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亲子沟通技巧专题讲座(通用)

亲子沟通技巧专题讲座(通用)

亲子沟通技巧专题讲座第一篇:亲子沟通技巧专题讲座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亲子沟通的技巧——走进孩子心灵,促进亲子沟通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与各位家长共同分享亲子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在讲主要内容之前,我预设了几个问题。

亲子沟通技巧专题讲座

第一篇:亲子沟通技巧专题讲座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

亲子沟通的技巧

——走进孩子心灵,促进亲子沟通

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与各位家长共同分享亲子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在讲主要内容之前,我预设了几个问题,不知在座的各位家长,你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遇到过没有?比如说:孩子不听话,有逆反心理,有没有这个现象?(有!)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没有这个现象?(有!)孩子喜欢看电视玩手机,有没有这个现象?(有!)好!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你们都怎么解决?(让家长自由发言,可以点

一、两个表现活跃的家长,让其简单回答,家长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外乎:讲道理,打一顿,关起来等)

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讲道理或者打一顿,或者其它的什么方法,有没有效果,问题有没有解决?(没有!)也就是说我们通常都是用一些没有效果的方法与孩子沟通。

有的父母说,我们是爱孩子的,有时候说话是过激了一点,但我们也是为了他好,我们相信他会理解的。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会理解吗?其实这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厢情愿。父母爱孩子天下所有人都相信,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你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一个高中生在一篇作文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我感觉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太高了,无论我怎样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总是挑剔我、批评我、训斥我、讽刺我、打击我,还说这都是对我的爱,如果他们爱是这种方式的话,我宁愿不要这种爱。

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会遇到一个现象: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就有逆反的心理了,那说明你们的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现在很听话,没有逆反心理,你也不用沾沾自喜,孩子

5、6岁没有逆反心理,并不保证

7、8没有,

7、8岁没有并不保证

12、13岁没有,

12、13岁没有并不保证

17、8岁没有,

17、8岁没有并不保证20多岁没有。如果我们招集1000个家长开讨论会,这1000个家长中有幼儿园的家长,有

小学生的家长,有中学生的家长,有大学生的家长,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逆反心理现象,我们一定会发现,幼儿园的家长说孩子有逆反心理,小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中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大学生家长也说孩子有逆反心理,最后的结论是,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逆反心理。

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心理?产生逆反心理最直接的原因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父母不知道怎么去与孩子沟通,不知道沟通需要技巧的。

在学习与孩子沟通技巧前,我们有必要认识沟通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是对孩子行为的描述;第二个是问题的归属。

行为的描述有两个关键词:行为 感觉

凡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是——行为,比如我班杨建瑶小朋友数学配对,宋小左在给娃娃穿衣服,武宇轩和郑舒丹在合作玩走迷宫,小朋友们在娃娃家玩耍等等;有几句话是做父母的常说的,“我的孩子很任性、很淘气”“我的孩子总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我的孩子很听话,很讨人喜欢”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感觉,是对孩子的评价。

我们做父母的能帮助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可是我们在描述孩子行为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孩子的行为,说的是自己的感觉,对孩子的判断。我们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觉,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指责、训斥、辱骂,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产生永久性的伤害。比如:孩子早上起床,不愿意自己穿衣裳,要你给他穿,你耐着性子给他穿好了,他又要你给他洗脸,你耐着性子给他洗好了,吃早饭时他又让你给他拿碗,好!你又做了,吃完早饭,他也不收拾自己的碗筷,这时候,你终于忍不住了,你会怎么说?试试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就这么干,你会怎么说?(家长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你怎么这么懒!”会不会这样说?会!请问你是在说孩子的行为还是在说自己的感觉?你是说的自己的感觉,我们换一种说法来看看,“早上起床你不愿意自己穿衣服,让妈妈帮你穿,还让妈妈给你洗脸,拿碗,收拾筷子,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有很多自己的事情不能做,上班时间也会受影响”。如果你是孩子,听了刚才那句话“你怎么这么懒!”和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哪种说法更容易让你愿意改

变自己的行为?所以当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帮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不会只强调自己的感觉,那什么又是感觉? 不会再去向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再去消极地评价孩子、打骂孩子、训斥孩子,就不会再去伤害孩子,当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清除了孩子沟通中的第一座大山,破除了亲子沟通中的第一团迷雾。 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二个核心问题:问题的归属,也就是问题在谁,或者说谁有问题,当我们没有弄清楚谁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们这里说谁有问题并不是说谁错了,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 比方说:你的孩子用一支彩色画笔在家里的沙发上、窗帘上、墙壁上乱写乱画。大家说这是谁的问题?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保持家里的窗帘、沙发、墙壁的整洁,如果被画得乱七八糟,还得要花费时间去洗、去擦,这让父母心理不舒服,对不对?当孩子的行为妨碍了父母的需求,给父母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觉,让父母产生情绪、困扰,我们说,父母有了问题。

孩子在窗帘、沙发上画画时候心里会不会难过,不会!他在墙上画的时候,会不会痛苦?不会!他心里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他有什么问题?相反,窗帘上画个唐老鸭,沙发上画个米老鼠,墙上画了个长颈鹿,他画的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所以说不是孩子的问题。

再比如孩子对你说:“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你们认为这是谁的问题?很显然是孩子的问题,孩子被欺侮,需求被剥夺,心里委屈,有不舒服的感觉,他有情绪,所以我们说,孩子有了问题。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往往不是缺少好的方法,而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到底是谁有问题。

当孩子有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怎么办?比方说:孩子对你说:“小明是个坏蛋,他朝我脸上洒水,还把我的书也弄湿了,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当你听到孩子这么说,你怎样

回应孩子的话?你会怎么说?(让家长自由发言,并提示家长:如果在平时,你会用什么方式与孩子沟通?你会用什么语气什么表情与孩子讲话?一定要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配合老师的讲座掩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以下是家长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

1、“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打人可不对。”

2、“以后不要再和他一块玩。”

3、“没关系,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

4、“小明是和你闹着玩的,不要计较。”

5、“小明是你很好的朋友,要学会原谅他。”

好!我发现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我们对这些反应方式进行归纳分类之后就会发现,总共可分为12种不同的类型,这12种反应方式被称为亲子沟通的大绊脚石,其中任何一种绊脚石都会阻碍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这12种绊脚石又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运用的(这里有张图)大家把自己刚才的反应方式对照一下,看看你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

1、命令、指示:你朝他脸上洒水,把他的书也弄湿。

2、威胁、警告:你要是跟别人打架,别怪我不客气。

3、表扬、赞美: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很好地解决这件事。

4、安慰、同情:同学之间洒点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计较;书不就是湿了一点点吗?也不影响,算了,搞好同学关系是很重要的。

5、教训、说教:你们是同学,你应该原谅他,不应该打架。

6、建议、忠告:你跟老师说,让老师批评他。

7、询问、调查:他用什么水洒的?卫生不卫生?书弄湿了多少?还能不能用?他有没有向你道歉?

8、说服、辩驳:水洒在脸上让头脑更清醒,书弄湿了,还

可以晒干,没有必要去揍人家。

9、贴标签、评判:你是个没有脑子的人,就知道打架,从来不想想怎么去解决问题。

10、转移、退缩:过去的事就算了,别再想它了,还是想想怎么完成你的作业吧。

11、分析、解释:他把水洒到你脸上,可能是跟你开玩笑,他跟你开玩笑,说明你们的关系很好;把书弄湿可能是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也许他内心也很愧疚。

12、辱骂、讽刺:打架是野蛮的表现,没有教养的人才会靠拳头解决问题。

这12个沟通障碍我们几乎天天在用,让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孩子越来越认为父母不理解他,越来越疏远父母,越来越逆反,我们做父母的无论如何,都要好好了解这12个沟通障碍。

有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这12种回答类型都成了沟通中的绊脚石?象警告、威胁、侮辱、讽刺这些回答方式是绊脚石还可以理解一些,为什么连指导、建议、询问甚至赞美也都成了绊脚石了呢?

