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感染管理制度
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以下是小编收藏的《icu的感染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icu的感染管理制度
ICU 的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区时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鞋,戴工作帽,外 出时更换外出服及鞋。
2、医护人员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应暂停在室内工作。
3、严格探视制度,特殊情况需要探视时,只允许一人入室,入室应 更衣、换鞋,时间不超过三分钟,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不得进入。
4、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检查、治疗、护理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 毒;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二)卫生保洁措施
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治疗区、监护区、污物处置区) ,监护区每 床使用面积不少于 15㎡。
2、室内应保持整洁,使用层流消毒
3、墙面、门窗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每日用清水或消毒 液擦拭,如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 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 拭消毒。卫生洁具应分室使用,用后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4、地面用清水湿式拖擦。如发生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 时,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一次:地面被呕吐物、分泌 物或粪便污染时,可用 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使用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每张病床旁须 配备手消毒剂。
6、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三)消毒隔离措施
1、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放置。特殊感染或有传染病的患者, 应安置在隔离监护室,诊疗、护理器具固定专用,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2、各种设备、仪器等,应定期擦拭保持清洁,遇有污染时应及时消 毒。
3、患者转出或死亡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床单位及所有物品必须更 换和消毒。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吸痰管一用一更换;无菌物品应在有效 期内使用。
5、严格执行防护制度,在给病人进行吸痰等可能有喷溅的操作时, 应做好防护。
6、呼吸机输入及输出管道、氧气、雾化吸入装置等器具应定时更换, 一人一用,用后应先消毒再清洗,干燥后备用。
7、加强对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对动静脉导管置入部位的皮 肤,每天用安尔碘或酒精消毒,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8、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对住院较久病人,应定期进行尿、痰、伤口 分泌物及粪便的细菌培养,当有感染流行时,应对 ICU 病人、接触 者和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以便及时控制感染。
9、加强抗菌药物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 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 如有特殊或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 应严格执行 消毒隔离制度。
10、每月对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
11、 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分类收集, 日产日清
第二篇:ICU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入内,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人员入室,探视者应穿探视衣、鞋套、戴帽子入内。
二、所有人员要坚持洗手规则,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
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指培养每月一次。
三、每个病人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吸引装置等不可与别人交叉使用。病人出室后须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给别人使用。
四、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浸泡消毒后再放甲醛熏蒸箱内再次消毒灭菌。
五、室内地面、家具用消毒液擦拭每天二次,若有污染随时擦拭。
六、医护人员不得在室内用餐。
七、病房定期通风、紫外线消毒每天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加强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必要时经卫生学监测合格后方可再收治病人。
八、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使用中消毒液的细菌学监测每月一次,并符合卫生部要求。
九、定期对病人的分泌物、引流物作细菌培养,发现或疑有感染,应立即采取措施,上报感染管理科。
第三篇:ICU关于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的自查报告
一、检查目的
为加强和促进并进行一步规范我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对这次卫生部开展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进行自我纠察。
二、检查依据
参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
三、检查方法
此次专项检查由我科许航主任、程青虹副主任、李晓峰副主任医师、李军文护士长分成两个小组不定期,不定时的进行为期1个星期的检查。
四、检查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布局流程、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消毒隔离、推 行有效的干预方式预防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医疗废物管理等。
