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年中人力资源现状分析(集锦)

年中人力资源现状分析(集锦)

年中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第一篇:年中人力资源现状分析2013年中国投资理财行业现状分析多元化投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新兴经济行为,它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发。

年中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第一篇:年中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013年中国投资理财行业现状分析

多元化投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新兴经济行为,它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并且投资理财品种的日益丰富,投资机构不断增多,投资群体快速扩大。在这个居民投资意识的转型期,能否适时把握居民的理财投资倾向,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业务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以下是对我国投资理财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和热情也不断高涨,尤其是在经历2006年、 2007年股市的大牛市,以及房价的高涨后,在财富效应的带动下,居民投资理财的意识开始增强。目前,投资理财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黄金理财时期。随着投资理财品种的日益丰富,他们所能选择的投资理财的方式增多了,其理财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有钱就存银行”等相对传统的理财观念正在渐渐淡化。但是由于对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投资难以得到好的回报情况普遍存在。

我国理财市场的现状

(一)投资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金融业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分业经营,金融机构割据并立,每一业的理财产品都有很强的分业特征,理财产品单一,综合理财人员缺乏,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投资理财建议,也不能很好地为客户进行综合的投资理财操作。

1、面对庞大的市场前景,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业务,但真正能面向大众普及的产品并不多,很多业务几乎无一例外地规定了“准入”门槛,使得许多百姓望尘莫及。而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贵宾客户所提供的服务却又差强人意,vip卡却难以实现承诺的多种便利优先服务,多名员工为一位客户服务的模式尤为突出,局限性较大。另外,商业银行推出的一些理财产品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能力,一般只能指导客户办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真正的理财咨询更是无从谈起,甚至银行对理财人员的考核指标主要是揽存数量,所谓的理财,只不过是由于任务的压力而被动地完成基金,保险等销售,理财也仅仅是延揽存款的噱头。

2、证券公司也有理财的内容,但具体产品很少,最主要的是证监会批准的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另一种名曰“三方监管”,即证券公司帮助大资金拥有者将钱借给一些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充任监管者角色,其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如果有也是在背后的一些交易,不是在政策允许的经营范围。

3、从事个人理财业务历史最久,产品相对最多的要算是基金业,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伞型基金等。但国内基金产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没有一些更复杂的东西,缺乏特点和个性,往往是千篇一律,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投资的差别。

4、保险公司也有不少的理财产品,像保险市场中的万能寿险,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三大类十几个品种,但他们的主要功能也是保障性的,所谓的获利分红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投保需求罢了,想获得较高的收益是不可能的。

5、相比之下,信托公司因为受到的监管羁绊最少,原则上可以投资基础设施、房地产项目、股票、票据等多种实业和金融资产,但由于其经历行业整顿后恢复业务时间很短,尚处于摸索阶段,多数投资者对其缺乏了解,规模也都不会很大,而且收益率普遍也是偏低。

6、相对于个人理财,各类企事业单位理财更加落后,大部分单位主要决策人和管理者认为理财就是简单的财务管理,认识相当肤浅和片面,其实好的理财所带来的效益可能远远超过所谓的主营业务。

7、新的全面综合专业理财机构正在形成,他们以中立、客观的立场完全为客户着想,一方面推出自己开发的各类主打盈利产品,另一方面与众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房产等各类机构保持合作,在每一类机构的所有产品中选择最适合客户的产品纳入客户的理财组合,是一个最专业、最追求高品质服务的群体。

(二)宣传不到位,缺乏营销能力

理财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业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业务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营销技巧,三管齐下,才能打动客户的心,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现在很多银行等机构的理财人员自己都弄不明白理财的概念、原理、方法,连自己的产品都说不清,自然无法使客户达到对理财产品的高度认知。而新诞生的这些由原各类理财专家组建的专业全面理财机构,又

没有像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那样的资本实力去大规模地开展各类宣传,而且往往拥有理财专家但缺少营销人员,虽然能够提供比传统机构更专业、全面、客观的服务,但却无力把自己大力推广出去。

(三)综合理财人员的短缺

通过对我国投资理财行业的现状分析发现,现在国内理财业务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综合素质高的理财人员。真正的理财是一项高智力的服务业务,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房产、外汇、票据债券等等众多领域,需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综合专家,很多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操作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综合理财还需要更多的综合专家或专家组合。

(四)品牌意识淡漠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日常消费品都有一个响亮的品牌表识,让消费者过目不忘。然而,许多内资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缺乏有特色的品牌,更由于金融产品具有天然的同质性和极强的易复制性,使各家机构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雷同性极大,难以吸引和巩固客户资源。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外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品牌营销,在高瑞客户心中形成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与金融文化俱佳的品牌形象。这应当引起内资金融机构的足够重视与警醒,注重加强金融产品、服务与文化各层面品质的提升。各金融机构应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及品牌价值定位,在产品、服务、营销等策略中都要有清晰的品牌战略。

第二篇:2017-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综述 1.1 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背景概述 1.1.1 共享经济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1)共享经济简介

(2)共享经济发展历程及现状 (3)共享经济类型占比情况

(4)共享经济全面渗透交通出行领域 1.1.2 共享单车发展历程与模式革新 (1)共享单车发展历程

(2)公共自行车租赁发展情况 (3)公共自行车租赁推动政策 (4)公共自行车租赁区域分布 (5)公共自行车租赁运营情况 (6)公共自行车租赁竞争格局 (7)公共自行车租赁发展痛点 (8)共享单车应运而生