我们刚才讲过,当孩子有了问题时,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当孩子处在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下,他的心理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只要想一想自己就知道了,比如我有了烦恼在向你(挑一位家长)倾诉时,我需要你的指导吗?难道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吗?我需要你的安慰吗?难道我的心灵真的那么脆弱吗?我需要你的赞美吗?难道我没有自己的价值感吗?我需要你的命令、警告、说教、批评、讽刺、分析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你只不过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只不过向你说说而已,你只要好好听就行,如果我说的反而不如你说的多,我就不想再给你说了,当孩子有问题向父母诉说时,他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这时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呢?

大家请注意,这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对他的情绪给予回应,回应的方法就是积极倾听的技巧,也就是说,当孩子有问题

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积极倾听,积极倾听不是简单地听,是要听懂孩子的情绪,并积极回应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他的话你听懂了,你理解了,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跟你说话能够被关注、被接纳,能有安全感。

我们来看看如何运用积极倾听来回应孩子抢不到气球的问题。孩子说:“刚才我和他们一块玩抢气球,我总是抢不到。”孩子这样说,只是在表达一种失望的情绪,并不是真的希望现在手里就有气球玩。我们怎么回应?(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你也很想玩气球,总是抢不到让你很失望。”这样说的时候,孩子立刻会感到他被理解了,他的情绪被接纳了。 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例子,孩子说:“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现在我们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了吧?怎么回应?(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小明打你,还抢走了你的玩具,让你很气愤,你不喜欢小明这样对待你。”

有的家长可能会想,怎么能这样说话?孩子的问题不是还是没有解决吗?各位家长,我们用积极倾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孩子会有足够的能力智慧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向父母诉说,是表达情绪,不是在向父母请求解决问题,父母就没有必要再插手帮助了,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特别痛爱我的孩子,我非要帮助他不可,如果你要真的帮助孩子,那就采用最好的帮助方式,大家知道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什么吗?(让家长略作思考)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当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起来了,他以后就再也不会依赖父母了,这才是真正的爱。下面请家长看一段视频《醒来》。

看了视频,我们大家有何感想呢?当父母有问题的时候,不妨让我们试试以下技巧:

1、和孩子产生共鸣。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鸣。当孩子给你说一件事的时候,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来代替心不在焉。只有让

孩子知长在真正的听他说,亲子沟通他才会更愿意把自己的困难、感受告诉家长。

2、不打断孩子。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做到只参与,不,先让孩子说完。一方面表示了家长的关心,另一方面能不打断孩子,让孩子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整理思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3、别否定孩子。孩子难过,你说别难过;孩子哭,你说别哭了;孩子紧张,你说别紧张......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也来越难过,慢慢的,孩子难过了也不想给你说。

4、不解释。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有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的接受现实。

其实比语言和倾听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

最后祝愿在座的所有父母都能与孩子和谐相处,让开心、快乐、幸福充满家庭,亲子沟通的技巧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一班:田宇娟

第二篇:听亲子有效沟通策略讲座体会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听亲子有效沟通策略讲座体会

听亲子有效沟通策略讲座体会

X月X日晚,在我们XX学校举行了一场关于《亲子有效沟通策略》的讲座,主讲人XX老师用丰富的案例,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为我们讲述了如何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我收获颇多,获益匪浅。

虽然我还不是个母亲,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和孩子的沟通同样重要,听着X老师的讲座,我不禁反思自己平日里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我做到和他们有效的沟通了吗?我们的沟通有效吗?X老师讲到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三个技巧:

1、克制自己的怒火,全神贯注地倾听。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的时候,满身的怒火让自己控制不了,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气不打一处来,往往在行动上或者语言上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我们忘了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一步,那就是倾听,我们都没有听,孩子也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有辩解的权利,我们就这么主观臆断,把他们的行为扼杀在我们的怒火中。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用哦,恩,啊!……很多时候,孩子在讲的时候,家长根本没有认真在听,很敷衍了事,孩子觉得家长根本是在应付他们,久而久之,孩子将不愿意和家长分享他们的事,那么孩子和家长间将达不到有效的沟通,试问,没有了沟通,人和人将如何交往呢?

3、说出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事情的感受,知道他们对于事情是怎么想的。

在和孩子的沟通和培养中,赏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赏识不是万能的,但是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他们希望,渴望得到大人们的肯定,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有人能够看到,大家能够表扬他。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有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对孩子说不的时候要远远大于说好的时候,而家长对于孩子的赏识能让孩子感受信心,感受肯定,收获成功。

X老师还指出,赞赏孩子的办法有很多种,不只是一味的说你真棒,你真好。比如孩子主动打扫房间,我们可以说出我们所看到的,房间真干净,床铺的很整齐,书都整齐的摆好了。孩子听到后,知道这是他的劳动成果,可以换种方式来表扬他。同时也可以描述我们的感受,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如看着干净的房间,让人感觉真舒服。对于孩子的评价,不一定只是家长或者直接感受者,可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宣传,让孩子听听其他人对他是怎么评价的,听到他人对他的肯定,他的心里会更加开心。

在讲座的最后,X老师以一个《妈妈的礼物》故事结尾,故事讲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妈妈一直用善意的谎言欺骗着儿子,目的是为了儿子能够不伤心,能够更好的前进。其实,孩子也知道妈妈在欺骗他,但是,妈妈一次又一次的礼物让孩子灰暗的心重燃了希望,让他暗淡的人生有了光彩。记得一个公益广告是这么播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失聪的儿童,爸爸在不厌其烦的教他说话,通过打击地板,触摸声带的震动,各种方式,而孩子哦,哦,啊,啊说话。只到有一天,孩子发出了从他出生以来最动听的声音“爸爸乖”每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是一阵激动。上帝为他按下了静音键,但却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世上没有谁生来就是傻子,只要你肯用心教,用心去沟通,那么你一定能够进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们有效的沟通。

3

第三篇: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公益讲座讲稿

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讲座

———如何解决亲子冲突

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放弃休息、放弃玩耍,来参加这次讲座,我表示热烈地欢迎与衷心地感谢!同时,请大家给自己有这样的学习精神一个热烈的掌声!也感谢

校长以及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掌声给他们!

下面,我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见PPT】。

在座的都是家长,我首先做一个了解:你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通常都遇到哪些问题?比如说:孩子不听话,有逆反心理,有没有这个现象?(有!)有时候你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话,孩子反而嫌你罗嗦,有没有这个现象?(有!)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说话、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有没有这个现象?(有!)还有什么问题?(让家长自由列举,讲师重复2-3个即可)。好!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你们都怎么解决?(让家长自由发言,可以点

一、两个表现活跃的家长,让其简单回答,家长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外乎:讲道理,打一顿,关起来等)

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讲道理或者打一顿,或者其它的什么方法,有没有效果,问题有没有解决?(没有!)也就是说我们通常使用的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大多没有效果,对不对?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渴望改善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提高我们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效果。如果是这样,那么,你今天来得就很有价值,因为,我们今天讲座、交流的主题就是“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技巧”。【PPT 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技巧专题讲座】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家庭教育。刚才,大家都是自己的孩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孩子出了这些问题是谁的责任?(让家长自由发言,可以点

一、两个表现活跃的家长,让其简单回答。)现在,我们暂时不做结论。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折纸、撕纸游戏。(一张正方形的纸一分为二对折,撕去一半。第一次简单重复这句话4次,让每一位家长独自按要求撕纸,看最后结果有多少家长与老师要求的结果(小三角形)是一样,分析责任应该由谁承担;第二次,具体说清楚将纸沿对角线一分为二对折,撕去一半,重复4次。)

