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非直面式”街道对景法则研究论文(精选)

“非直面式”街道对景法则研究论文(精选)

“非直面式”街道对景法则研究论文对景是城市设计的常见手法, 其有利于确立城市景观, 增强城市的可引导性, 具有良好的设计效果。然而, 国内大多数城市设计对于对景的理解仅停留在笔直的街道以及街道尽头的对景标志物, 却对城市设计对景手法的来源。

“非直面式”街道对景法则研究论文

对景是城市设计的常见手法, 其有利于确立城市景观, 增强城市的可引导性, 具有良好的设计效果。然而, 国内大多数城市设计对于对景的理解仅停留在笔直的街道以及街道尽头的对景标志物, 却对城市设计对景手法的来源、社会历史背景及现实功能考虑知之甚少。

欧洲的城市发展是一个递进式历史发展进程, 城市的形态决定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功能需求。“非直面式”对景手法来源于中世纪, 随后文艺复兴时期设计师们在经济社会技术的局限条件下以及对历史文化继承的“后继者设计”思想影响下, 只对城市建设做了局部的改造, 使得大多数城市的对景手法并非在笔直街道尽头树立底景, 而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在弯曲道路下形成的对景体系。

1.“非直面式”对景产生的原因

1.1 城市社会历史原因

中世纪的城市建设并没有遵循古罗马就发展成熟的希波丹姆模式, 而是在古罗马城市破败和衰落后, 随着人口向城市回流, 在城市废墟及新的人流聚集处形成了一种自然式的城市布局方式。其城市布局呈中心放射状布局, 为“非直面式”对景产生了条件。

①中心确立:中世纪的城市通常具有中心, 这个中心通常是教堂及其广场, 部分也有市政厅及其广场。教堂中心形成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在心理上, 长年的战乱和缺乏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的世俗性力量, 提倡“赎罪”与“关注来世”的教会为战乱的人们提供心灵慰籍, 从而深入了人们的心灵, 逐渐掌握了大多的权利, 教堂也成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心理上统治着城市[1]。另外在物质资源上, 大量财富涌入教会, 教堂修得极为高大精致, 以其高大体量和中心位置在物质上控制着城市, 成为了城市中心。

市政广场的中心确立与教堂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产生的背景是中世纪末期资产阶级抬头与民主呼声的增长。在中世纪末期, 由于部分资产阶级地位上升和举办会议的需要, 市政厅及其广场在人们生活中变得重要起来。而随着部分资产阶级财产积累, 市政大厅建设变得繁复, 市政厅及其广场在心理、体量和形态上也逐渐控制了城市。

②道路布局:中世纪的城市有两种类型, 一是新建的城市, 二是从已有古罗马城市发展而来的城市, 两种城市虽来源不同, 产生方式不同, 却造就了相似的道路布局。对于新建的城市, 由于城市自发形成没有规划, 其道路设计主要考虑地形、灼烈阳光和寒风以及城市防御的影响, 形成弯曲的道路。同时考虑到教堂的重要性和可及性, 通常使道路以教堂广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出去, 逐渐自然形成了整个城市的蜘蛛网状的曲折道路系统[2]。而对于从已有的古罗马城市发展形成的中世纪而言情况则有些不同, 在罗马时期, 基督教堂从未位于城镇中心或临近广场, 相反多位于城镇边缘或为其他强势力量所不需要的地方。但到中世纪, 由于基督教在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 且出于居民集结的实际考虑和象征性的原因, 偏远的基督教堂成为城内的小路与街道的指向地, 由此罗马人严格的网格与矩形的街区被逐渐打破, 形成了蜘蛛网状曲折道路系统。

1.2 城市功能与实际性考虑

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城市建设往往极具功能性和实际性, 而不是一开始就出于艺术效果的考虑。中世纪的蜘蛛网中心放射状布局首先就为城市街道对景产生了有利条件, 因为它在平面上确定了一个中心, 并且大多数道路都通往这个中心, 各道路之间又相互连接, 这种向心性发散布局使得街道对景产生了可能。同时, 没有一个城市规划能够仅仅用二维空间来说明, 因为只有在三维空间, 它的功能和美的关系才能展示[3]。要了解一个规划, 必须了解它的重要建筑物的容积和外形, 特别是核心组成部分[4]。中世纪的教堂和后期形成的市政厅都通常不仅有其主要建筑, 还有附属的细长的钟楼。钟楼在街道对景中成为最重要的元素, 但它的产生并非“为对景而对景”, 而是出于精神上的敬仰、弯曲复杂道路中道路可识别性的确立、汇集人流功能的必要, 以及防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的。

2. 塑造“非直面式”街道对景的具体方法

2.1 主要建筑中心性位置的确立

中世纪生活的主题是宗教和市场, 由于就近原则, 城市的发展具有向心性, 有利于确定教堂等重要建筑的中心位置。而且中世纪的教堂和市政厅等地标建筑常建有附属的广场, 这些广场不仅仅具有汇聚人流的功能而且常常具有市场的功能。主要建筑旁广场的市场功能更促使了这种中心性的建立。这种中心性有利于各个方向均能往中心建筑看, 而且大多数道路都通往教堂, 有利于形成街道对景。

