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言训练个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培智语言训练个训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培智语言训练个训教案
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
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风来了
教学目的:
一组:通过看图学文,能够理解图意,掌握儿歌内容,掌握生字音、形、义,了解风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组:理解图意,掌握一定词汇,认识生字“风”,感受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风的作用。
2.掌握儿歌,能形象表演。 3.掌握生字音、形、义。
教学方法:综合模式教学,电化教学 突破方法:直观形象、启发式。
教具:电风扇、电脑、生字卡片、风车、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体会风吹到脸上的感觉(用电风扇)。 学说“凉滋滋”,“宝宝脸上凉滋滋”。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看图学儿歌
1.课件①“图上有什么?”一组找,二组跟读重点词“风车、房子、小草”等。
2.学说儿歌:“风来了,风筝飞上了天……”
纠正发音,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模仿风车转动、小草摇头等动作,形象记忆。
让学生玩大风车,在玩中学。 3.看图完整学说儿歌
在老师提示下,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二)律动
(三)巩固学说儿歌。齐说,个别说。
(四)学习生字“风”
指导读音、分析笔画、学生书空。
(五)了解风的其他作用。(看课件)学生了解奇妙的自然。
(六)表演儿歌。边说边表演。
(七)学做风车,和风做游戏。 三总结下课
第二篇:特殊学生个训教案
教学内容:气球的旅行(归类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习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学生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
1、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提问:复习大小(这是什么标记?那是什么标记?) 老师今天带来的气球有什么不同?(有大气球、小气球)
2、按标记将不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出示这些图形片)
老师先示范:这是大气球还是小气球?该回哪个家?(大、小)
请小朋友把余下的气球送回家。(要求小朋友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3、按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
出示分类材料,(大小纽扣、大小萝卜、大小皮球)
出示分类卡,请小朋友到前面来取出两个物品比较,然后分别放在大、小标记下。(老师加以肯定或帮助。)
二、游戏活动:《丰收季节》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要求小朋友一边送一边讲。)(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三、练习活动
1、按标记将不同种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把小篮里不同品种的物品按标记送它们回家,然后把同种类的物品对应排列)(边送边说)
2、按标记将颜色、形状不同的物品分类。
3、按标记将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物品分类。
四、收拾物品,摆放整齐
教学内容:搭建动物园
教学目标:
1、能迁移对动物园的感知,大胆尝试用连接、围合、镶嵌的建构技能搭建自己喜欢的 动物,组合成动物园。
2、喜欢建构活动,能创造性地使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出不同动态的动物。
3、能克服困难,坚持搭建出许多完整的建构作品。 活动准备:各种积木、小动物 活动指导:
1、 师幼交流以前在建构区搭建动物的经验:
(1) 说说搭过的动物的名字。 师:“前几天,小朋友都在建构区用胶粒来搭动物。你搭过什么动物?”(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动物的名称)
(2) 说说以前搭建动物的方法。(加长、加高„„)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搭动物的?”
2、 出示在区角里收集到的几只搭得不完整的动物作品,指出不足,提出本次建构要求:
(1) 观察范例,指出不足。 师:“看!我这儿有几只从建构区的展示台里找到的动物,你能看出他们是什么动物吗?”“他们少了什么?”
(2) 师幼共同复习有关动物身体结构的知识,并提出本次建构活动在动物身体“完整性”方面的要求。师:“我们都知道,动物的身体分为,可是为什么小朋友在搭动物的时候却会忘了这、忘了那?”
(3) 教师出示几种搭动物的材料,共同回顾以往的搭动物的经验,并提出分类收拾 玩具材料的要求。 师:“看,这篮圆圆的胶粒可以搭什么动物?这种呢.....” 师:“呆会儿听到收拾的音乐,小朋友要先把你搭好的动物送到展示台,再把桌 上的胶粒分类收拾好,让相同的胶粒宝宝住在一起,让不一样的胶粒宝宝住在不同的篮子里。”
3、 幼儿搭建动物,教师重点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搭出外形完整的动物。
4、 听音乐分类收拾建构材料。
5、 师幼共同观赏作品,分享交流建构体验。
(1)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建构作品。 师:“今天你搭了什么动物?” (2) 教师筛选出若干外形完整、有特色的动物作品,供大家欣赏。 (3) 教师表扬不怕困难,坚持搭完作品的幼儿,和收拾材料时会分类整理建构材 料的幼儿。
6、 教师提出本次游戏在摆放建构作品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关于“不同 的动物要怎样合理摆放”的问题。
教学内容:我们的表情
教学目标:
1、通过面部表情能准确说出:高兴、生气、伤心等表情
2、尝试描绘不同的表情
3、乐于主动参与活动,能模仿出不同表情。 教学准备:表情示意图、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哭和笑》
“小朋友们,你知道刚刚说的儿歌里面有什么表情吗?”
二、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小客人,这三个小客人的表情是不一样的。一起来瞧一瞧:
大家好,我叫兰兰,你们看看我这是什么表情吗?那小朋友们你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能表演一下吗?依次问:生气,悲伤!
三、请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故事做动作。
当你骑在爸爸的背上玩耍的时候,表情是``` 当妈妈带着你去公园玩滑梯的时候,表情是`` 有一天,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下,很伤心。这时,你的妈妈对你说:“没有关系不疼,宝贝最坚强,下次走路小心一点就好了。”你听了高兴的笑了!
有一天,一只小狗不小心掉到了水里,狗狗很生气```狗狗回到岸上时,尾巴摇一摇,全身甩一甩,把“生气”想成水一样,被狗狗甩到了不同的地方,高兴极了。
四、描一描你看到的表情。
通过情境模拟,寻找出恰当的表情图,并给表情涂上颜色。通过描颜色让幼儿知道笑是好的,每天我们都要开开心心的、笑笑的。
五、玩拍照游戏,结束活动:幼儿自己摆出高兴时的表情或造型,教师做出拍照的动作,并加上“喀嚓”的声音。
教学内容:小手变变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尝试让幼儿学说短句“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背景图、颜料、盘子、湿毛巾。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小手在哪里》引起幼儿对小手的兴趣。(孩子们对这段音乐非常熟悉,通过和小手捉迷藏、玩游戏,幼儿非常开心,都十分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使他们对小手产生兴趣。)
2、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手的本领,让幼儿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教师的引导提问下,孩子们能根据已有经验回答出小手的许多种作用,了解并认识了自己的小手,也非常喜爱自己的小手,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和小手做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1)教师示范。如: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猫喵喵喵;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电话呤呤呤。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用小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事物,小朋友们一起变一变。如:手枪、小兔子、照像机等。(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小手,小手就是他们现成的学具,对于小手变出的各种事物孩子们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孩子们在小手变变变的游戏中玩的非常投入,也很开心。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幼儿边说边玩,他们体验到了小手变变变的快乐。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参与进去,幼儿的表现是愉悦的、主动的,快乐教育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目标二和目标三得到了落实,难点得到突破。)
4、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小手印画”。
(1)教师通过边说儿歌边示范的形式教幼儿“小手印画”的方法。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印出小手的形状。
(3)作品展览,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想象“小手印”像什么;教师添画,变成美丽的小手印画。(教师的示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孩子们急于也把自己的小手印印在纸上。由小手变到小手印,使幼儿的想像力、表现力得到发展。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小手印在五颜六色的印在纸上,通过想像和教师的添画,变成了小树叶、小鸡、小鸟后非常的兴奋,体验到了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活动内容:变变变(看图说话)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的表述欲望,尝试就每一幅图说一句话。 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活动难点:让学生分别就每幅图说一句话,学会分析图片。 活动准备:
1、青蛙生长发育的图片
2、蝌蚪变青蛙MP3音乐
3、小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儿歌(大青蛙)
2、出示青蛙生长发育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表述。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注意青蛙的生长变化,并启发幼儿他们较连贯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图画内容。
2、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生长图片分析
(1)和幼儿一起欣赏每张图片,说说图片内容,注意使用量词和形容词(如:在一丛绿绿的水草里,有一些圆圆的小豆豆)
(2)教师:请你们看看图片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说自已看到的)
(3)引导幼儿逐一分析图片,并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
3、鼓励幼儿自由结伴说说图片上看到的内容。
4、教师小结
(1)在一丛绿绿的水草里,有一些圆圆的小豆豆。 (2)小蝌蚪身体像个小黑豆,摇着一根黑尾巴。 (3)小蝌蚪不知不觉长出了两条后腿。 (4)小蝌蚪慢慢地长出了两条前腿。
(5)小蝌蚪的小尾巴变短了,身上穿着绿色的衣服。
(6)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变成一只大青蛙,专吃害虫保庄稼。 “我是小蛙卵”——“小蛙卵变成小蝌蚪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来了”——“小蝌蚪又长出两条前腿来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三:结束部分
播放蝌蚪变青蛙MP3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舞,引导幼儿用多种动作表现小青蛙生长的过程,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教学内容:小手真能干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它们的作用。
2、变换手的各种动作,对自己的手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室内灯熄,只剩投影),你们看看是谁来了?(老师做手影:兔子、鸟、狗等等)
(二)、认识小手
1.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做的吗?
