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一篇:b2c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从淘宝看C2C和B2C的各自优缺点、发展趋势
摘要:淘宝网对于我们来说是网购的代名词,伴随着网购的日渐风靡,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先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内。京东商城、当当网、拍拍网、苏宁易购等都是网络购物的网站。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多的利用网络购物来满足我们的需要,下面我们以淘宝为例分析网络购物平台的C2C和B2C两种形式。
关键词:淘宝网; C2C; B2C
一、 淘宝网简介
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5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淘宝网是亚洲第一大网络零售商圈,其目标是致力于创造全球首选网络零售商圈。通过结合社区、江湖、帮派来增加网购人群的粘性,并且采用最新团网购模式,让网购人群乐而不返淘宝网业务跨越C2C,消费者对消者)、B2C两大部分。经过6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淘宝拥有注册会员1.7亿,注册用户还在不断增长!据统计,淘宝网2009年的交易额为2083亿人民币,2010年则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二、 C2C的优缺点分析
(一)、C2C的概念
C2C就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如在淘宝中,消费者进入淘宝店铺进行购买,就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交易,这就是C2C。
(二)淘宝C2C的优势
1、C2C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C2C网络购物平台之所以在近年飞速的发展,是因为继易趣之后,淘宝和腾讯拍拍,百度有啊网站相继进军c2c电子商务购物网站,四人平台之间的良陛竞争,使这些平台功能和服务方面持续不断创新,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吸引留住客户。随后更多的零售商进入C2C市场开展业务带来的竞争是商品丰富价格合理,促进该市场交易额快速增长。
2、C2C电子商务的免费提供服务
淘宝在2010年的注册用户1.7亿,并且还在持续地增长中。淘宝上线的时候宣布三年内不收取任何费用,用免费的手段直接将收费平台的用户大量吸引到淘宝上,同时淘宝靠阿里巴巴输血维持正常发展。免费也使得许多用户纷纷开设帐号,以娱乐的心态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使得淘宝用户快速增长,迅速占领了市场。同时淘宝赢得了不收费重义轻利V1碑,互联网企业只有大面积占领市场之后才能实现更好的盈利和发展,腾讯,360等企业无不如此。
3、 配套产业的发展
淘宝出生在一个较好的时间,淘宝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推出后,各大银行在线支付纷纷提供服务,基本上解决用户资金安全问题。另外我国快递业近年发展迅速,民营和国有快递公司的不断竞争发展,服务质量也迅速提升,较之前有很大改观,已能满足C2C市场的基本需求。淘宝解决物流和资金流的问题,从而专注发展平台的信息流,这两点给淘宝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从淘宝进入市场以来,推行免费策略,吸引了大批客户,并且创建独有信用评价体系和第三方支付模式的融合,降低了网络购物的风险。
(三)淘宝C2C的缺点
1、 商品质量的保证
在CNNIC于2006年发布的《中国C2C网上购物调查报告》显示,“网上购物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商品品质”。事实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购物,买到称心如意的好商品才是影响消费者购物满足感的决定因素。如果买到了假货或劣质商品,则会大大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感受。在淘宝网上发布的商品,大多价格低廉。这本来是电子商务自身的优势所在,但正是由于淘宝上低门槛的开店政策和众多中小卖家间激烈的价格竞争,使淘宝上面假货、仿货、劣质货等泛滥。这将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特别是初次网购者,对淘宝乃至整个C2C网上购物的看法。
2、交易诚信的维护
支付货款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初期,支付货款时通常由消费者先通过银行向卖家汇款,卖家再寄送商品给消费者。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出现卖方不发货或卷款消失等诈骗情况。淘宝于2004年推出了“支付宝”这种网络购物支付软件,用第三方介入的方式控制双发打款和发货的进度,同时保障了买家和卖家双方的权益,减少了网上购 物的不确定性。自从支付宝出现以后,电子商务纷纷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介入的做法,可以说,“支付宝”这种交易模式引发了新的行业标准。但是,即使货款支付有了保障,也不能避免因对商品不满意而退换货情况的发生。而在这种情况下,淘宝及其他电子商务平台普遍采取的做法是让消费者承担商品退换的运费,这大大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找到新的退换货模式势在必行,此外,提高对商品质量的监管也是一种防微杜渐的方法。
3、用户体验 对于网购来说,其实用户体验是相对于实体店来说最大的缺点,实体店可以让用户进行体验以便确定是否购买产品,减少了售后的产品纠纷问题。而网络购物,只是用户定评价和几张图片,相比于实体店带给用户的体验就不得而知了。所以网购中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网购的硬伤。因此产生的店铺与消费者的纠纷问题也是屡见不鲜,所以对于C2C而言,用户体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物流问题
