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领导对党派工作
第一篇:统战部领导对党派工作
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文章标题: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是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抓好统一战线工作,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加强统战部门建设,推动统一战线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贯彻落
实这一讲话精神,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当前应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
形成全党抓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四个纳入”:各级党委一定要把统一战线工作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并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把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纳入培训干部的必修课程和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要把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纳入宣传部门宣传计划,以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带头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带头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建章立制保证统战工作顺利开展。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体制。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责,加强理论政策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统战系统各单位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工作。
进一步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是统战部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根本途径。当前各级统战部门应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要加强统战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干部及时选拔上来,把统战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成坚强的领导集体。二要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关心和爱护统战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勤奋学习、作风优良、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统战干部队伍。三要加强作风建设,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统战干部形象,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都集聚到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上来。
《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来源于,欢迎阅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第二篇:统战基础知识及民主党派介绍
党的统一战线
介绍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党的统一战线的定义、对象、范围,党的统一战线的作用,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等有关知识。
一、党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任何时期的重要法宝
1.回顾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在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主要称谓有:联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称为爱国统一战线。1939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欢送整装待发、即将从延安奔赴华北抗日前线的热血青年时,援引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送了他杏黄旗、四不象、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送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个提法同年10月发表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这就是著名的‚三大法宝‛论断。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统一战线充分履行了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通过实现中华民族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为党的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有了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就有了胜利。我们的势力越大,胜利的把握就越大,这是很硬的道理。‛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说:只要我们不断发展和壮大统一战线,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们前进,任何阻力都将被我们打破。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及时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精辟地指出:‚在我们党近80年的光辉历程中,统一战线始终是党的工作全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联合各方面的积极力量而共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发挥了重大作用。