2.老师:(在手心里画一个妈妈的脸),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幼儿:5个
老师:他们都很能干,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你用他做什么事?
幼儿:我喜欢大手指,我用他说:“真是好宝宝”。
老师:这是大拇指,他可以表扬人。
幼儿:我喜欢这个手指(食指),可以指东西。
老师:这是食指,你们会用食指来指东西吗?试试看,门在哪里?(孩子指)
再逐一介绍:中指可以弹琴,小拇指可以和朋友拉拉勾,无名指可以在折纸的时候帮助我们。
老师(小结):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
(三)、小手的本领
1、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幼儿:我的小手会拍球、穿衣服……。
2、除了这些事还会做什么?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你去玩玩。(在各个角落里放有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3、一会儿后,老师引导)你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说清手的动作:如:我的小手在敲小铃、我的小手在叠手帕、我的小手捏捏它就响了等等。
4、老师还知道小手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是它会说话。(招招手)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再见或不要。
老师:(做“过来”的动作)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来来来。
…………
5、我们再让小手做一件新的事情:为大树变树叶(手印画),在草地上种小花(指印画)。
结束部分: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剪指甲,那我们去洗手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能述说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学习运用树叶来拼组各种图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采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树叶,擦干后压平。
2、白纸、剪刀、乳胶和几种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出示秋天落叶飘落图,让幼儿观察落叶的情景,感受秋天的独特风景。 树叶的认识
出示一些形状、颜色特别的树叶,让小朋友来认认这些树叶。 老师小结:这些叶子宝宝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所收集到的,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把叶子贴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来。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树叶变变变
(1)教师出示一些树叶贴画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2)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示范贴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色彩。
教师说:“这样用树叶贴出来的画叫做树叶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树叶贴画呢?”
请你们通过拼贴和添画的方式,创作出形似的一种动物或其他事物。 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之后,挑选个别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内容:美丽的衣服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剪刀剪出对称图形,初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2、会安全的使用剪刀。
二、活动准备:
1、画有一半衣服的作业纸人手一份
2、范图
三、活动过程:
1、“我是小小裁剪师,为娃娃设计了一件衣服,你们看。”(出示意图,只有一半)“那怎么办,谁来帮我?”(让幼儿知道衣服应该左右对称的,光用手画是画不到一样的。)谁有办法把衣服做得更漂亮?(幼儿讨论,也可以进行操作。)
2、小节讨论结果
我也想到一个好办法(师示范)
1、像叠衣服一样,把纸沿着中间的线对折。
2、然后用剪刀沿着自己画好的一半剪下来。
3、这样一件漂亮的衣服就做好了。
4、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要求(1)剪刀的嘴巴一直张着是很累的,所以用好以后要把它的嘴巴合起来。
(2)废纸放进箩筐里。
那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做一件漂亮衣服?做一回服装师?
5、作品展示 服装展示会(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衣服放在展示板上) 今天我们裁剪师做了这么多漂亮的衣服,真能干。
6、 活动延伸(在教室内布置一个活动区,与幼儿共同了解)
进一步了解对称的含义,了解有许多其它的物品也是对称的。这次我们做了漂亮的衣服,知道衣服也是对称的,左右一样,为什么衣服也要做的左右一样?(从而了解人也是对称的,手是一样长的。)(可以让幼儿互相观察。五官、手、脚等:通过观察,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对称的含义)
问:为什么你觉得人也是对称的?
2、幼儿找一找还有什么也是对称的。(蝴蝶、图案等) a、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图片,布置在室内。
b、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可让找到这方面知识的幼儿向其他幼儿进行介绍。
教学内容:水果宝宝去旅行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并体验学习儿歌进行游戏的快乐。 2.乐于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火车开啦》伴奏带 1.水果图片人手一个 2.西瓜爷爷图片 3.火车图片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理解儿歌内容 难点:仿编儿歌 活动过程:
一、 以游戏进入情境,熟悉儿歌内容 1.先听声音。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开过来了?(《火车开啦》伴奏) 生:火车。
师:是火车开过来了(边说边出示火车)。 2.司机西瓜爷爷出场。
师:原来是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出示西瓜图片) 师:我们和西瓜爷爷打声招呼吧。 生:西瓜爷爷你好!
师:西瓜爷爷开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边说边有节奏的拍手) 师:咦!谁知道旅行是什么意思? 生:去哪儿玩。
师:卡嚓卡嚓又是什么声音? 生:火车。
师:是火车开动的声音,对不对? 3.水果宝宝上火车。
(1)师:西瓜爷爷还请了其他水果宝宝一同去旅行,我们来看看他请了谁?(出示苹果)
生:苹果。
师:哦!苹果宝宝也想去旅行,我们和它问个好吧! 齐:苹果宝宝,你好啊! 师:我们一起来请苹果上火车。 齐:苹果苹果,上火车去旅行吧!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句好听的话来请它上火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苹果苹果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边说边拍手)
师:谁会说?谁来学一学?(请1~2名幼儿尝试下)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师幼一同说。 师:我们来看看苹果宝宝有没有上火车。
师:上火车啰!(将苹果宝宝的图片放在第一节车厢上)
(2)师:第二节车厢会是哪个水果宝宝?我们看一看。(出示香蕉图片)
师:是什么呀? 生:香蕉。
师:我们一起向香蕉宝宝问个好吧! 齐:香蕉宝宝,你好!
师:谁会用刚刚老师说的好听的话来请香蕉宝宝上火车的?(请2~3名幼儿)
齐:香蕉香蕉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
(3)师:接下来看看会是哪个水果宝宝上火车?谁来猜猜看。(幼儿猜猜)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是谁呀?
生:原来是葡萄。
师:我们向它问个好吧!
生:葡萄宝宝,你好呀!
师:这回老师请小朋友用好听的话来请葡萄上火车。谁会的?(一幼儿尝试) 师:还有谁会得?(请1~2名幼儿尝试)
师:我们一起来,好不好?
齐:葡萄葡萄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
二、完整地欣赏儿歌。
1.师:西瓜爷爷请了这么多的小客人去旅行,它可高兴了!它一高兴就给我们念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水果宝宝去旅行》。一起来听听:西瓜爷爷开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苹果苹果开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香蕉香蕉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葡萄葡萄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卡嚓卡嚓卡嚓嚓,水果宝宝去旅行。
2.师:好听吗?想学吗?
师:现在我们来看着西瓜爷爷开的火车,一起来学学这首儿歌吧!好吗?
师:准备好了吗?(师幼一起来)
3.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呀!我看到许多小朋友已经会念了,让我们再来念一遍好不好?这回老师的声音小一点,你们的声音大一点好吗?
齐念。
四、仿编儿歌
1.师:可是呀,还有一节车厢空着呢?谁想请别的水果宝宝上火车?(举手回答)师:那你会用好听的话来请水果宝宝上火车吗?
幼儿尝试。(可以请菠萝、梨子、樱桃等)
2.师:西瓜爷爷真高兴,小朋友们真聪明,它说了给你们每人一个水果,就藏在老师这儿。下面老师将它们送给小朋友。你们看看说说你的是什么水果宝宝?什么形状的?长得像什么?
(1)幼:香蕉——黄黄的,弯弯的,像月亮。
师:还有谁拿到的和它是一样的,站起来或举举手给大家看看。 (2)师:谁还拿到其他水果宝宝的? 幼:葡萄——黑的、紫的、圆圆的像小球。 师:还有谁拿到的是和他一样的? (3)师:谁拿的是不一样的? 幼:草莓——红红的,像小爱心。
(4)师:还有谁拿到的是不一样的水果宝宝?给大家看看。快些,还有谁是不一样的?
幼:苹果——红红的、圆圆的,像太阳。
五、以游戏结束。
1.师:现在我来做西瓜爷爷,好不好?请你们这些可爱的水果宝宝去旅行。我请到什么水果宝宝什么水果宝宝上来去旅行,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
2.师围场地一周——叫上苹果宝宝,围场地一周——齐叫上香蕉宝宝,围场地一周——齐叫上葡萄宝宝,围场地一周——齐叫上草莓宝宝。
师:都上车了吗?我们去旅行吧!和家长们再见吧!(边说儿歌边围场地一周)
教学内容:云朵棉花糖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说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内容。
2.有兴趣投入故事情节之中,初步感受故事中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插入材料:三只大小不同的老鼠、白云、幼儿熟悉的水果和动物等图像。
3.实物:一团棉花、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棉花糖,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棉花糖看上去像什么呀?
二.欣赏理解故事
师:关于棉花糖啊,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1.出示三只老鼠,由教师讲述故事。
2.回忆故事内容。
(1)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故事里三个老鼠叫什么名字吗?
