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第一篇: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供电局农电安全管理现状分析近期,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和农电专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要求,我局对农电安全工作在人员、设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目前,在我局农电安全管理上主。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篇: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供电局农电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近期,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和农电专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要求,我局对农电安全工作在人员、设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目前,在我局农电安全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农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员工缺乏起码的责任感,首问负责制不落实。首先是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员工没有起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同时,对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不熟悉、不了解、不关心,导致一些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清楚首问负责制的内涵,不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认为只要自己汇报了、工作安排了就万事大吉;或者认为自己是一般员工,“有事找领导、不关自己的事”,相互推诿;认为只要自己在做事,就可以冠冕堂皇地找理由了。工作缺乏主动性,一些员工不是比谁工作更努力、更有成效,而是比谁更能够“偷奸耍滑”;看到的只是别人休息的时候和自己在做事的时候,没有反过去考虑;不检讨、反省自己的不足,却抓住别人的“鸡毛蒜皮”大做文章,导致心思不在工作上,工作不在状态。

(二)员工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和优质服务意识,个别员工甚至表现冷漠。作为供电企业的员工,对电力工作本身存在的高危性认识不足,对发生故障后消除安全风险和恢复供电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不知道供电企业一直强调的安全和优质服务的极端重要性,头脑里没有随时绷紧这两根弦,涉及电力方面最基本的安全常识有时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 应急预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体系不完整,平时应急演练开展不够,反应迟缓。

(三)员工缺乏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法制意识淡薄。从管理人员到一般员工平时疏于学习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更谈不上研究政策、法律法规,对资产是否属于客户产权的概念模糊,针对客户产权的线路设备我们应该开展的安全用电宣传、安全监督、运行维护管理职责不清楚,错误地认为属于客户产权的就完全可以不问不管。没有依法工作的意识,不清楚《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力和义务,不清楚作业人员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自己将受到的处罚的严重程度;不清楚企业的相关规定,不清楚上级对客户报修都有哪些要求。

(四)执行力差,职业素质低,“令不行、禁不止”。不管是明确了各自的岗位职责,还是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安排和要求,一些员工始终就是不认真履职,所辖台区线路设备状况一团糟,就是不巡视、不检查,甚至连配电室里安装了些什么电气设备(元件)都不清楚;或者发现了问题、缺陷不及时报告、不敦促处理;或者不及时安排处理,不督促、不跟踪检查等等。不按规程办事,冒险蛮干现象时有发生。

(五)管理人员不敢大胆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一方面是考虑过多的人情事故,管理上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管理;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没有形成一套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约束人。或者制度缺乏“刚性”,有一大堆制度、办法,但在落实上却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农电科对供电所的工作指导、检查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平时只是安排、布臵工作,收集汇总数据,对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是否按要求开展指导、检查不到位,久而久之导致一些人只做表面文章,随

意炮制数据欺上瞒下。在一些人和事上,也缺乏对供电所的有力支持,导致所长灰心丧气。管理人员对我们员工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等情况缺乏了解和掌握,在人员的工作安排上没有做到“知人善任”。平时对员工的教育和帮助也不够。

(六)缺乏统筹安排,顾此失彼。从供电局管理层到供电所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统筹安排工作能力,强调施工现场管理重要,就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一个方面;强调优质服务工作重要,又把全部注意力都转移了,工作安排布臵没有全局观、没有计划性、缺乏统筹组织协调能力,管理随意性大。把自己臵于典型的“救火队员”角色。

(七)工作流程不清晰,管理混乱。既不认真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也没有更进一步、更明确的要求,接报人员在接报后可以随意进行处臵:可以向所长、相关负责人汇报,也可以直接通知台区管理人员,也可以直接安排负责报装抢修的工作班成员;可以传递故障报修卡,也可以口头汇报、安排工作,也可以电话告知等等,不一而足。在报修和设备缺陷管理上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

(八)基础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对属于客户产权的线路设备没有及时与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没有明确、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平时的安全监督、指导工作也没有跟上。设备台帐不及时更新,与现场实际不符。不重视设备评级、安全性评价工作,从管理人员到一般员工对本辖区的网络(设备)状况不熟悉、不了解,心中无数;不积极采取预控措施和及时进行缺陷处理。

(九)保安器安装、投运率不高,安全措施不完善。按照有关要求,所

有低压线路(设备)出线端都须安装漏电总保护器,客户端须安装家用保安器。但实际情况是始终留有“死角”,大多数客户产权线路(设备)和过去架设的抽水专用线路均没有安装,许多客户也没有安装家保或者坏掉后不及时更换。为减少“麻烦”,一些台区总保的剩余电流动作值也人为随意设臵,导致形同虚设。