从这个互动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孩子的一切问题,父母都要承担100%的责任!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后面,都有一对善于沟通的父母,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后面,都有一对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都有一个失去和睦的家庭。家长应该、也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

1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应如何承担责任、家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这就反映了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PPT

一、教育观念】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基石。父母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决定了孩子会得到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家庭教育的看法,或者说认为家庭教育重不重要。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有无都无所谓,甚至认为孩子不需父母教育,说什么“树大自然直”;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史学校的事情、是老师的责任。那么,你们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要吗?(重要)【PPT

(一)重要性】为什么?(请一两个家长说说)他们的分析都很真确、很有道理,概括起来,我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美国教育家华生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但也很有道理。这就是因为孩子在人生岗开始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完全被动第接受信息:我们教他什么、他就只能接受什么。因此,父母往往就决定了孩子一生要走的路:死路(泸州13岁女孩跳河自杀、南京父母打死不爱做作业的儿子)、歪路(每年全国约有6万名未成年人沦为罪犯、重庆约2千)、跛路【连接PPT考霸李飞】、正路。

我们的家庭教育,不仅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发展高度【PPT孩子发展高度】:家庭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石,三岁看老:脑神经细胞3岁发育50%、5岁80%,很多心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都是在婴幼儿和童年期。

教育观念的第二个方面,就体现在教育内容上【PPT教育内容】,即教孩子什么。你们在家里,主要教孩子一些什么?(请一两个家长说说)我把大家所说的归纳起来,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外乎是这四个方面【PPT】:立规矩、引目标、促心智、传知识。你们认为哪个内容最重要?现实生活中,你们在哪个内容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你们在教育孩子时,有没有夫妻两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有)那你们是怎么处理的?(请一两个家长说说)。教育观念的第三个方面,就是体现在父母教育观念的一致性【PPT一致性】。

由于每个人出生家庭、生长环境、教育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夫妻间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不一致,也很正常。但当我们面对孩子,对孩子进行教育、提出要求时,却必须做到一致。否则,孩子就会无所适从。轻者,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重者,将导致孩子形成双重人格。当然,这个“一致”,又可分为绝对一致和相对一致。所为绝对一致,就是指在任

2 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孩子,父母都必须一致。那么,父母在哪些方面应该绝对一致呢?我认为,涉及人身安全、法律道德、社会规范设三方面的事情,父母的态度必须绝对一致。其他事情,则相对一致就行。所为相对一致,即父母对不同孩子、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要求可以不一样,但在对同一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人的要求必须一致。当两人的态度不一致时,怎么办?三种办法来解决:分管原则、先说原则、孩子决定。

教育观念有关内容,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下面,请大家思考:我们是怎样实现教育目的?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教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家庭教育的途径——亲子沟通。【PPT

二、教育途径——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就是指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有人说,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要什么技巧吗?答案只有一个字:要!或者说,很有必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说法,叫“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这里面就包含着技巧,我们每个人和周围的人打交道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的人说话听起来让人很舒服,让人开心,也有人说话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从心里烦!不愿搭理他。

同样,有的父母与孩子说话,孩子很爱听,很配合;也有的父母与孩子说话,孩子就不喜欢听,父母说的多了,孩子就烦,甚至和父母吵闹、对抗。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有这个现象的请举手!好,手放下,这样的家长都很勇敢。我们给他们掌声鼓励一下!也有的孩子,你说他,他就搭拉着脑袋,一句话不说,不理父母,在脑袋里计算着你有没有完?你什么时候能说完?你说完了,他也解放了,问题照旧,下次还犯,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有这个现象的请举手,好!手放下,你们也很勇敢,我们也应当给你们掌声鼓励一下,我发现有的家长还是不敢举手。

我想具体了解一下,各位家长平时是怎么与孩子沟通的,比如说,有一天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对你说:“我们的老师不公平,我和小明我们的数学作业都没有完成,为什么老师只批评我不批评他。”各位家长,当你听了孩子的话,你会怎么给孩子说呢?

(让家长自由表达,不做评论)

(让助手到现场做笔记,简单记录家长的话)

听了大家的回答,我非常欣慰地告诉大家,你们今天来对了。你们今天听完我的讲座,你们就知道你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到底怎样与孩子沟通,沟通的技巧到底有多重要。【PPT 重要性】

有效的亲子沟通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变得更和谐。【PPT 融洽关系】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亲子关系不和谐,可以毫不客气地讲,就没有家

3 庭教育,父母无法教育孩子。

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会遇到一个现象: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就有逆反的心理了,那说明你们的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现在很听话,没有逆反心理,你也不用沾沾自喜,孩子

5、6岁没有逆反心理,并不保证

7、8没有,

7、8岁没有并不保证

12、13岁没有,

12、13岁没有并不保证

17、8岁没有,

17、8岁没有并不保证20多岁没有。如果我们招集1000个家长开讨论会,这1000个家长中有幼儿园的家长,有小学生的家长,有中学生的家长,有大学生的家长,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逆反心理现象,我们一定会发现,幼儿园的家长说孩子有逆反心理,小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中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大学生家长也说孩子有逆反心理,最后的结论是,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逆反心理。

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心理?有的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同意这句话的请举手!好,手放下!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句话是错误的!孩子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不一定非要出现逆反心理不可,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一定是我们与他的沟通出了问题。父母不知道怎么去与孩子沟通,不知道沟通需要技巧的,更不用说掌握这些技巧了。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后,你对孩子说:“孩子,你能不能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然后就可以毫无顾虑、尽情地其玩。”这是第一种说法;如果我再换一种说法,这样说:“今天你必须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不要找任何借口,不管你高兴不高兴,只有你做完了作业才能玩。”大家来判断一下,哪一种说法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第二种)。

父母与孩子沟通顺畅、关系融洽,能给孩子安全感。【PPT 形成安全感】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孩子内心会缺乏安全感,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好比大楼没有钢筋,大树没有生机,花草没有水分和养料,内心缺乏能量,学习成绩都会很差,不论你给孩子买多少参考书,报多少培训班,他的成绩都很难提高,因为对孩子来讲,他缺少的是能量,是安全感,而不是这些课本知识。

父母与孩子有效的沟通,还能让孩子亲自感受并学习到沟通的技巧。【PPT 习得沟通技巧】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假如我们做父母的学会了一套好的沟通方式,用这种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与孩子的关系很亲密,很和谐,大家都开开心心,那么孩子也学会了你对他的沟通方式。

孩子学会你对他的沟通技巧,他不仅会这样与你沟通,还会用这样的技巧与同学沟通,与老师沟通,以后还会与他的同事沟通、领导或下属或员工沟通,你的孩子的人际关系会很好,不论到哪里人缘都很好,都很受欢迎,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失败的人生吗?美国有

4 一个影响世界的著名的成功学家,叫卡耐基,有没有听说过?听过的请举手,好,手放下,他有一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成功,85%是靠人际关系,15%是靠专业知识。

所以,我们现在做父母的掌握并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孩子沟通,不仅会让你与孩子的关系更好,让孩子更幸福,还会让你的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你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会更好,人生更成功!认同的话,掌声鼓励一下!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套沟通理论和技巧,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发现并整理出来的一套完整的课程。这套课程所提供沟通技巧,几乎能解决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这套课程已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

如果大家想深入、详细地了解这套课程的完整理论和系统的技巧,至少需要进行四天时间的培训。今天这只是一个讲座,时间很短,但我尽可能地给大家讲详细点。

这套亲子沟通的技巧首先让我们明白亲子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大家来思考一下我们与孩子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在各种答案之中,肯定是要保持亲密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只要是人与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一定会有冲突,尤其是父母与孩子这样的亲密相处,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要不要化解冲突?(要!)这就是亲子沟通的一个目的:化解冲突、让孩子自主成长。这是出现问题后,我们解决问题,是亡羊补牢。最好的境界,就是不让冲突出现,这就是亲子沟通的第二个目的:预防冲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由于今天是讲座,时间有限,如何化解冲突这方面的内容。

