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历史中考世界史(大全)

历史中考世界史(大全)

历史中考世界史第一篇:2019年历史中考世界史2013年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近代史》班级:姓名: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

历史中考世界史

第一篇:2019年历史中考世界史

2013年苏州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世界近代史》

班级:

姓名: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 19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推崇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的变革指什么事件?(1分)根据材料

二、三指出这场“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2分)

(3)据材料

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的变革的政治前提是什么?(1分)

2.西方很多学者认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因为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见右图)

材料二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

1 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束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名画《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谁?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二中的圣萨尔瓦多位于哪一个大洲?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说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3分)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等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

材料二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2分)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2 4.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新闻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惊奇地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不同产品„„。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据统计,在已经举办的41届世博会中,全世界有16个国家承办,涉及欧洲、北美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其中,举办次数最多的是美国,为12次,包括1853纽约世界博览会、1876费城世界博览会、1893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04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等。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展品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的主要原因。(列举两条即可)(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原因。。(1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何影响?(1分)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1分)

5.思想解放促进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理性认识,几乎每一次思想解放都带来社会巨大的变革,认识思想解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鲁内莱斯基以新奇的设计和精巧的施工完成了文艺复兴建筑最伟大的杰作——佛罗伦萨大教堂空前高大的圆顶。佛罗伦萨市民都把这座凌云摩天的大圆顶看作新时代、新文化取得空前成就的象征,其轰动效应可与今日之宇宙航行、登月成功相比„在城市共和国中,多数大规模的艺术创作都可供市民群众参观欣赏,使艺术作品更能发挥其社会功能。

——《新艺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

3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创作可供市民参观,这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精神?(1分)

(2)材料二引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孟德斯鸠,针对“防止权力被滥用”,他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这一主张最早在哪部法律中实现?(1分)

(3)根据材料三,《共产党宣言》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何影响?(1分)

(4)材料四所述“讨论”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会议决定实施何种伟大决策?(1分)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材料二

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以上材料由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改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岛国”在19世纪60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赶上历史发展机遇的?

4 (1分)根据所学推断第一个“西方殖民者”是指哪个国家?(1分)

(2)材料二内容反映了“岛国”“弃旧图新”的哪些措施?(1分)

(3)材料三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解决殖民压迫、国家分裂的?(2分)

(4)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请你谈谈这些国家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分)

7.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革命是反对英国的“奴役压迫”的革命。在这个革命中,南方一些奴隶主感到奴隶制度与自由平等的原则格格不入,因而多方寻求废除奴隶制而又不致造成自己的经济破产的道路。但是他们终于没有找到这样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美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一中“美国革命”的遗留问题是什么?(1分)最终是通过哪个重要文件解决的?(1分)

(3)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请分析原因。(2分)

5 (4)材料三反映的美国参与的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1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二:“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马克思 材料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大国崛起》

材料四:有一位思想家,他“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宣扬人天生的自由,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

(1)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献?通过这一文献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

(2)根据材料二,请写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2分)

(3)结合材料三,请列举一位德国历史上伟大的作曲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涌现出了一批发明家,请写出其中一位人物及其成就。(2分)

(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所引领什么运动,促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思想解放?(2分)

6

参考答案

1.(1)制定《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限制王权) (2)工业革命 。大机器生产成为英国主要的生产方式。为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加强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1)达芬奇 人文主义 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美洲 是世界历史的开始或者世界连成一体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3.(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或联邦共和制,民主共和制)。 (3)《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4.(1)时代特点:蒸汽时代 大机器生产

主要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2)主要原因: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3)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事件:一战爆发

5. (1)人文主义

(2)三权分立;1787宪法

(3)作为科学理论指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进入历史新时期; (4)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6.(1)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美国 (2)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3)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4)要善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教兴国;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等 (言之有理即可)

7.(1)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奴隶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南北战争扫清了障碍 第二次工业革命 (4)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8.(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贝多芬;卡尔•本茨与内燃机(汽车)。 (4)伏尔泰;思想启蒙运动。

7

第二篇:2018年湖南邵阳中考历史提分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历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德黑兰会议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2.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此贺信最早应写于哪一年?(

) A.1939年 B.1941年 C.1943年 D.1945年 3.下列国际组织中,成立于1945年的是(

)

A. B. C.

D.