(2)最胖最大的老鼠叫什么呀?那那只最小最可爱的老鼠叫什么名字呀?那还有一只叫什么呀?他们住在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里,哎,一楼住的是谁呀?那最高的三楼住的是谁?那鼠老二住在几楼啊?
(3) 有一天啊,鼠小小趴在窗前看风景,一朵云飘了过来。鼠小小一把抱住白云,嗯,白云又轻又软。鼠小小抱着云朵给鼠老二看。
哎,鼠老二想把白云做什么?那睡在白做的枕头上会感觉怎样?(学鼠老二说)
(4) 鼠小小和鼠老二抱着白云给鼠老大看。哎,鼠老大想把白云做什么呀?这是什么时候穿的衣服啊?冬天穿的衣服叫什么啊?那穿上白云做的棉袄感觉会怎么样?(学鼠老大说)
(5)这个时候,鼠小小它想把云朵做成什么呀?(学鼠小小说)
三.体验故事情节(出示操作材料) 1.三只小老鼠他们把白云拿到了草地上,他们在云朵里啊加了好多的糖和许多水果,哎,它们会加些什么水果? “对呀,甜甜的苹果真好吃。香香的香蕉也很好吃。一个个葡萄可真甜呀。。。”
2.哪些动物朋友闻到了云朵棉花糖的味道?边观察边说出他们的名称。 师:小老鼠在白云里加了那么多的糖和水果,嗯,云朵棉花糖做好了。它散发出一阵一阵的香味。传到了树林里,小动物们都来了。喵喵喵,谁来了?(小猫)跳跳跳,谁来了(小兔) “嗯,我最喜欢了,好香好香奥。”(小熊)香味呀,把树林里的小动物都引来了,来了许多许多的小动物。嗯,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好香啊。嗯,是什么呀,原来是云朵棉花糖啊。
3.这么多的小动物朋友都来了,他们闻到了棉花糖的味道,他们都来想干嘛?他们都想吃棉花糖呀,那么,三只小老鼠会怎么做呢? 4.幼儿操作:用棉花为大家模拟分棉花糖。
师:小老鼠跟你们想的一样哎。小老鼠说:请大家一起吃吧。(老师示范请小动物吃棉花糖)于是呀,鼠小小拿着一块棉花糖,对小熊说:“小熊小熊,请你吃棉花糖。”“嗯,真好吃,谢谢你!”
师:那我们小朋友谁愿意来帮小老鼠一起来分棉花糖啊?你跟小动物怎么说?
5.共同发现三只小老鼠都只吃到一点棉花糖,谈论:他们怎么还是那么开心呀? 师:那么大一块棉花糖,都分给了小动物们,三只小老鼠它们啊也只吃到了一点点,不过啊,小老鼠们还是很高兴。鼠小小说:“嗯,明天,我们还要做云朵棉花糖。”孩子们,三只小老鼠本来有那么大一块棉花糖,可是都分给了小动物们,它们啊也只吃到了一点点,它们为什么还是那么高兴啊?
我们一起来问问它们好不好?“小老鼠,小老鼠,你们吃了一点点棉花糖,怎么还你们高兴啊?”“因为啊,和朋友们一起吃好吃的东西,是最高兴地事儿了。”你们觉得是不是啊?
延伸 我们也来一起分享棉花糖。 附故事:云朵棉花糖
树林里住着三只小老鼠,一只叫鼠老大、一只叫鼠老二,还有一只叫鼠小小。三只小老鼠啊住在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里。鼠老大最胖最大,住在一楼,鼠老二住在二楼,鼠小小最小最可爱,住在三楼。
有一天啊,鼠小小趴在窗前看风景,一朵云飘了过来。鼠小小一把抱住白云,恩,白云又轻又软。
鼠小小抱着云朵给鼠老二看。鼠老二看了看说:“恩,做个白云枕头吧,睡上去肯定又软又舒服。”
鼠小小和鼠老二抱着白云给鼠老大看。鼠老大看了看说:“做件白云棉袄吧,穿上去肯定又轻又暖和。”
鼠小小说:“嗯,还是做云朵棉花糖吧,肯定很好吃。”大家都同意了。
三只小老鼠他们把白云拿到了草地上,他们在云朵里啊加了好多的糖和许多水果,嗯,云朵棉花糖做好了。它散发出一阵一阵的香味。传到了树林里,小动物们都来了。
大家好馋呀,三只小老鼠 把云朵棉花糖分给大家,这个一朵,那个也一朵。大家吃得真开心
分到最后,云朵棉花糖只剩一点点了。三只小老鼠你添一口,我添一口,添得真开心!
第二天,大家都来等着云朵再飞进鼠小小的窗口,他们要做更多的云朵棉花糖。
教学内容:美丽的菊花 活动准备:
1、颜料红、黄、蓝等,棉签若干,颜料碟若干,图画纸。
2、纸杯若干,剪刀若干,胶布。
3、各色菊花和菊花图片
4、各色毛线若干,胶水
5、菊花茶,吸管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4、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感情交流。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提供菊花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感受菊花的香味,引入菊花的课题。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做客。老师给客人们准备了茶,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茶?老师请小朋友闻一闻,闻到什么味道?再请小朋友尝一尝,尝出什么味道?
二、
基本部分
(一)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1、提供实物—菊花,让幼儿感受菊花的美。
2、提供各种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菊花的颜色、花瓣形状等外形特征。(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菊花,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菊花。)
(二) 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制作菊花:菊花很美,它可以把我们的环境装扮的更加漂亮。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菊花来装扮我们的环境好吗?
1、
棉签蘸颜料在美工墙上画菊花,注意不弄脏衣物。
2、
用毛线粘贴菊花,注意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
3、
用纸杯做菊花,注意正确使用剪刀和胶布。
4、
小朋友和家长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菊花。
三、结束部分:作品欣赏 把幼儿和家长制作的作品一一展示在美工墙上,供大家欣赏。
(今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了菊花,把我们幼儿园装扮的更加美丽,你们高兴吗?老师看到小朋友这么能干,幼儿园这么漂亮,心里也非常的高兴,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爱护花草,对不对?)
教学内容:制作橡皮泥蛋糕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通过捏、搓、揉、压等方法,制作出蛋糕的不同形态。
2、引导学生学会整体布局蛋糕。
3、教会学生用原料,色彩来装饰蛋糕。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的小蛋糕盘若干,小胶叉子若干。
2、橡皮泥、布条,小花朵,彩色小胶棒,蜡烛,樱桃果,葡萄果等等。 活动过程: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布条,小花朵,小胶棒,水果等等来制作蛋糕的形态。
2、把小块的面粉泥捏、搓、揉、压成各种各样的蛋糕形状放在蛋糕盘上。
3、装饰蛋糕。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制作蛋糕的形态。
5、学生进行原料,色彩搭配与整体布局时,老师可以给予一些好的建议,使蛋糕更加漂亮。
6、引导学生要爱护橡皮泥,掉落的小屑也要及时的捡起。
7、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内容:制作红绿灯 【活动目标】
1、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2、初步尝试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产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尝试按信号做动作,初步具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设置马路(没有红绿灯)、红绿腊光纸、胶水、抹布、牙膏盒、橡皮泥、音乐磁带、录音机、红绿灯图片、字卡“红灯”、“绿灯”。
【活动过程】
一、引起学生活动兴趣
师:“瞧,大马路上停着那么多玩具汽车,你们想玩吗?那我们来当小司机,把这些汽车开起来,好吗?开的时候要在马路上开”。学生自由玩汽车。(听音乐)
师:“汽车累了,我们让他们休息一下,我们也休息一下吧。”
二、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1、师:“刚才,我们玩了开汽车游戏,高兴吗?那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个别讲述)“那我们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好朋友说好吗?”幼儿互相交流。
讲述。师小结。“那你知道红、绿灯是什么样子的吗?”(自由讲述)
2、观察红、绿灯的特征。 出示红绿灯图片。
师:“这就是红绿灯。今天,老师还带来了红、绿灯的字宝宝。”(认读红绿灯)教师小结红绿灯的特征。
“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汽车司机开车就安全多了。”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马路装上红绿灯,好吗?”
三、制作红绿灯
1、提出要求: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用这些材料来制作红绿灯,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剪刀,小朋友使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剪的时候,沿轮廓线剪,用完以后把小剪刀的嘴巴闭拢,轻轻放在箩筐里,剪下来的纸屑放在箩筐里,其它材料也要归放好。
2、学生自选材料操作,教师指导。
3、把学生的作品放在马路上。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给马路装上了红绿灯。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汽车司机就可以看红绿灯来开车了。现在我们再来当一回小司机好吗?这回小司机要看信号来开车了。
四、游戏“红绿灯”
1、交代游戏规则,看信号做动作。
2、幼儿游戏,模仿开汽车动作,一个跟着一个向前跑,按信号做动作。(听音乐)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交通信号灯。
教学内容:树叶宝宝找妈妈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对树叶的观察、比较,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2、 增强幼儿的语言概括力,使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3、使幼儿喜欢上科学课和科学课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收集的四种树叶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一一出示各种树叶)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你们认识吗?这些都是是什么树叶啊?你们知道吗?