2、环境卫生学监测:对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消毒后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及 致病菌检测。
五、检查结果
1、规章制度:绝大部分医院规章制度较健全,学习记录有,培训计划无,培训 考核记录无
2、布局和流程:因现有条件所限,分区不明确,辅助用房不足,没有单间隔离 病室,且隔离面积太小不能满足需求。
3、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能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办进行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工作,但对于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流程不规范;
4、消毒隔离:消毒隔离制度较完善,但未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病室(隔 离区)设立隔离标志,隔离衣的使用不规范;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标识不规范。
5、手卫生: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够,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手消毒。
6、医疗废物管理:清洁员未能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处置医疗垃圾。
7、推行有效干预方式预防医院感染:
(1)未每日评估撤呼吸机、留置导管、导尿管的必要性;
(2)对患者口腔护理频率不够;
(3)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流程与规范不规范
六、整改措施
针对此次卫生部开展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活动及我科特殊耐药菌感染的频发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批评;经我科科务会成员多次讨论结果,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重视医院感染培训在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中的重要性,由护士长针对我 科工作的特殊性,组织ICU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清洁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 内容的培训及考核,要求ICU全体工作人员考核必须通过,如有不合格、无 故不参加培训或无故缺考者,勒令其待岗,直至培训考核通过为止。新工作 人员参加完科室的培训,再去手术室进行轮转学习,培养其无菌观念;经科 室考察合格方能上岗。
2、对特殊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病室(隔离区域)设立隔离标志,加强床旁隔 离措施。强化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强调手卫生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及自身防护中的重要性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手消毒。要 求清洁员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处置医疗垃圾。违者视情节严重性按 照科室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3、经科务会成员讨论,为保证病室内的空气质量,使特殊耐药菌感染能得到有 效控制。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出入ICU病室的人员,减少进入病室的人数, 严禁见习学生进入病室。今后除医院内人员轮转、研究生以外的医疗、护理 实习生我科概不接收,以保证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4、定期进行空气监测,不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定期用酸化水消 毒病区;除常规床单位消毒外,定期进行全病区的床单位彻底消毒。
5、经科务会成员商议,为确保特殊耐药菌感染的隔离措施能正确有效实施,我 科决定今后的隔离衣将换成一次性的,要求护理大组长管理限制进入特殊 耐药菌感染隔离区域的人员,并限制医生对于隔离区域患者的查房的次数, 以保障隔离措施的有效实行。
2011年11月4日
第四篇:ICU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防控制度
呼吸机ICU广泛应用,随之产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日益突出,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加重了病人医疗负担。为此拟制定以下条例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1. 需要插管时首先考虑使用经口插管途径。
2. 对每位新病人使用新的回路,如果回路被污染了就需更换。 3. 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
4.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临床医师考虑使用声门下分泌物持续吸引。 5. 插管期间应定期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及固定情况,避免导管移位造成的单肺通气、声带受损、通气障碍或意外脱落。
6.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内感染,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痰的指征:翻身前患者喉部有痰鸣音、肺部有啰音;咳嗽时有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峰压升高;血氧饱和度比原来下降2%左右。每次吸痰不应超过15s。
7. 强化呼吸机相关装置的消毒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呼吸机内部采用环氧乙烷熏消;在断离管道、变换体位及处理冷凝水时,勿使冷凝水倒流以免造成误吸;向雾化器内注入药液或湿化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吸引瓶每天清洁、消毒。
8. 在患者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大于30度角的半卧位体位。 9.患者病情允许下,不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第五篇:ICU感染管理
ICU感染管理要求
一、 监护病房布局和要求
1、 监护室应设于清洁、安静的区域,远离人流量大的交通要口,在进入ICU前应有缓冲间,内部明显划分为三个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 设有更衣室、医护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污物通道、手消毒设备、洗手池及脚踏水龙头开关。
