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第一篇:旅游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旅游市场营销实务课程单元设计
教案首页
第 2 单元 第 1 周 2 学时 单元标题:
模块二: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任务1: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课堂类别:
理论讲授
教学地点: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
(2)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要素及其对旅游经营活动的营销
2、能力(技能)目标:
(1)能够某一具体旅游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加以识别,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要素及其对旅游经营活动的影响
2、难点: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要素及其对旅游经营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ppt演示、案例分析
教学材料及工具:无
教案正页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旧课(5分钟)
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的五个阶段
二、新课内容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10分钟)
案例导入:据统计,目前在武汉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已多达20个,武汉的经济型酒店已经达到200多家,成为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第三大城市。武汉地处华中腹地,有“九省通衢”之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中国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以及货物集散地,并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成为了华中地区“都市文化旅游”的特点城市,具备了一系列符合经济型酒店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条件。
提出任务:请进一步分析武汉市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二)教学内容
知识点1: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及特点(10分钟) (1)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及特点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指那些作用于旅游企业,而旅游企业难以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构成了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由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构成。旅游市场微观营销环境由与旅游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组织和个人构成,包括购买者、中间商、竞争者、社会公众等,这些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对旅游企业营销能力的有效发挥可产生直接影响。宏观层面的力量由政治法律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构成。
在营销环境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营销环境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营销环境中诸因素的细微变化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企业的经营和决策。作为旅游企业的经营者只有协调好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企业内部的营销系统这三者的关系,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复杂性
由于地区、时间、季节的不同以及影响旅游企业活动的因素众多,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所涉及的因素也众多,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对其他环境因素及营销活动产生影响,使得营销活动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影响营销活动的环境因素也越来越多,使得营销环境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复杂的环境因素使得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环境的复杂化,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易变性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不仅复杂,而且这些众多营销环境因素,由于时间、地区、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营销环境诸因素发生着动态的变化。例如,加入WTO,使得我国旅游业开放,那么对于饭店业和旅行社业的冲击是完全不一样的,外资、合资旅行社的建立使得旅行社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市场份额的争夺日渐激烈;再如,游客的流量因闲暇时间的集中与否而使客源市场分为淡季和旺季。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旅游企业的营销环境中诸因素处于一种易变的、不稳定的状态中,而且各因素由于受影响的原因不同,在变化时往往快慢不一,例如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变化较慢,竞争因素一天内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旅游企业的营销人员应时刻关注营销环境的变化,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以便企业在经营中依据市场的变化而对各种营销活动和决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难预测性
由于营销环境的多边形引起诸因素的难预测性,在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下,旅游企业把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企业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社会经济的走势、政治的不稳定、外来的竞争、突发事件如非典、禽流感等因素都使旅游企业难以预测与把握。 部分可控性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有不可控的也有可控的市场营销因素,旅游企业虽然不能控制外部营销因素,但可以通过对内部营销系统的调整或采取各种营销活动来对外部的不可控的营销环境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不可控因素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归纳1(2分钟)
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实质影响旅游企业运营的外部大环境。它作为旅游企业的不可控制和不可影响的因素,对企业营销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知识点2: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40分钟)
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等各个方面。 (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由一些为企业营销所必须的或能受到营销活动影响的自然资源所构成。资源禀赋论告诉我们,由于自然地理的原因,地区间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亦是如此,但是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与破坏都会影响到旅游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资源的保护,不仅是旅游者所重视的,更应该是旅游企业所关注的。 (2)人口因素
人口数量与旅游市场构成的关系