(1)老师有这么多离开了树妈妈的小树叶,你们愿意和小树叶做好朋友吗?
(2)请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片树叶和自己做好朋友。
(3)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看看它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4)你们说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树妈妈会怎么样呢?树叶宝宝会不会伤心呀?
(5)那你们愿意帮助小树叶找到它的妈妈吗?
2、一起来帮你的好朋友小树叶找妈妈!请小朋友想一想小树叶的妈妈是谁呀?(小朋友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3、 小朋友们真能干,你们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那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认一认,好吗?
(1)刚才有哪些小朋友找的是这片小树叶的妈妈?它的妈妈在哪里?我们一起去看看。
(2)是不是这个呀?为什么是呀?他们有哪些地方一样?让我们来比一比。 (3)那我们把小树叶送回家吧!
(4)接下来我们再去找哪片小树叶的妈妈呢?
4、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还把他们送回了家,我们认识了四种树叶,你们发现了吗?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秋天很多树叶都变黄掉落了,但我们今天认识的树叶不但没有掉,还越来越绿了,这是怎么回事呀?今天请小朋友回家找答案,下次来告诉大家。
5、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给予鼓励和评价,让幼儿喜欢科学活动的氛围。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小区寻找各种各样的树叶:小朋友们!你们的小区里是不是也有很多不同的树啊?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也给那里的树叶找到妈妈呢?然后让你们的爸爸妈妈记下来,看看你给多少小树叶宝宝找到了妈妈。
教学内容:云朵和雨点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学习手口一致点数。 2.愿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雨点(每人一张白色的小雨点,小雨点上有1-5不等的小圆点),人手一份,以4和5点居多;
2.五片蓝色的云朵,依次有1—5的数字
3.有1--5编号的飞机5架
4.人手一张机票(上有数量不等的小飞机) 活动过程:
(一)(引题,创造情景)小雨点迷路了
1.师:(教师出示一张哭脸的小雨点)问:这是谁?他怎么了?他为什么会哭呀?(幼儿回答)
2.师:原来,她找不到云朵妈妈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把他送回到他妈妈身边。(出示5朵云) 3.看看这里有几个云朵妈妈?哪一个才是小雨点的妈妈呢? 4.你怎么知道这就是小雨点的妈妈?
小结:原来,云朵妈妈身上有两个小黑点,小雨点身上也有两个小黑点,他们的标志是一样的,所以送对了。每个云朵妈妈身上都有小黑点,我们一起来数数。
5.那这些云朵妈妈的宝宝在哪里呀?原来,他们藏在了你们的凳子底下,我们把他们找出来,数一数,你的小雨点上有几个小黑点?
(二)帮小雨点找妈妈 1.自由探讨 师:请小朋友们想想你的小雨点要送到哪个云朵妈妈身边? (1)探讨完,再请小朋友们送小雨点回家。 (2)检查是否送对,请小朋友们来改。 师:我们来看看小雨点是不是都找到妈妈了。
(三)游戏:去云朵妈妈家做客
1.师:小雨点都找到云朵妈妈了,他们可高兴了。云朵妈妈,要请小朋友们坐飞机去她家做客。我们来看看这里停了几架飞机,那老师问问3号飞机在哪里?4号飞机在哪里?
(1)坐飞机去云朵妈妈家,我们要什么?(机票)凭机票上飞机,拿到黄颜色的机票,请你看看机票上有几个小飞机?就坐几号飞机。
登机了,请小朋友站在飞机前面排好队,站好,看看自己坐的飞机对不对。
(2)全体幼儿操作,去找自己要上的飞机。(幼儿互相检查是否上正确)。 2.幼儿操作,去云朵妈妈家做客
(1)教师小结:你们坐好了吗?飞机开始起飞了,我们一起飞到云朵妈妈家。云朵妈妈家到了,飞机降落。(去敲门)师:云朵妈妈我们到了,请开门
(2)哇,来了这么多的小客人,云朵妈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五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桌号,请你们拿出红颜色的桌号去找对应的桌子。找到了,请坐下来。
(3)云朵妈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水果给小朋友们品尝,每个小朋友拿一种水果,数一数有几个?
(五)结束(以游戏结束)
师:云朵妈妈还想跟小朋友们跳舞,我们一起来跟云朵妈妈跳舞,谢谢云朵妈妈。 教学内容:语言训练《我和小猪》 活动目标:
1.学习仔细观察图片并讲述。
2.理解故事情节,能感受故事中愉快、幽默的情感。 3.喜欢模仿故事中的象声词。 活动材料:
《我和小猪》教师教学资源、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1.说说小猪。
出示小猪图片,引导幼儿跟小猪打招呼,说说小猪的样子,学学小猪的声音。
2.看图画,说内容。
(1)出示《我和小猪》图片课件,鼓励幼儿说说画面上有谁。 (2)引导幼儿说说鲁尼和小猪在干什么?学学小猪睡觉时发出的声音,模仿小猪睡觉的样子。
(3)继续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说说小猪吃饭、喝水、生气的样子,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内容,并试着学一学。
小猪吃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怎样?会发出什么声音?小猪喝水的时候怎么端杯子?头怎样?会发出什么声音?小猪生气的时候嘴巴怎样?表情是什么样的?
(4)引导幼儿观察鲁尼和小猪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试着学一学。 3.请幼儿说说自己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4.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小猪最后是真的生气了还是没有生气? 5.教师和幼儿一起讲故事,鼓励幼儿加上喜欢的动作。
第三篇:教案 聋校—语言训练
选自聋校语言训练教材第四册第三课插图1
语言训练之“帮助” 刘晗 1337107020 13级特殊教育2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具体的图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并能根据图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图片的重点,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说、写句子,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教学重点: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并说句写句 教学难点:
能将图片内容与学过的词句结合表达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2.常规训练:口部练习、呼吸训练等。 3.常规问答:复习上节课内容。 4.新授课:
一、谈话激趣
我: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课堂看图说话、写话进行语言训练,课堂中我会拍摄每个同学的小视频。同学们有信心完成此次语言训练吗?开始之前,老师先考一考大家词语积累的情况。
二、旧识回顾 PPT出示
我: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学生说想到的词语,我把与内容大体相关的词语板书下来。
我: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的语言训练。 老师这里也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大家之前学过的词语和句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PPT出示相关的学过的词语和句式
三、多面观图 1. 有顺序观察
我:接下来,我们先一起看整幅图。同学们知道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呢?自由讨论一下有哪些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然后起来说一说。 学生说(有一天、放学后……) 学生说(教室、公园、马路上……) 板书学生说的可以用的词语。
我: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再带着问题具体来看一看图片。图上有哪些人物?等会儿老师请同学回答。 学生说(男孩、老爷爷……) 板书学生说的可以用的词语。
我:对,同学们说看到了男孩、老爷爷、小孩和阿姨。那我们再来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说(等公交车、扶老爷爷过马路……) 板书学生说的可以用的词语。
我:好,同学们说看到了男孩,老爷爷,他们在过马路。那么结合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试着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试说句子。
我:说得真好!我们还能不能用之前学过的“(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呢?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用这个句式写句子。(等写好后询问)有没有愿意主动起来说一说的同学? 板书:(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 请同学试说。
我:老师也写了一个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放学后,男孩在马路上扶老爷爷过马路。 2. 抓特点观察
我:同学写得和说得都很好。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男孩说了什么?来,我们一起回到图上。
学生说(男孩说:“老爷爷,别着急,我扶您过马路”)
我: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老爷爷,别着急,我扶您过马路”。
我(追问):那么同学们觉得为什么男孩会这么说呢?可以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猜一猜。(引导学生说出上述问题哪些能从图上观察出来(爷爷戴着墨镜,拿着导路棍),哪些需要想象)
学生说(男孩乐于助人、老爷爷年纪大了需要帮助) 板书:帮助等 3. 演一演
我: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这幅图主要讲的男孩帮助老爷爷扶他过马路。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一位同学扮演男孩,一位同学扮演老爷爷。 请同学上台演一演,重点感受“扶”。 四.妙笔作文: (1)写话练习
PPT出示写话注意事项:写字姿势要正确。
我:同学演的可好了。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开始写话了。在写话前,老师把写话的注意事项打出来了,听老师给大家读一读,然后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一起读注意事项。 PPT出示图片
我:好,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练习本,根据自己刚才的观察和想象,把整幅图的意思写一写。
写完后让同学起来读一读。(自己主动读、开火车读、指名读)老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我:好,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完了。有没有同学愿意主动起来读一读自己的写话? 学生读话。(没有同学主动读就自己说“我刚才看到某某同学写的很不错,请他读一读写的话好吗,同学们掌声鼓励他”) 我:写的真好!现在同学们把自己写的和同桌之间交换看一看,读一读。(能写出来几句话,愿意起来读都可以表扬) 把自己写的和同桌之间交换看一看,读一读。
我:同学们都完成的很不错,等会儿下课我们一起把它们贴在学习园地上。 (2)布置作业:
我:马上要下课了,我布置一下今天的家庭作业。
作业:1.抄写句式“(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3遍。
2.把自己的看图写话完善,再读一读学习园地上大家的写话! 板书设计
第四篇:幼师语言训练教案
教 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教 师 : 王萌绿 职
称 : 讲师
使 用 教 材 :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
第一堂课 幼儿教师口语概论
(一)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导语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课程学习目标,理解过程式学习、情境学习、模拟实训的重要性。
(二)熟悉过程考核的要求,把握过程考核的要求和标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师口语中的三大能力体现
(二)学习情境设计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教师口语个性鲜明
1、直观形象 练习:四季风!