3、 病室内可采用自然通风和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 以确保空气洁净。
4、 消毒设备。
5、 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为9.5m2左右。床间距大于2米。
6、 ICU按床位多少,设置一定的隔离房间,患有传染病、严重感染及体弱、大手术的病人,应收住在隔离室治疗。
二、 环境消毒
1、 监护室应做好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室内定时通风换气,室温保持23--260C,相对湿度为50—60%为宜,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日以循环风消毒机消毒2小时。
2、 地面每天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拖地,每日不少于3次,地面采用湿扫,每周彻底打扫一次。
3、 病床、各种仪器、墙壁、门窗每日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擦洗一次,病人转出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
4、 室内空调机、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等空气过滤网,每周冲洗1—2次。
5、 室内禁止养花,医护人员不得在ICU内饮食。
三、 人员要求
1、 工作人员应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及鞋方可进入ICU,外出时必须外加隔离衣,更换外出鞋。
2、 控制出入人员,减少人员流量。病人家属不得随便进入ICU探视病人,应在规定时间限制进入。
3、 工作人员的衣帽、口罩应保持清洁,最好使用一次性帽子、口罩。
4、 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咽部和手采样作细菌培养。
5、 做各项无菌操作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并穿好工作服,手指甲要剪短,不能戴戒指等饰物。
6、 严格洗手制度,在各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两个病人和两张
病床之间;处理便器后;进入或离开ICU时均应认真洗手,最好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为了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双方,在进行上呼吸道管理(如吸痰和清洁口腔等)、伤口换药、放置导尿管和灌肠、测肛温等均应戴手套。
7、 护理感染病人按隔离病人进行了,有条件应将病人置于单间,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前后,按隔离病人的要求进行隔离消毒。
8、 工作人员患感冒、肠炎和皮肤感染,以及其他传染病时,应停止工作。
四、 物品的消毒
1、 取无菌物品应用无菌镊子。干燥无菌镊打开使用有效期为4小时。
2、 氧气湿化瓶、管道吸痰瓶、胃肠减压瓶、量杯等每日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浸泡消毒,便器固定使用,每次用后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浸泡消毒。
3、 体温表、服药杯用后浸泡于0.05%有效氯的消毒灵中,清水冲净,晾干备用,其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4、 换药、治疗用具,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浸泡后送供应室处理。
5、 病人转出ICU后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擦洗床、桌椅,进行终末消毒。
6、 用过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装置,勿与其他病人交叉使用,病人转出后,彻底清洗、消毒后再用。
7、 ICU的一切物品,包括仪器和清洁工具(拖把、抹布等),禁止同其他病房混用,从外面带进来的物品,应进行清洁、消毒。清洁工具每日必须消毒一次。
8、 严格分开清洁洗手池与污染水池,保持清洁。
9、 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规范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五、 隔离与防护
1、 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 制定和执行隔离制度、措施(多重耐药)、保护性隔离制度措施。
3、 对隔离病人床边设有隔离标识(红带)。
4、 对隔离病人隔离用品(口罩、 帽子、 隔离衣 、眼罩 、防护面罩)配备, 并正确使用。
5、 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利器伤后,掌握应急处理原则、方法,进行免疫预防和追踪发病情况。
六、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 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病人,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应采用床头抬高30—45度体位。
2、 吸痰前,护士要戴好帽子、口罩,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吸痰时必须用无菌吸痰管,使用一次更换一根,保持每次吸痰都为无菌导管吸引。
3、 对气管切开病人每隔4小时清洗内套管一次,每日煮沸消毒灭菌内套管1—2次。
4、 气管造口应用双层湿纱布覆盖,防止空气中细菌、灰尘及异物吸入,并改善吸入空气的湿度,根据情况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5、 气管造口处的敷料及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每日至少换药2次,最好每4小时更换一次,分泌物多时及时更换。
6、 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
7、 用无菌蒸馏水进行雾化或湿化,螺纹管内的冷凝水应随时排净,禁止将水倒入雾化罐内及随时乱倒;雾化罐每日更换消毒。
8、 口腔护理,每日三次。
9、 根据病情,进行胸部X片检查、痰培养。
七、 尿路导管感染的预防
1、 严格掌握导尿的指征,尽可能避免导尿。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时要轻柔,防止尿道粘膜损伤。
2、 留置的导尿管,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膀胱冲洗预防感染;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八、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1、 对于择期手术病人,如无反指征,术前应洗澡,并使用抗菌皂;
2、 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若必须备皮,提倡手术当天备皮,并使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
3、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天。
200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