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精选)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精选)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第一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用到了特种设备,其安全性是我们最为重视的问题。这就。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第一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用到了特种设备,其安全性是我们最为重视的问题。这就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及逆行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监管 特征 创新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与其它监管工作不同,下面对其具体特征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对监管工作的创新。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特征

从现在的特种设备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监管是对整个过程的监管。目前,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主要是由国家的相关机构和组织对特种设备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管,主要包括对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改造、检修、运行、等和安全有关的各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某个单独的部门对特种设备的“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安全监管,监管工作承担着很大的责任;

第二,监管的设备数量较大,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我国特种设备的数量较多,其分布的范围也十分广,涉及到交通、建筑、铁路、环境、卫生、工信、旅游、教育等多个行业和领域,这使得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

第三,监管工作的技术性较高。由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使用技术方法对其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就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具有以上三个特征,我们要想做好监管工作,就必须对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不断完善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分析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与国家的安全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有着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切的关系,在工作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保持严谨的作风,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各个相关部门的实际作用。在国家相关规定中曾明确说明: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涉及到四个方面,分别是政府的领导责任、生厂厂家和使用方的主体责任、相关检验部门的技术责任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因此,在我们的实际工作过程,首先要最好政府的领导责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制度,分配具体的安全责任人,不仅要施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还要落实分管负责人制和“一岗双责”制,在对本行业内的有关内容负责的同时,对负责行业内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负责,关键是要做好市、县、镇三级政府的安全责任工作,确保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

第二,落实好有关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特种设备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切实的承担起责任,尤其是要增加对安全的投入,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班组的建设,落实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措施。

第三,认真做好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使有关部门明确自身的职责,依照有关的规定做好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严把各个关卡,将监管工作覆盖到每个环节中去。

简单来讲,就是要利用一些办法,通过一切的有效措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根据目前安全监管中遇到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性。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管理体制,将企业管理与政府监督进行有效的结合

首先我们要对特种设备施行动态的监管,将监管落实到每个环节和现场。更重要的是以相关企业目前特种设备的安全情况及其管理水平为基础,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其按照设备和企业进行分类的安全监管。企业不仅仅是经营和生产的主导者,同时也要对安全生产负起责任。一些自然灾害我们很难去避免,但是其余的所有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在对生产过程进行安全监管时需要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责,做好规章制度的确立、服务和监督工作。始终要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是通过监督实现的,不是在检测中发现的,更不能是在出现事故之后发现的。我们要对监管的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企业的管理和政府监督进行有效的结合。

(二)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管的目标。

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创新,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安全监管的目标,其中根本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有效统一。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础上,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的稳定。近些年来,特种折本安全监管的工作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我国的大型石油企业中对压力容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进行试点,采用和学的方法对检验的周期和对象进行确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企业的投入成本,帮助企业节省开销。还例如,下大力气对换热压力容器和锅炉等耗能较高的特种设备的节能和安全监管进行制度上的有效结合,对特种设备的节能标准和规定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改,加强对制造和使用中各个环节的监管,为我国的节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达到了特种设备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有效统一。

(三)积极开展人员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素质

对目前监管机构中的监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训,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中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处罚。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全过程的安排,对培训计划的设计、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时间的组织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选派技术能力强的监管人员负责培训内容的讲解,培训内容要包含有关的各个方面,不能忽视对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责任问题和使用相关规定的讲解。在每一期的培训教育之后,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结合平时的工作情况和考核的结果,对有关人员就行奖惩,表现优异的监管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表现不好的人员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惩罚,必要时可以将其调离本岗位。通过这种对人员管理上的创新,使安全监管人员对有关特种设备的监管知识和法律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使其能够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

(四)划分管辖区域,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由于监管人员的素质、擅长领域等的不同,要依照其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对管辖区域进行划分,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使每个监管人员明确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负责的区域,由上级部门进行统一的调动和管理,并对各个人员进行严格的考察。监管人员要对所管辖区域内的特种设备进行排查,对其具体的使用情况和运行情况等进行认真记录,选出监管工作的重点,对这些重点的企业和设备进行汇总,必要时可以绘制统计和分布图,在图中表明详细信息和监管的具体人员,切实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五)进行有效的宣传。