2、鲜活逼真
案例:方块先生要回家! 3.语句简短
练习:用口语描绘“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色 第二节 课程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分析幼儿语言发展需求、甄别性语言教育服务、案例分析与评价 (2)方法能力:自主性学习、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反思与创新
(3)社会能力: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交流与沟通,心理素质与社会责任 2.课堂学习情境设计 (1)入园过程
(2)如厕、盥洗、就餐、午睡等生活情景 (3)主题式活动 (4)户外活动 (5)离园过程 „„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假如我是孩子:
(一)公交车上,一个年轻男子抢了一个孩子的座位,孩子妈妈安慰他,这是给老年人专用的座位(本来是老弱病残孕),孩子说„„
(二)爸爸对儿子说:“你妈妈老了,一点儿都不好看了,我们找个年轻漂亮的新妈妈吧„„”孩子说„„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二堂课 幼儿教师口语概论
(二)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幼儿教师口语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二)幼儿教师口语在课堂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手段的有声性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一则童话入手。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 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1. 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1)形象生动:幼儿思维特点的具体形象,容易接受直观、生动、具体的事物。所以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创造直观形象,来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抽象的事物、词语、概念。 (2)生活化:非概念化的生活交际语言。
(3)结构简化: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 训练:分析《咏鹅》 2.幼儿教师口语的使用
(1)幼儿教师口语的使用目的: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使其获得美的感受;使其获得知识 (2)教学手段的有声性
口语传播的实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语言流动、记忆转换的过程。为了使幼儿听得清楚、理解准确,要求教师吐字清晰,语音清晰,语音准确,语速适中;遣词造句要简明扼要,避免歧义,多用口语。
训练:下雨啦!听雨声„„ (3)教师语言的示范性
幼儿的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完成,没有语言范例,就没有习惯形成。 训练:洗手。
(4)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口语表达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综合了人的多方面素质和才能,观察、记忆、思考、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参与其中,同时也离不开说话人知识、阅历、经验、情感、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训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三堂课 幼儿教师口语规范化训练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幼儿教师口语规范训练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普通话与教师职业语言的关系,能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二)能克服地区方言习惯,自动纠正难点音。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庆方言音的纠正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川普音引起的笑话入手。
(二)教学内容 1.平翘舌音
舌尖前音:舌尖与上齿背形成阻碍。z、c、s 舌尖后音:舌尖上翘,与硬腭前端接触,形成阻碍。zh、ch、sh、r 语流练习 2.鼻音边音 鼻音口诀表 语流练习 3.前后鼻韵
• 清新 成形 阵营 成品
• 分成 引进 真诚 兴盛
• 盛行 人称 心灵
成因
• 性能 勤奋 鼎盛 很近
• 本性 新型 诚恳
蒸腾
• 横亘 平生 镇静
整风 • 听信 审慎 精心 生硬 4.绕口令练习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练习绕口令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四堂课 常规口语交际训练
(一)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口语交际的原则和心理控制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口语交际的原则
(二)口语交际中的心理控制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口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案例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口语交际的原则
(一)合作原则 1.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都必须准确清晰地发出或接收信息,这一方面是指内容上,要基本围绕主题或中心进行,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少的,浅显直白的表达。 2.信息传达的真实性
一是说至少自己认为是真实的话;二是说至少自己认为是有根据的话。但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区分幼儿昙花的内容是出于孩子的幻想,看问题简单天真,还是故意说谎。 3.信息传达的相关性。 不跑题,说话贴切。
(二)礼貌原则
1.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收益。 2.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扬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批评自己。 4.谦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 5.一致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三)角色转换原则
二、心理控制能力在口语中的表现
(一)单相表述
准确性、层次性,单位时间内信息含量较高。 1.口语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胆怯:目光呆滞,不敢与人对视,面红耳赤,呼吸急促,声音颤抖,说不出话。
(2)自卑:脸红心跳,语无伦次,手足无措,说话不得体。
(3)畏难:不愿在他人面前发言。
(4)自傲:滔滔不绝,高谈阔论,不顾听众情绪。 2.心理障碍的克服与训练
(1)提前进入教室或会场,熟悉环境;
(2)熟悉听众,和听众交谈,消除陌生感;
(3)做几次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使呼吸与心跳趋于正常;
(4)慢慢喝水,慢慢咽下,稳定情绪;
(5)专心致志,排除干扰,考虑讲课或演讲内容。
(6)上台后不急于开口,扫视全场,待静场后开讲。
(7)镜子技巧:整理服饰容貌,微笑告诉自己会成功。 3.心理他控训练
他控的技巧分为三点,一是话题的构思,如何在观点新颖深刻的基础上,构想出一个别致而不落俗套的表述形式;其次为表述语言的语调设计,如安排语调、停顿以及语速的张弛有致,以声音的“抑扬顿挫”来吸引对方;三是表述过程中的从容与应变,任何时候,表述者都应当以思想的深刻和形式的巧妙来吸引、控制对方。
任何情况下,都严禁使用要求对方“注意听讲”之类的话语。因为它标志着口语表述中语言的他控魅力已经消失了。
(二)双向交流 1.倾听
耐心地听。讲话时不要东张西望或做小动作,即使你知道他讲的内容,最好仍然耐心听下去,尤其是学生申辩,不要粗暴随意地打断。
虚心得听。不同意的观点,不要中途打断或妄下判断。以商讨口气提出异议。 会心地听。善听言外之意,注意对方体态语。会心呼应,简单地重复对方话语,发问或表示赞同,更多地是用注视、点头、微笑等态势语。 2.认同
求同存异。先找共同点,再谈分歧点。
设身处地。先绕开敏感话题,让对方感到你确实是为他着想。
迂回诱导。
情绪感染,贴近对方心理。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五堂课 常规口语交际训练
(二)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体态语训练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肢体语言的使用
(二)肢体语言的协调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口语的目光语、表情语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考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身姿语
1.行姿。说话的前奏,是给听众的第一印象,指一个人在行走时的具体姿势。教师在行走时,应当掌握正确的行进姿势,身体协调,姿势优美,步伐从容,步态平稳,步幅适中,步速均匀。
2.坐姿。头部端正、躯干挺直、手臂摆放自然等。要注意观察对方身姿的交换,推测其心理状态,以此作出相应的调整。
课堂上教师的身姿语是学生的第一印象。教师的站姿要端庄、稳健、挺直,给人以精神饱满的感觉。
二、手势语
1.上区。肩部以上,多表现积极、振奋、肯定、张扬等意义。幼儿教师要多用这种手势语。
2.中区。肩部至腰部,多表现坦诚、平静、和气等叙述、说明的中性意义。 3.下区。腰部以下,多表现憎恶、鄙视、压抑、否定等贬义。
三、表情语
1.常规性表情语。和蔼、亲切、热情、开朗,常带微笑,这是教师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态势,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2.变化性表情语。随教学内容而产生喜怒哀乐,随教学情境与学生发生感情共鸣等。
四、目光语
目光是面部表情达意最丰富的渠道,是表情语中的核心。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运用。例如,正视表示庄重、诚恳,斜视表示轻蔑,环视是与听众交流,点视具有针对性和示意性,仰视表示崇敬或傲慢,俯视表示关心或忧伤,凝视表示专注,漠视表示冷漠,虚视可以消除紧张心理等。
教师的目光要有神采,用丰富的眼神使口语表达更加生动传神,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学生的关注。注意目光中的赞许、制止、鼓励等意义。
练习:眼睛会说话。要求学生抄录下文,准备片刻,一边说话一边配以动作。 我生气的时候会瞪着眼睛;我高兴的时候会眯着眼睛;我伤心的时候会垂下眼睛流泪;我惊奇的时候会睁大眼睛;我注意听讲的时候眼睛会一动不动;我害怕的时候会闭上眼睛。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练习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六堂课 常规口语交际训练
(三)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听话与读说能力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如何听
(二)如何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复述式编码训练
(二)听话过程中的正误辨析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考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听话能力
听话能力是指人们对于外部信息传导在交谈瞬间的接收、储存及辨析、理解能力。高层次的听话能力,主要还是靠提高文化素质,增加生活阅历,在生活中长期练习。
(一)影响听力能力的因素 1.注意力不集中。
2.没有针对重点信息进行筛选。 3.机械记忆。
4.心理因素干扰(影响最大) 训练:坐、立、当众
(二)培养听话能力的技巧方法
1、注意力
2、记忆力
3、辨析力
4、理解力
5、品评力
对点练习:明天小强要去动物园看大老虎 亲爱的丁丁老师欢迎你
(三)课堂训练
1.说明文听力训练,听老师朗读片段一遍,不得笔录,复述你认为的重点信息。 2.政论性文章听力训练,听老师朗读片段一遍,不得笔录,复述你认为的核心观点。 3.较长片段训练,听老师读三遍,不得笔录,抽点同学起来复述要点。
二、读说能力的训练 1.视觉扫描的准确度训练。
教师展示图片:观看五秒,回答细节问题。 2.发声流利的快捷性训练。 绕口令练习。
3.信息传导的灵敏度训练。
教师展示文字:以最快的速度朗读,但要求清晰度在可接受范围。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搜集一则幼儿诗,反复记诵并朗诵。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七堂课 语言中的创造性思维
(一)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语言中的形象思维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一般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形象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案例引入
(二)教学内容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运用想象、联想等形式进行的思维。一是想象,二是联想。
幼儿阶段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教师应充分调动,一是借助形象,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二是通过有声有色的语言,让幼儿感知生活中鲜明、生动的形象。以促进其思维发展。
1.描述具体细致。注意选择能够描述出事物外型的大小、形状、颜色,事情发展的原因、经过、结果,人物形象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地具体细致的语言。
例如:“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听窗外的雨声像什么?哗哗——像小河在流,嘀嘀嗒嗒——像钟表响。好,我们睁开眼,看看雨像什么?像梳子一样密,像针一样细,一串一串的多像穿起来的珍珠;往远处看,还像一道门帘儿。”
例如:“我最喜欢吃牛皮糖了。牛皮糖长长的,外面有一层白芝麻,咬一口又香又甜。牛皮糖很有韧性,吃起来可以拉得很长很长,像一根橡皮筋似的。这种糖的味道很特别,所以我最喜欢吃牛皮糖。”
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以传授者自居,而是贯彻师幼互动原则,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细致描述来感受艺术作品。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引用等。 幼:老师,树叶掉下来的时候,树妈妈会疼、会死吗?