(十)安全活动、安全检查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对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属于专变客户产权的设备和边远山区的线路长期巡视检查不到位,导致线路和设备长期带病运行,一遇恶劣天气就发生线路跳闸、倒杆断线。

(十一)标准化作业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一是管理层因各种原因没能尽可能多的参与现场查勘,共同进行危险点分析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很多时候只能是“审票据”,难免造成遗漏和不符合现场实际的情况;其次是部分员工的业务素质达不到相应要求,同时一些时候因为赶进度等原因在编写资料时就照搬照套。在实施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现象:有上级督察时按“规矩”办,一旦失去监督就“为所欲为”,检查一过就不去管理,或者到了现场也不能发现问题,更有部分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心理严重,员工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明知违章还是要去执行,没有主动按章办事的意识。

二、针对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拟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范和提高:

(一)全面清理供区内保安器的安装、运行情况。将由农电科安全管理、工程管理专责牵头,组织供电所对供区内所有配变台区包括客户产权的专

变台区的总保,客户家用保安器的安装、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检查,对检查情况分类做好登记,修订、完善台帐和运行记录,对人为随意设臵剩余电流动作值和故意将总保退出运行的行为给予严厉考核(同步将完善管理考核办法),对配臵不合理的及时进行更换;对客户产权的专变台区未安装总保的送达书面通知要求安装;对客户端未安装或坏掉后未及时进行更换的下达书面更换通知并敦促安装、更换。

(二)结合雷雨季节特征组织对供区内所有高低压线路、配变台区、客户产权线路(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视、检查,重点针对客户产权线路(设备)、抽水专线、灾后临时基建用电线路(设备)等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形成影象、书面材料备查。农电科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巡视检查,一方面要跟进了解工作开展状况。

(三)加快推进“两清理”工作。针对我局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加大“两清理”工作力度,力争提前完成该项工作。同时积极开展设备评级、安全性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工程规划和网改工作,加大设备缺陷管理力度,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四)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全体农电员工结合新《安规》,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对绵阳电业局出台的优质服务和安全生产有关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考试、考核。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责任心和综合素养。

(五)加强人员思想意识、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重视与员工的交流和沟通工作及时听取员工心声,要解决全体员工思想上的问题,要做到每位员工都清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什么、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

重点要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必须严格落实电网员工“令行禁止”的基本要求,要提高员工在应对突发情况、紧急故障缺陷时的快速反应意识和处理能力。

(六)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尽快签订专变、专线客户供用电合同,在合同中明确产权分界点,维护管理责任划分及应分别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强安全用电宣传。

(七)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监督、考核。我们将从量化工作的角度思考出台管理办法,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到岗履职、工作成效等的监督、考核,结合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制度的落实;要充分利用安监部门、农电安全督查组、营销稽核中心等专门机构,加强对各供电所安全生产、优质服务、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工作落实不力、效果不好、弄虚作假的行为绝不姑息。

第二篇:我国食糖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我国是食糖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07/2008榨季产糖1485万吨,2008/2009榨季1247万吨[1],2001-2009年间我国食糖消费以年6.2%的趋势增长。我国食糖的主要来源是糖料甘蔗,蔗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能源和众多食品产业的重要原料、辅料或添加料。世界各国对食糖的质量安全都有严格的要求,并有着相应的标准规范。随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食糖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食糖质量安全、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食糖生产方面存在许多质量方面不安全因素,如糖料甘蔗和甜菜种植过程中存在农药和化肥等污染问题、食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助剂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污染问题、企业自身实验室的管理和检测能力问题,相关质量法规、标准和监督措施不健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把关问题等等。

1我国食糖质量安全的现状

1.1近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食糖质量安全的抽查结果

为了加强对食糖产品质量的监督,进一步提高食糖产品质量,促进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近8年来对食糖质量安全进行了抽查。

2006年抽查结果显示,40%左右的食糖质量存在问题。表1表明:食糖质量不合格项目有:二氧化硫、色值、蔗糖分/总糖分、菌落总数、电导灰分、还原糖分、混浊度、干燥失重、标签等,其中以二氧化硫和色值为主。

1.2白砂糖产品专项抽查

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对白砂糖进行专项抽查,此次被抽查企业91家,占全国甘蔗制糖企业的32.5%,白砂糖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8.1%;2006年质检总局抽查了62家企业的62种产品,合格59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5.2%。从两次抽查结果来看,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抽查促进了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使企业加强了质量管理,提高了食糖行业产品整体质量水平。