1.1.3 共享单车行业产业链分析 (1)共享单车产业链介绍 (2)产业链上游市场分析 (3)产业链下游需求分析

1.2 共享单车与其他共享出行的对比 1.2.1 共享单车与共享私家车的对比 (1)共享私家车发展现状

(2)共享单车对共享私家车的优势 1.2.2 共享单车与共享巴士的对比 (1)共享巴士发展现状

(2)共享单车对共享巴士的优势 1.3 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3.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相关标准 (2)行业发展规划

1.3.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2)中国居民收入水平

(3)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3.3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中国人口环境分析 (2)居民出行方式变化 (3)健康低碳生活方式

(4)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4 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第2章: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2.1.1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历程 2.1.2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特点 2.1.3 中国共享单车投放进程分析 2.2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2.2.1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数据汇总 2.2.2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市场规模 (1)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2.2.3 中国共享单车APP活跃度分析 2.2.4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渗透率分析 2.2.5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区域分布 2.3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投资回报分析 2.3.1 共享单车运营成本分析 2.3.2 共享单车收费标准分析 2.3.3 共享单车盈利水平分析 2.3.4 共享单车投资回报分析

2.4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2.4.1 共享单车运营商存在的痛点 (1)运营商存在的痛点分析 (2)运营商存在的痛点解决方案 2.4.2 共享单车用户存在的痛点 (1)用户存在的痛点分析 (2)用户存在的痛点解决方案 2.4.3 共享单车监管存在的痛点 (1)监管存在的痛点分析 (2)监管存在的痛点解决方案

2.5 中国共享单车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5.1 共享单车目标顾客特征 2.5.2 选择共享单车主要缘由 2.5.3 共享单车偏好选择调研 2.5.4 共享单车品牌偏好调研 2.5.5 共享单车出行时长调研 2.5.6 共享单车使用频率调研 2.5.7 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调研 2.5.8 共享单车满意度调研

2.6 共享单车给自行车行业带来的机遇 2.6.1 国内自行车行业发展较为低迷 2.6.2 共享单车使自行车焕发第二春 2.6.3 共享单车促自行车升级转型 2.6.4 自行车企业进入共享单车领域 (1)自行车企业进入共享单车的优势 (2)自行车企业投资共享单车的现状 (3)自行车企业进入共享单车的前景 2.6.5 主要受益自行车企业分析 (1)中路股份 (2)信隆健康 (3)上海凤凰 (4)深中华A (5)金通科技 (6)绿畅科技 (7)常州永安

第3章: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竞争及融资分析 3.1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竞争分析

3.1.1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竞争层次分析 3.1.2 中国共享单车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3.1.3 不同区域共享单车竞争格局分析 3.1.4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1)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 (2)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 (3)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4)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5)行业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6)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3.2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竞争对比

3.2.1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开通城市”对比 3.2.2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单车数量”对比 3.2.3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硬件设备”对比 3.2.4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用户定位”对比 3.2.5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收费标准”对比 3.2.6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用户数量”对比 3.2.7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日订单量”对比 3.2.8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活跃用户”对比 3.2.9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运营难度”对比

3.2.10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日均使用时长”对比 3.2.11 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损毁率”对比 3.2.12 寻找2017年共享单车的行业龙头 3.3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融资分析 3.3.1 中国共享单车融资次数统计 3.3.2 中国共享单车融资金额统计 3.3.3 中国共享单车融资主体分析 (1)共享单车融资主体构成 (2)各融资主体核心资源分析 3.3.4 中国共享单车融资方式分析 3.3.5 中国共享单车主要融资事件 3.3.6 中国共享单车融资趋势分析 3.4 中国共享单车运营策略分析 3.4.1 中国共享单车运营策略现状 3.4.2 中国共享单车产品内容运营现状 3.4.3 中国共享单车社交媒体运营现状 3.4.4 中国共享单车UI/UE设计现状

第4章: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盈利模式探索 4.1 共享单车横空出世_千亿市场有待挖掘.pdf 4.1.1 共享单车行业盈利模式概述 (1)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2)共享单车盈利存在的问题 (3)共享单车盈利模式趋势分析

4.1.2 共享单车行业广告盈利模式分析 (1)共享单车行业广告盈利模式发展现状 (2)共享单车企业在广告盈利模式的尝试 (3)共享单车行业广告盈利模式盈利点探索 (4)共享单车行业广告盈利模式前景分析 4.1.3 共享单车行业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分析 (1)共享单车行业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发展现状 (2)共享单车企业在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的尝试 (3)共享单车行业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盈利点探索 (4)共享单车行业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前景分析 4.1.4 共享单车行业金融服务盈利模式分析 (1)共享单车行业金融服务盈利模式发展现状 (2)共享单车企业在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的尝试 (3)共享单车行业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盈利点探索 (4)共享单车行业金融服务盈利模式前景分析 4.1.5 共享单车行业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分析 (1)共享单车行业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发展现状 (2)共享单车企业在增值服务盈利模式的尝试 (3)共享单车行业增值服务盈利模式盈利点探索 (4)共享单车行业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前景分析 第5章:重点区域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5.1 上海市共享单车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1.1 上海市共享单车发展环境 (1)上海市人口规模结构 (2)上海市交通出行方式

(3)上海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 5.1.2 上海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 (1)上海市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上海市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3)上海市共享单车投放量 5.1.3 上海市共享单车消费调查 5.1.4 上海市共享单车竞争分析 5.1.5 上海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 (1)上海市共享单车有利因素分析 (2)上海市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5.2 北京市共享单车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2.1 北京市共享单车发展环境 (1)北京市人口规模结构 (2)北京市交通出行方式

(3)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 5.2.2 北京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 (1)北京市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北京市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3)北京市共享单车投放量 5.2.3 北京市共享单车消费调查 5.2.4 北京市共享单车竞争分析 5.2.5 北京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 (1)北京市共享单车有利因素分析 (2)北京市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5.3 广州市共享单车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3.1 广州市共享单车发展环境 (1)广州市人口规模结构 (2)广州市交通出行方式

