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一周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第一周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第一周教案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找春天
教材简说: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板书设计
小草
找 野花 春天 嫩芽 (美)
小溪
2、古诗两首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
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汇报学生查找的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二、朗读感悟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教师
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教师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4.引导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6.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板书设计
枯 野火烧不尽 景 美丽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荣 春风吹又生 人 可爱
3 笋芽儿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在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情感和态度: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美丽视听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音乐)
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
2、是啊,春天万物苏醒,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
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笋芽儿形象的生字卡片检查读音,集体纠正
3、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你有那些好方法?
4、你愿意把这些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吗?
5、游戏《我和笋芽儿做朋友》巩固生字。
三、以画带读感悟课文
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
2、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3、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4、交流各自的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时候的笋芽儿。
四、汇报交流体味课文
1、“我画了睡在泥土里的笋芽儿。”
(1)是谁帮助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钻出地面的?
(2)春雨、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你能学学吗?
(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春雨的呼唤又轻又柔、雷公公的呼唤响亮、粗重)
(3)我们也帮帮忙,你想怎样呼唤笋芽儿?
(4)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
(5)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的边表演出来吗?
(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2、“我画了出土后的笋芽儿。”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不停的唠叨中,笋芽儿露出了脑袋,它看到了什么?
(柳树摇着长辫,桃花笑红了脸,小鸟欢快地歌唱。)
(2)笋芽儿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是怎样的心情?看到这美景你想说什么吗?
(课件出示春天欣欣向荣图和出土后笋芽儿可爱的画面)
(3)同学们,你愿意把着美景美美地读出来吗?
(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话夸夸春天的美景吗?
3、“我画了许多健壮的竹子。”
(1)笋芽儿终于长大,你能代表它来感谢那些帮助了它的朋友吗?
(2)长成一株健壮竹子的笋芽儿,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自豪)
(3)你什么时候自豪过?现在就请你自豪地喊出笋芽儿的话吧。
六、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多么可爱、勇敢的笋芽儿,让我们也象笋芽儿一样快乐成长吧!此时你是否也想化做春天的美景,对笋芽儿说些什么?你想扮演谁说什么?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话对同学们说。
我对笋芽儿说——
太阳公公对笋芽儿说——
小燕子对笋芽儿说——
„„
七、作业超市
1、画一画可爱的笋芽儿。
2、写一写你最想对笋芽儿说的话。
3、抄一抄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笋 钻 长
芽
儿 看 大
4 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举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
4、小鹿的玫瑰花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结合图理解:花骨朵
3、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一)学习1-4自然段
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 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理解“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2 体会小鹿没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二)自学5-8自然段
1 师: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种的玫瑰开花时的样子,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看看吗?
读一读第5-8自然段。
2 老师扮演小鹿,发给学生“黄莺”和“微风”的头饰,引导学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的样子。
3 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开发文本,拓展表演:
电脑出现小兔的画面,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小兔是小鹿的好朋友,她悄悄地拍下了玫瑰开花时的情景,今天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小鹿,祝它身体健康
再现童话情境,激励学生充当小鹿的各种朋友,告诉小鹿看到的玫瑰盛开情景。
随机理解“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诊测
1.开火车认读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我会写”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 2.扩词练习,看谁组得多。 3.想办法记忆字形。 4.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式的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由——抽,射——谢,歌——哥,别——拐,青、争——静。
(2)结合上学期学过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强调这类字的书写要点:三个部分要尽量写得瘦长。
(3)“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是横折,下边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中的“车”下面要变横为提,比顺为先竖后提。
5.学生书写,老师行间指导。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嫩绿浓密惋惜终于渐渐地静静地 2.完成课后“我会读”的练习。 (1)展示读词语和句子。
(2)仿照例句,进行扩展练习。
板书设计
没
美
小鹿的玫瑰花 白
栽 香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2 积累生字、词语、春联。 3 训练孩子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 读题,明确题目意思。 2 你发现图中有哪八种事物?
3 读“泡泡”里的话,学生自主发现,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调动孩子发现的兴趣。
4 你发现八种事物中还有什么想什么?
5 出示句式“我发现像。”学生口头补充句子。
6 教师提示表达的顺序可以灵活,如:“银杏叶像扇子。”也可以说成“扇子像银杏叶。”
7 小组交流,口头补充句子。
8 扩展: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 请用“„„像„„”的句式说说。 二日积月累
1 读题,明确题意。 2 读读认认。
(1) 自读八组字词。
(2) 每组横线左边的字是怎样得到横线右边的字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3) 小组合作学习,区分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 3 读读背背。
(1) 小黑板出示四副春联。
(2) 告诉雪糁春联是春节时帖的吉庆的对联。 (3)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春联。
(4) 教师示范读,师生对读,反复吟诵,背下来。 4 我会说。
(1)出示“的春光”,教师语言提示“怎样的春光”,填上“美好”,提醒孩子要搭配准确,用词优美。
(2)出示“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小溪的枝条” (3)小组交流,汇报。
(4)我们学过的课文有这样的短语吗? 三展示台
1 读学习小伙伴“泡泡”里的话,明确本次展示的内容。 2 展示孩子们收集的词句、书法作品,予以评比。
3 在春天里,你还想展示些什么呢?(诗配画等形式均可)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 自读17页方框里的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春天里的发现》。 2 老师展示一个关于春天里的新发现。
3 什么是“新”发现?(让学生明确课文中学过的,别人说过的就不是新发现了,要想有新发现就必须仔细地观察。)
4 小组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启发学生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去观察。)
5 学生汇报自己的“新”发现。
6 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注意指导写话的格式,如:每个自然段前应空两格。 二宽带网
1 学生自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 让学生了解“市花”的相关知识。
3 你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城市的市花?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 4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树吗?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到郊外去
一、教学内容:
1.感受与鉴赏:《山谷回音真好听》《出发》《放风筝》《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音乐表现: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朗读《出发》《放风筝》原乐谱中的文字部分。合着《出发》的音乐表演;演唱歌曲《郊游》并表演各种郊游活动的动作。 3.创造:运用强弱力度对比做“回音”游戏。 创编各种春天的声音并用节奏来表现。 设计力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
4.音乐与相关文化:了解民歌的一般特征。
二、教学总目标:
通过欣赏和学唱与春天户外活动相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随音乐进行表演。
2.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试唱歌曲唱名。
四、课时分配: 本单元分四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声音强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 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引入春天话题。 2.引导倾听。
3.师生即兴呼唤,模仿回音效果。 4.发声练习,用回音体会声音的强弱。
(二) 重难点解决:
1.师演唱歌曲第二句(难点),生做回音跟唱。 2.听唱法学唱全曲。
3.有表情地演唱,分组练习。
(三) 回音游戏。
分组: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另一组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3.唱名音高。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讨论:游戏还可怎样进行?
(四)评价、小结。
各组互评本节课表现,师总结大自然的有趣现象,激励探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目标:
1.听辨并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与《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教学重难点:
听辫并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听音乐,初步感受《出发》的节奏。
2.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4.随音乐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二) 聆听《出发》,随音乐律动。
1.学生列队,做火车车厢状,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 聆听《放风筝》 1.初听: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细听歌词,体会内容:
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 3.简介歌曲的民歌风格。 4.随录音哼唱歌曲。
(四) 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列举春天里能发声的事物,模仿声音。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师生共同为这些声音设计节奏,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 思考讨论:哪些声音该用强力度表现,哪些该用弱力度表现,哪些该渐强,哪些该溅弱。 些声音可以加入?