在收入接近的条件下,人口的多少决定着市场容量。一般来说,人口数量与市场容量、消费需求成正比。在同样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口的增加对旅游人次的增加起着一定作用。但是如果经济水准不同,就不能类比,例如我国人口数量达13亿,但出国旅游的却很少,所以对人口数量与具体商品的市场关系还必须视消费群的特质而定。这种与特定商品需求相联系的消费群称为市场相关群体。旅游市场营销要重视相关的人口数量,即相关群体的研究。 人口城市化与旅游市场的关系
世界城市人口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人口部统计,2000年有50%~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一般说,城市居民需求旅游的人数不仅比农村多,而且比例也高。从世界上一些主要客源国看也是这样,城市人口多,旅游人数也多。199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是82.7%,英国是86.4%,日本是63.3%。城市人口的增多会导致旅游人数的增多。如何适应人口城市化的特点去开发旅游市场,是营销者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旅游市场的关系
据统计,到2000年,欧洲有四分之一的人超过65岁,到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将增加4倍,退休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40%,世界人口老龄化,特别是主要旅游客源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有增无减。在美国度假旅行支出80%是出在55岁以上的人手中。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国际老年人旅游市场已形成,旅游市场营销者应审时度势,制定老龄人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推出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各种旅游服务项目。 (3)经济因素
从宏观上分析经济环境时,要着重分析以下主要经济因素: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人民的富裕程度。有研究指出,一般来说,人均GNP到300美元就会兴起国内旅游,而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就会有出境旅游的需求。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00美元以上的,旅游增长速度更为迅速。美国就因其较高的人均GN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之一,1990年美国出国旅游者高达4000万人次。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在3万美元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之一,1990年日本出国旅游者达1100万人次。 个人收人与消费
经济条件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个人收入,尤其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更是决定旅游消费者购买力和支出的决定性因素。据统计,在经济发达国家中,每个国民的旅游费支出约占个人收入的4%~6%。因此,个人收入是衡量当地市场容量、反映购买力高低的重要尺度。一般来说,高收入的旅游者往往比低收入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平均逗留时间长、平均花费高。旅游者在旅游中选择参加的活动类型、购买的旅游产品也因收入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外贸收支状况
国际间贸易是各国争取外汇的主要途径,而外汇的获得又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外贸收支出现逆差时,不但会造成本国货币贬值,使出国旅游价格变得昂贵,而且旅游客源国政府还会采取以鼓励国内旅游来替代国际旅游的紧缩政策。如美国1985年外贸赤字达1000多亿美元,财政赤字达2000多亿美元,美国参议院批准了自1986年起购买国际机票征税的议案。相反,当外贸收支大幅度顺差,造成本国货币升值,出国旅游价格就降低,而且旅游客源国还会放松甚至鼓励国民出国旅游并购买外国商品。如1987年6月日本发表了今后五年海外旅行倍增计划,以减少贸易顺差。计划内容是:从1988年起,促使日本海外旅行人数每年增长13 9/6左右,并在机票减免、与国外观光部门交流和获取信息等方面为旅游者提供方便。 (4)政治法律因素
旅游消费的需求弹性系数较大,它不仅对价格敏感,而且对政策法规也十分敏感。一个国家的政府,总是要运用自己的法律行政手段,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因而政府的法令条例,特别是有关旅游业的经济立法,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形成和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而这些法律或规定都是在企业的控制范围之外,其调整变化将对旅游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形成旅游活动的两大客观条件是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仅与经济发展有关,还与国家采取何种分配制度有关,而闲暇时间的多少也与政治法规有一定关系,比如假日立法使发达国家居民有了两周的带薪假日,才对远距离旅游目的地形成现实的需求。因此接待国就可根据这一法规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还有些立法条款对旅游娱乐的消费需求会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某些地区关于喝酒者年龄限制的规定就会对餐饮业有较大的影响。
政府对出国旅游签证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出境旅游情况。简化烦琐的入关手续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旅游者。反之,手续复杂的入关程序使相当部分的潜在旅游者闻风却步。
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也明显影响两国互送旅游客源。自尼克松访华以后,美国骤然兴起到中国旅游的热潮,这一方面是由于名人效应,但更重要的是这次访华预示着中美外交关系的和解,从而促进了美国人民到中国旅游的动机。反之,如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紧张,必然导致两国互送旅客的锐减。 (5)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情况。文化对个人必然有其暗示、提醒、制约的力量及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主导需求、消费结构和方式及人们对旅游的观念态度等等。因此,旅游营销活动必须要适应文化的特点。为了成功地吸引某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了解当地的文化十分重要。营销活动能否适应当地文化,决定着市场经营的成败。 (6)技术环境因素
“技术”是指人们所有行事方法的总和。它直接影响到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销售和管理技术,决定了企业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作为旅游企业的营销者,需要考虑两方面的技术环境。
1.运用新技术可以提供竞争优势
许多企业认识到,谁能引人注目地推出新产品,谁就能保证获得未来几年良好的收益。经验证明,注重革新的企业通常要比不注重革新的企业在旅游市场上成功的概率高。假日公司是旅馆业的技术领先者,并且多年占据旅馆业榜首之位。假日公司最先拥有一个巨大的卫星电视闭路系统。1957年这个公司成为第一家在每间客房配备黑白电视机的连锁集团。新技术又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使航空公司、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利用计算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许多其他便利。高技术又使企业得以拥有自己庞大的国际营销网络,这种营销网络不仅有产品的销售,而且还包括将企业的新观念转达给世界各地的用户。
2.技术对旅游者的影响
闻名遐迩的迪斯尼乐园就是集光、声、电等多种发达技术于一体的产物。战争年代高技术的首选应用是在军事上,而目前高技术的第一应用则是娱乐业。这种富于梦幻、刺激的娱乐产品一经产生,就会赢得众多人的青睐。
同时,技术的发展使旅游设施现代化,为人们的旅游活动带来便利,如交通、通信的发展将时空的距离变得短小,洲际旅游成为易事。旅游饭店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为旅游者提供了方便。目前,国际上许多饭店在客房设置电脑终端,使客人可以清楚地查询自己的消费情况,商务客 人可以使用电脑联网进行工作。 归纳2(3分钟)
一般而言,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旅游企业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人口统计、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六个方面,旅游企业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因素对营销活动的影响,并且制定相应的策略。