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为冲突;第二,需求冲突;第三,观念冲突。(简单解释并举例说明三种冲突)不同的冲突有不同的技巧来沟通解决,因今天讲座时间有限,下面我重点与大家交流如何化解行为冲突。

我们首先来看看行为冲突。所谓行为冲突,即因对方的行为而引发的相互冲突。 在行为冲突中,我们与孩子沟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正确区分行为与评价、二是确认问题归属。

因此,我们首先有必要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行为?有几句话是做父母的常说的,比如:“我的孩子很任性、很淘气。”这讲的是不是行为?“我的孩子总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不是行为?“我的孩子很听话,很讨人喜欢”,这是不是行为?再来一句“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就爱看电视”, 这是不是行为?我来统计一下,认为刚才那几句话都是行为的请举手!认为有的是行为有的不是行为的请举手!认为都不是行为的请举手!好,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以上都不是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感觉,是对孩子的评价。

那么,什么是行为?简单地讲,行为一定是具体的,能看得见,听得到的,比如说,这有一台摄像机,有一台录音机,凡是能够拍摄下来的,凡是能够录下音来的,都是行为,

5 比如:孩子让你给他拿袜子,这就是行为,孩子让你给他叠被子就是行为,那你说孩子懒,这是你的感觉、评价,就不是孩子的行为。再比如:孩子吃饭时,只挑猪肉吃,这是行为;那你说孩子偏食,这是评价;再比如: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或者去玩玩具,这是行为,那你说孩不爱学习,这是你的感觉,是评价。

比如:孩子早上起床,让你给他拿袜子,又让你给他叠被子,这些事情你当然不想做,但你不做,他宁愿不穿袜子,他宁愿让被子堆在床上,所以你耐着性子给他拿了袜子,又叠了被子,他又让你给他收拾书包。这时候,你终于忍不住了,你会怎么说?试试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就这么干,你会怎么说?(家长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你怎么这么懒!”会不会这样说?会!请问你是在说孩子的行为还是在说自己的感觉?你是说的自己的感觉。

孩子的行为,让我们产生感觉,我们要改变的是孩子的行为,可是我们却强调自己的感觉,结果是孩子的行为没有改变,我们不舒服的感觉却不断地出现,我们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觉,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指责、训斥、辱骂,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产生永久性的伤害。因此,父母必须将孩子的行为与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区分开来。

好!关于行为我们就讲这么多,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我们帮助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为:凡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是——行为。当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帮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的时候,当我们弄明白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不会只强调自己的感觉,就不会再去向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再去消极地评价孩子、打骂孩子、训斥孩子,就不会再去伤害孩子,当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清除了亲子沟通中的第一座大山,破除了亲子沟通中的第一团迷雾。

我想了解一下,大家现在能不能分清什么是孩子的行为,什么是自己的评价? 能不能分清?(能)非常好,分清什么是行为,什么是评价,大家感觉以后在与孩子沟通时会不会有帮助?感觉会有帮助的请举手确认一下!好,手放下!在别的地方(也可以举一个具体的地方)讲座的时候,那些家长一学完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就鼓掌,我不知道我们现场的家长会不会(掌声)。

我们刚才讲过,我们在与孩子沟通中,有2个核心的问题,我们总是搞不清楚,第一个是什么?是对孩子行为的描述。第二个就是问题的归属,也就是问题在谁,或者说谁有问题,当我们没有弄清楚谁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们这里说谁有问题并不是说谁错了,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

比方说:你的孩子用一支彩色画笔在家里的沙发上、窗帘上、墙壁上乱写乱画。大家

6 说这是谁的问题?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保持家里的窗帘、沙发、墙壁的整洁,如果被画得乱七八糟,还得要花费时间去洗、去擦,这让父母心理不舒服,对不对?当孩子的行为妨碍了父母的需求,给父母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觉,让父母产生情绪、困扰,我们说,父母有了问题。

孩子在窗帘、沙发上画画时候心里会不会难过,不会!他在墙上画的时候,会不会痛苦?不会!他心里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他有什么问题?相反,窗帘上画个唐老鸭,沙发上画个米老鼠,墙上画了个长颈鹿,他画的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所以说不是孩子的问题或者说孩子没有问题。

我们再来判断一下,是刚开始时我们讲到的,孩子对你说:“我们的老师不公平,我和小明我们的数学作业都没有完成,为什么老师只批评我不批评他。”你们认为这是谁的问题?很显然是孩子的问题,他被批评了,与他有同样情况的小明却没有被批评,他心理不平衡,有不舒服的感觉,他有情绪,所以我们说,孩子有了问题。

认清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时明明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却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或者把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去解决,通常来讲都解决不了,一旦解决不了,父母就会感觉到教育孩子这么麻烦,这么累,人家为什么会教育得这么好,相比之下,会感到自己很无能。

有时候,是父母自己的问题,父母却把它当成孩子的,认为孩子有问题,就去帮助孩子,改变孩子,结果遇到孩子的拒绝与抵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往往不是缺少好的方法,而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到底是谁有问题。

为了让大家清楚,到底是谁有问题,我们再来举几个例子: 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太长,忘了写作业。 大家来判断一下,这是谁的问题? 孩子边玩边做作业,很晚才能睡觉。 大家来判断一下,这是谁的问题!

孩子对你说:“小明是个坏蛋,他朝我脸上洒水,还把我的书也弄湿了,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

大家来判断一下,这是谁的问题?

孩子在学校体育比赛中没有获奖,感到很沮丧。 大家来判断一下,这是谁的问题?

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哪些是父母的问题,哪些是孩子的问

7 题?

我想了解一下现在大家能不能分清谁有问题了?能不能?(能!)非常好,分清楚谁有问题,大家感觉以后在与孩子沟通时会不会更有帮助?感觉会更有帮助的请举手!除了举手,还会用什么表示?(掌声)

当孩子有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怎么办?比方说:刚才我们练习的一个例子:孩子对你说(讲师模拟,语气中带有情绪):“小明是个坏蛋,他朝我脸上洒水,还把我的书也弄湿了,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当你听到孩子这么说,你怎样回应孩子的话?你会怎么说?(让家长自由发言,并提示家长:如果在平时,你会用什么方式与孩子沟通?你会用什么语气什么表情与孩子讲话?一定要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配合老师的讲座掩藏自己的真实面目。)(此时,尽量让一位家长记下其他家长回应的语言,以备后面进行分析。)

以下是家长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

1、“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打人可不对。”

2、“以后不要再和他一块玩。”

3、“没关系,与同学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

4、“小明是和你闹着玩的,不要计较。”

5、“小明是你很好的朋友,要学会原谅他。”

好!我发现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在培训班上,时间充足,家长的反应方式更多,尽管反应的方式各种各样,我们对这些反应方式进行归纳分类之后就会发现,总共可分为12种不同的类型,这12种反应方式被称为亲子沟通的12大绊脚石,其中任何一种绊脚石都会阻碍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这12种绊脚石又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运用的(这里有张图)大家把自己刚才的反应方式对照一下,看看你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

这12个沟通障碍我们几乎天天在用,让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孩子越来越认为父母不理解他,越来越疏远父母,越来越逆反,我们做父母的无论如何,都要好好了解这12个沟通障碍。

这12个绊脚石都有它们典型的语言,每一个绊脚石所传达的信息,每一个绊脚石对亲子沟通、对孩子心理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有很多的内容,如果讲清楚、讲透彻,大约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这里我就不再详细讲解了,凡是参加过培训的,学完这12大沟通障碍之后,就会突然发现自己不会与孩子讲话了,一开口就是绊脚石。

有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这12种回答类型都成了沟通中的绊脚石?象警告、威胁、侮辱、讽刺这些回答方式是绊脚石还可以理解一些,为什么连指导、建议、询问甚至

8 赞美也都成了绊脚石了呢?