物流公司员工暴力搬运快递货物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报道中,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隐患,会影响店铺商家的信誉。如果消费者接到这件商品出现质量问题,选择退货,会对商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但如果不退货,客户的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势必会产生纠纷问题。进而影响到商家的信誉和评价。而物流公司的另一个大问题是,物流运输的速度,如果第三方物流出现拖单现象,直接影响了客户的心情,而商家的信誉也会进而受到影响。在淘宝评价中,经常会看到客户因为物流公司运送的缓慢来抱怨商家,给出中评甚至差评,所以物流问题也是C2C必须面临的问题
(四)C2C的发展趋势
1、C2C平台利用优势整合b2c模式
以淘宝推出“淘宝商城”可以看出,淘宝平台利用高市场占有率优和高人气的网络点击量吸引其他B2C企业和传统零售企业和进入C2C平台,C2C和B2C电子商务的界限也逐渐模糊,C2C平台希望通过向B2C电子商务卖家提供更多的服务而获得一定的收入,也给予买家用户更多保障,随着这个趋势不断地发展和优化服务,从B2C电子商务中获得的收入可能成为
C2C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盈利点。
2、C2C商业营销模式和数据服务开发
C2C购物网站直面消费终端、掌握海量用户购买路径和习惯数据、加上覆盖群体广泛等特征,其蕴含的巨大媒体价值被逐步释放和认可,网络营销等相关盈利模式探索也初步获得成功。如:淘宝最新推出在收费数据服务,已面向用户,得到一定的市场认可度,淘宝开放数据可利用平台流量间接获取利润,这是其未来拓展盈利平台的重要策略,并为其顺利上市奠定基础。
3、C2C平台网站朝社区多元化方向发展
C2C电子商务平台趋向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成本,包括降低弥补有限理性的成本和避免机会主义得逞的成本。即时通讯、社区资源、搜索以及物流等都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环节,以上诸多领域会逐步融入,盈利点的增加,盈利模式也一定会清晰起来。
三、 B2C的优缺点分析
(一) B2C的概念
B2C是英文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由于这种模式节省了客户和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别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淘宝的淘宝商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 B2C的优点
1、 易获得消费者信任
B2C模式相比于C2C模式,是商品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消费者不会担心会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所以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2、 可以与实体店结合
在淘宝商城中,很多店铺是有实体店的,在网上也可以开属于自己的店,可以为商家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并且不用担心库存的问题,可以随时的保证库存的充足,保证及时发货。
3、 为商家节省了资金
网上商城给一些商家节省了租用场的费用,只需租用仓库即可。为商家节省了很多资金,商家可以用这些资金进行更多的周转,保证自己库存的充足。
(三) B2C的缺点
1、 定位不准
一是商品定位不准,许多B2C企业一开始就把网上商店建成一个网上超市,网上商品大而全,但因没有比较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撑而受到严重的制约;二是客户群定位不准,虽然访问量较高,但交易额小。三是价格定位偏高。网上商店追求的是零库存,有了订单再拿货,由于订货的批量少,得不到一个很好的进货价。
2、 资金周转困难
除了专门化的网上商店外,消费者普遍希望网上商店的商品越丰富越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B2C电子商务企业不得不花大量的资金去充实货源。而绝大多数B2C电子商务企业都是由风险投资支撑起来的,往往把电子商务运营的环境建立起来后,账户上的钱已所剩无几了。这也是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经营艰难的主要原因。
3、安全问题
网络技术的限制使得网络传输、信息存储方面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备份恢复技术可以阻止部分黑客攻击行为和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但还不能保证消费者私人信息的绝对安全。另外,售卖消费者私人信息的情况极为常见,应当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4、消费者权益维护的问题
网络购物产生的纠纷日益增多,但消费者维权问题却很难得到彻底解决,主要是因为消费者与网络零售商之间所处的地域常常不同,申述麻烦,同时电子证据不易收集,也导致举证困难的问题。
(四) B2C的发展趋势
1、传统商户依托资源优势进入网络零售领域
在成本控制能力、财务运作能力、品牌价值、营销技术、供应体系、分销渠道等各方面,传统零售商相对于网络零售商都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在忽视电子商务长达数年之后,传统零售商开始大举进入网络零售领域,依托其资源优势,大有改变市场格局的可能,尤其是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的优势互补,可以弥补国内信用体制、配送网络等方面的缺陷。可以预见,未来传统零售商会投人更多的资源应用于在线零售业务的开展,这对于B2C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2、渠道的调整和重构
