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农业经济管理实习报告(全文)

农业经济管理实习报告(全文)

农业经济管理实习报告在实习结束之后,我们必然有着很多的感受,也许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升华,也许是对于自身不足的了解,或者获得了某方面的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进行实习总结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实习报告

在实习结束之后,我们必然有着很多的感受,也许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升华,也许是对于自身不足的了解,或者获得了某方面的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进行实习总结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农业经济管理实习报告

观光农业的特点,观光农业可研报告,观光农业管理

我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农业大国,科技支撑能力、经济基础和农民素质还较低,政府支持在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即便是从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以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历看,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产业化转移更离不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发展。

政府支持的集中表现体现在管理与政策保障体系的构建上,政策与管理措施应贯彻到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要全面考虑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教育、农民就业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问题,全方位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本研究提出的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战略、全民参与战略、信息与市场战略、示范推广战略、组织模式创新战略等。

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框架中,政策保障战略和组织模式创新战略分别从政策和组织两个层面进行战略构建,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信息与市场战略是与产业化战略的关系更为直接与密切的,但也需要进行有效地政策引导与组织驱动;全民参与战略和示范推广战略是实现政策与管理战略的重要保障 区域推进战略是从国家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建立的,以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以技术升级战略和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为支撑的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原则、内容、方向和途径的总称。

由于自然环境差异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探讨和关注这些差异,明确各区域生态农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不仅是做好中国生态农业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的需要,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实现途径,而且对提升中国生态农业的区域优势度、适应性、多样性和持续性,整体促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作用。

观光农业:HTTP://WWW.YXSTJG.COM/汽修学校HTTP://WWW.ZZDZQX.COM/

生态农业区域差异 中国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生态农业发展基础差异等几个方面。 C自然环境条件 我国南北纬度跨度较大,从北到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热量环境差异明显;从沿海到内陆的径向上经过了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和荒漠或冻源四个类型。年降水量从2000余mm降低至几十mm,地势起伏从低平原跨越到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地貌变化复杂多样等,农业生产条件地域性差异性明显。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不同,我国形成了明显的三大台阶之间的差异。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的屋脊,平均海拔4000m以上,年降水一般在200-SOOmm,高寒,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形成了以高寒草原为主的景观。由蒙新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组成第二级台阶,海拔多在500--1000m,北部的蒙新高原、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地区,形成了以干旱草原为主的自然景观,农业基本要依靠灌溉才能维持;南部的云贵高原降水虽然较为丰富(年降水一般在1000mm以上),森林及灌丛植被较为茂密,但因多为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瘩薄,农业的水平并不高。

东部平原农业区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区,城市密布,交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著名的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分布着我国众多的粮、棉、油和猪肉生产基地。 C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常明显。东、中、西部以及南北区域发展差距显著,东部进入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而西部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东部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农业产业化基础,而西部还处于摸索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外向型农业上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内陆省区的边境地带在发展农业贸易上具有一定地理区位优势,中心城市在活跃农产品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等,而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却不具备这些条件,处于发展与竞争上相对劣势的地位。

生态农业发展基础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的基础不同和生态农业技术及其模式的差别等原因,各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水平有较大不同。发达地区用较为先进的常规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整合,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相对就较好,而落后地区多采用传统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整合,整体技术水平与推广水平就较低。

正是多样化的区域差异,决定了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种类丰富,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HTTP://WWW.YXSTJG.COM/汽修学校

HTTP://WWW.ZZDZQX.COM/

林业、牧业、渔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多个层面,具体模式的结构及功能也不尽相同,产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为中国生态农业区域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巨大机遇。

观光农业:HTTP://WWW.YXSTJG.COM/ 汽修学校HTTP://WWW.ZZDZQX.COM/

第二篇:农业管理学课程实习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了解我国农业管理现实概况、农业管理的特点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农业管理发展方向,加深对农业管理基础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理解,丰富教学内容。

二、内容和要求

组织学生到县级农业管理部门、镇政府或农场参观考察,听取农业管理部门领导、基层干部的介绍,有条件时安排学生与当地农业管理干部、农民进行座谈。调查了解当地农业管理现状、农业管理特点和农业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考察农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改革的方向。

