慧的结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讨论从长远角度看被护士所扮演的好的临终关怀对家属的后ICU有什么影响。 家属对于隐私和亲近的需要

当这个重症患者的家属被问及他们的需求等级的时候,对于他们爱的人的可能的需要通常被优先考虑。对于信息的需要通常是第二等级的需要。然而,这些需要如果被满足,研究显示这个对爱的人的亲近的需要和这个隐私的需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家属,而这些问题却没有被护理人员意识到。Foss和Tenholder在1993年发现在ICU中患者的家属比在其他病房中家属需要的跟多的隐私,同时Buchman等人在2003年发现在ICU中生命垂危的病人的家属比幸存的病人的家属需要更多的隐私需求。

从这个历史角度来说,这个ICU环境没有被设计对于家属导向的照顾,当提供生命垂危照顾是一个现实问题的时候这个对于家属隐私的房间的缺乏被护士报道了。病人频繁在一些对于这些患者和患者家属没有任何隐私公开区域死亡。这个隐私房间的优势也与这个感染控制和患者安全有关,并且对于生命垂危患者和他们的家属的隐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争议,当ICU病房被建立时,这些应该要一起重视。

关于家属亲近的需要,一些像拜访时间和让患者家属进入ICU的措施已经被改良,至少当这个患者是生命垂危时时这样的。亲近也显示在这个濒死患者的最后几个小时也不要把它与其家属分离。在这个生命拯救期间让家属化几个小时在等待室等待。在这个CRR期间接受家属的存在也被一些专业的像EfCCna提倡。对于这个指导被练习到什么程度,被授权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对已死亡病人的家属的定期调查

定期见面对于这些在ICU中死亡爱的人的家属是需要的和被期望的。对于回来和拜访ICU和与这个照顾患者的员工有一个交流时一个重要的服务对于提高家属对于生命垂危关怀的满意度。当如此一个服务被提供的时候,已死亡患者的家属是非常感激的。一个后续的会面对于这些员工提供一个帮助家属整理这个病的起因和导致这个病的事件的机会。如此一个交流能够减轻来自家属内疚,帮助他们从失去的悲伤中走出来。所以,一个后续的服务能够给涉及的员工和家属带来心灵的平静。 现在和将来的挑战

未来很少是作为我们期待的那样的,所以对于什么问题对于在ICU中的临终关怀有影响的预测是困难的。在这有许多改变需要注意。自从1950年小儿麻痹症流行以来,生命拯救技术就以重症监护护理为特征。这个技术的不间断发展已经导致了重症监护护理的成功,生命被拯救的程度是在早期实施重症监护医疗时期的人们无法预测的。这个发展将继续,但是它导致了一些伦理方面的问题:这个生命拯救技术的整个使用或者当生命仅仅被延长的时候,这个ICU资源的滥用?。

镇静实践已经改变了,现在在ICU的病人比以前是更轻微的镇静。这暗示着病人更能了解自己的处境和推测即将来临的死亡。这意味着面临患者涉及决定制造的又一个挑战。这个患者应该怎样和什么时候被告知,同时这个患者应该有多大能力使这个决定能够被接受?。

移植的特点已经使这个伦理问题进一步发展。在等待器官捐献的时候ICU护士照顾脑死亡患者,在一些国家她们还照顾一些心脏死亡死亡后捐献器官的患者。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发展显示即使在 ICU外面遭受心脏骤停的患者也可能被考虑器官捐献。对于这些患者,它被建议在心脏骤停后这个来自家属的捐献准许可能被恢复。在同时,这个要求捐献的器官在先进的技术帮助下应该是含氧的。这些病人应该怎样和在哪儿被照顾应该被这个专业护士和医院管理者注意。

在过去十年,来自多重耐药菌和全球流行病的威胁已经在卫生保健和重症监护方面变成现实,特别是在2010年。我么是否有资源对在大流行中ICU里生命垂危的病人做到高技术和人性化的服务也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护理专业也应该注意

全球化包含世界上各个文化的大多数人,重症监护正在增加什么构成一个庄严死亡的兴趣和对于护理专业全球化,临终关怀仍是一个问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这个生命垂危的个体和其家人扩大关于什么是一个好的死亡的范围。现在,大多数研究在描述什么是一个好的临终关怀用的是欧洲和西方的观点。然而,用不同文化解释什么事一个好的临终关怀的观点越来越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受害者和害人者的生命都被重症护理拯救,护士被期待对于任何将死亡的群体给予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临终关怀。这些情形是所有涉及的群体一个伦理要求,并且护士是接近病人最专业的人士。所有的人都有庄严死亡的权利,即使最大恶疾的罪犯和恐怖分子也有伤心的家属在床边。在上面讨论所有情形都提出了伦理论团的需要,这些伦理论团在严格要求的条件中必须被作为一个支持ICU临床工作人员的资源。 更深层次研究的问题

总之而言,大量的研究证明亲近的亲属都在ICU中经历了全面的、富有同情心的临终关怀。然而,一个重要的问题仍然保留,那是ICU护士对于临终关怀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它是几乎不可能确定将死病人对在ICU中的受到的照顾的观点。所以我们必须依赖这个亲近家属怎么样经历这个关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死亡一个爱的人的很长时间后,这个ICU监护对于这些病人的亲近家属的健康和恢复有什么影响。这个我呢提提出了一下额相关的未被探索的问题。如员工的等级、护士和病人的比例、护士所受的教育水平对于在ICU中临终关怀的质量有什么影响。这些事在将来的研究中必须被解决的一个例子。 结论

护士的临终关怀的观点在现在和过去一样在文学上仍被描述作为一个问题领域。这个护士报道的问题大多数是与这个医学教授跨学科协作的问题和当这个生命垂危的病人被考虑死亡的时候的不同意见。自从交流被考虑是影响家属对临终关怀的质量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后,提高护士和家属的交流时将来一个主要的措施。

当整个ICU员工的交流变成现实和家属成员涉及到这个临终关怀的交流的时候,限制医疗护理决定可能被及时确定,将死病人也将不会遭受延长生命的痛苦。护理照顾对于家属关于其病人在ICU所受到临终关怀的记忆有一个深远的影响。所以当一个爱的人在ICU生命垂危的时候,护士意识到这个家属的隐私和亲近需要是重要的,同时这个后续服务也将被这个家属成员所感激。这篇文章揭示了尽管ICU护士在面对从治疗到舒适照顾的过渡上有一定的障碍,但是护士拥有道德敏感性,有能力对于这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和其家属提供一个额外的临终关怀。在将来,在这个有限的资源和全球化挑战下,对于护理专业证明一个额外对于这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和已死者家属的临终关怀是必要的。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论文资料 第1张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icu患者的治疗原则(全文)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