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精选)

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精选)

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第一篇: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后瞻望POD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术后谵妄及认知障碍 pocd是老年外科患者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是独立的现象。尽管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但其发生及影响,在老年人身。

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第一篇: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瞻望POD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

术后谵妄及认知障碍 pocd是老年外科患者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是独立的现象。尽管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但其发生及影响,在老年人身上显得尤为精奥。谵妄导致更长的住院时间及更昂贵的住院费用,导致6个月内或在术后规范化治疗中的死亡率将更高。pocd导致死亡率增加使劳动力市场面临着“未成熟化”的威胁。导致转嫁在社会支付的依赖性增加。(这句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在此,我们审视它们的定义及病因,并在非心脏手术的老年人的范畴来讨论其治疗及预防。好的基础护理,要求能甄别出处于危险的患者,以及在日常围手术期能加大风险的因素,简单的预防性干预措施能正确认识疾病的状态,给予有严重表现的患者基本的治疗。

术后瞻望POD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

他们是独立的实体,其关系尚未完全POCD是在老年手术人群中的具有特殊重要性的议题。阐明。虽然不局限于老年患者,两者的发病率和影响在老年患者中更深刻。谵妄已被证明是更长和更昂贵的住院期间和在6个月或术后制度化内死亡的可能性较高。POCD与死亡率上升,过早离开了劳动力市场的风险,以及对社会转移支付的依赖相关联。在这里,我们审查他们的定义和病因,并讨论发生重大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的治疗和预防。良好的基本服务需求确定处于危险的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加重因素的认识,简单的预防干预措施,认识到疾病状态,而对于严重的多动症表现患者的基本治疗。 过度活跃表现的

关键词:年龄因素;麻醉,老年,脑,并发症

定义

谵妄是定义明确的并在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描述.(DSM- IV脑屏障。

虽然谵妄的机制尚未阐明,已经有显著的相关说明病人的危险因素。其中有些可能被认为是预先存在的,也就是说,现有的漏洞,和其他沉淀,那就是,有害受伤。

(年纪大 >70岁,病人本身有认知功能的损害,痴呆,)

年龄大于70,既存认知功能障碍,术前使用毒品或苯二氮卓类,以前的历史的

等诱发风险因素包括POD和selfreported酒精减值健康都密切与POD的发展。视力障碍,严重疾病,认知障碍,血清尿素氮:18或greater.19血管危险因素的肌酐也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谵妄(烟草使用和血管外科手术),虽然它是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负担或手术本身。降低脑

灌注作为POD危险因素是由支持最近的一项研究,其中相关的低术前区域血氧饱和度测量脑oximeter.35术前执行低分数和抑郁症状,由几个不同的仪器测量,已被发现,识别风险的POD患者。POD也是与既存注意赤字在非痴呆的诱发因素patients.30包括:使用身体约束,营养不良,更三种药物补充比发病前的24 -谵妄,膀胱导管的使用,和医源性事件,包括电解质和流体异常。具体的围手术期的风险因素包括大术中出血,术后输血,术后血细胞比容,30%0.32严重急性无论疼痛的镇痛方法(阿片类药物的类型,相关的方法,剂量)的POD。 虽然诱人的推测从这些意见的机制,协会可能不能推断因果关系。某些类型伤害,尤其是髋部骨折,严重的疾病,需要重症监护也与高发病谵妄。

术后认知功能减退的病因也不清楚。已经假定了几种机制。这些包括围术期低氧血症和心肌缺血。然而,这些变量作为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动脉压力都没有发现重大ISPOCD组。这个令人吃惊的结果可能成为在未来的研究涉及更容易理解一些脑血氧饱和度。虽然已经实验室研究表明,一般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这种效果是不太明显临床研究。有趣的是,麻醉的选择(一般与区域)一直没有找到要显著。然而,大手术,似乎是一个原则的罪魁祸首,而全身麻醉和门诊手术没有。增加炎症活动可能在早期POCD的发挥作用。高架C -反应蛋白与受损的老年髋部骨折的精神状态患者。

