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精选)

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精选)

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第一篇: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最新医改的进展安徽医改继国家的医改政策出台后,由卫生、发改委、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和财政等部门联合推出的我省“新医改”政策,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最近三年,我省将累计投。

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第一篇: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最新医改的进展

安徽医改

继国家的医改政策出台后,由卫生、发改委、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和财政等部门联合推出的我省“新医改”政策,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最近三年,我省将累计投入460亿元到新医改当中。这460亿元将成为深化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最近三年当中,我省将巩固和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制度,提高参保(合)率,将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居民推行建立全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农村居民推广“IC卡就诊证”,实现省内住院和转院“一卡通”。

未来药品加价将逐渐取消,我省进一步完善省级基本药物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取消加价销售,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收入减少的部分由政府补助。

进一步明确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将是我省新医改的重点方向。为104万15岁以下儿童免费查漏补种乙肝、为30万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叶酸、为1.3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做复明手术、为3岁以下儿童免费做生长发育检查等将是未来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项目。

数字看医改

■460亿

我省卫生、财政、劳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经过仔细核定:决定将新增投入460亿元到新医改中。

460亿元怎么用?怎么分配?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据悉,以前的医改投入都基本用在了医改的供应方,比如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未来3年内,我省将把这笔钱合理分配到供应方和需求方。即除了投入到大医院、小社区外,还要重点投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2009年,全省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

■120元

巩固基本医疗保障,重点是做好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两方面的工作。新医改方案规定: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其中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

筹资和补助标准提高后,扩大医保和新农合受益覆盖面,优化相关报销方案是群众最关心的。按照新方案,2010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5%、60%和50%以上。新农合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30%。

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上的当地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新农合的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上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5911个

之前省卫生厅曾经表示要全面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用5年时间改扩建10000所村卫生室,在全省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本次新医改规划到2011年,在原定10000所的基础上,将规划未覆盖到的5911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建设规划。目的是使全省所有的行政村都有一个村卫生室,所有农村居民皆可就近实现就医。

三年内各级财政支持全省80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标准化水平。2009年支持153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三年内支持22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全面完成123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

2009年支持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三年内完成1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到2011年,全省每个建制乡镇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卫生院。每个村有一个标准化卫生室,实现3万~10万人口或每个街道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零差率

国家要求今年在30%的县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我省决定所有县(市、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把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存在的药品加价、药品提成、以药养医的现状全部扭转过来,改成药品零差率销售,也就意味着医疗机构的药品利润一下子划为了“0”,这对就医者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是执行起来却有一定难度,背后必须有政府投入才行。

与100%零差率相配合的就是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合理确定我省基本药物品种和数量,实行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确定全省基本药物包含配送费用在内的统一采购价格,由中标企业统一配送。

■1+1

我省将深入实施“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和“三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争取到2011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有1个标准化中医科和1名以上中医执业医师或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

同时大力推进以糖尿病病种研究为重点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以针灸学学术研究为重点的国家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建设。遴选一批中医药治疗有特效的疑难病和慢性病病种,加强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

坚持中西药并重,扶持100个左右特色中药制剂的研发和应用,探索有效的中药饮片保障供应途径。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即保健养生优势。

关键词看医改

▲“一卡通”

新医改意见提出:2010年,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缴费年限在各市县之间互认。稳步推广参保(合)人员就医“一卡通”,做到省内流动人员异地就医现场结算报销,逐步实现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由参保地向就医地转移。

推行一卡通,首先要建成覆盖全省各级经办机构、连接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统一信息标准和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今年可能要选择若干县市试点探索此系统和平台。

▲分级诊疗

以前有一个词叫“社区首诊制”,社区首诊可以说是实行分级诊疗的一部分。不能所有病全进大医院,也不可能所有病都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因此实行分级诊疗在所难免。

据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感冒发烧等小病;哮喘、气管炎、关节炎等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病等,基本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

一些疑难杂症、大病、大手术等,则直接到大医院接受诊治和手术。这样基层全科医师和大医院专家的专长和时间都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居民患者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就医。

我省将马上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并且逐步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

实行分级诊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的。

▲居民健康档案

从今年起,我省将开始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开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且实施规范管理,2011年城市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50%以上,其他人群达到30%以上。

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3岁以下儿童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血防区居民提供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查和抗病原治疗。

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检查;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登记管理率城乡分别达到90%和50%;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

今年底城市30%的居民要建立健康档案,5%的农村居民先行试点。

▲免费

从今年开始,我省要陆续向全省城乡居民免费提供9类2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

为104万15岁以下儿童进行免费乙肝查漏补种,确保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为30万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做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

完成35~39岁妇女10万人的宫颈癌检查以及3万人40~59岁妇女的乳腺癌普查;

免费提供婚前医学检查;

免费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3万例,三年内开展此类免费手术不少于3万例;

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11年达到68%;

完成400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质卫生监测任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5%;

其他还包括继续免费实施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疟疾和国家免疫规划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所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后,出台一份全国统一的基本药物目录,全国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均要据此执行,这本目录内的药物基本是价格低、疗效也不差的药物。这对于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确保群众用药安全是有好处的。

具体到我省,就是要建立基本药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省级基本药物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机构及非营利性采购平台,集中公开采购、降低采购价格,通过规范竞争,确定配送企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配送成本,让利于民,让利于患者,建立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直接配送基本药物的机制。

其次要推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全省所有政府主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控制非目录药物的使用,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比例使用基本药物。

在基本药物的报销上要有所倾斜。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等基本医疗保障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简便验廉”

中医药诊疗特别是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和传统中药饮片等普遍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对于缓解患者关节、颈椎等慢性病的症状具有西医无可比拟的优势。

今后我省社区医疗机构除了要配备西医的全科医师外,还要配备一个标准的中医科和中医执业医师。积极在社区推广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广州医改

●从即日起,全市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其配备和使用的药物50%以上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我省增补品种目录内。明年2月1日前,该比例须达到100%。

●到2011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

本报讯 (记者徐海星、耿旭静 通讯员余洋、穗发宣)昨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出席会议并讲话。万庆良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加强资金筹措,加强督查考评,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改革有序有效推进。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主持,副市长贡儿珍,市政府秘书长谢晓丹以及各区(县级市)、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医疗卫生机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印发了《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广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等六份相关文件,有关部门负责人还作了发言。

据了解,从即日起,全市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其配备和使用的药物,50%以上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我省增补品种目录内。同时,基本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2011年2月1日前,初步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实施步入正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我省增补品种目录内的药物,且国家基本目录的药物使用比例达到70%以上。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目录,且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对非基本药物,采取半年过渡期的管理方式,只出不进以消化库存。