师:不会的,树妈妈的心脏在根部,只要根是健康的,大树就不会死。树掉叶子,就像人掉头发,是不痛不痒的,一段时间后它还会长出好多的新叶子。
以上案例中,教师比喻、拟人运用得当,同时照顾了幼儿敏感的情绪,即对疼痛、死亡等事件的本能排斥。建议再加一句,“不过我们还是要爱护树妈妈,不要去摘它的叶子,要知道,别人拉你的头发,多疼啊!”
3.运用拟声词、摹色词、叠音词。用这些词语有色、有声、有形,收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例如:孙悟空用金箍棒对着水晶宫大殿里的柱子,用力一扫,只听“嘁哧喀喳(cha),稀里哗啦”,怎么回事儿呀?大殿的柱子都折(she)了,水晶宫眼看要塌了。孙悟空“噌”的一下跳出水晶宫,翻了一个跟头,不见啦!
4.语言有动态感。
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在于能够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联想、想象、回忆,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堵其色、如见其人的感觉。
• 课堂练习:1.练习:小老鼠偷油 2.练习:我最喜欢吃„„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将课堂练习写成文字,反复练习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八堂课 语言中的创造性思维
(二)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语言中的抽象思维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抽象性思维
(二)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抽象思维中的条理性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案例引入
(二) 教学内容
一、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和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思维形式。教师应对说话的材料、内容、主题进行分类组合、分析、加工、抽象概括。
1.解释和讲解要简洁精确。明快简洁,多选用口语化的词语,没有言外之意,没有比喻意,象征意;都用短句,不用或少用关联词语和修饰限制性词语。其次要通俗准确,抓住关键词和要点。
例:神奇的纸棒(小班)让小朋友一人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人通过纸棒听,然后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的(基本要素)纸棒,能把我们的话传出来,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传声筒”。
2.句子完整,句意贯通。
二、条理性思维
指在思维时思路清晰缜密、逻辑性强。要留下“思维路标”,常用方法有:插入语,“首先、其次、再说、总之”;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但是、然而”;称代重提或词语重复,“一位老师走了进来,这位老师是„„”
三、发散性思维
又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对所得到的若干概念的重新组合,发散出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幼儿尤其具有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模式,是创造力的体现。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围绕“月亮”进行发散思维。可以从表象开始联想,如镜子、盘子、饼干、篮球、车轮等等;可以从情感体验上进行联想,如母亲的笑脸、温柔的女子、亲人团圆、故乡的夜晚等。
幼儿教师因为是成人,要着重训练发散性思维。
四、思维训练
1.围绕以下题目,进行发散性和形象性训练:水、手、书、星星、时间、镜子。 2.任意举出两个词,把它们的意思连贯起来。要求:一是后面的词必须和前面的词有联系;二是中间的词越少越好;三是联想方式越多越好;四是联想越新颖越好。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请分别造出表现天气寒冷、性格温柔的比喻句,要求贴切、生动、新颖、独特。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九堂课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运用训练
(一)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朗读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朗读技巧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朗读中的情感训练
(二)朗读中的语音流变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一则童话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朗读
朗读在教师口语训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朗读训练是教师口语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普通话语音训练及各种发声训练的继续,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环节,为教师职业口语、艺术口语奠定了基础。
(一)朗读的基本要求
• 1.字音正确,多音多义字和生僻字 • 2.词句准确,符合文本要求 • 3.语义明晰,停顿和重音要正确 • 4.流畅自然,视音距要拉大 • 5.感情真挚,真挚饱满的情绪
(二)朗读训练 1.朗读文本的基调确立
基调,是指作品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
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常见的有喜悦明快、悲愤凝重、昂扬有力、深沉坚定、豪放舒展、细腻清新„„ 2.反复试读,做好标记
“/”,一般停顿,有无标点符号均可使用。 “//”,强调停顿,较长时间停顿。
“︵”,表示连接,只用于有标点的地方,表示缩短停顿时间,连起来读。 “.”,重音符号。 “↗”,语调上扬。 “↘”,语调下降。 “→”,语调平直。 “—”,语调曲折。
案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拱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 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十堂课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运用训练
(二)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命题演讲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命题演讲技巧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演讲的技巧训练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总统就职演说辞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演讲概说
• 演讲具有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同时又是锻炼口才、提高素质的一种手段。
• 演讲具有现实性、艺术性、鼓动性、工具性的普遍特征。
• 命题演讲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演讲,具有严谨、稳定、针对性强的特征。
二、命题演讲的语言技巧
• 1.准确性 • 2.简洁性 • 3.通俗性 • 4.生动性
• 案例赏析:奥巴马就职演说
三、命题演讲的表达技巧
• 1.亮相:端庄大方,亲切自然。走上讲台时,上身直立,不摇不晃,步伐紧慢有序。目视前方,虚光看路。上台后面向观众站好,目光亲切,向听众点头或鞠躬。 • 2.开场白:新颖,奇趣,敏慧,力求第一分钟抓住观众注意,激发兴趣。 • 奇论妙语,石破天惊。 • 自嘲开路,幽默搭桥。 • 即景生情,巧妙过渡。 • 讲述故事,顺水推舟。 •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四、控场技巧 • 亮相得体:不要急于开口,先目光环视。 • 脱离讲稿:照本宣科让人昏昏欲睡。 • 动静结合:适当的移动可以吸引听众注意。 • 变换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
• 设置悬念:选择扣住主题又不太为人所知的材料。 • 有意提问:激发思考,不要滥用。‘ • 遇乱不惊:因地制宜,巧妙化解。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以“介绍我自己”为题,准备一篇命题演讲。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十一堂课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运用训练
(三)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幼儿教学口语的情感性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教学口语的特点
(二)情感性原则的把握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语言表达中情感氛围的营造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熟悉的童话片段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用情感积极的语言激发幼儿的热情
选用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式,流露出真诚丰富的情感,调动起幼儿兴奋、热情等良性情感。
例:老师出示木偶娃娃:“你们看,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小强,今天他要在我们班找朋友。要找什么样的朋友呢?他要找能干的好孩子做朋友。可是小强并不知道谁是好孩子,那怎么办呢?你们是不是都想和小强做朋友,那就请你们夸夸自己吧,把自己的优点说给小强听,小强就会和你做朋友,他还会给你一朵小红花。”
二、用语音、语调、节奏、态势语传情达意
语音悦耳动听,语调愉快柔和,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会让幼儿得到美的享受,面露微笑,活动轻松,是进入幼儿情感世界的“通行证”。