类似的POD文献,更被形容有关风险因素,比POCD的协会机制本身。年岁已发现的风险对于POCD的因素虽然已轻微下降在年轻患者以及描述。术前的认知和物理障碍和认知障碍住院期间相关较差的术后在2和12个月的结果。然而,ε-4ApoE基因,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等位基因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展,是没有关联POCD的发展。POD也有被与术后早期功能不全(7天);然而,长期认知功能的关联目前还不太清楚。可能确实是有关联POD和POCD的,但之间的关系尚未待进一步研究。 ISPOCD1研究并未发现开发谵妄的患者是相同的患者谁开发POCD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过氧化物或POCD的;在未来,旨在研究评估这两个病人的人口和审视自己协会可以增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围手术期病人的危险因素及围手术期的触发器POD和POCD的相关总结表1和表2分别。

发病率

POD的研究之间的发病率范围从5%到15%。在一定的高风险群体,如髋部骨折患者,其范围是16-62%与35%的平均。POCD的是更复杂的描述,作为真正的发病率可以屏蔽最坏的情况下的消耗。此外,POCD的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发病率必须在手术后的一个特定的时间间隔。目前,它似乎的老年患者最初的恶化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与逐步在2-10天(25%)分辨率(在3个月的10%,5%在6个月和1%1年)。在1年中,认知能力的下降是没有区别的从匹配的对照。但是,没有研究已经占到上述减员。

表1术前危险因素 谵妄

痴呆 抑郁

年龄0.70

术前使用毒品或苯二氮卓 自我报告的使用酒精 以前的历史谵妄 视力障碍 重病

BUN/肌酐比值0.18 烟草使用

血管外科手术 抑郁症状 注意力赤字

认知功能减退

老年

术前认知功能障碍 术前身体损伤 认知减值期间 住院 谵妄

表2围术期谵妄:触发器 急性疼痛 使用身体约束 营养不良

除了在24-48 h的三个或更多的药物 膀胱导管的使用 贫血

电解质和液体的异常

大的手术失血,术中输血更大

表3治疗的POD

避免已知的围手术期的触发器 谵妄的干预方案

氟哌啶醇对难治性多动症的症状

治疗和预防

POD是可以预防的,在一些患者谵妄的预防/干预方案已会见了一些成功。咨询独自一个积极的老人已被证明是显著降低了POD的发病率。成功干预方案,包括医院长老生命计划。这个方案的重点是协议驱动管理的6个危险因素谵妄:视觉和听力障碍,认知障碍,睡眠剥夺,万马齐喑,脱水。研究的患者有显著减少的数量和期限情节谵妄。具体的干预措施包括:突出定向信息的介绍,例如,医院工作人员的日期,时间,名称,认知刺激活动,运动,摄食和流体的援助,并 非药物睡眠艾滋病(例如轻松的音乐和按摩)。药理预防的企图会见了混合的结果。虽然我们已排除心脏手术的病人,从我们的讨论,有趣的是要注意,单剂量的氯胺酮(0.5毫克kg21)给定后,感应与降低血清C -反应蛋白和谵妄的发病率较低的水平在这个人口。作者推测,包括兴奋性预防氯胺酮的神经保护作用 损伤和凋亡,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响应可能会负责。应该指出单剂量的氯胺酮已报道有深刻,对难治性患者2周影响抑郁症。心脏手术的患者有针对性的另一项研究与减少胆碱能传输谵妄与卡巴拉汀,胆碱酯酶抑制剂。这研究未发现与预防,谵妄的发生率下降,虽然研究发现谵妄率比预期并降低整体因此,动力不足,其主要成果。一个氟哌啶醇预防与非药物相结合的研究谵妄的预防战略也有类似的方法上的困难,并没有表现出差异谵妄的发生率。然而,患者谁收到谵妄的预防与氟哌啶醇确实有一个显著谵妄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减少相关的减少在医院逗留时间。

POD的治疗一直保持不变 - 确定潜在的医疗问题,优化环境和疼痛控制和药物治疗难治性病例。重要的是强调,药物治疗是不是第一道防线。然而,可能有必要时,搅拌使病人和护理人员受到伤害的危险或妨碍正常的术后护理。的首选药物仍然氟哌啶醇。这是一个抗精神病药物D2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管理在0.5-1毫克静脉注射的剂量每次10-15分钟,直到是控制的行为。 I.M.剂量是尽可能不错,但不太理想。剂量为2-10毫克和滴定间隔是60-90分钟。仔细滴定 重要的是避免oversedation和长期影响中学其长期(72小时)的半衰期。较新的抗精神病药物已被证明是有效地在急性激越当管理作为i.m.针剂,但尚未在医疗和手术的患者进行测试。身体约束是不可取的,除非在最严重的情况,然后 只是作为一项临时措施,而药理和其他干预措施都失败了。 POD的治疗总结 在表3。