(三)技能训练(15分钟)
讨论:“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对旅游市场有何影响? ◎调整前消费者倾向于长线旅游旅游供需矛盾突出
调整前的每年三个“黄金周”(春节、五
一、国庆),每次放假的7天为消费者提供了充沛的休息时间和出行时间。大量的消费者选择长线旅游作为度假方式。居民大规模集中出游虽然带来了景区经济的短暂繁荣,但它给旅游的供需带来了诸多问题。
从数量上看,假日期间旅游需求量大增,而旅游供给具有相对稳定性,旅游产品短期内供给不足,这就导致假日期间旅游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从空间上看,旅游景区容量有限,而长线、集中旅游使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破坏现象时常发生,这既浪费了旅游资源,又浪费了旅游成本。 此外,长线旅游给城市的交通运输业带来较大压力。据有关方面统计,2006年5月1日至7日(“黄金周”取消前最后一个五一长假),铁路发送旅客30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200万人次,比春节期间增长23%,公路日均客运量比春节期间增加27%以上,水陆运输再现景气,上海、大连等地的内海航线客座率普遍达到10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黄金周”以往长线旅游人流量大,交通拥挤。这大大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质量,同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调整后消费者倾向于短线旅游休闲活动更加灵活
调整后的四个“小黄金周”(清明、五
一、端午、中秋),使旅游时间和旅游人数更加分散,这既利于人们自由选择出行时间,也不影响旅游消费总量,同时还降低旅游成本,节约旅游资源。“小黄金周”由于时间限制,必然会导致部分计划长线旅游的消费者转向短线出游。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城郊游、周边游及国内游将会成为旅游爱好者越来越钟情的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节假日调整后,出现了更多的放假机会,分散的假期也更加符合放假规律,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地安排休闲活动,旅游的质量会提高,能享受到的服务也会更好。此外,郊区游、农家乐或是到周边城市旅游给接近客源地的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促进了经营短线旅游的旅行社业务的进步,短期旅游产品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三、新课小结(5分钟)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宏观市场营销环境的六大要素及其对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
四、课后作业
选择武汉一家知名旅游企业并对其进行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第二篇:旅游产生的宏观环境分析
旅游产生的宏观条件分析
一、引言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旅游产生的客观条件又分为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宏观条件是旅游产生的重要外部条件,宏观条件是由一些大范围的、与宏观条件相关的因素或力量构成,是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技术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等的总称。这些条件既为旅游产生提供了机遇,也对旅游产生构成了挑战。本文试就影响旅游产生的宏观条件进行初步分析。
二、旅游产生的宏观条件
(一)经济条件
旅游活动发生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旅游活动能否开展,一定程度受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经济环境影响。经济环境是指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准,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等。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也较为发达。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接待国。与此相反,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交通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了旅游的发展。
2、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人民币升值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内游客,人民币的升值后居民境外消费能力相对变强,一些潜在游客会在升值的心理下加入到出境游的队伍中去。对于国外游客,人民币升值后,美元和欧元价值相对缩水,入境旅游价格相对抬升,日本、韩国、美国、英国这几个客源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3、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及创新的机遇。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的畅通、服务的提高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同时也提高了入境旅游流量。
(二)政治法律条件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着旅游决策。
1、政治条件
政治环境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大背景。政治环境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开展。
首先,国家的政治制度影响着旅游的规模。政治制度包括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往往使旅游限制在少数贵族范围内,限制了旅游的发展。民主制度使旅游成为人人均可参与的大众化活动。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与形式。
其次,国家政治局势影响旅游活动进展。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各种因素的稍微变动都会对旅游产生影响,如国际关系的恶化、政府政策的恶化、政局的不稳、社会的**、恐怖活动的出现、战争的爆发等等都会导致旅游活动的萧条。
最后,国家基础政策影响旅游需求。基础政策对旅游的影响表现在它为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对现行休假政策的完善和带薪休假政策的落实,人们有了更多的空暇时间,对外出旅游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这对旅游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法律条件
法律环境主要是法律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旅游相关法规的制定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保障,使旅游者可以更安心的进行旅游活动。我国用来规范旅游行业和保障旅游者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实施暂行办法》、《旅行社关于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的规定》等。
(三)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旅游的发展中,科学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旅游发展产生过二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由于航空技术的商业化,为人们提供了进行远程旅游的交通工具,使国际旅游成为大众化,旅游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第二次是90年代,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成为推动旅游又一次重大变革的直接动因。由此可以看来,旅游需求量的大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技术环境主要在旅游体验形式、交通状况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影响着旅游发展。
1、旅游体验形式
新的科技成果可以使旅游者的活动空间和体验突破极限。随着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旅游者能够进行星际旅游,到北极南极高山深海去做探险旅游,以迪斯尼、环球影城为代表的高科技含量的模拟情景旅游为更多旅游者所经历。
2、交通运输状况