供应和分销渠道一直是商家深为烦恼的问题,第三方配送也常常难以满足需要,按许多经典的B2C体系建构思想,商家可以通过建立供应商联盟,并利用供应商的库存及分销体系实现零库存的最佳运营模式。未来渠道重构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充分利用外包优势,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供应及配送渠道体系,渠道商家之间的合作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3、购物网站与分销店面的结合
一些实力较雄厚的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在一些客户规模较大的地区适当建立一些分销店面。一方面,可以利用分销店面提供较好的配送和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经营模式的多样化,降低凤险,同时也可以利用分销店面辅助广告营销。
4、专营为主,摒弃大而全低价经营模式,强调以服务为主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早期阶段,商家过于看重电子商务所能带来的成本优势,企图通过低价策略从传统零售商那里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由于配送成本高昂,抵消了产品的价格优势,所以,这种策略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由于其他一些问题的困扰,使得重复经营传统零售的商品并不能从根本上获得规模上的效应,因此,B2C不能以规模取胜,而应该走小而精的专营道路,充分利用资源的稀缺优势,获得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供优质的跟踪服务,才能维系稳定的对利润贡献较大的客户群体。
四、 结论
淘宝从C2C到B2C的盈利仍旧处于我国同类行业的前列,证明淘宝的运营是成功的,我认为不论是C2C还是B2C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存在,就是用户的体验,及客服的服务,这有提升了用户评价和体验才是网购亟需解决的最大问题。而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网购存在的巨大的隐患,是未来最应受到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冯智杰. 中国B2C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管理·新管理[J],2005年5月第10期
[2] 杨 帆. 从用户角度讨论我国C2C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淘宝网为例[D].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6 [3] 舒悦. 中国电子商务e2e模式优势探讨和发展趋势[A]. 中国电子商务. 北京: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2010.12~13页
Look from Taobao C2C and B2C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rends
Abstract:Taobao online shopping for us is synonymous with, along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online shopping, more and more e-commerce sites have appeared in our field of vision. Jingdong Mall, Dangdang, pat network, Suning Tesco etc are online shopping site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day, we use more and more online shopping to meet our needs, the following example we analyze the network Taobao C2C and B2C shopping platform in two forms. Key words: Taobao; C2C; B2C
第二篇:电子衡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人推动了衡器的发展。自6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机电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不断创新、改进与完善,已经过渡到电子衡器,使电子称重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进展以及市场对质量的需求,衡器的应用领域由商品交换、贸易结算及物资流动.扩展到生产过程的测控及管理.目前,机械衡器已不能适应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越来越受到电子衡器的挑战,从而使产品结构受到激烈冲击。实际上,电子称重技术已由静态向动态和自动在线发展,由模拟量向数字量发展,由单参数向多参数同步测量发展,特别对快速、在线、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尤为迫切。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包括工艺装备与检测仪表陈旧老化,开发与创新能力后劲不足,品种与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较差等。
发展趋势
衡器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上品种、上质量、上档次、上效益”的总体发展方向,期望到2012年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近年来衡器产品的实际情况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可以将电子衡器的发展趋势归纳为: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及综合化.