以往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宣传很少,致使整个社会对其的重视度不高。为此,我们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安全监管意识,发动群众的力量,对周边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管。此外,还要和有关企业进行有效的交流,在企业内部进行对安全监管的宣传。

总结:

以上就是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创新的一些分析。首先介绍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特征,紧接着分析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目前的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这些措施的提出还不够完善和具体,要想更好的做好监管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还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段方英.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1(8):53-55.

[2]蒋 勇,施智权.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J].安防科技,2005(5):10-12.

[3]曹 霞.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法创新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09(6):125-125.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2015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

201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特种设备安全法》,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和“创新发展、真抓实干、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综合运用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依法治特,严守安全底线,打好三大战役,着力推动改革,强化基础建设,完成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安全控制指标,不断提升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水平。围绕以上要求,全系统要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一、严守安全底线

(一)推进依法治特。

1.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按照立法计划研究协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修订,加快制订特种设备召回、报废、经营和压力管道监管等方面的相关配套制度、规章,积极推进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大规范)的制修订,探索完善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协调机制,着力推动地方立法和标准制修订。

2.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健全质检内外监督体系,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协调联动衔接机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事故。

3.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微信等媒介,利用“六一儿童节”、“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普及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节能知识,在全社会不断营造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特种设备本质安全。

4.从降低设备事故率转变为同步降低设备事故率和故障率。推进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将安全监管重点前移,探索从降低电梯事故率转变为同步降低事故率和故障率。以电梯故障率作为质量与安全的契合点,试点建立以故障率为指标的电梯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为监管部门改进监管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开展故障率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倒逼维保单位和制造企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落实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三)加强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

5.加强风险防控。突出“两防”(防重特大事故、防重大社会影响事件),建立监测、研判、预警、处置无缝衔接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预警,及时介入、及早处置,防止特种设备事故损失和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

6.强化应急处置。健全应急机构,配齐配强应急人员、装备,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7.严格监督检查。认真贯彻实施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将风险管控作为监督检查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探索建立日常监督检 — 2 —

查与安全大检查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有效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重点做好立式燃煤锅炉隐患消除、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保障工作。

二、打好三大战役

(一)打好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

8.组织集中攻坚。开展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电梯风险隐患排查活动,对“问题电梯”评估、建档,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隐患。特别是对“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的电梯,要通报地方政府挂牌督办,联合有关部门推动解决。推广北京、重庆等地经验,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9.构建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96333”等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中等以上城市今年力争做到全覆盖。加快电梯规章规范标准制修订,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建立信息平台,发挥各方面作用,齐抓共管,进一步实现保障安全、为民服务的双重目标。

(二)打好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

10.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依法组织实施油气(长输)管道质量监督和安全检查,规范生产环节和检验检测行政许可工作,加强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和使用环节的监管,保障质量安全。

11.规范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使用环节安全检查,组织制修订有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基本完成使用20年以上老旧管道定期检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检验质量。

— 3 —

12.强化保障措施。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技术机构的支撑作用,组建专家组指导检验检测、风险评估,解决疑难问题。

(三)打好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

13.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和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14.摸清锅炉能效状况。开展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普查,发布全国锅炉能效状况统计结果,为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提升锅炉测试、诊断、评价等技术服务能力。

15.提升锅炉系统运行水平。推进锅炉系统运行标准化管理,开展达标试点示范,完成50个标杆锅炉房示范建设,强化锅炉运行及管理人员节能专项培训,切实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技能。

16.加强部门联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高效锅炉推广、锅炉节能改造、淘汰落后锅炉等工作,做好相应的测试监测工作。

三、着力推动改革

(一)推动改革方案实施。

17.落实改革措施。进一步修改完善顶层设计方案,抓紧出台与顶层设计方案相配套的细化方案;研究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技术检查机构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积极推进地市级以上技术检查机构建设。