万庆良在讲话中指出,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特别是近几年,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整体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一是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我市居民期望寿命由2000 年的74.69 岁提高到2009年的78.95岁,较全省高3.65岁、较全国高7.55岁,居民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二是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2009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站)2341所、病床5.9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92万人,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2.41%、52.32%和60.17%。三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各类医疗机构向社会提供门诊服务10125.18万人次、住院服务161万人次,与2000年比分别增长40.14%和125.51%。四是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每个镇均有1所以上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全市城区设置了13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地区设置了1045个卫生站。民营医院发展初具规模,2009年,全市有民营医疗卫生机构1240所、床位数4674张。五是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今年11月,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5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人均260元以上,参合农民近200万人,参合率达99.8%。六是中医药强市建设扎实推进。截至2009年底,中医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和入院人数分别比2000年增长292%和513%。万庆良表示,根据中央和省的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第一阶段,到2011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二阶段,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要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根据省要求,到2011年,珠三角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要达到98%以上,我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早日达到省的要求。要重点做好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的参保工作。要逐步扩大门诊统筹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市级统筹。

二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从现在开始,全市各区(县级市)要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同时,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政府补助和调整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各级政府要强化经费保障,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规范津贴补贴,使其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三是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1年,完成全部县级医院的标准化建设;每个镇有一所政府办的卫生院,规模较大的镇可设立卫生院分支机构,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卫生站。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步伐。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开展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训;继续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重点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骨干为主的“首席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到2011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医生岗位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所有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有规范化的中医科和中药房。

四是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去年,我市启动五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实施。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考核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五是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多种改革形式,逐步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转变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对中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要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要加强公立医院区域规划,推进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增加医疗资源总量,增加群众就医选择,逐步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相互促进、良性竞争、多元发展的格局。

万庆良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改革有序有效推进。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区(县级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以及分管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全力落实。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将医改纳入工作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二是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任务,认真履责,密切配合。三是要加强资金筹措,保障改革需求。经测算,我市3 年医改需要新增投入98亿元,主要用于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等方面。尽管目前我市财力十分紧张,但也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医改投入政策,按照优先保障、分级负担的原则,确保医改所需资金。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财政投入保障和递增的长效机制。四是要加强督查考评,严格责任追究。我们要参照国家和省的做法,与各区、县级市政府签订责任书,切实加强对改革进展和成效的督导评估,建立定期考核和通报制度,阶段性地组织考核和检查评估。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领导,要追究责任。名词解释中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国家基本医药制度可以改善目前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广州日报 徐海星 耿旭静 余洋 穗发宣)

第二篇: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

1.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新水平

1.1重载列车最高牵引重量的世界记录已达10万吨,最高平均牵引重量达3.9万吨

世界各国重载铁路借助于采用高新技术,促使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不断增加。2001年6月21日澳大利亚西部的BHP铁矿集团公司在纽曼山—海德兰重载铁路上创造了重载列车牵引总重99734t的世界纪录。2004年巴西CVRD铁矿集团经营的卡拉齐重载铁路上,开行重载列车的平均牵引重量已达39000t。南非Orex铁矿重载线是窄轨铁路(1067mm轨距),开行重载列车的平均牵引重量为25920t。美国最大的一级铁路公司联合太平洋铁路(UP)经营的铁路里程为54000km,其所有列车的平均牵引重量已达14900t,一般重载列车的牵引重量普遍达到2~3万t,其复线年货运量在2亿t以上。

2005年国际重载运输协会(IHHA)的巴西年会上已对重载运输的定义作了新的修订:重载列车牵引重量至少达到8000t(以前为5000t);轴重(或计划轴重)为27t及以上(以前为25t);在至少150km线路区段上年运量超过4000万t(以前为2000万t)。

1.2重载运输推广范围日益扩大,欧洲已在客货混运干线上开行重载列车

重载运输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推广应用。不仅在幅员辽阔的大陆性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重载铁路上大量开行重载列车,而目前在欧洲传统以客运为主的客货混运干线铁路上也开始开行重载列车。德国铁路从2003年开始在客货混运的既有线路(如汉堡—萨尔兹特)上开行轴重25t、牵引重量6000t的重载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重车),同时开行200~250km/h速度的旅客列车。2005年9月开始,法国南部铁路正式开行25t轴重的运送石材的重载列车。芬兰铁路正在研究开行30t轴重的重载列车。欧盟经过研究认为,欧洲铁路客运非常发达,每年运送90亿人次、6000亿人公里。但欧洲铁路货运同样也很繁忙,货运量占全世界铁路货运总量的30%,而且每年还以4.4~7.5%的速度增加。欧洲铁路的货运量中有30%重载运输潜力。2001年以欧洲铁路为主体的国际铁路联盟(UIC)以团体名义加入国际重载运输协会(IHHA)、成为团体理事成员。由此可见欧洲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战略已定局。

1.3美国已在高速既有铁路东北走廊上开行30t轴重重载列车

另一个重要标志是美国重载列车开始在东北走廊高速铁路上运行。2003年美国在东北走廊高速铁路的巴尔的摩和Rerryville间不仅开行240km/h的Acela高速列车,还同时开行轴重为30t、平均速度为80km/h的重载列车。Acela高速列车的动力车轴重为25.5t,高速客车轴重为15.9t。这是世界既有线高速铁路同时开行重载货物列车轴重最大的一条铁路,其年货运量达3700万t,年客运量2650万人,每天开行122列客货列车。

1.4重载运输取得日益显著的经济效益

美国铁路自1980年全面发展重载运输以来,铁路货运占领美国货运市场的份额直线上升,从1980年的35%增加到2000年的41%,车辆的平均载重增加了15.1%,虽然运价已降至1.6美分/1吨公里,运行成本却还下降了60%,线路维修成本下降了42%,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71倍,创造的年利润已达美国铁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81亿美元)。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之一联合太平洋铁路(UP)2002年重载运输收入已达107亿美元,其中煤炭运输收入占22%。

西澳大利亚的BHP重载铁路公司从1980年到2000年由于开行重载列车,动力用油耗下降43%,机车利用率提高36%,车轮、钢轨寿命提高3~5倍。劳动生产率提高5倍,达到6000万tkm/人·年,居世界铁路之首位。创造的年利润达500亿澳元。昆士兰铁路营业里程1万km(基本是窄轨1067mm),2004~2005货物发送量1.76亿t,其中重载煤运达1.425亿t,每周开行1万t重载列车460列,年营业总收入23亿澳元。税前利润1.91亿澳元。

2.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

2.1重载机车新技术

2.1.1采用IGBT、IPM大功率变流器的交流传动技术

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开始发展交流传动技术,至20世纪90年代,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电机车已成为世界重载牵引动力的发展趋势。美国铁路已拥有4000多台重载交流传动内燃机车,GM-EMD公司生产了SD70Ace、SD90MAC、GT46MAC、DE30AC/DM30AC等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GE公司生产了ES44AC、AC6000CW、AC4400CW等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重载铁路批量投入运营。GE公司制造的AC6000型机车主发电机输出功率达6000马力,持续牵引力达738kN,超动牵引力800kN,粘着系数利用值可达0.37以上。德国西门子公司为欧洲制造的BR186型及BR189型重载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轴功率已达1400kW、在欧洲批量投入运营。最近西门子公司为满足中国重载运输牵引动力需求而设计的DJ4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轴功率已达1600kW。

重载机车交流传动采用的新技术包括:

(1)三相交流异步电机轻量化。电机单位重量功率已达0.81kW/kg,甚至可达1kw/kg,机车单位重量功率可接近75kW/t。

(2)IGBT(IPM)大功率牵引变流器的采用。同等容量的IGBT变流器的体积和重量比GTO变流器减少1/3~1/2,IGBT具有驱动简单、保护容易、不用缓冲电路、开关速度高等优点,目前BR185.2型电力机车、SD70MAce、ES44AC型内燃机车均批量采用IGBT变流器。

(3)采用基于网络(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采用基于网络通信的控制,通信协议大多采用TCN国际标准,用模块化、通用化、分布式将主变控制、辅变控制和微机网络控制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并具有智能化故障诊断功能。

2.1.2径向转向架技术

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采用径向转向架成为国际重载机车发展趋势,尤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大轴重的重载线路上,径向转向架技术越来越成熟。GE、GM-EMD等大公司生产的机车基本均采用径向转向架。我国主要机车制造厂如大连、戚墅堰、紫阳等工厂均开始小批量生产带径向转向架的重载机车。

据美国GM-EMD公司的HTCR径向转向架长期运营数据表明,径向转向架减少轮对与轨道间的冲角,比传统的转向架的轮轨冲角减少75%,有效地降低轮轨间横向作用力,减少轮轨磨耗及阻力,提高运行稳定性;机车车轮寿命延长10%,在0.35粘着系数利用值条件下,转向架的轴重转移从35%减少到10%。

2.1.3重载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随着重载运输发展,新型重载机车越来越多采用先进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借助于网络传递重联控制信息,逻辑顺序控制信息及牵引、制动和速度控制信息。而重载列车中各车辆或部件的工作状态也需要通过网络传送到主控机车上以用于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实际运用表明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列车控制与故障检测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重载列车系统的集成度、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而且可以节省列车连线,减轻列车重量。

重载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在国际上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欧洲模式,其列车通信网络速度较高,实时性较强,具有代表性的是TCN网络,已形成ICE61375列车通信网络的国际标准。一种是北美模式,可以分为有线列车通信网络和无线列车通信网络2种。有线车载网络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基础标准是IEEE1473列车通信网络协议。主要供应商有Webtec和NYAB公司;无线车载网络供应商主要是GE公司。

2.1.4重载内燃机车柴油机节油技术

先进的重载内燃机车上均采用柴油机泵管嘴式电子控制喷射系统,对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和排放有良好的效果。如美国GM-EMD公司的16-854H型柴油机燃油消耗率199.5g/kWh、美国GE公司GEVO12柴油机为198g/kWh、美国Cat公司Cat3616柴油机为198g/kWh,而我国批量生产的柴油机没有安装电子控制喷射系统,燃油消耗率一般在208~204g/kWh之间。美国对重载内燃机车进行过统计,在1980年未装电子控制喷射系统时,内燃机车1加仑燃油平均产出325英里吨,而目前安装了电子控制喷射系统,内燃机车1加仓燃油平均可产出405英里吨,提高了72%。

2.1.5重载机车故障遥测监控技术

2001年美国GM-EMD公司为重载机车开发了IntelliTrain机车故障遥测监控系统,采用这套新型的无线遥测遥控系统,可以对每一台机车实施全寿命服务,大大提高了机车使用率,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2003年IntelliTrain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安装了这一系统的机车不论在何处出现了故障,机车上的传感装置能自动检测故障并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将故障情况、机车车号等信息直接发送到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立即通知就近的维修工程师携带备件去机车现场更换备件并检测性能。在消除故障后IntelliTrain系统发出信息告之服务中心,机车已能正常投入使用。根据2年多使用经验,这套系统已能发现机车80%的潜在运行故障,比预期的修理期提早7~21天发现故障,延长了机车使用周期。所有故障中50%是在乘务人员从未报告过的情况下发现,2年多来机车的总故障率已下降70%。

2.1.6重载机车无线遥控操纵系统(Locotrol)

1959年美国GE-Harris公司首先研发成功Locotrol系统,当时全部装备要用一辆平车才能装下,通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现在已经发展到第4代,采用无线通讯闭环控制方式在前后部机车间传输命令及反馈信息。现在世界各国采用Locotrol系统共有5600套,目前我国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列车,在机车上均采用Locotrol系统。

Locotrol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前部机车通过GSM-R系统,向中、后部机车发布同步牵引和制动命令,实现前、中、后部机车的牵引及动力制动同步操纵及空气制动系统同步制动与缓解。同时采用制动管压力自动检测,可以对系统的无线通讯状态进行监控。

采用Locotrol系统的优点是:有效减轻重载列车的牵引车钩力;在弯道上减少列车阻力,减轻轮轨磨耗,降低燃油成本5~6%;中、后部机车同步参与了全列车的列车管排风与充风,加快了列车的充排风速度,提高制动波传播速度,有利于减轻列车制动纵向力作用,减少断钩的危险。

2.2重载车辆新技术

2.2.1提高轴重,最高轴重已达39t

美国通过1988~1995年在普韦布洛FAST环线上进行35.4t轴重的重载列车与线路相互作用运行试验,累计运量达10亿t,对开行35.4t轴重的重载列车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制约增加轴重的主要因素,如桥梁、钢轨、道碴、路基、焊接接头等进行详细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北美开行35.4t轴重是可行的、安全的。目前美、加、澳已普遍采用35.4t轴重,巴西、瑞典已采用30t轴重,南非、澳大利亚昆士兰铁路均是窄轨,已采用28t(旧车26t)轴重。俄罗斯重载列车轴重提高到27t。欧洲铁路重载列车也已向25t轴重迈进。目前美国正在普韦布洛FAST环线上进行39t轴重的安全性运行试验,累计通过运量已达12.5亿t。

2.2.2采用新型转向架及悬挂系统

美国对重载车辆的三大件转向架进行了改进并研制各种新型转向架悬挂系统,1999~2001年已试验了四种具有新型悬挂系统的转向架,并在FAST环形线上进行了3年多的性能试验,取得良好的结果。这些新型转向架在35.4t轴重下,与30t轴重的三大件转向架相比,曲线区段的横向力降低50%,直线区段阻力降低15%,曲线区段阻力降低50%,点头、沉浮加速度小于1.0g,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00km/h。加拿大研究试验一种可控制型转向架,也取得较好的效果。美国TTCI通过试验旁承承载方式可以提高重载货车的高速稳定性,减少蛇行、空车爬轨倾向,提高货车运行速度24~32km/h。

2.2.3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车体降低空重比

降低车辆自重可以增加载重,同时节约能源,提高效益,美国重载货车中90%采用了铝合金车体,其成本仅比钢车体增加1/3,但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而且提高了载重量,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2.2.4采用双层集装箱车辆

北美、澳大利亚等重载国家广泛开展双层集装箱运输,其在铁路公司运输收入的比重中日益增长,现在双层集装箱重载列车已占重载列车总数1/4左右,双层集装箱平车发展很快,成为重载车辆中的新品种。

