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精选)

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精选)

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第一篇: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凸显“三境”,让阅读课堂灵动起来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213161) 周皎皎[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那种沉闷、无趣的课堂教学逐渐被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体验学习所取代。但是,由于受传统教。

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

第一篇: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

凸显“三境”,让阅读课堂灵动起来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213161) 周皎皎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那种沉闷、无趣的课堂教学逐渐被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体验学习所取代。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注意创设互动的情境,保障自由的心境,构建开放意境,使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张扬个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境 心境 意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22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尽管体验性学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要极力追求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这里的“境界”指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格调。下面笔者主要就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心境、意境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互动的情境

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与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课堂应是一个民主、平等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可以充分放松,尽情展示自己,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动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中,课堂才具有活力。如,苏教版《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是一个独幕剧,文章写得并不复杂,主要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表现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崇高品格。在课堂教学时,作为一个历史故事、独幕剧来说,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津津有味地学习课文呢?教师就要注重互动教学情境的营造。在课堂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和他对话,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再让学生把课文演一演。这样,学生不仅读得有滋有味,而且表演得热火朝天,有效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气氛达到高潮,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出一种互动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自由的心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既然是主人,就拥有一切学习的自由权。在这里,既包括学生思想的自由,也包括学生发言的自由。也只有在这种自由的情形下,学生才能心胸开阔、自由发言,进行表达、交流,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在教学苏教版《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意识,我结合课文特点,特意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句话的理解认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立刻就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展开了自我审视、自我剖析。有的学生说:“我自己歌唱得好,经常爱嘲笑一些五音不全的人。学了这一课以后,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那些同学也有着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为我以前的做法感到很惭愧。”还有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站起来长嘘了一口气说:“我以前很自卑,怕其他同学看不起我。有时他们欺负我,我也不敢说。我虽然成绩不好,但是我画画很好。学了这一课以后,我明白了我也有自豪的地方,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自卑了。”在这充满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由发言、自由交流,课堂气氛相当和谐。 在这个教学课例中,充分体现了课堂是自由的场所。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没有思想的束缚,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这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开展语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开放的意境

教学小舞台,社会大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材中的课文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因此,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教学观念,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使语文课堂具有开放的意境,让学生健康成长。如,在教学苏教版《虎门销烟》一课时,为了创设开放的语文意境,使学生从小树立大语文学习观,我主要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一是林则徐是怎么样的人,你对他有哪些了解;二是当林则徐准备在虎门销烟之前,他可能在内部先秘密召开一个“虎门销烟分析会”,请大家想象:在这个分析会上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同的意见,林则徐会如何应对;三是你从虎门销烟的如期举行、胜利完成中,想象一下这次销烟行动对中国人产生的影响。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有一个学生说:“林则徐在禁烟时受到了许多人的威胁和阻拦,但是他不畏强暴,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义不容辞地接过了这个重担,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开放,是一种大气,是一种意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放可以促进动态生成。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开放的语文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始终把互动的教学情境、自由的学习心境、开放的语文意境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就能构建起灵动的语文课堂,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第二篇:让政治课堂灵动起来

积极打造灵动的政治课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21世纪初新课改的理念下政治教学就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依据教学大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进行诸如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灵动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但是在近几年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是感觉到学生中一直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下课时谈起神六上天、天宫一号对接,“小悦悦事件”等大家都关注的话题时,可以滔滔不绝。但一到课堂,很多学生却三缄其口,不会说话了。有时课堂上由具体生活事例印发了讨论,有的学生不是天马行空乱表达一通;就是空话、套话一堆,有的想好好说但难用课本知识表达,喜欢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和评论,致使课堂上又是教师唱主角,一个人挑大梁,结果课堂上死气沉沉。

是哪里出了问题?虽然我校是一所本地闻名的省重点高中,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学中也还是多注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忽视了作为学生主体的学生在其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笔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我们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怎样才能解决政治课的尴尬现象。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堂活动起来”。灵动的政治课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快乐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怎样让政治课堂灵动起来呢?