(3)广州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 5.3.2 广州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 (1)广州市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广州市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3)广州市共享单车投放量 5.3.3 广州市共享单车消费调查 5.3.4 广州市共享单车竞争分析 5.3.5 广州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 (1)广州市共享单车有利因素分析 (2)广州市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5.4 深圳市共享单车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4.1 深圳市共享单车发展环境 (1)深圳市人口规模结构 (2)深圳市交通出行方式

(3)深圳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 5.4.2 深圳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 (1)深圳市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深圳市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3)深圳市共享单车投放量 5.4.3 深圳市共享单车消费调查 5.4.4 深圳市共享单车竞争分析 5.4.5 深圳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 (1)深圳市共享单车有利因素分析 (2)深圳市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5.5 杭州市共享单车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5.1 杭州市共享单车发展环境 (1)杭州市人口规模结构 (2)杭州市交通出行方式

(3)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 5.5.2 杭州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 (1)杭州市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杭州市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3)杭州市共享单车投放量 5.5.3 杭州市共享单车消费调查 5.5.4 杭州市共享单车竞争分析 5.5.5 杭州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 (1)杭州市共享单车有利因素分析 (2)杭州市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5.6 成都市共享单车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6.1 成都市共享单车发展环境 (1)成都市人口规模结构 (2)成都市交通出行方式

(3)成都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 5.6.2 成都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 (1)成都市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成都市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3)成都市共享单车投放量 5.6.3 成都市共享单车消费调查 5.6.4 成都市共享单车竞争分析 5.6.5 成都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 (1)成都市共享单车有利因素分析 (2)成都市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5.7 南京市共享单车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7.1 南京市共享单车发展环境 (1)南京市人口规模结构 (2)南京市交通出行方式

(3)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 5.7.2 南京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 (1)南京市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南京市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3)南京市共享单车投放量 5.7.3 南京市共享单车消费调查 5.7.4 南京市共享单车竞争分析 5.7.5 南京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 (1)南京市共享单车有利因素分析 (2)南京市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5.8 天津市共享单车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8.1 天津市共享单车发展环境 (1)天津市人口规模结构 (2)天津市交通出行方式

(3)天津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 5.8.2 天津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 (1)天津市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2)天津市共享单车市场规模 (3)天津市共享单车投放量 5.8.3 天津市共享单车消费调查 5.8.4 天津市共享单车竞争分析 5.8.5 天津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 (1)天津市共享单车有利因素分析 (2)天津市共享单车需求潜力分析

第6章:中国共享单车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6.1 共享单车行业企业发展总况 6.2 国内共享单车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6.2.1 摩拜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2 ofo共享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3 小鸣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4 优拜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5 小蓝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6 哈罗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7 一步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8 骑呗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9 由你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0 悠悠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1 永安行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2 Funbike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3 CCbike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4 快兔出行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5 奇奇出行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6 小鹿单车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7 海淀智享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6.2.18 DDBIKE (1)发展简介 (2)创始人及背景 (3)运营城市 (4)单车数量 (5)硬件设备 (6)用户定位 (7)收费标准 (8)用户数量 (9)日订单量 (10)融资情况 (11)运营难度 (12)APP下载量 (13)损毁情况 (14)优劣势分析

第7章: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 7.1 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 7.1.1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共享单车用户数量预测 (2)共享单车市场潜力分析 (3)共享单车市场容量预测 (4)共享单车投资收益预测 7.1.2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行业监管趋势预测 (2)行业竞争趋势预测 (3)行业运营趋势预测 (4)行业产品趋势预测

7.2 共享单车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7.2.1 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7.2.2 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7.2.3 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7.2.4 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7.3 共享单车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7.3.1 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7.3.2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7.3.3 行业运营策略建议 7.3.4 行业营销策略建议 7.3.5 行业商业模式建议

图表目录图表1:共享经济的运作模式 图表2:国内目前各共享经济类型占比 图表3:共享经济全面渗透交通出行领域 图表4:共享单车发展历程

图表5:1986-2016年不同交通工具分担率的变化情况(单位:%) 图表6: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图表7:全国主要城市公共自行车数量一览 图表8:杭州公共自行车数量

图表9: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数量

图表10:传统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痛点分析 图表11:共享单车与政府公共自行车对比 图表12:共享单车产业链介绍

图表13:上游市场对共享单车的影响分析 图表14:下游需求对共享单车的影响分析 图表15:共享私家车发展现状分析

图表16:最新的网约车政策对私家车共享限制明显 图表17:共享单车对共享私家车的优势 图表18:共享巴士发展现状分析 图表19:共享单车对共享巴士的优势

图表20:截至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相关标准 图表21:截至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规划

图表22:2006-2016年中国GDP增长趋势图(单位:%)

图表23:2006-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情况(单位:元,%) 图表24:经济环境对共享单车的影响分析

图表25:2006-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单位:亿人,‰) 图表26:2006-2016年中国居民出行方式变化(单位:%) 图表27:社会环境对共享单车的影响分析

图表28: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图表29: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历程

图表30: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31:2015-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投放进程分析

图表32:2015-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数据汇总(单位:万人,亿元,次,%) 图表33:2015-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数量增长情况(单位:万人) 图表34:2015-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统计(单位:亿元)

图表35:2016-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APP活跃度统计(单位:DAU,WAU) 图表36: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渗透率分析(单位:%) 图表37: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区域分布情况 图表38:共享单车成本(单位:元)

