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集锦)

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集锦)

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第一篇: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 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 林业勇挑大梁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并将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还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

第一篇: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

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 林业勇挑大梁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并将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还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林业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元素。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现代林业,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作为林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攻方向,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林业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力求更大的作为。

展望未来,生态文明将引领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新方向,促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

人类文明的演化、进步,总是离不开森林的呵护与支撑。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发达的林业、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华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著名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说,林业兼有生态建设保护的主体功能和绿色生产的经济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发展林业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充分发挥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中的主体作用。但目前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70%,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分别超过国土面积的1/5和1/3。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劣、生态承载力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今后要围绕保护和改善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不断完善林业规划体系,拓展生态利用空间,优化生态建设空间布局。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湿地保护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并谋划一批新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在生态区位重要和脆弱地区,加快构筑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构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和保护体系。

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优美环境、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安全生态和绿色产品等。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生态产品生产及生态服务能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相对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我国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并没有同步提高,在一些地区甚至有所减弱。我国的生态产品供给,承担着最多人口和最快经济发展的双重巨大压力。未来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环境恶化态势虽然有所减缓,但整体持续恶化趋势尚未扭转;生态产品等生态需求快速增长,供给不足将常态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质量、生态安全、生存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逐步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转向“要生态”。

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的迫切愿望和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绿色和生态日益成为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生态产品的生产作为重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

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必须努力建设和保护好林地、湿地、沙地及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林产品、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沈国舫院士说,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突出林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森林植被的制造氧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噪音、吸碳固碳等功能和作用,依托林业这一规模最大的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体,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王焕良说,山清水秀但贫困落后不能支撑百姓的幸福生活,富裕发达但生态破坏、生存受到威胁更会使百姓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失去幸福。生态文明不是拒绝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在改善提高中坚守顺应自然的准则。建设生态文明,既要有金山银山,又要有绿水青山,才能保证经济增长和幸福持久,才能让人们在仰观蓝天白云、俯视青山绿水、行呼清新空气的同时,摆脱贫困和落后,走向富裕和幸福。

林业是美丽中国构建的核心元素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天空以清新蔚蓝,还百姓以绿色家园。

林业是自然资源、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的集大成者,拥有大自然中最美的色调,是美丽中国的核心元素。“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共和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的这一宿愿,一直是中国务林人的不懈追求。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鄂云龙教授认为,没有森林建设和保护,就没有生态文明。没有绿色中国,就没有美丽中国。如果林业和绿化搞不好,还谈什么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赵树丛说,林业是生态建设保护的主体,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点,自然美生态美的核心,还是重要的绿色经济体。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发挥基础作用,承担重要使命。他表示,林业部门要紧扣中央部署,紧抓时代机遇,紧贴社会需求,切实担当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绿色发展等重大职责和任务。加快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等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增色添彩。

第二篇: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者和推动者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使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

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的反思,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显著特点是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摒弃以征服自然并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理念,倡导一种新型的生产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观,并在经济行为上追求经济和生态双重目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联系林业工作实际,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林业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再立新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充分拓展和开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功能,通过全面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林业产业、科技应用推广、基层基础建设、林业职工生活水平,积极构建森林生态、林业产业和森林文化三大体系,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激活林业发展活力。根据十七大

报告“改革集体林权制度”的要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要求抓好试点探路实践。加快制定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关政策性文件,正确引导和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切实保障林农的利益。围绕拓展提升林业功能、发展林业生产力、提高林业综合效益、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积极性、增强生态约束机制、理顺林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

——以提升灾害防控能力为目的,完善林业灾害防御体系。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要求,在切实加强防御宣传教育、健全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预警和防御体系,从根本上掌握防御林业灾害的主动权。一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灾害的预警系统,包括森林火险预警系统、森林病虫害预警系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二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灾害的抗御体系,包括抗御森林火灾体系、抗御外来有害生物体系。建立健全以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与现代化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中心相结合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和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林火阻隔体系,提升森林火灾的抗御能力;根据疫情特点采取综合治理,结合林分改造工程及时清除疫点疫区,从根本上消灭外来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

——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为重点,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根据十七大报告中“要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建设,促进生态修复”的要求,抓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巨大需求。重点抓好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工程、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生态防灾减灾工程、城市林业及森林公园工程、森林生态监测及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商品林工程、湿地工程等九大重点工程,建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稳定、安全的生态屏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切实推动城市森林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生物治理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加土壤的储碳功能。

——以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为途径,促进新农村建设。根据十七大报告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组织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优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重点发展商品林、林木种苗与花卉业、推广种植乡土珍贵树种,提高地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绿色财富。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人造板工业、木竹家具业、木地板业、木竹制品业、浆纸业、林产化学工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增强林业的经济功能,加大木材、林副产品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为发展循环经济作贡献。努力满足全社会对自

