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鼻内镜下2种钩突切除的相关研究(精选)

鼻内镜下2种钩突切除的相关研究(精选)

鼻内镜下2种钩突切除的相关研究慢性鼻窦炎常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能得到适当治疗所致。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多粘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现今一般使用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 钩突切除术是鼻内镜下进行鼻窦手术的第一步, 此操。

鼻内镜下2种钩突切除的相关研究

慢性鼻窦炎常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能得到适当治疗所致。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多粘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现今一般使用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 钩突切除术是鼻内镜下进行鼻窦手术的第一步, 此操作如果不当, 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笔者对2004年7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96侧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 以探讨鼻内镜下2种钩突切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7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78例96侧慢性鼻窦炎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8例48侧患者, 男25例, 女13例, 年龄16~71岁, 平均 (37.4±2.3) 岁, 单侧28例, 双侧10例, 7例患者合并有鼻息肉, 5例为筛窦炎, 3例为上颌窦炎。治疗组40例48侧患者,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18~67岁, 平均 (35.1±3.5) 岁, 单侧32例, 双侧8例, 8例患者合并有鼻息肉, 6例为筛窦炎, 2例为上颌窦炎。所有患者均有反复鼻塞, 流浓涕, 头胀头痛不适等症状。所有患者病程都>2年, 都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CT、X线等检查以辅助诊断。

1.2 方法

患者仰卧位, 鼻内镜下给予患者应用1%丁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充分收缩鼻腔黏膜, 麻醉采用1%利多卡因加微量肾上腺素进行浸润麻醉。内镜使用杭州裕华医用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BDJ-E型内窥镜。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钩突切除治疗, 鼻内镜下查看钩突游离缘, 在钩突与鼻腔外侧壁交界之钩突前缘处, 使用钩突刀切入骨缝直达尾端然后用剥离插入骨缝剥离钩突。

1.2.2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采用摇门式钩突切除治疗, 鼻内镜下查看钩突游离缘, 切口选在中鼻甲前穹隆部下方, 从钩突后切入, 用咬骨钳由中鼻道进入探入半月裂, 将钩突在插入外侧壁的部位折断, 将钩突从鼻腔外侧壁咬除, 切除钩突尾端后完成。

1.3 观察项目

2组患者于术后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并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SP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6侧患者发生并发症, 2侧为鼻泪管损伤, 4例为眶部脂肪暴露。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2组对比差异明显, χ2=4.4444, P=0.0350,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 无一例复发患者, 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无反复鼻塞, 流浓涕, 头胀头痛等临床表现发生。

3 讨论

脸部骨骼中充满气体的空腔, 这些空腔内充满著黏膜, 空腔中之黏膜肿胀及发炎从而发生病变为鼻窦炎。有许多不同的刺激也会造成鼻窦炎, 其常发生于鼻伤风后, 细菌、病毒及过敏也有可能是致病因。慢性鼻窦炎常因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而形成。现今认为鼻窦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窦口阻塞导致鼻窦内的感染, 其中鼻息肉是引起鼻窦开口阻塞的重要原因。本组资料中对照组7例患者合并有鼻息肉, 治疗组7例患者合并有鼻息肉。游泳时污水进入鼻窦, 致使感染扩散也会引起鼻窦炎的发生。慢性鼻窦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但其病程长, 可以有头痛, 也可以没有头痛。鼻腔检查见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 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增厚或息肉样变, 鼻窦X射线拍片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鼻内镜手术是利用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鼻窦手术, 使鼻腔、鼻窦, 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 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在直视下手术组织损伤少, 出血少, 术中视野清晰, 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2]。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应彻底清除病变, 尽可能地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 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通气和引流的空间。钩突切除术是进行鼻内镜手术的先期操作, 如果操作失败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3,4,5]。传统的钩突切除术有时很难找出钩突与鼻腔外侧壁相连处, 致使钩突切除不完整, 易于发生眶部穿通、脂肪暴露、眶部脂肪脱垂等并发症。另外其操作和患者眼部接触多, 易于出现纸样板破坏。摇门式钩突切除术的特点为操作简单, 暴露充分, 不会损伤纸样板[6,7,8]。但其可以引起泪囊的暴露, 本组患者虽无一例发生此类并发症, 但术中仍需注意, 术中可清除掉所有小的骨片, 保证患者的鼻泪管通畅。

本组资料显示, 对照组6侧患者发生并发症。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2组对比差异明显, χ2=4.4444, P=0.0350,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明显证明摇门式钩突切除术并发症少于传统钩突切除术。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 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 无一例复发患者, 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 摇门式钩突切除术操作简单, 不用和患者的眼部接触, 避免损伤的发生, 术后并发症少, 但仍要注意避免泪囊暴露的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2种钩突切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96侧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8例48侧患者采用传统钩突切除治疗, 治疗组40例48侧患者采用摇门式钩突切除治疗, 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6侧发生并发症,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2组对比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摇门式钩突切除术后并发症少, 优于传统钩突切除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鼻内镜,传统钩突切除,摇门式钩突切除,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参考文献

[1] 张罗, 韩德民, 葛文彤, 等.钩突上端和鼻丘气房的解剖学和影像学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 19 (12) :91~93.

[2] 陈红.鼻内镜术中保留或部分保留钩突的手术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25 (29) :37~39.

[3] 宋盛华, 范永强, 赵伟, 等.改良切除和保留钩突的鼻内镜鼻窦手术[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 34 (2) :121~123.

[4] 许庚.保留或重塑钩突的内镜鼻窦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21 (1) :76~78.

[5] 姚兰刚, 桂长俊, 柴华, 等.钩突切除加下鼻道置管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J].中国基层医药, 2007, 37 (9) :82~84.

[6] 邓旭文.摇门式钩突切除在基层医院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0, 23 (1) :71~73.

[7] 陈闽琪, 陈立燕.鼻内镜下钩突切除加下鼻甲粘膜下骨折移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2, 19 (3) :15~17.

[8] 熊观霞, 黎建峰, 詹杰民, 等.钩突对鼻腔及上颌窦气流力学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31 (1) :34~36.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