学习是一次积累知识、成长思维的漫漫征程,相较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自主性地学习可以带来更加丰硕的成果。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学科都在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主控自己的学习,充分发扬自身的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每一位学生其实都具有这样潜在的学习素质,自主学习模式正好给予了他们发挥的空间。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就应该要融入自主学习模式,把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位置让渡给学生。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具体化的理论框架。就一定意义上说,它把握住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自主学习重视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发展水平教高、自我意识教强,个性比较完善,不喜欢记忆机械的内容,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辨证思维形成。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目标中,除了教会学生学习外,其他都是次要的,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学生的自律代替他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建构主义认为人处在一个试图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现实、解释现实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同,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要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

者,应当在教学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抛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只是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以上心理学的依据下,围绕我校的高中生学习动机比较稳定,以内部动机为主。他们会经常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根据反馈修正学习策略;能经常自己思考怎样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些因素,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就更有可能。

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需要师生双方的协力完成。教师应当要创建出宽松有度的自主学习空间,并传授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原则,向纵深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唯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持续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延伸并深化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交流下,高中政治自主学习必然能探索出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推动整个的教学工作。

所以要打造灵动的政治课堂主要应该从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手。自主学习理论给了笔者很多启示,于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在原来教学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实践尝试,以期较大程度地高中政治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

接下来笔者结合教与学的尝试,总结出了实践自主学习理论的以下几点经验,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结合实验操作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时政素材,锻炼实践能力

联系实际的学习素材能使政治理论扎根实际,能使政治课堂教学生动,让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政治课教学内容中不乏实践性、操作性的素材,对这些素材,如果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笔者经常会用最新鲜的时事把学生带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这“最新鲜的时事”必须是当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如果过了几星期、几个月的事就变成“明日黄花”了,肯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别提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了。所以,能否及时获取时政信息对时政教学的成败具有关键意义。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是:将现有的教学空间有意识的向外延伸,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专题讲座、时事政治竞赛等等全方位的信息来源和阵地,倡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上获取广泛而丰富的时政内容及其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动手、动脑,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以达到时政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另外,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参与的实惠调查法、方案设计论证法等也有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有较打作用。

二、结合问题解决模式,引入时事内容,由难入简、变抽象为具体

最后,如何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笔者结合自己《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教学为例,具体谈谈把时事政治融入到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点:

1.关键点一:良好的课前导入。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情绪的高涨,步入求知的亢奋状态。《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课的内容看似简单,但要挖掘起来很有内容。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的时政环节就显的尤为重要。在这

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当时学生感兴趣的世博会中国馆内容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顺其自然地引出“文化创新”的课题,也能引导学生亲近我们的时代盛会,具有现实意义。

2.关键点二:生动的视频引导。为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课里由“东方之冠的诞生”视频引入,从中国馆的外形建筑到它的内设亮点,以设问形式层层深入,顺其自然地得出“文化创新重要途径之一”。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又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入,找到了二者完美的契合点。

3.关键点三:激烈的热点讨论。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本土热点问题的讨论,启发学生思考。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用身边时政话题切入,巧设练习,创设环境让学生亲身实践,学以致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取新闻。把学生身边所熟悉的地方的时政新闻引入课堂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国情和家乡情的教育。在讲到“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运用环节时,笔者首先讲述了本土佛山市的 “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发展战略,以及禅城区提出的“传奇古镇,创意禅城”的时政背景,播放了关于学校附近 “禅城汾宁路改造,老街坊期待重现昔日繁华”的视频新闻短片,提出练习问题:“我来设计汾宁古道”。因为就是身边古镇的翻新设计,同学们在讨论创意设计时七嘴八舌异常热烈。通过学生的讨论,深化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建设祖国和家乡的热情,实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目标。

教师应当让学生们知道,课堂知识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着一条链条,两者之间是相互彰显的关系。通过观察现实发生的实例,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高中政治知识,同时历练出一定的时事敏感度。这些素质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

第三篇: 让“课外书屋”灵动起来

很多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时,只注重对本单元的写作方法或内容摘要:

表达方法的点拨,而后面的“课外书屋”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实,“课外书屋”是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与阅读课外书籍搭建了一座“桥梁”, 让学生通过目标明确的单元主题学习,掌握这些写作方法、表达技巧后,再去阅读同类的相关书籍。 关键词:“课外书屋”、灵动、“桥梁”、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课外书阅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如:六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是关于爱的主题的文章,本单元的两条线,一条是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抒发美好情感;另一条是感受人间真情、文本中人物的美好品质。这两条线构成了本单元学生学习的主线。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桑娜为了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既担心又害怕,既矛盾又不得不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把渔夫与桑娜的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栩栩如生地展现读者眼前。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亲近儿童文学,我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从图书室为学生借来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首先,我们一起共读了一个星期,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这本书的主题探讨:小豆豆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后来,她的妈妈把她转学到了巴学园,她的学习和生活又发生了哪些改变?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书中的哪些章节?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有的特别喜欢小豆豆在写拼音时的章节,当教室安静的时候,她打开文具盒拿橡皮擦,又写错了又打开文具盒拿橡皮擦,教室里总是想起“啪啪”的声音,那种淘气的样子读了以后如见其人,就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有的喜欢她天真的样子,买的小鸡死了,埋掉小鸡以后她看到盒子里的几根鸡毛,一下子伤心地哭起来,一个小孩从小就接受离别的滋味;有的喜欢校长把学生吃的菜变成校歌,并给它们起了美丽的名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的童年,经过我的推荐,学生还自发买了《绿山墙的安妮》、《玻丽安娜》、《根鸟》等书,有的还摘抄了读书笔记,写了读后感,还有的为小豆豆写了一首诗。

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经历了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学生因此有了阅读期待,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推荐更多更优秀的书籍。

除了可以开展师生共读书目以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第七单元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小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四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外,还有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与拓展,很多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时,只注重对本单元的写作方法或表达方法的点拨,而后面的“课外书屋”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实,“课外书屋”是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与阅读课外书籍搭建了一座“桥梁”, 让学生通过目标明确的单元主题学习,掌握这些写作方法、表达技巧后,再去阅读同类的相关书籍。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动物小说的兴趣,我还充分利用回顾拓展中的“课外书屋”,给学生讲了一段关于“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狼王梦》:在广阔的尕玛尔草原上居住着一只漂亮、高傲的母狼紫岚,它曾经与自己相爱的丈夫狼王幸福地居住在草原上,它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它一次次失败,四只小公狼也相继死去,最后,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狼孙身上。为了狼孙的安全,它与金雕同归于尽„„通过我绘声绘色的导读,一时激起千层浪,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纷纷在网上购买了《狼王梦》、《第七条猎狗》等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他们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读着,有的学生还写了读后感:自然界中弱肉强食、强者生存;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我们不要去伤害它们„„学生读完以后,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也能喜欢上课外阅读,我们还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有的作图书推销员,有的讲故事,有的分享读后感,有的表演书中的一些精彩片段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开阔了知识视野,真正达到了教材是载体、用教材教的目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既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了生命力,同时又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里写道:一个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1】。 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教给他们书面上的一些知识,更重要是的是要引领学生不断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阅读观》

第四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动起来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动起来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奉化区裘村镇中心小学

周海祥

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发展语言,提升语文素养。他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不是教师炫素养的阵地。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学生才是主角,我们不能喧宾夺主。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动力、潜力,让他们在阅读教学中实践起来,动起来。

手动。书写是学生提升写字能力的基本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书写,小到一个字,大到模仿写篇。例如,在《用心灵去倾听》教学中,主人公的姓名就可以让去书写,让学生在书写中再次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不管如何肯定比教师去书写要好;在之后的仿写中,我们不妨也让学生自己去动动笔。

脑动。阅读教学如果缺少了思维的渗入,那肯定是僵化的,模式化的教学,不是灵动的教学。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去质疑,思辨,比较,例如:教学《用心灵去倾听》中,让学生思考苏珊不同的话语背后的感受,进而去比较听后的感受,或让学生多次去思考“还可以怎么说?”既能明白苏珊用语的委婉,又能感受其内心的善良。

心动。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就了事了。应该唤起学生更多的认知和情感的冲突,因此,在《用心灵去倾听》一文的教学中,应让学生联系生活习惯,想想生活中你有这样倾听或被倾听吗?唤起学生对于倾听的认识和激发对苏珊善良的认识。

“以生为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调动学生的手、脑、心等,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

第五篇:让信息课教学活起来

江川县后卫中学 张家东

【摘要】中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这种技能的目的与要求,仅仅是认识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各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来学习、巩固、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深度。学校要用计算机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益于发展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开放环境,以逐步培养他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