(二)深化两项改革。

— 4 —

18.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按风险程度梳理各类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的子项目,分类推进生产环节和使用环节行政许可改革;在落实下放、取消行政许可子项目的基础上,及时修订、完善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制定出台特种设备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研究出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工作措施。

19.大力推进检验工作改革。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方案,积极推进特检机构整合和做大做强,不断提升特检高技术服务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依据检验性质、领域分类推进检验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解决检验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创新监管模式

20.优化安全监管体制。探索建立安全监察、技术检查与行政执法相结合的安全监管制度;加大与标准、法规、质量、执法等部门的协调力度,形成质量安全监管合力;发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作用,推动落实“一岗双责”;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等社会力量作用,探索建立对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管制度,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快构建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

21.创新工作机制。在电梯、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等领域加大物联网试点应用力度,继续推进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系统,运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在电梯、客运索道等领域推进安全责任保险,运用市场手段,建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开展老旧气瓶集中定点报废试点工

— 5 —

作;继续推进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数据库,加大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

22.夯实监管基础。继续完善六大工作体系,着力完善法规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科技大平台作用,实施基于风险的分类监管,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实施多元共治,筑牢监管工作基础,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23.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借鉴安监等部门成功经验,按照安全生产“五级五覆盖”的要求,推动特种设备监察力量向基层延伸,探索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对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执法水平。

24.强化基本保障。积极协调人社、财政部门,参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的做法,争取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人员岗位津补贴政策,加大对安全监管人员、经费、装备的投入,发挥队伍的积极性,保障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5.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按照抓业务抓队伍“两手抓”、管行业管行风“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警钟常鸣,常抓不懈,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防范工作风险和队伍风险。

— 6 —

第三篇:2018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

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各项工作部署,紧密围绕“十二字”方针,综合运用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以党建为统领,狠抓质量提升,强化风险防控,推进改革创新,夯实工作基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奋力开创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新局面。围绕以上要求,全系统要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一、狠抓特种设备质量提升,以质量促安全

1.宣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牵头制定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总体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工作计划,贯彻落实质检部门的职责分工。各地迅速组织学习,开展专题宣贯,结合质量提升行动,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推动地方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组织机构和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以压力容器、电梯等设备为重点,狠抓规范标准引领,综合运用行政许可、检验检测、监督检查、科技攻关等手段,充分发挥企业、技

术机构等相关方作用,推动设备制造质量、维保质量等全面提升。

3.促进检验检测服务质量提升。部署开展型式试验、无损检测等工作质量专项抽查。各地要督促当地检验机构优化报检流程,改善窗口服务,及时安排检验,提升检验服务质量。

4.促进区域特种设备质量提升。鼓励各省在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和大型游乐设施等典型产业聚集区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质量提升长效机制。

5.促进节能环保质量提升。继续开展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联合有关部门发布《高效节能锅炉推广目录》。加快完善相关法规标准,按照部门职责分工,依法落实国家相关重要政策,促进锅炉节能环保质量水平提升。

二、强化特种设备风险防控,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6.构建双预防长效工作机制。研究梳理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的关键因素,提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方法措施,推动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性文件。各地要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目标,督促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7.开展针对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巩固近年来电梯会战攻坚和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根据近年来特种设备排查整治案例和事故原因分析,对电梯层门、制动器和自动 — 2 —

扶梯附加制动器等电梯部件风险,锅炉范围内管道等承压部件风险以及“煤改气”锅炉改造风险,储运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特种设备风险,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风险等,督促企业加大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治力度。

8.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电梯与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通过事故从源头防控设备风险。继续多种模式全面推进“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台建设覆盖范围,加强数据汇集分析。

9.开展重大活动安全保障。进一步完善重大活动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全国两会、上合组织峰会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筹备部署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关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建设推进和安全保障工作。

三、落实顶层设计方案,推进安全监管改革创新 10.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制定《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目录》,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子项目,优化行政许可程序。推动落实鉴定评审和人员考试财政经费保障,加强对鉴定评审工作监督和抽查。强化持证单位监督抽查。