三、方法与步骤

每学年秋季开课,时间为0.5周。

第1天,介绍课程实习计划,参观考察;

第2天,根据考察情况撰写实习报告;

第3天,分班进行交流讨论,并交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以实习基地为主,兼考虑选择其他有自己管理特点的县(市)、农业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教师需预先制定好课程实习计划,制定必要的调查表格,联系好实习地点,并有专门教师进行指导。教学实习指导教师1~2名。

四、成绩考核

课程实习的考核主要从实习态度(15%)、工作规范(15%)、实习报告(70%)三个方面进行。参观调查必须认真细致,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实习记录、调查表格必须完整、规范、整洁。调查完成后需根据考察和调查情况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应包括当地农业及其管理现状、特点分析,介绍发现的管理问题或好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阐述自己体会或建议对策。

农业管理学课程实习成绩按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进行四级评定。

撰写人:陈建军

审核人:任永浩

第三篇:农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绥棱农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概论农业现代化

认识绥棱

转眼间,三个月的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对于绥棱这个黑龙江中部这个县城,我从一无所知,到现在看到了他无限的潜力与希望,让我有些爱上了这里。

绥棱,地处小兴安岭南端西麓,绥化市东北部。它东临伊春市,东南与庆安县接壤,南部和西南同北林区连界,西部和西北与北安市、海伦市相连,东北及北部与北安市和逊克县连界。从形状看,它像一把吉祥的如意柄镶嵌在茫茫的松嫩平原上。

全县幅员面积423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3万,集聚着汉、满、朝鲜等12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地貌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呈西南东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以丘陵、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这里交通比较便利,滨北铁路贯穿全县南北,鹤嫩公路连接了伊春、齐齐哈尔,森林窄轨铁路畅通林区,鸡讷、绥北等公路交织成网,通乡通村公路已硬化1400多公里运输方便快捷。

同时,它拥有全省园林绿化先进县、全省洁净城市、全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一系列殊荣。这些荣誉见证着绥棱人对园林城市建设的情有独钟! 感受绥棱

对于绥棱,这三个月不仅仅从课上讲解中了解,我们还多次的切身的走访乡村,走的最多的是绥四路,直达四海店,道路两边的庄稼让人看得心潮澎湃,但是我的心情在那次走访十乡的活动中更加震撼。

绥棱的农业原来十分发达,农林牧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方圆百里内年产优质大豆100万吨、绿色食品水稻50万吨以上。每年县内自产优质木材15万立方米,木材集散交易量达百万立方米以上。各种合作社,养殖种植园区,还有上集那先进的大规模水稻培育种植体系等等都让我记忆犹新,这无疑不说明我们绥棱是个

有着强大农业生产力又蕴含无限潜力的地方,尽管今年的天公不作美,在秋收的时节阴雨连连,严重影响的秋收的进度,但是我却深切的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这让我沉思,今后的农业应该怎么走?我们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我是一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土地分配与管理

在不改变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现在的土地分配与使用还是没有形成规模,这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而农民的认识与利益的分配方法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看到克音河乡、上集镇这些地方的农村合作社和政府带头建设的种植园区,越发的觉得土地整合是带领农民快速走向现代化的前提,不仅便于土地的管理和规划,更是释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为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所以,全面展开,多元化发展农业合作形式,这是我们最迫切的事情。

2、农业机械化大生产

机械化大生产无疑是我们首先要发展的方向,但是我觉得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好。这次在农机合作社如此紧张的绥棱县,我们这次还过分的依靠农机秋收,加上恶劣的天气环境使得我们的大型机械可以下田工作的时间急剧缩短,这些无疑是导致我们这次秋收工作被动的原因,因此在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我觉得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也是我们目前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于全县76 个行政村,180多万亩的耕地,我们这百台农机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所以狠抓农机合作建设,才能在未来的道路未雨绸缪。