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以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江的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在我党弱小的时候,统一战线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同时,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绝不能‛:即统一战线作为党的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中共十六大后, 胡锦涛同志根据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关键阶段的硬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在2006年7月召开的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说,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这几任的国家领导人身上不难看出我党高度重视巩固与发展统一战线,始终把它作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必须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统一战线的涵义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我们现在所说的党的统一战线,是指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
3.统一战线工作范围: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工作、宗教工作、民族团结、祖国统
一、海外统战、归国留学人员与港澳台侨胞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社会阶层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等。
什么是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创建,目前民革共有党员101865人,在全国建立了30个省级组织,267个地市级组织、52个县级组织和386个总支部、4248个支部。民革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现任主席为万鄂湘。 。
2、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主要创始人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等。陈昌智,1968年9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现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3、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主要是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创始人为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
4、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主要创始人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等。
5、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主要创始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
6、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主要创始人为司徒美堂、陈其尤。
7、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是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主要创始人为谢雪红、杨克煌。
8、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创始人有许德珩、潘菽、涂长望等。原名‚民主科学社‛,1945年9月3日改现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模式,又不同于过去的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2000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用20个字对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进行了概括,即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20个字,高度概括了我国这一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深刻揭示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明确了与西方国家的‚一党制‛、‚多党制‛的显著区别,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和旺盛生命力。
所谓多党派指的是中国除共产党以外的八大民主党派,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分别简称为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它们大多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具有光荣的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历史。目前各民主党派约有60余万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80%以上。
2.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其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彼此信任、真诚合作的关系。
关于多党合作制。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它的基本特征已如上所述。在谈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时,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用了一个很特别的比方。他说:‚海外有些朋友问我,你既然是独立的党派,为什么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跟他们解释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篇:对加强乡镇统战工作的思考
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有机组成部分,乡镇统战工作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第二十次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统一战线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工农联盟在新形势下切实得到巩固和发展,要调动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如何巩固和加强乡镇统战工作,推动乡镇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需要广大乡镇统战干部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寻找问题,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当前乡镇统战工作遇到的困难:
乡镇统战工作开展以来,形成了一些制度,建立了一支队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良好、具体、落实的统战工作格局尚未形成,阻碍着乡镇统战工作开展。
(一)思想认识上不够。一是对统战工作的性质和地位
认识不够。乡镇统战干部接受统战理论系统培训不多,一年也就一两次,对党的统战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统战历史知之甚少,导致乡镇统战干部对统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错误地认为统战工作过去重要,现在不重要;上面重要,基层不重要;二是对统战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够。有的乡镇统战干部既没有把基层统战工作提高到坚持和完善党的基本政治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也没有把基层统战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理解,未落实;三是对基层统战干部的责任感、成就感认识不够。有的乡镇干部对统战岗位缺乏认同感,觉得出路不畅,前途不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队伍建设上不专。一是乡镇统战干部人数与担负
的任务不相适应。基层统战工作面广、点多、线长、量大,而乡镇统战干部一身兼数职,就中连乡来说统战干部担负着党政办、人大、共青团等具体业务工作,身兼数职,负责大量工作,只能疲于应付;二是乡镇统战干部素质与统战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有的乡镇统战干部对统战工作职责知之不多,对统战理论业务知识一知半解,导致对统战政策把握不准,工作不会做、自己不愿做、可以说做不好统战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
(三)工作方法上不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乡镇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目前乡镇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明显滞后。一是方法简单,缺乏创新,不能积极地将统战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缺乏主动性与活力;二是工作载体上缺乏“抓手”,找不到统战工作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不能较好地将统战工作与农村、农业、农民有机结合并找到新的工作载体和搭建新的工作平台。
(四)发展思路上不明。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是统战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战部门有着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应该在乡镇经济建设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经济的指导思想还不明确,缺少切入点和结合点。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乡镇经济建设,服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脑子里没思路,工作上没方法,行动上没招数。
(五)作用发挥上不强。乡镇统战工作虽然组织健全,
但实际操作却比较脆弱,时常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导致乡镇统战工作目标不具体,任务不明确,缺乏工作的连续性和规范性,缺乏实际工作效果。
二、对今后乡镇统战工作开展的思考: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应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大有作为。乡镇统战工作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并作出新的贡献,我们通过调研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工作:
(一)武装思想,把着重点放在掌握上。统战工作政治
性、政策性很强,如果统战干部自身学习不够,理论政策水平不高,就很难做好统战工作。由于换届后新任的乡镇统战干部统战知识不够、统战工作经验不足,只有组织他们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统战理论和方针政策,提高其统战理论水平,掌握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方法,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乡镇统战工作。
(二)大造舆论,把支撑点放在营造氛围上。统战宣传
工作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基础。要突出乡镇统战工作的生动和特色,通过举办统战知识竞赛、文娱晚会、专题演讲和报告会等活动,宣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展示统战工作风采,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开展新时期乡镇统战工作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在宣传上多下工夫。一方面向乡镇领导宣传党的统战理论和方针政策,争取其对乡镇统战工作经常性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宣传领导对统战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使之相得益彰、彰显成效,营造乡镇统战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形成合力,把主动点放在争取领导重视上。争取
领导支持是做好乡镇统战工作的关键。一是争取党委重视,处理好领导支持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善于把握时机,及时向党委领导请示汇报统战工作情况,要会出主意、多出主意,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赢得党委领导的重视。二是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处理好中心工作与统战工作的关系。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要区别对待阶段性工作与经常性工作、中心工作与统战工作动态的轻重缓急关系,不因统战工作延误中心工作,也不因抓中心工作而荒懈怠战工作;三是争取工作主动,处理好抓点与带面的关系。通过抓点,对面上的工
作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乡镇每年要确定2-3个统战工作重点,把它抓深、抓细、抓实,力求抓出成效。
(四)积极进取,把关键点放在工作创新上。创新是统