11.推进检验工作改革。修订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和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规则,启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范制定,引领推动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划分电梯检验和检测工作的内容,优化电梯定期检验工作项目、周期。在电站锅炉、大型起重机械、石化成套装置特种设备等领域推行由

— 3 —

使用单位自主选择检验机构开展定期检验工作。

12.推进电梯监管综合改革。推广电梯“保险+服务”试点。推动维保模式转变,试点推进按需维保、“物联网+维保”等新模式。探索建立电梯维保、检验和事故等信息公示机制,倒逼制造和维保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四、理清责任边界,强化监管基础建设

13.健全特种设备责任体系。推动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相关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制定特种设备局权力和责任清单,各地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地方权力和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监管职责,制定“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指导意见。

14.优化法规标准。全面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推动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加快《电梯安全条例》起草工作。启动《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规章修订工作。积极推进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和电梯等综合性大规范建设,开展安全技术规范后评估试点。全面开展政策性文件清理,发布有效政策性文件目录。以压力容器、电梯为试点,研究建立法规标准协调机制。

15.加强信息化建设。统一信息化建设数据标准要求,充实完善全国特种设备信息公示服务平台。继续推进电梯、 — 4 —

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在完成全国特种设备从业人员数据库与公示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各省要积极整合省内特种设备单位数据库和设备数据库,适时与全国特种设备信息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

16.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引导技术机构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加强特种设备领域研发、技改,加大科研资金和人员投入。鼓励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成员单位在科研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攻关,利用各自优势广泛开展合作,提升综合科研能力。

17.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加快组织编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培训系列教材、题库及视频教学培训材料。积极开展对地市局长、基层安全监察骨干培训工作。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县安全监察人员培训,注重培训实效,提升专业水平,推动安全监察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18.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党建统领工作全局。

19.强化队伍作风建设。继续弘扬“四特”精神,按照抓业务抓队伍“两手抓”、管行业管行风“一岗双

— 5 —

责”的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廉政风险防控。

— 6 —

第四篇:市质监局高温季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不降温

炎热高温酷暑,是特种设备事故高发期。为确保高温期间设备稳定运行,7月份以来,市质监局“四举措”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一是突出重点,落实责任。该局以公共场所、船舶修造业、气瓶充装、化工行业为重点,共检查181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督促使用单位切实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全面实现“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即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设备有使用证、作业人员有上岗证;设备依法定期检验。

二是严格执法,跟踪整治。该局拓宽隐患发现渠道,对安全监察、检验报告、投诉举报中发现的隐患,认真记录,抓好监察责令、整改方案制订、整改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隐患整治跟踪闭环,做到“检查一家,规范一家,提升一家”。对一般隐患要求使用单位立即整改,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依据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限期整改。共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31份,责令使用单位限期整改事故隐患65例、封停160台设备(其中气瓶152只)、依法立案8起。

三是是认真检测,技术支撑。该局制订落实今年三季度特种设备检验计划,特种设备检测人员冒酷暑顶烈日,共检测特种设备近1000台(套),帮助使用单位制订设备隐患整改方案,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是加强宣传、指导制订应急预案。该局将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组织编制的《工业燃煤锅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等26个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指南,及时下发企业,结合实际,指导企业制订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帮助企业定期组织演练,提高预案指南和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体系。

第五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回顾篇

一、工作现状

特种设备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是具有较大潜在危险性的设备。目前,枣庄市在用特种设备总量9028台件,其中锅炉1034台、压力容器4778台、电梯1001台、起重机械1526台、客运索道1条、大型游乐设施20台、场内机动车辆668台。另有气瓶5.7万余只,工业压力管道77公里。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枣庄市质监局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十一五”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运行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安全评价、动态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了生产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把关责任、各级监察管理部门的监督责任的特种设备三方安全责任体系。深入宣传贯彻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使社会各界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安全法制环境正在逐渐形成;建立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安全监察工作达到有效覆盖;对事故多、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土锅炉、简易电梯、气瓶、工业压力管道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安全专项