3、环境保护到生态农业

无论是今年的大风大涝,还是今年的粘虫冰雹,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短,极地位臵偏移,以后的天灾不会少,今年台风不仅多而且强,这些都是给我们的预警。所以加强田间管理,开阔河道,选择优良的作物品种,这些都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同时,化肥农药的的大量施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迫害,尤其本县的癌症患者比例极高让百姓很是担忧。为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从传统的农业,转化为生态农业,这是我们长期的不可避免的任务,因为环保已经是我们全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生存课题。

4、招商引资

我们的工业园区已经建设完毕,还有好多的大型建筑厂,这些无疑都是我们现在仅有的产业,相信相关领导也很重视招商引资,因为这就像是我们的血脉一样,但是单纯的招商引资我觉得还是不够的,大力扶持本地的合作模式,进而升级成为公司,甚至是我们的龙头产业,建立自己的品牌,比如上集的大米和大蒜就是一个先进的例子,再比如这次筹办的奶山羊养殖,都是值得我们全县人民去效仿和学习。

从绥棱看农业现代化大发展

农业现代化三种模式

要加快绥棱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仅要了解自身的情况,还要放眼世界,向绥棱以外的世界学习了解。其实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一个世界现象,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四个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变迁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农业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农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农业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农业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转换。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方向,一般主要取决于该国农业资源和工业化水平。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无外乎有三种模式。

1.地少人多、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

典型的国家是荷兰,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荷兰人多地狭,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35人,堪称世界之最。由于土地十分珍贵,荷兰人追求精耕细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依靠精耕细作,这个60年前还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小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花卉的出口更是雄踞世界第一。

除荷兰外,值得一提的国家还有以色列。以色列地处中东,既缺水又少土,因此它比任何国家都注意土地和淡水的高效率使用。以色列节水农业世界第一,平均每立方水可产2~3千克粮食,是我国的2~3倍,水肥利用率达80%~90%。现在以色列不仅改变了粮食、蔬菜、水果长期依靠进口的状况,而且还能大量出

口。专家说,若按以色列的土地生产率,地球可以多养活100亿人。 2.地广人稀、机械化主导型发展模式

具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以广泛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美国平均每个农场耕种的面积近4000英亩(1英亩相当于6市亩)。如果离开农业机械,美国农业简直寸步难行。在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为350万人,但这350万人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与美国情况差不多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都依赖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3.机械化与科学化并进发展模式

典型的国家是法国。这类国家一般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多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多年来,为发展现代农业,法国实行了“一加一减”的做法。“一加”指的是为防止土地分散,国家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允许让一个子女继承;“一减”指的是分流农民,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必须退休,由国家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同时还辅以鼓励农村青年进厂做工的办法减少农民。除此之外,法国还实行“以工养农”政策。几十年来,法国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还由国家出钱培训农民。

现在,困扰法国上千年的小农经济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目前法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相比西方国家,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是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瓶颈。发达国家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谷物25吨、肉类3~4吨,而我国仅是人家的1/20和1/14。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农业现代化模式得到的启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的研究,实证了这种模式划分,即劳均土地在30公顷以上的国家走的是机械技术型;劳均土地在3—30公顷之间的国家走的是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交错型;劳均土地在3公顷以下的国家走的是生物技术型。各个

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资金投入、技术变革和生产要素的重新配臵。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

1、农业现代化是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

每个国家在农业发展上都遇到了如何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问题。一般都是先牺牲农业,利用农业积累来发展工业,从而导致农业在一定阶段萎缩。当工业不断壮大,实现工业化以后,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用工业装备农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当工业化达到中期以后,关注工业与农业的协调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美国和西欧等一些国家在18世纪中叶大力发展工业,随着强大工业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用工业积累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韩国政府在上世纪60—70年代大力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用了大约30年的时间,使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实现农村城镇化。日本也是在上世纪60年代加大农业投入,增加农业贷款,提高农产品价格,实施农业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政府对农业的发展政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