2.2.5改进车轮材质、提高车轮耐剥离性能

重载车辆在运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车轮踏面剥离严重。由于轮轨接触应力的增加,车轮制动热负荷上升,引起车轮剥离失效。美国TTCI正在系统研究轨顶润滑,钢轨打磨,监测轮轨间动力作用,改进转向架附件及维修,心盘涂油润滑等方法降低轮轨间应力,但关键问题是要提高车轮材质的抗剥离性。为此美国已研制成功一种新合金材质的车轮,与传统车轮相比,相同运量条件下车轮踏面上的剥离长度可减少59%,深度可减少43%。

2.2.6高强度旋转车钩及大容量高性能缓冲器

开行重载列车最大隐患是由于列车纵向力过大发生断钩脱轨事故,这种事故占美国重载列车全部事故总数的90%左右,因此提高车钩强度及缓冲器的容量特性是保证重载列车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美国AAR标准规定的E级车钩,破坏强度可达9342kN,Mark50型缓冲器,容量达53.8KJ,行程可达83mm,能量吸收率达90%。

2.2.7车辆高效装卸装备

研究高效率的漏斗装煤设备及其他装煤设备(如底开门煤车的传送带装煤机)等是保证重载列车均衡装煤,缩短装卸周期的重要设备,目前世界各国1万t重载列车装煤时间普遍在40分~1小时之间,翻车机卸煤设备可以三车、四车同时翻转、不摘钩作业,1万吨煤在1小时内能全部卸完。

2.3重载列车制动新技术—ECP

2.3.1ECP(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对重载列车的重要性

20世纪末超过1万t的重载列车存在的最大隐患是:由于空气制动波速无法超过300m/s,重载列车在常用、紧急制动时经常发生前后制动力不一致,造成断钩、脱轨事故;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道上由于没有阶段缓解作用,再充气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列车失控、放杨对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1995年美国首先研究ECP技术,1997年开始在美国,加拿大装车试验取得成功,1999年美国AAR开始制订ECP规范标准。目前ECP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1万t以上重载列车上批量装车运用达数万辆。

2.3.2ECP的功能、优点

ECP主控机车通过网络直接控制列车中各辆车的副风缸向制动缸充风制动或制动缸排风缓解,空气是制动力产生来源,但空气不作为控制指令传递的介质,达到整列车的车辆同时响应制动、缓解信息,具有严格的同步性。同时还具有阶段制动和阶段缓解性能,利用贯通全列车的电缆可同时实现机车动力分散牵引控制(即Locotrol)。

各国采用ECP系统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平均车钩力降低25%,断钩事故基本消灭,消除制动工况下脱轨的危险;制动距离可缩短50~70%;消除意外紧急制动现象;车辆平均周转时间至少缩短9%;压力空气消耗降低,节能23%;车辆维修费用降低,车轮磨耗减少7%,闸瓦磨耗减少27%;车轮踏面剥离大大减轻;车体疲劳载荷降低。

2.3.3ECP技术发展前景

国际铁路权威人士对其评价是:“ECP是威斯汀豪斯发明自动制动机后的100多年来货车制动系统的最大改革”,“ECP取代货车传统制动系统的意义就像内燃机车取代蒸汽机车一样”。美国AAR2006年已宣布将全力推广ECP系统。

2.4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新技术

2.4.1采用多品种专业化的大型养路机械

重载线路的养护维修是保证重载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重载发达国家均以大型养路机械来保证重载线路达到技术标准,采用多元化、多品种、专业化的大型机械配套覆盖全部修程。各种大型养路机械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与工艺,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性能,包括捣固车,道碴清筛车,线路稳定车,边坡整形车,道岔捣固车,线路大修列车等等。普拉查公司最新型的09-3X型连续走行式三枕捣固车集连续捣固,轨道稳定,道床整形三种功能于一身,作业速度达到2200km/h,比双枕捣固车效率提高47%。RM900型道碴清筛车具有1000m3/h的道碴处理能力,比RM80型效率提高54%,一年可铺碴35万m3,60万t。

2.4.2钢轨断面形状的控制及钢轨打磨技术

预防性钢轨打磨技术已经成为线路养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美国诺福克铁路公司(NS)2002年试验表明,采用预防性打磨比修理性打磨,钢轨年伤损率降低65%。澳大利亚采用了预防性钢轨打磨技术,半径小于450m的曲线区段,每通过8MGT总重打磨一次,半径大于4000m的直线区段,每通过30MGT总重打磨一次,合理费用是每公里打磨支出10000澳元,而钢轨寿命延长50%~58%。巴西MRS铁路采用了预防性循环打磨技术,在1674km线路上,节油3%,钢轨寿命延长一倍,断轨率降低45%。南非对道岔采用定期预防性打磨,改善了道岔接触应力状态,打磨前接触应力为3300MPa,横向力达43862N,打磨后接触应力降至2376MPa,横向力为42545N。

2.4.3用轨顶润滑技术降低轮轨接触应力和横向力

加拿大QCM铁路公司有418.4km线路是曲线,其开行的铁矿石重载列车经常在曲线区段发生脱轨事故,2003年7月就发生28辆车严重脱轨的事故。此后采用轨顶润滑的技术,没有再发生曲线脱轨事故。美国采用两种轨顶润滑方式,通过试验,采用道旁润滑装置,每1000辆喷油0.35升,轮轨横向力下降32~38%。采用机车润滑装置,2003年7月没有润滑时,轮轨横向力为90kN,2003年9月采用一个喷嘴润滑后,轮轨横向力降至60kN,2003年12月采用5个喷嘴润滑,轮轨横向力降至40kN。加拿大CP铁路采用轨顶润滑管理5年,曲线区段钢轨磨耗下降43~58%,轮轨横向力降低40~45%,并节省燃油1~3%。

2.5采用新型重载轨道结构

2.5.1新型轨道结构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在重载线路上均采用无缝线路,提高重载列车运行平稳性,减少对线路的动力作用。一系列新型轨道结构,包括无碴轨道,梯形轨道都在美国普韦布洛环线上进行大运量试验,考核其安全性及可靠性,以利于在重载线路上推广采用。

2.5.2采用可动心轨道岔及其他新型道岔

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在重载线路上正在普及采用可动心轨道岔及新型菱形辙叉,有利于减少线路道岔区间的动力作用,提高可靠性。据美国2004年试验证明,新型的菱形辙叉替代旧有的辙叉,使重载列车对线路的动载荷系数从3.0降至1.3,全美国由于采用新型菱形辙叉,节省维修费用1亿美元。各种新型缓冲式轨下垫板正在普韦布洛环行线上进行试验比较。

2.5.3研究开发耐磨、防表面裂纹、防轨内裂纹的新型钢轨

美国已经针对重载线路最经常现的钢轨表面裂纹,轨内裂纹故障进行大量的研究试验,目前已经开发一种新型HE型钢轨(HyperEutectold),具有耐磨,抗表面裂纹及轨内裂纹生成的特殊性能。在现场试铺证明,这种钢轨在曲线地段比普通的钢轨耐磨性提高38%。俄罗斯研究的巴氏钢轨也取得较好的结果。其主经指标Rm=1600N/m2,Rp0.2=1270N/m2,Kcu20=0.35~0.40MJ/m2,Kcu-60=0.26~0.30MJ/m2。