整治,一批安全隐患得到整治和消除;完善了特种设备的行政许可制度,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审查、批准发证工作,从源头把紧安全关;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了多次演练,有效地预防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制度,有效地打击了各种非法生产和非法使用行为;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十一五”时期,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安全监察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重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100%、定检率10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事故结案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新上和开工的企业明显增多,大量设备将会投入使用,不安全的因素将会大大增加,全市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部分使用单位或使用者不主动依法依规报检情况突出,过期未检设备仍然存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健全,行政执法的力度有待加强;二是特种设备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分布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少,监察任务繁重,造成监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盲点和盲区,对特种设备事故还未完全达到可控可防的目的;三是检验机构装备水平,

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和工作的需要。

三、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在扩大投资方针的刺激下,我市各类特种设备数量仍将会迅速增加,加上我市正在加快城市转型,易燃、易爆、剧毒的煤化工特种设备将会大量增加。因此,特种设备事故的因素将会增加,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机率将会增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当前,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市政府已将特种设备安全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纳入对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考核范围,这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面对形势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将面临重大考验,必须在人员素质提高、技术装备配置、监察经费保障等基础工作上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安全监察形势的需要。全市特检机构肩负的任务将越来越重,承担的责任将越来越大,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客观地分析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抓紧做好。要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突破口,创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思路和创新监管机制,推进企业“两主动”,着力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由微观式管理向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宏观管理的转变,全面强化两个主体、落实两个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服务科学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安全、促发展总目标,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以专项整治为重点,继续创新监管思维,深化监管改革,加强监管基础,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预警,促进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特种设备各方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力争实现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目标;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上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机技术把关、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格局。

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设备定检率、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8%以上;事故结案率达到100%;重要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率、设备定检率、人员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3、完善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杜绝重特大特种设备事故。

(三)重点任务篇

创新监管思维,加强监管基础,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企业安全主体意识,完善监管预警,加快建设特种设备齐抓共

管的大质量工作机制,达到“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主要任务

将工业压力管道、监检产品归入特种设备管理系统;完善安全监察机构考核体系,开展网上绩效考核;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建立消防、质监、安监联合接警、处置的联动机制;深化信息化建设,逐步采用并实现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技术对工业气瓶、车用气瓶及电梯进行电子动态监管;完善隐患督办指令书制度,落实“四不放过”要求;帮扶新上附加值较高的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通过宣传、培训、检查、执法等各种方式,推动企业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使安全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制定全市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目标,学习先进地市开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管经验,抓好节能监管的各项工作。

二、实施步骤

2010年到2012年,加强基层安全监察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充实人员队伍、保障经费落实、规范工作行为、落实工作责任等基础建设,真正把安全监察工作的基础打好。继续抓好企业“两主动”,推动企业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深化信息化建设,全市工业气瓶、车用气瓶和电梯进入运用RFID技术实施动态监管的常态管理。制定全市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规划,开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应用示范及推广,加快形成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设

备节能监管的工作格局。

2012年到2015年,认真落实国家总局加快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安全监察机制的创新,完善四位一体动态监管体系,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的沟通和联动,形成特种设备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安全工作机制。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做好特种设备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紧迫性,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统一,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处理好特种设备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特种设备安全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要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定期分析特种设备安全形势,认真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责任到位。针对特种设备安全每一项重点工作,要提出具体的安排落实意见,明确进度要求和考核标准,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学习理解,增强落实有关政策的可操作性;定期进行总结,找出薄弱环节,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督导,严肃纪律。

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和省质监局做出的决定,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对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事故隐患进行不折不扣的治理。要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检查督导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和省局报告,确保各项工作在每个企业得到切实落实。严格按照督导内容,严格考核,狠抓落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落实情况按照计划扎实有序的向前推进。

四、广泛动员,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动员,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想落实,人人抓落实”的氛围,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强化各级干部职工和全社会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职工群众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枣庄市质监局特监科 二〇一〇年九月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