战工作发展的源泉。一是要在推动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创新。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拓宽统战工作思路,解决新问题;二是要在适应统战工作社会化、社会发展和各种利益群体多元化方面创新。要善于协同和借助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三是要在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方面创新。依托商会工商联加强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与沟通,发挥他们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四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创新。要提高对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和严峻性的认识,形成以党委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管理网络作用。切实做到民族宗教工作重大活动依法化,日常管理制度化,制止渗透迅速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强化自身,把努力点放在提高素质上。乡镇统战
干部,一是要做到勤学习,就是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新知识,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乡镇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做到善思考,就是要对新形势下乡镇统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要有敏感性,要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去思考和把握统战工作的规律性;三是要做到重实干,就是要知真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形成说了算、定了干这么一种雷厉风行、办事高效的务实之风。四是要做到会总结,就是要把乡镇统战工作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及时总结提炼成经验,并加以推广,使乡镇统战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对我县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思考
2010年7月28日
统战部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就是要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文化统战工作的突出特点促进统战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镇坪县现有人口5.7万,以农业人口居多。其中有文化层次较高的党外知识分子,具有高级职称并有一定影响的代表人士768名,共有少数民族16个,共390人。港、澳、台胞眷属、海外侨胞眷属184人。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人数为589人,其中私营企业主46人,个体户为543人,还有少数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这些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文化的需求更大。
镇坪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县,文化资源相对
- 1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触到文化统战其精髓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其目的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在以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统战工作的初步探索中,我们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利用文化统战工作号召民族人士共同发展。 我县少数民族群众数量很少,但民族文化作为长期存在的产物,已经根植于各民族深处,所以挖掘传统民族文化,扬长避短就成为了新世纪新阶段文化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我县通过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专题调研等活动,在少数民族群众中重点塑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文化内涵,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切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营造了较好的民族团结和睦、温暖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利用文化统战工作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 在我县的统战对象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党外知识分子分布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其中一部分在一定领域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是我县非常宝贵的优势资源。我县对这些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针对党外知识分子自身素质相对较高的特点,重点发挥他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同时,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党外人士
- 3
律、送文艺、送图书,有效带动了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组织当地群众开展以文化娱乐和健身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如老年健身、青年舞场把社区文化生活装点的丰富多彩。通过各种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培养了群众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了爱家乡、爱镇坪的高尚情操,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文明建设的进程,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二、我县今后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统战要按照“运用文化手段开展统战工作,利用文化资源服务统战工作,做好文化领域成员统战工作,在统战成员中开展文化活动,支持统战成员进行文化创作,在统战工作中繁荣文化事业”的思路,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全面推进文化统战工作。
(一)继续搞好文化统战队伍建设,为做好文化统战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人力保障