4.习近平曾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二战中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历史事件有(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莫斯科保卫战 ③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④召开雅尔塔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是历史认识的两个层面。所谓历史叙事,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表达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并签署《慕尼黑协定》 B.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1945年9月,二战结束,这是世界正义力量和民主阵营团结一致、携手抗敌的结果

6.《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其根本目的是(

) A. 开辟欧洲战场

B. 打败法西斯

C. 粉碎日本侵略

D. 建立联合国

7.某同学布置“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主题展板,他可能会用到下列那些历史图片(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国协调了对德的军事行动,会后苏军发动的对德攻势是(

) A.斯大林格勒会战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柏林战役 9.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与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A. 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为全球性战争

B. 日军偷袭珍珠港——英美开辟第二战场

C.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D. 诺曼底登陆——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0.对以下漫画的解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一中的法西斯认为发动侵略战争才是解决危机的“生路”

B. 图二中三个法西斯已经结成同盟,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C. 图三中的事件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D. 这组漫画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过程

11.感天动地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苏军攻克柏林 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12.1942年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这场战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莫斯科保卫战

C. 诺曼底登陆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3.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4.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它”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珍珠港事件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5.1942年11月,斯大林在莫斯科的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他鼓励苏军将士要英勇奋战,在一场“决定苏维埃和全人类命运的战役”中取得胜利,这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指的是(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会战

C. 中途岛海战

D. 台儿庄战役

16.丘吉尔在谈自己参加某次会议的感受时说:“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下列各项与他所述会议内容有关的是(

) A.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B.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

C.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D. 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7.二战中一位德国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光荣而不屈的城市,反而消耗了自身大量的有生力量,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一战役指的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莫斯科保卫战

C. 列宁格勒战役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8.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警示昭告后人的历史文件包括(

)①《权利法案》 ②《凡尔赛和约》 ③《九国公约》 ④《慕尼黑协定》 ⑤拿破仑《民法典》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19.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6月一场著名的战役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 A.德国闪击波兰 B.德国进攻苏联 C.诺曼底登陆 D.珍珠港事件

20.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它”指的是(

) A. 德国

B. 英国

C. 日本

D. 美国

二、材料分析题

21.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二: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这些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分别是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美、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的世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任答两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有哪些?(举两例,请写出一个20世纪末美国挑战这一“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典型事例。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当今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发展中的中国应对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22.欧洲文明历史悠久,曾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与图1相比,图2闪耀着哪种思想的光辉?与图3相比,图4白色区域的变化主要和哪一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各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四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3.历史潮流滚滚向前,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我们要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变革创新的潮流】 材料一:如下图

【携手合作的潮流】

材料二:中国人民的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长期打击并牵制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军,从而减轻了苏联和美、英等国压力,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等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开放融通的潮流】

材料四:如下图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外历史上哪两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点。 (2)材料二说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的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发展趋势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5)【顺应历史的潮流】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其内容是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时间和意义。 2.【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酌转折点。”可以看出,罗斯福说的是二战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使得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在此期间,苏军发发动了冬季反攻。1943年2月,苏德攻守易位,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重要会议、结果和意义。 3.【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时间提示:图C是联合国的会徽,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C项符合题意; 1945年。结合课本所学,图A是欧盟的旗帜,欧盟成立于1993年。A项不合题意; 图B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识,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B项不合题意; 图D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198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联合国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苏、中、英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莫斯科保卫战是苏联单独和德国进行的战争;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苏联派遣红军进攻驻东北的日军,抗日战争进入了大反攻;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开会,商讨了一系列对法西斯作战及战后世界格局划分的问题。仔细审查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和作用。 5.【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所谓历史叙事,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选项ABC叙述内容出发,可以得出这三项都是记述某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属于历史叙事;而选项D则是“二战”结束的结果进行评价,属于历史解释,因此属于历史解释的只有选项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分清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的关系。 6.【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42年1月1日,中英美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战胜法西斯力量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的目的是打败法西斯,B项符合题意;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诺曼底登陆,A项不符合题意;