【关键字】电脑 活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新基础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之一。课堂活动要活起来,就要有活的教学目标,活的设计,活的教学内容,活的教学过程,活的组织形式,活的教学评价,活用教学媒体和手段。

一、有一个活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目标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心中要有学生,但是如果教师心中只有个抽象的群体意义上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必将是全班一律的,甚至于今年和去年一个样。这种心中没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不考虑学生学习上的具体需要,没有个别差异的目标,就是一种“死”的目标。因此,我们从两个方面使目标“活”起来:一是变抽象的学生为具体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二是变静态的目标为动态的目标,使教学目标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而不是硬性去完成不适当的目标。

一个“活”的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努力,方向明确,学得有趣。例如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Word的操作,那么在课前,就显示一些例子,从最简单的文章,到很复杂的文档、电子报刊,学生看了以后很吃惊。“我们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文档来吗?” 随着一课一课的深入,学生发现这些技巧自己也是能掌握的。再把这些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的环节,每节课达到什么环节,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甚至于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调整。

二、要有活的教学设计

传统意义上的课只备课,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目前应该有更深层的内涵,即需备教学方案设计,预测教学中各种的可能性。过去备学生只停留在表层上的“假想的学生”,而真正的课堂学生个性是多层面,丰富多彩的。所以不能只设计一种可能而应更深入地去设计多种可能和多种预案。教学如同一枚硬币,正面是科学,背面是艺术,教育智慧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备课应把学生可能的质疑与课堂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充分的估计并精心准备,这就是“活”备课,课堂上就能驾轻就熟、随心所欲、动态生成。即使教案“乱”了,课堂还是活而不乱。叶澜教授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还是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那就叫形散而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那就叫形散而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

三、有一个活的教学内容

首先从教材的权威的迷信中走出来,特别是从电脑这一不断发展的学科中走出来。我们决不能局限于某一教材,根据大纲的要求,我们结合本校电脑数量足、课时足、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上电脑课的现实情况,除教材外适当加入一些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不刻板单一,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了以下个原则:

1、应用性。使学生学了就能用,在学习中、生活中立即能使所学内容用得上,学生就会产生兴趣。比如学习Word就要让学生自己写自我介绍、写课程表、制作手抄报等。在应用时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又反过来促使学生来学更多的东西。

2、趣味性。适应于学生的特点,我们抛弃一般电脑教材中的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讲解的套路,适当穿插一些丰富有趣的内容,既有基本知识的说明,又有实战操作的练习。

3、思考性。“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只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这样就能使学生有了遇到问题时有独立思考完成的基础。

4、开放性。开放的机房、宽松的环境,是我校为学生提供的学电脑的乐土。在此乐土之上,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不同的层次,既有一般的学生都掌握的基本内容,又有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以自己探索的内容。例如在讲Windows的操作中,对于文件复制、移动等,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而对于文件的属性,程序的安装则由学生自学掌握,不作为硬性的要求。

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开放。在电脑课上,学习Word时和语文学科相联系,学习键盘操作时和英语学习相联系,学习鼠标操作时和画图相联系,学习画图形和数学相联系。

四、有一个活的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从而得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1、从课程安排开始。把理论和实践穿插地安排,对一些基本知识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而有一些内容则要在学生操作中产生困难时,他们才会有探究的欲望,再顺理成章地讲。

2、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只有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用才能知不足,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掌握,也才会越学越感兴趣。在教Word时,从第一课,我们就让学生去处理实际问题,从简单的“请假条”、“课程表” 到较复杂的“电子报刊”。

4、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资料是你们的,学习任务是你们的。老师是你们的助手,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五、有一个活的教学评价

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尽量做到多元、客观、个性。首先,不以一张试卷评定成绩,而是从多个方面来进行。例如,在平时的操作中有创新,可以进行加分。在平时的小竞赛中,如画图比赛、打字比赛等项目中获奖的可以加分,鼓励学生发挥自已的创意。

考试也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操作题,按照要求能独立地完成一项工作,并要有一定的创意,才能算是优秀;第二部分是笔试题,多以理解性为主,少考乃至不考死记硬背的内容。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对电脑有了浓厚的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