来的方向

高品质的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社会和金融的必要性。增长最快的人口群体之一是65岁以上的个人。谵妄立即昂贵,增加医院住院时间和更阴险的关联死亡率和认知能力下降。POCD的可以删除个人过早地从工人或以前要求独立的个体,以寻求帮助日常生活或辅助保健设施的活动。有风险的个人识别是可能的,给予现有的文献。创建“卓越中心”过程措施的落实和风险调整探索的成果可能会允许我们确定战略优化护理。已经有证据表明这是可能的的和有益的。然而,没有足够的老年病学贬谪的老人围手术期护理专家。围术期老年病人照顾必要性必须是一个多学科的努力。

谵妄预防Cochrane评价住院老年患者发现,有一个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谵妄的预防。原因包括与检测的困难,并进行研究这些体弱和衰弱的病人,以及混杂医疗问题的因素,预先已有的认知赤字和流失,我们曾提到以前。一个理想的研究将侧重于长期和短期的成果,包括死亡率和物理认知/心理发病率。

POCD的,而作为诊断实体的建立,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其病因。这将有助于今后的研究中,有关治疗和预防。在最低限度,更大规模的研究,使用一个标准的定义和细致的后续可能提高我们的认识这个围手术期的现象。一个什么样的测试和程度的变化协议定义了一个临床上显著认知障碍,将有利于整个研究其发病率的干预措施的疗效的研究比较。机械理解尊重POCD的,如脑血氧饱和度和炎症表明承诺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新方式。

结论

作为社会和从业人员的围手术期医学的成员,我们在卓越的老年护理的未来投资。在临床上,更多的认识和故意护理计划是要落实那些已知的干预措施,减少或减轻对POD的发病率。关于预防这些战略的护理团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老年医学专家参与其中,可能是有益的,但良好的基础护理的本质是处于危险的个人,认识常见的围手术期的加重刑罚的因素,简单的预防干预措施,认识到疾病状态,当它发生时,和基本的治疗重症患者的识别多动症的表现。

与MCI手术前的临床大军正在进行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非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未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潜在的生化或物理的侮辱,这可能会导致我们能够更好地指示预防性治疗。

资助

J.H.S.补助AG029656和030141公司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支持。

参考文献

第二篇:术后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术后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天津市宝坻医院

张守林

301800 摘要:手术后疼痛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增加了术后感染发生的几率,对于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意味着术后微肿瘤病灶转移的高风险,因此尽可能采取各种方法减轻手术后免疫功能抑制。主要镇痛方法有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自控镇痛、外周自控镇痛等,各自有不同的特点,而且镇痛药品的不同、剂量的不同产生的免疫功能不同,其主要药物包括强阿片类和弱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等等,给药途径不同,产生的免疫抑制效果不同。本文进行综述。

关键词:手术后;疼痛;镇痛;免疫功能

术前焦虑、手术导致的组织创伤、术中大量失血、异体血输入、低温、疼痛以及药物等均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增加了术后感染发生的几率,对于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意味着术后微肿瘤病灶转移的高风险,因此尽可能采取各种方法减轻手术后免疫功能抑制是围术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 疼痛引起的并发症临床报道不少,也可引起免疫系统的变化。不同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法对免疫功能不同,本文将进行综述。

1.围术期免疫功能抑制的可能机制

有众多的研究观察了不同手术(如腹腔镜手术、结肠肿瘤切除术、心脏手术、开颅手术等)对动物及人体围术期细胞因子、应激激素分泌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认为大手术能抑制机体数日的免疫功能,而且手术创伤越大术后免疫抑制的程度越深,维持时间越长[2]。术后免疫功能抑制可能与五方面因素有关。