2.5.4采用铝热焊新技术

无缝钢轨的焊接接头是重载线路的薄弱环节,经常发生焊接接头断裂事故。法国已研发一套新型的铝热焊技术装备,保证接头部分的材质强度比钢轨母体还好。

2.6安全监测技术

2.6.1集成型路旁安全监测系统

美国已研发的路旁安全监测系统包括:路旁轴承声学探测系统(ABD)、转向架性能监测系统(TPD),车轮扁疤检测系统(SWD),车轮冲击载荷测试系统(WILD),车轮外形监测系统(WPD),车轮温度测试系统(WTD),红外轴承温度探测系统(HBD)。路旁轴承声学探测系统采用拾音器采集通过列车的噪声,应用高频共振原理,分辨出轴承的工作状态。这种装置已有90%正确判别率,可有效防止轴承故障。我国大秦线及繁忙干线已引进美国的这套系统。集成型路旁安全监测系统用远程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管理。

2.6.2先进的轨检车及钢轨探伤车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均采用了先进的轨检车技术,应用惯性制导系统,矢量化计算方法,自行标定与自检,对轨道的各种几何形状参量,线路不平顺及钢轨断面磨耗进行检测,提高重载路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钢轨探伤车在超声波探伤工作原理基础上,又开发了探伤速度更高的新技术,美国已研制了新型低频涡流钢轨探伤车,探伤速度可达80km/h以上。

2.6.3采用地面探测雷达对路基状态作出评价

路基是重载线路的承载基础,但其发生病害不易检测。美国已经采用新型地面探测雷达装置,安装在高轨车辆上,采集的数据可以直接处理路基横断面图象,确认道碴囊,软粘土,底碴深度及湿土区等病害问题,有利于路基病害的及时处理。

2.6.4接触网状态监测

南非、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对重载线路牵引供电接触网系统进行状态监测,采用力测量法原理,测量弓网之间的垂直、纵向、横向三维接触力,接触导线相对轨面的高度,拉出值,磨耗等参数,保证接触网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7重载列车控制技术

2.7.1采用调度集中控制中心(CTC)

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重载铁路的运营都由调度集中控制中心来指挥。美国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BNSF),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P)等都有一个先进的调度集中控制中心指挥5万公里左右线路上重载列车的运营。CTC的设备先进,有指挥中心,车站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监测维护系统等。保证重载路网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2.7.2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

美国、加拿大在2000年开始实施一项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计划,投资7500万美元,研究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名为CBTC系统。整个系统是以基于GPS的局部决策系统(LDS)为核心,包含了决策管理,速度自动控制,列车故障控制,路旁集成检测监控,道口报警,机车动力控制及安全警报、车站进路优化,列车自动操纵(无司机)等子系统。目前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 中国铁道论坛(http://bbs.railcn.net/)

第三篇:手术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最新进展

前言;

转移性胰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肿瘤。到目前为止,大概只有 2% 的胰腺癌继发于其他原发肿瘤。在尸检中发现,转移性胰腺癌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肾癌,其次包括结直肠癌,黑色素瘤,乳癌,肺癌和肉瘤。

难以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鉴别相似的原发性和转移性胰腺癌。50% 以上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多是由于原发癌灶切除后随访观察及因不相关症状偶然在影像学中发现。CT 中显示,肾癌胰腺转移呈现多血管病灶(见图 1A);结肠癌和黑色素瘤胰腺转移呈现低密度团块(见图一 B)。PET 在诊断上有助于排除异时性病变。

图 1A. 肾癌胰腺转移 CT 显像,2B 结肠癌和黑色素瘤胰腺转移。

图 2. 黑色素瘤胰腺颈部和左肺转移 PET/CT 增强显像。

转移性胰腺癌可发生两种不同临床病理表现,一种为严重扩散的病变,另一种是胰腺上孤立的团块。只有少部分显示出有手术切除可能的孤立癌灶,但大部分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转移。

在大规模医院,转移性胰腺癌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可能是由于对此病的重视及无症状患者影像学检查的普及。

通常认为,胰腺切除可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近几年证据表明,在大规模医院实行胰腺切除是一种安全及可行的手术;这同样暗示了胰腺转移灶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此篇回顾了关于常见肿瘤胰腺转移的文献并分析手术的早期和长期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在 pubmed 上系统性收集了 2013 年 10 月之前的相关文献。搜索词包括:原发或转移性肿瘤,胰腺切除术,肾细胞癌,乳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肉瘤和肺细胞癌。使用“相关文献”这个功能扩展了检索范围,同时录入了所有的摘要,研究及引用。

文献纳入标准:(1)英文的,有摘要的及相关人类研究的文献(2)相关的罕见肿瘤的报道。

文献剔除标准:(1) 模糊不清的结果及感兴趣参数(2)无法从中提取数据。 按照最初标准检索出 1536 篇文献。筛选后剩余 108 篇,一共包含了 418 位患者:293 人原发肿瘤是肾,38人是黑色素瘤,37 人是结直肠癌,19 人是乳癌,18 人是肉瘤及 13 人是肺癌。

研究结果将分别概述: 1.肾细胞癌 目前为止,转移性胰腺癌最常见的原发癌灶是肾。肾细胞癌占所有成人恶性肿瘤的 2%。在肾脏疾病中,RCC有很高的生存率(高达 95%)。但是,在临床上 20%-30% 的患者已经发生了转移。一旦发生转移,5 年生存率至多 10%。尸检表明,肾癌患者并发胰腺转移的占 1.3% -1.9%。

Hirota 学者等表明,肾切除到发现转移灶有一个无病生存间期,这是一种缓慢生长的生物模式,这有利于外科局部切除。肾癌常发生胰腺转移,所以临床上肾癌患者在随访时要注意检查胰腺。

转移性胰腺癌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 RCC 术后患者要长期随访(> 10 年)。 CT 显示肾癌胰腺转移呈现多血管病灶。必须与原发性内分泌肿瘤相鉴别。OctreoScan® 闪烁显像并不能很好的鉴别原发性内分泌肿瘤和 RCC 胰腺转移。 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对诊断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胰腺转移可发生在 RCC 之后很长时间。诊断往往较少伴有其他胰腺疾病,可能已出现了严重扩散,因此限制了施行胰腺切除术。

最近一项单变量分析研究表明,异时转移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少于 2 年。RCC 胰腺多处转移的发生率比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要高,所以术前确定术式需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在纳入的文献中,我们找到了 29 个相关继发胰腺转移切除的报道。只分析了有详细临床和随访信息的 293例。

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1.5%(4 例);由于文献较少报道以及临床上难于区分是原发肿瘤还是 RCC 切除术引起的发病,故发病率难于评估;总的死亡率是 13.3%;70 个人死亡,其中 56 个人死于复发。

Tanis 学者等收集了 421 位曾因 RCC 胰腺转移切除胰腺的患者并表明了,可获得相关信息的 321 位患者中精准 5 年生存率是 72.6%,2 年生存率是 80%;而没有做手术的 73 人中:2 年和 5 年总体生存率是 41% 和14%。