旅游者要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游,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特色交通方式本身也会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交通工具种类增加、速度加快、舒适感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越来越高。从居民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距离的缩短,使得旅游者的出行更加便捷,旅游者游览时间相对延长,同时旅游需求需量也随之增加。
3、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媒介,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效率,丰富了旅游者信息搜索的选择性,满足了旅游者对信息搜寻主动性和互动性的需求。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预定机票、车票、酒店房间、旅游路线、景点介绍等只需在家中操作即可完成,极大的方便了旅游者出游。
(四)社会文化条件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以个人身份同社会环境发生关系的行为,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各地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性质、人们共享的价值观以及人口状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这些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要件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活动内容、形式、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1、人口结构
旅游客源市场的潜在容量是由人口总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的。人口总量、年龄结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特征会对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数量和消费逐渐增加,老龄人员并不像年轻一样喜欢刺激和冒险,他们可能会偏向休闲度假,旅游业要多开发些适合中老年的旅游产品,如疗养等。
2、文化吸引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逐步提高,对精神文化追求日益强烈,文化旅游成为深受旅游者追捧的旅游活动之一。文化既是一个区域的形象也是灵魂,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具备独特的区域个性和风格,才能获得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转化成一种无形的资源,极大的提高一个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拓宽该地区的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
(五)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是旅游产生的重要前提,没有高山大川、珍禽异兽,没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旅游的产生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下面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情况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地理位置
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旅游发达程度也不同,如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也众多,旅游需求相对较高,而西部经济不发达,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不利于了旅游的发展。
2、气候条件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四季分明,气候变化幅度大。四季的景色不同,便于组织适宜不同季节条件的旅游活动,使一个地区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而不单调。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便是四季景色的真实写照。不同时节观赏的景色不同,这也就使同一旅游景点有了重复游览的意义。
3、自然资源
我国不仅四季分明而且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貌并存,正是这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在这种地形下形成的地质地貌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花岗岩景观、砂岩景观、山岳峡谷、丹霞地貌景观等,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自然资源给旅游者的观光浏览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总结
综上所述,旅游的产生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技术、自然等宏观条件的影响,这些宏观层面的客观条件是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同时旅游产生之后也会对宏观条件产生一定的反作用。旅游与宏观条件之间的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正是其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而获得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的过程。为了促进旅游的蓬勃发展,提高旅游需求,旅游经营、管理部门均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快旅游立法进程,实现依法之旅,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旅游内容和增加旅游形式,增加旅游者的多样选择。p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孙洪波.旅游学概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9. [2]余凤龙,陆林.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J].旅游学刊.2008(09). [3]和军.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04). [4]陈咏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 [5]张遵东.论科学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3(02). [6]王钰,何君陆.人民币升值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报.2008. [7]周奕明.国内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7(26)
第三篇:旅游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受行业自身内部能力和发展潜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行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宏观环境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自然等五方面。宏观环境从不同角度对任何行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既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又对行业的发展构成挑战。因此,任何行业和企业在制定决策时,首先一定要对其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关键词:旅游业、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受行业自身内部能力和发展潜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行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外部经营环境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自然等五方面。宏观环境从不同角度对任何行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既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又对行业的发展构成挑战。因此,任何行业和企业在制定决策时,首先一定要对其进行宏观环境分析。那么旅游业的宏观环境是怎样的呢?