2质量安全的原因分析

2.1糖料甘蔗和甜菜的质量安全

要保证食糖的质量安全,首先要保证原料蔗和甜菜的质量。原料蔗与甜菜在种植过程中,田间的污染会造成食糖质量下降。农民为防治甘蔗螟虫、地下害虫、草、鼠等,使用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这些农药难降解,不仅破坏土壤,而且残留在甘蔗或甜菜内,进而人类在食用这样原料制出的食糖就会摄入低剂量的残留农药,从而危害人体健康[2]。2008年7月,广东恩平市圣堂镇蔗农施用特丁硫磷造成特大安全事故,9人接触性农药中毒,其中3人死亡[3]。农民为保证作物高产丰收,长期使用大量的化肥,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一些化肥生产过程中会含有一些重金属,长期使用会造成重金属积累而污染食糖,如磷肥[4]。同时污水灌溉,这些污水进入农田,经作物吸收,造成重金属、氰化物、病原菌污染;空气流动携带周边工厂重金属颗粒、酸雨等污染[5];因此污水和废气携带的有毒害物质进入甘蔗或甜菜内,进而影响食糖的质量。

2.2食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2.1食糖的加工和包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5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在食品的加工和原料处理过程中,为使其顺利进行,可以应用某些辅助物。因此,在制糖工艺过程中,制糖企业会使用到石灰、硫磺、磷酸、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等澄清剂和辅助剂[6];若在制糖生产过程中处理不当,这些化学物质会有微量残留在食糖中,破坏食糖质量安全。广西质检部门对广西2007/2008年榨季白砂糖检验,没有发现二氧化硫、砷、铅等含量超标,抽查22批白砂糖样品,所有批次铬、镉均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6]。

食糖包装材料选用不合适的材料会破坏食糖质量安全,如包装材料的化学单体等。长期以来,我国食糖一直使用聚丙烯和聚乙烯塑料袋,此类包装材料较易出现因材料或封口密闭性差而导致食糖结块、变硬等现象,从而影响食糖的质量。

2.2.2食糖的贮存和运输

食糖在储存期间如果保管不好,也会发生各种降低食糖质量变化的情况,如吸湿、结块、发酵酸败、变色变味、蔗糖转化、滋生微生物和螨虫等。2008年12月29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糖抽查结果表明:五个食糖抽检产品中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其中2种食糖霉菌指标超标,3种食糖酵母菌超标[7]。

2.2.3制糖企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制糖企业实验室在对食糖质量安全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07/2008榨季中,国家食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8]对全国101家食糖企业实验室进行能力验证计划,发现整体合格率下降。其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不够重视,在产品检测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要求

2.3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上的差异

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着自己的一套食糖标准,而我国仍然采用旧的国际糖品法典标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质检行业需要不断更新食糖的检测标准,使之逐渐与国际接轨[9]。

3、提高食糖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3.1质量监督部门加强监督

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以行政手段督促企业强化产品质量意识,严格按照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对企业进行考核和监管,促使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对产品进行质量监督,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确保食糖产品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3.2减少食糖原料生产的污染

原料作物种植过程中要减少高毒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和施用频次,减少污染水体的灌溉,加强研究一些新型低毒高效、不污染环境的生产资料,从源头上解决食糖农残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发展绿色产业,提高食糖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3.3提高企业生产质量水平与质量检测能力

企业经营者和全体员工要牢记"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源动力,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严把食糖产品质量关。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减少助剂残留,如石灰、硫磺、磷酸、聚丙烯酰胺等,因此要加强对加工水、辅助材料、各类糖用生产助剂的相关检测,控制好生产工艺参数,保证生产加工的安全卫生;控制好包装材料的安全检测监控。所以,从食糖生产加工、食糖运输等都要做到有效的质量监控,才能保证食糖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要。

企业要多方面、多手段促进检测水平的提升:一要加强企业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实验室认证认可,规范检验操作,提高检验的速度和准确度;二要加强对实验室主管人员的培训,统一管理,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技能;三要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施与环境条件、标准物质和试剂耗材等的控制,对仪器设备要按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加强对实验室温湿度的控制,要使用有证的标准物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对试剂和耗材要进行适当检查避免因质量问题而造成对检测结果的较大偏差;四要进行分析方法攻关,规范和完善检测程序和方法;同时加大检测仪器的投入,大力推进从化学分析法向仪器分析法转变。

3.4更新国内食糖检测标准,提高监督检验机构的技术水平

标准的先进性是有时间性的,标准在制定时候是先进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可能会成为落后的标准,成为阻碍发展和不产生效益甚至产生负效益的标准。因此,要时刻关注国际相关标准的动态,及时修订国内食糖产品标准,逐步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使标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并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要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对食糖产品进行检验并形成新的标准方法,通过食糖产品和检测技术标准的更新提高,促进企业技术革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我国食糖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10]。