2.2 高大体量建筑和钟塔的控制性

地标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最重要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突出体量, 以高大体量来统筹一定地域范围。由于大量资金都流向了教堂和市政厅, 出于炫耀的原因这些建筑也理应建得高大。即使是巴洛克时期笔直的道路对应的街道底景都需要较高大或细长才能起到突出作用, 弯曲街道对应得街道对景更加需要更大更高才能区别于其他的建筑。教堂和市政厅通常能以高大体量控制附属广场或近距离的周边区域的对景, 而其附属的钟楼则因其足够的高度和与街道尺度匹配的细度成为影响城市广泛区域的街道对景。

2.3 建筑材料的优越性与城市历史进程的必然性

在街道对景中我们常发现当地标建筑处于街道视觉重点时, 其前面的建筑屋顶忽然有意识地降低来配合这种对景手法, 这种完美的契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筑材料的优越性和当时的城市发展的历史。中世纪城市城墙建立后, 出于心理的安定感和多代长久居住的需要, 城内建筑以石头为主。最初城市人口较少, 只建立一二层的楼房, 随着人口的增加再往上堆砌, 木结构作为屋顶也方便拆卸再往上筑设新的楼层。当人们往上筑造新楼时, 出于整个社会对于宗教建筑的尊崇性以及城市的实际需要, 街道对景前的房主常常在“社会道德”的监督下自觉地不把自己房屋砌筑过高, 而是呈降低态势。

2.4 城市地形变化塑造对景

很多欧洲城市地形常有变化, 道路不在一个高程, 因而有利于突出城市高地的标志性建筑物, 形成对景。弯曲道路的非重点部分遮挡利于重点部分的突出。相较于笔直的道路, 对于行人而言, 一些未经校直或具有微妙曲线的道路常常会产生更强烈微妙的效果。由于道路的方向转折避免了视线的无限延伸, 从而使弯曲线性空间产生亲切感。而对于钟楼这类塔式对景建筑而言来说, 其建筑体量很难完整地占据道路空间, 且建筑底部的设计通常较为普通, 但此时底部的建筑刚好遮挡了道路对景的“空缺”部分而强调高于其他建筑的重点部分, 更易于产生对景效果。

3.“非直面式”对景产生的效果

3.1 形成有趣的空间序列

弯曲街道产生的围合性强化了街道作为构成公共、半公共和私有领域共存和过渡序列的作用。对于居民来说, 家庭就是私有领域, 街道是半公共领域, 广场等公共空间是开放领域。而具有围合性质的街道强化了半公共领域的概念, 它是十几个家庭共用交流的场所, 有一定的安全感, 有利于社区交流。同时, 景观感受也从道路建筑-对景建筑-公共广场, 具有强烈的指向性。

3.2 街道空间活跃性增强

非直面式对景是塞巴斯蒂亚诺·塞利奥文中的三种街景的第二种街景[5], 表现的是店主和商人普通生活的“喜剧”式街景或居住性街景——建筑的底层是街廊和商店, 建筑的上层为公寓, 教堂的塔楼为视觉终点, 大大丰富了街道空间的活跃性和丰富性。

3.3 人视天际线更加丰富

对景建筑占据最高点, 普通建筑高度尺度大体一致但有细微的丰富变化, 使城市构成了优美而有序的天际线。规划设计中谈论天际线通常以滨水地区天际线为主, 即人们从远处以与城市景观平行的角度来观赏。但到城市内部, 置身于城市景观之中, 若为直接的对景只会让天际线比较单调, 但曲折的道路则产生了近中远三种层次, 即街道建筑的近景、标志性对景建筑的中景和自然景观的远景, 更具艺术效果。

4. 结语

街道不仅是车辆与人通行的场所, 更是城市居民进行交流的公共场所、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城市风貌的重要展示面, 对街道空间的城市设计对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设计师在对景的处理上及欧洲城市设计手法的学习上不仅应当追求多样化, 不拘于单一范式, 也要追本溯源, 追求城市设计空间背后的历史社会现状, 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及当今人们的生活需求进行设计。

摘要:对景是城市设计的常见手法, 而国内大多数城市设计对于对景的理解仅停留在笔直的街道以及街道尽头的对景标志物。欧洲很多城市却采取“非直面式”对景手法, 即从城市平面表现的情况看, 由一个地标发散出的某个或某些街道是弯曲的对景手法, 却产生了更为丰富的对景效果。文章对“非直面式”对景产生的原因、塑造对景的手法以及“非直面式”对景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城市设计对景手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世纪,对景,街道,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育南.基督教堂建筑当代性的表达方式[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 胡斌, 吴琳.北京市商业中心区分类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J].山西建筑, 2010, 36 (19) :7-9.

[3] 王敏.Research on Cityscape Synergy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Planning Method[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谢力.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 (西方部分) [D].重庆大学2002

[5] 安平.意大利城市景观构成之空间要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7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