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第一篇: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考前必背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考前必背: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考研已经进入最后冲刺的黄金阶段。如何在考研的几百个知识点中梳理出最核心的通关必背、提纲挈领的知识点,对于广大考生。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

第一篇: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

考前必背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考前必背: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考研已经进入最后冲刺的黄金阶段。如何在考研的几百个知识点中梳理出最核心的通关必背、提纲挈领的知识点,对于广大考生的复习大有裨益。近期将陆续更新考研政治几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敬请大家及时关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整个考研政治试卷占22分。根据所占分值情况将核心必背考点梳理如下:

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极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矛盾分析方法。

2、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质变/度;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于联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4、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定义和属性;实践的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意义;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5、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建议,广大考生以上面例举的通关必背的知识点为纲,回归到冲刺讲义,精准强化记忆重要的马原考点,助你轻松拿下考研政治分析题。

  

2012考研《政治》考点预测、试题及精选资料专题 教育人生网 2012/3/11 17:12:47

2012考研《政治》考点预测、试题及精选资料专题 (1.5日更新)

形势与政策 综合辅导

马思 历年真题

毛概 预测试题

近现代史纲要 热点预测

思修与法基 时事政治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政治》热点预测大总结 时事政治热点(1-11月)

《政治》考前知识点预测(21个) 2012考研时事政治词解

《政治》材料预测总结 肖秀荣:形势与政策补充材料 时事热点:1月24日-2月13日

热点预测:法律热点追踪 热点预测:人 权问题 热点:大国关系

热点问题解读:道德建设

热点预测:天宫一号 时事政治(10年7月-11年7月)

2012考研时政热点(2011年8月) 热点预测:道德模范 WTO十周年相关考点 解读两会之政府工作报告 重要命题点:南海争端

热点预测:纪念建党90周年 时事热点:如何保持物价稳定 焦点关注:辛亥革命

胡 锦涛建党90周年讲话全文考点提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政治》马原考点预测

《哲学》常见知识点精析

《当代世界经济》必背知识点 时事焦点关注汇总

任汝芬哲学讲义汇总

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各题型命题特点及考点预测 哲学常识知识图解及疑难解析 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背诵83条 阅卷老师:如何突破马哲难点

重点难点内容总结 必知40理论知点(马哲) 考试特点分析及复习要求 哲学易混淆知识点解析

马哲知识点分析 哲学重难点解析 马原基础知识点归纳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概常考25篇著作(详解) 分析题万能句和答题技巧总结 近10年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题目 《毛泽东思想概论》超级笔记 易考的毛泽东有关经典著作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

新东方终极笔记:毛概 考前必背:毛中特考点 毛中特复习三条黄金法则 《毛概》知识点汇总 任汝芬:邓小平理论讲义 21篇必考文献要点归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重点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近1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题 史纲复习方法脉络

必背:近代史纲要考点 近现代史纲要重难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串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考点总结 重要考点总结:思修养与法基

复习攻略 复习方法归纳

综合辅导

《政治》热点预测大总结 陈先奎:预测考研政治考点

《政治》考前知识点预测(21个) 陈先奎:最可能考的30道题

《政治》材料预测总结 重点难点内容总结 备考精讲

近现代史纲要必背知识点 “中共诞生”复习知识点

超清晰毛概总结 毛中特重点关注 毛中特复习方法精析 《邓小平理论》精华笔记 重点难点总结:毛中特

视频:赵宗元指导考前备考 陈先奎预测考研政治分析题 考研《政治》出题规律 政治重要理论问题精选50题 考前20天如何对待政治试题 必看:21个答题注意事项 关注新增考点 结合时政

总结:政治考点背诵篇命题题型及特点分析 三大科目理论框架详解 经典材料分析题及详解汇总 如何答好试卷压轴题 最后冲刺阶段复习攻略 试题分析及答题技巧解读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

不可不知的五大重点 经典背景问题解析 常考会议总结

考前经典总结专题30个 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 冲刺计划及重点全攻略 政治答题顺序及技巧

1994-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汇总

[下载版]1994-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2考研政治预测试题

分析题考前狂背(终极18题)新大纲时事部分习题 孙占河:分析题预测(四套) 《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2) 《政治》考前压题(1) 肖荣秀终极预测试题四套(1)

2012考研政治模拟题(1-8套) 2012考研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3) 《政治》考前压题(2) 2012考研政治命题人5套卷

《政治》预测题及答案大全 思修与法律习题及答案 《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1) 《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4) 《政治》考前压题(3)

第二篇: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的十九个高频考点

总结

毛中特作为考研政治中分值最高的科目,是同学们在考研政治复习中的重点。在此整理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必背19个高频考点,赶快来收藏吧!