图表39:共享单车收费标准(单位:元/小时) 图表40:共享单车盈利水平分析(单位:元) 图表41:共享单车投资回报分析(单位:年) 图表42:中国共享单车发展历程分析 图表43:中国共享单车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44:中国共享单车运营商存在的痛点及解决方案 图表45:中国共享单车用户存在的痛点及解决方案 图表46:中国共享单车监管存在的痛点及解决方案 图表47:共享单车目标顾客特征调研 图表48:选择共享单车主要缘由调研 图表49:共享单车品牌偏好选择调研 图表50:共享单车出行时长调研 图表51:共享单车使用频率调研 图表52:共享单车质量调研

图表53:国内自行车行业发展较为低迷 图表54:共享单车给自行车行业带来的机遇 图表55:自行车企业进入共享单车的优势 图表56:有望进入共享单车的自行车企业汇总 图表57: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竞争层次分析

图表58: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单位:%) 图表59:2016年不同区域共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格局(单位:%) 图表60: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现有竞争情况

图表61:我国共享单车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图表62:我国共享单车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图表63: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图表64: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图表65:我国共享单车行业五力分析结论 图表66:主要共享单车企业“开通城市”对比 图表67:主要共享单车企业“单车数量”对比 图表68:主要共享单车企业“硬件设备”对比 图表69:主要共享单车企业“目标定位”对比 图表70: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收费标准”对比 图表71:主要共享单车企业“用户数量”对比 图表72: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日订单量”对比 图表73: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活跃用户”对比 图表74:主要共享单车企业“运营难度”对比 图表75: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日均使用时长”对比 图表76:主要共享单车企业“损毁率”对比

图表77:前瞻预计将成为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龙头的企业 图表78:2015-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融资次数(单位:起) 图表79:2015-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融资金额(单位:亿元) 图表80:共享单车融资主体构成 图表81:各融资主体核心资源分析 图表82:中国共享单车融资方式分析

图表83:2015-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主要融资事件汇总 图表84:未来我国共享单车融资趋势分析 图表85:中国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现状 图表86:中国共享单车盈利模式趋势分析

图表87:截至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广告盈利模式发展现状 图表88: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广告盈利模式的尝试 图表89:广告盈利模式盈利点的探索 图表90:未来广告盈利模式的发展潜力

图表91:截至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发展现状 图表92: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的尝试 图表93: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盈利点的探索 图表94:未来大数据服务盈利模式的发展潜力

图表95:截至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金融服务盈利模式发展现状 图表96: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的尝试 图表97: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盈利点的探索 图表98:未来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的发展潜力

图表99:截至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发展现状 图表100: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增值服务盈利模式的尝试 图表101:增值服务盈利模式盈利点的探索 图表102:未来增值服务盈利模式的发展潜力

图表103:2016年上海市人口总量及规模统计(单位:万人,%) 图表104:2006-2016年上海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单位:元,%) 图表105:2016年上海市私人自行车发展情况(单位:辆) 图表106:2016年上海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单位:辆)

图表107:2016年上海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单位:万人,万元) 图表108:开通上海市共享单车的品牌及运营情况(单位:辆,万辆) 图表109:2017-2022年上海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测算(单位:亿元) 图表110:2016年北京市人口总量及规模统计(单位:万人,%) 图表111:2006-2016年北京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单位:元,%) 图表112:2016年北京市私人自行车发展情况(单位:辆) 图表113:2016年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单位:辆)

图表114:2016年北京市共享单车规模统计(单位:万人,万元) 图表115:开通北京市共享单车的品牌及运营情况(单位:辆,万辆) 图表116:2017-2022年北京市共享单车市场潜力测算(单位:亿元) 图表117:2016年广州市人口总量及规模统计(单位:万人,%) 图表118:2006-2016年广州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单位:元,%) 图表119:2016年广州市私人自行车发展情况(单位:辆) 图表120:2016年广州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情况(单位:辆)

第三篇:中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但这些

人力资源目前大多处于潜在状态,现实人力资源是一种量大质

低的资源,这种资源状况既无助于中国今天及未来社会经济的

发展,甚至还会加重中国社会经济的负担,已经形成了严重的

失业问题和就业压力。因此,分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现状和就

业形势,是开发人力资源,解决就业问题的前提。c”

(一)人力资源总数庞大,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有13亿多人口,其中

人力资源总数为7.4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3帆以

上。改革开放近四年来,中国文盲人口规模持续大幅度下降.全

国15岁以上文盲从2.3亿降至O.87亿,减少了62%。1964—2M年 期间,我国15岁以上人口成人识字率累计提高了43.3个百分点, 高于发展中国家累计平均增速13.6个百分点,更超越世界平均

增幅,2000年中国成人识字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

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2

年多,受教育总年限翻了一番多。19827—20凹年期间,我国从业 人员规模从4.5亿人增长到7.2亿人.增长了59%;从业人员的人 均受教育年限从5.81年提高到7.99年,提高2.18年;从业人员受 教育总人年数则从26.3亿人年增长至57.6亿人年,增长了1.2倍。 从1982年至2咖年,TDK贴片电容我国从业人员中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 口比例从o.87%增长到4历%;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比例 从10.54%增长到12.历%;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比 例从62.58%下降至40.98%。同朗,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整体 文化素质均得到持续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

由4.82年提高至6.79年,增加了近2年,增幅超过40%,其中小学 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73.1%下降为55.0%,大专及以 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o.04%提升为0,14%;第二产业从业 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内8.09年提高至9.44年,增加了1.4年,增幅 为16.7%,其中初个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78.4%下降 为71.6%,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1.58%提升为

5.9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由929年提高至

10.79年,增加了15年,增幅为16.1%,其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 平的人员比例出62.3%下降为49.6%,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 人员比例由5.64%提升为18.99%。’

分析显示,近20年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的持续 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相对较快的提高,主要

