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背景与意义
2015年5月13日,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全面部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2015年7月4日, 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15]40号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助推我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实施, 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它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 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 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 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
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 培养大批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素养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有利于重塑国家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 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它由如下8个要素组成: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评价方式[1]。信息技术作为“互联网+”的引领性技术, 已经逐步演化为综合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完整互联网概念[2]。它将不断改变人们学习与工作方式, 它将给社会上各行各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高等学校的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应积极吸收融入“互联网+”, 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而推动这一发展,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的人才。培养人才的最主要的来源就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任务正在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转变。如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结合, 已经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
互联网时代, 信息的快速传播、知识的迅速更替、能力要求的飞速提升, 都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到了必须改革创新的时候。
三、“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主要是对组成模式中各种构成要素的升级换代。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各个要素, 必须要和当今社会与国家所要求、号召的潮流紧密结合, 要求更新理念,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制度、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与教学评价方式。
(一) 在人才培养理念上
人才培养理念, 是指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规格的设定, 也即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教育观念。
培养人才、研究学问、服务社会, 是大学最主要的三大职能。高校要将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 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如今, 在“互联网+”背景下,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观念、行为与意识, 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花样翻新的各种应用软件、包罗万象的网页信息, 迅速膨胀的虚拟空间, 成为学生们探索专业发展方向、了解创新创业资讯的快捷途径。高校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 尽快革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过去培养专业化、知识化类型的人才转化成为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创新意识、复合能力、全面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二)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
专业是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 课程是指要求学生学习的学科总和及进度与安排。课程设置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时间、学时等的安排。从近年的就业与人才市场上看, 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 部分供给量大的专业社会需求量却不大, 如管理类、艺术类、体育类、法律类、医护类专业, 而社会需求大的行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开发等, 高校却供给不足。在课程设置上, 高校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课程内容陈旧, 课程内容滞后于学科形势的发展;课程结构不合理, 必修课、选修课比例不合理, 知识类课程较多, 技能类、实践类、方法论课程较少, 科学类课程较多, 人文类课程较少;传统性课程多, 创新性课程少。在如今这种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时代, 知识技能的更新、膨胀速度大大地高于以往状态, 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求日新月异, 促使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必须尽快地做出调整。
(三) 在教学制度上
教学制度是学校对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质量等环节提出的系统的规定与方案。在教学制度上, 大学近年来倡导的导师制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 利用社交软件、管理平台, 解决生师比过高, 师生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沟通的问题;解决师生缺乏双向选择的问题;考核难以量化过程难以记录的问题。在实习方面, 大多数高校的实习、见习, 都是对企业进行短期的参观与观摩, 蜻蜓点水式的学习, 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支持下, 高校一是可以利用目前许多模拟软件, 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二是可以完善校企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低成本、开放性特点, 创建互联网上的校企平台, 对信息进行交流及共享。通过各种各样的模拟实训软件和校企实践等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他们尝试创业、走进创业基地、完成创业项目的孵化, 提高创业实战经验[3]。
(四) 在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上
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有班级制、小组制和个别制三种形式。教学管理, 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 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 使之有序运行, 提高效能的过程。
目前, 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是班级制、师生直接交流。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教学管理的目标主要是知识灌输, 教学方式主要是“满堂灌”, 课堂完全由老师主导, 学生被动地处于填鸭式接受知识的地位, 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与实践, 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互联网+”背景下, 这种老师、书本、满堂灌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对知识爆炸形势的需求,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网络课程、远程教学、多媒体视频等手段都应该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教学手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型投影等智能终端已经成为学习的主要途径。网络上大量的企业精英人士、职场人士提供了比传统课堂教育更为丰富的职场技能、专业技能课程。智能终端学习方式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无法避免的冲击[4]。
这些, 对解决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匮乏、专业课程内容陈旧和结构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 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 在教学评价方式上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评价。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要素, 它不仅检验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 也对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起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它是激励师生的重要手段。鉴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渠道、沟通成本等因素所限, 目前在教学评价上, 高校普遍都是重结果、轻过程, 重分数、轻能力, 重考试, 轻实践。在老师的评价上, 唯学术第一, 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薪资晋升中, 教学水平成为了软指标。这种普遍的评价方式限制了老师对教书育人的努力, 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挥。如今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社交软件、教学软件、管理系统、评价系统, 将教学评价的主体、对象、评价指标、评价形式等进行极大的丰富, 将评价成本降低, 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提高。教学评价形式从过去的结果评价、单向评价, 向过程与结果并重、多向评价进行转换。
总之, “互联网+”的出现, 拓宽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 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更新了专业与课程的内容, 跨越了专业与学校、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要:在当前国家大力号召创新创业、“互联网+”行动的形势下,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研究的热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改革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从培养理念、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制度、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方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构成要素上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12 (03)
[2] 郭重庆.“互联网十”:产业、经济与礼会的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 (06) .
[3] 何苗, 王婷, 王保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6 (07) :128-129.
[4] 何迪.“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19 (06) :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