我们刚才讲过,当孩子有了问题时,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当孩子处在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下,他的心理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只要想一想自己就知道了,比如我有了烦恼在向你(挑一位家长)倾诉时,我需要你的指导吗?难道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吗?我需要你的安慰吗?难道我的心灵真的那么脆弱吗?我需要你的赞美吗?难道我没有自己的价值感吗?我需要你的命令、警告、说教、批评、讽刺、分析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你只不过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只不过向你说说而已,你只要好好听就行,如果我说的反而不如你说的多,我就不想再给你说了,因为我发现你的问题比我还严重。

当孩子有问题向父母诉说时,他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这时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在《亲子沟通的技巧》中有一套非常简单又特别有效的技巧,你只要用这套技巧,你的孩子一定会感觉到你这个做父母的确实是真正地理解他、接纳他,他会产生一种安全感,这套方法能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这套方法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帮助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帮助孩子一辈子的方法。

刚才我们讲到,当孩子有问题向父母诉说时,他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大家请注意,这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对他的情绪给予回应,回应的方法就是积极倾听的技巧。也就是说,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积极倾听,积极倾听不是简单地听,是要听懂孩子的情绪,并积极回应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他的话你听懂了,你理解了,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跟你说话能够被关注、被接纳,能有安全感。

我们来看看如何运用积极倾听来回应孩子被洒水弄湿书的问题。孩子说:“小明是个坏蛋,他朝我脸上洒水,还把我的书也弄湿了,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孩子这样说,只是在表达一种愤怒的情绪,并不是真的想去揍小明一顿。我们怎么回应?(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小明朝你脸上洒水,还把你的书弄湿了,这让你很气愤。”这样说的时候,孩子立刻会感到他被理解了,他的情绪被接纳了。

我们再来看看刚开始时那个例子,孩子说:“我们的老师不公平,我和小明我们的数学作业都没有完成,为什么老师只批评我不批评他。”现在我们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了吧?怎么回应?(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你和小明都没有完成数学作业,老师只批评了你,没有批评小明,这让你心理感觉很不平衡。”

有的家长可能会想,怎么能这样说话?孩子的问题不是还是没有解决吗?各位家长,我们用积极倾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孩子会有足够的能力智慧去解决自

9 己的问题,孩子向父母诉说,是表达情绪,不是在向父母请求解决问题,父母就没有必要再插手帮助了,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特别痛爱我的孩子,我非要帮助他不可,如果你要真的帮助孩子,那就采用最好的帮助方式,大家知道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什么吗?(让家长略作思考)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当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起来了,他以后就再也不会依赖父母了。这才是真正的爱,最好的帮助方式也是最根本的帮助方式。

运用积极倾听的时候请注意,孩子说话的时候,他是不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情绪,孩子说话时带不带情绪可以从他的语音、语调、表情还有一些肢体动作上判断出来,我们如果发现孩子在说话时带着强烈的情绪(例如模拟:妈妈,我不想上周六的补习班了,老师讲的一点都不好!)那么我们就要回应他的这种情绪,怎么回应?(提示:妈妈听起来你好像对老师不满意。)

如果发现孩子说话时不带情绪(心情平静地模拟“妈妈,我不想上周六的补习班了,老师讲的一点都不好!”),那我们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应当知道孩子可能有些事情没有讲出来,也许老师讲的他听不懂,也许老师对他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也许老师批评他了或者其他的事情让孩子对老师有意见。孩子没有说出来,我们运用积极倾听的时候需要了解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用敲门的技巧,也就是用一些简单的反应诱导孩子去说,只有孩子说我们才能够听,怎么运用呢?比如:“噢,你感到老师不好,能详细说说吗?”或者说:“是什么方面让你感到老师不好,可以给妈妈说说吗?”

所谓开门的技巧就是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引导孩子说话,比如:“妈妈感觉到你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你可以跟我说说吗?”“我很想听听这件事。”“我们一起聊一聊。”还有很多类似的语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习惯、说话方式以及孩子当时的情况自己设计运用,当孩子说的时候,我们要全神贯注,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去思考,并不断地作出一些简单的反应,比如:“嗯”“哦!”“是这样的啊!”“还有呢!”“后来呢?”我们不断地引导孩子去说,孩子说着说着,可能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便是发现不了,如果孩子没有强烈的需要或是特殊的需要,我们就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要狠下心来,给他这样的机会,如果要想真的帮助,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帮助,让孩子去发展、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倾听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去讲解,这需要我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去修炼与提升。

积极倾听不仅仅只有这些内容,另外还有积极倾听的作用、积极倾听的态度、积极倾

10 听的主要步骤、积极倾听的时机、积极倾听常见的误区等更多内容都没有办法全部讲完,大家可以在今后的培训班做深入的了解。

好!刚才我们讲了当孩子有问题时,我们做父母的运用积极倾听的技巧。下面再介绍当父母有了问题时,怎么办?我们说父母有问题是指父母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了不舒服的感觉,有了情绪,父母的问题,可能是孩子的行为引起的,也可能不是孩子的行为引起,与孩子无关,与孩子无关的、父母的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的问题,一个是价值观的问题。这些问题停一会再讲。这里我们先讲由孩子的行为引起的父母问题,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干扰了父母,父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说:有一天你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到你家玩,你们坐在客厅里面聊天,你的孩子要在客厅看电视,他打开电视,把声音开得很大,让你和你的朋友无法谈话。

这时候你对孩子怎么说?(让家长说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拿这道题目去考100个家长,可能会有99个使用的沟通方法是无效的。

对于这道题目,不同的家长会用不同的沟通方法,所有的沟通方法向孩子传达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是解决方法的信息(投影或张贴)。父母长期这么做,就会遭到孩子的防范、抗拒、敌视,孩子会感觉到受压制,没有面子,变得没有责任感,长大后会屈从别人,希望别人给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是贬低信息(投影或张贴)。父母长期这么做,孩子会感到无能,不被人接受,自己笨,没尊严,没价值,变得自私、懒惰、不体贴人。由于童年时期形成的不良印象会带入成年,这些贬低信息长期打击孩子,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将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当孩子的行为影响到父母,让父母有了问题的时候,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沟通才能让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在亲子沟通的技巧上有一种非常有效、非常人性的方法,叫“我信息”的技巧。

我信息的技巧简单地讲就是父母把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告诉孩子,如果细分的话,我信息的技巧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对不可接受行为的描述,各位请注意,我们是描述孩子的行为、具体行为,不是对孩子的评价,比如刚刚讲的那个练习,我们怎么来描述孩子的行为?“你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这就是对孩子具体行为的描述,不加任何评价;第二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直接诚实地告诉孩子他的不可接受的行为给你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你有什么感受?“我的心里面很烦。”第三部分,孩子不可接受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具体的影响:“我和你叔叔(或阿姨)谈话都听不清楚。”

11 我信息的技巧简单地讲就是:行为+感受+影响,现在我们用完整的我信息的技巧与孩子沟通,怎么说?“你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让我心理很烦,我和你叔叔(或阿姨)在这谈话都听不清楚。”