得益于文百半文盲率的下降和初中受教育水平人员比例的急速

提升,但与第

二、三产业的差距仍然很大,第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 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有明显上升。

(二)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尽管我国

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但是总体素质却比较低。据2003年 肿国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技人员仅相当于发

达国家的3%,每百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仅是发达国家20世纪

70年代平均水平的3%。4%而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则更低,仅

为发达国家的1%。2%。根据“五普”数据资料和联合国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资料分析:2咖年我国2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

限为7.97年,仅相当于美国100年前国民整体教育水平,曰999

年美国和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12.75年和12.55年相比,

整整低了近5年,与后发型国家韩国11.48年相比也要低3年多。

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和韩国,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

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者比例分别687%和66%,其中接受过高等

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占35%和23%。相比之下,中国2删年25。

64岁人口中受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比例占18%,受初中及以下

教育水平的682%,其中受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者比例高达

42%;每100个人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数不足5人。受各

种教育水平人u分布的上述差异,是导致中国人力资源质量偏

低的原因所在o

2游动力的产业结构失衡。我国就业结构的总体水平与现

代化的就业结构相差甚远,TDK代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第::产业就 业比重同增加值一样偏低,属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的就业结

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20多个

百分点,至2M1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力50.o:22.3:27.7, 无论是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

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高,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

重又相对偏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比重一‘般达到60%至75%。t997年二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韩国

为11:31;58,新加坡为0.3:30.7:70,日本为5:33:62.美国3:24:73l巴 西、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

重分别为54.3%、44.1%、39.8%、34.6%,也明显高于中国。与人均 GDP还低于中国的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农业国家相比,如印度、巴

基斯坦和埃及,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也明显偏高。

3冲高等文化人口比重低是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瓶颈”。目

前中国人力资源存在量大质低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受中等和高

等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偏低。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

析,我国t5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

仅占1896%,其中具有高中和中专学历的人nLL例占14.36%n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人n中大多具有高中

及以上文化水平,1999年OECD国家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

以上受教育水平者平均比例为69%.其中具有高中教育水平的

比例达到45%,而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具有高中教育水

乎的比例高达50%左右,差距十分巨大。

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职业教育招生出现明

显下降趋势.职业教育规模的回落与普通高中规模的快速增长

此消校长。至2001年,我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52.6%。从地

域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初中毕业升学率

分别为56.7%、47.3%和55.7%,中部地区一些人口大省的初中毕 业生升学宰仍在45吼左右徘徊,己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产生了一定影响。5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将直接参与

就业或在家待业,长此以往,将积聚下大批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

平的劳动者,对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不利影响。根

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与2咖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

近20年来,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

的劳动者比例由0.9%提升至4.6%,比例增长了4倍多,而15岁及 以上人口中具有高中和中专受教育水平的比例由10.帆提升至

14.4%,仅增长了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相对较为缓慢。我们认

为,高中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增长缓慢是导致中国人力资源整体

水平偏低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高中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偏低已

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一个“瓶颈”。

4.6三产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适应现代产业、行业

结构升级的要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咖年我国金

融、保险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19年.相当于大学

一年级水平,是第三产业各行业中人员教育水平较高的行业。金

融保险业从业人员以具有高中和大专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主

体,其比例63/4左右,具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占13.9%, 而具有本科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仅占10.86%,具有研究生学历

的高层次人才每100名从业人员中仍不足1人。2000年房地产业

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1.75年,接近于高中毕业受教育水

平,房地产从业人员以具有初中和高中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

主体.其比例占2/3左右,仅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占6.9%, 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占26.89%,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

受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比例占7.44%。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中

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比例占21.98%,具有初

中和高中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超过70%。从业人员人均受教

育年限为11.奶年,接近于高中华业受教育水平;交通运输邮电

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结

构层次相对伯低,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基本在9—10年之

间,基本以具有初中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主体,这三个行业中

从业人员具有初中受教育水平的比例均占到50%左右.而具有

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人员比例偏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大

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仅占6.85%.小学和初中受教育水平人员

比例达到了65%左右;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大专及以上受教

育水平的仅占5.17%,具有初中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接近

5帆:社会服务业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仅占

8.70%,而小学和初中受教育水平人员比例超过了60%。

5省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存

在较大差距。TDK电容根据第

四、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咖年我国 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2.24年,初中及

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各占1/3左右,从 与日本管理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比较看,人均受教育年限落

后1年多,同时高层次管理人员比例差距较大,具有本科及以上

学历的管理人员比例中国仅为11.4%,而日本则占40.3%,差距 将近3倍。这样的管理者队伍素质,与中国迈人经济全球化与政

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的时代要求差距甚远。

200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05年,刚达

到大学一年级水平,其中不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

比例接近60%:且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还不到1惕。与日本专业技

术人员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相比较,日本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受教

育年限已达到14.4年,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已

超过3/4,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比例接近50%。我国专业技术人

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日本少了1.4年左右,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为13.5%。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

质,无法满足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源的需

要,也不利于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o

2000年我国办事人员及相关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12

年、15年,但不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却占67.7%。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

和办事人员及相关人员这三支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队

伍中,具有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仍分别占有2%—7%,

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仅占3帆。帆,这与较高的专业

知识技能要求很不适应。

凹oo年我国商业服务人员和产业工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

人员及有关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25年和9.08年,与

1990年相比分别提高了0.96年和o.50年,是六大类职业人员平均 教育年限提高幅度相对较慢的两支队伍。商业服务人员和产业

工人仍以具有初中教育水平人员为主体,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

的人员比重在2%—4%左右。这样的人员队伍素质,将难以满足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不断提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o

6城乡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差异过大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

的需求。20叨年,农村劳动力人口t5—64岁人口入均受教育年限

为7.33年,比城市10.20年低2.87年,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各 种文化层次分布的差异,农衬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