Bassi 学者等报道了切除与保守治疗的生存率为 53% 和 26%。

RCC 与其他原发性肿瘤胰腺转移相比较预后较好,因此更应该积极的治疗,比如手术切除。

已经证明,化学疗法,免疫疗法及放射疗法对原发性 RCC 和胰腺转移不敏感。 尽管 IL-2 有一定的疗效,但只限于 15% 的患者而且难于作用持久。最近,免疫调节剂(贝伐单抗,索拉非尼,舒尼替尼)也证明有一定的疗效。

因此,推荐多学科同时治疗 RCC 胰腺转移的患者;在不同疾病时期手术和药物的联合方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结直肠癌

最近不少文献表明,结直肠癌肝和肺转移的手术治疗确有疗效;但是,只有很少的数据说明手术对结直肠癌胰腺转移的疗效。

纳入的 37 位患者中有 24 位是结肠癌,11 为是直肠癌;28 位患者仅发生胰腺转移,9 位患者伴有其他转移并做了相关手术。 结果显示:胰腺切除术后,19 位复发;16 位患者中位生存期是 12 月,其中 5 位患者复发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可以使患者症状减轻(腹痛和阻塞性黄疸),甚至在复发前无症状生存。

没有相关证据表明,手术联合保守疗法(比如化学疗法)可以达到相同的疗效。根据纳入的文献研究表示,手术应该更合理的看作是一种姑息性的治疗。

因此,推荐多学科同时治疗结直肠癌胰腺转移;在众多方案中,手术是一种积极的疗法,尤其是对转移性胰腺孤立癌灶并伴有症状的患者。 3.黑色素瘤

尽管黑色素瘤在人群中发生率为 1.5%-4.4%,但是高达 50%-60% 的患者可发生胃肠道转移。少数文献报道了,黑色素瘤胃肠道转移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率,但黑色素瘤胰腺转移手术的疗效尚未明确。与其他原发性肿瘤相比较,黑色素瘤预后较差。

在纳入的患者中,12 位黑色素瘤的原发部位是皮肤,6 位是眼睛,1 位是鼻窦,剩余的 19 位原发部位未知。

结果显示: 没有一例围手术期死亡; 20 位患者死于复发,中位生存时间是 10 个月;30 位患者中位生存期是108 月;2 位复发后存活了 8 个月和 12 个月。

尽管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手术也仅是姑息性的治疗,但是如有机会也应当及时手术治疗。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仅保守治疗(化学治疗)比联合手术的疗效好。

因此,黑色素瘤胰腺转移的患者也推荐手术治疗,同样要求多学科共同关注。 4.乳腺癌

据尸检报道,13% 的乳癌患者可发生胰腺转移。乳癌转移很常见,只是偶尔会发生胰腺孤立转移。 乳癌发生胰腺转移可有一个长期的潜伏期(中位潜伏期是 39.5 个月)。

19 位纳入的对象中,有 17 位患者发生胰腺孤立转移,还有一位患者因非胰腺疾病施行过胃次全切除术。

结果显示:没有一例围手术期死亡;5 位患者死于复发,其中 3 位生存期可查阅,中位生存期是 26 个月;14位患者中位生存期是 26 个月,其中一位随访了仅 12 个月, 还有一位没有报道随访信息;3 位患者复发生存,生存期范围是 11-48 月。

所有的患者术后症状(腹痛和阻塞性黄疸)都得到了缓解,而且在复发之前都保持着无症状生存。

Masetti 学者等使用单因素分析了乳癌胰腺转移的预后因素,发现 2 年及 5 年生存率分别是 57.1% 及 34.3%。即使在案例中,也不可能在没做手术的情况下确定病因以及评估转移灶切除后真正起疗效的原因。

总而言之,多学科治疗乳癌胰腺转移, 手术作为姑息性治疗绝对有一席之地。 5.肺癌

肺癌可转移到很多部位,最常见的有骨头,肝及肾上腺。肺癌胰腺孤立转移十分罕见。可获得的少数文献中表明,肺癌转移至胰腺的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分型是小细胞肺癌(SCLC)。由于此种类型的转移性胰腺癌十分罕见,所以难于评估手术的疗效。另外,肺癌患者发生胰腺转移时大部分已经发生了全身广泛转移,此时已经失去手术的价值。

Hiotis 学者等报道了 2 例肺癌胰腺转移的患者,发现术后生存期很不理想。 Reddy 学者最近发现,原发部位是肺癌的比其他原发癌灶预后要差。

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中,10 例是 NSCLC,1 例是 SCLC 及最后一例病因不清。 结果显示:术后死亡一例;复发死亡的有 5 例,其中位生存期是 7 个月;6 例患者中位生存期是 7 个月。

在所有的纳入对象中,手术后术前症状(阻塞性黄疸和腹痛)消失。 最后表示,肺癌胰腺转移预后很差,治疗方案还是以保守治疗为主。 6.肉瘤

普遍认为,肉瘤转移预后很差,放射治疗是患者唯一生存的机会。转移至胰腺的报道也十分少见:Yoon 学者等最近报道了 54 例转移性胰腺癌的患者,其中只有 2 例原发肿瘤是肉瘤。 因此肉瘤胰腺转移的患者做没做过手术也无法考证。

Reddy 学者等收集了 10 例胰腺孤立转移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是 40 个月,5 年生存率是 14%。虽然肉瘤胰腺转移似乎接近于中位生存期,但是,数据太少并不能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结论。

Robert 学者等最近报道了一例平滑肌肉瘤胰腺转移的案例并收集了已发表文献中类似的 17 个病例,其中只有7 例做了胰腺切除手术。

结果显示:5 例存活,2 例死亡,中位生存期是 23 个月。

就其他癌症来说,肉瘤胰腺转移胰腺切除术应该按具体个人情况而定。 手术治疗:

转移性胰腺癌的术式同样具有争议。转移性胰腺孤立癌灶标准的术式包括:部分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尾切除术及全胰腺切除术。

Bassi 学者等发现非典型手术后可引起高复发率,并推荐标准的胰腺切除术。但是考虑到多转移灶的高发生率,术后复发多与多转移灶相关而不与非典型的术式相关。因为转移性胰腺转移多是多灶性,故部分胰腺切除手术需要术前触诊和超声充分检查。

术中超声可以确定胰腺多转移灶和胰管周围转移的状况,从而有利于外科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术式。

外科术式因人而异,但应尽量确保根治性的切除。如果设施齐全,外科切除的范围也应包括胰腺外转移的部位。切除手术的疗效性主要和原发性癌的类型相关。

RCC 胰腺转移预后较好,只要有手术的可能就应当及时手术切除,并建议多学科同时关注治疗。另外在疾病不同阶段联合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鉴于文献中可用的数据,对于结直肠癌胰腺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可看作一种姑息性治疗。不管怎样,手术治疗是一个积极的方法,尤其在对待有症状的患者。

黑色素瘤胰腺转移的患者手术是唯一的姑息性治疗。

在纳入的乳癌胰腺转移的病例中,手术可联合化学疗法,激素疗法和放射疗法而起到一定的作用。 肺癌胰腺转移预后差,治疗方案还是以保守治疗为主。 肉瘤胰腺转移行手术切除应该因人而异。 结论:

尽管继发性胰腺癌不常见,但是发病率越来越高。孤立病灶和适合手术的患者应该及时手术切除治疗。手术的疗效与原发癌病理类型相关。

RCC 胰腺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的疗效已被证实,然而对于其他原发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

事实上,从数据和文献而言,结直肠癌及黑色素瘤胰腺转移行手术切除被认为是一种姑息性的治疗。

对于乳癌胰腺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姑息性疗法。 肺癌胰腺转移预后很差,手术价值也不大。 肉瘤胰腺转移手术仅限于很小部分的患者。 继发性胰腺癌患者应该多学科同时关注治疗。 手术联合药物疗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篇:硫酸生产中的三废治理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硫酸生产中三废的处理方法,通过综合利用,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

关键词:硫酸、化工生产、三废治理、综合利用 1 前言

硫酸生产主要采用的原料有硫铁矿、硫磺、石膏及冶炼烟气等,我国广泛使用硫铁矿制取硫酸,其产量一直占全国硫酸总产量的8O% 以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主要有含未完全转化或吸收的SO

2、SO3 的制酸尾气,炉气净化工序产生的污酸、污水及厂区内冲洗工艺设备、被污染地面的排出水,硫铁矿高温焙烧所产生的烧渣。上述三废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硫酸生产的三废治理对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硫酸生产中三废的综合利用 2.1 尾气处理和利用

硫酸厂尾气中的有害物,主要是SO2 、少量的SO

3、酸雾,其组成随工艺流程、工况不同而异。近年来,由于广泛采用二转二吸等先进流程,尾气中的有害组分已基本可满足排放标准,但考虑开停车及事故排放,仍需建有尾气处理系统。常用碱法或氨法吸收。 (1)碱法

采用各种碱液吸收尾气中的SO2,常用的碱吸收液有碳酸钠(钾)溶液,氢氧化镁溶液及石灰乳等。特点是脱除率高,工艺简单 国外普遍采用石灰乳法,其反应如下: Ca(0H)2+SO2+H2O=CaSO3·2H2O Ca(OH)2+SO3+H2O=CaSO4·2H2O 2CaSO3·2H2O+O2=2CaSO4·2H2O 生成的亚硫酸钙和硫酸钙,经处理后回收,或经澄清分离后铺路、填沟。其突出优点是石灰来源方便,价格低廉,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日本由于资源缺乏,故此法应用极为广泛。我国石灰石资源丰富,该法副产品市场需求有限。 (2)氨法

常用氨一酸法。用氨水或铵盐溶液吸收SO2,多余循环液用浓硫酸进行分解,得到高浓度SO2气及硫酸铵溶液,SO2返回制酸系统,或加工成液体SO2出售,硫酸铵溶液中和后直接出售或加工成固体硫胺。反应式如下:

2NH4OH+SO2=(NH4)2SO3+H20 (NH4)2SO3+SO2+H20=2NH4HSO3

2NH4HSO3+H2SO4=(NH4)2SO4+2SO2↑+2H2O (NH4)SO3+H2SO4=(NH4)2SO4+SO2↑+H20 氨一酸法工艺可靠,处理能力弹性大,SO2脱除率高。SO2进口浓度为0.4%~0.5% 时,净化后SO2出口浓度<0.01%,总吸收率达98%。尾气中的SO2经处理后返回干燥工序,基本循环利用。产品为农业所需的化肥,在我国应用极广。但需大量消耗浓硫酸和氨。

其它方法有金属氧化物法、干法挣化法、活性炭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采用软锰矿吸收低浓度SO2。充分利用软锰矿和SO2的氧化还原性能,省去传统硫酸锰生产工艺的还原工序,既治理了环境,又降低了硫酸锰的生产成本。在软锰矿矿浆液固比为l:4,温度50℃下时,SO2浓度0.2%~3.0%范围内吸收率达90%左右。道化学公司(美国)最近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Turbo Sonic公司合作开发SO2脱除系统,这种技术是采用比一般含水8O%~85%甲基一乙醇胺含水量少5O%的甲基二乙醇胺(MEDA)脱除SO2,所用能耗低,脱除率高,与一般的脱SO2方法比较,排放的废料大为减少。 2.2 硫铁矿渣的综合利用

硫铁矿渣是硫铁矿制酸中在沸腾炉高温焙烧后的产物,主要组分Fe203 和Fe3O

4、金属的硫酸盐、硅酸盐和氧化物。我国目前每年堆置的硫铁矿渣近千万吨,约占化工废渣的1/3。娩渣成分一般吉30%~5O%的铁及少量的铜、锌、钴等。由于产地不同,渣的成份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综合回收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炼铁

硫铁矿烧渣中铁含量一般较高,可用作炼铁原料。高品位硫铁矿烧渣,其铁含量高,可直接掺烧后炼铁。中低品位硫铁矿的烧渣中,铁含量较低,有害杂质含量较高,不符合炼铁要求,必须进行造矿。采用选矿后炼铁.过去~般将烧渣还原熔烧成磁性渣(Fe O4),如重油还原法、还原磁化焙烧法等,目前直接采用磁性焙烧,使排出的矿渣以磁性铁为主,再进行磁选获得精矿,此法更先进、经济。 (2)回收有色金属

有的硫铁矿中含有多量的有色金属,其价值超过了硫的价值。氯化焙烧法综合回收是比较成熟的方法。

氯化焙烧法分高温、中温两种。高温氯化焙烧是将烧渣与氯化(CaCl2)等均匀混台、翩成干燥球团,在回转窖或立窖内经1000~1250℃焙烧,使有色金属以氯化物形式挥发,湿法处理回收,同时获得优质球团供高炉炼铁。中温氯化法将硫铁矿渣、硫铁矿与食盐混合,使混台料含硫6%~7%及食盐4%左右,然后投入沸腾炉内,在600~650℃温度下进行氯化、硫酸化焙烧,使矿渣中有色金属由不溶物转为可溶的氯化物或硫酸盐.然后用水或稀酸把可溶性有色金属氯化物浸出并回收,除去了有色金属的氧化铁作为炼铁原料。

硫铁矿渣可分别用盐酸法和硫酸法生产铁铝净水剂和聚合羟基硫酸铁净水剂(PFS);经还原、酸提、碱沉淀、空气氧化等可制取氧化铁黄或氧化铁红等铁系颜料;亦可大量用于建材中。 2.3 排放液的处理和回收

硫酸厂排出液主要含As、F、SS等,其处理主要是除砷。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石灰中和法、硫化法、铁盐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采用硫化法处理含砷废水,一级处理后砷含量降到0.05~0.50mg/L;郭万清等。 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砷废水,可将砷含量降至0.3mg/L 以下;试验表明,用硫酸亚铁沉淀一石灰中和一鼓风氧化法两级处理工艺,控制

一、二级处理时废水的PH值分别为9.6和8~9,Fe/As摩尔比分别为1和5,可使废水中的砷含量由115mg/L 降到0.14 mg/L,若用PFS替代硫酸亚铁,可使砷含量降至0.32mg/L,其它各项指标亦符合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4 结束语