三、激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激情。
教师对幼儿正确的回答,富于创造性的举动,用热情洋溢的话语加以肯定和赞扬,同时,配合微笑、点头、注视及抚摸、轻拍等态势语动作,让幼儿感到教师的体贴、关爱、信任。 练习:小朋友们,我们玩一个摸图游戏。(亲切微笑,兴趣盎然)你们每个人面前有一个小盘子(指幼儿面前的盘子),盘子里有许多图形,大小、颜色、形状都不一样。(弯腰从离教师最近的幼儿的盘子里拿出几种图形展示)请你们闭着眼睛随便摸两个图形(做闭眼动作),然后睁开眼睛(做睁眼动作),看看两个图形是不是一样的。(手势泛指身旁)旁边的小朋友呢,他们的图形和你一样吗?好,把完全一样的配成一对(伸出两根食指,迅速靠近,停在眼前),放在老师桌前。如果不一样,就放回自己盘里。看看谁盘里的图形先配完(轻轻捏拳,轻挥于面前)。好,现在开始。(走到小朋友中间)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十二堂课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运用训练
(一)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交谈语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谈话用语的类型
(二)谈话用语的技巧训练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如何激发幼儿与教师交谈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熟悉的童话片段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幼儿性格类型
1、多血质: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
2、胆汁质: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感外露,但持续时间不长。在日常生活中,胆汁质的人常有精力旺盛、不易疲倦,但易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表现。
3.黏液质: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粘液质的人在面临压力时,不但不会主动应对,反而容易采取回避。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神经类型属于弱型,他们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内倾性。
二、交谈语
交谈语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情感,以达到相互沟通、促进了解的一种口语形式,包括集体交谈和个别交谈两种方式。教师使用交谈语要注意五点:
(一)拥有一颗“童心”
(二)注意幼儿的反应和态度
(三)了解幼儿的发展程度,充实幼儿的知识经验
(四)认真回答幼儿的提问
(五)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三、交谈语技巧
(一)认真倾听
(二)询问
(三)认同
(四)转移兴趣点 案例:“请你来踢球”
四、交谈中的体态语
(一)平等型:弯腰、低头、下蹲,甚至稍低于幼儿。
(二)亲近型:微笑、拥抱、抚摸、拉手、摸头、拍背、亲脸、梳头等动作。
(三)感染型:情绪热烈,动作较为夸张。
(四)示意型:招手、摆手、摇动手指、手指掩口等。
(五)回应型:竖大拇指、点头、微笑、摆手、摇头等。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讨论候车的时候,可以与幼儿进行哪些话题的交流。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十三堂课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运用训练
(二)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激励语和批评语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激励语
(二)批评语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如何巧妙批评幼儿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案例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激励语
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鼓励和激励比批评意义更重大,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驱动力,当我们用语言、行为来积极肯定幼儿的想法、行为时,可使幼儿收到鼓舞,精神感到振奋;还可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将各种规则和要去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动。 案例分析:P149,美国老师的话。
(一)对多血质、胆汁质幼儿要在“抬高”中“煽动”。
热情但容易冲动的幼儿,教师要语气肯定,言语富于煽动性,目光直视,并适当增加姿态语,使幼儿的情绪高涨;同时还要善于趁热打铁,点出问题核心,委婉表明态度和要去,使其“热情澎湃”而自愿采取行动的效果。 案例分析:P149,明明的玩具。
(二)对粘液性幼儿要在“抚慰”中“启发” 安慰中提出意见。
(三)对抑郁质幼儿要多理解帮助。 发现闪光点。
总之,激励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昵的拍肩动作,一次和老师的拥抱都可以作为辅助形式。
二、批评语
批评幼儿最忌讳三点,一是用语刻薄,伤害幼儿自尊心;二是算总账,对幼儿全盘否定;三是违背公平原则。
(一)控制情绪,用语客观。
批评前先调整自己的教育心态,控制好情绪,才会恳切。
(二)就事论事,不做结论式批评。 教师严禁对幼儿做消极的定性结论。
(三)少做剖析,多说利弊。
少做理性的剖析(幼儿理解有困难),重在简单明了指出其危害性,指出错误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四)不厌其烦,刚中显柔。
在教育中要让幼儿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期待。
总之,多血质幼儿容易接受批评,但忘得也快,对其要开门见山,但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胆汁型幼儿易冲动、要强,而且经常质疑公平。因此,要等到其情绪平稳了再做诱导。黏液质幼儿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批评,一旦明白道理,一般很少重犯错误。因此,教师要给予其思考和反思的时间和机会,并要有耐心。抑郁质幼儿表露错误的机会不多,因此受批评的几率也相对较低。对这类幼儿,应多以鼓励为主,即使批评也应尽可能委婉含蓄。
无论如何,教师在批评时,应尽量弱化语势,减轻用词的分量,淡化词义的感情色彩,巧用诱导的方式,用缓慢的语速和较平稳的语调、语态与其沟通,使其在平等、理解的前提下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一个小男孩儿爬到了最高处,做出孙悟空的动作,如何劝其下来。 2.一个幼儿使劲拉凳子,发出很大的噪声,但他乐此不疲,如何劝其改正。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十四堂课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运用训练
(三)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劝慰语和表扬语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劝慰语
(二)表扬语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针对不同性格孩子的劝慰语言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案例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劝慰语 劝慰语是教师对幼儿施加的劝说、安慰性教育语言。
劝慰语是常用教师口语,因为幼儿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差,适应能力也很弱,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在幼儿园中常常会产生失望、无助的情绪。
幼儿在幼儿园中常常因遭受挫折或感觉委屈而情绪低落甚至哭闹。
(一)针对不同性格劝慰
1.针对胆汁质和多血质幼儿:吸引注意,转移焦点,劝慰语言直接明确。
案例:小虎性格外向,容易冲动,因为和小朋友发生了争执,被三个小朋友“孤立”了,小虎很伤心,如何劝慰?
2.对于黏液质的幼儿,在劝慰时先要设法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表示理解、同情,再进一步劝慰。
3.对于抑郁质的幼儿,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用明快的语言来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关爱,要用乐观的情感来带动幼儿,使其情绪逐步走出低谷。
案例分析:上课后,教师分发玩具,结果有一个是坏的,圆圆领到了这个玩具,很不开心,因为没有多余的玩具,她希望和别人换,但别人都不同意,圆圆更不开心了。 圆圆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属于抑郁质,如何劝慰。
(二)选择正确的态度劝慰
1.幼儿之间发生冲突,一方或双方需要劝慰时,教师首先要安抚双方情绪,先回应情绪,再回应问题。
2.调查事情的始末,分清对错是非,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劝慰。 3.对幼儿加以同情,但不是怜悯,更不能随意责备。 讨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案例分析:梦梦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春游的时候,小朋友都带了各种各样好吃的,梦梦只带了妈妈做的烤馒头、两个小火腿肠和一瓶白开水。有个别同学笑话她,说她的东西“难吃死了”,“寒碜”,梦梦很难过。 如何劝慰梦梦。
二、表扬语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科学灵活地运用批评和表扬两种评价手段。
(一)表扬语多样化,有针对性 1.避免单调重复的词汇,诸如“你真棒”、“真乖”、“太好了”之类,以免弱化激励作用。 2.幼儿教师的表扬用于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耐心细致。 如:“宝宝帮助小朋友整理玩具,玩具整齐又漂亮,做得好!”