农业是“弱质”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因此,政府的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美、日、韩和西欧等一些国家,在农业发展中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和保护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加农业补贴和价格保护,推行农业保险政策,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行农机、良种、农产品出口补贴等等政策和法规。以色列积极推动设施农业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由于政策的推动和导向作用,使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3、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以市场为导向,随时调整农产品结构和产量,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道路。美国政府依据市场需求,按计划指导生产,实行宏观调控。由有关部门每年向农场主及时发布信息,对过剩农产品生产进行调减,通过鼓励休耕并给予补贴来压缩播种面积。以资源为基础,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全国农产品生产按区域划分为玉米、大豆、水果、经济作物和畜产品产业带和专业种植区。美国80%以上的农场只经

营一种农产品,实现高度专业化。区域生产分工明确,有利于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有利于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有利于面向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荷兰的花卉和养牛产业、丹麦的养猪业等,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区域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可靠保证。

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1844年具有典型意义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以后,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丹麦成为养猪大国、荷兰成为花卉出口大国,合作社功不可没。日本、韩国及台湾省的农协,把农民组织起来并代表农民利益与市场、政府进行抗争,并负责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等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服务,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农业合作组织有供销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性合作社、产业合作社,美国90%左右的农场主都参加各种合作社。据《美国农业实况》记载,美国有4/5的商业农场主通过合作社购买农用物资,销售农产品或得到所需服务。各类合作组织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完善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成为现代农业的支撑。

美国、西欧、日本、韩国等国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尽管各国形式不同,但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套完善高效的研究和推广体系。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很欠缺,只有号召,行动的还是不够彻底。

走自己的路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然带有中国国情的独特印记。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决定了我们既不可能照搬国外,也不可能一个模式齐步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各国农业现代化大都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农业的物质装备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为主要内容,二是以提高环境友好性和健全支持农业保护体系为主要内容。而中国目前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情况是:两个阶段任务相互叠加,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因此难度更大,问题更复杂。

人口特别多——占世界人口的1/5,且农民数量特别庞大。

耕地特别少——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耕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

水平的40%。

环境脆弱、资源短缺——山区丘陵多,平原面积小;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去大部分,绿洲少得可怜;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水土资源极不匹配,譬如水多的贵州缺地,地多的甘肃缺水。

经济欠发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发布的数据,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九十九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这么大体量、这么多农业人口、这么少人均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先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无法照搬。

从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的实际出发,我们能采用一个适用全国的模式吗?恐怕不能!

中国国土广袤,东西跨越5000多公里,南北相望也是5000多公里,5大气候类型,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水平相去甚远。东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差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已经上万,最低的只有千把元。因此我们绥棱可以向三江平原学习,但也要根据自有的产业,走出自己的路,发展自己的特色。

一、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搞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坚持土地公有制和严格尊重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仅是我国社会安定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因此,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提倡农民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土地流转是“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离不开土地流转。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站在推进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把握有利时机,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

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一是要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完成对现有农业科技机构的合理布局和学科设臵的战略调整,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臵,强化科研与开发、推广队伍建设,逐步形成队伍精干、管理有序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要大力扶持重点农业科技院校,培养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农业科技人员,并适度干预市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地区、学科配臵,形成合理、有序的农业科研队伍结构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要协调跨区域间的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优势和市场、劳动力等区位优势,确定区域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技术,逐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地带和集群,促进我国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四是要加大农业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研发投资力度,尽快建立国家农业技术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认证和监测体系,规范农业生产、产品贸易和加工流通体系,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努力方向。五是要大力加强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民自觉接受和运用科技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科技推广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要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品种,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后续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开发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发展创汇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六是要狠抓了“八项措施”:

1、推广经验促增收

2、宣传惠农政策促增收

3、调整结构促增收

4、科技服务促增收

5、围绕市场促增效

6、劳务经济促增收

7、加工增值促增收

8、防疫减灾保增收

三、有选择、有步骤实行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

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理论上讲是这样,但在山区、丘陵地区,由于土地面积较小,限制了机械化的应用,甚至无法利用机械。因此,为实现土地大面积机械化规模经营,在不改变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前提下,必须对土地等要素进行适当的整合,大力推行农户土地经营权的租赁、转让和入股联合等改革措施。现阶段,我国应把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本着急需、可能、合理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走有选择、有步骤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过程。可以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一方面,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当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诸如“公司+ 农户”、“龙头企业+ 基地”、“公司+ 中介组织+ 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

