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某镇某村党建工作简介(全文)

某镇某村党建工作简介(全文)

某镇某村党建工作简介第一篇:某镇某村党建工作简介某镇某村简介某某镇某某村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实 施 情 况某某镇位于市区以西20公里处,是区西部的中心乡镇和商贸、文化、物流中心。某某村地处某某镇西北部,国道在该村穿境而过,是去往甘谷、武山。

某镇某村党建工作简介

第一篇:某镇某村党建工作简介

某镇某村简介

某某镇某某村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

实 施 情 况

某某镇位于市区以西20公里处,是区西部的中心乡镇和商贸、文化、物流中心。某某村地处某某镇西北部,国道在该村穿境而过,是去往甘谷、武山的必经之地。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635户、2988人。现有耕地面积1426亩,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该村在2006年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一、产业发展现状

1、食用菌。全村于2004年引进并推广种植食用菌双孢菇,目前已建成高标准立体层架式菇房30座,总菌床面积3万平方米,全年双孢菇150吨,菌业总产值60万元。并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进龙头企业天水华亿菌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已经实现了双孢菇、鸡腿菇、高温平菇的多元化种植,并集菌种制作、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为菇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指导,有力地带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2、林果业。全村现有富士苹果500亩,梨园120亩,桃150亩,林果业已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3、中药材。在退耕还林地块内套种中药材500亩,不但解决了农户夏耕夏种的现象,并进一步增加了农户收入。

二、乡土实用人才建设情况

某某村现有乡土实用人才72人,分布在以下七个行业:种植业1

39人,养殖业5人,建筑业3人,服务业6人、运输业5人、加工业5人,多种经营者9人。其中:果树种植与管理、家庭养殖、新型农业产业发展的“土专家”、“田教授”等乡土科技人才44人。

近年来, 为了充分发挥本村乡土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他们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村上多次选派优秀乡土人才到区党校、农业科技培训中心进行了学习和深造,使他们提高了科技本领。回村后,他们以传、帮、带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农民有富民之心、无富民之策、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带领农户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同时,为了扩大覆盖面,村上加大了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把做好农民培训作为一项事关某某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举措。结合全市开展的“千人千村优质果园示范活动”和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发挥阵地作用,组织农户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以应用性为主要内容,长训、短训相结合,以年轻,有文化基础和骨干农民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共组织了各种科技培训班12期,培训果农600多人次,菌农26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80%以上的农户每人掌握了1-2门有关果树简化修剪、果型剂运用、食用菌生产、能源建设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人才资源素质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某某村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仅占某某村总人口的1.8%,在劳动中受过专门技能培训的仅占10%左右,致使人才资源整体素质不高。

二是当地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一技之长,能在城市和经济条件好的地方站稳脚跟的,都不愿意回来,“孔雀东南飞”

的现象严重。

三是人才需求量大,特别在新型产业发展如食用菌的生产种植方面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人才相当缺乏,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下一步的设想打算

1、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培养村上现有的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高度重视被称为“土专家”的乡土科技人才队伍。在引进、培训、发展上齐头并重,相互促进,为某某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努力营造市场氛围,加大信息沟通,开展市场行情调查,培养一批以林果业发展为主的农产品营销队伍。

3、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结合全市开展的“千人千村优质果园示范活动”和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等新型产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对农户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每年计划完成培训30人以上的农村实用人才。

4、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指导党员增强致富本领,充分发挥“双带”作用。积极培育党员示范户,党员示范基地,党员营销大户等,带动农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塑造党员新形象,展示党员新风采。

5、积极引导富裕劳力外出务工,拓宽致富门路,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并鼓励他们中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回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日

第二篇:某镇某村“扶贫双到”工作计划

2011年某村扶贫“双到”工作计划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某市委、市政府及某市委、市政府扶

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要求,市某局、市某局、市某中心为切实抓好2011年某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抓出成效,在深入某村调研及与镇、村委会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本计划。

一、村委会基本情况

某村下辖7个自然村,共192户725人,有党员32人。

其中,有300多人外出打工。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基础设施差、种养业缺少资金、村民文化程度低。2009年有22户

贫困户,经帮扶单位大力帮扶,2010年已脱贫15户,现还有7户贫困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 945 亩,其中水田716亩,旱地229亩,南药210亩,现有生猪存栏量200多头,家禽存栏量4500多只。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以水稻和南药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某电站股份,年收入不足1000元,通过2010年扶贫开发“双到”期间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扶,2011年集体经济预计收入可达到3.68万元。

二、2011年帮扶措施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市扶贫办的具体部署,统筹安排、求真务实、扎实推进。继续以帮思想、帮门路、帮资金、帮技术为主要内容 ,重点改善庞西村的生产生活设施和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通过帮扶实现该村有1至2项特色产业,每户要有一项稳定收入的脱贫项目,完成泥砖房改造任务,帮助村完善村级管理制度等。