例如最近研制的电子平台秤,其结构体现了体积小、高度低、重最轻,即小、薄、轻的发展方向。对于低称量平台秤和轮轴秤,有时将薄型称重传感器直接嵌人作为秤体台面的钢板或铝板底面的盲孔内,使称重传感器既作为传感元件,又作为承力支点,从而简化了低外形的秤体结构,减少了活动连接环节。对中等或大称量平台秤、地上衡,出现了矩形、U形闭合截面梁组焊的箱式结构的秤体,不仅增加了刚度和强度,也降低了秤体高度。
对于大型或超大型的承载器结构,例如大型静动态电子汽车衡等,则采用不同长度的标准模块,经过分体组合可以方便地产生新的规格。以5m.6m,7m长的等宽度三种标准模块为例,由单块、二块、三块到四块分体组合,可以形成(5~28)m的22种规格秤体。这种模块化的分体式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互换性和可靠性,还降低了成本。
对于诸如小型平台秤、专用秤、便携式静动态轮轴秤、静动态轨道衡电子衡器等,可以实现秤体与称重传感器,钢轨与称重传感器,轨道衡秤体与铁路线路的一体化或集成化.例如秤体与称重传感器一体化的便携式静动态轮轴秤,在其经过固溶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板上,通过四角钻孔和铣槽分别形成四个息臂梁传感器;或在铝板底面铣出多个对称的盲孔和育槽,以形成整体剪切梁传感器.这就使得秤体与传感器“合二为一”,即铝板既是秤体台面,又是一个板式称重传感器。
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利用后者的智能来增强前者的功能,从而使电子衡器能够进行推理、判断、自诊断、自适应以及自组织等。
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使其向相邻行业渗透,综合各种技术来同时解决称重计量、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问题。例如对某些超市电子计价秤、价格标签秤而言,只具备称重、计价、显示、打印功能是不够的,因为现代商业系统还要求它提供相关销售信息,把称重与管理自动化紧密结合,使称重、盘存、进出库、物流等销售管理一体化,借助计算机局域网而组成综合管制系统。
此文档由电子秤网/ 苏州电子秤网/ 吴江电子秤网 镇江电子秤 联合编辑。
第三篇: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
近年来, 制造业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研究并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浪潮,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代国际间的科技竞争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信息化、精密化、集成化、柔性化、动态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将是未来制造技术的必然发展方向。
1.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1.1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先进制造技术是不断利用新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技术,因而它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先进制造技术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目标,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制造过程,强调优质、高效、清洁、灵活生产,体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制造的柔性化。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技术构成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可以分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和以满足特种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强调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包括:
(1) 系统理论与技术(着重制造系统组织优化与运行优化,以提高制造系统的整体柔性与效率) 。
(2) 制造过程的单元技术(着重制造过程的优化,以提高单元的效率与精度) 。系统理论与技术涉及范围包括:CIMS、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制造过程单元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设计理论与方法、并行工程、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管理、决策与自组织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制造过程智能检测、信息处理、状态检测、补偿与控制、制造设备的自诊断与自修复、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数控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等。
以满足特种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使传统制造工业与加工方法发生根本变化,其技术构成包括:
(1)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细微与超细微加工技术等。
(2) 快速成型制造(RPM);激光加工;电子加工;离子加工;化学加工技术等。
先进制造技术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同一国家所处的不同阶段,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技术构成是不同的。
1.3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1)现代设计技术: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是一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技术。现代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技术。
(2)先进制造工艺:现代制造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表面改性、制模和涂层技术。
(3)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包括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及信号识别技术和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技术等。
(4)系统管理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以及现代制造模式(如精益生产、CIMS、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等)、集成化的管理技术、企业组织结构与虚拟公司等生产组织方法。
2.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
(1)在设计方面,计算机助设计(CAD)技术普及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转化,促进传统产业和学科的更新和改造,实现设计自动化,增强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能力,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一项关键性高新技术,也是进一步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CAD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我国企业整体的设计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以二维CAD和产品数据管理为重点,在软件市场和企业应用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
