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

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

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陈淑玲:认识角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认识角》教学案例与反思永和县城关第二小学冯海琴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让学生使。

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篇: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陈淑玲:认识角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案例与反思

永和县城关第二小学冯海琴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让学生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方法,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教具:一些实物或图形,课件。

学具:活动角的模型,小木棒,硬纸条,图钉等。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件礼物,不知道放谁位洞里了,快找找吧。找到的请贴到黑板上。

师:在这些礼物里都藏着一个小客人,它就是平面图形王国里的——“角”。你能找出来吗?如学生说三角板上有角,让学生指角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产生认识角的欲望。此时,上来了两个学生,指出的都只是角的顶点,而所有的学生都对此没有异议,说明学生此时对角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因此下面的教给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是必要的。)

教给学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两边,再在角的两边之间画弧线)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角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把角请下来。(在黑板上描出几个物品的角)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睁开眼,看看角和你想的一样吗? (想象角的形状、特点,为进一步认识角做好准备)

2. 抽象出角的图形。

师:,老师这儿还有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学生指一指。

(这里,学生指角的方法就是正确的了。)

师:咱们把这几个角也请下来好吧。动画演示。

(以动画的形式引出数学中的角,使学生能形象具体的感受到几何图形的角来源于生活中物体表面上的角。)

师:(指画出的角)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和“角”交朋友,好吗?(板书课题)

小朋友是不是都想摸一摸可爱的角呀?来,拿出你的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像老师一样摸一摸尖尖的地方?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会刺人。) 师:再摸摸两条线?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 板书)

师: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赶快到书上84页去看看吧。指名说师依次出示课件。指出书上84页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给同位看。

你能指导老师把角画在黑板上吗?先画一个点,再用尺子从这一点开始画两

条直直的线,还要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 说明:以后我们指角的时候,也可以指圆弧标志。你也画一个角给老师看看,行吗?指名展示,到台前说出自己画出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大家评判画的好不好。)(给学生示范画弧线作角的标记,为下面教学角的大小作一个伏笔。)

师生共同小结:现在咱们闭上眼睛想想,角是什么样的?顶点是什么样?边呢?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

3、活动:找角。

师:小朋友,说起角呀,我们周围到处都有角,你看,黑板上有角吗?(演示找角)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在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表面上的角吗?指给同桌看看。(生找角活动)

(学生找角的热情很高,许多学生下位去找。)

指名汇报交流,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

师:我们班小朋友真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咱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师:我们认识了角,角娃娃邀请我们去角王国做客,想去吗?课件出示。

有几个图形都争着说自己是角,咱们来判断一下。(课件出示想做第1题)学生先做在作业纸上,再共同交流。

师:哎呀,角娃娃把开门的密码忘了,我们来帮它找回密码。(想想做做第二题)师:只要能正确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就能知道密码了。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写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开门的密码是:1325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摸角,学生感受到了然后角的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然后画角,使学生更清楚的感受到角的特征。)

4、小组活动。做角。

师:哈哈,门打开了,原来这是一间“小小造角室”。

小组活动, “造角”。

(各小组合作,用材料袋中的不同材料,想办法作出一个角,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合作做角,教师巡视,指导。做好后,小组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做出一个角,让学生对角的特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没想到,学生的思维创造,想想能力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仅小组能相互合作,且做角的方式多种多样。当第7小组空着手走上讲台时,大家先是哄笑,但看到这小组用自己的身体摆出各种角的造型时,大家呆住了,继而爆发出鼓励的掌声。我为该班的小朋友的精彩表现所折服,他们的创造想象力感染了每一个学生,此时教师和学生都入“戏”了。本环节教学时间上有些过了。)

师:角娃娃也要造几个角送给大家,咦,它怎么跑到钟面上去了。原来(课件出示)哦,原来角娃娃是这样造角的?(再出示白菜老师的话),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方法: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数钟面上经过的格子)

5、玩一玩

师:造角好玩吗?你想玩吗?我们每个人的抽屉里都有一个造好的能活动的角,就是这个(出示活动角)它能造出好多大小不一样的角呢?(演示角变大变小)好玩吗?想玩吗?

来,拿出来和老师一起玩。

师造好一个角,让学生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同位互相看看,在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再造一个和老师的角一样的角?(到台前用重叠法比一比) 在小组里玩一玩,比一比,边玩边思考:角变大了,看看角的两边叉开得怎样了?角变小了,角的两边叉开得怎样了?两个人比比看谁的活动角大?想一想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系?与角的什么没关系?

学生活动后交流。

师:小红和小明也在比谁造的角大,我们帮帮他们。(课件出示小红和小明比两个角的大小)

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我主要是想通过这一环节的安排,让学生民企角其实是有大有小的,通过让学生玩角,想办法来比较角的大小,明确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口大小有关。学生积极发言,思维很开阔。想出来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有的小组用纸条做出一个角。用重叠法比较,有的数钟面上的格子去比,教学进行的很顺利。我想,这里或许有家长的指导吧。看来,导学案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三、总结评价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好朋友是——角。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来吧,试一试。

(如:我是一个角,我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我是角,生活中到处都有我,人们离不开我;我是角娃娃,我把两条边张开,就变大,合拢,就变小了 。。。。。。。)咱们听听角娃娃自己怎么说?(课件出示)

(这个班学生素质很好,介绍角时,很大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图形里的一份子,有个孩子还加了句英文:hallo,我是角,我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我的身影,喜欢我吗?天真烂漫,童趣!老师们都被逗乐了。)

四、拓展:

(1)生活中到处都有角的身影,请欣赏“美丽的角”。

(课件播放欣赏图片中美丽的角,让学生感受角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2)小小设计师:送给妈妈的礼物(课后拓展)

后天就是母亲节,我们来设计一个带角的礼物送给妈妈,好吗?祝福妈妈节日快乐。比一比,谁设计的礼物最漂亮!