总之,要提高我国食糖产品的质量,缩短与国际先进国家产品质量的差距,首先要求监管部门重视,并建立和实施切实有效的监管制度;其次,要对食糖生产全过程,包括原料蔗生产过程、食糖生产过程、储藏运输和流通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对生产投入品和环境条件进行监控;第三,各级质检机构要改善技术条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第四,标准管理部门要关注相关国际相关标准动态,结合国内社会经济和生产技术水平发展,及时修订标准或制定新的标准。通过多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全方位地进行监管,才能把我国食糖产品质量推上一个新台阶,提高我国蔗糖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篇:承包商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代加强

(大港油田HSE监督评价总站 地址:天津大港油田三号院 邮编300280 电话25962774)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港油田公司承包商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的调查评价,分析隐患存在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承包商 问题分析 改进建议

每年都有大量的工程建设承包商参与到大港油田的开发建设工作中,但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承包商管理松懈、员工素质低、现场隐患多,加之建设单位主体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仍比较突出。为此,我们通过组织承包商安全管理现状专项评价工作,分析了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1 调查承包商安全管理现状

为进一步落实直线、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承包商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2014年,我们会同基建工程部、质量安全环保处等有关人员,对油田公司范围内承包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主要从HSE合同签订、“HSE计划书”制订、HSE交底及开工验收,人员持证和安全培训,危害因素识别及特殊危险作业安全许可制度执行,设备设施和安全附件完好,警示标识管理,施工作业现场检查监督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此次专项调查,共检查了61个项目施工现场,查出各类隐患问题197个。

近年来,油田公司承包商HSE管理持续得到改善。但通过此次调查总体情况来看,承包商管理在资料管理、监督检查、现场HSE管理等方面落实仍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2 承包商问题

通过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承包商现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安全报备资料不完善,承包商作业风险不受控

2.1.1 HSE合同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检查发现,大部分建设单位与承包商签定的HSE合同中,内容只限于分清建设方和承包商的责任,没有明确承包商应该遵守的HSE法律、法规及油田公司的相关文件,也没有明确承包商应接受的HSE培训、工器具的使用、人员劳动防护,以及违章行为处罚条款等。

2.1.2作业许可执行存在偏差。部分项目现场在特殊危险作业项目施工作业前,未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有的特殊危险作业许可批准使用时间超过限定期限;还有部分特殊危险作业结束后没有按要求进行关闭。

2.1.3项目HSE计划书可操作性不强,应急处置措施缺失。部分项目HSE作业计划书仅当做报备资料,千篇一律,适合各种施工现场,缺少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控制、应急处置等内容,没有将其作为控制现场作业风险的必要手段。

2.1.4项目开工前HSE验收、风险交底工作不落实。检查发现,有些项目没有进行开工前HSE验收和风险交底,分步工程更是没有采取分步验收和交底的措施,从而没有从源头上杜绝或消减承包商施工现场的风险。

2.1.5工程监理安全资料不完备。有的现场,无安全检查资料,有的仅是检查记录了劳保佩戴、机械设备防护等浅层次的问题,对特殊作业许可执行有偏差、员工违章操作等问题未进行有力监管。

2.2过程监管力度不够,现场典型问题仍比较突出

本次检查在现场共发现隐患问题144个,主要反映在电气设备设施管理问题(占问题总数的34%),安全管理问题(占问题总数的24.4%),设备设施及附件管理问题(占问题总数的17.8%),安全防护问题(占问题总数的16.2%)等方面。

2.2.1电气设备设施问题主要是开关箱设置设施不合格、电线架空或埋地不合格、电缆绑在金属构件上、电缆破损、手持电动工具的插座没有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损坏等。 2.2.2设备设施及附件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现场设备机具损坏,防护装置缺失,安全附件没有检测,使用自制的工器具,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脚手板未固定或未满铺。

2.2.3安全防护问题主要表现在操作人员不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不系下颌绳、使用切割或打磨工具不佩戴护目镜,高空作业防护措施缺失,防护用具使用不当,施工过程中预留口、基坑没有防护措施,不按要求对作业区域进行圈闭,吊装作业不设置警戒线,危险作业不设监护人等。