教育水平的人nLb重明显相对偏低,而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

水平人口比重又相对过高。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

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旨人口占874%,分别比城

市高出31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而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

及以L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整整低了35

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

例尚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中具

有各种教育水平的人DLb重的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的比值情

况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为20:9:Il其中本科

及以』: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为55:13:1l高中受教育水平的人口

比为4:3:1l初中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为o 91:1.01:3E小学受教育 水平的人口比为O.37:0.55;1c

可见,我国城乡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层次结构存在明显

差异,尤其体现在具有中、高层次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上。目

前,我国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基本上处于小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

农村尚处于普及韧巾和小学教育阶段;

7.地区间劳动力文化素质差异集中体现在高层次人才比例

的差距上。第

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1990年相比,2M年 我国劳动力具有各种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重和人均受教育年限

的地区相对差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上个世纪90年

代以来.我国地区间劳动力素质的整体差距有所缩小。人均受教

育年限相对差异系数比较低,仅为17.1%。从2咖年各地区劳动

力具有各种受教育水平比重相对差异系数看,地区间劳动力文

化素质的差异仍十分明显,其差距集中体现在两头,成人文盲

率、本科比重和研究生比重相对差异系数相对较大。研究生的相

对差距最大,高达212%,本科及以上的相对差距也高达105%。

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地区间相对差距呈现相应扩大的趋势。

[三)人力资源开发趋势

1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面向未来,

我们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追赶世界先进

科技为动力.重视人力培养质量,持续扩大研究生层次的培养规

模。以世界科技发展、世界经济走向为参照v耍加快培育新的科

技力量,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该体系要包括国家

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和科研

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的

知识传播系统,KEMET代理商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系统。国家创新 体系应当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培养和造就

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成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

后盾o

2.加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突破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大

力发展中等教育是提升整体人力资源素质的关镶。突破我国高

中教育劳动者比重偏低这一“瓶颈”的唯一途径就是加速普及高

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国及各地区的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宰、

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普及率,大力促进城市和发达农村地区普

及中等教育的进程o

3相建完善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整体人力资源质量。

创新能力和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并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的比例和

年限上,还取决于教育培训体制的完善和运行效率。构建完善的

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是持续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随着

信息时代的B趋深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不再是一种国际教

育思潮,而是变成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实际行动。创办具有中

国特色的社区学院,为社区、街道、乡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 得上”的社会急需人才。wxq$#

第四篇: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010年公司人力资源

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1月份,公司共有员工1056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7人,中层管理人员43人,普通员工1006人。销售人员26人,占2.46%,管理岗位人员212人,占20.07%。

1.管理人员

公司有高级管理人员7名,平均年龄45.7,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第一学历,以下同)4名,总体教育程度较高。缺陷主要是较多人技术出身从事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方面的训练,优势是对公司生产运行方面的细节了解较多。

中层管理人员43名,平均年龄41.5,年龄构成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13名,占30.2%,全部为技术类专业无管理类和行政类专业。提拔方式为企业内部选拔,有利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留住人才,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中高级管理人员共计50名,占总数的4.73%。管理岗位(包括经理办不含司机、供销不含司机、财务、市场部、人力资源、审计、生计、工会不含图书管理员、设备、安全、调度、科技及车间办公室人员和工段长以上岗位)共计212人,占20%,本科学历17人,大专12人,其他学历183人,如下图。管理岗位是干部提拔的主要供应源,而学历构成不高,加之单一的干部提拔方式(仅内部提拔无外部选聘),不能保证公司未来发展对中级管理人员的需求,所以提高中高级以外其他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是保证公司未来干部供给不断层的当务之急。注: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占25%以上,公司目前8%,偏低,未来人力资源规划中应逐步提高管理岗位中大专以上学历者的比例。

2.行政人员和一线工人

公司一线工人(包括长期停车人员)为725人,非一线人员331人,比例为2.19:1,考虑到公司现状,无研发行为,销售范围较窄,行政管理机构相对而言较为臃肿。氯碱行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自动化程度高,直接操作人员需求较少,公司以后发展趋势应为适当压缩行政服务人员,大幅减少一线人员。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新区建成后,当前富余人员有可能向新区转移,直接提供熟练员工,避免新区投产后突然造成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销售人员26人,占2.46%,公司产品为无差别产品,在满足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各个厂家的产品基本没有大的区别,主要竞争力表现在价格差异方面。受产品制约(销售量大,价值低),远距离运输中运费将占成本的大部分,公司产品目前销售范围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人员无需在更远的地区进行销售推广,在公司没有推出新的产品或给与目前产品更高的附加值之前,销售人员的设置符合公司现状。

公司无专职研发部门,仅在需要时临时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设立,较为灵活,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但也制约了公司的创新能力。现公司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科技研发和创新这一职能也应固化,制定专门的部门执行。

3.公司年龄构成

公司有男性员工718人,平均年龄40.4岁,平均退休年龄57.5;女性338人,平均年龄35.7岁,平均退休年龄48。各年龄段人数具体如下表:

可以看出35-45岁人员大约占了小二分之一,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技能纯熟,受企业文化影响长久,年富力强,是企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公司目前的年龄构成以这部分人为主,说明公司正处于壮年时期,适龄人力资源储备丰富,可供下一步战略发展所需。45-55岁人员占24%,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公司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且较低的流动性有利于公司的平稳发展,但经验增加的同时也降低了对新事物、新技能的接受和学习能力。25-35之间的员工将是公司未来10年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普遍学历较高,有较强的学习和可塑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目前仅占公司22%,所占比例偏低。综上,可以看出公司人员构成以中年人为主,中青年(<=35)人只占约三分之一,年龄结构偏大,这是一个4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带来的必然结果,公司必须在宏观上进行调控,提高中青年人的比例,与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相适应。