(2)在应用方面,各种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由起步迈向成熟,应用初具规模;精密成形与加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在汽车零部件、重大装配制造中获得广泛应用;热加工工艺模拟优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使材料热加工由“技艺”走向“科学”;激光加工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有实质性进展,产业应用获得经济效益;数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研究开发获重要进展,应用已有一定的基础;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研究和应用取得突破,在国际上已占有一席之地。
(3)在管理方面,新生产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特色,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通过学习和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通过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和消除各种浪费现象,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3.先进制造技术的前沿
3.1无余量精密成形技术
目前,某些中小零件经过精密成形制成的,可以做到不经切削加工或极少余量加工即可装配,因此国外某些学者提出成形的工件应该由“接近零件形状(Near Net Shape Products)”向“完全成零件形状(Net Shape Products)”发展, 即所谓的“净成形技术(Net Shape Technique)”。
3.2毫微米技术与微型机械
“毫微米技术”又称之为“超精密工程”,是高精度加工的技术前沿,据预测到2000年,普通加工、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可分别达到1um,0.01um和0.001um(毫微来一一纳米),而且“超精密工程”正在向原子级加工精度逼近。毫微米技术的发展还引发了微型机械的出现。微型机械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在毫微米水平上相融合的产物。国外有人将毫微米技术与微型机械称为“21世纪的核心技术”。
3.3自由造型制造与快速零件制造技术
近年来国外正在发展一种崭新的称为快速零件制造一的新技术,它是将 与各种自由造型制造等新的制造技术直接结合起来,从而使直接生产出零件的实体物理模型、样件、铸模或冲模。的出现将是制造技术的一场新的变革,它将使传统的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面临被部分或逐步替代的挑战。
3.4新型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
随着材料使用结构的不断变化, 新型材料的成形、加工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未来的重点是超硬材料、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材料、工程陶瓷、非晶微晶合金及各种功能材料的某些崭新的成形,加工技术将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如未来的超导材料成形加工技术等。
3.5极限条件下的成形加工技术
下个世纪人类的活动区间将从陆地扩展到空间和海洋。宇航工程及海洋工程提出了极限条件下真空、失空、水下高压等的成形加工技术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焊接及水下切割、焊接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4.1信息化
信息化是制造技术发展的生长点,信息技术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给制造业带来新的变化和重大影响,制造网络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基于网络的制造技术(NMT)是指网络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的有关技术和研究领域。NMT的技术内容框架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技术及其支撑下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管理和营销技术群、基于网络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群、基于网络的制造过程技术群、基于网络的系统集成技术群构成。NMT具有一系列的创新功能特点,如时域特点、空间特点、生产方式特点、组织模式特点等。 4.2精密化
现代高新技术产品需要高精度制造,社会的发展对机械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决定了发展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未来的一个重点。目前,加工制造技术向着超精密、超高速、创新装备的方向发展。
4.3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是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响应能力。因此,企业的所有功能信息和组织管理都是一个集成起来的整体的各个部分。其通俗含义就是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求的企业的总体效益。SIM的实现方法就是CIMS。
理想的CIMS能够实现5个R: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将正确的信息(Right information)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的正确的人(Right person),从而帮助他做出正确的决策(Right decision)他通过管理、生产控制、工程设计等子系统的集成,使企业具有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T)、较好的产品质量(Q)、较低的生产成本(C)和较好的服务(S)。
现代制造业的方向并不只是计算机的集成,信息的集成,而是人、技术、组织的整体集成,包括功能集成、组织集成、信息集成、过程集成、知识集成和企业间的集成。
4.4柔性化
柔性制造系统(FMS)集高效、高质量、高柔性三者于一体,它既是CIM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和未来制造业的一个主要生产系统,故发达国家都把FMS当作是制造业自动化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目前,FMS在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并正向规模大型化、功能复杂化(柔性制造车间)及小型化、简单化(FMC)这两极方向发展。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的柔性制造设备开始与CAD/ CAPP/ CAM 等自动化技术和生产管理中的MIS等进行集成,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将企业所有的技术、信息、管理功能和人员、财务、设备等资源与制造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向CIMS发展, 构成一个覆盖企业制造全过程(产品订货、设计、制造、管理营销),能对全厂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行有效控制和集成管理的完整系统,实现全局动态综合优化、协调运作和整体高柔性、高质量、高效率,从而创造出巨大生产力。
现在柔性化不仅是指企业的制造技术柔性化,还包括生产方式柔性化,管理模式柔性化。
4.5动态化
由于先进制造技术本身是针对一定的应用目标、不断吸收各种高薪技术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因而其内涵不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
4.6虚拟化
虚拟制造系统(VMS)是指在虚拟环境下,以图形虚拟和仿真技术为前提,通过不消耗实际资源和能量的生产活动,生产可视的虚拟产品, 并具有现实制造系统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功能及运行机制从而做出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评价及产品性能预测,做出收益和风险评价,并发现潜在的问题。
VMS是集CAD/CAM技术、计算机技术、可视技术、并行工程、快速原型虚拟逼真设计等多学科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其关键技术中最核心的是:虚拟环境下服务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建模、分布式并行协同求解技术、全局最优化决策理论与技术,实现虚拟制造系统对实际制造系统映射的虚拟设备、虚拟传感器、虚拟车间和工厂的建立基于真实动画感的产品制造、装配、生产调度过程仿真等。