(五) 评价、总结。
(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2.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重点:(同目标1)
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分辨出小节线和小节。 教学过程:
(一)律动《春天交响曲》
(二)学唱歌曲:
1.师生共同描绘春天的景象。
2.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 3.录音范唱,学生随琴轻声哼唱。
4.齐唱、独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矫正。
(三)认识小节线、小节。
1.引导:以奖励大家一根“甘蔗”的方式,引导认识“节”。 2.介绍:小节、小节线。
3.找一找:歌曲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4.学生自选一首歌曲,找出小节和小节线。
5.讨论:设计运用不同的强弱力度变化,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郊游》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郊游》。
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的情景。 2. 教学重难点:
3. 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 4. 教学过程:
5.
(一)音乐律动《春天音乐会》 6.
(二)导入:
7. 春天到了,你想去哪里? 8.
(三) 学唱歌曲,《郊游》 9. 1.随录音做律动。 10. 2.随琴轻声哼唱。
11. 3.找一找、听一听:歌曲中相同的部分。 12.
(四)听音乐,创编表演。 13. 1.自由创编。
14. 2.分组表演,请其他同学猜出动作表演的是什么活动。 15.
(五)边唱边表演,在相同的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
16.
(六)小结:春天畅想。
第三篇:湘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湘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天天好心情》第二课时
环 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播放律动:
2、师生问好:
1、有节奏地边做律动边进教室。
2、师生问好。 通过音乐更好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谈话导入:启发提问
今天,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师生交流通过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交流,直接点出课堂的主题,环绕在学生的周围,师生相互感到感染,产生共鸣。 三加深体会,进入主题:
1、、初听全曲《天天好心情》。 (1)你喜欢学校吗?你喜欢来上学吗? (2)说说你现在的心情。
(3)小组讨论。
2、学唱歌曲。 (1)讲解歌词大意。
(2)轻声朗读歌词。
(3)歌曲介绍:
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新学期到了,小朋友快快乐乐来上学的情景,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校园里分享开学快乐的喜悦心情。
3、听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4、用接龙的方法演唱歌曲
5、集体演唱歌曲,老师指导没有唱好的乐句。
6、、分组演唱。
7、我是“小小歌唱家”
1、
(1)指名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指名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小组交流汇报。
2、
(1)仔细聆听教师讲解。 (2)全班齐声朗读歌词。 (3)学生认真感受。
3、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4、用接龙的方法演唱歌曲
5、集体演唱歌曲
6、分组演唱。
7、指名上台参加我是小小歌唱家表演。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入手,贴近他们的心灵,这时的学生的感受才是最深的。
通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歌词的内容,把学生带入到“小小的音乐家”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能够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通过多种的形式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并掌握歌曲,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四、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跳一段集体舞吧。
2、 学生边听音乐边自己想象的动作。
3、指导学生编新动作。
4、小组讨论。
5、派代表上台来表演。
6、自己设计道具和动作。
7、请同学上台表演。
8、 评价表扬。
1、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学着模仿那个动作。
2、学生自由边听音乐,边想动作。
3、学生自由分组创编动作。
4、展开讨论:
5、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上台表演。
6、自由设计道具和动作。
7、自由举手上台表演。
8、汇报评价》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交流,创编,归纳。不仅能留给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的体验的空间,又能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去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五、小结: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第四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1.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者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 度,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查字典的方法,培养勤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2.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者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态度,了解主动识字的途径,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3.通过观察和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对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初步培养这方面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勤查字典和有关工具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态度,了解主动识字的途径。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字典、词典等与小学生学习有关的工具书。
3.发给家长问卷调查表,请家长结合平时的观察,填写学生勤查字典方面的情况。 4.带汉字的图片、卡片。 5.儿歌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是二年级小学生了。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不少知识,我们还将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学习新知识离不开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他们都是会说话的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不说话的老师,这位老师就是字典。请同学们拿出字典(或其他工具书)。希望同学们和字典交朋友。
二、看图,弄清图意
1.观察第1页上面的插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页,看上面的一幅圆形图,说说图上是谁,手里拿的是什么,她在说些什么。 (1)指名说。
教师注意提示学生按“这是一位老师,她手里拿着一本字典,向全班同学介绍字典”的句式说话。 (2)教师讲解。
这位老师拿的字典,我们也有。字典的用处很大,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遇到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解决。我们已经学过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现在,我们就先用这种方法来查“勤查字典”的“勤”字,再自己查几个字,交流一下。 2.学生用音序检字法查“勤”和其他字 (学生查字典,教师巡视) (1)学生说说自已是怎样查“勤”字的,并且说说字典里“勤”的意思 (2)学生交流是怎样查自选的几个字的。 (3)教师讲解
查字典的方法很多,本学期我们还将学习一种新的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检字法 这样,我们查字典的方法就多了一种。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呢? (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以“勤”字为例提示) (5)教师小结。
如果知道一个字的读音,说不准它的意思,或者不会写,就可以用音序检字法查这个字。如果看到一个字,不知道它怎么读,也不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用部首检字法去查,这种方法,我们将在练习中学习。 3.观察第1页两幅方框插图。
第1页下面有两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指名说
教师提示学生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判、引导、鼓励。 (3)讨论
图上的两位同学查字典时是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在家中经常查字典吗?举一两个例子向同学们介绍
(4)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平时的课内外学习谈谈,相机给予鼓励。 (5)进一步观察课本插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1页的三幅图画,想一想: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她会怎么说? 两位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态度怎样?对你有什么启发? (6)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给予鼓励
三、总结
1.学生说说勤查字典、词典的好处,今后应该怎样利用字典、词典。 2.教师进一步讲解勤查字典、词典的意义,分发问卷调查表
我们已经知道了勤查字典的作用。如果你能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就等于给你的成长插上了翅膀,相信你们会朝这方面努力的。请同学们把这份问卷调查表带给你们的家长填写,也请家长帮助你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人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复习了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谁能举自己的例子,说说勤查字典的重要性? (学生说,教师适时评点、引导) 2.查字典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部分都要靠自己独立查字典解决,就像第1页下面两幅图展示的那种情况。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或者是与同学一道合作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2页