粉碎日本侵略的是中国主要战场,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对日本法西斯作战,促进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C项不符合题意; 建立联合国也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联合国家宣言》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7.【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二战中屠杀犹太人600多万人,二战后,德国政府对被害的犹太民族做出了巨额的赔偿,图①反映了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受到世界人民的称赞;图④反映了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密苏里号”签订投降书的情景,①④两幅图片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有关,B项符合题意;图②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图③巴黎和会是在1919年,②和③事件出现时,法西斯政权还没有建立,②③项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有②或③的ACD

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重要会议、结果和意义。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能力。雅尔塔会议之后,1945年苏军发动柏林战役,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ABC发生在雅尔塔会议之前,因此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重要会议、结果和意义。 9.【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领导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是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C项符合题意;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为全球性战争,排除B; 诺曼底登陆,标志着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知识,难度适中。需熟知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的过程和影响,它是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10.【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的主角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B项不符合题意。 图三是说日本战败投降,不是二战结束;C项不符合题意。

图一是日本法西斯为解决国内危机而发动战争,图二是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打败法西斯,图三是日本战败战败投降,说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简称二战;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与综合判断能力。学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分析它在二战中的地位,有助于理解二战的性质和全世界人民团结的重要性。本题难度适中。 1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1941年的元旦; ②苏军攻克柏林是1945年的5月,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④雅尔塔会议的召

开是1941年2月,所以是①③④②。 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需熟记二战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42年”“德国人”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于1942年7月17日发动对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2月,苏军取胜。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德军从此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D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3.【答案】B 【解析】【分析】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A项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 C项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 D项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14.【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加二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珍珠港事件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珍珠港事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珍珠港事件的过程及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1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42年11月,斯大林在莫斯科的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他鼓励苏军将士要英勇奋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人民坚决抵抗,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德国遭遇的最严重的失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B。

【点评】学生应重点识记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本题难度适中。 16.【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涉及的国家俄国、美国、英国参加的会议以及英国首相丘吉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雅尔塔会议。当时美国和苏联的实力都远远强于英国,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美国和苏联关于战后划分世界势力范围进行分赃的会议,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 A项指的是巴黎和会; C项指的是慕尼黑会议; D项指的是华盛顿会议。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雅尔塔会议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17.【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强大的兵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第二年2月,被围困的参与德军投降,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德国与法国之间的战役,A项不符合题意;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此时期苏军还没有反攻,是战略防御阶段,B项不符合题意; 列宁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而实施的军事行动,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但此时期也不是战略进攻阶段,C项不符合题意。 ABC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18.【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弱国无外交”的体现;《慕尼黑协定》损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是“弱国无外交”的体现;《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和“弱国无外交”无关;拿破仑《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和“弱国无外交”无关。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要注意体会“弱国无外交”的含义。

19.【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美英盟军实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诺曼底登陆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 20.【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它国家的前列。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故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平时要善于把知识点纵向联系起来记忆。

二、材料分析题

21.【答案】(1)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积极影响:制约了美苏解决争端的方式,确立“大国一致原则”,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状态;将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消除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苏联解体。 (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欧洲的联合)、中国、日本等。科索沃战争。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提高综合国力(或大力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解析】【分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在反 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 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可知,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制约了美苏解决争端的方式,确立“大国一致原则”,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状态;将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消除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可知,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欧共体、中国、日本等;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美国挑战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4)开放性题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20世纪世界格局的几次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方向发展。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都是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22.【答案】(1)人文主义;新航路开辟。