(二)表扬用语要适度,不可过分夸大 过度表扬的危害:
1.幼儿不能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轻视他人,自我过度膨胀。
2.过渡表扬容易使幼儿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幼儿通过成人的评价调节行为,缺乏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长大后情绪容易被别人的好恶所左右,抗挫能力差,适应力不强,不快乐,不自信。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选择一位同学,赞美他/她的一个优点。要求言之有物,有理有据。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十五堂课 幼儿教师口语与有效沟通
(一)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交际口语技能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 (1)如何与同事沟通 (2)如何与家长沟通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沟通的有效性及如何处理分歧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表演、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案例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与同事相处时交际口语的使用
与同事相处时的交际口语主要包括与本班教师的谈话、与本班保育员的谈话、与领导的谈话及教学研讨中的谈话。
(一)与本班教师的谈话
每个幼儿班配备2-3名教师,彼此之间是工作搭档的关系,每天都有频繁的接触,因此要彼此协调,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
从幼儿的角度看,他们需要一致性、整体化的和谐教育,而不是互相矛盾、彼此割裂的教育。 1.平等 2.客观
(二)与本班保育员的谈话
1.与保育员谈话时,一定要尊重他们,虚心听取意见,对他们的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 2.主动指导,教师的指令要清晰,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柔和,音量要适中,语句要简短。
(三)与领导的谈话
1.把握谈话时机,尽量不要在领导繁忙的时候打扰他。 2.事先打好腹稿,避免词不达意,耽误时间。
3.注意谈话方法,用语谦敬、坦诚、简明,不拖泥带水,言简意赅。
(四)教学研讨中的对话 1.认真倾听,明确主题。 2.理论鲜明,条理清晰。 3.语言简练,语气平和。 4.多用征询语气,巧妙表达意见。 “首先„„然后„„再次„„最后„„”
二、与家长沟通时的交际用语
与家长的沟通时幼儿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通过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还能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园共育的最大功效。
(一)分析谈话对象,寻求共同话题
(二)肯定幼儿长处,取得家长信任
(三)争取主动,控制谈话过程
(四)态度不卑不亢,维护教师形象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作业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十六堂课 幼儿教师口语与有效沟通
(二)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过程中的应变和调控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根据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和规律设计教学环节 (2)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应变和调控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失误的补救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案例引入
(二)教学内容
一、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和规律
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已有很好的发展,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无意注意是被动的,对环境变化的应答性反应。
1.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多变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到干扰而分散注意,因而教师也容易引导、转移他们的注意。 2.中班幼儿:好奇心更重,渴望直接接触实物,对感兴趣的活动能够长时间保持注意,被一件事吸引时对别的都置若罔闻。
3.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注意时间更长,无端终止或干扰会引起不满和反抗,注意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总之,幼儿阶段无意注意占优势,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二)有意注意:有预定性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它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并受人的意志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1.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水平很低,即使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也只能保持3-5分钟。 2.中班幼儿:在无干扰情况下,可保持10分钟左右。
3.大班幼儿: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不仅能根据成人提出的比较概括的要求组织自己的注意,有时也能自己确定任务、自动调节,可保持15分钟左右。 总之,有意注意需要幼儿教师精心培养,如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活动组织的合理性,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三)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教师环境保持安静,新布置的教室及时组织幼儿参观;教具不必过于新奇,不用时不放在醒目位置;教室着装不标新立异;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不要中断教学点名批评,稍作暗示即可。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方式尽量“游戏化”;组织形式有利于师生、伙伴之间的交流;活动过程让幼儿有“当家作主”的自主感和愉悦感,使其主动活动、动手动脑、积极参与。 3.灵活交叉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教育教学过程可运用新颖、多变、强烈的刺激吸引他们,同时也应解释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使其能主动集中注意。
二、时间的应变和调控
应变:幼儿园教学活动处于多边交往的动态语境中,教师要随时随地作适应性变化调整。遇到突发情况时,教师要镇定自信、头脑冷静、语态平和,通过准确的观察听辨,摆脱惯性思维的拘泥,快速抓住症结所在。
调控:教学活动始终处于动态语境之中,只有通过成功的调控,才能呈现有张有弛、意趣盎然的生动局面,教师要“一心二用”、“目中有人”,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而要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完成教学任务。
(一)根据幼儿兴趣的变化调控时间
兴趣、成功感以及他人的关注等因素可以构成学习的动机。活动内容过难,可能会因缺乏理解的基础和获得成功的可能而丧失兴趣和积极性;活动内容过易,也可能因为缺乏新鲜感、挑战性而减少对他们的吸引力。
(二)根据“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出现调控时间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生活在自己而不是成人的世界,因而他们的想法、观察事物的角度往往有出人预料之处。对这些“生成性”的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特别留意,并加以鼓励和肯定,适时延长教学时间。
(三)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完成情况调控时间
幼儿活动的目标是提前设置的,但通过活动实现目标的过程却是灵活多变的。面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和意外,教师应灵活应对,手段多样,以求最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儿歌练习的目标是平卷舌音的正确发音,如何设计。
参考:汉语中平卷舌发音是难点,在教学中不进行强化训练就可能形成幼儿不正确的声母发音,所以应适当增加教学时间。教师示范要注意区别近似音和易混淆的音。之后让幼儿朗读。为增加兴趣,可在熟练后加快速度,看谁念得又快又准又清晰,给幼儿争先恐后的表现机会。教师还可以通过录音或比赛的方法,鼓励幼儿练习,将录音给大家听,找不足,通过反复强化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四)根据幼儿的想象力来调控时间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发挥,正是教师所大力鼓励、肯定的,所以不能因为时间的限制而受影响。
三、内容的应变和调控
教学活动中常常遇到三种意外情况:
一是来自教师,教师自己的疏忽遗漏而出现教学失误; 二是来自幼儿,如突然提出一些偏离教学中心的问题; 三是来自外界的意外情况。
教师可以妙语补充摆脱困境、巧借台阶化解尴尬、借题发挥反客为主、顺水推舟机智引渡、故说闲话转变话题、巧设悬念随机点拨等等„„
(一)如何补救教师的失误 案例:霞霞对我说——老师,奶字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的,你错了!
我的回答:“哎,也许老师小时候听老师讲课走了神,把‘奶’字的笔顺给听错了,所以老师刚才写错了,你们以后上课一定要仔细听啊。”然后摸摸霞霞的头,“今天老师要谢谢霞霞,帮老师纠正了一个犯了几十年的错,否则,还要一直错下去。”
(二)来自幼儿方面的偶发事件
案例:学习cock(公鸡),胖胖突然怪腔怪调地问:“有没有母鸡?”全班哄堂大笑。 教师不动声色,“有,而且还有小鸡这个词。”随后将单词“Hen,Chick”写在黑板上,带领幼儿齐读,幼儿注意力又被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了。胖胖很不好意思。教师话锋一转,“胖胖不错,还想知道‘母鸡’这个词,现在大家都多学了两个词,多好呀!不过以后提问应该注意你的语调。”
(三)来自外界的意外变故
案例:教室里突然飞进了一只小鸟,课无法上下去了。
教师:这只鸟真漂亮啊!大家快把门窗关上,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好吗?(幼儿争先恐后去关门)
教师:你们看,它的羽毛是什么颜色,嘴巴呢„„(幼儿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哎呀,小鸟怎么那么惊慌呢,东躲西藏的,是吓坏了吧,小朋友,我们坐好,别吓唬它了好吗?(幼儿回到座位上)
教师:谁能说出这是什么鸟?(七嘴八舌,最后认为是黄鹂) 教师:那我们怎么处理这只鸟呢?(适时引导,将其放归)
四、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
首先,充满爱心,对幼儿的爱和尊重是成功调控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尊重,是一种教育智慧,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其次,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长期的积累磨砺,才能厚积薄发,在教学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第三,熟练掌握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主要类型及表达技巧,在教学活动中见机行事,调整语言风格,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案例:日本幼儿园的绘画课P115。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十七堂课 期末考核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期末考核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考核检验学期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考核过程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随堂考核,内容待定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五篇: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教案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于经常性言语或基本言语,这里关于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描写也主要针对经常性言语和基本言语。
一、对简单言语指令的理解
简单言语指令包括:(1)站起来(2)坐下(3)拍拍手(4)跺跺脚(5)摸摸椅子(6)张开嘴(7)把笔放在桌子上(8)把杯子给我(9)把球放在盘子里(10)把门开开当孩子能对这些口语指令完全正确反应,表明对这些句子全部理解;当孩子对这些指令有一部分做出正确反应时,则表明理解一部分;当孩子对这些指令做出错误反应,或者没有反应时,表明不能正确理解,也就是没有任何理解能力。所以当一个孩子没有任何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时,首先第一步就是对简单言语指令的理解,这对于所有无语言的孩子都有作用。
二、发音问题
1、
无意义自发发音。孤独症儿童一般都有无意义自发发音,有人多,有人则少。有些孤独症儿童在经常性言语中不会说任何词语,也不能模仿发最简单的音节,但是经常自言自语式地发出类似“geyi geyi agou”的音节。所以当他乱发这些音节时,一定要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停止这些无意义的自发音节。
2、
模仿发音。可以用如下10个词语来测试孤独症儿童的模仿发音的能力,有“爸、妈、大、哥、你好、公鸡、气球、小弟弟、大卡车、妈妈来”等,老师主试领读,孩子被试模仿。在这些
发音测试中,孩子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音问题。(1)音节之间出现不应有的停顿(2)有的儿童在模仿双音节、三音节时减少音节(3)有的儿童发出的音节存在不准确的障碍,导致他们的话一般人很难听懂。(4)同一音节快速重复(5)在所示范的音节后面增加语音成分。(6)被模仿的话语说出后并不立即模仿而是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模仿。(7)言语失用。
针对七种情况,要让孩子从最简单的语言发音基础开始,即口周肌肉按摩――被动发音按摩――口舌操――气流量的训练。
三、疑问句的理解与回答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差,所以,他们对于疑问句的回答往往比较困难。因此在平时的学习或者生活中泛化思维(情景泛化思维)要及时恰当的运用,以使他们能正确理解。
四、人称代词的理解与运用
在孤独症儿童中,人称代词不用或者混用是经常见到的。为了评价对人称代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如下简单测试仅供参考: 主试指令提问:
1、这里有三个物品,咱们三个人分,我说,你拿。
(1)这个给我
反应(被试反应)
(2)这个给你
反应(被试反应)
(3)这个给他(她)
反应(被试反应)
2、
(1)(指被试的衣服)这件衣服是谁的? 反应(被试反应)
(2)(指主试的衣服)这件衣服是谁的? 反应(被试反应)
(3)(指第三人的衣服)这件衣服是谁的?反应(被试反应)
生活中可以随时加入人称代词的训练,以上只是一个形式,训练者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改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