(一)帮扶到村。

1、整治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大坡水利设施,该水渠长约1000米,可改善农田灌溉250亩。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计划投资20万元,下半年动工,年底完工。

主要措施:积极争取省、某市和某市有关部门支持建设资金20万元。

2、修建村小学花基。投资2.5万元修建村小学的花基,改善村小学办学环境条件。项目计划7月动工,8月底完工。

主要措施:三个帮扶单位共同筹措资金2.5万元。

3、培训工程。根据调查,凉粉草、沙姜、藿香等是当地的特色农作物,但部分贫困村民由于文化、技术等原因,农作物的种植效益较差,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低而致贫。对于这部分贫困农户,根据当地的种植资源优势,开展实用种养技术培训,指导每个贫困家庭发展1-2个特色种养项目,掌握科学种养技术,提升自立能力和科学种养能力,达到增产增收脱贫。依靠镇农业推广中心、畜牧兽医站等部门定期举办种养技术培

训班,提高贫困户种养技能。经费预算:今年举办四期培训班,按每期培训经费0.4万元(含书费、餐费和误工补助等),共需1.6万元。

主要措施:充分利用某局的资源优势,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种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进行智力帮扶,提高贫困户种养水平。培训资金由3个帮扶单位共同解决。

4、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充分利用某村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筹集资金32万元,兴办一个15亩的鱼苗孵化场,发展鱼苗孵化,预计年纯收入增加2.5万元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资金筹措,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5万元,三个帮扶单位支持6万元,发动当地外出人员捐资,其余由村自筹解决;二是提供技术指导和联系销售渠道。

(二)帮扶到户。

1、发展种养业。当地以种植水稻、南药为主,发展种养业符合庞西村实际,根据贫困户意愿及该村实际种养经验,充分调动贫困户种养积极性,为贫困户提供各种种养信息,大力帮助该村群众发展种养业。

主要措施:一是免费为个别贫困户提供必要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二是及时为贫困户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帮助贫困户种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业品种,从而增收快富。

2、推动劳动力转移。转移劳动力就业比较容易实现脱贫,当地村民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在珠三角地区。

主要措施:根据需要,对有意愿的贫困户,适时组织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为就业创造条件,积极联系,推荐就业,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

3、对五保、低保户进行慰问。发动社会力量救助和重大节日开展慰问活动,需资金1.44万元。

4、解决困难户子女读书难的问题。

主要措施:通过发动帮扶单位干部职工、社会各界捐赠等方式,筹集助学资金,确保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不辍学,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有意愿的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劳动部门开设的短期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培训班。

5、泥砖房改造。今年有12户人有进行泥砖房改造的意向。 主要措施:因人而异,宜建则建,宜修则修。充分运用省、市各种优惠政策,实行政策支持一点、农户自筹一点、亲友赞助一点的办法筹集改造资金。今年拟支持资金12万元。

某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

第三篇:某镇某村供水工程竣工验收自查工作报告

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供水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自查工作报告

某某镇某某村供水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自查工作组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项目法人:××县集镇供水工程项目办公室

设计单位:××水利工作队

监理单位:×市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县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市水利水电质量监督站

运行管理单位:×镇人民政府

×县×镇花园村供水工程

竣工验收自查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及位置

×镇×村供水工程位于县境内西南的×镇,距县城22km,交通便利。

(二)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主要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配水管网及入户等部分。设计日供水170m³/d,主要解决×镇×村,×中学1934人饮水安全问题。

(三)工程建设过程

本工程计划2010年2月11日开工,2010年4月30日前完成全部工程。具体分5个部分:

(1) 土方开挖:包括拦水坝、管槽开挖等。自2010年2月11日开工到2010年2月30日结束,历时20天;按工序、单元报请监理验收。

(2) 构筑物工程:包括拦水坝、过滤池、检修井等砌筑工程。自2010年2月31日开工到2010年3月20日结束,历时20天。

(3) 管道安装工程:自2010年2月30日安装到2010年3月10日结束,历时10天;

(4) 水压试验及净水设备调试:自2010年4月1日

开工到2010年4月10日结束,历时10天;

(5) 完工清理和验收:自2010年4月11日到2010年4月20日结束,历时9天。

二、工程项目完成情况

(一)工程项目完成情况

本工程于2010年2月11日开工,2010年4月30日竣工,主要完成的建设内容:取水工程一处(包括:拦水坝、过滤池),输水管道铺设安装5300m,配水管道铺设安装3600m。工程建成后解决了×镇×村及×中学193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完成工程量与初设批复工程量比较