4.公司学历构成

公司总体学历水平偏低,全公司本科生有71人,大专有147人,加起来只占2成,学历构成是考核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方面,较高学历构成的人力资源有培训成本低和人员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公司新区建设走的是扩张发展战略,需要大量优秀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招聘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将是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中长久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

5.公司人力资源培训

以内部培训为主,以年为周期制定培训计划,对部分有特殊要求的人员进行外部培训,培训流于形式,多为应付上级检查,职工对此也不太接受,学习不到切实内容。培训内容多为纲领性的文件,缺乏操作性的条文。

6.公司人力资源流动性分析

退休与辞职是公司人员流动性的主要原因,2010年公司共辞职47人,与公司经营受金融危机影响,个人收入大幅下滑有主要关系,另外,职工对公司前景持不乐观态度也是导致辞职激增的一大原因。

下图是公司2011年至2020年各年退休人数:

公司每年招聘的人员除补充退休和辞职人员外(公司规模没有变化的情况),还应结合下一步战略发展要求。当前公司的主要招聘源为员工子女、应届毕业生招聘和退伍军人。退伍军人为政治任务,不予讨论。2010年共招收新员工40名,其中本科7人(外招),专科33人(职工子女),学历构成较高,但是部分内招人员所学专业和公司需求有偏差(多为计算机和会计专业),为双输,企业得不到所需人才,个人也因专业限制发展困难较多。如有可能公司对内招人员专业应加以引导,实现双赢。应届学生、子女或退伍军人到企业后都是从零学起,容易很快的同化,接受企业文化并融入其中,但单一的招聘方式决定了单一的人力资源供给,而且新员工到熟练员工至少要4-5年的时间,新思维和不同的见解也会逐渐减少。社招人员有不同企业工作的经验,他们的加入必然会带来新思维、与公司原有文化不同的东西,但缺点也是显然的:较难管理,融入公司有一定过渡,流动性大。

公司2010年人均收入约3.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7万,而山东省20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万(山东省数据水分较大,按2009年数据推的),且这还是城镇人均收入,包括了所有非农户口的收入。可见公司人均收入水平仅略高于省人均收入,不具备足够吸引力。化工行业的特点又决定了公司生产环境高危、有毒有害的特点,工作环境方面也不具备留住人力资源的优势。针对以上原因,公司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甄别,确定对公司发展和长远规划起中坚作用的人才,在分配制度上加以倾斜,让这部分人感到公司重视他们,被尊重,提高忠诚度。

职业培训是高端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需求,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是这部分人除却收入外另一重视的方面。公司可以加大对高端人力资源的教育投入,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技巧。这项投入虽然是显性的,回报是隐形的,不易立即显现的,但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积极影响。而且在服务期内合法的要求补偿培训金也会增大这部分人的违约成本(培训费在税前扣除,即企业花67元培训可以要求100元的违约补偿),加大跳槽难度。另外,明确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原合同太笼统),也会大大降低高端人力资源跳槽带来的倒戈。

7.公司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工资与奖金是公司绩效考核的主要方面。工资N年没有变化,各个岗位无论工作性质还是工作环境均有了较大的变化,有的岗位消失了,还有新兴的岗位,显然现行工资制度已经与公司的现形势不相适应了。朝三暮四的改革显然不涉及根本,需要下狠力气进行改革。奖金分配建议车间采取行管的测评方式,以整个车间为基础进行奖金浮动测评,而不是工段为单位进行分配。

第五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主要问题

1、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战略引导、战略驱动、战略约束。一句话,就是通过长远正确的谋划贯穿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之中,体现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连续性、持久性、动力性。然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相当部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对政策较大的依赖性上。而我国政策本身变化大这一特点,使不少企业忽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领导大约有80%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制定及推行缺乏深刻认识,至少有60%的企业没有始终一致贯彻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还有一些企业仍沿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削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2、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不竭动力源来自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其中核心的价值及其价值体系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借助于多种手段,进行教育、灌输,让员工感悟、体验,使企业文化慢慢地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最终形成扎根于心底的对员工行为起基本支配作用的观念。这一切需要时间,需要坚持,还需要创新和超越。而我国企业大多采取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基本做法稍加改造,加上自己的经验,便形成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发挥,使人力资源管理陷入鸡肋的境地。

3、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保障。“以人为本”是企业领导都能说出一大堆道理的话题,而“以人为本”以什么为载体、怎样贯彻、切实保证推行,就难以落实。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题目是“以人为本”应该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不能准确地回答此问题。其实,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完善健全的制度保障,再开明的领导也难以保证人性化的管理持久地推行。正因为我国企业不少领导在制度建设思想不重视、行动不力,遇到班子调整、人员升迁,“以人为本”就不自觉地变味儿,使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停留在口头上。

4、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意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性化管理的种种手段,以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对企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自觉地为企业作贡献,由此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通常所说的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格局。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已弱化到令人堪忧的程度,企业与员工的矛盾有加剧的趋势,员工与企业的纯经济关系已不在少数,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少,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薄,出了问题无处反映,有了困难无处解决,心中烦恼元处诉说,长此以往,员工自然难以主动与企业同心同德,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缺位的危机渐现。