(设计意图:上课时间正好是母亲节的前两天,我想把所学的角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结合母亲节给学生爱的教育。)

《认识角》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是在县里开的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两次试一试。例题1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引导学生认识作为图形的角,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这是本课的重点。我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角,采取让学生通过摸角、想象角、画角,找角等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对角的认知欲望。在“试一试中”主要考察学生对角的认识的理解。教材安排用两根小棒搭成一个角,指出角的顶点和边,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这里,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教学思路。通过让小组活动做角(各小组用不同的材料做角)激活学生潜在的认知能力和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各小组相互合作,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作出了角,有的小组用两根小棒搭成了一个角,有的小组用绳子拉出一个角,还有小组用钉子板围成了一个角。有的小组作出了能活动的角,有的小组有不同形状的纸折出角,等等不一。最可贵之处,有一个小组由于我的疏忽忘了在材料袋里装上做角的材料,这个小组的同学竟知利用自己的身体作出角,(食指和中指拼成、腿部膝盖弯曲)真是太棒了!还有一个小组用两根小棒搭出了四个大小不同的角(这其中已隐含着直角、锐角、钝角认知)例题2感受角的大小时,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角引入,通过让学生自己造角,玩角,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从而很顺利的让学生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有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这一教学难点。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由于让学生做角的时间有些长,在认识角、并比较角的大小时,时间上显得有些仓促,因此课上的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另外,我在白板的使用上还不是很娴熟,教案的设计衔接有一定的瑕疵。这样,多多少少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反思本课教学,我体会很深的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要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要富有创新意识。要能激发出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

第二篇:认识角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有以下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一、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探索的动机。

课的开始,教师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寻找角开始,接着,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寻找三角板的角,逐步抽象出角的形状。密切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亲切感,自然地就会产生了一种乐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积极参与。

这节课中,我为学生的探索设计了一系列活动。首先,寻找生活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认识角的特征;其次,画角,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然后从形式多样的图形中标出角,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通过玩角,比一比角的大小、形状,激发学生寻找角的秘密互相交流。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样获得的概念,理解是深刻的,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现了课改中数学“活动化”的要求。

三、巧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

在初步认识角时,我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描出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是教然后才知不足,经过思考,总结如下:

1、画角和比角前应给出操作的要求

在本节课对画角的处理中,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出的角的特点来自己画角,如果在画之前有要求,比如,比谁画得快,画得多,在画的过程中挑选画的好的和画的不对的,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就会更积极,对角的认识就会更深刻。比角大小时应该给学生多加点思考性,比如,比谁做的角最大,比谁做的角最小,这样既为后面学习比较角的大小做了铺垫,还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思维。

2、应该强调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节课总体的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欠考虑的地方,比如,在学生找角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先集体找,再单独汇报,这样学生就全员参与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

第三篇:《认识角》教学反思

毕节六小 张晓涛

本次参加学校公开课比赛我的上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4—66页《认识角》,上完本节课,校领导和本校同行们对本节课进行了评议,我现将本节课反思如下: 一.本节课的优点:

1.上课环节环环相扣,条理清楚。

2.整堂课能用故事形式串联本节课,符合低段学生学习特点,能够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二.本节课的缺点:

1.学习目标太复杂,不太适合低段学生。 2.上课教师语速太快,时间赶得太急。

3..课堂缺少丰富的评价,应采用师评、生评、互评等方式。 4.课堂气氛没有调动起来。 三.部分教学案例: 片段一:

师:老师有两个角,分别是边较长的角和边较短的角,在进行这个环节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短边的角和长边的角进行比较,最后用移动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比大屏幕更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也就容易通过他们自身实践,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了,学生也就不会一致回答是哪个角大了。 片段二: 数角

生1:第一个图形有3个角; 生2:第二个图形是1个角; 生3:第三个图形是5个角; 生4:第四个图形是2个角; 片段三:

师:同学们,给你一个长方形,折大小不同的角。

虽然上完这一堂课,存在许多缺憾,但是我自己已经尽力了,在此,我诚挚地感谢帮助过我的领导和老师,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争取授课水平能上一个台阶。

第四篇:《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角》教学反思。知道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因此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认角、做角、比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

找角是通过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角初步感知角,再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认角是通过练习辩一辩怎样才是一个角,帮助学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教学反思《《认识角》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在处理的过程中感觉稍快了一点,应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可让同桌两人用此方法相互比较一下两人做出来的角的大小,效果可能更好一点。还让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

第五篇:李宝 《认识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 识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初步感知角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认识数学王国里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角”。

二、探究新知

1.折一折

2.认识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老师总结孩子所说完成: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三、比较角的大小

我们认识了角,能不能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自主想办法、说出自己比较角的办法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四、练一练

1.挑战第一关,下面图形中是角的打对,不是角的打错。 2.挑战第二关,填空。

3.挑战第三关,在下面图中个找出三个角

五、总结评价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