3工程主要合同工程量有:土石方开挖2983.54m,土方回3333填2904m,浆砌石40.58m,抹面83.7m,砼34.64 m,钢筋制安96.8kg,PE管安装7040m。

3工程主要完成工程量有:土石方开挖2864.79m,土方回填33332655.82m,浆砌石40.58m,抹面83.7m,砼34.64 m,钢筋制安96.8kg,PE管安装8900m。

(三)工程验收情况

2011年11月19日,县水利局组织发改、财政、卫生、审计、纪检等部门共同组成验收组,按照×省发改委、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该工程进行了自验,通过查看现场、查阅竣工资料、听取汇报等形式,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四)工程投资完成及审计情况

该项目设计并上报投资概算57.04万元,市局批复核定57.04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1.72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

34.95万元,临时工程0.05万元,费用1.26万元,入户工程15.46万元。

2011年10月12日县审计局对该工程进行了审计,同意工程总造价为51.72万元。

(五)工程项目移交和运行情况

该工程在2011年11月19日通过县级自验后即由县水利局移交给×镇政府代为管理。为了切实加强本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在县水利局的帮助和指导下由×镇政府成立了镇供水工程管理站,具体负责落实各项运行管理准备工作。同时,为加强和规范工程运行管理行为,我们专门制定了“四制一则”的规范体系,出台的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用水计量与水费收缴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供水厂工作人员职责》。

三、工程项目质量评定

2011年11月19日,县水利局组织发计局、县财政局等相关成员单位及技术专家对该供水工程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自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如下:

1、工程建设内容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工程施工完全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2、土建工程建筑物稳固,布置科学合理,砌体砂浆密实、饱满,无沉陷、裂缝、渗漏等现象;

3、管道安装工程符合规范要求,引、供水管网埋设深度及压力达标,布线科学,管道无跑、滴、漏现象;

4、水处理设备运行正常。

四、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该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批复要求施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全部完成,没有遗留问题。

五、尾工情况及安排情况

本工程全部按施工合同按期完成,没有尾工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居民生活用水、企事业单位用水、临时性用水等应采取差别化制定水价,同时,应适度提高水价并加大水费征缴的力度和范围。

七、结论

经验收组会商,一致做出以下结论:

1、×镇×村供水工程能按照初步设计批复内容、标准和时间全部建成;

2、各单位工程试运行正常,设备性能稳定,已达到设计供水能力,群众真正受益;

3、项目投资基本到位;

4、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报告已提交,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5、竣工财务决算已通过县审计局竣工审计;

6、竣工验收资料已准备就绪;

7、水源保护措施落实、水质符合饮水安全项目要求;

8、管理机构健全,落实了运行和维护经费;

9、水价落实,运行制度健全。

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可交付使用并申请上级验收。

八、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自查工作组成员签字表

第四篇:对于对某镇某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大全

关于对 XX 镇 XX 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做好2020 年定点帮扶工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按照中共太和县委组织部 太和县扶贫开发局《关于助力“春季攻势”做实“双包”工作的通知》(太组通〔2020〕24 号)要求,在 XX 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 XX 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2020 年 4 月 14 日,太和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亚民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帮扶人员到定点帮扶的 XX村开展调研走访活动。

通过实地察看 XX 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贫困户家中,并与 XX 镇党委、政府领导和 XX 村“两委”班子、贫困户代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具体了解 XX 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进“脱贫攻坚四大增收行动”落实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情况,研究解决调研中发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切实帮助 XX 村“理思路、出点子、供信息、找资金、抓管理”,积极谋划定点帮扶工作新举措。

一、基本情况

XX 村位于 XX 镇东部,辖 19 个自然村,22 个村民小组,面积 6.5 平方公里,总人口 7605 人,总户数 2032 户,劳动力 2372 人,耕地面积 5400 亩。共有村“两委”干部 9 人,驻村干部 3 人,扶贫专干 3 人。2014 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3 户 490 人,贫困发生率 6.44%;其中 2014-2019 年累计脱贫 211 户 459 人,该村 2018 年贫困村出列,现有未脱贫人口 6 户 10 人,贫困发生率 0.13%。未脱贫户中综合施策户2 户 6 人、兜底保障户 4 户 4 人。脱贫不稳定户中综合施策户 2 户 5 人。边缘易致贫户 23 户 58 人。

(一)党组织建设方面 XX 村党总支设有 4 个党支部,现有党员 139 人,其中预备党员 1 人,流动党员 46 人。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党建+脱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 XX 村集体经济收入 12.36 万元,现有扶贫车间 1 个,实现村集体收入 2.5 万元;360kw 光伏电站一座,带动贫困户100 户,每户增收 3000 元左右,实现村集体收入 6.7 万元;固定资产租赁收益 3.16 万元。目前到户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 45 户(种植类 34 户、养殖类 11 户)。

