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
临床统计显示[1] ,我国每年糖尿病患者病发率约在3.5%左右,而2型糖尿病患者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数量的90%以上。当前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众多,拜糖平及二甲双胍均是当前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较为常用的药物类型,对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均有良好效果[2,3] 。该次研究将以此为据,探讨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糖尿病患者1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45~70岁,平均(55.7±4.8)岁,病程1~15年,平均(8.2±1.4)年;观察组(70例)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45~72岁,平均(55.4±4.9)岁,病程1~16年,平均(8.5±1.5)年。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抽选标准[4] :(1)患者过往药物服用后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仍然>6.5%或者其空腹血糖检测结果仍然>7.0 nmol/L;(2)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 h血糖含量均≥11.1 mmol/L;(3)该次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告知患者疾病信息、治疗方法并征得患者同意后签订责任书。
排除下列患者:(1)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感染、严重肠胃系统疾病患者;(2)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3)服用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患者以及对该次研究中所用药物存在过敏性反应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规格:0.25 g×48)治疗,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为0.5 g/次,3次/d。而后医生根据患者血糖、尿糖检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最大用药剂量≤2 g/d;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拜糖平(规格:50 mg×15s)治疗,初始3 d患者用药剂量为50 mg/d且分3次口服,第4天则添加至100 mg/d且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以患者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空腹血糖<10.0 mmol/L作为达标标准。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5] :显效:患者治疗后血糖降低幅度≥90%;有效:患者治疗后血糖降低幅度为50%~89%;无效:患者治疗后血糖降低幅度<50%甚至维持不变或者提升;(2)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3)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低血糖、恶心、呕吐、头疼、腹泻等。其中低血糖判定标准为末梢血糖<3.9 mmol/L。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3%)与对照组患者(9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达标率92.9%(65/70)与对照组患者91.4%(64/7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7%)与对照组患者(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低血糖1例、腹泻2例、头疼1例;对照组低血糖1例、腹泻2例、头疼1例、腹泻1例。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病发原因主要在于其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β细胞生物功能受损,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并导致患者体内血糖浓度不断升高,病情严重者甚至会蔓延至眼睛、肾脏、心脏、血管以及神经等人体各项组成部分,使其出现结构损害以及功能障碍症状。临床统计显示[6] ,当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中血糖指标达标患者数量仅在1/4左右,大部分患者由于长时间高血糖而引发体内各项组织、气管损害症状,例如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病变等,更甚者甚至会出现糖尿病足等坏疽症状而需要接受截肢治疗。同时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临床第三大慢性疾病类型,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以控制体内血糖不断升高的趋势,抑制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对各项脏器组织结构、功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采取相应的药物缓解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现象并积极控制患者血糖浓度则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关键。当前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包括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以及模拟胰岛素作用的增敏剂等多种类型,上述药物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用中具有不同疗效,在不良反应上也有所不同。该次研究中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二甲双胍以及拜糖平治疗,其中拜糖平就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类型的一种,其能够与人体内的葡萄糖肝水解酶进行竞争性的抑制而与α-葡萄糖苷酶进行可逆性的结合反应,从而有效抑制人体内各种糖类成分的分解,其对人体内葡萄糖、果糖的吸收进程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效达到抑制人体血糖升高的治疗目的。同时拜糖平在人体内的治疗作用不会受到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对胰岛素分泌进程造成刺激,还能对胰岛素分泌进程、状态进行一定的改善调节,提升人体外周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更加有效提升患者血糖降低效果,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此外,拜糖平在人体中的应用极少会对患者肝肾及肠胃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即使有患者出现轻微肠胃系统反应,在给予对症处理后就会自行消失。而二甲双胍则属于双胍类降糖药物类型,其在人体内的应用能有效提升人体对葡萄糖的细胞利用效率,抑制人体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进程并抑制糖异生现象,降低人体内肝脏葡萄糖的分解与输出而增强细胞葡萄糖的无菌酵解过程,有效达到降糖效果。二甲双胍还能有效提升人体肌肉等相关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降低人体血管内糖分含量的同时积极患者人体内胰岛素抵抗现象,提升人体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7] 。总体来讲,二甲双胍能有效提升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并降低胰岛素抵抗性、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对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其体重等均有良好效果。二甲双胍本身是当前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类型,其对人体腺苷酸环化酶有良好抑制效果的同时也不会对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造成不利影响,以及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也极少见不良反应出现。有关临床研究显示[8] ,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更好,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增加现象。说明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糖尿病患者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依然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威胁。而该次研究中给予两组患者单独治疗,其治疗有效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90%,说明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良好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抽选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70例)及拜糖平治疗(观察组70例),测定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差异,评估其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3%)与对照组患者(9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7%)与对照组(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拜糖平,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李尤朝.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34-36.
[2] 胡德才.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28-29.
[3] 艾凤杰.二甲双胍与拜糖平联合治疗糖尿病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8):83.
[4] 唐新农.用拜糖平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63.
[5] 张凤革.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2990-2992.
[6] 李素芳.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35例疗效观[J].当代医学,2016,22(15):151-152.
[7] 仇维芝.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877-2879.
[8] 周旭萍,张志强.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3):5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