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林农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并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和不竭动力。——以发展繁荣森林文化为载体,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充分重视和发挥林业巨大的社会功能,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生态文化、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责。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加强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森林文化产业,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抓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林业科技馆、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纪念林。发展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不断拓展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充分利用文化平台弘扬生态文明,通过多种文化形式,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

第三篇: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县

今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我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县、实现兴林富民”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全县造林绿化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夯实了林业后续产业,增加了全县林业资源总量,圆满完成了各项林业生产建设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年造林绿化工作开展情况

(一)营造林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今年我县营造林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本,狠抓工程造林,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绿化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春秋季营造林为突破口,加强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年来,全县共完成营造林任务6.8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建设3.9万亩(人工造林0.9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退耕还林配套封山育林0.9万亩,原料林基地建设2.0万亩。育苗250余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2公里,其中公路绿化18公里,河流绿化4公里;零星植树650万株。全面完成了上级下**的营造林任务。

(二)天保工程顺利推进。我局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如期完成上级下**的3.9万亩公益林营造林任务。一是科学制定营造计划。认真执行“踏查-复核-设计-再核实-计划下**”的程序,克服了计划的盲目性,避免了工程建设的重复,做到了决策的科学和准确。二是狠抓技术培训。今年我局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森林管护人员培训,培训人员**55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强化责任,创新工程管理技术。全面实行规划设计人员、检查验收人员、技术指导和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负责人终生负责制,落实了责任。在工程管理中,使用了林业GIS信息管理系统,使工程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四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全县落实管护人员571人,新增管护人员300人,管护森林75.4万亩。

(三)退耕还林工作稳步推进。20**年以来,我县累计实施退耕地还林11.3万亩,由于退耕还林是一项政策补助持续时间长的惠民工程,为了既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能保证老百姓按时领到国家补助,我县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大力开展补植补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我们紧紧抓住春秋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对历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地进行了调查,并及时进行了补植补造。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面积2.23万亩,补植补造用苗325万株,涉及58个乡镇,215个村。二是狠抓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去冬今春,我局继续对20**年以来的退耕还林任务11.3万亩全面进行了检查验收,于5月底前将20**年的退耕还林补助兑现给了合格的退耕农户,确保了退耕农户的利益。三是及时兑现退耕还林政策。为了配合财政与粮食直补实行“一卡通”,我局组织对全县实施的退耕还林进行了全面核查,分逐村、逐社、逐户进行面积核实,为政策兑现提供准确的依据,杜绝了抵扣现象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四是按照国务院国发〔20**〕25《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精神和省、市会议精神,县政府委托我局牵头,编制了《**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规划》以及《**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和《**县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方案》,圆满完成了县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并通过了市政府和省政府的审批。五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精神和**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府办函〔20**〕316号《关于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工作的通知》和**市林发〔20**〕203号文件精神,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将阶段验收成果工作交与我局完成,全县组织10余名技术骨干,历经半个月,逐乡镇、逐村、逐小班进行了全查,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退耕地还林阶段县级自查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组织的的阶段性检查验收。

(四)义务植树蓬勃开展。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通过对全民义务植树重要性、全民性、法定性和义务性的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全民义务植树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了参与义务植树的自觉性。今年是全国开展义务植树运动的第27个年头,为了开展好义务植树运动,我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县政府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20**年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安排部署了今年的义务植树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县级义务植树活动。今年先后开展了两次义务植树活动,春季义务植树在3月7日开展,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绿委各成员单位、南外镇、青年学生等300余人,在雷音铺村6社滴水湾参加了义务植树,栽植湿地松5500余株,面积50亩,为我县全面义务植树起到了较好的表率作用。同时为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推动国土绿化上台阶。10月10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绿委成员单位、河市镇政府干部以及青年志愿者130余人在河市镇机场南大街开展秋季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米径为8厘米的天竺桂260株,一条长600余米的绿色走廊得到了绿化。为了抓好河市镇场镇的绿化工作,县政府投入绿化资金100万元,栽植园林大树1000余株,加强场镇公共绿地绿化,修复完善阁溪桥至机场绿色通道建设,把河市镇打造成全省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场镇。斌郎、麻柳、赵固、万家等乡镇均举行了大型的春秋季义务植树活动,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三是兴办领导绿化示范点。今年县委、县政府领导绿化示范点在百节镇菜家坡村2社村茶场,面积80亩,栽植树种为香椿,带动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层层兴办义务植树或造林绿化示范点。四是不断拓展公民义务植树形式,组织公民参与育苗、管护、认养、宣传国土绿化、以金代劳等多种形式履行义务植树义务,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性极为高涨。对农村部分的义务植树,我县采取杨树原料林基地造林与农民义务植树相结合,今年我县在百节、石桥等十个乡镇发展杨树原料林基地2.0万亩,涉及73个村、378个社,7751个农户,仅此一项植树**180万株,老百姓通过栽植杨树发展原料林,既履行了义务植树义务,又种下了增收的希望,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义务植树工作。截止目前为至全县应参加义务植树61万人次,实际参加义务植树**59万人次,义务植树建卡率**到100%,尽责率**到95%,累计义务植树285万余株。