(2)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济:工业革命的进行。

(3)第一次:失去对外投资,影响经济发展;第二次:失去大量海外殖民地,政治地位下降。 (4)欧元;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欧洲一体化的加深)。

(5)联合协作能够互利共赢(合则利,分则害);改革与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前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体现的是封建神学思想,图2闪耀着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思想的光辉;后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图3相比,图4白色区域的变化主要和新航路的开辟有关,世界开始真正联为一个整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分别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工业革命的进行。

(3)根据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失去对外投资,影响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三“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失去大量海外殖民地,政治地位下降。

(4)前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欧元;后一问根据材料四可知“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

(5)本题属运用层面的要求,紧扣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联合协作能够互利共赢;改革与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欧洲国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难度适中。本题考查的事件跨度较大,内容较多,学生应耐心解答。

23.【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学习先进文化(或学习先进文明)。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5)学习先进文化,勇于改革创新;加强合作交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图一的“鲜卑姓改为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依据材料一图二的“身穿西服的东京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日本明治维新“文明开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明治维新是学习先西方的先进文化。

(2)分析材料二的“中国人民的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长期打击并牵制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军,从而减轻了苏联和美、英等国压力,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等国在太平洋战场

的作战。”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194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材料四的“全球贸易总和与GDP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的趋势,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应积极学习先进文化,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加强合作交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中外历史上的历史事件。难度适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注重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横向联系和比较。

第三篇:中考历史时间表(世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河文明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左右 埃及出现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创造了象形文字

公元前15世纪 埃及国力强盛

公元前6世纪 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出现了城镇、神庙、文字 (乌尔城)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出现城市国家(摩亨佐达罗城)

公元前6世纪

印度半岛基本统一 海洋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雅典、斯巴达) 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了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的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 古代罗马文明:

公元前509年,尚武的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到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到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三大宗教 佛教:

公元前6世纪中叶;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徒称他为佛陀或释迦牟尼。

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开始广为传播,西汉时期(公元前后),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国。(传播者:唐朝的玄奘和鉴真) 基督教:

公元 1世纪创立于巴勒斯坦地区(亚洲西

部)。

★现在信奉基督教的主要地区:欧洲、北美。 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 伊斯兰教:

6世纪末,面对 阿拉伯半岛部族间相互仇杀,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610 年(公元7世纪)创立于阿拉伯半岛地区(亚洲西部)。(穆罕默德)

★现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主要地区:西亚、 中亚 和北非。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阿拉伯帝国:

631年, 穆罕默德 领导穆斯林,通过“圣战”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 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工业革命(兴起)

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 年代)

1785瓦特发明的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1807年 富尔敦制造第一艘汽船试航 1814年, 史蒂芬孙 发明蒸汽机车,改变了陆路交通的面貌。(识图) 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的工业国。 第二次(新阶段)(19世纪 后半期) 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可实用的发

电机

1870,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1876,贝尔发明了电话

1879,美国人爱迪生 发明了电灯泡; 1905,莱特 兄弟发明了飞机

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发明了安装了内燃机的汽车 大事纪年:

十四至十六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年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 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88年 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成立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国君主政体 (第二次起义)

1792年9月 国民公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二次起义) 1793年 大革命达到顶峰(罗伯斯庇尔) 1804年元旦 海地宣布独立 (做了解) 十九世纪早期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宣传空想社会主义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做了解)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 十月革命胜利

1923年10月 西亚病夫——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做了解)

1929年-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1933年3月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3年12月1日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做了解)

1945年2月 苏英美雅尔塔会议(做了解) 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定无条件投降书(做了解)

1945年7月-8日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做了解)

1945年8月15日 日本签定无条件投降书 1945.10.24联合国建立

1948 美国开始实行“马歇尔计划” (做了解)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0--1953 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1973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做了解)