(三)“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方面 XX 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共有在校学生 50 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4 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6 名。全村共 463 名贫困人口参保新农合,据统计,因病致贫 80 户 150人,暂不存在医疗开支较大或看病存在困难的家庭。对 215户贫困人口住房安全进行鉴定,其中鉴定等级 D 类 1 户。贫困人口接通自来水 215 户,安全饮水全部达标。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比较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各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村庄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不够清洁卫生,“五改五净两规范”活动成果需进一步巩固。

(二)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经济作物退化严重。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整有一定的难度。XX 村长期以来都以种植小麦、大豆、桔梗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无法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收。二是桔梗退化严重,缺乏技术指导。三是养殖业发展徘徊不前,养殖业主要以养鸡为主,家畜为辅,但大户少、品种杂、科技含量低、成本高。

(三)劳动力素质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该村大多数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再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面临一定的困难。

(四)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加强。一是党员队伍老化严重。由于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比较多,党员吸收工作难度大,现有党员老龄化严重。二是办公条件有待改善,村“两委”的办公、开会、学习以及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受限于现有条件。

三、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强宣传发动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民政扶贫开发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激发其内生动力,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

(二)促进各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 针对未脱贫户,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和家庭状况,坚持因户施策,实行一户一策。对已脱贫户构建全方位防范返贫工作体系,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四大增收行动”政策落地,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发生。保持原有的产业扶贫、就业

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桔梗生产,XX 村桔梗种植已成规模,从播种到收购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二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找准脱贫途径,以光伏发电,西瓜、中药、蔬菜种植等产业为依托,实施产业扶持项目,巩固产业发展,调动贫困户自主创业积极性。积极争取畜牧水产部门支持和鼓励有意向的养殖户扩大规模改进技术,引进其他特色养殖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

(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成效 规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诊疗行为监管,防控过度医疗风险。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 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持续开展农村破旧、废弃房屋综合整治,确保新出现的 C 类危房全部修缮加固、D 类危房全部拆除重建,巩固农村危房整治成果。

(五)加大就业脱贫扶持力度 深入推进“三业一岗”扶贫模式,加大安置就业力度,力争辅助性公益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比例达到 50%。持续

引导外出务工与“凤还巢”相结合,增加助贫带贫成效。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培训,依托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培训机构等,组织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脱贫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规范就业扶贫车间运营管理,提升吸纳就业能力,确保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比例超过 50%。

(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注重从文化水平高的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后备干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改善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吸收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年轻入党积极分子。认真抓好党员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三农”等各方面工作的有序发展。

第五篇:某镇某村先进事迹材料2011

XXX镇XXX村先进事迹材料

XXX镇XXX村位于县城西侧8公里处,全村共113户,318人,现有耕地680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村以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抓手,全力做好扶贫开发和新民居建设工作,引领群众致富,使全村的各项事业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尤其是新民居建设走在了全县及至全市的前列,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一致好评。2009年该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张家口市农村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村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设施农业建设先进村”,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一、明确思路求发展,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该村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提升”活动为契机,把脱贫致富和建设新农村作为第一要务,面对发展条件较差和农民居住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现状,确立了发展村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新民居、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思路,依据实际制定了一年脱贫、两年出列、三年建成宜居园林式新民居的具体目标,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产业发展和新民居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实践中,村支部书记王春认识到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没有群众广泛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建设进程中,王春主动放弃

- 1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素质。该村既注重改善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又注重加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投资25万元,新建文化广场,硬化场地1800平方米,配套健身器材2套,建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2个,文化墙2面;投资8万元配套了村两委活动场所硬件设施,购臵电教设备1套;投资3万多元,建成“农家书屋”1座,目前藏书2000多册,图书品种涉及文学、科普、儿童读物等多个种类,为村民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同时,该村将加强阵地建设作为服务百姓的重要举措,于2010年对两室进行了修缮:铺设了地板,更换了塑钢门窗,接通了暖气,改善了办公条件,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优化结构壮产业,农业经济富民兴村

该村牢牢把握国务院办公厅定点帮扶和列入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这一契机,将扶贫开发与新民居建设倾斜政策捆绑起来,坚持“水浇地-经济作物种植-奶牛养殖”的产业链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了彻底改善该村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村两委班子立足长远发展,多方跑动资金35万元,大兴水利建设,新打及配套机井3眼,全村机井达到5眼,修防渗渠2800米,使全村680亩耕地全部发展成为水浇地,人均水浇地面积达到2亩。针对村民期望发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的想法,三次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观了周边村的奶牛养殖小区和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依据本村有养牛的传统实际,规划发展养牛专业村,总投资375万元、占地70亩的奶牛养殖小区建成并投入运营,可容纳

- 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