VMS的应用可以缩短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
4.7智能化
智能制造是指综合利用各个学科、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解决和处理制造系统中的各种问题。系统能领会设计人员的意图,能够检测失误,回答问题,提出建议方案等。
智能制造技术旨在将人工智能融进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的部分脑力劳动,从而在制造过程中,系统能自动监测其运行状态,在受到外界或内部激励时能够自动调整其参数,以期达到最佳状态,具有自组织能力。
4.8绿色化
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其主要技术是:
(1)绿色设计技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在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无污染、资源低耗和回收。
(2)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Clean Production)或称清洁工艺(Clean Technology)技术,是近年来,根据社会、环境要求而发展的一种新型生产技术。它与一般的环保技术的区别在于要求将加工过程产生的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使污染尽量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以达到末端排放最小的目的。
(3)拆卸回收技术。
(4)生态工厂的循环制造技术。
(5)ISO140000环保管理标准。
4.9快速化
快速化是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对生产的快速重组。它要求生产模式有高度的柔性与高度敏捷性。快速化能强有力地推动着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它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动力”。
4.10全球化
新世纪制造业将从单一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的竞争模式发展成为完全调和、多企业共同合作的全球化生产体系的竞争,全球化的制造系统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制造模式。面向全球制造环境(GME)的制造技术主要有:面GME企业动态联盟;面向GME的并行产品设计技术;面向GME的异地设计与制造技术;面向GME的产品信息集成技术;面向GME的并行产品集成开发系统等。
先进制造技术的竞争正在导致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组,新的制造模式不断出现,更加强调实现优质、高效、清洁、灵活的生产。
5.结束语
近几十年来,以微电子、信息、新材料、控制论、系统科学等为代表的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制造领域的广泛渗透、应用、融合与衍生,极大地拓展了制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急剧地改变了现代制造业的设计方法、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生产组织结构,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新世纪的制造业将成为发展速度快、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密集乃至知识密集的产业部门。
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级关键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制造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投入相对不足,原有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制造业产品落后,技术水平低,信息含量少,更新换代慢,以及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相对落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面对这样形势,我们必须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加强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与发展我国自主的NC,CAD/CAM,FMS,CIMS,IMS等制造自动化单元技术,提高制造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生产模式。努力缩小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的制造业站在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刘光复等 发达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述要.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9(12) 【2】李敏贤.面向21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业自动化.2002(12) 【3】朱世和,孙其新.面向新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模式.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8(12) 【4】戴俊平.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发展.陕西工学院学报.2002(12)
【5】房贵如,刘维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水平对比分析.机械科学研究院
【6】姚小群,陈统坚.展望新世纪的制造技术.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2(12) 【7】陈国权.先进制造技术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关键——人的因素.中国机械工程.1996
第四篇: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农村区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策略加以解决。为此,本文对目前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策略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区域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研究的重点课题。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显著,并且短期内,这一问题难以真正消除。为了能够缩小区域农村发展差距问题,必须结合实际,仔细分析农村区域发展产生差距的原因,并寻找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特征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仅疆土辽阔,而且人口众多,在资源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加之历史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促使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表现极不平衡。近年来,我国开始把目光转向农村发展,并把农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区域划分[1]。要想对我国农村经济和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应该依据各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内相似性以及区际差异性。现如今,我国对农村区域的划分呈现出动态性和间断性,更加善于结合某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发展进行区域性划分,对于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区农村发展实际,并由此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2]。