从政治环境上看,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所在地区政权的性质和政权的稳定性、立法依据和立法体系的完备程度、所在地区是否加入政治联盟及政治联盟的有关条款,以及政府的宏观产业政策等因素。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如今政府对旅游业的加大了支持力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依法治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发展环境将逐渐形成,旅游发展将逐渐步入有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政府将根据发展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完善行业自律,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将会逐渐消除,消费环境会让旅游者更加放心舒心。另外,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各种因素的稍微变动都会对旅游业产生影响,如国际关系的恶化、政府政策的恶化、政局的不稳、社会的**、恐怖活动的出现、战争的爆发等等都会导致旅游活动的萧条和旅游产业的停滞。此外,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
消费市场,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从经济环境上看:经济环境是企业最直接感受到的环境因素。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经济总量分析;可支配收入分析;利率、汇率、投资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分析。
国民生产总值反应了经济整体实力。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和闲暇的时间变多了,这为人们旅游动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因为有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和闲暇的时间是旅游产生的条件。另外,人们的养身意识提高了,于是更多人开展了以健身疗养为目的的健康疗养旅游。还有,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大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上升了,于是更多人有了外出旅游的动机,为的是开拓眼界,或者是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或者进行科研考察。商业化程度的提高,商务旅游也随之发展起来了。
去年人民币的升值,对旅游业产生很复杂的影响。从出境游、入境游及国内游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出境旅游将掀起新浪潮。人民币升值后,居民境外消费能力相对变强,居民境外购物将进一步受到刺激,一些潜在游客也会在升值的心理下加入到出境游的队伍中去。其次,对入境游产生有限影响。人民币升值后,美元和欧元价值相对缩水,入境旅游价格相对抬升。因此入境旅游整体上会面临利空的局势。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表现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提高后,国内旅游价格相对于出境游价格上涨。原计划在国内旅游的居民受汇率上升的影响而选择出境旅游,分流的游客可能对国内饭店和景区的接待量产生影响,从而不利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入效应将有利于居民旅游消费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居民财产增加,消费能力提升。
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旅游业将启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国内外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将加快,与国际市场、国际规则、国际水平将进一步接轨。中国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将进一步发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界的话语权将继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制定与应用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从技术环境上看,技术环境对经济及企业行业的影响是累计渐进的。技术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对产业的影响以及技术的社会影响和信息化影响等四个方面。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随之发展起来了,如动车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旅游者的外出旅游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快捷的条件。通过细胞技术或基因技术,对濒危动植物种形成有效保护,从而保持了旅游动植物环境的吸引力。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创造出新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可以使一些原来不具备旅游吸引力的资源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或提升它们的吸引力,如主题公园和游乐场的各种高科技模拟技术和游乐设施。应用了高新技术后,许多文物古迹资源得到了保护,增强了它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科技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对传统伦理的挑战等,这些都会对旅游业产生不良影响,使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受到严重的损害,旅游可持续发展变得艰难。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科技给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发展旅游中要善于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同时也要谨防现代科技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
从社会文化环境上看,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两个方面影响企业和行业:一是影响人口总量和人口分布、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他们对产业和对企业的态度;二是影响企业内部成员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从而影响企业士气。现如今,社会文化呈现如下发展趋势:更关心环境;中老年顾客市场成长;个性化需求增长;生活节奏加快;单亲家庭和没孩子的双亲家庭增多;劳动力和市场的多样性增加。更关心环境,则旅游业在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的时候要注意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美化和维护。中老年顾客市场成长,则旅游业要多开发些适合中老年的旅游产品,如疗养等。个性化需求增加则说明旅游者对旅游业的要求变高了。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加,人们都渴望回归自然,
则旅游业要多开发些自然、休闲、娱乐性质的旅游产品。
从自然环境上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逐渐转变,人类对付自然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对企业和行业来说,主要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三项。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分布不均,独特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首先,地理位置,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旅游业发达程度也不同,如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也众多,而西部经济不发达,有的地方甚至人烟稀少,所以东部地区相对西部来说,旅游业更发达。
其次,气候条件,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风向更替明显, 四季分明,气候变化幅度大。四季的景色不同,便于组织适宜不同季节条件的旅游活动, 使一个地区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而不单调。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便是四季景色的真实写照。不同时节观赏的景色不同,这也就使同一旅游景点有了重复游览的意义。
再次,资源状况,我国不仅四季分明而且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貌并存,正是这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在这种地形下形成的地质地貌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花岗岩景观、砂岩景观、山岳峡谷、丹霞地貌景观等, 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自然条件都便于各地旅行社组织各种旅游活动,如名山游、长江三峡游。四季分明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地形,众多的河流湖泊以及动植物种类的繁多,都构成观光游览的要素,也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综上所述,旅游业一方面享受宏观环境带来的有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削弱宏观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业要积极迎接宏观环境带来的变化,转变观念,调整战略,采取措施,才能使旅游业持续开展下去,并不断成长壮大。
第四篇:《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教学设计
教材教学简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 工学任务三第一节便是汽车宏观营销环境。
汽车宏观营销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又不被企业营销职能所控制的全部因素,包括人口环境、自然和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策与法律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因素及分析方法,并培养学生结合各汽车公司或品牌进行汽车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因本校学生为中职中专学生,他们基础知识不是特别扎实,而且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心态十分被动,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或注意力不集中,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针对这些问题,在上课时会采用更多的案例来引起学生兴趣并帮助其理解,同时也会更多的对学生进行提问或教学,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从而达到本堂课教学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定义、因素及分析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宏观营销环境所包含的因素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训学习市场营销的兴趣,体验自己分析营销环境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 教学难点:①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的具体方法。
②将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运用到各汽车公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PPT、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 1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新课
在中国汽车产销量增加的同时,我国的汽车使用环境变得越来越趋于国际化。2006年初,国家六部委联合发文取消了很多地区歧视小排量轿车使用的地方政策,同年4月又实施了新版汽车消费税率,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轿车,以节约能源。除此之外,用户对汽车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市场的发展使汽车的营销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又上资料可以看出,影响汽车销售和营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便是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
二、 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定义。
提问:同学们,在你们还没有看书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你们觉得影响汽车营销的因素都有些什么呢?