我相信有的家长可能会有一个疑惑,我这样说孩子就会不烦我了吗?孩子一定会停止这种不可接受的行为吗?我不敢说一定会,但我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配合,会停止他的不可接受的行为,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 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父母的认可、肯定,希望自己的行为能给父母带快乐,在这个心理基础上,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重要的需求,就是对责任感的需求,他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父母的需求,当父母告诉孩子自己的需求时,孩子就会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满足父母的需求,让父母生活得更愉快,这样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只是我们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些心理特征,很少给孩子这样的机会,或者从来都不给孩子这样的机会,经常是霸王硬上弓,不顾孩子心理感受,强迫孩子改变,导致孩子反抗、不配合。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套新的方法,回去之后用一用试试看,不过在你运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这个方法确实没有效果,没有效果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我信息的技巧有三个步骤,也是三个关键的要素,在运用时没有说完整,比如:你只说“我现在很烦。”孩子就会莫名其妙,不知道你为什么烦,以前不也是这样看电视的吗?他不清楚你的需求,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你的影响,所以他不知道改变自己。

第二,表达不准确也会无效果,特别是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比如说:“我心里很烦”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如果我说成“我有点不开心”那我传递的信息就太弱了,象手机信号太弱就接不到电话一样,孩子感觉不到你的感受,所以他会继续他的不可接受行为,当然如果传达的信息太强烈也会伤害孩子,或者是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亲子沟通不对等,孩子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比如说,孩子有问题时,也就是孩子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有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父母没有用积极倾听的技巧协助孩子解决问题,现在轮到你有问题了,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你活该!

第四,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产生冲突时,运用我信息的技巧不会有效。星期天,孩子想去公园,你想让孩子参加什么兴趣班,你用我信息的技巧控制孩子通常是不会有效果的,当父母和孩子在这样的需求上产生冲突时,有另外一套技巧,叫双赢的技巧,这套技巧接近完美,历行几十年而不衰,并且被用在各种关系的需求冲突、利益冲突上,父母与孩子用这套技巧,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并且都开开心心,这套技巧总共有六大步骤,等会我们再介绍。

这套我信息的技巧的内容还有很多,家长如果要透彻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至少需要

12 花3个小时进行深入学习和体验。

下面给大家介绍让亲子关系更和谐的双赢技巧这是一套接近完美的方法。如果说有一种方法能解决父母与孩子之间所有问题、所有冲突的话,在我接触的所有方法之中,我认为这套双赢技巧最有效;如果说有一种方法能让父母教育孩子显得更民主,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的话,在我接触的所有方法之中,我认为还是这套双赢技巧;如果说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各种年龄阶段的孩子的话,在我接触的所有方法之中,我仍然认为是这套双赢技巧。

在我们详细介绍这种方法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我们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用什么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我们只有认清我们教育孩子存在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改变自己,需求更好的方法。

我们所有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需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而且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会经常冲突,比如,星期天你想让孩子参加补习班,可是孩子要你带他去动物园,冲突就来了。当冲突产生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几乎毫不例外地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是权威式,孩子要听从父母的,第二种,溺爱式,父母要听从孩子的,第三种摇摆式,在权威与溺爱之间摇摆不定。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第一种权威式,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冲突时,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如果不听话,父母就要惩罚,结果是父母赢,孩子输,乖乖地听父母的话去上补习班。这种方式看似父母赢了,但是父母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孩子输了,内心会产生怨恨,不服气,开始消极对抗,这必然会遭到父母更严厉的制裁、惩罚。惩罚越严厉,反抗越激烈,实在不行,离家出走。父母权威的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还管用,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这个方法越来越失去威力。做父母的终有一天会听到孩子的宣布:我没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做父母的从此彻底破产。这样的事例现在的报纸、电视上经常会有报道。

我们来看看第二种方式,溺爱式,又叫纵容式,当父母与孩子有了冲突时,父母服从孩子,孩子说了算,这种方式是孩子赢,父母输,输了的父母还很自豪地宣布,权威的方式不好,我们应该给孩子自由,我们是用民主方式,这种让孩子赢的方式让孩子越来越骄横,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认为父母生我就应该养我,就应该满足我,这样的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责任,最后我们会发现,养这样的孩子是活受罪,哪辈子欠了他的,他现在来讨债。

现在随着父母的素质越来越高,单纯采用权威式或单纯采用溺爱式的父母越来越少,第三种是摇摆式的父母越来越多,这样的父母有的先采用权威法,发现矛盾越来越激烈,

13 于是又改用溺爱法来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以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更听话,哪知道孩子更任性,忍无可忍之下又采用权威法,也有的先用溺爱法放纵孩子,看到孩子无法无天,于是又改用权威法来约束孩子,采用权威法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并且矛盾越来越激化,没办法又用溺爱法,也有的父母说:在关键的重要的事情上,孩子要听父母的,在一些小事情上,可以让孩子作主,这样宽柔相济,明智结合,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明智,这种混乱的教育方式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困惑,长期下去会有更严重的危害,这里我就不详细讲解了。

不论是权威式还是溺爱式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输与赢,不是父母赢孩子输,就是孩子赢父母输,不论谁赢,最后都会失去权威,不论谁输,输的一方,心里面都充满了怨恨,总体上讲这种输与赢的方式让父母与孩子心里都不愉快,亲子之间的冲突不断加深。

为了让父母走出这种输与赢的误区,为了让父母与孩子更有效地解决冲突,亲子关系更和谐,亲子沟通的技巧上推出一套双赢的技巧,这套技巧在40多年来一直受到家长广泛的好评,它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显示出对孩子的充分尊重,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也满足了父母的需求,大家都开开心心。

这套双赢的技巧总共分为六个步骤:

各位家长,今天你学习了这套方法,回家后你如果用这套方法解决你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你事先要给孩子说清楚:“星期天妈妈想让你参加数学补习班,你想去动物园看动物,我们的意见不一致,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妈妈不希望强迫你放弃参观动物园,去参加兴趣班,这样你会不开心;妈妈希望你既能到动物园看到小动物,又能参加数学补习班提高数学成绩,我想和你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方法,既能满足你的要求,也能满足妈妈的要求?”

父母真诚地向孩子发出邀请,我相信没有孩子会拒绝,当孩子同意后,继续确认:“你认为现在商量好呢?还是我们再找个时间商量?”双方确认时间,避免孩子因为受到妨碍而产生抵触情绪。这是运用这套方法之前的准备阶段。

这套双赢技巧的第一步是明确父母和孩子的需求;第二是提出所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做书面记录,父母尽可能鼓励孩子提出解决方案,无论他提的多么不切实际、多么幼稚、多么可笑,父母都不要嘲笑、不要否定,不然的话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父母和孩子互相约定,尽可能提出所有的方案,直到提不出为止,并且对任何人提出的方案都不进行评价。第三步分析、比较所有的解决方案,父母尽量引导孩子思考:“你看这些方案,哪个看起来最好?”“你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这样还会锻炼孩子的判断力。第四步,确定最佳解决方案,在确定最佳方案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试图说服孩子按照你自己已经确定

14 的方法,一定要顾及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无法自由地选择他可以接受的方法时,孩子可能就会拒绝配合执行。当然如果孩子的选择与父母的需求有冲突,父母一定要用“我信息”的技巧真诚表达。第五步,执行已经确定的方法。在执行之前详细说明:谁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样做。商量好之后,就可以执行了。第六步,总结调整改进,确定好的方案是不是可行,只有在执行的过程中才能知道。父母经常问问孩子是不是对确定的方法感到满意,是不是在做?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调整,没有问题继续执行。

从资料的反馈上看,凡是运用这套方法的父母一致认为效果特别好,几乎解决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所有问题。

这六大步骤看似非常简单,其实里面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我这一场讲座能讲得完的,在培训班上需要2——3个小时的讲解和练习,父母们才能够了解得更透彻,各位家长如果我们不能够参加培训的话,那就多看书,多读几遍可能理解得更透彻一些,关于这套方法,以及这套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书上都作了详细的讲解说明。

我们上半场讲过,冲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行为冲突,解决的方法是什么?我信息的技巧和积极倾听的技巧,第二种冲突是需求冲突,解决方法是双赢的技巧,第三种冲突是价值观的冲突,关于解决价值观冲突的技巧我就不讲了,不过我推荐给大家一篇极其经典的文章,这篇文章你最好能重新抄写或打印下来贴在家中最明显的地方,经常念一念,最好会背,当你不断地念的时候,你的价值观就会不断地改变,当我们做父母的价值观改变了,你就会发现孩子的价值观也随着改变,你和孩子的冲突渐渐减少甚至消失,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这篇文章在《亲子沟通的技巧》这本书187-188页上,那几段黑体加粗的字就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极高,远远超过了这本书的价格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如果大家想在这本书上只学到一篇最重要的内容,那我认为就是这篇文章。

非常感谢大家能坚持到现在,最后祝愿在座的所有父母都能与孩子和谐相处,让开心、快乐、幸福充满家庭,亲子沟通的技巧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谢谢

校长!,

15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会接受三个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效果是相互叠加,但三者的叠加不是加法,而是乘法!