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做了解) 1993 欧洲联盟建立

第四篇:广东历史中考考点时间表【含中国近代史与世界史】

中国史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2年 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失败】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瑷珲条约》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1894年 新中会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5-1898年 戊戌变法【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百日维新】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签订《辛丑条约》

十九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 1905年 废除科举制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 辛亥革命 1911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1919年 五四爱国运动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召开

1924年 创建黄埔军校【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7年 南昌起义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4 10-193610红军长征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 台儿庄战役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 1946年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1947年 挺近大别山 1948年9月-11月 辽沈战役 1948-1949 淮海战役 1949.4 渡江战役

1949.10.1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9-1952年底 土地改革 1953-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6年 三大改造【农业 手工业 轻工业】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 1971年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6届联合国大会】 1972年 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3年 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1980年 建立经济特区【汕头 深圳 珠海 福州】 1986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2年 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邓小平的指导地位】 1993年 汪辜会谈

1997年 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邓小平的指导思想】 民族区域自治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2001年 亚太济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世界历史

14世纪-16世纪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15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1688年 宫廷政变

1689年 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 1776年7月4日 独立宣言的发表 1777年 萨拉托加战役【美国独立战争转折】 1799年 拿破仑政变夺权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1804年 建立资产阶级军事帝国【颁布法典】 1807年 富尔顿发明轮船 1812年 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败 1814年 拿破仑被迫下台 1825年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1840年 工业革命完成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61年 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1861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2年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1868年 倒幕运动【明治维新】 19世纪七十年代 电气进入生产领域 1885年 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飞机成功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1914年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6年 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1918.11 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2年 新经济政策 1917年 十月革命 1919年 签订凡尔赛条约 1922年 苏联成立

1922年 签订《九国公约》

1928年-1937年 苏联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 1933年 罗斯福新政 1933年 希特勒上台 1936年 斯大林模式形成

1936年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8年 慕尼黑阴谋

1939年9.1 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 苏德战争

1941年12.7 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 1942年1.1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6 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4年6 诺曼底战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2 雅尔塔会议

1945年5.8 苏军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9.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0世纪50年代 日本崛起【二战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经济持续繁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东欧走上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60年代 欧共体成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20世纪八十年代 东欧剧变

20世纪90年代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20世纪60年代 欧共体成立 1933年 成立欧盟 1947年 印度独立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9年 成立北大西洋组织 1950年 印度共和国成立 1953年 赫鲁晓夫改革

1959年 卡斯特罗领导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85年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91年 苏联解体 1956年 埃及独立 1960年 非洲独立年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奔溃】 1995年1.1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瑞士总部】

第五篇:初三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教学设计

(用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从租地农场、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立宪君主制确立的历史意义。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起止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性质、重要文件、重大事件、结果、革命特点等方面的比较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个性与共性;通过两次科技革命成果及作用的比较,认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方面的巨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林肯在南北战争中努力及结果认识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性与必要性。通过五月流血周认识无产阶级的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早期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教学难点理解人文主义“发现了人”。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过程:填写超越中考第42页——第43页知识结构;(用时10分钟)

二、 将知识结构的具体内容遮住,有同排同学就知识结构中的概括性词语彼此提问以检查

知识结构的形成情况并彼此互助完善知识结构的建构;(用时10分钟)

三、 学生开卷完成超越中考第44页——第46页;(10分钟)

四、 老师检查学生答案正确与否、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否、就各题目中涉及的问题进行

充分的展开以便回忆更多的知识。(10分钟)

中考链接

1、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上(兴及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注意并非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2、新时代指新兴的资本主义时代,旧时代指走向没落的封建主义时代。但丁是跨两个时代的诗人。

3、新航路的开辟需要人的探险精神,而它的开展有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探险精神。

4、《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专制权力。

5、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在19世纪中叶有俄国和日本。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6、美国独创性的