1.1 首先,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化。手术创伤应激导致该神经内分泌轴剧烈兴奋,大量的糖皮质激素释放入血,大手术后数天糖皮质激素仍是增高的,且糖皮质激素的水平与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术后免疫功能抑制的程度密切相关[3]。 1.2 其次,交感神经兴奋。所有的淋巴组织均受交感神经支配,大部分白细胞都表达受体,围术期大量的儿茶酚胺释放入血。体外研究提示儿茶酚胺通过-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cAMP通路直接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淋巴细胞(CTL)活性,此外儿茶酚胺还可影响巨噬细胞和TH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C-干扰素(IFN-C)释放,刺激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多项研究证明围术期应用-受体阻断药可减轻术后免疫功能抑制。

1.3 再次,与内源性阿片肽有关。术后疼痛和应激导致垂体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阿片肽,如脑啡肽、内啡肽和强啡肽等,尤其是-内啡肽入血。体内及体外试验均证明-内啡肽能抑制细胞免疫功能,Nelson等[4]报道腹腔镜术后大鼠应用纳曲酮能显著缓解术后免疫抑制,提高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以及IFN-C分泌。

1.4 第四,局部前列腺素的作用。前列腺素(PG)类特别是PGE2,可导致局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术后应用环氧化酶抑制药(COX)能减轻术后细胞因子反应,减轻细胞免疫的抑制。

1.5最后,细胞因子和其内源性拮抗药。手术创伤和应激激素刺激单核细胞和其他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在伤口局部主要是促炎因子,而在外周循环中主要是抗炎和抑制细胞免疫的因子,特别在大手术后血浆致炎细胞因子IL-

1、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短时增高,而血浆IL-

10、IL-1受体拮抗药(IL-1rA)迅速增高,可溶性IL-2受体(sIL-2r)、可溶性TNF-A受体(sTNF-Ar)随后持续升高,这些因子都是抑制细胞免疫的。

2.术后镇痛对免疫功能影响 2.1 硬膜外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1.1许立国[4]等观察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患者IgA、IgG、IgM三种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择期子宫全切除术患者 60 例,分A、B 两组,每组 30 例,两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选L1~2间隙,用药碳酸利多卡因。A组术毕不用术后镇痛,疼痛难忍时,采血后用哌替啶50mg肌注;B组硬膜外导管接止痛泵。两组患者定时经静脉采血做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A组与正常值比较,三种免疫球蛋白呈明显升高。B组,三种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术后镇痛对于稳定免疫功能有重要意义。

2.1.2 车润平[5]等测定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术中及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创伤后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损害,即以T细胞功能改变为主。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使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减少,使T细胞分化增殖能力下降。临床观察到血清CRP浓度升高程度与手术部位相关,上腹部手术较下腹部手术升高显著,围手术期硬膜外镇痛可显著减轻机体应激反应。资料表明硬膜外阻滞平面于脐以下时,手术应激反应相对较弱,上腹部硬膜外镇痛尽管能很好的缓解疼痛,但对躯体和内脏神经的传导路阻滞不充分。可能正是这种交感神经阻滞程度的不同,才使得硬膜外镇痛在上、下腹部所呈现的结果不一样。上腹部硬膜外镇痛抑制了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而仍保持有适度兴奋性,这有利于使免疫应激激素保持在生理调节范围内,促进免疫细胞的正向表达。下腹部手术则可能由于本身交感活性低、应激反应弱,术后硬膜外镇痛进一步抑制了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影响T淋巴细胞的分化与增殖[6]。

2.1.3曹殿青[7]等探讨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宫颈癌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应用吗啡或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均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应用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对免疫抑制作用较少,副作用较少。提示硬膜外使用吗啡可能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而芬太尼则几乎没有什么影响。Wang等发现吗啡抑制免疫作用是通过阻断受体介导的。吗啡术后镇痛能加重术后淋巴细胞功能的抑制,有报道吗啡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抑制,应用吗啡能够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巨噬细胞的功能。

2.2 静脉自控镇痛

2.2.1赵建生[8]等探讨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血浆的TNF-A、IL-

2、IL-6影响。选择32例胃、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静吸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PCIA组,对照T组),检测术前1h、术后1d、术后3d、术后7d血浆TNF-A、IL-

2、IL-6水平。另取30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浆作为正常对照。PCIA组在手术结束前开始缝合皮肤时静注曲马多负荷量1.5mg/kg,后接PCA泵。术后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评分)调整追加剂量。对照T组术后疼痛时肌注曲马多100mg镇痛。结果显示两组术前TNF-a和IL-6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术后第