1、以政府注册经营的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

2、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

3、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

4、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

5、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

6、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这些产业化模式推广开来,要切实加强调查分析工作,研究其推广的可行性,盲目引进某一模式往往会导致失败。

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走城镇化道路,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农民在已有城镇就业迁徙到城镇定居;另一条是一些有条件

的乡村发展为城镇,农民就地就近转业从事工商业,变为城镇居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主要是针对第二条途径来说的,即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上,使之成为功能完善、人口聚集、能发挥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作用,在区域逐步构建出一个城镇化体系。这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过去几十年,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因此,以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就需要把以农村土地主体的农民市民化,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农民的减少,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有利于土地集中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对村庄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节省土地,建设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有保障的新农村、新社区。

总结

我,作为一个马上就要步入真正岗位的农业单位工作者,就要用我大学的学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无论是毕业后的工作经历,还是这几个月的工作实践,都告诉我一个道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绥棱的发展会有我留下的重重的一笔。

张崇峰 2012年10月25日

第四篇:20100301农业部《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

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布时间:2010-0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4号

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植物疫情管理,规范疫情报告与发布工作,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植物疫情,是指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境外新传入或境内新发现的潜在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

第三条 农业部主管全国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 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应当遵循依法、科学、及时的原则。

第二章 农业植物疫情报告

第五条 县级以上植物检疫机构负责监测、调查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植物疫情,并向社会公布农业植物疫情报告联系方式。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地)、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报告省级植物检疫机构,省级植物检疫机构经核实后,应当在12小时内报告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报告农业部:

(一) 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现境外新传入或境内新发现的潜在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二)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本行政区域内新发现或暴发流行;

(三) 经确认已经扑灭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本行政区域内再次发生。前款有害生物发生对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的,农业部依据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国务院。

第七条 省级植物检疫机构应当于每月5日前,向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汇总报告上一个月本行政区域内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境外新传入或境内新发现的潜在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处置情况,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于每月10日前将各省汇总情况报告农业部。

第八条 省级植物检疫机构应当于每年1月10日前,向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报告本行政区域内上一农业植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置情况,农业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于每年1月20日前将各省汇总情况报告农业部。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植物检疫机构依照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报告农业植物疫情时,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对于境外新传入或境内新发现的潜在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疫情发生地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第十条 境外新传入或境内新发现的潜在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的报告内容,应当包括有害生物的名称、寄主、发现时间、地点、分布、危害、可能的传播途径以及应急处置措施。

其他农业植物疫情的报告内容,应当包括有害生物名称、疫情涉及的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以及疫情处置措施。

第十一条 农业植物疫情被扑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植物检疫机构按照农业植物

疫情报告程序申请解除。

第三章 农业植物疫情通报与发布

第十二条 农业部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从境外新传入或境内新发现的潜在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

第十三条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其首次发生和疫情解除情况,由农业部发布。

第十四条 下列农业植物疫情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并报农业部备案: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其发生、疫情解除情况;

(二)农业部已发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发生及处置情况。

第十五条 农业植物疫情发生地的市(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在农业部或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疫情后,及时向社会通告相关疫情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具体情况,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防控工作。第十六条 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农业植物疫情。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的,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文件精神,我就**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进行简要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1年,乡党委、政府以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为突破口,引导、扶持食用菌种植产业、舍饲养殖产业和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努力达到农业增加值为18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4元的目标。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广泛宣传,着力做好政策引导工作

一是去冬今春以来,我乡认真学习市、县经济工作会议及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以及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对发展食用菌生产、草食畜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政策,专门研究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二是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并召开全乡工作会议,具体安排部署春耕备耕和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食用菌生产、草食畜牧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三是走村入户,与村社干部、村两委班子及党员、群众代表坐到一起讨论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认真分析水情形势,教育和引导群众合理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强群众的抗旱节水意识。