2.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明显,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度,即由东向西,地区经济发展以此减弱,东部地区属于相对发达的地区,中部次之,西部则属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增长率来看,东部经济增长的速度要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从城镇化阶段来看,我国东中部地区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而西部地区则依旧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虽然,自“九五”计划和十四届五中全会后,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但由于东部本身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区优势,使得其更能吸引外界投资,由此东西部发展差距依旧存在壁柜不断扩大。
2.2农村区域环境发展问题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因而人口密集,环境压力较大;而西部位于河流的上游,为全国生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与传统的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是导致农村水土污染的重要来源,加之农用地膜的使用以及秸秆的焚烧和处理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第二,生活污染日益显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和农村居住人口逐渐增多。然而与城市规范化的管理相比,小城镇脏乱现象显著,生活污染严重。第三,工业污染显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开始兴起,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对环境的规划和治理。
2.3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将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目前,我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城市,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有效解决了城镇地区劳动力短缺问题。但是,农村劳动力大量的跨地区流动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农村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智慧的青年人都奔向了大城市,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使得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偏低,不利于农村获得更好的发展。
3.解决我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策略
3.1政府做好干预,为中西部跨越发展做好保障
实践证明,要想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政府也要全面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干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工业、交通等方面基础薄弱,难以依靠市场进行自我调节,必须通过政府干预,实行西部扶贫开发计划。政府要进一步制定各类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在收入调节、资源分配以及利益协调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支撑,将东部收益逐渐向西部进行转移,加强对西部地区财政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2制定优惠政策,发展地区特色产业
东部地区以及沿海大城市,要逐渐依靠市场,并慢慢取消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在农场品精细加工工业、海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方面做出努力,逐步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并积极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不断发展起来。中部农业地区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优势农产品上,并由此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例如,应该重点发展优质小麦、水稻和大豆等,并进行面粉、饲料以及奶制品的加工。在政策上国家要给予中部地区一定的保护,为食品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并且要防止中部地区在水利、环境以及市场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软化,尤其要避免“中部陷阱”的扩大。西部地区既要注重特色农牧业的开发,同时还要将生态环境作为保护的重点。同时还可以大力发展优质棉花和苹果,同时推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的发展。
3.3注重非农经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
非农经济对于农村区域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并且成为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乡镇企业作为非农经济的主导,对于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西部农村而言,要全面实施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想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国家要加大投资力度,对西部乡镇企业进行改革,通过优化结构域,组建企业集团,实施规模经济战略;加强对人才的培育,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统筹区域城乡产业发展。
3.4保障公平,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要建立起公平的竞争机制,对地区发展不平等的政策要尽力消除,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的贸易体系和市场体系;其次要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合作机制,区域差距之所以存在,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利益主体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各区域之间应该建立起资源、劳动力、技术等之间的平等交换机制,从而实现各地区间的平等与互利。
4.结语
总而言之,诸多因素导致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出现了问题,使得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与城市地区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如此,我们依旧要把农村区域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政府首先要做好干预,制定出优惠政的策,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同时国家还要注重非农经济的发展,建立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机制,齐力推进我国农村区域经济获得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慈利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1]张亚洁,陆建飞,金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03)
[2]董宪军.浅谈农村区域发展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0)