3 原因分析

3.1承包商对油田公司管理体系执行力不够。近年来,油田公司逐步完善了《承包商HSE管理办法》等体系文件,来规范承包商和分包商的管理。建设单位对承包商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承包商具体执行上与油田公司体系文件要求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承包商现场的工作前安全分析、特殊作业许可证、开工前HSE验收等相关资料齐全,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为了报备资料而填写,应付了事。二是,部分承包商对分承包商是以包代管,没有行使管理责任,依靠甲方的监管,无论从管理流程还是责任主体都不通畅。三是,承包商对动火作业等9项特殊危险作业也履行签批手续,但在现场实施过程中没有全面执行管理标准,与文件条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四是,承包商对应急处置管理执行不到位,缺乏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缺少应急储备物资。

3.2承包商、工程监理、建设主管部门等各方监管责任未得到有效落实。其一:部分承包商安全管理组织松散,缺章少制,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现场监管松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诸多问题视而不见。其二:现场监理只注重工程质量检查和有关工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对现场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和人员的违章情况检查不够,监理HSE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和消除风险隐患。其三:建设主管部门也偏重于抓质量、抓进度,弱化了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开工前验收把关不严,作业许可签发不认真,对施工现场安全要求标准低,致使大量现场隐患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整改。

3.3 承包商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一是承包商施工人员流动性大,自我培训教育开展少,整体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凭老经验、老手法干活。二是承包商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建设主管部门人员、监理人员,接受安全培训较少,业务素质无法满足现场管理需要。对规范、标准不掌握,安全风险识别不出来,造成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多,违章行为屡禁不止。三是部分单位只进行一次性入场教育,没有按照分步工程存在的风险因素等开展阶段性的培训。

3.4 承包商安全投入不足,是现场隐患频发的重要因素。施工装备落后,安全附件缺失,缺少日常维护和检验。使用报废设备或租用的设备存在缺陷,使用自制工器具。为施工人员配备不合格的安全帽、工服、工鞋等。为减少成本支出,降低了安全保护措施标准。

4 下步建议

4.1认真履行安全环保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方管理作用。对一个项目来说,项目建设单位---监理---总承包商---分包商,对项目的影响力和制约力逐级递减,同样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也依次递减,但建设方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各建设单位要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为指引,通过把好承包商“五关”,严格HSE管理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开工前验收和风险交底工作,严格特殊危险作业许可制度的落实,用HSE作业计划书控制现场HSE风险,确保作业风险全面受控。而监理单位、承包商也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强化现场监管。

4.2 开展有针对性的HSE培训工作。目前,油田公司每季度已开展一次对承包商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HSE管理资质取证培训工作,应侧重于培训HSE管理体系、管理目标和要求、作业许可、风险辨识和防控、安全监管方法以及施工现场典型问题等。项目建设单位则应以现场施工人员为重点,紧密围绕项目的进展和作业特点,培训作业风险因素辨识和防护、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急救措施、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等。针对部分员工受教育程度低的特点,培训过程中尽量使用ppt幻灯片、动漫、视频等形式,分门别类,对照演示正确的做法,做到视觉直观、易理解。还要根据施工进度变化、任务变更等,及时采取了阶段性培训。

同时,还需加大对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HSE培训力度,以提高HSE专业水平,落实严格监管,在项目的安全管理及综合评价等方面,要逐步培养专家型管理人员和队伍。

4.3强化HSE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的执行力。建设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要督促承包商加强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油田公司体系文件的执行落实,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督促承包商加强对分承包商的HSE管理工作,理顺管理流程。一些总承包商可以控制的特殊作业许可的审批权应下放到总承包商,例如分承包商临时用电的许可证的办理等,让总承包商安全及专业管理人员责任充分得到体现。

同时,项目建设单位还应定期举行承包商问题讨论、通报,对施工现场重复性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结合属地管理部门,予以纠正,消减承包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4.4 持续加大对承包商现场的监督检查和安全业绩考核力度。各建设单位坚决贯彻中油集团“承包商执行统一的HSE标准”的要求,持续加大对承包商现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要督促承包商严格落实HSE作业指导书内容,规范危险作业许可的管理,要全面识别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严肃查纠“三违”行为。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对不认真执行HSE规定、安全施工方案不落实、现场有严重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不整改的承包商,要坚决采取责令停工整顿、按规定处罚等措施,将承包商最关心的市场和效益与安全业绩紧密挂钩,逐步建立承包商优胜劣汰机制。同时,对监理履职情况的奖罚考核要列入监理合同条款中,促使其加强施工现场的HSE管理。

4.5明确承包商安全费用的投入。应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合理计取和正确使用。在项目合同中,要明确承包商(甚至分包商)的HSE费用比例,尽量明确出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和职业健康防护装备,应急物资的配备,安全设施的检测与维护。要明确安全措施费用标准,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洞口临边防护、机械设备安全装置、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地质灾害、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备设施投入,现场目视化投入等。