1、3天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而T组升高更明显。两组第7天基本回降至术前水平。TNF-A还可在手术创伤中刺激IL-6的分泌,继而触发抗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但在应激反应中TNF-A的变化趋势报道的结果多数为术后升高。研究中TNF-A的变化趋势显示出两组术后均出现升高的现象,但表现的程度是不同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这与曲马多PCIA能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降低应激反应有关。IL-6由多种淋巴细胞及非淋巴细胞产生的促炎症因子,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对机体损伤刺激和感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和炎症细胞聚集的主要因素,被认为是创伤应激反应的有效指标。高浓度的IL-6常预示着术后感染的发生,降低其反应程度,有利于机体恢复。研究中两组术后IL-6均有显著增高,至术后7天基本恢复。这种变化在对照组尤为明显,说明IL-6对创伤程度具有较强反应,曲马多PCIA可以有效缓解IL-6的增加。IL-2是活化的辅助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对于T细胞、B细胞、NK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成熟和功能维持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在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双相关系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创伤应激后机体产生的神经多肽和其它因子可抑制IL-2的产生与释放,造成免疫功能下降。观察到两组术后IL-2均降低,组间各时段无显著差异,说明曲马多PCIA尚不能有效抑制IL-2降低。临床证实曲马多PCIA不仅可减轻胃癌患者的主观上的痛苦,保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且能维持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适宜地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免疫抑制,极有利于胃癌患者的术后康复。

2.2.2 王晶[9]等不同剂量芬太尼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0例胃癌手术的病人,术后镇痛予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随机分成三组,Ⅰ组芬太尼剂量为5/kg/min,Ⅱ组芬太尼剂量为10/kg/min,Ⅲ组芬太尼剂量为15/kg/min,结果显示Ⅰ组镇痛效果不完善。Ⅱ和Ⅲ组镇痛完善。三组病人术后 12 体内CD+

3、CD4+、CD8+、NK细胞数量均明显下降,其中Ⅲ组下降最为显著,术后7天各组数据均恢复至术前水,提示这种免疫抑制是一过性的,但可能会增加围术期肿瘤细胞转移的几率,对肿瘤手术病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芬太尼10/kg/min 静脉持续输注术后镇痛安全可靠,有益于病人的康复。

2.2.3高峰[10]等比较吗啡、芬太尼和曲马多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时对血清β内啡肽(β-E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皮下缝合时给予负荷量开始术后镇痛,持续24h。分别于麻醉前、术后

1、

3、24h采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EP和IL-6水平。结果三组病人麻醉前及术后

1、

3、24h血清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与麻醉前相比,M组β-EP水平在术后各时点均明显下降;F组和T组则明显升高。证实吗啡、芬太尼、曲马多均可有效抑制术后应激反应程度。术后镇痛。

2.2.4王芳[11]等评价氯诺昔康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并观察其对内啡肽水平的影响。在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中度以上疼痛的病人中,经静脉给氯诺昔康和吗啡镇痛同样有效。氯诺昔康在应激状态下可以引起内啡肽的显著升高,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12]。

2.2.5吴晓智[13]等观察上腹部手术患者伍用右美沙芬行静脉术后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选择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 A组,诱导前静注右美沙芬20 mg,术后镇痛伍用右美沙芬5 mg/d;B组,仅诱导前静注右美沙芬30 mg;C组,空白对照组。于术前、术毕、术后

4、24 h分别测定血浆β-EP水平。结果术后4 h A、B组β-EP水平明显低于C组,术后24 h A组较B、C组显著偏低。证实右美沙芬抗中枢敏化所致超前镇痛作用明显改善疼痛状态,降低应激水平; 右美沙芬静脉维持用药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效果优于单次用药。

