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分析(全文)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分析(全文)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分析建设创新河南, 是实现河南省经济腾飞、战略发展及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和关键。然而, 相对于发达省份而言,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存在着科技创新人才整体质量不髙;科技创新型人才结构性矛盾。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分析

建设创新河南, 是实现河南省经济腾飞、战略发展及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和关键。然而, 相对于发达省份而言,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存在着科技创新人才整体质量不髙;科技创新型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型人才贡献率低;科技创新型人才环境亟需改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滞后;科技创新型人才总体投入不足等问题。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是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行转变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1创新具有丰富的本质内涵, 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 人才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 要不断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2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与关键。科技创新人才的本质是对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 他们具有专业知识与科学思维, 富有创新能力并从事科技创新活动。3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具备专业性的知识体系, 即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研究方向, 敏锐的洞察力, 严谨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4科技创新人才具备进行创新活动特有的知识体系, 也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二是具备社会活动的目的性, 即以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创新活动体现在科技的任何领域, 凡属科技活动领域, 均为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范畴, 主要涉及工学、理学、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哲学、历史、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不应将创新活动局限在自然科学领域, 而应将创新活动推广至更广阔的社会科学领域, 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不亚于创新型科技对社会的贡献。5三是属于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者。科技创新人才凭借自身特有的科技创新能力, 从事创新活动, 在某一领域推动着社会发展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有助于缩减社会运作成本;反之, 即使进行创新活动, 但客观上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则不属于科技创新人才。如配制出新型毒品, 尽管具备创新知识体系与创新活动, 但对社会无益反而有害, 不是社会重大贡献者。因此, 科技创新人才应当具备创新知识体系、创新活动与社会重大贡献者等三个内在要素。

二、科技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观

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是指科技创新人才的尊重与全面发展, 不仅要满足我省当代发展的实际需要, 同时, 又能满足我省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不对未来发展构成危害。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形成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观。

(1) 人才的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我省科技人才虽能满足当前需要, 但整体规模需要壮大、人才层次需要提升, 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大量能够满足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基础之上,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各方面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2) 尊重人才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人才在创新活动中运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等并结合科技实践的创造性活动, 科技人才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至为重要, 毕竟, 科技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活动, 必须符合人的社会发展规律。因此, 必须切实尊重科技人才, 营造良好的尊重科技人才氛围, 形成全社会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使科技人才积极主动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3) 必须建立长效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以确保科技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功在当代, 但利在千秋, 只有长效的制度机制, 方能确保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持续下去, 为我省未来科技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政策必须符合尊重科技人才的发展规律, 凡是不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制度政策都将带来事与愿违的社会效果。

三、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科学前沿领域高水平人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

一方面, 如前文所述, 从人员结构上来看,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的R&D活动人员占比不高, R&D活动人员主要分布于高等院校和企业, 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活动人才不足每年全部人数的一成。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应主要居于科学技术研发机构并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才能说明高端研发人才布局合理, 但相关数据却反映出R&D活动人员主要存在于企业之中, 从事试验发展技术活动, 这部分R&D活动人员在整个R&D活动人员中应属于科学理论知识不足、偏重某项实践性技能的低端R&D活动人才。6因此, 从R&D活动人才的活动定位结构来看, 我省R&D活动人才结构需要转型, 需要改变不合理的R&D活动人才的结构定位。

另一方面, 虽然我省R&D活动人才这些年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但2015年R&D活动人才却显现下降趋势, 值得警惕。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R&D活动人才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 R&D活动人才下降趋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明显违背的。

(二) “以人为本”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活动创新的能动性因素, 对其科技活动、科研成果以及科研状态的评价机制应与特点相符, 体现“以人为本”的科技评价制度, 但我省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过于传统, 缺乏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新机制,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如在科技企业激励过程中, 没有区分一般员工与科技创新人才, 也没有将科技创新人才根据所进行的创新活动及其性质进行细分, 建立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往往一视同仁采取相同的评价机制, 显然违背了科技创新活动评价的发展规律。7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方式本身缺乏创新性, 这与被评价客体形成鲜明对比, 科技创新人才持股制度、绩效与薪酬制度改革等具体评价机制, 尚需引入。

(三) 科技人才投入整体不足, 且在行业、领域、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

我省科技创新人才整体性投入不足, 已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严重阻碍。2014年R&D经费支出400.01亿元, 居全国第17位, 中部六省第5位, 8是排名第一 (江苏) 的四分之一。92016年R&D经费支出内部支出211亿, 仅约占全省GDP的0.91%, 远低于全国平均R&D经费水平的1.76%。10科技创新人才的整体性投入不足, 一方面, 导致一些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流失, 更加剧了我省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的碎片化。另一方面, 科技创新人才的投入不足还导致我省难以涌现出新时代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以我省资源型产业为例, 技术专业性强、作业环境较封闭、社会化协作程度低, 直接决定了其较低的技术外溢水平。11除此之外, 有限的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在高等院校、科研与技术研发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科学化的配置结构,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投入相对不足, 导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欠缺制度保障;郑州、洛阳等地市与济源、漯河等地市的科技创新人才及其投入形成鲜明对比, 各地市投入比例失衡。

(四) 科技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 在产学研之间的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

科技创新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与技术研发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 无法形成以科技创新活动为核心的流动机制, 科技创新人才往往被职称、工龄、户籍、社保、住房等与身份有关的因素所左右, 导致科研创新活动被人为局限于某一创新阶段而无法有机连成一体, 从而难以真正形成创新性且对我省社会经济产生引领作用的科研成果。必须承认, 身份性桎梏是科技创新人才自我发展和形成一体化创新机制必须予以破除的制度障碍, 其根源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身份束缚, 其本质是反市场经济与科技创新的, 其目的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是相悖的。

四、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对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

虽然目前从上到下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已经普遍得到认可并深入人心, 但是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依然存在认识不足甚至被忽视的情况。建设创新河南的创新人才库并不仅仅是引进和吸纳人才这么简单。除了吸引集聚, 还应形成本省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使用开发体系, 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改善创新人才环境、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大科技创新人才投入等, 才能逐步形成长效稳定的“自产”创新人才与“引进”创新人才相结合的人才储备和流动, 才能为河南省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人才, 但是目前我省的个别部门和领导, 对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或落实不到位。

(二) 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服务和管理不足

无论是引进的创新人才还是自主培养的创新人才, 都离不开落户、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生活工作方面的服务, 以及对人才的考评、成果转化、激励等管理工作。目前我省与科技创新人才有关的管理部门还是相对欠缺“优化服务”意识, 尤其是对于自主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问题不少。例如, 高校的科研转化与企业的生产需求信息不对称, 缺乏交流平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人才的需求缺乏衔接;对于创新人才的认定标准刻板单一;政出多门, 管理不协调、服务不到位等。

摘要:国家的创新发展落实在各省, 河南省建设创新省份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目前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现状, 发现仍然存在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科学前沿领域高水平人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以人为本”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亟待完善;科技人才投入整体不足, 且在行业、领域、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科技创新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 在产学研之间的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等问题, 客观深入分析这些困境, 才能有的放矢探索对策, 解决问题。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1] 何忍星.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评价研究[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8 (4) :32.

[2] 孟冬冬.河南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J].南都学坛, 2015 (1) :50.

[3] 高洪涛, 徐文洪, 曹武军, 李玉楠.河南科技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创新科技, 2016 (5) :25.

[4] 惠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管理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6) :89-91.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