(五)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20**年我局积极开展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绿化工作,成立了工作机构,落实了工作资金。通过对林农的科技服务,实物帮扶等措施,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我局以福善镇八庙村为重点,支持道路建设14公里,其中公路12公里,生产路2公里;维修堰塘12口;建沼气池40口;建蔬菜基地100亩,养鱼100亩,养羊3000只,养猪200头。全面地完成了县委、政府下**的新农村建设任务,改善了示范村的村容村貌,深受老百姓欢迎。

(六)狠抓种苗基础,提高种苗质量。种苗是造林绿化工作的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两大工程的造林质量。为此,我局进一步加强了苗木的管理,规范了种苗运作,实行了定点育苗、定向培育,特别是对马家苗圃的苗木进行了统一管理。全县共育苗250余亩,为工程造林提供各类合格苗木890余万株,主要有柏树、杉木、马尾松、香椿、元宝枫、桤木等10余个树种,满足了工程造林所需种苗。在种苗生产中,采取多种措施抵御冰冻霜雪灾害影响,抵抗洪涝灾害的破坏,加强田间水肥管理,除草、施药、杀菌兼施,预防病虫害发生,力求培育大苗、壮苗。在种苗管理中,严格“两证一签”制度,种子合格率**到95%、良种使用率**到30%以上,苗木合格率**到100%,一级苗率**到40%。

(七)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按照“造一片,成一片”的要求,切实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一是认真落实了管护责任,加强对退耕还林造林地的管护,将政策兑现与管护效果直接挂钩,督促农户管护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造林地缺窝补植,对造林存活率(保存率)**不到栽植密度的小班,组织补植补栽。三是狠抓幼林抚育,指导、督促农户采取松土、除草、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幼林长势良好。四是认真抓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专项规划和城乡绿化专项规划。从规划入手,力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五是加强了对林农的培训。我们以搞好林业两大工程为主题,充分利用专题集中培训和“科技下乡(含科技赶场、科技咨询等)”、“科技活动周”等有利时机,进行“科技赶场”活动,向广大林农发放技术资料0.8万余份,培训林农0.6万人次。

近年来,我县造林绿化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乡镇多,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退耕还林工作量大面宽,个别乡镇政策兑现仍然存在抵扣现象,群众来信来访时有发生;由于连续洪灾和旱灾的影响,个别地方退耕还林保存率差,补植补造不到位;过去实施的退耕还林,产业发展意识不高,国家停止补助后,退耕农户收入减少,退耕成果巩固难度大。二是荒山造林项目由于国家只补助种苗费,没有管护经费,荒山造林质量差、成效差,特别是近年来自然灾害不断,保存率较低。三是公民义务植树意识淡薄,一些地方义务植树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组织不到位,适龄公民植树率不高。四是资金严重不足,工作开展困难。退耕还林的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分户建卡、合同签定、政策兑现,义务植树的宣传、组织、种苗费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绿化美化工作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却没有资金来源,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二、20**年造林绿化工作打算

20**年造林绿化工作总的指导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县”为目标,在继续抓好重点工程造林基础上,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突出以人为本,以通道绿化、村镇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为重点,多栽树,栽大树,努力推进全县造林绿化工作。

(一)稳步推进工程造林。两大工程是“十一五”期间我县造林绿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按照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科学严谨的作风,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造林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对作业设计、造林施工、检查验收、政策兑现、抚育管护、档案建立等关键环节的管理。退耕还林工程要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巩固成果上来,把巩固现有退耕还林成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乡镇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

(二)进一步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营造林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营造林质量。从作业设计、种苗建设、施工作业、检查验收到抚育管护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奖惩兑现。进一步强化工程造林监理制度,对造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强化营林措施,大力营造合理密度的混交林、复层林,使混交林在新造林面积中**到30%以上。采取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因地制宜搞好低产林、低效林改造试点,切实解决林分“过密、过疏、过纯”的问题。

(三)加强绿色通道建设。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抓好道路、河道等宜林地段的植树造林,使全部**到绿色通道建设标准;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绿化,努力营造农村人居环境。

(四)加强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充分发挥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在国土绿化中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促进部门绿化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加强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营造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社会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绿化宣传活动和评比表彰活动,采取植纪念树、造纪念林、建绿化基地、认种认养,以及推行“绿色图章”制度等形式,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向纵深发展;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拓展林业生态建设空间,努力开创国土绿化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拉长林业产业链条 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林业成旅游发展“助力器”