要联系和整合多支对开展文化统战有利的力量为己所用,会同宣传、广电、文化、旅游、民族、工商联、党史、县志等多个部门,共同制定文化统战总体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建好对本地历史人文经济社会熟悉的离退休老干部队伍、热衷群众文艺的业余文化人队伍、县所属事业单位
- 5
(三)积极打造文化统战工作载体,为持续发挥文化统战影响力提供宣传和教育平台。
要创办《镇坪文化统战》刊物,及时反映文化统战工作;要创办统战文化网站,重点介绍镇坪社会万象及风土人情、各行各业古今知名人物、各风景名胜及自然山水等,真正用文化的手段、新媒体的载体、永久的平台宣传了镇坪和镇坪统战工作;要支持配合宣传广电部门,选取创业有成的镇坪人和在镇坪干成事业的外地人的典型事迹,展示其聪明才智和兼容并包的胸怀;要利用文艺团体,结合统战工作形势创作新剧目,不断扩大统战工作影响力。
(四)充分发挥文化统战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
新时期的统战工作应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我们统战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统战工作的切入点,积极履行统战工作职能,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爱国、敬业、守法的观念,同时为企业加快发展,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供服务;要积极引导经济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加有效的手段关注企业健康发展、关注企业家健康成长,并帮其牢固树立服务群众、回报社会、
- 7
提高统战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使文化统战形式活泼、新意迭出、效果显著,群众乐于参与,深受群众喜爱。
总之,在调研与探索中、在实践与思考中,我们觉得文化统战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的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基层统战部门应力求把文化统战作为提高统战工作艺术性和调动统战成员积极性、促进统一战线巩固和壮大的有效手段;应围绕“创新机制,利用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新载体、打造品牌”的总体思路,坚持边学边做,发挥文化统战工作巨大的包容性和空前的广泛性,把各种力量和智慧,在亲和、愉悦中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台湾问题以及对台统战工作
统战论文:
台湾问题以及对台统战工作
花都民进:黄汉华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中日战争至今一百多年来的分治,特别是李登辉、陈水扁统治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已渐行渐远。如何正确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真正统一,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尽的责任,也是我国统战工作的重点部分。
一.台湾问题。
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台湾问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是挥之不去的痛。从明清时期开始, 台湾人民便有一种台湾意识。明朝中后期,由于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许多福建人便渡海迁台,在那里繁衍生息。由于与大陆隔海相望,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地方意识。崇祯十四年(1641年)荷兰独占台湾岛,台湾人民受尽了摧残和奴役,台湾人民的地方意识更加强了,他们不断地团结起来,多次进行抗争。甲午战争后,由于被清政府抛弃,台湾人民开始形成本土情绪。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管台湾,台湾人民本以为重见天日,但本土人民依然受尽压迫和岐视,这更加加深了台湾人民的本土化意识,乃至开始仇视外来政权,要求独立自主。特别是到了李登辉和陈水扁统治时代,在“台独”思想的蛊惑下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本土思想逐渐形成为一种民粹思想。
台湾人民是爱国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人民万人空巷地迎接国民党军,欢迎自己的子弟兵来接管政权,这是最有力的保证。然而,台湾人民又是不幸的。明清时期的腐败统治使他们一次次地变成了弃儿,受尽外族的摧残和凌辱,他们一次次地抗争,一次次地被镇压,却得不到明清政府的支持,甚至怜悯;到了自己民族的人掌握了政权,本土人民还是受到岐视和压迫。自然而然,本土化意识更加增强了,这种意识在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别有用心的政客的蓄意唆摆下,闹独立、闹分裂的声音便产生了。
台湾人民却又不离开祖国大陆,包括台湾许多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一点。台湾的民族与祖国大陆同宗同祖;台湾的文化与祖国大陆同渊同源;台湾的经济需要大陆作支柱,每年台湾与大陆的贸易顺差达800多亿美元,缺乏这一点,台湾经济将一团糟;台湾人民的国际地位,需要祖国大陆的彰显,只有祖国大陆的支持,世界才听到台湾的声音。他们知道,离开大陆,就走向衰败。
大多数台湾人就是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生活着。一方面,他们的本土情结希望能独立自主,另一方面,他们的生存又必须与大陆息息相存。可怕的是,当民粹主义情绪被“台独”分子彻底煽动起来,台湾问题就会走向极端。
二.台湾局势的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领导人已着手解决台湾问题,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目前看来更是行之有效的雄韬伟略。然而,台湾问题仍然成为我国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的重大问题,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渐行渐远,甚至有背道而驰的迹象,这就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反思。
1. 历史的因素。
1 据了解,台湾相当一部分人中存在着一种“悲情思想”,这种思想是从历史的伤痕中遗传下来 的,他们总感到自己很不幸,感到自己是祖国大陆的弃儿。明清时期被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者占据,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又独霸此方,与大陆分离分治;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毫不心疼地割让给日本侵略者;蒋家王朝的统治,又使两地遥相阻隔,老死不相往来。这些,都使台湾人民的心中凝成许多心结。但是,无论是外来民族殖民主义者的统治时期,还是郑成功、蒋介石等自己人的统治时期,台湾人民都是热爱中华民族的。都从没有把自己从中华民族、从祖国大陆中孤立出来。他们非常渴望祖国的统一,渴望真真正正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但是,蒋介石、蒋经国没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没有宽宏大量的气魄,囿于固有思维,不敢破冰。尤其是蒋经国先生所托非人,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狼子野心在掌权后很快就暴露无遗。蒋家王朝统治时期,由于对本土人的岐视和压迫,至使台湾人民把二百万国民党兵称作外省人,把自己称为本地人。这种省籍矛盾很深很尖锐。所谓本地人的李登辉,就是利用这一矛盾,制造更深、更阔的鸿沟。以陈水扁为首的泛绿“台独”分子的上台,更是充分利用台湾人的省籍矛盾,挑起台湾人的本土意识。台湾人一方面要民主,另一方面又易被挑动,这是与“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恶化分不开的。