二、看图说话,明确合作查字典的要求 1观察第2页上面的一幅插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一幅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老师提示学生用“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2)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上的两位同学当时正在读什么书?他们周围的同学正 在读什么书?同学们的文具摆放得怎么样?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提示图的背景) (3)小结。 同学们说的都对,图上是同桌的两位同学,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就停下来,通过查字典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当时他们班的同学都在阅读课外书,同学们的文具摆放得都很整齐、合理,使用起来很方便。
(4)那么,你们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是不是也通过查字典或者词典,解决过一些间题呢?请你们和同桌先交流一下,再向大家介绍 (学生交流,向全班同学介绍,教师评点) 2.观察第2页下面的两幅小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学生说图意,老师评点,提示学生用“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于什么”的句式说话) (2)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两位同学的手里拿的各是什么书,那位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书。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讲解) (左边图中女同学拿的是《新华字典》,老师手里翻开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右边图中那位女同学手里拿的是《小学生字典》) (3)这两幅图对你有什么启发? (勤查字典就是勤查工具书。工具书不仅有字典,而且还有词典。字典也有很多种,我们通常用的是《新华字典》和《小学生字典》。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勤查字典就是经常向这些不说话的老师请教,这样可以使我们独立识字,不断增长知识) (4)请同学们再总体地观察第2页插图,看看图上的几位同学在查字典或者词典时,他们的态度怎么样。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重点引导指出“他们查字典时的态度都很认真”) (5)小结
通过观察本页插图,联系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我们在课内外的学习中如果遇到问题,就应该经常向它请教。同时,我们还懂得了,查字典时的态度要认真,就像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老师编了一首《勤查字典歌》,请同学们读读。
(教师出示儿歌卡片,学生自读,教师点名读,齐读,直到击节诵读 总结
1.总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学生。 2归纳勤查字典的几点要求。
地点;课内或课外;方式:独立或合作;态度:认真。
3.结合问卷调查表,简单评价本班查字典的情况,重点引导和激励。 附板书: 勤查字典歌 小宇典,用处大, 帮助我,不说语 课内外,遇难, 勤动手,请教它
第三课时 一,过渡导人
1.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勤查字典,还学习了《勤查字典歌》,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儿歌卡片,击节诵读) 2.勤查字典有三点要求,谁来说说这三点要求? (学生说,教师评点表扬) 3.查字典需要动手、动脑,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形式。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跟主动学习有关的内容。
二、看图说话,明确主动识字的意义和要求 1.读“主动识字”四个字。 (指名读,齐读) 1)讨论交流识字的作用。
为什么要识字呢?识字有哪些作用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评点、表扬) (2)初步理解主动识字
在你们认识的字中,有哪些不是从语文课本中学到的呢?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评点) (3)小结。
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识字的重要性,知道要多识字,这样才能读书,才能写话写作文。我们还知道,不仅从语文课本上可以识字,而且可以向同学请教识字,可以从课内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识字。只要是我们自己开动脑筋,从不同的地方认识了字,就是主动地识字。 (4)过渡。
怎样才能主动地识字呢? 2.看图,理解图意。
(1)观察第3页的圆形图。
①图上的同学手里拿的是什么?他正在做什么? (学生说图意,教师提示:小同学手里拿的是生字卡片,生字卡片的上面是这个字的汉语拼音) ②一个生字如果上面加注了汉语拼音,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识字,这就是主动识字图上的小同学不仅自己主动地认识了这个字,还带领全班同学认识这个字,我们要向他学习。
③学生读图中生字卡片上的字,教师正音。(指读,齐读) ④过渡:我们可以通过汉语拼音主动识字,还有不少地方可以让我们主动识字。请观察另外两幅图。
(2)观察第3页的两幅方框图。
①请同学们先看下边的一幅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提示:地点是在学校阅览室里,那位女同学手里拿的是一本画册》
②进一步看下边的图说话,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 可以主动识字的地方很多。像图上的几位小同学,他们在阅览室里,凭借画册上的图,认识了图下面的两个字“舞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也有这样主动识字的经历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评点) ③请同学们观察右上角的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问题。教师提示地点是名胜古迹,并对名胜古迹作浅显解释) ④进一步观察右上角的一幅图,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 图上的两位同学在游览名胜古迹时,觉得大门边的三个大字写得很漂亮,就产生了想认识它们的愿望。他们互相交流,认识了这三个字。像这样处处留心,点点积累,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同学们也有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来给我们听听。 (学生介绍,老师启发、评点)
三、总结
1.表扬主动识字的同学
2.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情况,有的是在阅读课外书中识字,有的通过查字典识字,有的在游玩中识字,有的看到路牌、商标、广告等识字,这说明我们都在主动识字。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很丰富。如果我们一方面在语文课本中识字,一方面在各种地方都主动地识字,那么我们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就能读很多书,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 3.鼓励同学继续努力,主动识更多的字。
识字1 春节 饺子 拜年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一年中有好多好多的节日,你们知道吗? 2.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哪些呢? (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看视频联想,感知新词 1.放视频。
(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和祭扫烈士墓庄严肃穆的情景) 看看视频中表现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指名说,相机出示词语。
(1)录像中表现了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2)这4个传统节日分别有哪些民间习俗呢? 饺子扫墓粽子团圆拜年踏青龙舟月饼 3.重放视频。
(1)小组议论,理解词义 (2)交流。
①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目的祝贺,这叫“拜年”。
②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③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叫“踏青”。
④端午节这天,人们要举行赛龙舟活动,还要吃粽子。
⑤中秋节这天,大家都要回家围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这就叫“团圆”。 自学生字词
1.看清音节,读准字音,难读的多读几遍。 2.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
3.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别人是如何读准字音的。 “扫、粽”是平舌音。 “墓”的韵母是u “饼”的韵母是后鼻音 龙”是边音
“饺子、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是轻声 4.各自轻声读读。 5.齐读。
四、熟读韵文,感受节奏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韵文朗读中的节奏 2.学生自由练读。
3.学生正确、流利地诵读。 4.齐读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 2.开火车朗读。 3.齐读。
二、诵读韵文(读出节日的欢乐) 教师要指点学生把感受到的画面意境表达出来,读出人们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联想节日中“粽子、月饼”等丰盛可口的食品,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又能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四人一小组诵读交流。 2.指名朗读。 3.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分析字形,学习书写。
仔细观察生字字形,整体把握每个生字各部件之间的组合情形,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书写要美观。
拜: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些,左边的第一笔撤要写平些,第三笔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是竖撤,右边的第四笔写在横中线上,且这一横要写长一些。 踏:左窄右宽,右边上下均等。
扫:左窄右宽,右半部共三笔完成,中间一横稍短,与上下的间距相等。
饼:左窄右宽,右边下面是个“开”,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整个字要写得舒展些 饺:左窄右宽,右边下面是“父”。书写时要注意每一个笔画的位置摆放恰当。 龙:独体字。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为长撇,第三笔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写舒展。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生字。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四、拓展练习
1.完成例句中的填空,并按例句用上学过的词语,再写两个句子。
例:________到了,家家户户吃__________,还相互去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
