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期糖尿病肾病超声诊断价值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肾病是该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肾微小血管病变损害肾动脉后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为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作者随机选择该院2012—2015年治疗的84例不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同期治疗的20例非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析所有患者的肾血流分布和肾动脉血流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检查不仅能观察糖尿病肾病血流动力学状态,且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肾功能和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2012—2015年经治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范围在35~69岁,中位年龄为47岁;糖尿病史介于10~18年;从糖尿病类型看,1型糖尿病30例,2型糖尿病54例。选择20例非肾病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10例,中位年龄45岁,无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
该研究将糖尿病肾病分为3个时期,各期的病人数量和判定标准分别为:
隐匿期共计10例患者,判定标准:24 h尿蛋白排出量30<uan300 mg;肾功能衰竭期共计44例患者,判定标准:血中BUN>7.5 mmol/L,其中行多次肾透析的患者有23例。</uan
1.3 检查方法
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在3.5~5.0 MHz之间。检查前嘱患者空腹,使机体处于仰卧位或侧卧位,肾脏血流分布的观察用CDFI,测量肾动脉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用PW。以上各指标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作为各指标的检测值。
2 结果
2.1 隐匿期患者检查结果
隐匿期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肾内血流分布、Vmax和Vmin、PI和RI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症状期患者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症状期患者肾内血流分布减少,Vmax和Vmin均降低,PI和RI反而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肾功能衰竭期患者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肾功能衰竭期患者肾内血流分布稀疏,皮质部血流信号几乎未见到,肾门处肾动脉内径明显变细,Vmax和Vmin(最为显著)均明显降低,PI和RI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与正常人比较,糖尿病早期患者的肾脏体积逐渐增大,超声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显示增大幅度在30%左右,肾小球和肾小管代偿性增大程度具有个体差异;肾小球滤过率增高(高20%~40%)为患者出现的主要功能性改变,同时多数患者的肾血浆流量和滤过分数也得到相应增加,如果没有控制血糖水平,会增加尿白蛋白排出量。患病2~5年后,患者可出现肾小球毛细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基底膜基质沉积以及毛细管襻折叠和融合等病理改变,从而阻塞毛细血管。如果纠正糖代谢,可防止和逆转上述早期病理改变,避免肾脏损伤,显著降低尿蛋白的排出量。
随着病情的进展,晚期患者肾小球基底膜不断增厚,肾小球出现透明性变并发生硬化,功能残存的肾小球出现代偿性肥大,不断破坏肾单位,久之出现肾功不全的临床表现。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是此类患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结节直径一般在20~200 m!m之间,内含透明物质,PAS染色阳性,形态较为规则,数个肾小球被累及,肾小球塌陷是因为其中可见到多个结节。较早出现且较为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病程在10年以上患者的发生率超过90%,但硬化程度相对较轻,范围较广。血管系膜以至整个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属于此类患者的非特异性病理改变,可并存有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囊内小滴和纤维蛋白样帽为渗出性肾小球硬化的两种表现,前者主要存在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外周或球囊内,外周形成新月体或球囊呈纺锤状,由球蛋白、粘多糖和白蛋白等物质组成;后者发生在肾小球血管襻的外周,呈半月状或团块状。
血尿生化是目前评价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项目。由于肾小动脉硬化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不同期肾损害的肾血流灌注也不相同。此类患者应在空腹状态下行超声检查,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常规应先观察双肾形态和内部回声并测量大小,之后叠加CDFI和PW,当有3~4个相同形态频谱显示时将图像冻结,测量其Vmax、Vmin、PI和RI。其中Vmax和Vmin主要反映肾血管充盈度和血流的供应程度以及肾脏的血流灌注量,PI和RI主要反映肾血管床阻力状态与血管弹性和肾间质的改变,其临床意义各不相同。
肾彩色血流显像差异是肾小动脉病变提高肾血流阻力的一个重要声像图改变,通过声像图可使肾血流状态得到较好的反映。由于隐匿型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对较轻的病理改变,肾血流阻力未发生异常改变,基本不影响三级弓状动脉血流,血流丰富与正常人几乎没有差别。随着病情发展,进入症状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程和病理改变不同,可以出现血流欠丰富或血流较差的超声声像图。此时明显减少的弓状动脉血流可使叶间动脉受到累及,肾血管阻力发生了异常改变,与正常人比较反映肾小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可出现显著性差异。一旦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肾功能衰竭期,出现弥漫性肾小动脉硬化,显著降低了肾血流量,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
应用彩色多普勒肾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这两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测定肾动脉血流状况,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可见显著增宽的肾动脉内径,血流量一般正常,PI和RI可降低。
作者随机选择该院2012—2015年治疗的84例不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同期治疗的20例非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析所有患者的肾血流分布和肾动脉血流参数。结果显示,隐匿期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肾内血流分布几近相同,Vmax和Vmin、PI和RI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临床上较轻肾小动脉损害、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增高的此类患者一致,说明该期患者肾血流阻力尚未出现病理性改变,处于代偿状态,仍可保证双肾正常的血流灌注。
当肾小动脉损害进一步加重,肾血流灌注逐渐降低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处于症状期和肾功能衰竭期。此时超声检查患者的Vmax、Vmin(下降幅度最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这说明血管阻力影响Vmin的程度高于Vmax,这提高了RI水平,降低了血流灌注量。该文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症状期患者肾内血流分布减少,Vmax和Vmin均降低,PI和RI反而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衰竭期患者肾内血流分布稀疏,皮质部血流信号几乎未见到,肾门处肾动脉内径明显变细,Vmax和Vmin(最为显著)均明显降低,PI和RI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通过肾彩色血流显像获得的声像图是反映肾血流状态的评价指标,同时也反映肾小动脉病理改变的程度,可为临床诊断不同期糖尿病肾病提供客观的依据,也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肾功能改变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超声在不同期别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该院经治并确诊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例患者处于糖尿病肾病隐匿期,30例患者处于症状期,44例患者处于肾功能衰竭期。另外选择同期住院的20例非肾病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常规检查,其中应用血流显像(CDFI)观察肾脏血流灌注,用频谱多普勒(PW)分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不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不同的血流灌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隐匿期患者CDFI和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期与肾功能衰期患者的CDFI和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增加肾脏CDFI逐渐稀疏减少,肾动脉变细可以降低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提高肾血管阻力指数。结论 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价不同期糖尿病肾病肾血流状态的诊断仪,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多普勒超声'超声诊断,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卓贵,刘立静.糖尿病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11):868-869.
[2] 焦荣红,薛红元.糖尿病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中医的辨证分型[J].河北医药,2009,31(1):83-84.
[3] 曹晔,赵洋,朱胜,等.糖尿病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822-1823.
[4] 付晓丹.超声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5):573-577.
[5] 王一,张彤迪.超声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5):614-617.
[6] 刘秋云,陈明.超声评价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2,33(2):101-103.
[7] 黄蓉,罗欢,张惠芳,等.超声检测肾血流在评估糖尿病肾病肾损害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73-1574.
[8] 刁纯青,许庆松,陈瑞德,等.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超声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18-20.
[9] 曲素慧,白文坤,徐万菊,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7):892-893.
[10] 陈素华.糖尿病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54-55.
[11] 叶娜,车岩,陈爱荣,等.超声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7):3380-3384.
[12] 高枫,潘达亮.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血流的观察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11):66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