在台湾内部矛盾恶化并逐渐被“台独”分子利用的时候,祖国大陆所采取的措施显然是被动和不足的。从政策上说,中央政府对统一问题寄希望于台湾民众的国家意识,寄希望于国民党淡化国共两党的矛盾后,产生游子思归的心情。对李登辉之流的渐进式“台独”行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没有制定好充分的应变措施,统战工作在政策的大框架下显得被动。
2. 国际因素。
影响台海关系的国际因素,说到底就是中美因素和中日因素。台湾对美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 略地位,控制台湾,就可以控制中国的出海口,就可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企图控制亚洲,称霸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台湾对日本来说,不仅具有怀旧情绪,而且具有现实利益,甚至具有某种野心和目的。台湾曾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对于这段历史,日本政府是肆意歪曲和美化的。遗憾的是,某些台湾人也与日本人遥相呼应,为其歌功颂德。在今天看来,他们中不少人仍然希望再把台湾变作其殖民地,妄想对台湾进行奴化,攫取台湾的资源。从现实利益来看,台湾海峡是日本运输石油的必经之地,台湾“独立”,对日本是“有益”的。从更长远一点来讲,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正在慢慢复苏,他们仍然死心不息,仍然企图称霸亚洲,乃至称霸世界。他们不惜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罪行;不惜年年在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不惜修改宪法,使军队合法化;不惜向外派兵,借维和的幌子扩充军备;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炮制《有事三法案》,以达到扩张的目的。日本的扩张,首要的阻力来源于中国。借助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发展,就是日本的一种昭然若揭的阴谋。老实说,美国和日本若真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独”,现在台湾的泛绿政府一天都活不下去。但是,美国和日本基于自己的利益,对中国统一台湾的行为不断设置障碍,以达到起码不统的目的。“台独”分子也看准了这一点,于是不断地与美国的某些反华议员接触,对日本的某些右翼人士暗送秋波,甚至大抛媚眼,妄图借助外界的力量来达到从祖国分离出去的目的。
对于应付国际因素的影响,我们采取听其言、观其行,以静制动的方法是正确的。我们总不能2 一有风吹草动就精神紧张,见到墙头芦苇飘动就随风起舞。但是,我们在对美国、日本以及岛内的某些人所搞的小动作,我们还是没有体现出有足够坚定的立场,一些小丑,见事态平息,又挑起事端,搅动波澜,企图使我国政府疲于奔命来应付。
3. 祖国的因素
祖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是鲜明的、坚定的,也就是台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让 它从祖国中分离出去,台湾的问题最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允许外国势力的侵入。台湾问题力求以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实行一国两制,必要的时候,不放弃使用武力。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血浓于水。解决台湾问题,祖国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祖国大陆对台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发展民间经济文化交流,争取早日实现三通等等措施,从根本上说,既维护台湾人民的利益,又努力增强祖国大陆对台湾人民的凝聚力,对维护两岸的沟通是大有裨益的。
但我们仍然缺乏对台湾民众的宣传,祖国大陆对台的政策如何,台湾人将来的真正地位和经济发展、民生情况和民主情况等,我们的宣传和沟通还比较少,台湾当局架空了海基会的权力,两岸的互动和沟通就显得断了环节。民间的交流仍然很肤浅、很脆弱。
4. 台湾的因素
台湾民众的心情是复杂的,由于他们对大陆的对台政策,“一国两制”的实施架构并不了解,他们一方面希望能有“出头天”,另一方面又希望能维持现状,避免兵戎相见。最新民意调查表明,希望统一的人在23.1%,希望独立的人有25.3%,而希望维护现状的人有51.6%。从调查结果来看,赞成统一和赞成独立的人基本上是旗鼓相当的。然而赞成统一的人以上一辈人为主,赞成独立的以年青一代为主,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思考了。以后更年轻的一代对统独问题的看法又怎么样呢?我们对台湾年青一代的统战工作成效究竟有多大?目前的答案看来是不那么乐观的。
2004年台湾“总统”大选是一面镜子。蓝绿双方的阵营已旗鼓相当。同时民族的矛盾又不断地尖锐化,陈水扁的当选除了他的确工于心计外,还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中间选民的倾向。如果这种倾向被“台独”分子利用和摆布,后果是很可怕的。
台湾“总统”大选所捆绑的“3.20公投”也是一面镜子。虽然公投最终失败,但这却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况且这次虽然无效,却有45%的人赞成,几近一半了。相信陈水扁不会甘心这次失败,一定会变换花样,以致达到“台独”公投的目的。民进党最擅长的是煽动民情,若果在这方面挑起民众的冲动,说不定“台独”公投因票数过半而生效,那时,台海局势就更加紧张了。
三.对台统战工作
对于台湾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立场: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两岸什 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坐下来谈。要和平实现祖国的统一,统战工作尤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经常讲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但如何寄希望却没有拿出什么特别出色的措施。当台湾方面的海基会不能有效运作的时候,海峡两岸就断了音信,两岸交流就嘎然而止。从这一点看,对如何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对策,作为统战部门,还欠缺彻底的研究。
1. 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各级统战部门必须加强对如何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对策的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争取在两岸