2.3 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的比较

2.3.1手术创伤所引起的免疫抑制是由血清因子、应激激素、抑制性细胞的激活,细胞因子INF-8和IL-2分泌下降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h1和Th2平衡的改变所致。抑制疼痛缓解大鼠因手术创伤形成的免疫抑制,可降低恶性肿瘤的肺部转移。刘建明[14]等比较持续硬膜外与持续静脉镇痛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术后镇痛能有效缓解由于手术应激所引起的免疫缺陷,而硬膜外镇痛组在各项指标的恢复上优于静脉组,术前LCP先发机制能在组织感受到伤害前阻断伤害性刺激传到中枢,阻止强烈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致敏作用,减少皮质醇和儿茶酚胺的增加,消除IL-6反应,从而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容易达到恰当的Th平衡,有利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早期恢复。 2.3.2陈绪贵[15]等探讨不同术后镇痛模式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红细胞不仅具有携氧的主要功能,而且具有粘附、识别、清除、抗原异物,调理补体,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以及加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等多种功能,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术后疼痛产生的强烈应激反应可引起机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使免疫细胞内合成并释放-内啡肽产生免疫抑制效应,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吗啡PCIA组术后早期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至于后3天红细胞开始上升,但与PCEA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至术后7天两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硬膜外麻醉和手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在24小时内可基本恢复。因此临床认为PCEA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和恢复作用明显强于PCIA。

2.4 臂丛神经自控镇痛(PCRA)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许忠玲[16]臂丛神经自控镇痛对断肢(指)再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与 PCIA 组比较,PCRA 组循环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

8、IL-

10、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应激反应指标 CRP 和皮质醇等的浓度均无明显变化。此外单核细胞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 PCRA 组术后B淋巴细胞和T-辅助细胞明显减少,自然杀伤NK细胞也明显减少。临床证实术后臂丛神经自控镇痛对单核细胞功能没有影响, 但可使自然杀伤细胞数减少。因此臂丛神经自控镇痛可影响特异性免疫系统, 而对先天性免疫系统无影响, 并可能减轻与抗感染能力有关的术后淋巴细胞抑制。

镇痛可缓解病人的痛苦,减轻因疼痛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免疫抑制,镇痛的方法很多,通过免疫途径进行镇痛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学者提出了免疫镇痛机制,明确指出免疫系统参与疼痛调节过程,其中较受关注的是免疫源性阿片物质介导的镇痛作用[17]。因此,对于癌症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选择合适的镇痛模式,积极改善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提高机体免疫水平,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1. 张静,崔苏扬. 术后镇痛与免疫.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9):717-718. 2. Shakhar G, Ben-Eliyahu S . Potential prophylactic measures against postoperative immunosuppression :couldtheyreduce recurrence rates in oncological patients? Ann Surg Oncol, 2003,10:972-992. 2. Hogevold HE, Lyberg T, Kahle rH ,e tal. Changes in plasma IL-1beta,T NF-alpha and IL-6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in general or regional anaesthesia. Cytokine, 2000,12:1156-1159. 3. Nelson CJ, Carrigan KA ,Lysle DT. Naltrexone administration attenuates surgery induced immunealterations in rats. J Surg Res,2000,94:172-177. 4. 许立国, 赵琳. 术后疼痛与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 1(4):228-230. 5. 车润平, 徐美英, 沈 茜,等. 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前卫医药杂志,2001,18(4):262-264. 6. 胡 云,王 燕,李元涛,等. 下腹部手术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2-64. 7. 曹殿青,温汉新,郭翠容,等. 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宫颈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195-197.

8. 赵建生,佟波涛,周斌,等. 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对胃癌术后血浆TNF-A, IL-2, IL-6水平的影响.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 9 (5):520-522.

9. 王晶.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泰州职业技术医学院,学报,2004,4(6):40-43.

10. 高峰,田玉科,刘志恒,等. 吗啡、芬太尼和曲马多术后镇痛对病人血清-内啡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22(1):16-18.

11. 王 芳,李玉华,李树人,等. 氯诺昔康全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镇痛及其对β内啡肽的影响.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8):656-659. 12. 水 源,王明安,段开明,等.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4):210-214. 13. 吴晓智,陈国忠,刘韧. 伍用右美沙芬行术后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2006,22(2):60-61.

14. 刘建明,李明星,李杰胜等. 不同镇痛方法对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影响. 临床肺科杂志,2004,9(6):596-597. 15. 陈绪贵,王卓强,姚娟,等. 不同术后镇痛模式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0): 593-594. 16. 许忠玲,雪莲,秦毅彬,等. 臂丛神经自控镇痛对断肢(指)再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南通大学学报,2007,27(1):28-31。

17. 梁 锐, 黄 冰, 阮 林,等. 癌痛、镇痛与免疫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2):248-249.