中秋_________________踏青___________________
识字2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新偏旁石、斗。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领略桂林秀丽的自然风光,了解壮乡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美好。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咱们的祖国山清水秀,你游览过哪些地方,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想不想去看一看? 就让我们走进如诗如画的桂林(播放桂林的风光片) 3.在风光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先小组交流,再推荐汇报。
二、初读韵文
1.看到这么美丽的桂林风光,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这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课文内容。 bi feng g rong 碧水 秀峰 倒影
对歌榕树壮乡 Di luotuo fa lang 象鼻 骆驼 笔架 竹筏 鸬鹚 画廊
生字中哪些字音需要注意,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它们? 重点读好以下字音
后鼻音:峰、影、榕、廊 翘舌音;壮。 边音:骆、廊
“骆驼”的“驼”读轻声。
3.在小组里读读韵文,看看谁的进步大 4.每组推荐进步大的学生来读韵文。
5,借助拼音大家能把词语读得很准确,去掉拼音,行吗? 四人小组拿出生字卡片进行学习 (1)去掉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怎样记住生字 3)生字开花 6.全班汇报交流 做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生字,与老师持相同字卡的同学要迅速读出这个字,还可以说说字的结构或
组个词语。
7.把生字放回到韵文中再读一读,注意词儿连读。齐读韵文 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书写:碧、架 2.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
碧:上下结构,三部分位置要注意,“石”的横要短一些。 架:上下结构,下面的“
木”,横要拉长,托住上面,竖上面出头要短 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4.描红,评议。
播放音乐,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桂林山水的美丽,今天,让我们一起乘上游轮,到滴江上仔细地观赏一番。
1.拿出你们的船票(生字卡片)准备上船。在小组内复习检查生字词读音。 2.听写词语:碧水、笔架、骆驼。 3.全班核对,评议。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的小朋友就可以上船了。
二、品读韵文
1.(播放音乐)我们的轮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出示图一)多么可爱的滴江呀! (1)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碧水,秀峰、倒影。
(3)谁能把你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过渡
(1)我们的轮船继续前进,耳边传来动听的歌声(播放壮族青年对歌的音乐),我们循声望去—(出示小插图) (2)你看到了什么?(壮族孩子站在榕树下对歌) (3)出示:对歌,榕树,壮乡
(4)少数民族的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谁愿意带我们去看一看? 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三行。
(1)走出了壮乡,轮船渐渐驶进群山之间,这里的山真有趣呀!教师边播放音乐,边 朗读第三行。
(2)学生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3)交流你看到的山峰,它们有趣在哪里? (4)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山峰? (5)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桂林的山?(出示小插图
一、二) 出示:象鼻、骆驼、笔架。
(6)这么有趣的山峰,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来?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四行。
(1)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而漓江两岸迷人的风景真让人依依不舍,让我们拿起画 笔,描绘出这美丽的景象
(2)在小组内读读第四行韵文。
(3)在原有的风景图上添一添、画一画。(学生画上鸬鹚、渔民、竹筏) (4)小组展示绘画作品并介绍 出示:竹筏、鸬鹚、画廊。
(5)画得好,读得更好。汇报朗读 巩固练习
1.连起来读读韵文,想一想每一排说的是什么。 2.朗读韵文,谁读得棒,就请他做小导游。 3.游戏:小导游在行动 4.评选最佳导游。 5.评价总结。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识记字形:壮、象。
2.观察田字格中范字,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跟老师范写、书空。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写。 5.教师评价总结。
五、课堂练习:选择性作业 1,画一画桂林山水。
2.读一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小短文。 3.抄一抄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词句。
识字3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偏旁由实物演变而来的过程,能根据意义区别形近偏旁,激发学生 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认识事物,了解词语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韵文 【教学时间】 生 课时 图 两
第一课时 设疑激趣
1.游戏:啄木鸟医生
(1)出示词语:找别字(睛天、电视、棉被) (2)学生口头改字,为词语治病。说说这些词语都得了什么病。(用错偏旁,写成了 错别字) 2.展示一组学过的形近偏旁的字(睛、晴;电视、棉被)。设疑:小朋友在学习中,怎样 才能正确使用形状相近的偏旁,不写错别字呢? 3.揭题,读题:识字3
二、看图,初读韵文(前两行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学这些词语。(出示黑板或课件显示前两行词语:松柏 杨柳桌椅/秧苗稻谷庄稼) 1.四人小组活动:观察图画,借助拼音,认读音节 步骤
(1)自己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其他组员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词语,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3)组长组织组员轮流读,互相正音
(4)讨论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学习的准备。
2.小组汇报朗读,教师正音。(特别注意读准“松、柳、桌、庄稼”,其中“稼”在词语中 读轻声) 3,自由读韵文,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读。
三、认识区别“木、禾” 1.了解木旁的演变过程
(1)出示第一行:松柏杨柳桌椅
19(2)找一找,这些字中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红笔标出木旁,或多媒体显示木旁)认读木旁 (3)出示“木”的演变过程。
(4)观察:“木”的古文字像什么?(“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5)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是木旁?(松柏和杨柳都是树木,桌椅是 用木头做的) 2.了解禾旁的演变过程。
(1)出示第二行词语“秧苗、稻谷、庄稼”,红笔点出“秧、稻、稼”,或多媒体突出这三个 字。介绍:这三个字都是禾旁。认读禾旁。
(2)同桌合作:观察“禾”演变表格,读读词,讨论:“禾”的古文字像什么?为什么“秧 稻、稼”这三个字都是禾旁? (3)交流。(“庄稼”是农作物的总称,和庄稼有关的字大都是禾旁)
四、诵读韵文(前两行)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显示“松柏、杨柳”
2.说说树木的名称,观察图画,具体说说松柏和杨柳是什}么样的。(练读“松柏、杨柳 3.松柏苍翠挺拔杨柳婀娜多姿,木材还能制成很多有用的东西呢!(读“桌椅”) 4.引读“秧苗、稻谷、庄稼”:春天,农民伯伯把(秧苗)插在田里:秋天,秧苗长大,结出 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一大片(稻谷)。经过农民们辛勤耕耘,(庄稼)终于丰收了 5,连起来诵读
一、二两行
五、学写“柏、柳”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柏、柳”。 2.指名朗读n 3.同桌交流:如何记住这两个字?讨论一下,同样都是木旁,在两个字中占据的位量 有什么区别? 4.集体交流。
5.教师指导书写并范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要写好木旁。“木”的最后 笔变成点) 6.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把“柏、柳”分别描红两个,临写两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开火车抽读学过的词语
2.听写“柏柳”,再说说写时应注意什么。
二、自读韵文(
三、四行),发现规律
1过渡激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在大家学习的6个词语中,凡是和树术 关的字都是木旁,凡是和庄稼有关的字大都是禾旁。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记字,就不 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就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我们今天学
词语中发现规律2.自己看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读
三、四两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3.集体交流,练读词语,学生自己正音,有困难的教师指导。练读中认识相对应的事物。 四人小组探究活动 步骤
(1)找词语的相同点。(提示:可以结合图画) (2)观察偏旁演变表。想想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 (3)交流:我发现了什么?这个发现能帮助我们干什么? 5.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是怎样发现的?它怎样帮助我们正确使用偏
旁。(说到“M、艹”的来历时,出示偏旁演变表或多媒体演示“M、艹”的变化过程) 诵读韵文(
三、四
1.看图,说出竹制品的名称,再练读“竹篮、箩筐、筷子”
2.引读“茶叶、菠萝、兰花”: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出示茶农采茶图、制茶图)茶农 们将采摘下的新鲜茶叶经过各种工艺制成了商店里出售的(茶叶),用水浸泡,清香可口, 不但中国人爱喝,外国人也爱喝。练读“茶叶”。(出示菠萝图)这种水果叫(菠萝),吃过的 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口味。练读“菠萝”。春天到了,(出示兰花图)(兰花)开放了,还 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练读“兰花 诵读“茶叶、菠萝、兰花 4.朗读
三、四
四、学写“篮
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篮
2.指名朗读,再说说怎样记住它。 3.教师范写,指导书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把“篮”描红两个(注意笔顺,做到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临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