3 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和平解决台海问题。特别是中央统战部,在制定统战工作的策略上,要重点考虑台湾问题,深入了解台湾各地域、各阶层的情况,在充分尊重台湾人民的基础上,开辟各种途径,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坦诚公布,争取民心。
各地政府要重视两地人民的交往,不要人为地设置障碍。国家要放宽大陆与台湾人民的来往交 流,鼓励台湾人民到大陆来经商,旅游,允许台湾人民在大陆定居、通婚,甚至担任政府工作人员。有关单位要尽可能简化来往的手续,消除不必要的障碍。各级政府要尊重辖地内的台籍人员,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给予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照顾以及政策上的优惠。各地统战部门要加强对台籍人员的联络、沟通工作,通过联谊、互访、协助解决实际困难等手段,增进台籍人员对祖国大陆社会的理解,增加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
2. 广泛宣传,发动攻势。
由于泛绿阵营控制政府资源,台湾人民很少能看到祖国大陆的政治新闻、时事动态,对大陆的 对台政策更是知之甚少,甚至模糊,特别是台湾方面对大陆新闻和大陆政策的肆意歪曲,更让岛内民众对祖国大陆产生更多的误解。对祖国大陆有较深刻了解的,就只有往来于两地的台湾商人,其余的民众,由于台湾当局刻意阻挠三通,更是难以踏足大陆的土地,难以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祖国的面貌。祖国的形象,在他们眼中,已被李登辉、陈水扁之流妖魔化了。因此,发动宣传攻势,纠正台湾民众对祖国形式的认识,是统战工作的当务之急。
统战部门要对在大陆的台商广泛宣传祖国的对台政策,要把一部分台商吸引到政府机关上来。每一屇的人大、政协换屇,都应该吸纳一定数目的台商代表,既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大陆的民主法制,了解大陆改革开放的繁荣发展,了解大陆在国际事务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把他们团结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又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在台湾岛上发动宣传,帮助岛内民众正确认识祖国,消除芥蒂,缩小鸿沟。
另一方面,统战工作要善于发动灵活多变的宣传攻势,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善于找出对方的薄弱环节,化被动为主动。在战略决策上,要重视对台南不发达地区的宣传,要让他们了解祖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辉煌成就,了解祖国的民主与法治,了解祖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理解祖国要求统一的正义性和迫切性。
3.抓准对象,稳扎稳打。
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来看,统战工作的对象包含三个基本内涵:即联合的对象,照顾的对象和帮助的对象。
联合的对象又叫团结的对象。在台湾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等种种政治力量中,凡认同中华民族,希望中华民族实现团结和统一的,都是我们统战工作中联合的对象。我们要对这部分人表达崇敬之情,要主动和他们联系,要尽可能地团结他们,把他们融合到我们的集体中,形成广泛的团结联盟。
统一战线中,不同力量之所以能团结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要巩固这种团结和联合,就要发展共同的利益,同时尽可能地照顾某些统战对象的具体利益。大部分台商之所以爱国,是因为他们知道,祖国大陆是他们做生意的最好场所,也是最坚强的后盾。这一部分人虽然因追逐个人利益而与祖国亲近,但我们可以从投资政策上照顾他们,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关心4 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他们对祖国大陆产生一种家的温暖感。
统一战线是同与异、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体,其中有些异是对联合团结无大害的,我们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有些异对联合团结是有促进作用的,我们采取欢迎的态度,但有些异却可能对联合团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我们在做统战工作的时候,对这些统战对象,就要作积极引导,及时帮助,必要的时候要作出批评指正,甚至进行思想斗争,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大陆的台籍人员,有不少暗地里是资助泛绿阵营,暗地里在搞“台独”的。这一部分人,就是我们统战工作中的帮助对象。统战部门要指导他们熟悉中国的法律,教育他们认识“台独”的危害性,引导他们放弃“台独”的信念,争取祖国的早日统一。对思想僵化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绝不能让他们在祖国大陆中赚了钱回去,却又从事分裂祖国的行为。
4、加强交流,发展自我
交流是最好的沟通途径,交流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差距,减少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台湾当局现有政策的阻挠下,祖国大陆应重视发展民间的、非官方的交流,力图以民间交流推动官方交流。例如两岸之间应广泛地开展学术文化交流、影视文化交流、宗教文化交流、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拉近两地人民之间的距离。2002年佛指舍利幸临台湾,台湾万人空巷地迎接佛指舍利的到来的动人场面,两地人民不分你我,同为一个中华民族而自豪的情景,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记忆犹新。这就是一次很好的宗教文化交流。这样的交流,我们应多举办。
年轻一代的交流更是统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随着陈水扁政府渐进式去中国化教育的侵蚀,年轻一代很容易就会丧失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我们在统战工作中,要善于抓住青少年的心理,培养自己的明星,尽可能广泛地开展影视文化交流、体育交流等活动,把两地青少年的心融合在一起。
在做好两地交流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发展自己。台湾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但主动权掌握在祖国大陆的手里,外来势力也不敢小觑中国。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内的统战工作,保持国家的稳定,同时要努力发展经济,壮大祖国的综合实力。国家越繁荣,台湾民众越思归。
另外,我们还要积极搞好国防建设。江泽民同志说得好:“能打才能和”。军事力量强大了,“台独”实力才不敢嚣张,外国势力也不敢干涉,祖国才能早日实现真正的统一。
台湾问题尽管是来由已久的问题,是不会一朝一夕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还是看到和平统一的希望的。只要我们的统战工作做得好,和平统一的机会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