第四篇:讲座稿沟通的技巧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与家长沟通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因为在我们每天繁琐的工作中,与家长沟通是 我们必须做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回顾几年的班主任生涯,我总结了以下几个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 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是巧妙沟通的前提。

1、 新接任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几十个家庭,每个家

庭的情况都不同,做为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与家长的联系方式――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沟通卡”,上面有父母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特别提醒。这样的一张沟通卡会成为日后老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

2、 侧面了解,在与相关人的交流中关注自己班学生的家

庭情况,如是否有父母离异,父母外出打工,和谁生活在一起等情况,这就为对学生的教育和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二、 利用好第一次家长会和开放日。

1、 一年级由于刚入学,所以在开学初我们就进行了家长

会,对于这次家长会,我做了精心的准备,首先我写了家长会详稿,其中内容要有善意的提醒,必要的要求和需要配合的工作,逻辑要清楚。其次过程中我尽量做到语言流畅,声音充满自信,让家长从我的形象和表达对我放心。最后我向家长承诺:我希望我的孩子受到怎样的照顾,我就会给予您的孩子怎样的照顾,让家长对于我这位看似年轻的教师充满信任。

2、 学校开放日既是对学校的展示,也是对老师的展示和

推销,家长带着期待和审视的目光来到学校,一是想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二是想看看老师的教育和教学。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在这个开放日里人人有任务,使每位家长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其次要让家长感到老师平日教育的有素,最后要上好自己的展示课,让家长看到教师的素质。

三、 抓住展示的契机。

如趣味运动会,那是开学后一个月进行的一次大型活动,

也是第一次有家长参加的活动,在这次活动前,我精心地选择了运动员,原则是全员参与。在活动中,观众并不总是坐在原地保持沉默,或是玩闹说笑不成体统,而是在整齐中不乏灵活,我们时而起立背诵这一个月以来课前积累的名言古诗成语,时而活动活动肢体边唱边跳,家长不时传来会心的微笑,有人还惊讶地说:“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背的这些东西。”

四、 微笑面对家长。

我们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出去送放学排,会与一部分家长

见面,每次一出门,见到家长我会首先微笑,让家长感到我的好,这样有利于在放学这一最

佳时间与家长沟通。

五、 善于倾听。

倾听家长的意见,让家长表达自己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

恳,专心倾听,会家长感到老师很重视家长。另外,对于一些十分细心,能“磨叨”的家长,我们的倾听会让他尽快停止,如果你多说一句话,可能会引出他的下一话题。

六、 善于表扬。

在接受家长的询问时,要先说孩子的优点,再委婉地指出

其在学习和日常表现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是需要提前做好的工作――把学生分成几种类型,想好相对应的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七、 与孩子的交流就是间接地与家长沟通。

在校对学生的每一点好,家长都会了解,都会对老师万分

的感激,甚至几倍的回馈给老师,因此,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以及一点点小小的施舍,让他去做点什么,或给一个莫须有的称号,这是间接与家长沟通,也是最有成效的沟通。

八、 电话――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

在这个数字化的社会,手机太不足挂齿了,在我现在的这

个班里,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家长我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原因太忙了,因此电话沟通成了必不可少的途径。

另外在校发生的一些意外事件也必须通过电话与家长第

一时间沟通,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某位同学在操场游戏时摔倒了,类似这样的事件,打个电话告诉一下,即使家长不来,也有个心理准备,免得不必要的麻烦。

九、 以上都是理智的做法,然而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中难免会因为某些原因一时冲动发生矛盾。

这就需要我们事后冷静思考,巧妙解决问题,所谓“不打不成交”,要有本事,有肚量和与你发生冲突的家长关系更好。如在发生事件后,不对孩子产生偏见,反而对他更好,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家长一定会询问孩子:“老师对你怎么样?”你对孩子的更好会让家长感到不好意思,感觉到老师的宽容。

沟通是桥梁,沟通是纽带,与家长沟通还将继续,我会不

断学习新的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完善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将家

长做为教育的资源,为我所用。

(八)等待一个胆战的电话

今天姗姗再次撞到墙上,并且把右眼上方的眉毛处撞伤,当我看到她时,血已经淌到了下巴,很吓人!我看到这一幕马上想到了一点:如何向她的妈妈、爸爸解释(因为他们很不

容易相处,十分关心孩子,达到挑剔的程度,但这不是错,我能理解)。

我马上拿出面巾纸给她擦拭,把已经滴上一滴血的纱巾摘下,我领着她到卫生室,卫生老师用药棉花先擦了一下,我担心地问:“怎么样?”“没什么事。”我稍稍放心了些,领着她离开了卫生室,边走边想下一步应该如何处理。因为她的爸爸出差,所以回到教室我先给她的妈妈打电话,单位和家里都没人。看着姗姗的伤口,我再次领着她去找卫生老师,这次卫生老师给她伤口上了些止血消炎的云南白药。一节课过去了,我仔细观察她的伤口,周围好像肿了,又一节课过去,到了中午,我看她笑容多了,我把她的纱巾洗了晾干,晚上放学后,因为学校开会,我只好把她安排到教室自己等妈妈,走时我特意向她解释我不陪她的原因,并嘱咐她不要离开教室,之后我开始等待这个胆战的电话。

18:50(刚开完会回家要吃饭),我接到了姗姗妈妈的电话:“哎呀,小赵老师,我得谢谢你……这都怪我不细心,在家教育不够……我看伤口处理得很好,还上了云南白药,那是挺好的药……还把纱巾给洗了……孩子放在你手里,我挺放心的……”

姗姗是我班最小的一个孩子,入学时6岁,是班级唯一一个6岁的孩子,当时分班时就是千挑万选,被校长称之为“金蛋”,她非常爱笑、爱说,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孩,上课时总是接着老师的前半句来个后半句,有时觉得可爱,有时也要提醒。她极具自尊心,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她总是皱着眉想,那样子可爱得很。在家里,她的爸爸、妈妈对她的辅导特别到位,看着她飞速的进步,我一直都非常庆幸。但是她的父母也许是因为关心,对她的各方面表现都询问得彻底,并能针对某些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我一度很痛苦,今天的电话让我舒心了很多。

赏识让我们的学生可爱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肯定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肯定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肯定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肯定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迪迪是个爱表现自己的孩子,可有时方式却又不怎么恰当,也正是因为这一个性注定她敢于管理别人,因此我试着让她担任体委,没想到这一做法,促进了其它方面的发展,使她有了很大的转变,上课时经常能听到她精彩的发言,坐姿特别精神,常常被做为同学的榜样受到表扬,更可贵的是我发现了她的确很有领导能力,不但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放学排的管理上还受到了家长的称赞呢。因为这些进步,我情不自禁地给了她许多肯定的评价。接到她妈妈的电话是在期中考试后的一个晚上,简单地询问了一下孩子的成绩和表现后,这位母亲向我表达了她的心情,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孩子经常回来说老师对她的表扬,说自己上课发言了,老师夸她像个小诗人,她高兴得不得了,还夸老师的课讲得好,其实我的女儿并没有那么优秀,但是老师对她的赏识,让她特别有自信,谢谢赵老师。