5、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是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高效运行的基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约束机制不仅是企业形成合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员工自律的保证。而我国企业多数是在不断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新旧体制的挤压,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这种模式的先天不足表现在自我约束缺乏,机制建立滞后,其主要表现是:落后观念与先进观念碰撞剧烈,制度运行与行为干扰冲突,优势资源与劣势资源对抗,有序与无序争锋„„,以上表现充分反映出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成熟,带有较浓厚的人治和经验主宰的倾向,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改革滞后,挤压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空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推进30年,成果颇丰,世人瞩目。但相应的一些体制改革远未与之配套,还没有形成一个更广阔的供企业自由游刃的空间,我们从政府对企业高级人力资源或多或少的直接干预可以看出旧体制的惯性力量所在,我们还可以从国家的诸多政策中窥其有形的手紧紧拽住企业,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当今政企职能尚未很好分开的事实。这些,使企业在多重管理、多个利益主体的体制中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不仅如此,政府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过多干预,平添了企业制度创新的额外压力和负担,特别是模式、时间、过程的统一规定,更使企业在自主方面失去了应有的权力。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使企业自我约束力减弱,依赖性加重,对未来的期望值降低,长远目标的持久追求自然弱化。

2、市场的不成熟限制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活动舞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到20年时间,在市场体制的建设中,我们较多地把精力花在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企职能的分开上、资本市场的构建以及问题的解决上,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有所重视,但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力,资金的投入不够。这包括人力资源分类、分层、分级指导,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人才的开发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等诸方面都存在太多的问题,这些理应由政府去认真打造的环境条件,由于还没理顺、到位,从而使企业很难有效地与市场机制共振,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显得有些顾此失彼,步履蹒跚,进退维谷。

3、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失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持续功效。我国是一个正在推进工业化的国家,把经济迅速搞上去是解决我国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和关键,而推动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我国是一个官本位思想影响较深的国家,四平八稳的做官不仅可以光宗耀祖,可以得到社会的美誉,还可以得到更多更稳定的实惠。而搞企业风险大,收入不稳定,工作环境大多比较差,常常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此,一些能人在企业干上一段时间,有些经历后,随即想方设法挤入公务员队伍、挤进事业单位,尤其是高学历的人才,更是热衷于当公务员,出现了3-4千人报考一个公务员位置的激烈竞争局面,由此造成社会对企业价值判断的严重偏失,企业留不住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谋划,管理特色的创造,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都由于价值观的失衡而变得无所适从。

4、政策的多变,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初建的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决定了国家对经济社会的宏观管理的必要和迫切,它有利于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全社会有序合理有效的配置。国家对经济社会管理主要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市场震荡的程度,经济增长的快慢,人们的自律行为的强弱,决定了国家宏观政策的松紧程度。一般而言,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需要对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而企业针对国家政策的变化,在自我调节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常态,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诸多环节受到这一政策环境的牵制而变得行为短期化。

三、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对策

1、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文氛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重要时期,企业不仅是推动者、创造者,而且也是主要承载者。对于从事企业经营的各类人员,社会应给予高度的认同。在价值取向上,应该朝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倾斜。在舆论导向上,应该多关注经济领域问题以及衍生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对于那些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应在社会上广为宣传,特别是在大中小学生中要突出对企业家的品德、智慧、能力、人格魅力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对财富的创造者崇拜有加;社会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地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并举其全力来解决,以促使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企业内部应加强对员工的自强、自立、自我超越的教育,让员工树立信心,增强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员工应以企业发展为荣,以企业强大为骄傲,把自己真正融入企业,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全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更多地向财富创造者倾斜,我们相信,企业才会在这种良好的人文氛围中,积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并创造企业的辉煌。

2、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宽广坚实的活动舞台。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对于人才的价值评价、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主要靠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应放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分类指导和政策规范、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准确及时提供大力度的监管和调控、前瞻性地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规划、引导等方面。政府还需根据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比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身份的转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新加入城市的人群的整体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工业化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要。只有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在一个宽广、坚实的活动舞台上,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寻求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

3、深化改革,理顺体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成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充分自主权,这不仅能确保人力资源整合到位,更重要的是能使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寻求人力资源的支持。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障碍,真正落实企业的用人权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应重点在政策的拟定、政策引导、行为规范、市场偏差的纠正、利益的协调、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上下工夫,即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管理外部环境,而企业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对所需各类人力资源进行筛选,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宽松的环境,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4、改变观念,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管理的战略性上,即是从企业长远的发展角度去谋求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各类人力资源的支持,这不仅要考虑必要的量的积累,更要注重结构优化,整体效能的提高。我国不少企业由于缺乏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致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形势产生逆转的情况下茫然无措。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把眼光放远一些,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评价考核标准,并主动根据企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调整,把被动适应变为主动创造。

5、切实抓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确保科学技术手段支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不断追求卓越,除了要有先进的思想指导,有制度的保证,高素质人才外,还需要扎实的基础工作,即由一系列技术手段所形成的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高效运作的工作链。其中,包括职位分类与职位评价技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客观的工作标准。人力资源规划技

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运作设计可行的路径和目标;人力资源吸收技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寻求人力资源支持提供评价尺度;人力资源评估技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及产生的结果提供评价标准;人力资源培训技术,主要是为提升和发掘人力资源价值而采用;薪酬技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不竭的动力源。以上技术形成一个耦合的系统链,共同作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目标。因此,系统掌握好这些技术,对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管理效能,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在这些技术的具体使用环境上下功夫,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以及这些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到针对性、适用性、有效性,以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6、凝练核心价值体系,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可资利用的动力源。众所周知,企业做大并不是很难的,但企业一直要保持竞争优势,能经风雨、历磨难、长久不衰,需要一个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它不仅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可资利用的不竭动力源。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凝练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不断地把企业员工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精神加以提升,不管是顺境或逆境,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始终如一做到“润物细无声”;凝练核心价值体系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企业新目标的追求作相应调整,以期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凝练核心价值体系,更需要用心营造一种人文氛围,让员工能够感受、体验、认同这种价值体系,并从领悟中获得精神的升华及境界的提高,并能把这种感受自觉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由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对策。只有这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