1、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正确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

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1)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统治薄弱环节。

4、两个“不能否定”(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

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后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中国这话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从而也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且通过坚定不移地开拓这条道路而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志之士的共同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6、八项“基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7、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性质: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全面性: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国际,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外需疲弱很可能常态化,经贸摩擦将进入高峰期。

国内,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增大,开放的层次、水平和效益亟待提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怎么做: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2.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

3.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

4.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5.加快走出去步伐;

6.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8、5项要求(改革经验)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的着力点。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的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9、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1.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3.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10、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1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必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国家战略。

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十八大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

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

必要性:从国际看,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

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

怎么做:十八大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做到四个“着力”:

1.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2.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4.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3、城镇化问题

按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2.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3.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15、民族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6、文化强国问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向,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这个体系的精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过程。

18、创新社会管理

问题:完善社会管理是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完善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对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19、党建问题

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包括:

“一条主线”,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是党的根本建设;

“两个坚持”,即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

“五个建设”,即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

“四自能力”,即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的根本途径;

“三型目标”,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篇: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归纳

会议及其内容总结

八七会议1927.8.7

毛泽东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遵义会议1935.12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在革命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洛川会议1937.8

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 1949.9.21

通过《会议组织法》 《政府组织法》 《共同纲领》,这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六届六中全会1938.10

毛泽东 在中共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提出了“两个转变”和“两个务必”

八届九中全会

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6

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

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二大 1922.7

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党的七大 1945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8年,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注: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指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即从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的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1956.9

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八大二次会议 1958.5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十五大 1997.9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六大 2002

提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979.3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8.5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中心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总结

1928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阐明中国革命只能走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35《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即(八一宣言) 最早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1935.12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1936.12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7 毛泽东《实践论》 《矛盾论》 批判了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王明)

1938 毛泽东《论持久战》

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9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39.10.4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把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1945 毛泽东 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个主要标志

1948.4.1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明确地吧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

1948.12.30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

1956.4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标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7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

毛泽东《关于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1、 党内出现的错误观点

①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② 瞿秋白的“无间断革命” ③ 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2、 党的自身建设

① 1941.5---1942.2 整风运动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党八股 ② 1951---1952 “三反”运动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③ 1952 “五反”运动

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 ④ 1957 “整风运动”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

① 1924.1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② 1937.9.2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近代史

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1、1840年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2、1898年 戊戌维新运动

3、1905年 同盟会成立

4、1911年 武昌起义

5、1912年 辛亥革命失败

㈡ 新民主民主革命

1、 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

2、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党的成立)

3、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㈢ 大革命时期(1925-1927年) 革命对象:北洋军阀

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

1、1927年八七会议,南昌起义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1935.12 遵义会议 中共历史上的转折点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

㈤ 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8.15)

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起点

2、全面侵华:1937年卢沟桥事变

3、1945.10.25收回台湾,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㈥ 解放战争时期(1946.6.26—1949.4.23)

1、1945年8月—10月重庆谈判

中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2、1946.6.26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3、中共作战原则:

1946.6--1947.6战略防御1947.7—1949.4战略进攻

㈦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49.10.1建国---1956年底“三改”完成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1.12---1956年底) 发展互助业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高级„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底---1956年底) 供销小组 → 供销合作社 → 生产合作社

4、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㈧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1957年“大跃进”运动

2、1958.8 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59年,“反右倾”斗争

4、1962—1965 三年调整时期

5、1966.5—1976.10 “文化大革命”

6、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7、1981.6 十一届六中全会

全面拨乱反正,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8、1987.4 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9、1992.6 江泽民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收入主要包括:

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出卖技术所得的收入,参与管理劳动所得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企、外企劳动者所得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主要包括资本收入: 利润,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 当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媒介时,是实在的货币 一本书售价18元,这里的“元”是价格标准

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是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

政治路线方面的错误倾向笼统的说都是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又分为:

右倾机会主义(或投降主义) 左倾机会主义(或冒险主义)

学风方面的主观主义又分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所谓“民主党派”是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主要理论知识点