听到这样的话,不光是心情好,其实我更多地是想到像她这样的孩子得到了老师情不自禁的肯定,使他们多了自信,各方面也都会有提高,孩子、家长都高兴。而除了他们,还

有一

部分孩子是多么需要老师去创造这样的机会给他们,我们就是应该在情不自禁以外,再多一些创造性的赏识。

(二)进步的喜悦

最近我发现了一条非常经典的法则:80/20。在班级管理中,80%的学生可能只要你花费20%的时间,而还有20%的学生需要你投入80%的精力。

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他就是那20%之一,他是目前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从入学到现在他一直表现出极其发散的注意力,不爱写字,却爱动手。经过沟通,我了解到他6岁前都不在父母身边,0到6岁对一个孩子的一生是多么重要,而他却没有享受到父母的爱,现在他的妈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之余,我就思考如何拯救这个孩子,为了他的健康成长,为一个母亲的付出,为一个家庭的幸福。我要给他爱,这份爱虽然不是母爱,但可能会比母爱更有价值。

王金战老师说过: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所以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让学生反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差生就变成了优生。这学期刚开学时,我就首先抓住机会表扬他端正的坐姿,因为我的关注,他坚持听课的时间长了,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次数多了,回答问题声音也响亮了,连准确性也提高了,这下不用我

表扬了,同学羡慕的眼神,赞赏的目光就足以让他心里比蜜还甜了。我还当着科任老师的面,为他转变形象。我答应他会把开学以来这么多进步打电话告诉他妈妈,我认真做了这件事,我选择了一个他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这个电话不但是在履行诺言,更是为了鼓起孩子坚持下去的信心。

这一切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他那颗需要呵护的心灵,他逐渐快乐起来。一节写字课后,他主动把生字本交给我,我看了他用心写的字,情不自禁地说:“呀,这么漂亮!”我这么一说,吸引了好多孩子,在我的煽动下他们也都说好,老师和同伴赞叹的声音让他露出了腼腆的微笑,也让我看到了他逐渐升腾的自信。我一鼓作气,在他的本上重重地写了四个字:为你高兴!望着他开始闪光的眼睛,我的心也随之澎湃。他的妈妈在十个一的心里话中写到:“孩子小心翼翼地拿着本,神秘地让我猜老师写了什么,看到他那兴奋的样子,我早已要放弃的心,又重新恢复了自信。”

阳光不可能永远眷顾,他终于还是打人了!当不止一个人告诉我他的作为时,我真是怒火中烧,看着他冲动的我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扣分,检讨,……理智的又想这样的对抗只会让他心理平衡,为了让他内疚,我柔声说:“是不是不怪你?”他不知所措的泪水忍不住倾泻而出,我刚才的愤怒之火也被浇灭了,这件本不怪他的事也因此让他内疚不已。

也许这个他的将来我无法预测,但我现在的所做可以让我在回想他的时候有一份舒心。最后我想改编王金战老师的一段话对我的学生说:如果我能工作三十年,那么目前我生命的十分之一已融入你们成长的过程。当雄鹰振翅高飞,当勇士奔向征程,当英才大展宏图,我又会重复我的工作,当你人生的曲线延伸到美好的远方,你是否还会记起这段最纯真的记忆,但我会永远记住你们,你可能看不到那双为你的成功而骄傲的眼睛,而我对你的祝福依旧。

(四) 感 恩昨天是感恩节,早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唱起了《感恩的心》,班级里充满了感恩的气氛。孩子们纷纷说着感恩的话,那么多的孩子说感谢老师,我的心情也被他们调动得积极起来,笑容也不自觉地被“哄得”挂在脸上。时间就在愉快的感恩中流淌。

直到一个孩子说到感谢妈妈时,我们严肃起来,因为她说着说着哽咽了,眼泪在眼圈里打转转,听着她的声音,我们也被感动了,有几个孩子流泪了,我也忍不住背过身去擦那不争气的泪花。多么真挚的情感啊!她的妈妈收到她的祝福和感谢该是多么激动。我让孩子们把要说的话做成卡片,晚上送给想送的人。孩子们安静地用心描绘着......

下课时,我收到许多的卡片,我被感动着:“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老师对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祝您一生平安、如意、健康、快乐!”“老师,您的灿烂笑容在我心中,您的亲切话语永伴我左右,您的热情激励鼓舞我前进,您的真诚暖我心房,在这感恩节来来临之际,真诚地对您说声谢谢!”“老师就像天空,我们就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

多么纯洁的心灵,他们理应享受我的爱!

(五)选少先队员

入学以来,我们一年级学生一直以加入少先队为目标努力学习,养成好习惯。戴上红领巾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就要选少先队员了,其实我的心里也很为难,第一批少先队员只有十五人,不知该选谁,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很多,每个人又多多少少有点不足,怎么办呢?对,民主选举是最公平的方式。

在班会课上,我们全体师生开始正式选举。首先由学生提名,被提到名的同学再参加投票选举。当我发现同学提名还不够十五人时,我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进行自我推荐,有两名学生真的勇敢地进行了自我推荐,我肯定了他们的自信。

最后还剩下五个名额没有提名,我们先对前面提名的十名学生进行了投票,结果全票通过。这时我发现已经有人因为自己没被提名而哭鼻子了,我窃喜入队带来的效果。剩下的五人怎么选呢?灵机一动,我根据平时的表现在刚才没有被提名的同学中选了八人到前面,请其他同学进行投票,在八人中票数前五名的同学当选。

整个活动结束时,我问学生:“今天的少先队员是谁选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同学!”我说:“对,以后大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平时不光老师在关注着你,你身边的同学也都在关注着你,只有你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做个好学生,在下次这样的投票中,同学们才会投你一票。”相信通过这样的投票选举,在同学们感到公平的同时,也会受到启发。

第五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专题

新时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秦皇岛市直机关幼儿园李娜

学生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小学生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要使小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教师起着特殊的作用: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怎样才能沟通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调动起家长关心孩子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愉快地配合教师搞好学校工作呢?一直以来,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教师形象。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勇于奉献。教师的为人师表不仅感化学生的心灵,而且还通过学生作用于感化家庭和社会。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要始终要让家长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卢梭)”。如上期学校开展了"向四川灾区捐款"的活动,作为教师的我带头给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学生在教师的作用下,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更令人感动的是曹金囡、曹锰、赵子博等学生家长主动到学校来捐款献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始终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让家长非常信任你!记得我刚开始带现在这个班时,家长很不放心,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甚至有人把电话都打到了校长室:有的家长反映作业太多,有的家长要求增加题量,有的家长反映放学

太晚,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这种七嘴八舌“支招”的现象已经杜绝,偶尔和家长通几次电话,交流的都是孩子们的近况,做到彼此心中有数,全程把握学生的情况。

二、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教师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检查还是应该的。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如果针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摒弃自己是“专业教育者”,“我懂你不懂”的一些想法,虔诚而耐心地倾听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感谢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科学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家长,做好班级工作

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深深地感到,一个班集体要充满朝气,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光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聘请家长担任我班同学的课外辅导员,不定期地将家长请进教室,为学生上课,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是搞好学生与家长、老师与家长工作的方法之一。家长们有的为学生做电脑初级知识的讲座,辅导学生怎样上网;有的为学生讲解交通常识„„有一位家长表示:“我没有什么特长,也没什么关系,但我能为孩子的活动作后勤工作。”家长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学生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绚丽多姿,也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彼此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