项目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要对承包商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对未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在工程款中予以扣缴,并督促实施。

通过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我们找出了现阶段承包商HSE管理上存在的作业风险控制力低、现场安全监管力度不大的问题,分析了具体原因,从而提出了如何落实主体管理责任、细化HSE培训、强化现场监管、完善考核机制的建议,为提高承包商HSE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

第四篇: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与监管对策

黄进斌1,吴朝霞2

1.福建省莆田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

2.福建省税务学校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也强调,要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品牌农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等标识认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意义重大。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农产品认证认可形势良好,认证产地和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但农产品和产地认证数量较少,环境污染较严重

目前,全省累计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农业三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总量1746个,企业977家,其质量抽检合格率多年来均保持在9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可靠,全省种植业产地监测面积超过16万hm。在获证企业中,有30多家龙头企业在福州、厦门等城市开设了500多个“农业三品” 专卖店(柜),获证的蔬菜、猪肉等主要菜篮子产品的年销售量都在2万t以

2上。从农业部发布的全国2009年第1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看,福建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食用菌质量安全和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分别为100%、100%和92%。通过产地认定,从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品认证,获证企业依托基地带动农户,示范推广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科学种养模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宣传和普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强化了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但目前,全省通过“农业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比例还较低,居全国各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级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人员配备还不健全。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低,没有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和肥料,造成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农业面源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个别地区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产地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还有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电池乱丢乱弃现象较为严重,治理难度大,造成产地重金属污染。此外,水域环境污染、劣质饲料污染也给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1.2 农业检验监测初具规模与实力,但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仍不健全,检测技术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抓好农产品主产区、农贸市场和超市自律性检测的同时,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加强日常监测,规范市场行为。全省已建立1个省级农业检验监测中心,9个设区市及大部分县区都设立了农业检验监测机构,形成了以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为龙头,以县(区)监测点为基础,大宗农产品主产区、“菜篮子” 产品基地、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速测站为依托,覆盖全省、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狠抓治理“餐桌污染”工程,充分发挥各级农业检验监测中心作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自2006年起实施了农兽药残留监控、饲料质量安全监控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共检测蔬菜、畜产品1万多个;自2001年起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产地定点监测,累计速测蔬菜样品40多万份。福建省农业检验监测中心现有工作人员60名,实验室面积约3000m2,拥有先进仪器设备200多台套,总值约3000万元,是全国唯一一家真正综合了种养殖业检测的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该中心已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省级计量认证和农业部相关资格认证,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能力达1657类10182项,检测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方面,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构建了市(县、区)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所、乡镇畜牧站(中心)、村防疫员三级畜禽防疫体系。但全省各农业检测机构由于缺乏经费保障等原因存在规模偏小、检测技术力量不强、检测设备不齐全、检测功能不全、检测覆盖面不宽等状况,检测技术和水平有限。部分小型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仍没有设立检测室。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面增强,但综合执法力度仍显不足 目前,福建已加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管。全省形成了县级农业执法大队、设区市级农业执法支队、省级农业执法总队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一是加强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禁用农业投入品行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007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农业部门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98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3.66万家,立案查处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713起,销毁禁用农药和假劣农资102.6t,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372万元。二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认证农产品标识的监管。全省已有40个县列入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做好耕地土壤养分测试,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但总的来说, “农业三品”市场影响力还不够大。不少获证企业因为鲜活产品不便贴标志等原因,没有使用认证标志,造成市场上有效使用标志的“农业三品” 产品较少,市场占有率偏低;一些获证企业没有规范、有效地使用“农业三品”标志;违法冒用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使用催化剂、化学制剂、激素类物质等违禁物现象还时有发生,农资经营秩序仍需强化整顿规范。有的农业生产者没有科学合理地用药、用肥,有些蔬菜、水果还存在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现象。进入市场交易的部分农产品存在索证困难,难以建立完整的台账管理制度,给有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追根溯源带来了困难,难以把好质量安全关。部分农村生猪定点屠宰监管不到位,仍存在生猪私屠乱宰现象。

1.4 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但基础比较薄弱,水平仍不高 把生产环节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点,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指导企业和农户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倡和推进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现代农业的标准化生产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全面增强。福建全省已建设1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和10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共有强制性农业地方标准210项,推荐性农业地方标准537项,基本涵盖了福建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的贡献。但各级财政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还不足,农业标准化知识在全省尚未普及,实施标准化还不能成为生产者的自觉行为,制定和实施的地方标准偏少且还处于分散状态,部分农产品基本上处于无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无标准流通的状态。