2、及早筹备,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春节过后,我乡及早发动包村干部和村社干部对全乡春耕备耕工作情况进行详实的调查了解,对群众在春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逐户摸排,反复核实,切实掌握实际情况。截至目前,全乡共需各类种子93.2万公斤,化肥1786.9吨,农药3852公斤,柴油100吨,目前**供销社已通过各种渠道调运筹备化肥310吨,农药500公斤,预计能够保证春耕备耕的需求。同时各村群众进山拉运羊粪,集造农家肥,可满足全乡30%的耕地施用。南坝信用社计划发放农贷资金1100万元,**信用联社已为南坝乡信用社第一季度调备农贷资金300万元,目前已发放贷款160万元,可基本满足农户春耕农贷需求。

3、优化结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根据当前水情形势和市、县压缩种植面积要求及农户的种植意向,2011年全乡计划播种面积17900亩,其中大麦面积7100亩、小麦5400亩、制种玉米500亩、饲草2000亩、紫花苜蓿400亩,种葵等其它经济作物2500亩。二是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发展养羊规模在500只以上的养羊户4户入驻小区;引进基础母羊3000只,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发展规模养羊大户50户;着力实施基础母畜扩充、养殖小区推动、规模大户带动作用,使全乡羊饲养量达到2.2万只,牛饲养量达到0.3万头。三是大力扶持食用菌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进行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在祁庄、何家湾村新改建食用菌棚130座,启动旧棚50座,推广二次发酵40座、立体栽培80座。四是积极实施**村千亿斤粮食生

产能力建设项目,配套完成渠、林、路的建设任务。

4、调整布局,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按照现代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计划在**村流转土地1500亩,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制种玉米,建成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1个;在**村流转土地2500亩,以种植种葵等节水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建成节水农业示范区1个。

5、多方筹措,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思路,完成农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续建工程,完成集镇及新农村示范点住宅点供水、供电、排污工程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7公里;集镇绿化、千亿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和“四旁”义务栽种树木共计27000株,建设草坪1070㎡,防护绿地25613㎡。二是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农宅30套,并配套完成供水、供电、排污和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改善部分群众的住宅条件,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庄布局美观大方。三是利用集镇建设和***旅游区的聚集效应,加快集镇区内第三产业服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区内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以旅游、餐饮为主的服务业,促进农民增收。

6、深入村社,做好济困帮扶工作

2011年,乡党委、政府对全乡“三缺户”情况进行逐户摸排,反复核实,切实掌握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经调查,全乡现有“三缺户”342户1048人。其中:缺口粮66户180人,1.62万公斤,折合资金5.18万元;缺籽种342户1048人,9.3534万公斤,折

合资金29.93万元;缺化肥342户1048人,折合资金41.15万元,共计76.26万元。目前,我乡在“春节”前后对困难群众发放春耕备耕救助资金2.98万元,同时正通过各种渠道筹备济困帮扶物资,预计能够保证困难群众春耕备耕的需求。

7、加强培训,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一是结合冬春科技培训,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4场(次),受训人数达910人(次)。二是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员冬训为载体,组织村社干部、党员、群众观看以食用菌种植和舍饲养殖为重点的农业科技电教片5场(次),观看人数达1020人(次)。三是发放春耕备耕指南1000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补贴宣传1250份和向各村转发县委、县政府《2011年特色农业建设扶持政策和考核验收办法》35份。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尽管群众有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市、县、乡又给予了大力扶持,但以我乡群众现有的经济条件来看,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实现全乡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存在困难。

二是由于部分群众的“恋地”情结以及我乡水资源制约瓶颈和土地的基本现状,致使土地流转规模受到制约。

三是由于受市场行情影响,啤酒大麦价格波动,农资物资价格上涨等因素,“三缺户”增多,给春耕备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是我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资金需求量大,尽管上级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乡财政有限、筹

资困难,资金仍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一是深入村社,加大力度,宣传强农、惠农、富农的有关扶持政策,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切实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优化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加快我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是狠抓落实,按照市、县委和政府的要求,积极调运、储备籽种、化肥等农用物资,做好春耕备耕的各项工作。

四是多方筹措,积极争取资金,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