鼓励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整理并总结,引出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定义。
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又不被企业营销职能所控制的全部因素,包括人口环境、自然和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策与法律环境。
让学生在书上找到相关内容标记上后,全班齐读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定义,加强学生对此的记忆及理解。
三、 人口环境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人口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家庭结构、人口年龄分布及地域分布等因素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将此段话标记并齐读后,带领学生根据相关资料理解人口环境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1、 年龄结构。
资料:46.7%的90后、57.6%的80后、50.2%的70后、42.6%的60后拥有或者计划拥有第一辆车。70、80后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较为高涨,80、90后结婚车已经快成了必备品。
以上资料向我们展示了各个年龄结构的人对车的需求量以及需求方向不同,从而,我们也可以对某汽车品牌的消费者年龄结构做出分析。
提问:QQ、奔奔等一系列国产微型车的消费者年龄结构是哪个阶段?
— 2 — 总结学生答案并延伸:我们可以根据分析或调查掌握每种车的消费者年龄层,以此来对车的外表、性能等各方面进行营销。
2、 性别结构。
资料:德国57%女性有车。美国,女性消费占据汽车销量的51%,会影响80%以上的男性购车决定。男性偏好黑、银、灰,女性偏好红、蓝、紫等彩色。女性偏好手自一体或5速自动,男性偏好6速手动。
以上资料简单的说明了性别结构对汽车营销的影响。
提问:举例你熟悉的汽车品牌,分析它是针对男性市场还是女性市场或者两者皆有? 结合学生答案,将性别结构相关知识再深化。
3、 家庭结构
以家庭结构不同对汽车座椅要求不同,再对汽车车型要求不同等引导学生对家庭结构理解及记忆。
4、 社会结构
资料:书47页城镇人口增加。
提问:同学们,在中国,购买汽车的是城镇人多,还是农村人购车的多?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增加我们的汽车销售量,所以,社会结构的变化能够影响到我们的汽车营销。
四、 自然地理环境对企业营销的营销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该地的自然资源、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有时这种影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1、 自然环境
现今社会的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就中国,去年开始,雾霾现象及其严重,同学们想想,自然环境的破坏对我们汽车营销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自然环境对企业营销的营销表现在两方面。
2、 地理环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室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前必须考虑的地理环境因素。 例:同一个汽车公司,在重庆这种山地地区和成都这种平原地区,推行的车型是否一样呢?再思考,我国新疆地区的公路等级如何,一般的轿车和越野车哪种在新疆的销量会
— 3 — 更好?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答案,总结书上影响汽车使用的自然地理因素。 第二课时:
一、 经济环境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1、 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人均收入、各人可支配收入、各人可任意支配收入及家庭收入对汽车企业营销的营销。
例:根据近4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机动车可以普及。
2、 消费结构比例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公式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资料:中国家庭开支主要用于吃穿(恩格尔48.6%)。中国家庭消费愿望排序,住宅,子女教育,医疗保险,汽车。
提问:由上资料大家可以联想到,如果你以后做销售人员,你会如何分析顾客是否真的有实力购买汽车了?
总结学生答案:我们可以和顾客聊天,如果顾客的住房、孩子教育、医疗保险都已经满足,那他购买汽车的可能性便会大得多。
3、 经济运行速度
地区经济运行速度的高低决定着汽车的需求数量,也影响着全社会对运输工具的需求规模。
4、 地区金融手段
金融政策的变化对整个地区的销售市场会形成很大的影响。
提问:假如,四川现代开始大批量生产销售时,资阳会出台一些什么样的金融政策?对现代的营销有什么影响?
鼓励学生思考回答,并对答案进行总结,加强书本上知识的运用。
二、 科学技术环境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企业营销的科学技术环境是指由于技术因素而引起的生产力变化,从而对市场营销所带来的影响。
— 4 — 资料:20世纪60年代,汽车制造竞争阶段,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的。70年代是汽车性能竞争阶段,以降低汽车震动,减小噪音,和提高汽车使用寿命为目的。80年代是汽车造型竞争的阶段。90年代进入汽车仿真设计竞争阶段,以汽车快速更新作为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
根据以上资料,引导学生对书上科学技术的相关重点内容进行学习理解。
三、 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对汽车产品的营销活动产生明显影响的政府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及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相关政策的总称,它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政府令,也包括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
资料: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这对汽车市场营销来说,是一个可以促进汽车市场营销的好消息。但是,在中国政策方面,由于空气污染严重,治理大气污染政策力度在加大,城市对汽车进行限行限购,这又会影响到汽车市场营销。而购置税的最低税价及时更新也是对汽车营销的不良营销。但是,我们可以讲我们的目光放在新能源汽车上,现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可以得到几千到几万不等的补贴,而这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又是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提问:由上诉资料,同学们在书上寻找相应的知识点,并讨论我国还有那些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在影响着汽车市场?