发展之路的符和事件有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体制以及罗斯福新政。

7、1799年通过雾月政变上台,1804年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变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执政期间颁布法典,1815年彻底失败——拿破仑。

8、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9、三角贸易。

单元过关检测:

一、单项选择、

1、1500年前世界各地总体上相互孤立的存在与发展,而新航路的开辟使,

世界有分散走向统一,以前是孤立的历史以后是整体的历史,故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分水岭。

2、人文主义彰显人的需求、力量与情感,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这是一道考查对人文主义内涵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家代表作所反映的思想的考查。

3、地图与历史考查相结合,历史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空间的。

4、“一切革命中最温和又是最成功的”最温和1688年“光荣革命”——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最成功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国王专制权力的《权利法案》。

5、行政、司法、立法权“三权分立”并且相互牵制,从分立且相互牵制的角度说,可以有效避免专制权力的出现,所以选谁都不重要。

6、D。

7、C。

8、D。

9、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应该尽快解决奴隶制问题。

10、“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华盛顿;“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大革命。此主题为新体制的创立。

11、农奴获得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12、B。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1)③;市场、资金、原料。

(2)、种族灭绝;黑奴贸易。拉开了殖民掠夺序幕。

(3)世界各国的交流应建立在和平交流,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14、(1)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

(3)学说——三权分立。法律文件——美国1787年宪法。

(4)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美国仍存种族歧视。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教学设计

(用时:两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填写超越中考第42页——第43页知识结构;(用时10分钟)

二、将知识结构的具体内容遮住,有同排同学就知识结构中的概括性词语彼此提问以检查知识结构的形成情况并彼此互助完善知识结构的建构;(用时10分钟)

三、学生开卷完成超越中考第44页——第46页;(10分钟)

四、老师检查学生答案正确与否、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否、就各题目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展开以便回忆更多的知识。(10分钟)

(一)、中考链接

1、黑暗魔鬼的磨坊指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污染。工业革命持续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伦敦为英国首都,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位于18世纪中期。

2、英国1770年工业比重为24%,1821年为31%,表现为工业比重大幅上升;1770年——1821年在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位于18世纪中期)期间,所以图中信息体现出工业革命成果。

3、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1876年为美国诞生10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节日,美国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它所展出的科技成果可以是此前发明的任何科技成果,1876位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所展出的科技成果应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在1876年前的成果。汽船、蒸汽机车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电子计算机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只有贝尔电话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第一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时间长远度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5、排序题为最简单的开卷考试题。火车机车——1814年,史蒂芬孙,旅行者号;瓦特改良蒸汽机——1769;珍妮纺纱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飞梭——1733年,纺织师凯伊发明。

6、1880——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40%;1820——1870年,美国纽约和费城人口分别由10万人上升到94万人和67万人。1820——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展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所以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7、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8、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是巴黎公社的失败。

(二)、单元过关检测单项选择:

1、历史知识蕴含于地图之中,考查从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地位。

3、从数据表格中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的历史信息,处理信息,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4、重复了。

5、1873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能是电气时代的最重要能源,名称上也可联系。

6、排序题。火车机车——1814;飞机——1903年;福特四轮汽车——1896年;汽船——1807,美国富尔顿,克莱蒙号。

7、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区分,1912为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电子邮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线电话与无线电报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茫茫大海似乎无法使用有线电话,所以他们使用的通讯手段应该是无线电报。

8、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所带来的职业变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考察方法,仍让考查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9、从“人民宪章”寻找解题依据。

10、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11、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2、欧仁鲍迪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1)考查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区分:第一次科技革命——图

一、图五;第二次科技革命——图

二、图六;第一次科技革命——图

三、图四。(2)介绍特点或作用。(3)、(4)以前讲过,让同学口头展示。

14、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三方面介绍英国状况: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关系上开展宪章运动。

(1)《权利法案》。

(2)制定法律,限制国王专制权力;发展生产,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3)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人类社会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