1.5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逐步形成,但齐抓共管的机制还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依法监管新阶段。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已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并不断健全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工商、质监、农业、经贸、卫生、企业、农民等方方面面,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形不成合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一些小规模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意识差,自律管理不到位,很多消费者也缺乏基本的安全保护意识,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 生产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有关部门要全面清查隐患,加强风险评估,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要强化生产源头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农产品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治理控制各种污染源。认真做好农产品产地建设规划,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查处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保证安全农资的供应。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资质量监测和监督抽查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和问题突出的区域、产品、企业进行重点监测,依法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发布消费警示。要加强检测结果分析,准确掌握当地农资质量状况,提升预警能力。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农业环境污染状况监测,针对可能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在农作物病害防治方面,通过在全省各地设立的测报点进行病害测报,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措施应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好动物疫情的监测和分析,加大屠宰、流通环节采样监测力度,及时排查疫情隐患。继续落实养殖场综合防疫管理措施,严格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加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攻关。加大产地、屠宰、流通和储藏等环节的检疫监管,对病死动物实施严格的无害化处理,保障上市肉品消费安全。认真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要把蔬菜水果中的高毒有机磷农药、生猪中的“瘦肉精”、禽蛋中的“苏丹红”、牛奶中的“三聚氰胺”等作为重点,加强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要坚决查封、扣押,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重点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违法行为,加强生猪定点场规范管理,保障肉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依法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加大工矿企业、学校、机关等公共食堂及餐饮业采购使用农产品的监管力度,确保消费安全放心。

2.2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是保证上市农产品安全、健康消费的重要关口。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效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名牌产品的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积极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体系认证。狠抓“农业三品”专项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以保障认证产品质量、规范标志使用为主线,以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较大的产品为重点,完善认证与监管制度,逐步建立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发展品牌农业。推行农产品标识制度,规范使用原产地标识、认证产品标志、基地标牌等法定标志。加强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超市等经营企业要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报告制度,严格查验有关产品质量安全证书,决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销售市场直接对接或签订产销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3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

农业检验监测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农业执法的重要技术支撑。要加快推进农业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执法的技术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应落实中央预算,扩大内需投资,加大投入,省市一级农产品检验监测中心的检测手段要明显提升,建立健全县、区农产品质检机构,配强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添置检测设备。强化检验监测机构的管理,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和水平,规范检测程序和行为,确保检测工作科学、公正、有效,提高农业检验监测机构公信力。及时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落实安全监测制度,实行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在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等建立农药、兽药残留速检室,同时通过实验室定点抽查检测,及时分析、评估监测结果,发布质量安全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要不断完善以省市级检测中心为基础,各县区检测站为骨干,基地、企业和市场检测为补充的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的检验监测体系。

2.4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业标准化发展,健全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按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根据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法和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加工品标准相配套的原则,继续制定满足行政执法、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公平贸易和发展优势农产品所需要的农业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要坚持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化全程实施体系,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将实施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项目、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项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紧密结合,加快农业标准推广应用,提高标准化种养比重。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农业标准化管理骨干和具备农业标准化知识的技术推广人员。健全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体系,普及标准化知识,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

2.5 齐抓共管,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成效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定期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好农业、质监、海洋与渔业、经贸、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快建立健全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机构,强化职能,充实人员。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加大投入。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上下追查的原则,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档案登记制度和农产品准出制度,记录生产者及基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田间管理、加工、包装等信息,确保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信息的传递和可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生产者要向经营者,经营者要向消费者就其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承诺,积极探索不合格农产品的召回和理赔制度。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着力治本,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守法意识和质量安全观念,提高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五篇: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现状调研与分析

吴佳男

物流管理101 201010612014 2011/5/7

实用安全技术 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现状调研与分析

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现状调研与分析

[摘要]切实做好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是保证高校学生生命安全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在上海海事大学关于宿舍消防安全的实地调研,分析我校宿舍消防安全的现状,提出改善我校消防工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宿舍消防安全 调研 分析与建议

本次调研以上海海事大学全体学生对调研对象,共印制了500份调研问卷,以扫楼的方式,辐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以下是本次调研的调研问卷: 1. 您了解的宿舍的消防安全设施有哪些?(可多选) A. 防火栓和灭火器 B. 每个楼层的安全通道 C. 每幢宿舍楼的多个安全出口 D. 其他

2. 您认为宿舍的消防安全存在哪些隐患?(可多选) A. 违章电器的使用 B. 乱接电线进行偷电 C. 消防设施的老化 D. 楼道太窄,不方便逃生

E. 为了方便管理,宿舍楼的安全出口大多处于关闭状态 F. 其他

3. 您对于灭火器以及火灾中的逃生技能的了解情况如何? A.非常清楚 B.略微了解 C.完全不了解

4. 您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学校的消防安全措施?(可多选) A. 学校保卫科印制的消防手册 B. 登陆学校保卫科网站 C. 通过晚点名时辅导员的宣传 D. 从未关注过 E. 其他

5. 您是否参与过学校的防火演习?