1.词语归类练习。(将本课12个词语分发给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归类:有和树木
有关的词语的同学站在第一组的前面,有和庄稼有关的词语的同学站在第二组的前面,有 竹制品的词语的同学站在第三组的前面,有和植物有关的词语的同学站在第四组前面) 2.学生做小老师,领读手中的词语。 3.集体诵读整篇韵文。
二、学写生字“杨、庄、椅、兰、茶” 1.出示本课生字。 2.开火车练读。
3.抽读生字。(变为游戏形式;猜字或摘苹果) 4.自学余下的5个生字。(记住字形,认真读帖,描红练习)提示注意四个偏旁的写法。 5.集体交流:把自学过程中,认为容易写错和不易写漂亮的字提出来提醒一下大家。 (老师有重点地进行范写指导:杨、椅、茶)
识字4 教学设计
1.能辨析两组易混淆的偏旁“日、目”和“冫、氵”,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韵文 【教学要求】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一些偏旁由实物演变而来的过程,能根据意义区别形近偏旁,激发学生 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出示图1:这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小姐姐在太阳下干什么? 相机出示词语:晴空、温(wen)暖(nuan)、晾(ang)晒(sna)。 出示图2:图上画了什么?打靶要怎样做才能打得准? 相机出示词语:眼睛、瞄(miao)准(zhn。
一个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向远处看。相机出示词语:眺望。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学与图相关的词语呢? 揭题,读题:识字4。
二、指导自学
1.把“晴空、温暖、晾晒”,“眼睛、瞄准、眺望”做成词卡,分发词语卡片,组织小组探究 活动。
2.指导按步骤完成自学 (1)自由读词卡。
(2)提醒小伙伴应读准哪个字的字音。 (3)轮流带读。 (4)相互帮助纠正。 3.检查自学情况。
三、分行读词
1.回到韵文中再读一读。
2.老师示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儿连读的节奏感。
四、出示挂图,展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
1.出示“日”的演变图表,古人写的“日”字,你觉得它像什么?(太阳) (1)引导学生认识日旁。
(2)出示“晴、暖、晾、晒”,看看图,读读词,想一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是日旁?(都与太 阳有关) 2.出示“目”的演变图表,了解目旁的演变过程
(1)自学目旁,出示“眼睛、瞄准、眺望”,用红笔点出“眼、睛、瞄、眺”
(2)再看看图,读读词,想一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是目旁?(凡是以目作偏旁的字大都 与眼睛有关)
五、教学生字
1.实物投影:要求读准字音。
晾( liang)晒(shai)、瞄(mao)准(zhun)。 2.字形教学
实物投影:晒(sha)、暖(nuan)。 (1)指导学习笔顺。 (2)重点指导。
晒:左窄右宽,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折,也不是竖折钩。 暖:左窄右宽,右边第五笔是横,不要写成秃宝盖。 (3)启发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并扩词。 3.写字教学 完成《习字册》中“晒、暖”的描红、仿影、临写,老师随时加以辅导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听写生词。 3.检查听写情况。 看图学习生词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凡是和太阳有关的字大都是日旁,凡是与眼睛有关
的字大都是目旁。这节课,我们要学着上节课的方法:“看看图,读读词,想一想”,看谁能 又快又准地发现词语中的规律。 2,自学课文。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看看图表中两点水与三点水的演变过程。 (3)读一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4)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组织小组探究活动
(1)观察偏旁演变表,想想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 (2)结合图画,读准词语。
(3)交流:我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它怎样帮助我们正确使用偏旁? 4.集体交流。(两点水的字与冰冻有关,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
三、诵读韵文
1.看图,一说到南极你就会想到什么?(冰雪、非常寒冷、可爱的企鹅) 练读:寒冷、冻结、冰雪。 诵读。
2.南京有一座全国闻名的长江大桥,你们见过吗?你们知道这座大桥横跨在什么上 面吗? 简介:东海、黄河、长江。练读:东海、黄河、长江 诵读。
四、教学生字
1.实物投影:冻(dng)结(e) (1)指名读 (2)字形教学。
冻:左窄右宽,第五笔是竖钩。 (3)多音字教学。 je(冻结)(结冰) 结
j(结果)(结实) 2.伴着音乐描红,注意指导写字姿势,完成《习字册》中“冻”的描红、仿影、临写,老师 随时加以指导。
五、总结拓展 1.教歌诀
太阳照耀是日旁,眼睛瞄准是目旁。江河湖海三点水,冰冻三尺两点水 中国的汉字很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字义。如:“月”在古f代是 2.拓展。
肉”的意思,许多以“月”作偏旁的字,大多与人体器官有关。 (1)让学生从头到脚,说一说人体器官
(2)教师板书:脸、脑、脖子、肩膀、胳膊、胸、肺、肝、胃、肚、肠、脾、腿、脚。 (3)能不能仿照这些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①提手表示手的动作:捉、扑、打、扫、扬、抖、抢、抓、抱。 体
②足表示脚的动作;跃、跳、跑、跨、跟、踮、踢。
③口旁表示和嘴有关:吃、吹、唱、叫、喊、吐、吸、吵、吼、咬、喝 ④草字头表示和植物有关:草、苞、菜、芽、花、苗、茶、荔、莲
练习1
【教学要求】 1.按笔顺写字。
2.读一读对话,学习部首查字法。 3.练习写字,注意写好木字旁的字。 4.读读背背,熟记四条成语和一则民谚。 5.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姿势 【教学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
读题,明确本题要求。认识这些汉字的笔画,能按笔顺写这些汉字。 2.指导。
(1)出示这些字。问: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读一读。 (2)说说这些字各是什么结构的字。 (3)小组讨论
在这些字当中,哪些字的笔顺容易写错?在小组中交流。 (4)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容易写错笔画的字,进行指导并书空。 例:“拜”的第一笔和第四笔各是什么?书空。 “暖”的第九笔是什么?书空。 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其余的字。
、教学第二题:读一读对话,学习部首查字法 1.审题。
明确题目要求 2.师述: 同学们,当你们看课外书或读报纸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部首查 字法来查字典,解决读音,理解字义。怎样用部首查字法来查字典呢?读了下面的对话, 你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3.自由练读对话。
4.边练习读对话,边归纳部首查字法查字的几个步骤。 (1)要查的是什么字?(椅) (2)“椅”字是由“木”和“奇”组成的,它的部首是什么?(木部) 知道了“椅”的部首是“木”,就先在字典部首目录里找到木部,并根据部首目录木部后 面提示的页码在检字表里找“椅”。在查找“椅”时,有的字典要去掉部首的笔画,剩余的笔 画是几,就在木部的几画里去找。
如“椅”去掉部首后只有8画,在检字表木部的8画里找到“椅”。最后根据提示的页
码就可以在正文里查到“椅”了。也有的字典是连部首一道计算总的笔画数的,比如“椅” 就可以在木部12画里找到。(注: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使用哪种类型的字典来决定计算 笔画的方法) (3)如果一个字的两个部分都是部首的话,那就从字的左、上、外位置来提取部首 部首确定了,这个字就好查了。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 5.练习。
(1)出示练习题(一),读读题,明确要求 ①出示表格
②先读读要查的几个字
③找一找这几个字的部首各是什么。
④在字典上查到这几个字,然后根据表格的要求,自己试着填一填。 ⑤
填好后交流。
(2)出示练习题(二),读读题,明确要求。 ①出示第一个句子。
“腔”在字典里是怎样讲的?有丿儿种解释? 小组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②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教学另外两个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字有方 1.审题。
(1)师生共同讨论本题的学习要求。 (2)学生默读本题内容 2.指导
(1)教师指导观察小方框中“木”的写法,注意提醒学生,“木”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笔的 捺要写成点。
(2)教师结合范写,讲解“木字旁,窄而长。撇舒展,捺变点”的意思。 (3)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柏、杨柳、椅”四个字 (4)启发学生说说描红、仿影、临写的要求 (5)指导书写“柏”字
①出示“柏”字,指导学生观察,注意“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时做到“木字旁,窄 而长。撤舒展,捺变点”。同时强调木字旁在字的左边时,最后一笔点要写在横中线上, “柏”的右半部“白”里的横也要写在横中线上。 ②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柏”字。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生字。 按以上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杨、柳、椅”三个字 、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教学成语。 (1)审题。 ①指名读题。
②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①学生自读四个成语 ②教师范读正音。 ③学生自由读。
④大体理解四个成语的意思。 (3)练习 ①指名读。 ②自由练读。
③同桌练习互相背诵。 (4)反馈。 ①集体齐背 ②指名背诵。 2.教学民谚。 (1)审题。 ①指名读题
②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①学生自读民谚。 ②教师范读正音。 ③学生自由读。
④初步理解民谚中谐音词所表示的意思。 (3)练习 ①指名读 ②自由练读
③同桌练习互相背诵。 (4)反馈 ①集体齐背 ②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姿势 课前准备: 1.教师仔细观察并收集学生一些说话姿势不正确的实例。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课前谈话揭题 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平时老师曾提过一些要求,请 同学们来说一说。
1,板书课题:说话要注意姿势。 2.自由读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看图,引导讨论 1.出示图一。
(1)图上画了谁和谁?她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仔细看看那位女同学,她说话时的姿势正确吗? (3)为什么说她说话时的姿势不正确? 2.出示图
二、三
(1)小组边看图边讨论。
①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②你觉得他们说话的姿势正确吗? ③为什么说他们说话时的姿势不正确? (2)按以上三个问题看图
二、图三,让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教师根据讨论情况作简要的小结。