“三个代表”: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重点是:诚实守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群众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发展 主要动力:坚持改革开放 重要保证:坚持民主法治

重要条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与基石是:公平正义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毛泽东思想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邓小平理论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

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特征主要有: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长期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第四篇:2017考研政治G20峰会核心考点

一、核心考点

1.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今年二十国集团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2. 9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主要观点包括:

(1)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是:是探索前行的进程;是真抓实干的进程;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

(2)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①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②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③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④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 (3) 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就要: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第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4)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信念、立即行动,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 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3. 9月3日,习近平同奥巴马、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

(1) 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两国共同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法律文书,展示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国际社会应该以落实《巴黎协定》为契机,加倍努力,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实。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按照巴黎大会授权,稳步推进后续谈判,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发达国家要履行承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 奥巴马指出,气候变化的威胁是人类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美中两国为推动国际合作、促成《巴黎协定》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美中作为两个最大经济体和最大排放国,同时批准和接受《巴黎协定》具有历史性意义。美方愿同中方继续密切合作,为建造一个更加安全和繁荣的世界而努力。

(3) 潘基文指出,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将极大推动该协定于今年内生效。联合国高度赞赏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富有雄心的《巴黎协定》将为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新的稳定框架,将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提供安全保护。 4. 9月3日,习近平会见奥巴马。习近平指出:

(1)2013年以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许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中美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人员往来都创下历史新高。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建立两军互信机制、打击网络犯罪、应对非洲埃博拉疫情、推动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充分说明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

(2)中美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方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动摇,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并继续为其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希望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达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双边投资协定。

(4)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中一大亮点。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并共同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批准文书,率先完成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再次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双方要继续拓宽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绿色港口、低碳城市等领域务实合作。

5. 9月4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

(1) 希望杭州峰会能够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第二,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第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第五,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2) 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我们要努力把它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第一,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第二,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第三,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 第四,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

二、经典习题

1.(单选)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 A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 B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C促进私营企业成长,增加全球经济抗冲击性 D跨越危机, 携手成长

2.(多选) 9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

A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 B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 C中国加快法治体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新起点 D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3.(多选)习近平在2016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指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就要 A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 B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C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 D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4. (多选)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同奥巴马、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应该以落实《巴黎协定》为契机,加倍努力,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实。为此,我们要坚持的原则包括 A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公平原则 C各自能力原则

D适应与延缓相结合原则

5.(多选)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会见奥巴马。习近平指出,2013年以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许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中美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人员往来都创下历史新高。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建立两军互信机制、打击网络犯罪、应对非洲埃博拉疫情、推动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成果 A说明中美双方坚守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 B展示了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 C说明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D表明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

第五篇:2017中财金融硕士考研政治核心考点深入解读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7中财金融硕士考研政治核心考点深

入解读

(单选)1.“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反映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日作战的丰富形式与活动,反映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英勇与智谋。而选项ABD明显不符合本题的要求。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

(单选)2.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说法错误的是

A.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B.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C.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选项A排除。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标志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选项B排除。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选项C排除。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担负了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任务,对日作战比较努力,并不是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D。 (单选)3.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是

第1页共1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A.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 B.中国成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C.中国收回台湾及澎湖列岛 D.日本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而选项ABD不符合本题要求。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 (多选)4. 新三民主义政纲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下列四种观点中正确的有 A.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 B.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而得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从而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大会实际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但这不是说新三民主义就是这三大政策。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多选)5.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是通过 A.建立庞大的军队 B.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C.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D.建立庞大的特务系统 5.【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专制的特点有:一是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庞大的军队;二是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系统;三是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四是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厉行文化专制主义。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2页共2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做了这几道题之后,同学们应该积极的去查漏补缺了,金融硕士考研的政治精选题就这么多了。有哪方面不足的地方要及时的准备。

中财金融硕士考研辅导政治考点

一、邓小平同志概况

201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邓小平同志的一生。“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978年组织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事实求实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确立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当地历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我们要永远纪念邓小平同志

我们要学习、纪念邓小平同志,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务必鉴定的崇高品格。学习他对人民务必热爱的伟大情怀。学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学习他坦荡无私的人格魅力。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我们有目共睹的,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是老师为大家总结的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主要贡献。

第3页共3页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论文资料 第1张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论文资料 第2张
考研政治必背核心考点(全文)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