对硫酸生产中排出的三废进行综台利用,可基本实现废物资源化。某硫酸厂年产硫酸6万吨,针对硫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钴硫精矿烧渣采用硫酸化沸腾焙烧一浆化提出—洗涤过滤一置换除铜一硫化沉钴新工艺,年产硫化钴40t,副产海绵铜60t,年增产值240万元,利润40万元,尾渣用作水泥需加剂、把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返回与焙烧炉气合并制酸,二氧化硫转化率提高3%~4%,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至0.02%以下,每年可多生产硫酸4000余吨,年增产值120余万元,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每天减少废水排放400立方米。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教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齐焉。我国硫酸工业展望.中国化工信息,1998(47) 2 唐文骞,张锦宝.硫酸法钛白清洁生产与三废治理.化工设计,2011年02期

3 钟文卓,魏蜀刚,张运德,胡戈,张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循环经济模式.硫酸工业,2010年04期

4 周镀,冯业馅,王永志等.用硫铁矿烧渣生产氧化铁黄新工艺.环境工程,l996,14(5) 5 百度文库

第五篇:有关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通报(最新)

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关于全市食品安全重点

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通报

按照市人民政府要求,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纪委(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等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通过审阅资料及现场督查的方式,对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2011年第10次市长办公会议议决事项和《市食品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意见》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七项工程)

(一)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程。2011年,全市新认定无公害产地2个、产品认证23个,建立农产品药物残留自律检测点11个,初步形成了的市、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65万元,用于全市农(兽)药残留检测仪的配备,部分超市、农产品物流公司、配送中心的农药残留检测仪补助,“三品”认证补助和农业综合执法装备建设等资金投入。主要“菜篮子”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态势良好。

(二)食品生产加工园区建设工程。市商务局制定了食品加工园区建设规划方案,各县区结合实际,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的思路建设放心食品加工示范园。XXX区计划在舍予三产C区商贸仓储物流中心内规划建设食品生产加 1

工园区,占地100亩,可容纳食品加工企业、小作坊100家。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预计上半年开工建设。XX区把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工程列入2012年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中,规划在XX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建设小食品加工区,占地40亩,容纳食品加工小作坊60家。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考察、论证和洽谈工作。 XX县引进长湖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化特色产业园,占地305亩,规划建设食品加工车间40余间、万吨冷库1座,计划总投资2亿元。目前,冷库已建成,加工车间已建成24间,其余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投资9100万元。

(三)“农改超”建设工程。市商务局制定了“农改超”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各县区“农改超”试点建设项目均已开工,完成投资2800万元。XXX区在人民路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大型生鲜食品超市1个,面积8000平方米,现主体已建成,完成投资1000万元,上半年可投入使用;XX区对春晖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的生鲜食品超市1个,现已完成投资1300万元,上半年可投入使用;XX县对利民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投资500万元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生鲜食品超市1个,目前已投入运营。

此外,各县区积极推进政府主导投资农贸市场项目建设,锦林综合农贸市场主体已完成,预计6月交付使用;静安农贸市场预计9月建成投入使用;利民农贸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加快社区蔬菜直销网络体系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蔬菜直销店80个,其中,大武口区43个,惠农区2

5个,平罗县12个。

(四)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工程。全市尚未建成餐厨垃圾综合处理厂,对餐厨垃圾仍然采用回收填埋处理。XXX区新购进餐厨垃圾收集车3台,对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工作正在开展摸底调查工作。XXX区把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中,新购进餐厨垃圾收集车2台,为470家餐饮单位统一购置餐厨垃圾收集容器。XX县购置餐厨垃圾收集车1台,现已投入使用,平均日收集量7吨,收集率达50%。

(五)重点餐饮服务场所管理工程。市卫生监督所制定了重点餐饮服务场所管理工程实施方案,把学校食堂列入重点监管范围,举办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班3期552人次,发放监督意见书130余份,提出整改要求56项;对宗教场所群体性聚餐强化监管和技术指导,会同民族宗教部门进行全程监督。XX区全面落实餐饮服务“三项制度”,在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中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人管理,在小型餐饮单位中推行标准化管理,在“农家乐”中开展餐饮服务星级评定,辖区餐饮服务整体水平有所提升。XX区以学校(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和农村家宴为重点,通过卫生监督人员上门监督服务、加大对从业人员培训和日常监督检查等措施,杜绝了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XX县在幼儿园及中小学学校食堂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加大对建筑工地食堂的检查力度,对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举办了广场食品安全专场文艺汇演,由各成员单位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题材,通过自编自演的歌曲、小品、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展示了食品安全执法人员风采,提高了群众食品安全意识。XXX区树立宣传也是监管的理念,举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培训班39期,培训人员1950人次。开展了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宣传活动,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印发宣传材料24种12万多份、小常识折页2万份,张贴宣传条幅6000条,在人流密集场所张贴《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公告》4000份。XX区在区政府公众网发布食品安全信息600余期,编印《食品安全法100问》3700余册,在繁华路段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公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举办食品安全培训12场次,培训人员3300人次。XX县制作食品安全宣传横幅133条、宣传展板54块,解答咨询7600余人次。举办各类食品安全培训班32期,培训人员6066人次。在县电视台播报宣传食品安全工作10次,发布预警公告2期。

(七)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开展了“亮剑”、农资打假、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打击假酒和“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XX区破获销售伪劣假酒案件4起,查处非法加工黑窝点2处,查获假冒名酒470余瓶、半成品、成品肉类500多公斤,抓获违法犯罪人员6人。

XXX区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捣毁废弃动植物油脂分离窝点1家,查获非法分离的废弃动植物油脂78桶,取缔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5家,查获非法生产的食品255公斤。

二、存在问题

(一)食品安全七项工程发展不平衡。各县区食品加工园区项目建设进度快慢不一,XX县食品加工园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XX区、XXX区尚未开工。由市住房保障和城市管理局及各县区政府牵头实施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工程进度缓慢,除购置部分餐厨垃圾收运车外,餐厨垃圾集中处置项目均未开工建设,餐厨垃圾仍然采用传统的回收填埋方式处理。

(二)食品安委会成员单位联动机制有待加强。在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上,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未能有效衔接,公安部门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联动机制。在重点餐饮服务场所管理工程上,卫生监督部门缺乏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特别是在宗教场所群体性聚餐、建筑工地食堂监管等方面尚未形成切实有效的合作机制。在“农改超”、食品加工园区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宣传教育等工程方面,县区和部门未形成合力,致使整体工作推动难度较大。

(三)食品安全工程缺乏“四定”。个别县区和部门对食品安全七项工程未定人、定事、定时、定责,没有制定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工程的实施步骤和工作进度没有做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和要求,致使工作力度不大、见效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2012年,市人民政府和县区人民政府已分别把餐厨垃圾集中处置、食品加工园区等关系民生的工程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中,各县区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力求年内在食品加工园区、餐厨垃圾集中处置上有突破性进展,在“农改超”、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等其他工程建设上有新的举措。

(二)各县区及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梳理,对食品安全七项工程建设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好的经验要及时推广,广场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进一步向县区基层延伸;对未完成的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制定项目推进清单,责任到人、分步实施,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督查,促进各项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四)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能,抓紧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 “统

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全力推进我市食品安全重点工程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