第三篇:骨科麻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1.术后低氧血症的预防与护理 1) 术后早期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 2)

早期进行氧疗 3)

充分止痛

4)

体位 术后只要麻醉面消失、循环功能稳定,应尽早改半坐卧位,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早期下床活动 5)

预防呕吐、反流和误吸

2.术后高血压,护理措施有:①严密监测术后血压。②及时给予降压处理,一般首选硝酸甘油。③及时去除应激因素。针对患者的焦虑心理,护士要做好心理疏导;积极缓解伤口疼痛;及时给氧;对麻醉清醒后5~7h仍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应给予积极诱导或留置导尿,以免因尿潴留引起高血压。④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3.术后低血压,平卧位,检测血压,补液扩容

4.术后恶心呕吐,措施:禁食,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补液,纠正酸碱平衡,落实基础护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护理操作应熟练、准确、轻柔,减少对病人的剌激。出现呕吐时要安慰病人,卧床呕吐时应立即扶其坐起,用手托住病人前额,以免引起呛咳。要注意记录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 ,做好生活护理,特别是口腔护理。呕吐后助患者用温水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若呕吐频繁,要防止电解质不平衡和脱水等症状。 5.术后低温与寒颤,措施:注意保温 6.苏醒期瞻望和烦躁不安,注意防医源性损伤如;跌伤,约束伤,管道脱落,压疮

7.尿储留,措施:诱导排尿(热敷膀胱区,听水声,按压膀胱,使用开塞露,)导尿 8.全麻后苏醒延迟

第四篇:福建省某某医院麻醉术后随访记录单

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历号:科室:

性别:男□ 女□年龄岁体重kg

随 访 人:随访时间:年月日时

椎管麻醉:

头晕()、头痛()、腰部痛()、排尿困难(神经损伤()、穿刺点感染()、恶心()、呕吐(其他()。

气管内全麻:

术中知晓(有、无)、 疼痛性质:(钝痛、锐痛),咽喉痛,术后谵妄,

术后切口痛时间:声音嘶哑()、喉水肿()、肺部感染(

肺不张()、肺水肿()、心衰()、心律失常(呕吐()、腹胀()、肌痛()。

神经阻滞:

术后镇静时间:运动神经损伤()、感觉麻木()。

麻醉并发症:

死亡原因:

随访小结:

、、)、、)))

第五篇: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图

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较广,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有利于手术后上肢静脉回流及上肢水肿的消退

有利于术后引流液的流出

降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及上肢严重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疤痕挛缩的发生,提高了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增强了患者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卧 床 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1-3天,主要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  术后24小时做伸指握拳动作

 术后2~3天 坐位练习屈肘、屈腕动作,前臂伸屈运动

下 床 期

肩关节 上肢功能锻炼的重要一环  术后4~7天摸同侧耳,摸对侧肩膀

出 院 后

 术后9-10天 抬高患侧上肢

 术后14天

①低头位 ②挺胸位 ③抬头位

④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

⑤肘关节后伸练习 ⑥手指爬墙练习

避免过度疲劳,定时定量,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但尽量不要停止练习。

手指沿墙壁向上伸,以术前记录高度为目标。每天做好记录,每次尽量向上伸。伸至一定高度时,停留3~5秒,再慢慢放下。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 功能锻炼持续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前三个月尤为重要

 不要在患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提重物等,患肢负重不能超过5公斤,以免影响患肢功能锻炼,避免皮肤破损及感染、避免蚊虫叮咬和戴腕饰。

 出院后,可重复做上述的各项练习,特别是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可使上肢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协调、自然、轻松,还可以进行以下几项功能锻炼

 (1)上肢旋转运动;先将上肢自然下垂,五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 动作应连贯,也可以从反方向进行锻炼。

 (2)上肢后伸运动;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用力向后面摆动上肢,再恢复原位,反复进行。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

 此外,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常用以恢复手臂及肩部功能,若您对常规锻炼感到厌倦,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如扫地、洗碗、晒衣服、擦窗户等,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 以上锻炼要求每天锻炼1~3次,每次15~20分钟。按时、准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锻炼中既要防止动作过大、过猛影响伤口愈合,又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小,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 增加动作时不增加量,加量时不加动作,循序渐进,争取患侧上肢功能尽快恢复,最终达到功能锻炼的达标要求。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