三、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搞清说话时的正确姿势 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想想;图上的小朋友应当怎样做才对? 2.根据图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正确的说话姿势表演出来 3.根据同学们的表演,及时评议。
四、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
1.分组思考讨论: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 2.交流发言:把平时不正确的说话姿势说出来
五、教师小结
平时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除了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 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平时说话 时要注意自己的说话姿势。
第五篇: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反思
第一单元说明
生活是—幅七彩的锦缎,编织着理想、幸福与希望;生活是一支美妙的旋律,跳动着欢声笑语;谱写着热爱、追求与向往。掀开生活的每一寸精彩时光,我们的孩子会更加珍惜美好的今日,真诚拥抱灿烂辉煌的明天。
本单元足以“多彩的生活”为话题组织材料的,包括三篇课文,一个古诗诵读,一个语文乐园和—个口语交际。
三篇课文就像三张生活照片。《让我们荡起双桨》荡涤尘埃,带孩子们尽情享受无忧无虑、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友谊桥》架起合作互助之桥,让孩子们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从《色彩的游戏》中,孩子们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瑰丽,生活的和谐相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多彩的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感受放舟长江的雄浑气势,感受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绵长情谊。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感受“对子”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变化,了解词和短语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看图仿写能力。“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诵读词串,想象画面,感受韵语的琅琅上口,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激活想象。“我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展开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倾情表达自己对春风的独特感悟和体验。
口语交际以“春天好,还是夏天好”为话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辩论欲望。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明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人情入境,充分感受语言文字为我们展现的绚烂的生活图景,用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自然美、人情美、和谐美„„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感谢生活、创造生活。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首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的歌词,共有三节。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和风拂面,水波荡漾,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北海公园里尽情欢乐的春景图。清新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特别适合孩子们反复吟诵,乃至和着优雅的曲调愉快地歌唱。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精彩与欢欣,懂得珍惜,懂得热爱。
学习目标:
1、学会“浪、映、轻、凉、悄、做、课、排”8个字,会认“桨、推、倒、塔、爽、幸、福”7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懂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够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干什么?
2、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境,互相畅谈自己划船游玩时的情形。
3、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欢乐的生活气氛。
4、板书课题,指名读“桨”字,全班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
1、学生初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同位互读,相互帮助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以“划小船”读、赛读、评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认读。
4、出示词组卡片,如“美丽的白塔”、“凉爽的风”、“亲爱的伙伴”、“幸福的生活”,指导学生读准、读连贯。
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准、读通。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浪、映、轻、凉”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懂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够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复习生字组成的词语:波浪、倒映、轻重、凉爽、悄悄、做功课、安排
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1、看图,听老师范读,说说课文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愉快。
2、分小组合作学习。
(1)分节朗读课文,想一想,“红领巾”为什么感到幸福、欢乐?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红领巾”欢乐的心情吗?
3、小组比赛朗读,看看哪组读得好。评价标准: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
三、学唱歌曲,背诵课文
1、 跟着乐曲,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 引导背诵课文。
(1)教师提示关键词语背诵。 (2)看图背诵。 (3)随歌曲背诵。
四、学习生字
1、读字音,自主识记“悄、做、课、排”。
2、 师重点指导写“做”字。
3、 生描红,师巡视。
教学反思:
这首歌词结构基本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因此教学时,我“以读为主,想象为辅”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中,感受画面、想象画面、欣赏画面,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精彩与幸福。歌词中的第三个画面“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是拓展训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发展语言能力的很好素材,我启发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平日里学习结束了,你们是怎么尽情欢乐的?让孩子们再现自己的快乐生活。
这首歌词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如“红领巾迎着太阳”中的“太阳”指什么?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呢?这些问题对于二年级孩子们而言是很难理解的,很多孩子回答是爸爸妈妈、老师、校长,所以我加入了一些背景的介绍,孩子才能理解和接受,但我还是觉得有些生硬。感觉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历史了解得太少了,老师要引导他们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多给他们讲讲这方面的故事。
2 友谊桥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描述的是一群有着不同肤色的蜡笔娃娃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因此而争吵。后来通过紫娃娃的劝说,蜡笔娃娃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描绘出了令他们惊叹不已的美丽画卷。课文文字优美,情节富于变化,人物对话真实生动,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们通过朗读从中能感悟到集体的力量大。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追求真挚的友谊。
学习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及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 出示课题,指名认读“谊”字。
2、全班读题,设疑而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友谊桥是一座什么样儿的桥?谁架起了友谊桥?)
二、自主识字,在游戏中识字
1、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翻课后生字表,把字音读准。
2、学生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田字格中的“会写字”用圆圈圈画,横线上的“会认字”用横线画,边画边读。
3、出示会认会写的字,指名认生字。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5、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娃、肤、吵、厚”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复习生字组成的新词:
娃娃、皮肤、争吵、忠厚、麦田、一支歌、架起
二、联系生活实际,读文感悟
1、学生围绕“争吵”这个话题,讲述生活中的小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
1、
2、
3、
4、5自然段,了解蜡笔娃娃们为啥争吵?
3、分角色朗读
2、
3、
4、5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蓝娃娃”说的话,读中理解“傲慢”一词,要求学生读出“蓝娃娃”傲慢的态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读中理解“忠厚”一词,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图文结合,深化体验
1、出示插图,欣赏蜡笔娃娃们一起画的“蓝天”、“红日”、“青山”、“小溪”、“麦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体验蜡笔娃娃的感受:“啊——真是美极了!”理解“惊叹”一词.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2、在“蓝天”、“红日”、“青山”、“小溪”、“麦田”的画面上添加“一道彩虹”,让学生联系前文,展开讨论:“一个蜡笔娃娃能画出美丽的彩虹桥吗?”自由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体验蜡笔娃娃们的自豪、快乐的心情。
四、自主选择,读文背诵
1、 学生朗读全文,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蜡笔娃娃?为什么?
