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汉字元素与中华文化的艺术内涵联结
众所周知, 中华文明延续数千载至今不曾中断。之所以源远流长, 要归功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包容性在乎求同存异和兼包并蓄。能同外来文化和谐共处是求同存异;能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汲取优秀文化便是兼包并蓄。中华文化的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 有助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 更有助于理解自身及他民族的文化。人民群众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前进, 他们的审美意向主宰了各个时代的潮流, 而汉字无可替代的担当着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媒介。汉字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结, 汉字的演变进程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成长, 它们在思维表现模式与艺术内涵各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一、汉字是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
汉字传承着民族情感、记录着年代讯息、描摹着时代精神, 这是它的特殊性, 也是它能永续发展的首要原因。
汉字是我们民族情感交流与传承的物质载体, 其书写工具、介质广泛而多样。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汉字有着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首先, 汉字连接多种生活艺术门类如建筑、雕刻、装饰、诗歌、绘画、书法等, 并且较少被主题和格调限制, 这些门类为汉字传统时尚的创造供给了充裕的题材和表现方法。再而, 不同的介质选择可为创作供给新鲜思绪。最后, 活字等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批量生产提供了方便。这样, 不论是民间艺人、艺术家或是工坊, 都让汉字元素的传统时尚有了更精彩的表达。
开放的汉字传统时尚创作为情感传递提供了舞台, 某些奇妙的传统时尚, 能够叫醒人沉睡的记忆;犹如凝结着思想家对人生的哲学领悟;又犹如对欣赏者诉说的感人故事。这类包含汉字元素的传统文化从设想、磨练到成型一路都是残缺的, 直等到伯乐出现。当这样一件文化作品与人存在关联后, 它才有完全意义。自此, 汉字时尚成为创造者、使用者和跟随者之间物质和精神上的一个媒介, 贯穿情感传递的全程。
在汉字时尚的创造经历中, 创造者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 根源与核心是他的思想。由此, 相较于其他创作而言, 汉字时尚的创造同心理需求的关联更为紧密。汉字时尚是艺术创造者核心思想的传递, 是内在世界自我象征性的物质载体。
二、汉字是情感表达的思想载体——“祈福文化”
中国的汉字元素和传统文化具有包含关系, 汉字从属于传统文化, 而传统文化包含汉字, 两者拥有的艺术内涵和审美诉求是相通的。在浩瀚如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 “祈福文化”是一种层层叠叠, 波澜壮阔的浪花, 业已成为一切和谐美好事物的象征。它以汉字为依托, 在“福”字上驻足良多。美轮美奂如传统建筑的萧墙雕梁、细腻温润如瓷器、针绣等装饰物件及日常披挂的细软, “福”文化了了可见。
拆解“福”字, 发现它由左右两个象形分部构成, 左侧的“示”字旁, 神之本字, 是古时祭祀礼宾的形象, 而右侧的“畐”是“一、口、田”。一部分人将“示”视作相似的“衣”, 而“畐”则指代粮食, 组合到一起的寓意便是“一口田, 衣禄全”。“民以食为天”传承千年, 汉人祖先最初的祈福意识是对丰衣足食的追求, 由近及远, 当代中国人对小康生活的追求也只是这类思想的再发展。更有人认为“福”同“富“, 汉籍《释名》有言:“福, 富也。”这两字谐音且右侧都有“畐”, 因而祈福就是求富贵, 可谓最原始和最世俗的愿景了。以上种种都切合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
《礼记》有言:“福者, 百顺之名也。”一顺百顺, 自然岁岁平安。换言之, “福”字有诸凡顺遂、心想事成的寄托。《尚书》有“五福”的观点:“寿, 富, 康宁, 攸好德, 考终命。”“寿、富、康宁”我们都好理解。“攸好德”则一般解释为“所好者德也”, 本意是斯人要有高风亮节, 素性仁爱善良并宽以待人, 如此才能修来福气。“考终命”是指尽享天年, 长寿而亡, 是莫大的福气。自此, “五福临门”便成了老百姓使用频度极高的庆贺妙语, 直白地表达为:福、禄、寿、禧、财。农耕的汉民族唯愿雨顺风调, 五谷丰登。这里“豐”字最具代表性, 上面类似一装满谷物的容器, 下面是由“鼓”引申而来的古代容器“豆”, 合在一起寓意土地肥沃, 喜庆丰收。
中国人对“福”文化有着格外浓烈的情感, 生活中有大批基于“福”字的俚语。譬如古人见面互道一声“万福”, 品尝玉盘珍馐叫有“口福”, 风水独好叫“福地”, 家道充裕的家庭称为“福门”, 相貌富态称有“福相”, 夫妻相濡以沫叫“幸福”, 当官与民谋利叫“造福”百姓。如天之福、福禄双全、知福享福、寿山福海、洪福齐天、百福具臻、万福攸同等, 这些福字成语, 无不表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那么, 福源何来?昔人认同福源于勤俭和知礼。由此角度出发, “俭”字是关键所在, 有许多裨益, 勤俭可以养廉、修德、养志, 所谓“福生于清俭, 祸生于多贪”, 斯言不谬。古人认为福无所不在, 福气的多寡不由天命, 关键在个人的修为。《格言联璧》有云:“薄福者必刻薄, 刻薄则福愈浅矣。厚福者必宽厚, 宽厚则福益厚矣。”愈是福缘浅陋的人越是尖酸刻薄, 相反的, 福缘厚重的人必定心胸宽广。常言道:与其烧香拜福, 不如行善积德。祈福文化是先祖们给我们留下最纯粹的历史人文因素, 发展至今, 它已成为传统文化、宗教的关键构成部分, 逐步升华为艺术灵魂。
三、结论
有了汉字这个物质载体, 所有基于汉字的“祈福文化”便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趣味和文学气息, 也极大的丰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元素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意趣。相应的, 也使得汉字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限于装饰作用, 更加注重汉字元素在传统生活内抒情咏怀的作用,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元素艺术内涵最主要的表达。
摘要: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关联, 汉字不但记录和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就其本身而言, 都是一种灿烂的文化现象, 贮藏着厚重的文化记忆。本文从情感传达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两方面入手, 试图解析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联结。并着重以“祈福文化”为例作具体解释。
关键词:汉字,思想,中华文化,物质,祈福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 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 2016.
[3] 金缨.格言联璧[M]长沙:岳麓书社, 2003.
[5] 圆望角.中国祈福文化[R]360个人图书馆,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