[3]胡永盛,杭瑞友,李军.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经验与启示[J].现代农业.2008(12)
[4]王芳,胡永盛,李军.国外农村区域发展基本经验及启示[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5]杨嵘均,张浩书.农村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与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第五篇:幼小衔接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衔接。幼儿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各自阶段的特点,具有唯一性、顺序性和连续性,每个发展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内容,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经历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好坏都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发展。幼儿教育中如此重要的阶段,对其发展现状有充足的了解,有利于对其发展趋势的把握。
一、现状介绍
1. 幼小衔接的教材与教学
幼儿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教师对其教育的主要媒介是教材,以传授教材中的知识来影响幼儿的思维和心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教材的研究是幼小衔接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应在小学教材中充分考虑幼儿衔接过渡时期的特殊性,针对性的编入适合初步进入小学课堂的幼儿的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放低起点、激发其自主学习性。于此同时,幼儿处于幼儿园阶段时,其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对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明确课程目标,着力于幼儿适应小学能力的培养。处幼小衔接期的儿童,玩是其天性,所以在衔接期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天性因素,教学过程多融入一些有意义的游戏。幼小衔接期儿童的教学方式也从传统的语文和数学教学发展到综合教学的模式,可以从美术、音乐等艺术方向进行教学引导,发掘幼儿的天赋,使其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 幼小衔接教育中家庭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还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在幼儿衔接期的儿童,对其影响最大的也是父母,所以,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小衔接期的儿童十分重要。专家指出:家长应转变和更新落后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幼儿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家长在幼小衔接期儿童的教育中,应扮演好生活合作者、教育引导者和能力培养者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对孩子只是方面的教授,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注意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引导。
3. 国外幼小衔接教育的经验
中国是人口大国,每年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与世界先进国建仍有较大的差距,对于幼小衔接期儿童的教育,国外有好多值得借鉴的教育经验,对于其中适合国内幼小衔接期儿童教育的经验,摒弃种族差异,积极引入,促进国内幼小衔接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通过对国外先进的幼小衔接教育经验的引入,从中总结出(1)社会课程对于幼小衔接期儿童的教育尤为重要,应加大其研究投入;(2)社会课程内容相对单调古板,对于幼儿的吸引力不足,应加强社会课程内容的研究,丰富其内容的形式,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3)国内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脱节,往往是幼儿园和小学各顾各的教育,没有考虑到有效衔接期的过渡教育问题,应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幼小衔接教育经验,积极开展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交流会,使幼儿园教师知道孩子到小学后接触的内容、发展的方向,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小学教师了解到孩子幼儿园时期的经历、兴趣和爱好,以做出更加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计划。(4)创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所谓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是指: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不断生成适应性教育资源的环境。
二、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幼小衔接期幼儿教育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幼小衔接教育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幼儿园教学,其内容和方式与后期幼儿教育脱节,应加强与小学教师的学术交流;(2)教师的观念,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深远,应积极转变,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发展其天性;(3)家长的教育理念陈旧,家长在幼小衔接期的教育应结合社会,做好孩子学习发展的引导者。
三、幼小衔接教育的展望
1、拓宽幼小衔接的理论研究视野
现阶段幼小衔接教育研究,主要是从幼儿心理发展、注重幼儿生命教育、进行生态幼小衔接期教育等方面进行的。时代的进步,创造出了各个领域的新的发展空间,幼小衔接教育同样应进行开拓创新,从多视角对幼小衔接教育进行研究,不断丰富幼小衔接教育的理论内涵,因此,加强幼小衔接教育多视角研究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1. 拓展幼小衔接的研究主题
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程度应没有主次,不分地域的,但是现在国内对于特殊儿童的幼小衔接教育和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幼小衔接教育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对其教育的投入也是极小甚微的。现阶段的幼小衔接教育大多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具体的教育实施方案。此外,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主题比较单一,应拓展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主题,丰富和完善幼小衔接教育系统。
1. 结束语
孩子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国家未来发展与强胜的基础保证,幼小衔接期对于幼儿后期教育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幼小衔接教育的理念仍未十分明朗,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提高幼小衔接教育质量,应从中央政府机构做起,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发展和完善教育体制,特别是幼小衔接教育体制,为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培养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使国内幼小衔接教育登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