2、 自主选择合作角色,朗读课文。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忠、麦、支、架”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教师重点指导“麦”字。
3、生在书上描红。
4、 在本子上练习。 教学反思:
《友谊桥》是篇童话故事,内涵深刻,对话真实生动,贴近儿童生活,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情感体验,与文本产生共鸣。依据文本特点,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中去感悟蜡笔娃娃们的情感、态度、语言、行为的变化。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老师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节:“一个蜡笔娃娃能画出美丽的彩虹桥吗?”并再与前文中一个蜡笔娃娃的画作进行比较读,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大,实现这篇童话的教育目的。
3 色彩的游戏
教学内容:
《色彩的游戏》是一首儿童诗,也是一篇浅显的知识童话。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轻松而俏皮地描述了红与黄、蓝与黄、红与蓝变换的色彩,创造的美丽与神奇。这样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赋予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能使其充分地感充到色彩的神奇变化和世界的多彩多姿。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创设情景,在读中展开想象,感受色彩的神奇变化。 教学目标:
l、学会“彩、游、戏、相”等8个生字.会认“淘、橙、嘻、橘、喇、叭”6个字,理解“相亲相爱”“笑嘻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组合后发生的变化,感受色彩小淘气们的活泼、可爱,感受色彩变化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创设情景.在读中展开想象,感受色彩的神奇变化。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及双横线中的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个神奇的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淘气,它们会玩一种特别的游戏。想去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色彩的王国中,各种颜色的色彩宝宝在快乐地玩耍。)
2、在这些色彩宝宝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说一说) 同学们,知道吗?你们喜欢的其他色彩宝宝,大部分也是由这三个小淘气做游戏变出来的。
(课件:红、黄、蓝三个色彩宝宝从众多的色彩宝宝中跳出来)
你们想去了解吗?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正音,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认读。
2、检查字音。
3、再读读课文,看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 交流反馈。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彩、游、戏、相”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师范写“游”。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组合后发生的变化,感受色彩小淘气们的活泼、可爱,感受色彩变化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复习生字组成的新词:彩色、游戏、相亲相爱、新衣、欢欢喜喜、满地
二、入情入境,读中感受
1、三个小淘气天天在一起做着有趣的游戏,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两个小淘气的游戏,就把那一小节多读读.待会儿介绍给大家。
2、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两个小淘气做的游戏? 学生反馈:最喜欢x色和x色做的游戏,变成了x色,指导朗读第1小节(假设学生说喜欢红、黄小淘气的游戏)。
A、这两个小淘气怎么会变成“橙色的小淘气”呢?指名读第一句。认读“紧紧地”。
B、师述:瞧.红、黄两个小淘气紧紧地抱在一起.就变成了橙色的小淘气呀!
(课件演示红、黄宝宝抱在一起,渐渐合二为一,变成橙色淘气。) 指名读第1句、齐读。
C、这个橙色小家伙可淘气了,到处乱跑,快去读读看,它又赶什么去了? (学生自读,而后反馈。)认读“笑嘻嘻”。笑嘻嘻地读读这个词。 D、谁愿意做这个淘气的橙色宝宝,为我们读读这句话。 (指导学生笑嘻嘻地读这句话,感受橙色小淘气的活泼、可爱) E、想去看看这个可爱的小淘气吗?
(课件出示:橙色的木瓜、橘子在枝头晃动,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指名多名学生读第1句、分组读、齐读。
F、红色小淘气、黄色小淘气的这个“大变身”的游戏有趣吗? 我们来和它们一起玩游戏吧!齐读第1小节。
(2)指导朗读第2小节(假设学生说喜欢黄、蓝小淘气的游戏)。
抓住“相亲相爱”感受黄、蓝两色宝宝在一起的亲热,引导学生做动作,加深感受后朗读。(课件演示:它们一起给大树、小草穿上绿装。无色的大树、小草穿上绿装后变得十分漂亮。)
感受色彩宝宝给它们换装后的欢乐,指名朗读,练习表演朗读c
(3)指导朗读第3小节。
抓住“欢欢喜喜”感受红、蓝小淘气的活泼、欢乐和可爱,以及它们变成紫色牵牛花的喜悦,并指导朗读。
(课件展示:红、蓝两色小淘气到了无色的牵牛花身上花变成紫色。)
(课件演示:紫色牵牛花在绿色的大地上渐渐开放。通过视觉感受,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色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继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4、红、黄、蓝三个小淘气,天天一块儿玩游戏。瞧,它们又来了。
(课件演示:一个无色的世界,在三色宝宝的拍打、拥抱中变成了多彩的世界。)
这可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课文第4节。
三、拓展想象,鼓励表达
1、同学们,色彩王国里还有许多色彩小宝宝,他们也玩着不同的游戏。(课件出示:色彩王国中众多的色彩宝宝)
你还喜欢哪些“色彩的游戏”呢?
学生动手在调色板上调色.在教师事先为他们准备的图画上上色。
2、能否为大家介绍你喜欢的“色彩的游戏”?
学生边说,教师边点击相关色彩,使其变色。
学生仿照课文,说说自己的“色彩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在课件上点击,展示出不同的图片。
3、同学们,我们也和色彩宝宝们一起做了这个有趣的游戏,开心吗?想对色彩宝宝们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学写的生字)瞧,这些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指名认读生字。
2、你会记哪个字?
3、教师范写“喜”字。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学生看到课题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开课时我就结合课题让学生提问——色彩能玩什么游戏呢?以此导入课文,让孩子们在与文本对话中寻求答案。学诗,“读”是最重要的方法。课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读,熟读成诵。文中关于色彩知识性内容,有的孩子有过那样的体验,有的孩子则没有,请学生做调色试验,感受色彩的神奇,有了实际感受和认识,再让孩子们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说一说,就容易多了。
古诗诵读
黄鹤楼道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内容:
《黄鹤楼道孟浩然之广陵》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诵读,此诗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教学目标:
1、会认“鹤、浩、故、辞、州、唯”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导语:中国的历史悠久绵长,留下了无数瑰丽绚烂的文化遗产,诗就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诗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一直很繁荣,曾经在唐朝最为兴盛,唐朝不仅产生了许多的诗,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你都知道谁?这里面就有一位诗人写了许多的诗,人们尊称他为“诗仙”。
诗仙李白写下了许多的诗,你学过或读过哪些?
今天老师还要教大家一首诗,就是李白的《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诗题.注意“鹤、浩”的读音。
3、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解题:教师介绍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以及“之”字的意思。
这首诗就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盂浩然时写下的,想读好它吗?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
2、检查读、赛读。教师重点指导多音字“长”的读音。
三、自主感悟,引导品析
1、导语: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具有诗意和浪漫色彩。咱们一起去读读诗吧!
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
3、自由读诗,借助图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
(1)相机引导学习第
1、第2两行诗。
师:“扬州”自古就是个十分繁华的地方,而二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个什么样的图景?
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烟花三月的古城扬州。
师述诗意:和老朋友在黄鹤楼告别,在春光烂漫的三月乘船去繁华的扬州城,看,城中春光明媚、百花争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此时多么向往这扬州城呀!
学生练读第
1、第2行诗。指名读,引导学生互评。提倡个性化朗读。
(2)相机引导学习第
3、第4行诗。
师: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课件出示:浩瀚民江水东去,一帆船远去的景象。
师述诗意: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他只看见了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学生练读第
3、第4行诗。指名读。
师:诗人与好友依依惜别,他们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呢? 来,咱们来表演一下好吗?