总结学生答案,并引导更深入的理解书上内容。
四、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社会的名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社会结构等的总和。
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讨论,分别对以上设计到的因素举例说明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总结学生答案,带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 小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汽车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的相关内容,大家在回忆一下我们这两节课的内容,你会发现,宏观环境其实就是企业没法控制的环境,而由此再倒推剧烈,你就能比较清晰的记得宏观环境的内容了。而在之后的学习中,大家一定要结合现实中的案列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让你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教学反思
— 5 — 本课的实用价值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企业的宏观环境。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科学性:本课并非全部讲授式教学,教授途中多次让学生思考问题及回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 6 —
第五篇:平遥发展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平遥旅游市场营销分析
摘要: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平遥古城的评价。
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地旅游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
但是就目前旅游发展的高层次要求来看,平遥古城的旅游现状相比同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存在很大的差距。反思平遥古城的旅游市场,仍缺乏足够的现代营销理念,忽视了景点的宣传促销和优质服务,不重视整体产品的市场营销。
课题在调查研究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旅游业和旅游营销的特点。通过对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的SWOT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营销规划的新设想,希望对旅游营销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让平遥古城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魅力。
关键词:平遥古城,旅游营销,营销策略
引言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与其他全国各地的名城相比,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完整的保存了城墙、街道、店铺、名居,国内十分罕见,独具特色。文物孤寂布局严谨,完整地继承了封建的“礼教”和“习俗”,充分地展示了儒家、佛家、道家文化,这是平遥古城独具的历史价值和特色。另外,平遥古城内容丰富,除珍稀文物古迹之外,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内涵很丰富,是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的活样本。国内外目前对平遥古城的研究有关于平遥传统名居、摄影节文化、晋商文化等等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对平遥古城旅游发展的一些方向和问题的研究,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产品品位档次不高,旅游研究、管理和服务人才不足,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进行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进行剖析,以现代旅游营销的新理念为支撑,具体针对目前制约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旅游营销的策划。将本科阶段学习的营销理论具体应用于旅游业的发展,以实践检验理论,希望对旅游营销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让平遥古城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魅力。
1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现状
1.1平遥古城旅游业概况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平遥古城接待游客平均年增长31.5%,旅游综合收入平均年增长63.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平遥的旅游增长速度很快,但受外界影响的波动性也较大。作为世界遗产,平遥没有发挥出其资源优势,与山西省其他景区相比,平遥的增长速度排在新开发的皇城相府、柳氏民居、常家庄园,以及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之后,但高于五台山、云冈石窟和壶口瀑布等老牌精品景区的增长速度。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为山西平遥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平遥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保持了持续、健康、强劲、快速的发展势头。接待游客人次,门票收入,综合收入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旅游收入在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中连年保持了最快的增长速度。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税收比重从 1997 年的 10.6%增长到 2006年的75.7%。
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大要素”服务体系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带动了饭店业的迅猛发展。第二,带动了旅行社的快速发展。第三,1998年县政府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后,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实施旅游开发,从古城墙、日升昌票号旧址、南大街、城隍庙、县衙的开发到文庙的修复、开发,平遥古城连同双林寺、镇国寺,现共有大小景点 21 处,古城景区概念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汾河三坝温泉度假村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孟良山的引资开发已列入日程,基本形成了以“一城两寺”为依托、晋商文化为主导的“一城、一山、一水、一线”的古城景区旅游产业体系。第四,带动了旅游商品的大幅发展。旅游购物和旅游商品从原来的单一的平遥牛肉、推光漆器,发展形成了以“平遥三大宝: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为主,平遥火柴、黄酒、剪纸、手工布鞋、鞋垫、双林寺泥塑等特色旅游纪念品为辅的旅游商品体系。第五,带动了娱乐表演的蓬勃发展。娱乐项目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挖掘整理,古城景区相继推出明代知县迎宾、县太爷升堂断案、票号代写汇票、状元祭孔、镖局走镖等特色文化娱乐项目,平遥文庙大戏堂的修复开发,为古城娱乐项目增添了新的内容,各类表演项目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和好评,有效地延长了游客在平遥的停留时间。第六,带动了城市建设和环境的巨大改善。
1.2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存在问题
但是平遥古城依旧存在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如①古屋民居缺乏有效保护;②游客接待出现周期性超载;③旅游经济效益较低;④古城搬迁走入误区;⑤商业化倾向严重;⑥旅游
管理比较混乱。
2平遥古城旅游营销SWOT分析
2.1Strengths优势
首先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源优势以及日益改善的旅游环境。其中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1)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县城的实物标本;2)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3)平遥古城的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4)平遥古城的传统名居体现了独特的地方风貌;5)民俗风情独特;6)传统美食美名天下;7)古玩珍品购物天堂。