实用安全技术 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现状调研与分析

A. 参与过,同时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B. 参与过,但是没有亲自使用灭火器 C. 参与过,依旧不会使用灭火器 D. 没有参与过此类活动 6. 您对于消防安全的态度如何? A. 消防安全非常重要,经常关注 B. 偶尔关注

C. 不是很重视,从未关注

7. 您通过哪些方式参与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可多选) A. 自管会

B. 留言保卫处网站

C. 不知道向何处提交自己的建议 D. 没有参与宿舍消防安全管理的意识

通过对调研问卷的统计及数据分析,得出我校宿舍消防安全的现状,同时对于一些威胁宿舍消防安全的因素提出一些建议。 现状及原因分析:

●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消防常识以及火灾逃生的技能,究其原因如下: ※主观方面:学生对使用违章电器心存侥幸,并未对消防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调查中显示60%的同学认为违章电器的使用以及乱接电线是宿舍消防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宿舍的基础设施配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熄灯时间的限制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明知故犯同时反映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在反映消防态度的题目中,只有3%的学生表示经常关注,大多数同学只是偶尔关注,甚至有部分同学表示从未关注过消防安全,由此可见消防意识的淡薄是当今大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

同时只有30.5%的同学表示熟知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火灾的逃生技巧,基本技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是消防意识薄弱的体现。 ※客观方面 1.中国的教育环境

中国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校不重视对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就算是开设了这些课程也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不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 实用安全技术 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现状调研与分析

重视,这样的后果时大部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在发生火灾灾害的时候缺乏自救能力,由此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 2.学校的消防安全宣传不到位,教育方式不完善

在“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学校的消防安全措施”一题中,50.6%的学生表示从未关注过,30%的同学通过消防手册了解学校的消防安全措施。我校的消防安全宣传还停留在“被动”宣传的阶段,采取的宣传方式不能主动吸引同学的关注,宣传方式的缺乏,更加减少了学生对于消防安全的关注。

在“是否参加过消防演习”一题中,只有43.5%的同学表示参加过此类的教育培训,同时在消防演习中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消防演习只能保证极少部分学生能够真正操作灭火器,大部分学生以看待练,这种效果可想而知。消防演习的普及率太低加剧了学生消防安全技能缺乏的现状。

在“通过哪些方式参与宿舍消防安全管理”一题中,只有30.8%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向学校提出自己关于消防建设的意见,而在这其中不乏一些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参与学校消防建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我校只有“自管会”这一学生自治管理机构会涉及消防安全管理,学校缺乏管理消防安全的学生组织及社团,表明学校并未将学生纳入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体系。 ●对于消防安全建设学校管理层缺乏足够的重视 1.人力物力投入不够

由于火灾发生的几率较低,以及学校活动经费的紧张,大多数学校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建设。部分消防设施年代已久,没有及时的维护;同时缺乏管理消防安全的专门人员。

2.对于师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不足

由于管理层对于消防安全教育的不重视,加之资金投入不足,使一些大型的防火演习大多只是表面工作;对于师生的一些消防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形式枯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教育及宣传手段枯燥,大多是宣传手册等,很难在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对于消防安全建设的建议: ※学校要保证资金投入

1.进行定期检修电路以及消防安全设备 2.培养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3.建设消防安全实践基地,模拟真实火灾发生现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与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消防意识及能力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1.采取丰富多彩的消防安全宣传方式

实用安全技术 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现状调研与分析

举办“知识竞赛”“火灾逃生话剧表演”“主题辩论会”等形式,增加学生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在娱乐中增强能力。 2.将消防安全教育列为必修课之列

可以结合在新生军训之际,在大量的军事训练同时,添加丰富的消防安全教育 3.建设完整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以保卫处为主,向下辐射,建立层层学校管理体系,同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增加学生自治的消防安全社团,将学生纳入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现状及其火灾预防扑救对策分析 作者:辛耀华 „ http://ahhq.ahedu.gov.cn/2009/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10 从校园消防安全现状谈高校四个能力建设 作者:孟明 吴匆 http:///view/9d2e0684bceb19e8b8f6baff.html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论文资料 第1张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论文资料 第2张
安全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精选)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