四、反复诵读,升华情感
师: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1、各种方式的诵读。学生练读全诗,小组赛读。
教师配乐(古筝曲《阳关三叠》)范读,学生挑战,即时评议。
学生吟唱古诗,笛子《送别》伴奏。
2、总结: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推荐高适的送别诗,体会送别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要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要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在读诗文时,我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诗中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人与故友辞别时的场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白,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化身为诗人李白,想象离别时的情景,感受惜别之情。再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故人远去诗人久久不愿离去,他在想什么?为什么不愿离去?进一步体会李、孟间的深情厚谊。
语文乐园
(一)
教学内容:
语文乐园
(一)包含三个板块: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感受“对子”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变化,了解词和短语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看图仿写能力。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诵读词串,想象画面,感受韵语的琅琅上口,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激活想象。通过“我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展开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尽情表达出自己对春风的独特感悟和体验。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文乐园
(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并积累语言。用写的方式展现对春天的感悟,用“乐学、活学、巧学”的理念
培养学生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对子歌引导学生感受“对于”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联系大自然,熟读成诵。
2、通过三组词句的紧密联系,感受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变化,正确、流利地朗读每组词和短语,了解词和短语的关系。
3、展示“荡舟游园”的夏景图,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看图仿写的能力。
4、“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联系词串,想象画面,感受韵语的琅琅上口,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激活想象。
5、“我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围绕“春风吹”这个主题。展开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倾情表达自己对春风的独特感悟和体验。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认一认,读一读。”
2、 看图,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 学习“认一认,读一读。”
1、师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包括唐诗宋词,还包括对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对子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
2、学生自由读短文,圈出双横线中的五个生字。
3、 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4、 将生字宝宝送回家,再自由读短文,把句子读通顺。
5、 指多名同学读短文,并正音。
6、 说说你的发现?
7、 全班齐诵短文。
二、看图,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1、 看图,图上有什么?(指多名同学说)
2、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知道的?
3、 齐读课文中的例句,说说你的发现?
4、 仿写例句,写在课本上。
5、 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一读,想一想。
2、探究与发现。
3、我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伴着温暖的气息,我们悄悄地迎来了春季„„你看,春姑娘来了,把生命给了小草,小草笑了;把鲜艳的颜色给了花朵.花儿美了;把绿色给了大树,大树翠了。春天来了,语文乐园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
二、我来读,我会想
1、看,春花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三组词语,谁来读读出示的内容?出示:
花瓣
花朵
花丛
花园
小草
草丛
草地
草原
泉水
小溪
江河
海洋
2、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要求大家看清词语,读准宇音。
3、同学们都读得不错,有哪些小伙伴愿意一起合作读?
4、要求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每一组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花瓣
花朵
花丛
花园
花园万紫千红
设想学生答:花瓣组成花朵,花朵汇聚成花丛。片片花丛组合成万紫千红的花园,范围在不断扩大。
引导学生想象:花园里万紫千红的景象。(由学生说,相互补充,并总结比较的结果。)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小草
草丛
草地
草原
草原辽阔无边
泉水
小溪
江河
海洋
海洋波涛汹涌
6、再次体会词语之间的联系.齐读三组词。
7、你们还能说出哪些类似于这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吗?
三、我发现了
1、指名一名学生配着轻柔的音乐,慢慢朗读“探究与发现”的词语,要求其他学生闭上眼睛:你的跟前出现了什么?
2、闭眼想象。
3.说说出现了什么?如:美丽的景色;幸福的生活;愉悦的心情;《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上次游湖的情景„„
4、词语联句:你能用这里的词语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的句子吗?
5、边听边发现:前两组是描写美景的;后两组是描写幸福生活的;表现了游湖赏春的画面„„
6、让我们随着和风、小船.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起去游湖赏春„„
四、我的作品
同学们,春风先生带着我们游湖赏春了一道.可真舒服啊!瞧:他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如果你是小作家.你会怎样写《春风吹》呢?
1、思考后,我会这样写:我要写春风的样子;我要写春风吹来的感觉;我要写春风带给我的快乐„„
2、伴随悠扬的乐曲和春风吹动万物的画面,打开黑板上的作品图片:白云、鲜花、小草、柳树、燕子„„发给选择以它们作为写作对象的学生,将作品写在上面。
3、发挥想象写其他对象,发给学生空作品卡片,完成作品后,自己剪裁卡片形状。
4、作品展示会:读读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
五、总结
今天我们在两位“春的使者”的带领下,走进了《语文乐园(一)》, 课下,还希望同学们能走近大自然,观察更多更美的春天!
口语交际《春天好,还是夏天好?》
教学目标:
1、大胆表达,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并能简要说明理由。
2、认真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
3、主动交流,有表达的自信,能积极参与辩论,充分发表意见,学习应对。
教学重难点:
通过“辩论赛”这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激发学生大胆表达、认真倾听、灵活应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话题
1、乐乐和文文在说些什么?同学们仔细听听。
2、课件插放乐乐和文文对话的情景。
3、学生简要叙述听到的内容。
4、板书话题,原来他们在进行一场有趣的争论:春天好,还是夏天好?
二、阐明观点,鼓励交流
1、同学们,你喜欢春天,还是喜欢夏天呢?和同座小伙伴说说吧!
2、指名上台交流,学生参与评说。
台上学生说到哪个季节,课件就相机出示那个季节的动态画面。
如:春天(阳光明媚、冰雪融化、草儿发芽、花儿绽放、柳绿花红)
夏天(骄阳似火、知了呜叫、游泳、喝冷饮)
评议:两位同学都能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评议:两位同学表达出相同的观点,相互补充,理由更加充分。
3、调查观点,分组合作交流。
①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同学们,喜欢春天的请站到
一、二组,喜欢夏天的请走到
三、四组。
②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交流,一定会有遇到“知音”的感觉。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充分交流自己喜欢春天或夏天的感受,然后小结一下,你们各有几大理由。
三、组织辩论,充分交流
看来,春天、夏天各自形成了两大团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如举行一场“辩论赛”一决高低,怎么样?
1、作为辩论赛裁判的老师宣布比赛规则。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清楚。)
2、春之队”“夏之队”各派两名同学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各队的几大理由。(一条理由加10分)
3、自由辩论,形成对抗。
自由辩论时,不再重复前面队友的观点,可以进行补充说明,也可以反驳对方的观点。参与者每人加10分。
双方自由辩论时,教师相机评价引导,纠正语言,使其规范。
四、小结辩论,抒发情感
1、总结辩沦双方的成绩。
2、小结:通过辩论这种形式,同学们积极交流各自的看法,让我们充分了解了春天、夏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交替,让我们的地球变得美丽而神奇。我们要感谢他们。春姑娘即将远去,夏姐蛆马上要来接替,让我们快和春姑娘道个别,热情迎接夏姐姐的到来吧1
2、学生与“春姑娘”“夏姐姐”对话。
《乐园
(一)》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要体现“乐”字,让学生乐学。在教学中,我用春姑娘这个角色串起每个知识板块,营造诗情画意的情景,让学生在春姑娘的带领下走进语文乐园的学习中。第一题“对子歌”,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让学生联系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形式的交叉朗读,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对对子的基本语言形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适当拓展,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是相对的培养学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第二题“读一读,想一想”,让孩子们合作读,每四人一小组,一人读一组里的一个词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感受词语变现的范围越来越大,体会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比较,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在“我的作品”环节,学生的想象还是很丰富的,但在表达的时候,没有把事物当做人去描述,孩子们对春天的美好缺少观察,所以表达上不够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