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夯实德育工作有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大全)

夯实德育工作有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大全)

夯实德育工作有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夯实学校的德育工作, 应该着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 有效落实德育阵地化、网络化和实效性, 努力探索科学合理的的德育工作基本模式,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引领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一、用心。

夯实德育工作有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

夯实学校的德育工作, 应该着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 有效落实德育阵地化、网络化和实效性, 努力探索科学合理的的德育工作基本模式,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引领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一、用心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让环境润物无声、浸润心田

众多专家学者强调, 环境育人。无容置疑, 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对学生的浸润和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校徽, 会成为学生心中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一句校训, 会成为学生不断努力和前行的方向;一首校歌, 会成为学生心中最动听的旋律;一面可以看到学生英姿风采的墙面, 会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一句留有自己署名的箴言, 会成为学生最信奉的格言;一棵自己可以照顾的小树、一本自己可以随手可取得童书、一件自己可以随手可取得的体育器材, 可以成为学生最亲密的朋友。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说话, 让学生真正可以轻松地融入美丽和谐的校园。让一片洁净的校园让孩子无颜乱丢乱扔, 让彼此的笑容与和谐让学生不再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

二、推进联动机制, 让家校社教育合力助推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的良好发展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针对当前农村学生德育养成“5+2=0”的流失现象突出的情况, 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教育机制十分重要。成立家长学校, 做好家校联动。分别以班和年级为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 以德育处牵头, 成立家长学校。分层次开展家长学校成员培训, 组织家长开展切合实际的家庭教育讲座;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 共同商议学生学习、道德养成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共同商议教育的办法;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 让家长走进教室, 体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感受老师的工作和付出;建立教师实地家访制度, 让老师走进学生家庭, 了解学生生活环境, 家庭背景, 找准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困难, 让教育“对症下药”。建立村校联动、社区与学校的联动机制。当前, 留守儿童现象突出, 隔代教育问题多发, 发挥村居组织的监管协作, 配合教育十分必要。定期走进村居或者邀请村居走进校园商议、座谈。村居努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丰富学生周末、假期在家的兴趣活动十分有益。努力推行“代理家长”制度, 组织爱心家庭开展对留守儿童的爱心帮扶, 让孩子心灵温暖, 不再孤单。

三、丰富学生社团, 成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成就学校独特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不仅是学生语数成绩的水平。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舞台, 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闪光点, 培养每个学生的阳光和自信, 才是教育的本真。因此, 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 势在必行!社团的成立, 问卷是第一步。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结合校园文化重点、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统筹协调, 有效推进。在社团的开展中, 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让社团活动有章可循, 做到组织到位、教材到位、师资到位、地方到位、经费到位。

四、创新德育活动, 打造农村德育活动品牌

创新德育活动, 应根植本地区风土人情, 应根植当下时事风向、应着力全员参与, 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应树立“坚守就是品牌”的意识。结合时事、民风民俗、节庆假日, 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如三月四月“触摸春天”踏青、赏花、风筝节等活动、五月“端午棕香”包粽子活动、六月“歌手赛”“合唱节”等活动, 九月“采果节”、十月“拥抱日”“换客节”等活动。让德育活动能成为学生的一种期待和向往,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润物无声, 养德养情。

五、打造完美教室, 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根据班级实际, 引领全体学生共同打造一间有灵性、有愿景、有精神的教室。这间教室应该有有一个师生共同认同的名字, 有师生共同的梦想, 有一首表达师生梦想或者精神的一首歌、一个标志, 有为了这个梦想而共同产生的约定。这间教室的所有布置都为自己而定, 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这些布置是为了展示孩子们的成功, 这些布置都是记录孩子们的成长。

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让表彰成为师生持续进步的动力

鼓励表彰的力量是巨大的。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 维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激励可以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一种良好的行为状态, 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 也就可以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将激励机制融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全过程,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情绪振奋, 对向上的渴求、期待的情感保持恒定, 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与智力因素 (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想象力) 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发挥作用。

学生是天真的, 学生是聪明的, 做一个老师的艺术就在于能否唤醒和激励孩子身上潜在的东西, 然后发现并鼓舞他。工作中, 建立从个体到班级、到年级、到学校的阶梯式激励制度十分必要。如, 学校构建“争章夺杯”激励机制, 班级构建与之匹配的奖励制度, 学生可以在班级日常表现中的各种成功得到校级奖励。每一学期竞评“班级冠军”“年级冠军”“校级冠军”, 一枚金章、一个奖杯会成为学生最珍贵的力量。

总之, 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须始终围绕坚强的领导保障, 主动地德育作为, 良好的环境浸润, 丰富的德育活动, 有效地德育联动, 科学的激励机制, 整体推进, 如此这般定为校园文化建设作有力助推。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