2.2Weaknesses劣势
①缺乏整体营销规划
②缺乏旅游信息咨询、交流中心
③旅游环境整治仍有待长期努力
2.3 Opportunities机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不断升温,旅游成为人们求知、求乐、求新、求异的广阔天地,传统的纯观光游览、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方式更成熟,而度假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文化旅游、摄影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不断出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自 2001 年创办以来,经过6年的精心打造,已经成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成果和文化品牌,成为展示当代世界摄影发展水平的重大节庆和国内外公认的国际文化品牌。而且,文化旅游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文化旅游代表当今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时尚潮流,是时代对旅游业的要求。旅游文化的个性化程度也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平遥古城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其最大的卖点。
2.4 Threats威胁
平遥古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同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基于云南丽江古城的积极大力宣传以及全省的深度重视,平遥古城却有些缓慢滞后,在卖点没有下足功夫,输于云南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的后期旅游发展应多借鉴丽江古城的先期成功。平遥古城与省内其他旅游景点,既有客源优势,又存在着威胁,文化也有相似之处。且与同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更是资源相似。如何在资源等相似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成为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的关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平遥古城留不住旅客的原因,不是旅游资源不够,而是缺乏完善的旅游营销规划,没有精心包装设计的城市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力度不足,从而
影响了平遥古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搞好平遥古城旅游市场营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策略分析
3.1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的市场定位及形象策划
根据前文的SWOT分析,平遥古城要在竞争对手中显示出差异性,就必需找出自己的特色。丽江古城主要展示的是纳西族文化,而平遥古城则体现的是近3000年的中国汉民族文化,尤以明清文化为特色。
从旅游资源角度看,有四个方面是平遥古城的旅游吸引特色:①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②票号历史及晋商文化精髓;③中国北方传统名居及生活方式;④中国汉民族文化,尤以明清文化为特色。
平遥古城的旅游业有三个层次的目标市场:一是晋中地区及山西地区民众(休闲、旅游、观赏);二是国内旅客(地方风情、历史文化底蕴);三是港澳与国外旅客(观光、饮食、摄影)。 根据目标顾客的心理和特色定位因素,平遥古城旅游市场可定位如下:
①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突现旅游价值
②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典范城市
③票号发源地,晋商精髓最佳研究地
通过旅游市场定位分析,平遥古城的城市形象包涵了以上三个层面,呈现给旅游者的是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如果用一句口号来概括平遥古城的旅游城市形象,可表述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票号历史恒久远,晋商文化发祥地”。
3.2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的两大原则
3.2.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①注重二次开发,保持景点持久效应
②实行绿色营销,维护都市生态环境
③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
④加强环保教育,培养都市旅游生态环境
3.2.2坚持区域协作原则
旅游业将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而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新世纪的旅游业决不是独立的行业。它已打破了行业的界限、行政区域的限制,也突破了国界,形成了众多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联合和区域联合。同一区域的各地旅游业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促销,可
以产生更大的市场效应。
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应树立“大旅游”观念,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合理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同港澳地区的协作,争取更多的国际客源,以区域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
结束语: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旅游业对GDP的推动力日益显著。大力推进旅游营销,促使旅游业蓬勃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总的看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还是在一种较低状态下运行,许多旅游产品都停留在半资源状态,开发层次不高,营销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陈旧,影响了效益的发挥。本文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剖析本地旅游市场营销中的现象与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籍此能对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研究做一些积极的探索。对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和市场环境的SWOT分析表明,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是资源不足,而是产品的开发、包装宣传尚未到位,城市形象和旅游产品促销力度不够。
参考文献:
[1] 史忠新、安锦才.平遥览要[M].山西:平遥县人民政府旅游办公室编.1998年.
[2] 苏华.细说平遥[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
[3] 李国英.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探讨——关于平遥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7月.第18卷第7期.P57-59.
[4] 黄玉理.我国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2月.第17卷第1期.
[5] 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文化为例[M].河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11月.
[6] 王红、冯卫红.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M].古城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发展探析——以平遥古城为例.北京:中国旅游出版.2006年11月.P91-97.
[7] 白玫.山西省旅游业的SWOT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9月.总第4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