本报讯 一条条绿色通道宽阔通畅,一片片农田林网纵横交织,一道道绿色屏障环田绕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镇积极响应***市“创建森林城市”的口号,围绕“生态保护、富民兴林”的战略目标,致力于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拉长林业产业链条。目前,该镇林木覆盖率达到34%,成为全省林业生产先进基地,被誉为“天然氧吧”。

生态是财富,绿色能生金。该镇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按照“以林促工、以工兴林、以林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六路、五河、二片及农田林网”为重点,大规模实施护路林、速生林、经济林等生态绿化工程,并将造林、木材经营、林木加工打造成产业链条并加以延伸,逐步形成了镟皮、木片、家具、制板五大行业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群,年可实现林业就地增值2000万元。同时,重抓更新造林,并鼓励农民栽植环户林、路边林、景观林,为美化村民院落,发展旅游产业搭建了良好的载体。

依托现有的6万亩林业资源,该镇先后发展各类林果基地3000余亩,着重落实各类成活果树补贴,不断提高果农们的积极性。重点打造艺术节,协助公司举办多次文化节,实现全镇创收600余万元,创造了就业岗位218个,成为该镇增收的一大亮点。

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与生态旅游业的成功“嫁接”,实现了

一、

三产业就地融合。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点击林下空间,年可创收1100万元,在鼓起群众“钱袋子”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外地企业来此投资兴业的目光,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五篇: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力促生态示范县建设

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力促生态示范县建设为确保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任务目标的顺利实施,入春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林业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来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结合我县实际,以绿色通道、农田林网、苗木花卉、经济林、丰产林、村镇绿化林业六大工程建设为总抓手,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责任,广泛宣传,强化措施,集中精力开展植树

造林活动,林业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绿色通道省道枣曹线25.6公里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经济林基地完成3800亩;速生丰产林完成用材林7400亩;纸浆林4000亩;种苗花卉基地落实面积3700亩;农田林网新建4万亩,完善6万亩;林权制度改革有了较大进展,已发放林权证8000余份。总结前段时间的活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行政推动力度大。春季过后,县委、县政府就把林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县成立了春季林业生产指挥部,主要领导任指挥,县各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指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各乡镇也相继成立了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制订了林业生产规划,把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路段、地块,责任落实到机关干部、村干部,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的局面。全县上下全党动员、全民参战,掀起了植树造林的新高潮。

(二)活化机制,推动了工程项目的落实。在工程项目建设上,我们坚持“政府得绿,群众得利,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全面落实林权制度改革,对全县已绿化和未绿化的林地、沟路渠、河堤和规划造林地段落实承包,签订了承包合同,发放了林权证书,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兴隆乡对新铺的4条共16公里的乡村公路,以100米为一个单位落实承包,签订合同,发放林权证,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促进了全乡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目前,乡村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已完成38公里。

(三)宣传发动广泛,舆论氛围浓厚。入春以来,县委、县政府利用过路横幅、墙体标语、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和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县电视台把林业生产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采取林业新闻、专题报导、林业技术讲座等形式,宣传林业进度和林业先进典型,对全县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县妇联组织全县妇女在肖云镇东鱼河堤开展了“三八绿色工程”;团县委、县教委、县林业局联合在鸡黍镇开展了“青春、绿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意识,带动了全县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四)各项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好。肖云镇在丰产林建设上大力推广了林药间作,在速生杨下种植白芍,以短养长,提高了亩产效益。司马镇以高标准建设万亩农田林网为总抓手,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了30多人的专业队,吃住在工地,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标准进行挖沟铺路,打点定线,所植苗木均选用二年生4米以上大苗,确保了造林质量。在造林过程中,县林业部门抽调技术骨干,深入村庄、道路、河堤、地块,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坚持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要求,统一组织施工,统一检查评比。坚持“三大一实”的造林方法,严把栽植技术关,较好地保证了栽植质量。

(五)强化管理,确保了造林质量。建立健全了管护队伍,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管护人员1300余人,并明确责任,落实奖惩措施。继续实行了属地化管理,各乡镇派出所负责查处本乡镇的毁林案件,并与农户签订了管护合同,对毁林者严厉进行处罚。3月17日,我县林业公安科与化雨乡派出所联合查破了化雨乡耿楼村村民耿登山故意毁坏河堤树木案,对其做出了治安拘留13日的处罚,并及时在电视上公开曝光,有力地震慑了毁坏树木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植树造林的成果。我县林业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措施,全力打好农田林网攻坚战,加快苗木花卉基地、经济林基地和丰产林基地建设步伐,努力完成各项林业生产任务,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林业局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